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非遗传承基地计划书寻踪计划书

南海非遗传承保护活动首发“非遗”连环画
  龙舟说唱、南海醒狮等非遗项目登上舞台表演舞蹈《非遗部落》。 /黄碧云摄
10月25日晚,“非遗瑰宝·南海家珍”南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展示系列活动闭幕式在千灯湖举行。众多南海非遗项目被改编后融入歌舞、朗诵、情景剧甚至广场舞中,吸引数千名市民前来观看。
“好久没有听到咸水歌了!”一开场,悠扬的咸水歌演唱就让不少观众手脚并用,打着节拍。之后一个多小时里,短促诙谐的龙舟说唱、大气磅礴的印象咏春、憨头憨脑的大头佛等10多个南海非遗项目轮番上演,带着浓浓的文化味道和家乡情怀,众多非遗传承人也粉墨登场。
最后,穿插了乐安花灯、大头佛、南海醒狮、叶问咏春拳的非遗广场舞大串烧压轴登场,将晚会气氛推向高潮。
记者获悉,这套广场舞由南海区文化馆创作编排,南海将陆续开展教学推广。“将非遗文化转为公共服务事业,提升文化服务功能,有益于增加非遗辐射力。”来观看晚会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陈思维现场“点赞”。
当晚,南海还表彰了入选首批市级非遗传承基地的9所基地,并首发非遗连环画。连环画以西樵山传说为蓝本,极具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连环画的形式旨在增强青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
目前,南海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7 项,代表性传承人37人,传承基地18所。为更好地传承保护与展示非遗文化,今年5月,南海区文化体育局在西樵国艺影视城启动系列活动。5个多月的时间里,开展了非遗项目商品摊位展示、主题展览、非遗连环画和广场舞创作以及10场“龙的传人 非遗畅想”电视论坛。
南海博物馆非遗中心副主任谢小涛透露,明年南海还将启动非遗传承记忆抢救工程,用电子化设备规范南海非遗项目文本,避免因口头传承导致一旦传承人去世项目就濒临灭绝的尴尬。(记者黄碧云 通讯员廖依雪)
(责任编辑:温爱霞)与产业结合保护非遗
病童候诊痛苦躺地无人让,悲!
您还看国足比赛吗?
交警拔枪逼停酒驾该不该?
博客劲爆点
第一视频推荐
24小时排行榜
  昨日系列活动上展示的南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海醒狮表演。/佛山日报记者周敏摄  佛山日报讯 记者阳桦通讯员马啟亮报道:昨日,南海在大沥黄岐举办“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提出保护非遗可以尝试与产业相结合进行保护与传承。  目前,南海藤编正计划冲击国家非遗项目。历史悠久的南海藤编于上世纪90年代逐步萎缩,南海通过对其进行产业扶持,以政策引导藤编企业向工程化、国际化发展,并与装修业、家具业相结合,已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  “让非遗项目走与产业化相结合的道路,是更好地促进非遗项目传承和发展的一个途径。”南海区博物馆副馆长袁进认为。南海区文体旅游局副局长周晓勇说,南海已先后出台4个扶持政策,其中有一项就是专门针对鼓励挖掘、保持与支持“非遗”。“南海对非遗的态度是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以促其发展。”  今年3月,南海有叶问咏春拳、南海藤编、金箔锻造技艺、盐步老龙礼俗、九江传统龙舟五个项目入选第四批省级非遗项目。至此,南海共有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8个,其中3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传统音乐、舞蹈、美术、手工技艺、杂技与竞技等领域,在全省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名列前茅,在全市也属于领先地位。
相关报道:
【】【】【】【】【】【一键分享一衣带水共命运 南海非遗手艺旧街皆老去_新浪佛山
一衣带水共命运 南海非遗手艺旧街皆老去
南方都市报评论
  南都讯 近日,南海丹灶镇罗行竹编被认定为南海区级非遗,这一曾与西樵缫丝、石湾陶瓷齐名的佛山主要手工业之一,似乎仍在寂寂无闻。如同800多米长的罗行中山街曾聚集着百余店铺,长达60年的岁月里是丹灶、金沙、西樵乃至三水等地居民“趁圩”(赶集)之地,如今已尽失繁华、人烟萧条。
杜淑燕熟练地做着箩筐。
  罗行竹编
  兴盛:村内千人编竹 出口南洋
  作为中山街兴盛的发起者和陪伴者,改革开放后各种塑料和纸制品等替代品的兴起,当年乡内竹器交易的繁荣景象已一去不返,如今,在罗行社区的中山街、永兴街等地仍有人在从事竹编工作,但已是屈指可数。
  提及罗行竹编的辉煌历史,几乎每一个上了年纪的罗行人都能清楚地回忆。今年60多岁的邓广文是土生土长的罗行人,邓伯告诉记者,竹编工艺鼎盛时期几乎与中山街的兴旺同时集中在上世纪60年代,最多时光是从事竹编的村民就有1000多人,“家里人要不就是在开店要不就是在店后编竹。”而村名“罗行”最早的写法应为“箩行”,便由当地兴盛的织箩业而来。
  据《南海县志》记载,在晚明到清朝中叶的南海手工业鼎盛时期,罗行的竹器编织和西樵的缫丝、石湾的陶瓷齐名。1947年,“乡内罗行圩有店户二百余家”,为“县出口一大宗”,部分产品更出口到南洋。
  永兴街小组长林盛德老人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罗行近9成的人口都以竹器编织为主业,当时番禺、顺德、东莞所用的各种竹制品中,大部分都是出自罗行人之手,而当时用于装载大白菜的大个头菜筐更是远销至北京等地,织一个普通的竹箩,工序多达十多道,村里生产的竹器品种多达数十个。根据不同地区所产竹子的大小、韧度的不同,不同的竹子又会被用作生产不同的竹器。林阿伯说,当时乡里的竹子主要从四会、广宁等地采购。“当地人砍伐好的竹子扎成捆后抛向江中,由专人顺流而下至罗行,一趟下来往往要十多天。”
甘惠玲做的竹器工艺品,大部分已被人买走
落寞:仅有十余老人仍在坚持
  75岁的黎顺好是为数不多还在做竹编的老人。黎阿婆回忆,在自己印象中,出自罗行的竹筐曾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2毛多一个,大的菜筐更是卖1块多,“当时人民币的最大面值就10元,想想当初竹编多值钱。”
  但从兴起到落寞,罗行竹编历经数十年,罗行竹器厂便是最好的见证。罗行竹器厂鼎盛期有员工400多人,曾一度出现通宵达旦作业的场面,而此前,村中竹器买卖多集中在竹器厂厂房边进行;2002年,竹器厂被迫关闭,而如今,还专职做竹编的已仅有剩下十余人。
  作为罗行工艺竹编的代表人物,63岁的甘惠玲从16岁开始从事这项工作,但在3年前才正式转入职业工艺竹编,如今,从她手中做出的工艺竹编多达50多种,包括小箩筐、花瓶等,如今她还是罗行小学专门负责学生工艺竹编课程的老师。
  甘惠玲告诉记者,通过相关部门的推广,近两年来,不少从西樵、广州等地的人慕名而来向她购买工艺竹器。
中山街上的水运大楼。
  期待:传承断层 寄望授课推广
  社区干部李永广带着记者,在群众巷见到了67岁的杜淑燕老人,会面时,她还在家门口熟练地编制着小箩筐。
  杜淑燕说,自己小时候没法读书,从10多岁开始在父母带领下也开始从事竹编工作,在罗行二轻厂(罗行竹器厂)做了30多年直至退休,即便现在每月有退休金衣食无忧,但仍闲不住,仍每天坚持做竹编打发时间。一个小箩筐一个半小时,一天做6个,一个月下来就200多个。
  在她看来,即便工艺与几十年前一样,但感觉却大不如前。“一个小箩2块2,卖到哪里都不知道,每个月都是有人拿竹子过来让我加工,做完再收走。”杜淑燕的儿子早在5岁时就掌握了竹编的手艺,但并未像父母辈那样选择继续。杜淑燕说,竹器利润过低,根本无法吸引年轻人。
  村中的老人们感慨,20多年前织箩,一天下来也能挣个四五元钱。可到现在20年都过去了,工钱却一点没长。同时伴随着销售市场的萎缩,他们现在编织的主要是一些销往东莞和新会等地用于包装水果的包装箩,以往用于装饰和其他用途的竹器则很多年前就不生产了。
  李永广和居委会委员徐颜兴都认为,罗行竹器的确面临着传承断层的考验,而他们试图通过授课等形式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和了解罗行竹编工艺,此后,仍将做不断对外推广的工作。
  近年来,罗行社区居委会和丹灶镇大力推广罗行竹编,并在积极申请罗行工艺竹编的市级非遗工作,目前,已被认定为南海区级非遗。
  中山老街
  昔日:曾是南海首条标准街道
  与罗行竹编共命运的,还有曾风光无限的中山街。这条800多米长的路上聚集着百余店铺,包括多家典当行、理发店、旅店和烟馆等。村中还专门为满足商业服务的水运公司,曾有近300名船职人员。
  中山街被分为中山上街和中山下街,总长约800米,路宽平均3米多。走在街上,如果不是带有现代文明的有线电视盒、路灯、汽车的介入,很容易让人的眼睛进入民国的街巷。两侧的房屋大多已有60多年的历史,多为两层的砖楼,街铺大门紧闭,彩色的老式玻璃窗通透的往屋透着寒风,饼店的招牌风化脱落……
  邓广文回忆,五六十年前,这里已是闻名于镇内外的大型商业街。“每逢旧历的2、5、8就是丹灶、金沙、西樵乃至三水等地居民从四方赶到这里‘趁圩’的日子,这段时日里,大街小巷都占满了商贩,卖鱼、买厨具等生活用品应有尽有。”
  邓伯介绍,中山街原名为海旁街,在1932年之前,仍是由石板砌成、起伏不平的石板路,而在1932年由当时主政广东的陈济棠号召下,周边商铺集资修路,并把该路命名为“中山大街”,同时造就了南海当时首条标准街道。
  “上下街都有好多商铺,像茶馆、旅店、典当行、药铺、烟管这些都有。”路修好后,整条街的生意得以好转,仅是茶楼就有广东、三元、广州、巨兴四家,药材铺就有仁和堂、中山堂、养和堂、同裕堂四家,典当行2家,整个中山街聚集了100多家商铺,生活着数千人。
  中山街的兴盛从1932年开始一直延续至1992年前后,凭借着一股这股人气之风,解放前便成立了商会,解放后逐渐进驻了税务所(国税)、邮局、农村信用社,1990年左右还进驻了周边地区唯一一家建设银行。
  命运:竹编没落 水运学校皆凋敝
  中山街的兴旺与当时当地繁忙的水运和远近闻名的竹器密不可分。原本罗行因竹器买卖而出名,加上四周环绕北江之流南沙涌,熟路交通便利,逐渐形成了远近闻名的罗行圩。
  在临近上街出口处,有栋四层的老建筑,墙上还留有“水运大楼”的牌子。李永广告诉记者,这里曾经是中山街的“交通部”,是当时隶属南海交通局,服务中山街的罗行水运公司,鼎盛时期这里共有200多名船员,负责掌舵中山街客流和物流的水运。其中除一楼办公外,以上三层为员工宿舍,由于人数较多,许多船员就在河涌边搭建木板房,甚至直接吃住在船上。在中山街没落后,这里逐渐被荒置,如今仅有几位老人在此居住。
  85岁的住客杜有便是其中之一,他告诉记者,他从23岁开始便在水运公司上班,一直干到退休,在水运大楼居住了30多年,即便年老体衰,房屋风雨飘摇,他仍舍不得离开这里。
  2000年左右,在体制改革中,水运公司被员工们另立公司确定法人,但辉煌难回,如今,只剩下一些物业和一只停靠河边的渡船,方便河对面的建社村村民渡河来罗行。
  在水运大楼不远处,李永广的母校、罗行小学内长满了一米多高的杂草,学校大门也被红砖墙堵住。李永广回忆说,罗行小学曾经开始1至6个年级,每个年级三个班级,学生人数多达1800多人,学生主要是中山街及周边街巷里生活的小孩,10多年前,取消办学,学生被安排至新的小学,学校由此荒废。
  李永广介绍,罗行社区最多时居民4000多人,其中以中山街的最多,如今,仅剩下2000左右,许多年轻人去到村外务工和做生意,留下的多为老人和小孩。
  由于中山街紧邻河堤,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已不允许在河堤20米内新建住房,由此,这里的房屋均未拆除,由此得以保存原貌。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水运交通被公路、铁路等现代交通取代,加上竹器生意大不如前,工艺传承后继乏人,中山街失去了关键性的优势条件而走向衰落,而后,还在坚持的店铺搬往现在的新罗行商业街里继续做生意,而建行、信用社、邮局等这些场所已搬离了罗行。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潘臣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上海民间小白龙舞入选非遗 保护计划吸引年轻人
时间: 15:06 来源: 东方网
作者:孔同 马燕燕
  东方网8月5日消息:据《新闻晚报》报道,最近,“吕巷小白龙”被列入上海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代代相传的&吕巷小白龙&不会变成断线的风筝。”忙于备战今年10月上海市第七届农运会的“吕巷小白龙”第五代传承人、舞龙队队长夏懿峰说。针对当前年轻人参与程度不高的问题,吕巷镇已制定了一套五年保护计划。  “吕巷小白龙”历史悠久  “吕巷小白龙”是金山区吕巷镇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舞蹈,起源于汉代的舞龙和明代的草龙舞,为祭祀求雨的民俗舞蹈活动。  明清两代,吕巷寺庙众多,佛事庙会盛行,小白龙洞与白龙降雨的传说在民间盛传。清朝末年,居住在吕巷网船埭地区的村民采用自愿集资参与的方式,将以往祭祀求雨的草龙改为白绸布裹身,并自发成立了舞龙队。在庙会活动中,他们以白龙舞炫示,寓意祥龙降雨。此后,小白龙舞便在这一地区流传开来。  “吕巷小白龙”利用人体多种姿态,将力度、幅度、速度、耐力等揉于舞龙技巧之中,或动或静,既娱乐又健身。  五年保护计划吸引年轻人  “小白龙的龙体笨重,舞龙者体力消耗大,给表演者动作的协调性带来很大难度。”夏懿峰说,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一些困境,比如愿意经常性参加舞龙活动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造成舞龙骨干队员的来源比较匮乏,阻碍了竞技水平的提高。  针对一些当前存在的问题,金山区有关部门正在健全和完善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途径。  吕巷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吕巷已制定了五年保护计划,今年将整理普查资料,挖掘民间舞龙技艺,拍摄“吕巷小白龙”专题片,完成好上海市第七届农运会舞龙比赛。2012年,吕巷将建立青少年舞龙基地,举办全国舞龙邀请赛,与其他省市的舞龙队伍切磋交流,提高技艺。2013年他们将编写中小学舞龙校本教材,积极推广舞龙运动进学校,加强舞龙骨干技艺的培训,并申报中国舞龙文化传承基地。2014年还将举办上海市舞龙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2015年扩大舞龙特色队伍,编创优秀舞龙艺术作品。  作者:孔同 马燕燕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南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南海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有奖纠错 |
 今日导读
 评论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鬼吹灯之圣泉寻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