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李兴钢作品作

还没有账号
邮箱登录用户名或密码错误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
阅读并同意
您可以选择以下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工程建设网,一分钟完成注册
我要投稿(工作时间:9:00-17:00)
投稿邮箱:
联 系 人:李香玉
联系电话:010-
在线咨询:
正在建设中……
业务咨询:(时间:9:00-17:00)
联系人:张艳芳
联系电话:010-
在线咨询:
看宋朝人是如何抓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
发布日期:来源:编辑:
宋代距今已有千年了,中间还发生无数次的天灾与战祸,但还是有一部分宋朝的建筑物存留至今,让今人得以一睹千年前的建筑风采,如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的浙江宁波保国寺大殿,建于皇祐年间的河北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殿,建于北宋中期的山西长子县文庙大成殿、重修于崇宁年间的太原晋祠圣母殿,等等。面对这些历经千年时光的侵蚀仍然保存完好的土木建筑,今天那些制造&豆腐渣&的个人或部门,应该感到无地自容吧&&如果他们尚有一点羞耻心的话。  
当然,我不是说宋朝就没有&豆腐渣工程&,那个时候肯定也发生过桥梁、城墙、楼房、仓库因建筑质量不过关而突然倒塌之类的事故。不过,为了对付此类&豆腐渣&,宋人发展出一套相当完备的工程质量监控制度&&这才是我想重点说的,因为对于今人来说,这套制度也不无值得借鉴之处。  
《营造法式》:国家制订的工程建设标准  
现在,当人们说起中国古代建筑史时,有一部宋人著作无论如何都是无法绕过去的,那就是成书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的《营造法式》,由时任大宋&中央工程院&(将作监)总工程师的李诫编撰而成,并于崇宁二年(1103年)刊行。  
所谓&营造&,是工程建筑的意思,&法则&,即规则、标准的意思。这部《营造法式》实际上就是宋朝的公共工程建设标准,对土石方工程(壕寨)、石方工程(石作)、大型木料工程(大木作)、小型木料工程(小木作)、泥水工程(泥作)、制砖与制瓦工程(砖作、 瓦作)、装修工程(雕作、彩画作)等13个工种的选料、规格、设计、施工、流程、质量,都作出了详细的规范。  
其中木料与砖的规格都实现了模数化。宋朝建筑物的斗拱通常由上千个构件组成,榫卯复杂,必须一一对榫精准;宋朝修建城墙的用砖,往往由不同的窑厂烧制。如果不对木料、用砖的尺寸加以标准化,很难想象一项大型工程能够顺利完工。材料的模数化,则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还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  
对于建筑物的质量而言,地基是极关键却又容易为人疏忽的一个环节,许多建筑物之所以在地震中倒塌,跟忽略了地基质量不无关系。因此,《营造法式》对修建城墙、房屋的地基建设标准也提出严格规定:&凡开基址,须相视地脉虚实。其深不过一丈,浅止于五尺或四尺,并用碎砖瓦石札等,每土三分内添碎砖瓦等一分。&如果选址临近水边,则不但要深挖,而且开挖面必须更大,并钉立木桩加固:&凡开临流岸口修筑屋基之制:开深一丈八尺,广随屋间数之广。其外分作两摆手,斜随马头,布柴梢,令厚一丈五尺。每岸长五尺,钉桩一条。梢上用胶土打筑令实。&这样才可以防止发生塌陷。  
总而言之,从质量管理的角度来说,《营造法式》的发布,相当于给宋朝的公共工程建设制订了一个ISO质量标准,工匠如果严格按照《营造法式》的要求选料、设计、施工,不难建造出可抗击&
年一遇&地震的工程。宋朝负责工程质量监管的部门,也可以依照《营造法式》的标准,对竣工的公共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因此,宋政府对建筑质量不过关的工程,也常常以&不如法&、&不中程&来表述。这样的用词表明宋政府已经确立了一套验收工程的国家标准。  
五年的&工程保质期&  
上面所说是宋朝工程质量监控体系的其中一项制度:公布&营造法则&,设立公共工程建设标准。此外,宋政府还对公共工程实行&保质期&制度,即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后,在若干年限内如果发生破裂、损隳、泄漏、垫陷等质量问题,则追究设计方、施工方与监修者的刑事责任。这个&保质期&一般是五年,重要的工程是八年。  
宋仁宗天圣年间,朝廷听闻各地&修盖舍屋&,&多不牢固&,便要求有关部门加强对工程质量的检测,&添差监官点检,须要牢固&,并重申一道立法:&今后所修舍屋、桥道,旧条:若修后一年垫陷,原修都料(工程设计者)、作头(工头)定罪,止杖一百,二年内减一等;未满三年,又减一等。监修者又减一等。如岁月未久,具名闻奏严断。虽差出改转,及经赦恩,亦仰根逐,劾罪以闻。今差监官点检催促,须是尽料修盖,久远牢壮。今后应修盖舍屋、桥道等才了,书写记号板讫,如修后未五年垫陷,并以前条年分下逐年递减一等断遣,遇赦不原。&  
&&意思是说,房屋、桥梁等公共工程,如果在完工后一年内发生垫陷,负责该工程的设计者与工头,将被处以杖一百的刑罚;如果是二年内发生垫陷,刑罚减一等;以此类推,直至满五年。监修者受到的责罚比设计方、施工方又减一等。这些罪罚不得赦免,即使相关责任人已调离原职位,也不得免于追究。  
另外需要提请注意的是,五年的&工程保质期&只是针对&垫陷&之类的一般性质量问题,并不适用于恶性的建筑事故。如果发生倒塌之类的严重事故,问责将不受五年保质期之限,惩罚无疑也会更加严厉。如宋真宗时,由于对&天雄军修城不谨,战棚圮&事故负有责任,一个叫做贾继勋的官员被开除公职,流放汝州;另外两名官员被削职,发配许州、滑州服役。  
商标的前身:&物勒工名&制  
那么新的问题来了:如果一个公共工程在使用多年后才发生事故,宋政府又如何确认当初的设计方、施工方与监修者是哪些人?这个问题不难。因为宋政府还对所有公共工程建设推行&物勒工名&的制度。  
所谓&物勒工名&,是指国家强制工匠在他们制造的器物刻上自己的名字,一旦发现产品的质量问题,即按名字追溯制造者的责任。据说早在春秋时已经有了&物勒工名&的制度,《吕氏春秋》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以情。&当时的兵工厂,都要求工匠在所造兵器勒刻名字,作为对兵器质量的担保。  
宋政府将这一制度应用到工程营造中,景德三年(1006年)六月,由于&近日京中廨宇营造频多,匠人因缘为奸利,其频有完葺,以故全不用心,未久复以损坏&,宋真宗下诏申明一道法令:&自今明行条约,凡有兴作,皆须用功尽料。仍令随处志其修葺年月、使臣工匠姓名,委省司覆验。&即要求以后凡兴建公共工程,必须保证质量,竣工后在所修建筑物找个地方,标明建造的时间、施工的工匠与监工的姓名。我注意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也开始标明设计方与承建方的名称了。这既是国际通行惯例,也算是对&物勒工名&传统的继承。  
还有一点我想补充说明:在宋代,&物勒工名&传统已开始演化成&商标&形态。这是因为,&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开始只是强制性的责任认定,但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它使一部分优秀工匠的名字脱颖而出,成为获得广泛信任的品牌。当品牌形成之后,拥有这一品牌的工匠就会一改被动的&物勒工名&,而主动在自己制造的产品上留下独有的标志,以便跟其他人的同类产品区分开来。于是&商标&便产生了。  
今天我们从出土的宋代铜镜、银铤以及宋版书籍上,都可以看到制造者留下的标志。这些标志,通常都是工匠出于防伪、宣传品牌之考虑而主动留在产品上的,并不是为了应付官方的强制&勒名&要求。  
工匠行会自行订立&行业标准&  
工匠所隶属的行会,也会对工匠的作业流程、产品质量提出规范和要求。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结社很发达的时期,南宋时,杭州的行会多达&四百十四行&,其中工匠所组织起来的行会,又叫做&作&,有&碾玉作、钻卷作、篦刀作、腰带作、金银打作、裹贴作、铺翠作、裱褙作、装銮作、油作、木作、砖瓦作、泥水作、石作、竹作、漆作、钉铰作、箍桶作、裁缝作、修香浇烛作、打纸作&等二十几种。  
出于对行业声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理性考虑,各个行会组织通常都会对本行的产品质量提出&行业标准&,比如在北宋汴京,&凡百所卖饮食之人,装鲜净盘合器皿,车檐动使(用具)奇巧,可爱食味和羹,不敢草略。&&稍似懈怠,众所不容。&这个&装鲜净盘合器皿&,应该就是汴京的饮食行会制订的&行业标准&,&众所不容&的&众&,非指公众,而是本行行众。  
清代光绪年间,某地泥作匠行业公所订立行规,其中有一条即规定:&泥墙须包三年,如三年内倒塌者,归泥匠赔修&。加入本行会的所有泥作匠,均须遵守这一条款。我相信宋朝的木作、砖瓦作、泥水作、石作,也有类似的行规。  
讲述至此,我们可以发现,宋朝的工程质量监控制度至少包涵了四个层面:国家制订的工程建设标准;政府强制推行的&物勒工名&制;五年&保质期&制;以及工匠行会自行订立的&行业标准&。无论是哪一种质量保证举措,即使放到今日社会,也未为过时。  
古代尚未发明钢筋水泥混凝土技术,而且古人习惯使用比石料更容易耗损的土木材料,但是,只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古人却能建造出比某些混凝土工程还要耐久的建筑物,其中一些建筑物还经受住千年时光的侵蚀,留存至今日,让你不能不对创造奇迹的先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关阅读】
近年,现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资质标准的不合理之处逐渐显现,资质挂靠、违法分包和转包等行为屡禁不止,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企业,交流了资质管理运行的现状,提出资质标准修订的相关建议。
对企业而言,股权到底改还是不改?怎么改?有那些需要解决的矛盾和规避的风险?本期的管理实践,将结合实践案例,同多位行业专家和企业管理者一同探讨。
&|&&|&&|&&|&&|&&|&
《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邮编:100037电话:010-传真:010-E-mail:.cn
京公海网安备号
京ICP备号-1隆中祠宇千年事
来源:文化节
【内容摘要】&&襄阳隆中是诸葛亮十年躬耕的地方,也是全国著名的诸葛亮祭祀地。在全国众多的武侯祠中,勉县武侯祠以天下第一而闻名,成都武侯祠以君臣合祀及规模宏大而著称,而隆中武侯祠则以躬耕地与祭祀地合而为一而名扬天下。
  隆中武侯祠前香火日盛。徐信 摄  襄阳隆中是诸葛亮十年躬耕的地方,也是全国著名的诸葛亮祭祀地。诸葛亮去世后28年,陕西勉县修建了第一个武侯祠。再42年,成都“少城”修建了诸葛庙(可视为成都武侯祠的前身),几乎与此同时期,隆中也出现纪念诸葛亮的祠庙。  诸葛亮离开隆中后,襄阳一带被曹操占领,数十年间,没有关于隆中只言片语的记载。直到公元304年,也就是诸葛亮死后70年,我们看到了荆州刺史刘弘和参军李兴拜谒隆中诸葛亮故居的记载。更为难得的是,刘弘还命李兴写了《诸葛亮故宅铭》以兹纪念。此铭在《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注引王隐《蜀记》中有详细记录。  关于李兴写诸葛亮故宅铭之事,《水经注·沔水注》也有记载:  沔水(又)东经乐山北。昔诸葛亮好为《梁父吟》,每所登游,故俗以乐山为名。沔水又东经隆中,历孔明旧宅北。亮语刘禅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车骑(将军)沛国刘季和(刘弘)之镇襄阳也,与犍为人李安共观此宅,命安作宅铭……后六十余年,永平之五年,习凿齿又为其宅铭焉。  《水经注》在这里透露了至少三个信息:一是诸葛亮的旧宅在隆中;二是隆中是刘备三顾诸葛亮之处;三是不久之后习凿齿又写了诸葛亮宅铭。文中李安即李兴,永平五年或为升平五年之误(见朱绍侯《李兴与〈诸葛亮故宅铭〉》。  升平五年(361),即李兴作铭后57年,诸葛亮去世后127年,襄阳人、著名的史学家习凿齿继李兴之后,再次为诸葛亮故居作铭。文中所描述的诸葛亮故居已经焕然一新:“雕薄蔚采,鸱阑惟丰。”可以推断,这种雕梁画栋蔚为风采、鸱吻兽头重重叠叠的建筑,已经不是一般的民宅,而是纪念性的庙宇或祠堂了。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又谥忠武侯,后人称他为武侯,纪念他的庙宇和祠堂也就被称为武侯庙或武侯祠。隆中武侯庙或武侯祠应形成于公元304—361年之间。当时的政治背景对建祠立庙纪念诸葛亮十分有利,西晋统一全国后,晋武帝司马炎、晋惠帝司马衷对诸葛亮十分感兴趣,屡次向臣下询问诸葛亮其人其事。镇南将军刘弘前往隆中拜谒诸葛亮故居之行就是奉天子之命。也就在同年,成都“少城”建立孔明庙。所以,刘弘拜谒之后,即着手修建孔明庙或武侯祠应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这些新修的建筑,当是习凿齿看到的“雕薄蔚采,鸱阑惟丰”的隆中武侯祠了。  南北朝至隋朝时期,隆中诸葛亮故居及武侯祠不断得到维修。刘宋元嘉十四年(437),盛弘之撰《荆州记》载:“襄阳西北十许里,名为隆中,有诸葛孔明宅。”唐代唐宣宗十年(856),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李景让维修隆中武候祠,并立“蜀丞相武乡忠武侯诸葛公碑”。唐代末年,唐光华五年,改封诸葛亮为武灵王,隆中纪念诸葛亮的建筑规格进一步提升。五代时(938),隆中增建“武灵王学业堂”。  宋代时,到隆中拜谒诸葛亮的诗人日见增多。从这些诗人的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到隆中诸葛庙和武侯祠的情况。苏轼在嘉佑五年(1060)路经襄阳隆中,写下《隆中》一诗,其中有句曰:“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这大概是所见祠中供奉的诸葛亮遗像而发出的感叹。李廌写隆中的诗就叫《题庙》,诗中说:“忽来坐庙堂,谈笑树奇功。”陆游有两首诗写隆中,一首《感旧》,其中“登堂拜遗像,千载愧吾颜”正好印证了苏轼的诗句。另一首《诸葛书台》说:“还向纶巾瞻气象,尚留祠庙傍丘陵。”  明代隆中武侯祠遭到巨大破坏。袭封襄阳王的简王朱见淑,把隆中作为自己的墓地来修建,他上奏皇帝,把隆中封为“藩陵”,迁走草庐和隆中书院,大建墓地。直到朱见淑死后,他的庶子光化王朱佑櫍暂理襄阳府事,上书皇帝说:“隆中亮庙历唐、宋、元皆知崇奉,实非异端淫祠之比。”并建议兴建武侯祠。明正德二年(1507),明武宗朱厚照批准建庙,并赐庙额“忠武”。嘉靖乙酉年(1525)徐咸任襄阳知府,看到武侯祠“湫隘倾祀”,“瞩目为之愀然,”遂与监察御史王秀共同发起重修武侯祠。  明万历二十年(1592),中宪大夫、都察院协院事左佥都御史李祯重修武侯祠,立重修碑记一块,碑阴刻诸葛亮画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诸葛亮石刻画像。明成化年间(),当地官员增建了三顾堂、野云庵等景点,著名的隆中十景逐步形成。  清代对隆中的建筑进行过多次维修。其中光绪十四至十九年(),兵部尚书、湖广总督裕禄和湖北提督程文炳在修建隆中时,另新建了抱膝亭和石牌坊。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蒋介石到隆中拜谒诸葛亮,拨款维修隆中古迹,新建淡泊亭、中正堂、铜鼓台等,并立碑作记。  新中国成立后,分别于1954年、1957年、1980年、1985年对武侯祠、三顾堂、野云庵、三义殿进行了维修或翻修,1987年又重修了诸葛草庐、隆中书院。  1994年,国务院公布隆中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国务院公布隆中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全国众多的武侯祠中,勉县武侯祠以天下第一而闻名,成都武侯祠以君臣合祀及规模宏大而著称,而隆中武侯祠则以躬耕地与祭祀地合而为一而名扬天下。
关键字:诸葛亮&&祠宇&&纪念&&故居&&成都武侯祠&&维修&&祠庙&&祭祀
[责任编辑:杨子雪]
延伸阅读:
&&&&我的姓名或昵称:
&(您填写的称谓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襄阳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承办
Copyright (C) 2012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办公地址:襄城新街16号市直机关综合办公楼(老公安局院内)生活在宋朝
  12  作者吴钩  出版长江文艺出版社  宋代“物勒工名”传统  那么新的问题来了:如果一个公共工程在使用多年后才发生事故,宋政府又如何确认当初的设计方、施工方与监修者是哪些人?这个问题不难。因为宋政府还对所有公共工程建设推行“物勒工名”的制度。  所谓“物勒工名”,是指国家强制工匠在他们制造的器物上刻上自己的名字,一旦发现产品的质量问题,即按名字追溯制造者的责任。据说早在春秋时已经有了“物勒工名”的制度,《吕氏春秋》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以情。”当时的兵工厂,都要求工匠在所造兵器上勒刻名字,作为对兵器质量的担保。宋政府将这一制度应用到工程营造中,景德三年(1006)六月,由于“近日京中廨宇营造频多,匠人因缘为奸利,其频有完葺,以故全不用心,未久复以损坏”,宋真宗下诏申明一道法令:“自今明行条约,凡有兴作,皆须用功尽料。仍令随处志其修葺年月、使臣工匠姓名,委省司覆验。”即要求以后凡兴建公共工程,必须保证质量,竣工后在所修建筑物上找个地方,标明建造的时间、施工的工匠与监工的姓名。  我注意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也开始标明设计方与承建方的名称了。这既是国际通行惯例,也算是对“物勒工名”传统的继承。  还有一点我想补充说明:在宋代,“物勒工名”传统已开始演化成“商标”形态。这是因为,“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开始只是强制性的责任认定,但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它使一部分优秀工匠的名字脱颖而出,成为获得广泛信任的品牌。当品牌形成之后,拥有这一品牌的工匠就会一改被动的“物勒工名”,而主动在自己制造的产品上留下独有的标志,以便跟其他人的同类产品区分开来。于是“商标”便产生了。今天我们从出土的宋代铜镜、银铤以及宋版书籍上,都可以看到制造者留下的标志。这些标志,通常都是工匠出于防伪、宣传品牌之考虑而主动留在产品上的,并不是为了应付官方的强制“勒名”要求。  工匠所隶属的行会,也会对工匠的作业流程、产品质量提出规范和要求。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结社很发达的时期,南宋时,杭州的行会多达“四百十四行”,其中工匠所组织起来的行会,又叫作“作”,有“碾玉作、钻卷作、篦刀作、腰带作、金银打作、裹贴作、铺翠作、裱褙作、装銮作、油作、木作、砖瓦作、泥水作、石作、竹作、漆作、钉铰作、箍桶作、裁缝作、修香浇烛作、打纸作”等二十几种。出于对行业声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理性考虑,各个行会组织通常都会对本行的产品质量提出“行业标准”,比如在北宋汴京,“凡百所卖饮食之人,装鲜净盘合器皿,车檐动使(用具)奇巧,可爱食味和羹,不敢草略。……稍似懈怠,众所不容”。这个“装鲜净盘合器皿”,应该就是汴京的饮食行会制定的“行业标准”,“众所不容”的“众”,非指公众,而是本行行众。清代光绪年间,某地泥作匠行业公所订立行规,其中有一条即规定:“泥墙须包三年,如三年内倒塌者,归泥匠赔修”。加入本行会的所有泥作匠,均须遵守这一条款。我相信宋朝的木作、砖瓦作、泥水作、石作,也有类似的行规。  讲述至此,我们可以发现,宋朝的工程质量监控制度至少包含了四个层面:国家制定的工程建设标准;政府强制推行的“物勒工名”制;五年“保质期”制,以及工匠行会自行订立的“行业标准”。无论是哪一种质量保证举措,即使放到今日社会,也未为过时。
(责任编辑: HN666)
12/07 08:5112/07 08:1212/06 15:2012/04 19:4412/04 15:5712/04 15:2512/04 10:3812/04 08:39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用微信扫描二维码,访问艺宝手机网站
最新上传作品
博宝艺术家 
李兴 李兴缠书法作品 (来源:博宝宝珍商城)基本属性藏品名称李兴缠书法作品藏品货号XZ1274藏品价格¥400.00藏品类别书法作品藏品尺寸尺寸:121*69单幅约7.53平…… []
博宝艺术家 
李兴奕 李兴奕书法作品(已售) (来源:博宝宝珍商城)基本属性藏品名称李兴奕书法作品(已售)藏品货号WR-3314藏品价格电话协商藏品类别已售书画藏品尺寸尺寸:169*46单…… []
博宝艺术家 
李兴奕 李兴奕书法作品【已售】 (来源:博宝宝珍商城)基本属性藏品名称李兴奕书法作品【已售】藏品货号WR-3312藏品价格电话协商藏品类别已售书画藏品尺寸尺寸:242*33单…… []
博宝艺术家 
李兴林 简介:个人简历 姓名;李兴林,性别,男,名族,回族,1972年生于甘肃天水市,大专文化程度,自由喜欢笔墨情趣,以闲暇之余寥寥几笔,通过多年的自学,再无师指导的前提下通年各类…… []
博宝艺术家 
李兴林 简介:个人简历 姓名;李兴林,性别,男,名族,回族,1972年生于甘肃天水市,大专文化程度,自由喜欢笔墨情趣,以闲暇之余寥寥几笔,通过多年的自学,再无师指导的前提下通年各类…… []
博宝艺术家 
李兴林 简介:个人简历 姓名;李兴林,性别,男,名族,回族,1972年生于甘肃天水市,大专文化程度,自由喜欢笔墨情趣,以闲暇之余寥寥几笔,通过多年的自学,再无师指导的前提下通年各类…… []
博宝热门推荐
服务热线:010- 艺术家客服邮箱:
版权所有 &&
艺术家网站联盟
艺术家平台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兴钢建筑工作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