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那个志业公寓排吗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慈济大爱志业
返回目录期刊文章选读:慈济大爱志业《净土》2013年第4期作者:慈济的义工机制慈济通常会办一些活动,通过活动很多人参与进来。在参加活动的当下他也在慢慢了解慈济,进而愿意留在慈济,继续为社会服务,做的工作,这个阶段就是志工的开始。志工阶段差不多要经过三年的时间。在这三年中,志工们会参加各种活动,例如助学、赈灾、济贫、社区活动等等,在做的当下见证生老病死。例如去敬老院,关注老人们的生活,你会意识到自己也有老的一天。老人家想什么,我们年轻人应该怎么付出,在这个当下就会感受到一个&孝道&。我们走到深山,走到最贫困的地方去济贫,我们看到了贫困、苦难,在这过程中我们开始惜福,能够理解什么叫作感恩,我们的心也会放下,也会打开。所以在济贫、助学当中我们见证到慈悲,也看到慈悲在生起,最终比较容易发起菩提心。这时心灵的富足就奠定了自信跟力量,会继续走这条路。到三年以后,如果他愿意终生都在家业、事业跟志业当中不断做平衡,愿意这一生行菩萨道,为服务,那么我们会授予他成为委员,作为的弟子,跟着师父去行这个法门,以服务作为我们修行的方式。这三年当中也分不同的阶段。先是见习,你看到了先去学习,需要一年的时间,第一年就是普通的社区志工,做一些社区的慈善工作,之后第二年开始培训。培训的内容,佛法不离世间法,主要看你怎么去运用。证严给了我们很多平台,像慈善、医疗、教育、人文&&让我们去学习、去摄受自己,去实践修行。有的人去医院做义工,他见证到生老病死,见证到无常,四圣谛、三法印全部见证到,他每天都在看都在悟。不识字的老人都可以讲法,很不可思议,她会跟你说:&这个不是忍,忍而无忍才是真的忍。&她只是一个村妇,她就是一直在医院做义工悟到了这些。再比如说环保志工,去垃圾桶找饮料瓶也不是那么容易,有的人还把帽子戴得低低的怕被人家发现,这就是在破我执我相。人文方面我们有大爱电视台、慈济的月刊,你常常接触也是在熏法香。一般来讲我们的课程里都会有上人的开示,我们会应机选择相应的法播放给大家听,进行一种自然而然的熏习。第三年就是深入实践,参与更多更深的慈善工作。义工的招募慈济会举办很多活动,需要很多义工,但没有刻意去招募,都是因缘和合;也没有固定长期招募,因为都是志愿者,有的来后觉得不合适就走了。因为愿意行菩萨道的人本来就是人间珍品,一天的菩萨有,生生世世愿意这样的人不多了,所以我们都很珍惜。你不能强迫谁一定要做多少。犹如过江之鲫,有时候一批来了,有时候一批走了,难免。但是感恩哦!比如每一个社区,总会有一些有空的志工,自然而然她就会变成那个区的联络人。慈济举办活动,资深的志工就会召集这些联络人开会。比如这次我们要组织一次义诊。义诊就要很多人来帮忙做事,打扫、指挥车辆、现场服务&&每一区都会想他们要做什么,大家一起讨论。因为很发心,所以效率非常高,活动一结束,唰,一下子全部清理得干干净净,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再譬如去四川赈灾的时候,慈济的志愿者就在证严上人的呼吁下,一些比较资深的志工立即到四川勘灾,回来后,就讨论志工能做什么,召集各区志工来开会。当时灾区的人们都以面包和饼干为主食,如何能肤慰他们?我们应该煮热食,让大家吃一顿有汤汤水水热乎乎的饭,这是很直接的。慈济讲究直接、重点、务实,然后大家就去灾区做这些。当时很多志工陆续地到四川,但人还是不够;消息传回来,大家又开始报名,相互短消息邀约,谁家里暂时能放下就赶紧报名。上人说,大灾难来时,就要大忏悔,人类的希望来自互助。我们也会发展本地的志工,所以慢慢地我们也会从灾区退出来,因为那边已经有人在做,没必要再劳师动众,浪费资源。善念共聚付出无所求慈济的志愿者团队里有回教徒。我们在印尼,印尼的习经院是非常非常保守的。但是后来习经院的长老居然把证严法师的相片放在他们每一个教室里面,然后也开始看《静思语录》。当时习经院都是些孤儿,他们比较偏向于原始的穆斯林的教派。我们有位师兄知道他们生活非常艰苦,就一直不断地去送米。他就默默地扛米,扛了五年,帮那么多的孩子。后来感动了长老,他才发现原来是这样,就愿意去接触。然后我们就开始帮他,告诉他资源其实是可以回收的,所以他们开始自力更生,种稻子、做资源回收,资源回收回来的东西一变卖掉就变成一笔钱财。然后还开始学习各种手工,结果他们现在可以自力更生了,长老非常感动。慈济从来没有想要得到什么,从上人一直到我们每一个志工,都是抱着&付出无所求&的心态,所以它感动人。慈济的队伍里面,人间菩萨很多,每个人修行次第不同,但我们是善念共聚,众生皆有佛性,日后我们都能成佛。在慈济没有分别心,很包容。我们都穿制服,就是要你将世间的一切放下。我们每个人都愿意缩小自己,每个人的发型都一样。在菩萨的队伍里就是无我,只有众生,我们就能合在一起。上人也说过,五百个人就是一尊千手观音,就可以做很多的事。善念共聚,没有国界,不分地区,不分人种,就是随缘,到哪里,因缘具足就出来了很多人,也没有说有个庞大组织,要在美国或哪里设个点,没有!都是因缘和合产生的。所以我一直觉得慈济是一种精神,她不是一个组织,你空有一个组织而没有精神,你不能运作。所以最重要的是精神,一种&付出无所求&的精神,那是一个原动力,是我们的宗旨。苏州(蓝色旗袍和&蓝天白云&,即蓝色上衣白色裤子是慈济志工在从事慈济志业时的正式制服)慈善与修行1.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有人认为做善事就没有出离心,真的是这样吗?我敢走出寺院,走进人群,我走出小家,我愿意拨出时间走入需要我的人群,我见证苦难;我脱下漂亮的衣服,穿上人间海青,慈济志工服就是海青。在海地赈灾的时候,慈济志工到了海地目睹灾区的一片如人间炼狱般的情景,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尸臭,尸体连掩埋的时间都没有,总统府都倒塌了。慈济志工去,你说他没有出离心吗?所以我们要反问:何为出离心?慈济志工放下小我,走入苦难,若无大智大勇,如何拥抱苍生?所以我们不要被三个字的名相给搞混了,出离不是抛弃一切,而是内心能舍弃一切的精神,发愿不再轮回。上人让我们跟每一个外面来的人,每一个外境都要结好缘,面对你的功课、面对你的因缘,而不是逃避。释迦牟尼佛也显现给我们看,他也会生病的,他也得面对他过去生的一些业缘,更何况是我们?有人说这样会不会出世间的智慧就少了,你入世间智慧都没有,还会有出世间智慧吗?这是相辅相成,不是对立面。所以师父常常说,要用出世间的智慧来做入世间的事。要你超脱一点,要你用菩萨的心去关爱你的孩子,要用妈妈的心去关爱全天下的众生。就是告诉你菩萨是悲智双运的。凡夫的情执,母亲爱儿是小我,所以往往把孩子给溺坏了,并不是真正的&仁&。所以上人告诉我们要用菩萨的心去爱自己的孩子,而用母亲的心去爱天下众生。菩萨游戏人间,没有善与不善,也没有出世人世。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这样的好处是当你碰到困难的时候比较能够迎刃而解。遇到困难的时候,比较执着的时候,你会告诉自己人生不过就是一个化城,有什么事情好执着的?其实什么都不是你的。做慈善比较不会涉及到利,但有人会比较执着于名,有些人甚至会执着于权力,每一个人执着的都不一样。学佛就是要去我执、灭我相,怎么样去我执,这是一个口号。但唯有你在人群里不断去互动,在互动中还能够尊重别人,不要把自己看得那么重,这个就是功夫了。2.慈济&四神汤&走进人群就是在修行,我们修行不仅仅是在打坐、念经,打坐只是一个方法,要我们在当下能够把心沉淀下来,因为定而生慧,才能想出解决事情的办法,或者调伏我们的内心。但真正能用出来,才是真功夫。在人群当中,尤其是矛盾冲突的时候,你才知道你自己修为到了什么程度。所以上人很简单,她给我们的只有八个字: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称为&四神汤&。&四神汤&是台湾民间的一种夏天喝的中药水,就告诉你这是可以让你清凉的。大部分人都是事情发生之后,才会想到跟师父忏悔这八个字没有用好。慈济最可贵的是每个人都有点忏悔心,每个人都懂得反省,所以这个队伍一直在走。师父永远像妈妈一样,告诉你很多很浅白的事:&知足、感恩、善解、包容你们用了吗?你见到人有没有布施微笑,你&慈济面霜&(慈济人对于&面带笑容&的亲切说法&&编者按)擦了吗?&她是用很方便善巧的话跟你讲。你知足吗?你的衣柜里是不是又增加了很多东西?你善解吗?你有没有因为这个人一句话而不舒服了一天或者是三十分钟,因为你没善解。你感恩吗?感恩哪来那么多抱怨?你包容了吗?你包容了怎么他还是那样对你&&因为你不够慈悲。所以说这几个字就够你用一辈子。3.愿跟力智跟勇比如我们两个人,&爱的存款&够的话,我可以当头喝棒来帮助你。但是我们两个&爱的存款&不够,因为你不喜欢我,我说的道理都不是道理,我说的真理也不是真理。这就是你跟他之间,你对他平常的慈悲,你跟他的互动够不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温度够不够,不够的话就没有道理可讲。所以要好好地跟每个人结善缘。当他难过的时候你给他依靠,也许你一句话都不必讲;当他不对的时候你先包容他,时机因缘到了的时候你再来告诉他,他就有体悟了,你在那个当下去指责他是没有用的。这个就是智慧,所以每一位慈济上人的弟子,都是在人与人之间磨炼出智慧。你要真正地爱众生。如果别人都不喜欢你,你会成佛吗?上人说是&肤慰&,不是安慰,是皮肤的肤。你知道&肤慰&的那种感受是什么吗?孤儿院的孩子性格都会有点怪,就是因为被拥抱得少,皮肤跟皮肤接触得那样少,所以人是需要被&肤慰&的。那么同样的,今天你作为一个修行人,你说你会爱众生,将来要度众生,成佛也是为了度众生;但如果你不爱人,即使你可以一入定二十几天我也不认为你真的慈悲。在人群中修行才是真慈悲。在那里你自己也是撞得满头包,那个时候你才会了解,你还不够圆满。如果你圆满了不会是这个样子;因为你还不够亲近。当你爱众生的时候,你是大智大勇的人。所以那种&愿跟力&,还有那个&智跟勇&是不得了的。作为一个慈济的志工,如果你真的从修行角度来想的话,那是要有大智大勇的胸怀,这条路才走得下去。以戒为制度以爱为管理对于志愿者我们都希望有一些默契,我们不称为管理。&以戒为制度,以爱为管理&,最起码是五戒,慈济又多加了五个戒:遵守交通规则、不参加政治游行、要孝顺父母、不抽烟喝酒吃槟榔、不赌博。关于体制的运转,我们大家都是志愿者,没有一个所谓的管理机构。比如说你住在古城区,你是家庭主妇,你有很多时间可以支配,那这个区你就可以来负责,作为联络人,联络其他的志愿者。慈济就是这样,大家自己发心很欢喜的,没有刻板的规定。很多人来到慈济之后慢慢都会很欢喜,因为环境的关系,因为这个氛围,他懂得转念,发现待人处事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看,慢慢就会很开心,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会改变。我想这也是佛法伟大的地方。在慈济,我们就是&知足、感恩、善巧、方便&。作为一个慈济的志愿者或者上人的弟子,我们要有一定的智慧去包容别人、引导别人。至于他投不投缘,愿不愿意进入这样一个付出无所求的团体,那是他个人的因缘,我们不强求。但慈济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爱的力量是很大的,你包容别人,别人必会被你包容,因为你够大,别人当然就被你包容了。最怕的是你也很小,他也很小,大家黑羊、白羊过小桥,那就没得讲了,那就因缘不具足。只要你有一颗佛心,结果如何都很欢喜。最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那个高度看事情,我们太执着于怎么运作,互动怎么互动,管理怎么管理,太执着于这种技术面的东西,这样我们反而会被困住。人文素养安住当下我们希望志工有一定的人文素养。这种素养是体现在每一个当下,如果你是制心一处,很清晰这个当下的话,你不可能是身形言语邋里邋遢的。所以对有心学佛,有心往内修的人来,我们都很欢喜的和大家结缘。比如喝茶倒水,上人说要八分满,因为你太满了,对一个喝水的人来说就很不方便,很容易拿不稳就溢出来而感到尴尬;因此,水倒得太满,为他人考虑不周,其实也是不够慈悲;所以在慈济人文学习里,很多事情不是牵强去要求别人,因为这样的要求其实是要我们时时学会站在利他的角度思考。慈济也善巧地用环境教育来表法,来到慈济,那宁静的氛围,整洁的环境就是一份摄心的力量。师父要求我们受教之后,还要身体力行,做人品典范,内修外行到位,人家就会被你摄受。慈济志工在团体里就是要勇于承担,乐于配合。像南非的志工都是当地土着,自己非常贫困,但他们现在正为艾滋病的苦难众生做付出。他们去访贫和肤慰病苦时,边走边唱哈里路亚,他们都是天主教徒,他们说:&上帝告诉我们要爱人,但是慈济告诉我们怎么去爱人。&上人称他们为&黑珍珠&,说他们都是她心肝弟子。其实肤色、宗教虽不相同,但一念佛性都是一样的。不需执着外相,发心才最重要。证严法师说世间没有对与错,是与非,而是因缘的不同罢了。我们能够配合那个当下,缩小自己,以和供养那个团体,这是修行人该有的一个基本修养和素质。上人要求我们细致一点,是要我们活在当下,是要我们提升自己。因为现在的众生根器差,根器不如先古,我们还是要从&心如明镜台,身是菩提树&开始,朝朝勤拂拭。你看上个网就有多少污染的讯息和画面?你能不朝朝勤拂拭吗?所以上人给我们的小规矩就多一点,尤其我们女众,希望我们威仪好一点。师父在带领全体的时候,难免有些仪轨,那些仪轨是教你摄受你自己的当下。就像我们到寺院五观堂用斋,也很多仪轨,条条框框很多,那是要你摄受住自己!教你安住当下,制心一处,吃饭就是吃饭,走路就是走路,走好路,不要一摇一晃的。上人说过,不是谁比谁厉害,不是谁比谁强大,而是谁比谁爱谁,那个慈悲的力量,它可以摄受一切。佛法是圆融的。很感恩能在这个时代和证严法师相遇,能在这个团体和同修们走入人群,看到生老病死、体悟生住异灭,从苦难中体会三法印、用慈悲喜舍内修外行。成佛的路很漫长,但慈济人身心,现在开始永远不晚。返回目录
查看: 102|
佛缘网站的运行需要大量的资金及人力,以下法宝流通的收益将用于佛缘网站的建设。感恩您的支持!
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备案: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金湖一里6号409室 邮编:361010 联系人:陈晓毅
电话:(值班时间:9:00-17:30) QQ群:8899063 QQ:企业基本资料
创建于1994年的志业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专业生产汽车/摩托车线束、高清信号输出线为核心产业、同时涉足电子连接线材、五金端子、塑胶HOUSING等领域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企业。旗下拥有三家独立子公司、二家控股制造工厂。公司总部设在广东省东莞市石竭镇。公司总部建有厂房面积达30000平方米的大型现代化智能工业园,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汽车线束产品和电子连接器产品的研发和制造基地。   志业公司是一家拥有15年发展历程的专业研发、设计线束及连接器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目前拥有员工1500人,其中具有大专学历以上的员工356人。工程师36人,高级工程师5人,顾问教授2人。我们始终立足于高起点,着眼于高端市场,公司2008年斥巨资配备了从日本进口的精密绞铜成型机和多功能裁线剥皮机等一批先进的生产设备, 完全实现了流水线作业从半自动化向全自动化的转型和升级。并严格按照CE和CSA的标准建造了独立实验室,配备了包括微电脑比重测试仪、LCR数字电桥测试仪、ROHS测试仪等在内的全套检测仪器,能进行独立和严格的性能参数测试。公司目前产品共取得50多项国家专利,并完全按照国际标准生产制造,并全部通过CQC、CCC、UL、TUV、CSA等国际认证,以及......
相关产品推荐东莞市石碣志业电子有限公司
信用指数:
证书荣誉:
企业认证:
企业信息完整度:
经营模式:
所在地区:
广东省东莞市
主营产品:
汽车线束、电子线束、线束加工、专车专用线、电动车线束、摩托车线束、家电线束、医疗线束、农业装备线束、工业机械线束
入驻时间:
商铺地址:
王天仁先生
电话: 86-6
传真: 86-2
邮编: 523292
地址: 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石竭镇沙腰北路北堤工业区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淘金地上看到的
汽车线束加工排列问题
浏览量:108 次
& & & &汽车线束加工在摆放线束前要事前制作线束图,线束图与电路原理图是不相同的.电路原理图是表述各个电气有些之间联系的图画,它不反映电气件彼此之间怎么衔接,不受各个电气元件的尺度形状和它们之间间隔的影响.而线束图则必需要顾及各个电气元件的尺度形状和它们之间的间隔,也要反映出电气件彼此之间是怎么衔接的.
  志业电子线束厂的技术员依据线束图做成线束排线板后,工人就按照排线板的规则来截线排线了.整车主线束通常分红发动机(焚烧、电喷、发电、起动)、外表、照明、空调、辅佐电器等有些,有主线束及分支线束.一条整车主线束有多条分支线束,就好像树杆与树枝相同.整车主线束往往以外表板为中心有些,前后延伸.因为长度联系或安装便利等缘由,一些汽车线束分红车头线束(包含外表、发动机、前灯火总成、空调、蓄电池)、车尾线束(尾灯总成、车牌灯、行李箱灯)、篷顶线束(车门、顶灯、音响喇叭)等.汽车线束上各端头都会打上象征数字和字母,以标明导线的衔接目标,操作者看到象征能正确衔接到对应的电线和电气设备上,这在修补或替换线束时格外有用.一起,电线的色彩分为单色线和双色线,色彩的用处也有规则,通常是车厂自订的规范.中国行业规范仅仅规则主色,例如规则单黑色专用于搭铁线,红单色用于电源线,不行混杂.
  汽车线束用机织线或塑料粘带包裹,出于安全、加工和修理便利,机织线包裹现已筛选,现在是用粘性塑料胶带包裹.线束与线束之间、线束与电气件之间的衔接,选用联插件或线耳.联插件用塑料制成,分有插头和.线束与线束之间用联插件相接,汽车线束与电气件之间的衔接用联插件或线耳.[转载]慈济大爱志业
作者:慈济志工
慈济的义工机制
慈济通常会办一些活动,通过活动很多人参与进来。在参加活动的当下他也在慢慢了解慈济,进而愿意留在慈济,继续为社会服务,做志愿者的工作,这个阶段就是志工的开始。志工阶段差不多要经过三年的时间。在这三年中,志工们会参加各种活动,例如助学、赈灾、济贫、社区志愿者活动等等,在做的当下见证生老病死。例如去敬老院,关注老人们的生活,你会意识到自己也有老的一天。老人家想什么,我们年轻人应该怎么付出,在这个当下就会感受到一个“孝道”。我们走到深山,走到最贫困的地方去济贫,我们看到了贫困、苦难,在这过程中我们开始惜福,能够理解什么叫作感恩,我们的心也会放下,也会打开。所以在济贫、助学当中我们见证到慈悲,也看到慈悲在生起,最终比较容易发起菩提心。这时心灵的富足就奠定了自信跟力量,会继续走这条路。
到三年以后,如果他愿意终生都在家业、事业跟志业当中不断做平衡,愿意这一生行菩萨道,为众生服务,那么我们会授予他成为委员,作为上人的弟子,跟着师父去行这个法门,以服务众生作为我们修行的方式。
这三年当中也分不同的阶段。先是见习,你看到了先去学习,需要一年的时间,第一年就是普通的社区志工,做一些社区的慈善工作,之后第二年开始培训。培训的内容,佛法不离世间法,主要看你怎么去运用。证严上人给了我们很多平台,像慈善、医疗、教育、人文……让我们去学习、去摄受自己,去实践修行。有的人去医院做义工,他见证到生老病死,见证到无常,四圣谛、三法印全部见证到,他每天都在看都在悟。不识字的老人都可以讲法,很不可思议,她会跟你说:“这个不是忍,忍而无忍才是真的忍。”她只是一个村妇,她就是一直在医院做义工悟到了这些。再比如说环保志工,去垃圾桶找饮料瓶也不是那么容易,有的人还把帽子戴得低低的怕被人家发现,这就是在破我执我相。人文方面我们有大爱电视台、慈济的月刊,你常常接触也是在熏法香。一般来讲我们的课程里都会有上人的开示,我们会应机选择相应的法播放给大家听,进行一种自然而然的熏习。第三年就是深入实践,参与更多更深的慈善工作。
义工的招募
慈济会举办很多活动,需要很多义工,但没有刻意去招募,都是因缘和合;也没有固定长期招募,因为都是志愿者,有的来后觉得不合适就走了。因为愿意行菩萨道的人本来就是人间珍品,一天的菩萨有,生生世世愿意这样的人不多了,所以我们都很珍惜。你不能强迫谁一定要做多少。犹如过江之鲫,有时候一批来了,有时候一批走了,难免。但是感恩哦!
比如每一个社区,总会有一些有空的志工,自然而然她就会变成那个区的联络人。慈济举办活动,资深的志工就会召集这些联络人开会。比如这次我们要组织一次义诊。义诊就要很多人来帮忙做事,打扫、指挥车辆、现场服务……每一区都会想他们要做什么,大家一起讨论。因为很发心,所以效率非常高,活动一结束,唰,一下子全部清理得干干净净,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再譬如去四川赈灾的时候,慈济的志愿者就在证严上人的呼吁下,一些比较资深的志工立即到四川勘灾,回来后,就讨论志工能做什么,召集各区志工来开会。当时灾区的人们都以面包和饼干为主食,如何能肤慰他们?我们应该煮热食,让大家吃一顿有汤汤水水热乎乎的饭,这是很直接的。慈济讲究直接、重点、务实,然后大家就去灾区做这些。当时很多志工陆续地到四川,但人还是不够;消息传回来,大家又开始报名,相互短消息邀约,谁家里暂时能放下就赶紧报名。上人说,大灾难来时,就要大忏悔,人类的希望来自互助。
我们也会发展本地的志工,所以慢慢地我们也会从灾区退出来,因为那边已经有人在做,没必要再劳师动众,浪费资源。
付出无所求
慈济的志愿者团队里有回教徒。我们在印尼,印尼的习经院是非常非常保守的。但是后来习经院的长老居然把证严法师的相片放在他们每一个教室里面,然后也开始看《静思语录》。当时习经院都是些孤儿,他们比较偏向于原始的穆斯林的教派。我们有位师兄知道他们生活非常艰苦,就一直不断地去送米。他就默默地扛米,扛了五年,帮那么多的孩子。后来感动了长老,他才发现原来佛教是这样,就愿意去接触。然后我们就开始帮他,告诉他资源其实是可以回收的,所以他们开始自力更生,种稻子、做资源回收,资源回收回来的东西一变卖掉就变成一笔钱财。然后还开始学习各种手工,结果他们现在可以自力更生了,长老非常感动。慈济从来没有想要得到什么,从上人一直到我们每一个志工,都是抱着“付出无所求”的心态,所以它感动人。
慈济的队伍里面,人间菩萨很多,每个人修行次第不同,但我们是善念共聚,众生皆有佛性,日后我们都能成佛。在慈济没有分别心,很包容。我们都穿制服,就是要你将世间的一切放下。我们每个人都愿意缩小自己,每个人的发型都一样。在菩萨的队伍里就是无我,只有众生,我们就能合在一起。上人也说过,五百个人就是一尊千手观音,就可以做很多的事。善念共聚,没有国界,不分地区,不分人种,就是随缘,到哪里,因缘具足就出来了很多人,也没有说有个庞大组织,要在美国或哪里设个点,没有!都是因缘和合产生的。所以我一直觉得慈济是一种精神,她不是一个组织,你空有一个组织而没有精神,你不能运作。所以最重要的是精神,一种“付出无所求”的精神,那是一个原动力,是我们的宗旨。
苏州慈济志工(蓝色旗袍和“蓝天白云”,即蓝色上衣白色裤子是慈济志工在从事慈济志业时的正式制服)
慈善与修行
1.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
有人认为做善事就没有出离心,真的是这样吗?我敢走出寺院,走进人群,我走出小家,我愿意拨出时间走入需要我的人群,我见证苦难;我脱下漂亮的衣服,穿上人间海青,慈济志工服就是海青。在海地赈灾的时候,慈济志工到了海地目睹灾区的一片如人间炼狱般的情景,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尸臭,尸体连掩埋的时间都没有,总统府都倒塌了。慈济志工去,你说他没有出离心吗?所以我们要反问:何为出离心?慈济志工放下小我,走入苦难,若无大智大勇,如何拥抱苍生?所以我们不要被三个字的名相给搞混了,出离不是拋弃一切,而是内心能舍弃一切的精神,发愿不再轮回。
上人让我们跟每一个外面来的人,每一个外境都要结好缘,面对你的功课、面对你的因缘,而不是逃避。释迦牟尼佛也显现给我们看,他也会生病的,他也得面对他过去生的一些业缘,更何况是我们?有人说这样会不会出世间的智慧就少了,你入世间智慧都没有,还会有出世间智慧吗?这是相辅相成,不是对立面。所以师父常常说,要用出世间的智慧来做入世间的事。要你超脱一点,要你用菩萨的心去关爱你的孩子,要用妈妈的心去关爱全天下的众生。就是告诉你菩萨是悲智双运的。凡夫的情执,母亲爱儿是小我,所以往往把孩子给溺坏了,并不是真正的“仁”。所以上人告诉我们要用菩萨的心去爱自己的孩子,而用母亲的心去爱天下众生。
菩萨游戏人间,没有善与不善,也没有出世人世。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这样的好处是当你碰到困难的时候比较能够迎刃而解。遇到困难的时候,比较执著的时候,你会告诉自己人生不过就是一个化城,有什么事情好执著的?其实什么都不是你的。做慈善比较不会涉及到利,但有人会比较执著于名,有些人甚至会执著于权力,每一个人执著的都不一样。学佛就是要去我执、灭我相,怎么样去我执,这是一个口号。但唯有你在人群里不断去互动,在互动中还能够尊重别人,不要把自己看得那么重,这个就是功夫了。
2.慈济“四神汤”
走进人群就是在修行,我们修行不仅仅是在打坐、念经,打坐只是一个方法,要我们在当下能够把心沉淀下来,因为定而生慧,才能想出解决事情的办法,或者调伏我们的内心。但真正能用出来,才是真功夫。在人群当中,尤其是矛盾冲突的时候,你才知道你自己修为到了什么程度。所以上人很简单,她给我们的只有八个字: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称为“四神汤”。“四神汤”是台湾民间的一种夏天喝的中药水,就告诉你这是可以让你清凉的。大部分人都是事情发生之后,才会想到跟师父忏悔这八个字没有用好。
慈济最可贵的是每个人都有点忏悔心,每个人都懂得反省,所以这个队伍一直在走。师父永远像妈妈一样,告诉你很多很浅白的事:“知足、感恩、善解、包容你们用了吗?你见到人有没有布施微笑,你‘慈济面霜’(慈济人对于‘面带笑容’的亲切说法——编者按)擦了吗?”她是用很方便善巧的话跟你讲。你知足吗?你的衣柜里是不是又增加了很多东西?你善解吗?你有没有因为这个人一句话而不舒服了一天或者是三十分钟,因为你没善解。你感恩吗?感恩哪来那么多抱怨?你包容了吗?你包容了怎么他还是那样对你——因为你不够慈悲。所以说这几个字就够你用一辈子。
3.愿跟力& 智跟勇
比如我们两个人,“爱的存款”够的话,我可以当头喝棒来帮助你。但是我们两个“爱的存款”不够,因为你不喜欢我,我说的道理都不是道理,我说的真理也不是真理。这就是你跟他之间,你对他平常的慈悲,你跟他的互动够不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温度够不够,不够的话就没有道理可讲。所以要好好地跟每个人结善缘。当他难过的时候你给他依靠,也许你一句话都不必讲;当他不对的时候你先包容他,时机因缘到了的时候你再来告诉他,他就有体悟了,你在那个当下去指责他是没有用的。这个就是智慧,所以每一位慈济上人的弟子,都是在人与人之间磨炼出智慧。你要真正地爱众生。如果别人都不喜欢你,你会成佛吗?
上人说是“肤慰”,不是安慰,是皮肤的肤。你知道“肤慰”的那种感受是什么吗?孤儿院的孩子性格都会有点怪,就是因为被拥抱得少,皮肤跟皮肤接触得那样少,所以人是需要被“肤慰”的。那么同样的,今天你作为一个修行人,你说你会爱众生,将来要度众生,成佛也是为了度众生;但如果你不爱人,即使你可以一入定二十几天我也不认为你真的慈悲。在人群中修行才是真慈悲。在那里你自己也是撞得满头包,那个时候你才会了解,你还不够圆满。如果你圆满了不会是这个样子;因为你还不够亲近。当你爱众生的时候,你是大智大勇的人。所以那种“愿跟力”,还有那个“智跟勇”是不得了的。作为一个慈济的志工,如果你真的从修行角度来想的话,那是要有大智大勇的胸怀,这条路才走得下去。
以戒为制度&
以爱为管理
对于志愿者我们都希望有一些默契,我们不称为管理。“以戒为制度,以爱为管理”,最起码是五戒,慈济又多加了五个戒:遵守交通规则、不参加政治游行、要孝顺父母、不抽烟喝酒吃槟榔、不赌博。
关于体制的运转,我们大家都是志愿者,没有一个所谓的管理机构。比如说你住在古城区,你是家庭主妇,你有很多时间可以支配,那这个区你就可以来负责,作为联络人,联络其他的志愿者。慈济就是这样,大家自己发心很欢喜的,没有刻板的规定。很多人来到慈济之后慢慢都会很欢喜,因为环境的关系,因为这个氛围,他懂得转念,发现待人处事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看,慢慢就会很开心,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会改变。我想这也是佛法伟大的地方。
在慈济,我们就是“知足、感恩、善巧、方便”。作为一个慈济的志愿者或者上人的弟子,我们要有一定的智慧去包容别人、引导别人。至于他投不投缘,愿不愿意进入这样一个付出无所求的团体,那是他个人的因缘,我们不强求。但慈济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爱的力量是很大的,你包容别人,别人必会被你包容,因为你够大,别人当然就被你包容了。最怕的是你也很小,他也很小,大家黑羊、白羊过小桥,那就没得讲了,那就因缘不具足。只要你有一颗佛心,结果如何都很欢喜。最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那个高度看事情,我们太执著于怎么运作,互动怎么互动,管理怎么管理,太执著于这种技术面的东西,这样我们反而会被困住。
我们希望志工有一定的人文素养。这种素养是体现在每一个当下,如果你是制心一处,很清晰这个当下的话,你不可能是身形言语邋里邋遢的。所以对有心学佛,有心往内修的人来,我们都很欢喜的和大家结缘。比如喝茶倒水,上人说要八分满,因为你太满了,对一个喝水的人来说就很不方便,很容易拿不稳就溢出来而感到尴尬;因此,水倒得太满,为他人考虑不周,其实也是不够慈悲;所以在慈济人文学习里,很多事情不是牵强去要求别人,因为这样的要求其实是要我们时时学会站在利他的角度思考。慈济也善巧地用环境教育来表法,来到慈济,那宁静的氛围,整洁的环境就是一份摄心的力量。师父要求我们受教之后,还要身体力行,做人品典范,内修外行到位,人家就会被你摄受。
慈济志工在团体里就是要勇于承担,乐于配合。像南非的志工都是当地土著,自己非常贫困,但他们现在正为艾滋病的苦难众生做付出。他们去访贫和肤慰病苦时,边走边唱哈里路亚,他们都是天主教徒,他们说:“上帝告诉我们要爱人,但是慈济告诉我们怎么去爱人。”上人称他们为“黑珍珠”,说他们都是她心肝弟子。其实肤色、宗教虽不相同,但一念佛性都是一样的。不需执著外相,发心才最重要。
证严法师说世间没有对与错,是与非,而是因缘的不同罢了。我们能够配合那个当下,缩小自己,以和供养那个团体,这是修行人该有的一个基本修养和素质。上人要求我们细致一点,是要我们活在当下,是要我们提升自己。因为现在的众生根器差,根器不如先古,我们还是要从“心如明镜台,身是菩提树”开始,朝朝勤拂拭。你看上个网就有多少污染的讯息和画面?你能不朝朝勤拂拭吗?所以上人给我们的小规矩就多一点,尤其我们女众,希望我们威仪好一点。
师父在带领全体的时候,难免有些仪轨,那些仪轨是教你摄受你自己的当下。就像我们到寺院五观堂用斋,也很多仪轨,条条框框很多,那是要你摄受住自己!教你安住当下,制心一处,吃饭就是吃饭,走路就是走路,走好路,不要一摇一晃的。上人说过,不是谁比谁厉害,不是谁比谁强大,而是谁比谁爱谁,那个慈悲的力量,它可以摄受一切。佛法是圆融的。
很感恩能在这个时代和证严法师相遇,能在这个团体和同修们走入人群,看到生老病死、体悟生住异灭,从苦难中体会三法印、用慈悲喜舍内修外行。成佛的路很漫长,但慈济人身心,现在开始永远不晚。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术作为一种志业 pdf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