贾府被抄之后贾珍呢

贾府被抄家后贾府人是什么下场_百度知道红楼梦中贾府为什么被抄?_百度知道选择字号: 中
红楼梦中贾府没落衰败的十大原因
中的贾府为何从一个赫赫扬扬将近百年的名门望族最后落得个破人亡,树倒猢狲散的下场?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大的历史背景来说,那是封建制度下的一个社会的缩影,有着其从兴旺走向衰败的必然性,但从这样一个具体的家庭来说又有着其特殊的主客观原因。我把其原因归纳为十个方面。&
&&& 一、大兴土木耗资过巨
&&& 红楼梦中的宁国府和荣国府那气派可不一般:&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峥嵘轩峻&.&建造这样的深宅大院可不是一般人家所能承受得了的。特别是到了后来,贾政长女贾元春才选凤藻宫,为预备着元妃省亲又启动了一个浩大工程,那就是修建大观园。大观园的规模有有多大,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三里半大。园里亭台轩馆,朱楼画栋,假山暗水,应有尽有。完工以后,贾政带了一帮人去看,转了半天才游了十之五六。里面设计住人的有大家熟悉的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紫菱洲、稻香村等等,拿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建在一个大公园的一幢幢小别墅,还有那登高赏月的凸碧堂,依山傍水的凹晶馆等等不一而足。修大观园到底花了多少银子,无法统计,但是我们看其中的一项花销,就可见一斑。第十六回,修大观园的同时,安排贾ο鹿盟掌盖虢滔啊⒉陕蚺⒆印⒅冒炖制餍型返龋昼鑫实秸庖幌钜佣媚且淮Φ模Φ溃&赖爷爷说,不用从京里带去,江南甄家还收着我们五万银子。明日写一封书信会票我们带去,先支三万,下剩二万存着,等置办花烛彩灯并各色帘栊账幔的使费。&我们可想而知修建整个大观园要耗费多少银两。
&&& 二、迎来送往强撑门面
&&& 贾府化巨资修建大观园其实已经虚空了家底,但是在接待及礼尚往来方面又不能将就省俭,仍然出手大方强撑门面。比如第七十二回,贾琏因为手头紧对鸳鸯说:&这两日因老太太的千秋,所有的几千银子都使了。几处房租地税通在九月才得,这会子竟接不上。明儿又要送南安府里的礼,又要预备娘娘的重阳节礼,还有几家红白大礼,至少还得三二千两银子用,一时难去支借。俗语说,求人不如求已。说不得,姐姐担个不是,暂且把老太太查不着的金银家伙偷着运出一箱子来,暂押千数两银子支腾过去。&&
当然,在接待方面开销最大的还是接待元妃省亲,那个场面极尽奢华,盛况空前。为了接待元妃好看,在大观园里又是采购各种古董文玩来摆设,又是采办仙鹤、孔雀以及鹿、兔、鸡、鹅等类来饲养;又是彩排训练戏班准备唱戏。园子里面的美化亮化工程那也是做到及至:道路两边石栏上,都装点上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花雪浪;园里的柳杏诸树均用通草绸绫纸绢作成假花假叶粘于枝上,而且每一株悬灯数盏;水池中也用螺蚌羽毛做成许多荷叶水草及凫鹭野鸭。到了十五日,一担担的挑进蜡烛来,各处点灯。诸灯上下争辉,真系玻璃世界,珠宝乾坤。可见接等元妃省亲一次要化多少银俩。所以有贾府超嬷嬷说起当年贾府在姑苏扬州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都花得淌海水似的。
&&& 三、日用排场奢华糜费
&&& 平时贾府的吃穿用度是非常讲究的。我们先来看一看贾府女人的穿着。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风姐的闪亮登场&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y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拿现在的行情来说,这一身行头下来估计要以十万计。
吃的方面,既讲质量也讲排场。比如刘姥姥第二次进大观园,贾母款留刘姥姥吃饭时,要凤姐挟一些&茄鲞&给刘姥姥尝尝。并经风姐的口介绍了它的做法:&先把茄子皮去了,切成碎丁,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说:&我的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贾府除了吃得精细以外也很有排场,贾母用餐的时候,外面很多丫头婆子下人伺候,旁边又有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吃完饭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先漱口洗手,然后才换上喝的茶水。
另外,贾府的车辆轿马也不少,在第十四回,贾敬出葬时,女人们一路十来顶大轿,三四十小轿,连家下大小轿车辆,不下百余十乘。连前面各色执事、陈设,百耍,浩浩荡荡,一带摆三四里远。这些吃穿用度方面的挥霍也是贾府官中银两不断亏空的原因之一。
&&& 四、人浮于事入不敷出
&&& 在红楼梦中宁荣两府到底有多少人,难以准确统计。但是我们来看几件人事安排就可有个大概的印象。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可见贾府负责看门跑腿的就有十来个人。第十四回,秦可卿死后王熙凤到宁国府协理丧事,按册点名分派工作,一口气就安排了134人,剩下的按房分开各司其职,由此我们可以推知仅宁府家下人等就有两三百人。第三回,贾母见林黛玉从南边只带了两个人来,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名叫雪雁。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子气,王嬷嬷又极老,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便将自已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者与了黛玉。外亦如迎春等例:&第人除自幼乳母外,另有四个教引嬷嬷,除贴身掌管钗钏盥沐两个丫鬟外,另有五六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的小丫鬟。&可见当初贾府的气派,十几二十个人服侍一个人。
&&& 五、财务混乱制度缺失
&&& 贾府的财务运行情况是这样的,以荣府为例,有一个集体财务,叫官中的钱,凡公共开支比如府中的工程建设、人员工资及以府上名义进行的礼尚往来等都是动用官中的钱。但是在公共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弊病。
首先,财务主管挪用公款违规取利。在荣府贾政是不理家务的,王夫人年龄大些以后也不管事,所以掌管贾府财务的实权人物就贾琏、王熙凤两夫妇,贾琏是个浪荡子弟,王熙凤又是个极喜贪财弄权的人物,谁要到贾府谋些工程事务都找王熙凤送钱送礼,特别是到了后来,王熙凤挪用官中的钱通过来旺私自到外面放高利贷,经常会拖欠下人的月例银子,搞得府中的人多有怨言。后来,锦衣军查抄贾府时:在风姐住所抄出的现银不下七八万金,同时还抄出两箱房地契又一箱借票。
&&& 其次,中层管理人员敲诈勒索。银库房的总领吴新登、仓头上的头目戴良等人,常常借着别人支领钱物的机会敲诈勒索。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里说得很清楚。因为凤姐生病,探春出来帮着理家,探春就和宝钗商议着要承包经营大观园,在果林菜地等分派好以后,探春笑道:&我又想起一件事:若年终算账归钱时,自然归到账房,仍是上头又添一层管主,还在他们手心里,又剥一层皮。这如今我们兴出这事来派了你们,已是跨过了他们的头去了,心里有气,只说不出来;你们年终去归账,他们还不捉弄你们等什么&&所以探春她们就商定大观园里的出息就留在园子里分了,免得被那些管钱管账的人又克扣一笔。还有第六十二回,厨房里管事的柳嫂因为宝玉房里的丫头芳官送了些玫瑰露给她女儿五儿,引起别人的误会以为是她们偷的,于是林之孝家的立即见缝插针,安排一个叫秦显家的接替柳嫂,这秦显家的一来就着手清查旧账,&一面又打点送林之孝家礼,悄悄的备了一篓炭,五百斤柴,一担粳米,在外边就遣了子侄送入林家去了;又打点账房的礼;又预备几样菜蔬请几位同事的人&&可见贾府层层克扣的现象比较严重。
&&& 再次,下层的买办损公肥私。那些买办们也是个个抓住采购的机会捞取好处。比如府里的女人们每人每月有二两购买头油脂粉的定例开支,但是那些买办们常常是买的不是正经货,弄些使不得的东西来搪塞,所以,姑娘小姐们只得另托自己信得过的人到外面重买。可见在这样一个管理体系当中,个个都想着自己发财,又缺少监督,如何不会亏空垮台。
&&& 六、贪图享乐家风日下
&&& 在贾府上下,特别是在宁府,吃喝玩乐之风日盛。贾珍父子不但自己天天沉溺于喝酒赌博,而且常常借着练习谢箭为名呼朋唤友聚众赌博。而且贾珍父子生活作风不检点,两父子与两个小姨子(姨娘)关系暧昧。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贾敬修仙慕道吞丹死了,贾蓉跟着贾珍等在铁槛寺办丧事,一有机会回来就和两姨娘调情。众丫头看不过,都笑说:&热孝在身上,老娘才睡了觉,他两个虽小,到底是姨娘家,你太眼里没有奶奶了。回来告诉爷,你吃不了兜着走。&其实他父亲贾珍也是一样回来了就和两个小姨子鬼混。所以有一次,宁府的一位老家人焦大喝了酒不听调遣,并乱嚷乱叫:&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哪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 在荣府贾母也是最会享受找乐子的,那些个婆子下人赌博之风也很严重,王夫也命人认真的查过几回,总是屡禁不止。合府上下隔三差五的吃酒听戏,那也是家常便饭。在这样的风气影响下,贾家子弟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大家都知道追求享乐,早把勤俭持家的祖训丢到九霄云外。
&&& 七、外祟勒索雪上加霜
&&& 贾府虽然有钱有势,但是也常会遭到一些外人的&惦记&和&索要&。例如,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贾蓉到礼部关领恩赏春祭银两,回来后贾珍问怎么去了这一日,贾蓉就笑回说:&今儿不在礼部关领,又分在光禄寺库上,因到了光禄寺才领了来。光禄寺的官儿们都说问父亲好,多日不见,都着实想念。&贾珍笑道:&他们哪里是想我。这又到了年下了,不是想我的东西,就是想我的戏酒了。&
还有第七十二回《王熙凤恃强羞说病来旺妇倚势霸成亲》贾琏和凤姐正在商量着怎样筹集银子应付好几笔送礼的钱,这个时候夏太府打发一个小内监来说话,贾琏听了,忙皱眉道:&又是什么话,一年他们也搬够了。&小太监进来说:&夏爷爷因今儿偶见一所房子,如今竟短二百两银子,打发我来问舅奶奶家里,有现成的银子暂借一二百,过一两日就送过来。&凤姐儿听了,笑道:&什么送过来,有的是银子,只管先兑了去。改日等我们短了,再借去也是一样。&小太监说:&夏爷爷还说了,上两回还有一千二百两银子没送来,等今年年底,自然一齐都送过来。&凤姐笑道:&你们夏爷爷好小气,这也值得提在心上。我说一句话,不怕他多心,若都这样记清了还我们,不知还了多少了。只怕没有;若有,只管拿去。&把这个小太监支走以后,贾琏出来笑着说:&这一起外祟何日是了!昨儿周太监来,张口一千两。我略应慢了些,他就不自在。将来得罪人处不少。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对贾府来说,朝庭的各部衙门,经常要通过他们探听消息,经他们之口说好话,另外贾妃娘娘在宫中,更要依仗那些太监们的关照保护,所以不得不常常打点这些人。
&&& 八、得罪小人树敌过多
&&& 贾府仗着权势,平日里常常恃强凌弱。小说中受过贾府欺侮的小人物很多,比较明显的有三个:一个是叫石呆子的。贾敬看上了别人的几把古扇,出多少钱别人也不卖,于是通过贾雨村,捏造一个罪名把他抓了,最后把扇子霸占到手;一个叫张华。这个张华与尤二姐原是小时有婚约的,因为张家遭了官司,败落了家产,也就娶不起了媳妇。贾琏为了把尤二姐娶到手,就逼他与二姐退婚,张华心中虽不愿意,无奈惧怕贾府的势焰,不敢不依,只得写了一张退婚文约,但是心中始终是不服的。还有一个是醉金刚倪二,有一天因为喝多了酒睡在大街上,又刚好碰到贾雨村路过,不让路还说:&我喝酒是自己的钱,醉了躺的是皇上的地,便是大人老爷也管不得。&于是贾雨村着人把他抓了起来,倪二的家人就托倪二曾经帮过忙的一个朋友叫贾芸的去贾府说情,但是去了几次没办成。倪二出来后很生气,对他老婆说,他在监里的时候认得了几个朋友,知道好些贾府的事,若说贾二这小子他忘恩负义,便和几个朋友说他家怎样仗势欺人,怎样盘剥小民,怎样强娶有男妇女,说了一大堆。贾府因为得罪了不少这样的小人物,他们就经常有意无意的到外面传播一些对贾府不好的消息,有的也可能会直接到御史那儿去告状。在第一百零六回,贾府抄家以后,许多亲友来看候,有的就说:&人家闹的也多,也没见御史参奏,不是珍老大得罪朋友,何至如此。&有的说:&也不怪御史,我们听见说府上的家人同几个泥腿在外头哄嚷出来的。&
&&& 九、政治斗争引火上身
&&& 贾府的衰败是各种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但是直接加速这幢大厦轰然倒塌的原因就是皇上下令抄家。为什么皇上会下决心对贾府动手,表面的原因是贾家平日的作派有风声传到御史那儿,御史诓了贾府的家人去问实了才派人来抄家查办的。实际上我们上面说的那一点小事不会引起皇上动怒并下决心对贾府下杀手的。有的红学家就分析实际上曹雪芹的原著本意是说贾元妃参与了皇宫里的权力斗争,引起皇上震怒,所以要对贾府进行打压。这个依据就是第五回宝玉梦中看到金陵十二钗的对元春的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其中虎兕相逢就是指两派势力恶斗,预示着后来元妃卷入两派势力的政治斗争。
&&& 十、管教不严后继乏人
&&& 贾府作为一个封建大家庭,在教育管理上是抓得不到位的。虽然有个私塾,但后辈中肯上进的没几个,宁府从贾敬到贾珍再到贾蓉没一个志于经济仕途的。荣府这边贾政对宝玉管得严一点,时时逼勒着他看书上进,无奈贾母王夫人等人又对宝玉溺爱有加。只有贾兰一个还行,只是年纪尚小,所以贾府最终还是没有逃脱&富不过三代&这个规律。另外,贾府对家人也是管教不严。比如贾政放任江西粮道的时候,自己不敢收礼也协调不好关系,那些跟去的下人得不到好处,所以办事处处设阻碍,贾政没法,后来只好任由那些人去胡来。终究因为对下人管教不严被节度使参奏:&失察属员,重征粮米,苛虐百姓&被着降三级,仍以工部员外上行走。因存在着以上十个方面的问题,贾府这幢大厦的倒塌是早晚的事。
欢迎关注悠悠书吧官方空间 +Q
推荐内容:
内容摘要: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从人类产生的那一天起,爱情就开始扮演它的角色。进...
人物形象描写在文学创作里有着极其重要的核心地位,它是突出主题,揭露丑恶伪善的重要...
胆欲大则心欲小 智欲圆而行欲方 心思要缜密但志向要远大,智策要圆转但行止要方正。这...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第一篇:待人的基本技巧 第一章:如欲采蜜,勿蹴蜂房 1.批评是没有用的,因为它使人增...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2013“我的一本课外书”从8月4日至9月22日,连续播出8集原创节目。...贾府究竟为什么被皇上抄家(作者:刘心武)_钗黛合一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93贴子:
贾府究竟为什么被皇上抄家(作者:刘心武)
锦衣军查抄宁国府&&&&& 上一讲最后我跟大家说,的全本在八十一回以后,他会写到皇帝对、宁国府的打击。有人说他不是也写了吗?高鹗写了皇帝下令查抄贾家,正面写了抄荣国府,也交代了宁国府被抄,特别是住的那个院子被抄。但是高鹗关于宁国府、荣国府和贾赦获罪的那些具体的交代,总体而言,是不符合曹雪芹原笔原意的。&&&&& 你如果熟悉的续书的话,你会发现,高鹗把的罪定得最重。贾赦两宗罪,一个是他私自结交外官,他和的节度私自来往。在清朝,尤其在康雍乾三朝,这是皇帝最不能容忍的。高鹗这样写是有根据的,他是根据在前八十回的伏笔写出来的。前八十回,你记不记得在关于、的这段故事里面有一笔交代啊?为什么能够到去把尤二姐骗到?当时不在,贾琏到哪儿去了?贾赦派贾琏到平安州去找节度,所谓去办事,去的时间还比较长,有半个月。&&&&& 这笔交代,既是故事发展的需要,让出差,好让从容地将“赚入宁国府”,遭受折磨后“觉大限吞金自逝”,同时也确实是埋伏下一个伏笔,你一个京城贵族,你居然私自派你的儿子到,去跟皇帝外派的官员之间去发生关系,这是触犯王法,早晚会发作招祸的。因此他写因为这个事惹得皇帝生气,皇帝就派人来抄家,他这一点应该说写得合理。&&&&& 那么在的笔下还有一宗罪,叫做恃强凌弱,他强占民户手里的财宝。贾赦知道有一个破落户叫做,这个石呆子虽然家境很贫寒了,但是他收藏了很多古代名画家、名书法家绘制的古扇。贾赦知道这个情况以后就想霸占这些古扇。他借的力量,贾雨村“乱判葫芦案”以后,到京城当官,就到贾府去联宗,他虽然也姓贾,跟宁荣二府其实并没有可以查证出来的,就因为当时宁荣二府有势力,在皇帝身边得宠,贾雨村就跑去攀附,跟贾赦、、打得火热,每次到了,还一定要见荣国府未来的。贾雨村为了讨好贾赦,就利用手中权力,把石呆子抓起来,说他拖欠官银,因此没收他的财产,将财产归官,石呆子那些珍贵的古扇,就给抄没了,抄没以后,贾雨村就拿去献给贾赦。这当然是一个很恶劣的行为。在清朝虽然这些贵族、富豪经常做这种事情,但是按当时的大清律,起码从法律条文上看,这也是不对的,构成一宗罪。&&&&& 侵占古扇这段情节,是在前八十回里写的。他没有正面去写,这段故事也没概括到回目里。他是侧写的,但是非常重要。是在第四十八回,那一回写到薛蟠想调戏柳湘莲,柳湘莲不干,把他给打了,打伤以后,他就回家疗治。早在更前面,写宝玉挨打,书里面就有一个细节,就是因为薛家是替皇家采买东西,包括采买**,所以手里有非常好的棒疮药,薛宝钗去探望被打后的宝玉,用了什么样的肢体语言呢?她手里托着一个药丸,就是专治棒疮的。薛蟠被打了,他家里的棒疮药当然就要拿出来用,那么就有另外一个人到他们那去讨要棒疮药,谁呢?是平儿。平儿为什么去薛家要棒疮药呢?一来知道薛家有这种特效药;二来,平儿跟薛宝钗讲了情况,说我们二爷被打了,为什么被打?就是因为开头贾赦是让贾琏给他把石呆子的古扇弄来,贾琏没弄来,通过手中的权力,制造冤狱弄来了,于是贾赦就质问贾琏,说人家怎么就弄来了呢?贾琏虽然也是个很糟糕的人,可是在这件事情上,他多少有点儿良心,就说为这么点事儿,把人家弄得倾家荡产也不算什么能耐。贾赦一听气坏了,不知道当时操起个什么东西,把贾琏给打伤了,需要治棒疮,所以来问薛家索要。平儿还对薛宝钗这样骂贾雨村:“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的续书里面,他交代贾赦的两宗罪最后都被人检举揭发,惹怒了皇帝,所以导致了抄家。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5-01...
贾家二府宁国府与荣国府...
大家预测一下。
在百家讲坛里,刘心武在...
三岁就敢爬上我的床 五...
少时,太监跪启:&赐物...
多少血战号为了抄家奔着...
所以不存在盗版之说。 ...
rt二楼交流
月前我曾经在超吧发过一...
盗墓笔记游戏出来了,你们都玩了么?
&&&&& 写宁荣二府被抄,正面写到,侧面写到宁国府。宁国府被抄以后,及的姬妾,包括贾蓉续娶的媳妇,全都没有地方呆了,只好哭哭啼啼跑到荣国府来借住。宁国府贾珍为什么被抄呢?高鹗的写法非常可笑。怎么可笑呢?他说皇帝抄贾珍是有三宗罪。第一宗,强占良民妻女不从致死。话说的很严重,其实指的是之死。那么大家仔细想,是谁偷娶了尤二姐?不是贾珍,是,是贾琏包养二奶,包养的空间是在宁国府里面吗?不是。当然也不是在荣国府里面,是在。后来尤二姐就被骗到荣国府去,遭受迫害“吞生金自逝”,就是梗着脖子把金块吞进去,那种自杀的方式很惨。就算贾珍有责任,贾珍也顶多是个胁从犯,主犯应该是贾琏,这宗罪应该算到他们那一房。可是高鹗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他说贾珍获罪,第一宗罪就是尤二姐的事儿。尤二姐的事儿当然后来闹得很大,闹得很复杂,因为王熙凤当时觉得自己很有权势,为了让贾琏难堪,让尤二姐的地位受到彻底的毁灭性的打击,她就唆使她的亲信仆人旺儿,找到当年尤二姐的未婚夫张华,让他出面去官府告贾琏,说尤二姐原来是跟他订婚的,贾琏强娶是违法。其实贾琏偷娶尤二姐之前,尤家是跟张家解除了婚约的,张华在字据上划过押,也拿了退亲的银子。张华开始不敢去告,那时王熙凤气粗,让旺儿跟张华说,就是告我们家谋反也没关系,那时候她只以为贾元春在皇帝身边得宠,官府都得听她摆布,只图闹得贾琏没脸、尤二姐无容身之地,她不去考量以后会不会给自己惹出祸端。权势正旺的人总是根本不把道德法律放在眼里,但是在权力斗争当中,你的对立面,却会利用所谓王法,来弹劾你,你的权势走下坡路了,那就更会有许多人以冠冕堂皇的道德、法律的名义,“破鼓万人捶”“墙倒众人推”,这是后话。当时,王熙凤指使旺儿,旺儿再唆使张华,跑到官府去告,闹得沸沸扬扬。后来张华觉得官司闹大了,害怕,就逃跑了,王熙凤还指使旺儿去追杀灭口,旺儿由于良心未泯,没有下这个狠手。这个事儿到后来,贾家的对立面,政敌什么的,就给告发了,皇帝肯定震怒,责令追查,当然是一宗罪。可是这个罪,大家想一想,应该是贾琏、王熙凤的罪,但是高鹗写得很滑稽,他却把它说成是宁国府的罪,贾珍的首罪。&&&&& 还有一宗罪,我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他凑不出数,乱凑。说死了以后,私自掩埋,没有报官。尤三姐自刎而死。她是自杀,自杀以后就掩埋了。他就说现在皇帝来追究了,怎么没报官呢?你没到有关部门登记注册,就私自把她掩埋了,违法。就算当时做了这么个事情,这算多大的罪?更何况尤三姐自刎和贾珍真是没多大关系。尤三姐暗恋柳湘莲,知道以后,就帮着撮合这个婚事,最后柳湘莲反悔,尤三姐就用柳湘莲的鸳鸯剑自刎了。经办掩埋尤三姐的应该是贾琏。硬把这么一条罪名也搁到贾珍头上,更加滑稽。&&&&& 那么第三宗罪,是引诱世家子弟聚赌。召集世家子弟赌博,这种情形,在前八十回里是写到过的,在第七十五回,你会看到,他召集一些世家子弟聚赌。但是大家想一想,第七十五回写世家子弟聚到宁国府赌博的原由是什么?是为赌而赌吗?不是。当时贾珍在天香楼下设了一个箭道,组织世家子弟在那里练习射鹄子。按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线索,要说贾珍有罪,这才应该是最严重的一宗。但是很奇怪,他不提习射,只说聚赌,而且他通过书里面薛蟠的堂弟薛蝌,去向贾政汇报,把皇帝下令查抄宁国府,贾珍犯的罪,召集世家子弟赌博这一宗,放在最后,并且特别说明“这款还轻”。我认为高鹗是成心这么写。他和程伟元攒出的一百二十回通行本,前面的第七十五回,也没有删去曹雪芹写下的贾珍聚众习武的那些文字,在曹雪芹的构思里面,贾珍他聚众赌博是一个掩护,实际上他是聚集政治上的一派势力在他家习射,是要准备实施一些武装行为,这个武装行为是针对他们的政敌的,实际上也是针对皇帝的,是弥天大罪。可是高鹗续书,却把这一条轻轻抹去。他说贾珍有三宗罪,第一宗与有关,第二宗与有关,第三宗最轻,是聚众赌博。高鹗这样续,公然违背曹雪芹前面的伏笔,是在掩饰什么?实在令我生疑。&&&&& 那么有的红迷朋友听到这以后可能有点儿不耐烦,说你老说这也不通,那也不通,就你通。不说别的,就说贾家的罪,贾政他总没罪吧!因为高鹗正面描写了被抄,贾政正大宴宾客,抄家的就来了,贾政非常狼狈。但是贾政很无辜。抄出的东西,无非是两种,一种是违例的一些用品。当时皇家有规定,你到了什么级别,你才能用什么东西。他们家抄出一些违禁的用品,那么这个不是抄家的原因,这是抄家的一个成果。还有就是从、的住处抄出借券,就是王熙凤她私下放高利贷,违例取利,她违反当时有关放贷的那些“例则”,
她放的是超过法定限度的高利贷。但这不是贾政做的事,而且抄出以后,当时贾琏就跪下承认了,说这跟我的叔叔没关系。而且这也是一个抄家的成果,而不是抄家的原因。在高鹗笔下,贾政很清白。所以有的读者,到现在一直有一个印象,就是说这家人都很糟糕,按照当时皇帝的标准来看,只有贾政是很正派的一个人,他应该是无罪的。高鹗顺着这个思路往下写,引导读者顺着这个思维定势往下想,说你看荣国府多冤枉,最后通过北静王的维护,贾政自己表现得也很好,皇帝就不但原谅了他,也原谅了贾赦,原谅了贾珍,贾家最后就不但恢复了原来的状态,还往上提升了。&&&&& 贾赦的罪最严重,贾珍的罪开列出来算不了什么,可是宁国府被抄得很惨,贾政所在的荣国府是被牵连受一场虚惊,这是高鹗续书对贾家获罪的写法。&&&&& 那么现在我要很郑重地告诉你,贾政在曹雪芹的总体构思里面,在皇帝面前,他不但有罪,而且罪行越查越严重。有的人会问了,你说贾政的罪很大,根据是什么?那我们就一块儿对前八十回进行文本细读。在第七十五回,写到尤氏心气不顺,因为她小姑子惜春跟她闹,从惜春住处出来以后,她就想到王夫人那里歇会儿,再说她是王夫人的一个晚辈,应该去问安。这个时候跟随她的老嬷嬷就跟她悄悄地说,说了什么?有的读者看得不仔细,哗啦哗啦一翻全过去了,其实这块儿您应该细读。老嬷嬷就悄悄地汇报,说奶奶别往上房去,这个上房指的是荣国府中轴线建筑群的那个荣禧堂,那个空间叫上房,就是贾政和王夫人住的正房。说那儿有甄家的几个人来,不光有人来,还有东西,不知道是做什么机密事儿,奶奶去了恐不便。江南的甄家,和贾家是老亲,实际上在小说里面,甄家是贾家的影子,大家如果读得更细的话,就会发现,在抄检大观园的时候,抄到贾探春那儿,贾探春当时很生气,说你们今早议论甄家的事儿,甄家先自己抄家,后来你看,甄家就被皇帝抄了,可知这样的大户人家一定是先窝里斗,先自己杀起来,外面再杀进来,最后灭亡。那么尤氏听到这个话以后,是不是非常惊讶呢?不是很惊讶。尤氏就回忆起来了,尤氏就跟他们说,昨日你们爷——尤氏称贾珍为你们爷——说贾珍看了《邸报》,《邸报》是当时官员之间流通的一种类似现在“内参”的东西,皇帝下了什么诏书,有些什么特别的政情,哪些人被告了,哪些人被判了,里面都会写出来。贾珍他作为三等威烈将军,有资格阅读《邸报》。他读完以后,就跟尤氏叨念过,《邸报》上说了,甄家“现今抄没家私”,就要调取进京治罪了。尤氏奇怪的是,已经抄了,治罪了,怎么还有人来?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前面交待过,甄家来了几个女人来给贾母请安,贾母就提起来,说你们甄家嫁到京里面的大姑娘二姑娘,跟我们走动得很亲密。甄家在京城还有住房,有财产,南边刚被抄,北边赶紧行动,京城一些甄家的成员,就开始往荣国府移动他们家的这些罪产,要求荣国府帮他们藏匿起来。这是非常严重的罪行。甄家敢于藏匿皇帝下一步会抄到的财物,是罪行。荣国府敢于接纳这样一些罪产,更是严重的罪行。这是曹雪芹明明白白写出来的伏笔,高鹗他视而不见,续书不接这个茬儿,他是有意还是无意,咱们且不忙分析,反正你看在他笔下,贾政没这么个事儿。其实藏匿罪产比高鹗给贾珍所开出的那些罪行都更严重。当然第七十五回写到尤氏和老嬷嬷对话时没提到贾政,只是说上房里面有人做这个事儿。根据书里的交代,当时贾政已经履行完皇帝外派的学差任务,回到荣国府了。那么荣国府藏匿甄家的罪产,不可能是王夫人瞒着贾政做的,也不可能是贾母同意就能做的,更不可能是贾琏、王熙凤这两口子仗着管理府里的事务就敢瞒着长辈做的。这事贾政一定点了头,负有完全责任。所以在曹雪芹笔下,贾政他是有罪的,而且是自觉犯罪。
那么除了这一宗,贾政还有什么罪?有一件事情你可别忘了,曹雪芹的第七十八回,他写到贾政忽然把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孙子,叫到跟前,出了一个题目,让他们写诗,歌颂一位林四娘,这个女子还有一个称号叫“姽婳将军”。贾兰赋了一首七绝,贾环赋了一首五律,宝玉来劲了,宝玉写了一首长歌,好多好多句。写的过程当中,在场的贾政的那些清客幕僚纷纷叫好,贾政最后也多有表扬。有人可能会说,你这人哪,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红楼梦》里这一段,历来评论起来最困难。为什么?因为从字面上看,林四娘是怎么回事?贾政讲这个事情,说有一个地方叫青州,那个地方有一个恒王,养了一群娘子军,领头的就是林四娘,最后黄巾赤眉的贼攻过来了,恒王抵挡不住,战死了,城里面恒王的部属,慌得不行,就打算献城投降,唯独林四娘率领的娘子军,这个时候英勇出击,杀进敌营,当然最后娘子军寡不敌众,被消灭掉了,林四娘壮烈牺牲了。来打青州的,贾政说是黄巾赤眉,黄巾军是东汉末年出现的农民起义军,大家裹黄色的头巾为记号;赤眉是西汉末年出现的农民起义军,则是一律把眉毛染红;把黄巾赤眉并提,似乎是对过去农民起义军的一种笼统的称呼。所以过去有的人评论《红楼梦》,就觉得这是个难点。说贾宝玉这样一个艺术形象,是反封建的,是那个时代里面的一种新人,在那个时代属于先进人物,可就是这么一个人物,在第七十八里,却写姽婳将军词,长篇大套写长诗,歌颂一个跟农民起义军对抗的,忠于封建统治者的女奴才,这算怎么回事?觉得很难为贾宝玉辩护,觉得他做错一件事。而且最古怪的是,这个第七十八回,前面写了贾宝玉歌颂姽婳将军,赋长诗一首,下半回呢,又表现他哀悼晴雯,写了《芙蓉诔》,《芙蓉诔》里面那些文句又锋芒毕露,对封建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性十分明显,那这贾宝玉不是人格分裂吗?怎么回事啊?所以过去讲《红楼梦》,或者讲贾宝玉,都回避这段情节,能不讲就不讲,就是哪壶不开咱们别去提。更有人认为,曹雪芹笔下关于姽婳将军的半回文字,是《红楼梦》的污点,是曹雪芹的大败笔。&&&&& 现在我把我的观点告诉你,供你参考。实际上贾政是在做一件很危险的事儿。贾政忽然不知道怎么的,那天就来了情绪,他就要他的子孙来歌颂一个“姽婳将军”。说是在青州地区有一个恒王,请注意:在清朝,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定都北京以后,皇帝的儿子,是不兴分封到外地为王的。皇子分封到贵族头衔,包括封为王以后,王爷府都要建在京城,都在皇帝的眼前,所以在清朝,没有一个漂到外面的满清王爷,没有什么青州恒王。满清入关以后,它既是民族压迫,也是阶级压迫,农民起义连绵不断,但是在康、雍、乾三朝,因为清朝进关以后,实行了大屠杀,推行了严酷的统治政策,大局鼎定以后,又休养生息,对农民有一些让步政策,所以在康、雍、乾三朝,没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发生,没有可以用黄巾赤眉来比喻的,强大到攻陷城池的农民起义军出现。那么什么时候,存在皇帝把儿子分封到外地去当王的现象呢?恰恰明朝就是那样的。在明朝,在青州,封没封过一位恒王呢?是封过的,不过写出来应该是衡王,曹雪芹在写第七十八回的时候,他通过贾政之口所说的,应该就是暗指明朝的这个王,他声音都没变,只是把平衡的衡,写成了是永恒的恒,字眼上,故意来点儿小小的变化。那么明朝青州的衡王,是不是面临过来犯者的攻击呢?是面临过的。谁来侵犯它?南下的清兵。明朝的覆灭,固然农民起义是个重要因素,但是最后政权的转换,包括各地皇帝分封的那些王的覆灭,其中很多都是被清兵扫荡的。所以曹雪芹在小说里面所提到的黄巾赤眉,不过是对来犯者的一种代称而已,这个来犯者指的就是清兵。因此林四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是一个在明朝崩溃的时候,在青州危难之时,男性官员都主张迎降,她却挺身而出,带领娘子军起来抗清的一位巾帼英雄。把这个谜底一揭穿,你可能会吓一跳,哇噻,贾政他在做什么事儿?你让你的儿孙写诗歌颂什么人呢?所以我们应该注意到,曹雪芹笔下的贾政,也是个复杂的艺术形象,而且曹雪芹通过他,在关于歌颂姽婳将军这个段落里,也就流露出了一种哀明之亡的情绪。这在清朝是不允许的,会导致很严重的文字狱。
因此,姽婳将军这一回,实际上也是一个伏笔,就说明按皇帝的标准衡量,贾政的问题很严重,他除了帮助甄家藏匿罪产,还公然让自己的子孙写歌颂抵抗清军的娘子军领袖的诗歌,该当何罪?&&&&& 当然又会有红迷朋友来跟我来讨论:你说曹雪芹笔下设定贾政有罪,还能不能拿出更过硬的根据?其实这根据就在第五回里。第五回里面,关于秦可卿的册页上的判词,和关于秦可卿曲里面的句子,都直截了当给你写出来了。在小说的后面,皇帝为什么要打击贾氏宗族,为什么要抄荣国府和宁国府,他都预言出来了。册页里关于秦可卿的判词,有两句说:“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首在宁”。意思是,最后皇帝打击贾家,首先冲着荣国府来,但是你且不要随便地认定,“不肖之子”全出在荣国府,你别急着说,都是荣国府惹的事儿,告诉你吧,整个贾氏宗族被皇帝摧毁的罪源,也就是最开端的事情,是宁国府做出来的,首罪还是宁国府!有人可能会说,你对这两句这么解释,我觉得耳生,过去都解释成,秦可卿是**的女性,男女关系上有问题,那么不要说男女之间不雅的事情都出在荣国府,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那些不雅之事,都是从宁国府开始的。原来许多人都是这么去理解,就是这两句讲的是贵族家庭的**,你现在怎么往政治上说?我认为曹雪芹在这两句里面,可能有你所说的这个含义,但那绝对是其次的。因为在当时那个社会,一个贵族家庭,如果只是男女关系上有问题,构不成严重的罪行,不至于导致皇帝的抄家。皇帝后来发现荣国府有严重问题,做了“不肖”之事。不肖就是不像,过去一个人,背叛了自己祖宗的美德,叫做不肖子弟。贾宝玉挨打那一回的回目,就叫作“不肖种种大受笞挞”。那么荣国府的荣国公,帮助皇帝夺取全国政权,是立下汗马功劳的。他们的子弟理应继续像他们的祖上一样,去为皇帝效劳,可是出现了贾政这样的人,他固然也有为皇帝效劳的一面,但是他内心里面,经常有悼明之亡的情绪在骚动,又把跟甄家的感情,置于对皇家的忠诚之上,竟然接纳藏匿甄家罪产,对比于他的父辈、祖辈,他不能百分之百地为皇帝贡献,确实属于“不肖之子”。&&&&& 那么什么叫做“造衅开端首在宁”呢?这个我就不多说了。你听我前面讲的关于秦可卿的揭秘就明白了。到头来,荣、宁两府最大的罪恶,是藏匿了义忠亲王老千岁的血骨,就是秦可卿。这件事情当然发生在贾政为甄家藏匿罪产和让自己的子孙写歌颂“姽婳将军”的诗之前,所以造衅开端从哪算起呢?要从宁国府把秦可卿当作贾蓉媳妇藏匿算起。我在前面的讲座已经展开得很充分了,就是说由于贾元春的告密,秦可卿的身份暴露。可是皇帝当时还喜欢贾元春,所以就放贾家一马,秦可卿必须死掉,但是可以不公开真实身份,贾家可以表面风光地来举办丧事,这个事儿暂时就算放过去了。但是在八十回后,在我现在所讲到的第八十一回到第九十回,以及九十回以后,在曹雪芹的原本《红楼梦》里面,就会写到皇帝对贾家是旧账、新账一起算,发现贾政的问题,立刻要处置,同时又想起来了,这个贾家还有前科,什么前科?就是宁国府那个事儿。那么第五回在关于秦可卿的那个曲子里面,还有两句说的是:“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就预言得更清楚了,贾家获罪,不是因为有男女关系方面**的事情,因为贾敬从书里面你看的话,这个人你可以说他有很多毛病,但是这个人不**,这个人很早就到城外的道观里面去炼丹去了。什么叫箕裘颓堕?就是祖宗的家业贾敬他都不管了,箕就是簸箕,裘就是指皮袄,这在古代作为家业的两个最重要的象征,一个箕,一个裘,他都颓堕,就是任其掉到地上也不拾,大撒手。根据我前面分析,贾敬对于家族收养藏匿秦可卿,他是有看法,有意见的。可能是当时宁国公还在,或者是贾母的丈夫荣国公还在,他们两个或其中一个作出了决定。贾敬的态度是,你们既然主张收留,那行,你们负责任,我不管了,我到城外的道观去,在那里长住,后来家里面给他庆寿他都不回去,在那炼丹,最后吞丹而死。所以宁国府的问题,就在于贾敬撒手不管了,他把爵位,整个家业,族长的职务,都交给贾珍了,书里的描写大家印象深刻,贾珍就是把宁国府翻过来,谁也拿他没办法,而且更冒险跟所藏匿的秦可卿产生暧昧关系,所以叫做“家事消亡首罪宁”。
经我这么梳理,可以认定,曹雪芹他的构思,他笔下写贾家获罪,绝不会是高鹗写出的那个局面,按高鹗的意思,成了“家事消亡首罪赦”——这里的“赦”指贾赦,就是他写来写去,罪最大,也最落实的,是贾赦。高鹗全然不顾第五回里上面我所引的那些预言,他乱写,甚至还写了甄家的一个男仆包勇,在甄家被抄家治罪以后,带着一封甄应嘉的信,投奔到贾府,贾政竟然就收留了他,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在那个时代,你是一个被抄家调取进京治罪的罪官,给囚禁起来了,你写信给你的亲戚朋友,已经不允许了,你的仆人都收归官家了,或打、或杀、或卖,怎么还容得你自由支配,让他带着你写的信去投靠你指定的人家?高鹗所写的这些内容,都不可能出现在曹雪芹曾经写出的八十回后的故事里,他实在是以假乱真。&&&&& 那么下面我就要告诉你,在贾府获罪,走向败落的过程当中,有一个人物的命运结局,会在八十二回以后,比较早地呈现出来,那就是贾惜春。有的人会说,贾惜春好像也没有什么可讲的,贾惜春不是出家了吗?就在拢翠庵里面嘛!高鹗写得很清楚啊!但是起码有两个问题需要讨论。第一,贾惜春她出家是在整个贾府覆灭之前还是之后?第二,贾惜春出家,真的就在妙玉住过的拢翠庵里面吗?我认为,高颚又写得不对。那么贾惜春的结局在曹雪芹的笔下,应该是什么样呢?下一讲见。
百度小说人气榜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贾府被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