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建盏污垢如何清洗喝茶后必须用开水烫洗吗

查看: 8250|回复: 48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66 小时听众数威望923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1189UID575755
高手进阶, 积分 11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811 积分
在线时间266 小时威望923 注册时间积分1189好友帖子UID575755
本帖最后由 即墨人 于
00:16 编辑
各位朋友,诸位收藏建盏都是为了什么?投资?还是喝茶?俺收藏茶盏都是用来喝铁观音与陈年乌龙的,两手恭敬地捧着建盏,感受那缓缓散发出来的热气,还有嗅闻那散发的茶香。开此帖的用意,是希望能广交爱茶的同好,不要让铜臭味污染了茶盏。向各位爱好建盏与茶道的朋友致敬。
俺满嘴跑舌头,不会说话,有得罪之处,还望老爷们原谅俺。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7248 小时听众数威望11785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9027UID33573
百善孝为先.做人要厚道
在线时间7248 小时威望11785 注册时间积分19027好友帖子UID33573
各位朋友,诸位收藏建盏都是为了什么?投资?还是喝茶?俺收藏茶盏都是用来喝铁观音与陈年乌龙的,两手恭敬地捧着建盏,感受那缓缓散发出来的热气,还有嗅闻那散发的茶香。开此帖的用意,是希望能广交爱茶的同好,不 ...
即墨人 发表于
11:40 跟一件大运河出土的!!!
(112.7 KB, 下载次数: 58)
12:0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168.87 KB, 下载次数: 54)
12:0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130.67 KB, 下载次数: 45)
12:0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69.55 KB, 下载次数: 47)
12:0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140.18 KB, 下载次数: 49)
12:0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河南省收藏协会传义古陶瓷检测中心.郑东新区商务内环天下收藏文化街2区3楼23113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0762 小时听众数威望4787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15546UID82121
顶级专家, 积分 155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454 积分
在线时间10762 小时威望4787 注册时间积分15546好友帖子UID82121
喝茶投资两相宜
站内短信联络~~款到货是您的~~款未到我有权利随时出售给任何买家~~网络交易需要双方诚信~~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66 小时听众数威望923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1189UID575755
高手进阶, 积分 11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811 积分
在线时间266 小时威望923 注册时间积分1189好友帖子UID575755
跟一件大运河出土的!!!
检测中心 发表于
兄好,大开门好盏!冒昧请问您那底款刻着啥字?感谢您共襄盛举,弟向您致敬。
俺满嘴跑舌头,不会说话,有得罪之处,还望老爷们原谅俺。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819 小时听众数威望6317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12133UID538145
顶级专家, 积分 121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867 积分
在线时间5819 小时威望6317 注册时间积分12133好友帖子UID538145
本帖最后由 古董中人 于
12:40 编辑
都是好盏, 雅!
我也跟一个, 是用了很长时间的大型建盏。 是个残器。
盏的底部已经被竹子的茶搅拌刷搞得光泽被摩擦殆尽。 千年岁月的痕迹, 见证了一段茶道的历史。
(208.69 KB, 下载次数: 41)
12:2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104.27 KB, 下载次数: 42)
12:2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209.71 KB, 下载次数: 44)
12:2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220.49 KB, 下载次数: 63)
12:2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203.32 KB, 下载次数: 43)
12:2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钟情高古和明五彩 QQ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283 小时听众数威望4353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6632UID13131
顶级专家, 积分 66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368 积分
在线时间2283 小时威望4353 注册时间积分6632好友帖子UID13131
(37.51 KB, 下载次数: 33)
12:1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28.26 KB, 下载次数: 43)
12:1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66 小时听众数威望923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1189UID575755
高手进阶, 积分 11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811 积分
在线时间266 小时威望923 注册时间积分1189好友帖子UID575755
都是好盏, 雅!
古董中人 发表于
兄谬奖了,俺老粗一个。
俺满嘴跑舌头,不会说话,有得罪之处,还望老爷们原谅俺。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7248 小时听众数威望11785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9027UID33573
百善孝为先.做人要厚道
在线时间7248 小时威望11785 注册时间积分19027好友帖子UID33573
兄好,大开门好盏!冒昧请问您那底款刻着啥字?感谢您共襄盛举,弟向您致敬。
即墨人 发表于
12:16 四字款
河南省收藏协会传义古陶瓷检测中心.郑东新区商务内环天下收藏文化街2区3楼23113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66 小时听众数威望923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1189UID575755
高手进阶, 积分 11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811 积分
在线时间266 小时威望923 注册时间积分1189好友帖子UID575755
敬慎堂 发表于
老哥龙年好,感谢老哥跟帖。
俺满嘴跑舌头,不会说话,有得罪之处,还望老爷们原谅俺。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7248 小时听众数威望11785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9027UID33573
百善孝为先.做人要厚道
在线时间7248 小时威望11785 注册时间积分19027好友帖子UID33573
兄好,大开门好盏!冒昧请问您那底款刻着啥字?感谢您共襄盛举,弟向您致敬。
即墨人 发表于
12:16 还没来得及清洗,,,,,
河南省收藏协会传义古陶瓷检测中心.郑东新区商务内环天下收藏文化街2区3楼23113用建盏喝茶,水质真的会柔软许多吗?
很多茶商,还有茶友,都特别喜欢建盏。从器型上说,各花入各眼,我完全理解;说“它的坯微厚,盛热茶不灼手”,也能说得过去;但是对于“用建盏喝茶水质柔软许多”的说法,觉得是心理作用大过实际的效果……希望听听专业人士的观点
按投票排序
违背常识的东西不要信,尤其是利益相关方说出来的。
是真的,因为水里的一种元素被过滤掉了,这种元素叫智商。
谢谢邀请。建盏不会改变水质,除非是刚出土没洗过的,可能会令水质浑浊。
其实就是瓷器啊,只是外观和其他瓷器不同。为什么没人点进来看呢@_@看评论里面有回答丫~
谢妖。几乎什么杯具都试过,玻璃、塑料、金属、紫砂、各种高低温釉陶瓷器……个人体会:所谓的“用不同杯子喝茶,感觉水质不同”,或许是一种欺骗性的错觉。实际的“不同”,可能主要在于嘴唇对杯沿的触感。具体感受我也说不清,背后的科学原理更搞不懂了。为什么所有的事非要弄出个所以然来?遵从自己的亲身感受不就行了?比如我个人就是偏爱龙泉青瓷,安利一下。要说对茶水有影响,煮水器、泡茶器、公道杯的影响更明显一点。不过,这个也是无法言喻的,人和人的味觉、触觉敏感程度天差地别。我说有区别,有人说我搞玄学。现在有些所谓的“茶人”追捧建盏这事,本身就是盲目的。(单纯玩器物的另当别论。)近现代的茶,更适宜用胎、釉致密的瓷杯品饮,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真要追求极致品评,必须和葡萄酒一样,用玻璃器。概念、赏物、高工、攀比、逼格、保健、禅意、升仙……那都是喝茶之外的事。能TM安安静静的好好喝茶么?!装13是吧?玩建盏是吧?问问那茶人大师,银胎漆杯试过么?没试过?没试过就好办了!那叫个“入口柔,一线喉”!自己琢磨去吧!
你要知道你喝的是什么,是茶,还是安慰剂。。。。。。
建盏含铁量比较高,再经高温烧制,胚已经磁化,用小块吸铁会吸附在碗底,可以磁化水,具体自己可以拿吸铁试一下,部分盏不是本地土制的,没有此功效,购买前可以询问
有同感,尤其在茶店看到很多老板和茶客使用。但是,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是盏的容量大,不用老来回倒,方便交谈。其次,盏的口大,喝的时候不烫嘴,方便嘬。 对于其高端的保健功能真是不敢认同……出厂的时候经过磁化处理了么……?
如果正好喜欢建盏,用它喝茶会因此更喜欢喝茶这个过程,至于茶本身,不变
只能说是胡扯八道,一个高温烧制的杯子在短时间内改变水质,这东西得多不稳定,哪有什么瓷器能改变水质!
根据表面张力的公式,分析结论建盏常见的杯浅口宽的外形应该会加大表面张力,使茶具有滑的口感,不知是否能造成入口软的感觉。但这种变化,估计心理作用更多一些。。。
这种说法大概是因为这篇文章吧
建盏表面主要为釉和窑变产物,本身没有啥吸附性,虽然对建盏不算很了解,但在原产地待过不短的一段时间,本地似乎并没有这个说法,建盏的价值主要还是在窑变的不可确定性
柴烧杯有软水的功效,建盏没有吧。不过养出来很漂亮。
纯粹扯淡…
茶的滋味只与茶叶量,水温,浸泡时间有关,好的茶具会适当降低冲泡的难度,但是不会改变其本质,井水就是井水,不会因为茶具改变就能泡出山水的滋味
会改变智商
是否有用,多说无益,同一泡茶,您拿白瓷与我们建阳做的建盏对比着喝,自然能发现,还是很明显的:但是淘宝的一些外地仿品就算了。
类似的神化茶器的说法还有很多,最为人熟知的是紫砂,最玄的是柴烧,最扯淡的是铁壶,建盏作为近年来的热门,没有点说法撑腰价格安能节节攀升?当然,神化建盏的说法也很多,尤其是针对老盏,有人跟我说用老盏点末茶泡沫更细腻,和新盏根本不能同日而语。呵呵。首先说结论,建盏作为非自然釉的高温陶,并不能够对水质和茶的口感带来提升,抛开审美要素不言,用于品饮叶泡茶,还有明显的劣势。自古至今,茶器都是要服务于茶的,建盏是适应宋代点茶法的产物,明朝废团饼改散茶正式确立冲泡习惯后,建盏就逐渐退出了茶的主舞台。究其原因,至少有三点1.釉色:冲泡茶的世界里,无论哪一种茶,汤色都是品鉴的要点之一,建盏釉色过深看不出汤色,可谓是硬伤。2.器形:建盏的倒锥形身材和铁胎厚釉的性质决定了它保温性方面的优势,但不论是束口的传统器形,还是建盏多见的撇口,近年的禅定等杯形,在成比例缩小后口沿都会偏厚,喝茶比较挑剔的人会觉得入口,聚香都很鸡肋。至于保温性,我个人是很少把一泡茶汤放到需要介意茶器保温性的程度,不知道大家如何?3.触感:口唇触感方面,因建盏采用匣钵正烧,胎粗釉料流动性又大,口沿处釉料很薄并处于过火的状态,烧成后口沿的触感是比较差的。翻回来说说能对茶汤产生积极影响的茶器。需要明确的是,影响最大的是水和烧水器,其次是冲泡器,品杯和公杯对于茶汤的影响非常小。那些拿着自然釉杯和瓷杯倒上就让人品区别的,以及那些饮后声称“口感完全不同!”的,呵呵。那么自然釉和高温素烧是否是忽悠人呢,不全是,拿这些杯子装上清酒或烧酒放置一阵,确实相较普通杯有比较明显的口感区别。可能倒了茶放凉了再过一阵的话...也有罢...从观赏性而言,建盏的确是出色的,尤其是传统的束口盏,有种古拙的味道在里面,我个人是很喜欢的。近两年出现了很多结晶效果过于夸张颜色太过美艳的盏,很多情况下都是在釉里做了过多的文章。虽说高温烧制下性质相对稳定不用过度担心重金属析出,但茶毕竟是健康饮料,个人觉得没有必要为了所谓的品位去追捧一些本末倒置的茶器。顺带提一句,建盏(日本称天目茶碗)在抹茶领域的表现仍然是非常出色的,有兴趣的童鞋不妨一试。
个人深有体会,的确是改变水质,让茶汤更加饱满德清新闻数字报刊平台-建盏归来
第08:英溪副刊
星期一 出版
| &&&&&&&&
  ◎阿果  武夷山的朋友送孩子去上海读大学,特意到我这儿转了下。“有个东西不太好寄,顺路带给你。”打开精美的缎面盒子,是只当地产的建盏。大口小足,形如漏斗。绀黑如漆的盏面,布满密集筋脉的釉色,幽幽光泽如孔雀羽翎忽闪。粗砺中有其细腻,朴拙中见其秀逸,古硬中又有柔肠。十分喜欢。  建盏是宋朝八大名瓷之一,黑瓷的代表。它不是瓷中的青衣,也不是“类玉似冰”的旦角,它应该是戏里的老生,是《文昭关》中的伍子胥,《战长沙》中的关羽。呀呀呀开声沉厚高亢,做功身段沉稳凝重。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两宋。”宋朝时上至天子士大夫,下至庶民百姓,朝堂上、街坊间都喜欢用建盏斗茶品高下。茶色贵“纯白”,点茶的细腻泡沫,在黑瓷上特别显眼,因而建盏中的优品,成了皇族、士大夫不惜重金追寻的宝物。艺术家皇帝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提及“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说的就是黑瓷中的极品——青黑兔毫盏。苏东坡在《送南屏谦师》中道:“道人绕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乎;忽惊午盏兔毫斑,打出春瓮鹅儿酒。”杨万里也有“鹰爪新茶蟹眼汤,松风鸣雪兔毫霜”之说。  北宋末年,赵佶被金人所俘,统治者被迫迁都临安,政权南下使得建盏迎来了鼎盛时期,但风雨飘摇的南宋皇朝最终被元人所灭。后来太祖朱元璋为防宋朝奢靡之风而取消了茶饼进贡。阅尽繁华的建盏终归于寂寂,到清,已完全断烧。  建盏,可谓见证了许许多多人事的沉浮沧桑,见证过历史的悠久和厚重,然800年后归来,依然保持着原始的风貌。欣喜的是,它不是冰冷在展览馆中的欣赏对象,而能走入凡尘连通我们内心审美的断层。每闲,茶桌搭台,淋盏,洗茶,冲泡,因了建盏,动作无由地周细,缓慢。一杯吃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燥平矜,世界纯粹,不染尘埃。  朋友约喝茶,也喜欢软布包了建盏带去。这私家杯盏,虽是现代品,但古朴纯钝,叩之有金属之声。乍看瓷粗,相貌平平,却又暗藏各种美丽的釉色,正契合“外枯中膏,似淡而实美”的禅意。建盏的内敛和精深的文化底蕴,好茶的人,见了没有不爱的。于我,能将自己的喜爱与他人分享也是一种幸福。  知堂先生写过:“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赏月,看花,品茶,看似无用,事实,能缓和我们人生的乖戾、苍白,和文明的僵化和凝滞。一盏一茶,可抵精神家园。
&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今日德清英溪副刊08建盏归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盏污垢如何清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