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县库区乡古路壕服务区为什么堵车

出大事了?拖车120车呼啸而至 轻微追尾!引发高速一公里拥堵
来源:重庆晚报
  发生轻微事故快速撤离现场,有车一族都不陌生。五一期间,因为一起擦挂事故,沪渝高速长寿湖路段出现大面积拥堵,有人被误导报警称发生了大事故,引来拖车和120急救车施救。
  高速执法和交巡警提醒,发生没有伤人的小事故,应该在固定证据后迅速撤离,否则引发堵车将被处以200元罚款,引发二次事故还将承担事故责任。
  120车拖车都来了
  前天上午10点过,沪渝高速路出现明显拥堵,排队等候通行和缓行的车流排成长龙。
  &单面堵车一度长达1公里左右,后面的车不停摁喇叭催促前方,可又有什么用?&目击者刘先生说,因为事发时正是出行高峰,现场车辆排起长队。堵车后驾驶员们开始议论纷纷,都说堵成这样子,前方肯定是出了大事故。
  10多分钟后,刘先生果然看到拖车和120急救车呼啸而过。&果然是发生大事故了。&但随后不久,他们看到这些施救车辆,一一从现场撤离,没有看见事故车和伤员。
  其实只是轻微追尾
  半小时后,交通开始逐步恢复,但刘先生发现,现场根本没发生大事故,应急车道上的两辆车都没有较大损伤。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从高速执法四支队获悉,事发的沪渝高速路长寿湖段没有发生大的交通事故,只是轻微小事故,没有人员伤亡,但造成现场一定拥堵。
  &说起来,还是跟驾驶员处理事故经验不足有关,明明可以及时撤除的现场,非要找各种理由等待执法人员去处理。堵车后,引来热心人误报发生大事故,又出动救援车辆救急。&高速执法四支队人员说。
  据介绍,前天上午9点过的这起事故,是长寿湖出城方向两车轻微追尾,但堵车时间也长达半小时,加上排堵时间,交通恢复接近1小时。因此市民称&堵车1公里&也并不夸张。
  因没有及时撤除现场引发大面积拥堵,当事两名驾驶员,都面临罚款200元的处罚。
  事发后都忙着打电话
  昨日下午,高速执法人员给重庆晚报记者调取监控,查看了五一期间因多起小事故引发的拥堵案例。
  视频显示,发生事故后,这些车主既没有打双闪灯,也未在后方设立警示标志,而是站在事故现场打电话。有的驾驶员一个电话就是几分钟,有的驾驶员下车后就开始争执到底是谁不对。
  如昨天下午,G75兰海高速渝黔段綦江至一品进城方向K1027石岗大桥处发生6车追尾事故,没有较大人员伤亡,很快就可撤除现场,但该事发造成古剑山、雷神店、东溪、安稳往重庆方向禁止通行。
  昨日,G65包茂高速渝邻路出城方向离古路服务区200米处两小车追尾,事发后驾驶员第一时间打电话,而不是固定证据后快速处理,最后在高速执法人员提醒下,两人才拍摄现场照片后撤除现场。
  来自高速执法部门的不完全统计,五一期间,每天都会发生两三起这样的小事故引发大堵车,这些事故都没有必要让执法人员到场处理。
  快处快赔其实很简单
  &快处快赔,突出在一个快字。&高速执法人员介绍,先是司机撤离事故车辆快;其次是执法人员快速出警,快速定责;最后是保险公司赔付快,可在几天内把赔偿款打到你的账上。
  对此,有过多次事故处理经验的车主夏先生深有体会。前不久,他的车在人和立交附近被一辆比亚迪新车追尾。两人用手机拍下现场照片,开车直奔快处中心。交巡警查看双方车辆状况及照片,判定比亚迪全责。20分钟后,对方人保财险定损员认赔1300元。第3天,钱就到了夏先生账上。
  &处理恰当的话,事故车辆5分钟就可撤离。&高速执法人员说。
  但是,很多当事人担心理赔吃亏,依赖民警撤离,执法人员分析:一是有的车主怕担责,非要等到交警、保险人员来认定责任后才敢撤离;二是一些车主不熟悉快处快赔流程;三是个别车主赌气,不冷静。实际上,这些顾虑都是没必要的。
  重庆晚报首席记者 夏祥洲 通讯员 黎巧灵 曹鎏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陈庆】
论坛最新热贴||||||||||
最新播报:
京港澳高速服务区志愿者:“尽量让大家堵车不堵心”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让大家堵车不堵心。”昨日“五一”小长假第二天,北京晨报记者来到京港澳高速窦店服务区,和首发集团的工作人员一起当起志愿者,为前来咨询的市民提供行车指南等服务。
  岗亭放有贴心小装备
  昨天上午9点,北京晨报记者抵达窦店服务区。首发集团志愿者服务台位于停车场的入口西侧,绿色的岗亭十分显眼。岗亭内三名志愿者正忙着给上前咨询驾车路线的市民指路。北京晨报记者留意到,岗亭窗口处摆放着行车指南、北京旅游指南、小药箱、一次性纸杯等物品,岗亭内则放有暖壶、简单修车工具等,装备十分齐全。
  据志愿者刘女士介绍,他们都是首发集团的员工,自法定节假日高速公路实行免费通行政策后,每到“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期间,他们都会到各高速公路服务区当志愿者,为市民出行提供服务。
  志愿者上岗需提前备课
  刘女士对北京晨报记者说,5月1日当天,一名乘客不小心摔伤腿,她和其他两位志愿者一起帮该乘客处理了伤口。“虽然放假不能回家,但每到这时,都会觉得我们的存在和付出还是很有必要的。”刘女士称,她和同事每天早上6点多就要到岗,直到下午两三点车流、人流散去,他们才能下班。而且,每到节日上岗前,他们还需要提前对北京的各条高速公路易拥堵路段及周边景区绕行路线进行温习,以便及时准确地为市民指路。
  岗亭内一张张的行车指南、旅游指南被发放出去,志愿者们将一杯又一杯热水倒给市民。“每到饭点,会有很多乘客来打热水泡方便面。”刘女士话音未落,就有一位市民上前问路、要热水,并对记者说,“节日自驾出行挺劳累的,到服务区能有志愿者为我们提供这些比较实际的服务,心里觉得温暖、舒服。”
  呼吁市民出行文明停车
  据首发集团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分别在6个服务区设立了志愿服务台,为市民提供出行指南、旅游景点推荐等服务。每到客流高峰,首发集团还会随时增配志愿者疏导车辆。
  “有时候车多、人多,一些性子较急的司机就不太配合我们志愿者的指引,随意停车,给其他车辆及我们的工作带来不便。”该工作人员希望通过北京晨报呼吁更多司机在节假日出行时,文明驾驶、停车,配合志愿者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方便自己也方便他人。
  (记者 曹晶瑞)
[责任编辑:出大事了?拖车120车呼啸而至 轻微追尾!引发高速一公里拥堵
来源:重庆晚报
  发生轻微事故快速撤离现场,有车一族都不陌生。五一期间,因为一起擦挂事故,沪渝高速长寿湖路段出现大面积拥堵,有人被误导报警称发生了大事故,引来拖车和120急救车施救。
  高速执法和交巡警提醒,发生没有伤人的小事故,应该在固定证据后迅速撤离,否则引发堵车将被处以200元罚款,引发二次事故还将承担事故责任。
  120车拖车都来了
  前天上午10点过,沪渝高速路出现明显拥堵,排队等候通行和缓行的车流排成长龙。
  &单面堵车一度长达1公里左右,后面的车不停摁喇叭催促前方,可又有什么用?&目击者刘先生说,因为事发时正是出行高峰,现场车辆排起长队。堵车后驾驶员们开始议论纷纷,都说堵成这样子,前方肯定是出了大事故。
  10多分钟后,刘先生果然看到拖车和120急救车呼啸而过。&果然是发生大事故了。&但随后不久,他们看到这些施救车辆,一一从现场撤离,没有看见事故车和伤员。
  其实只是轻微追尾
  半小时后,交通开始逐步恢复,但刘先生发现,现场根本没发生大事故,应急车道上的两辆车都没有较大损伤。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从高速执法四支队获悉,事发的沪渝高速路长寿湖段没有发生大的交通事故,只是轻微小事故,没有人员伤亡,但造成现场一定拥堵。
  &说起来,还是跟驾驶员处理事故经验不足有关,明明可以及时撤除的现场,非要找各种理由等待执法人员去处理。堵车后,引来热心人误报发生大事故,又出动救援车辆救急。&高速执法四支队人员说。
  据介绍,前天上午9点过的这起事故,是长寿湖出城方向两车轻微追尾,但堵车时间也长达半小时,加上排堵时间,交通恢复接近1小时。因此市民称&堵车1公里&也并不夸张。
  因没有及时撤除现场引发大面积拥堵,当事两名驾驶员,都面临罚款200元的处罚。
  事发后都忙着打电话
  昨日下午,高速执法人员给重庆晚报记者调取监控,查看了五一期间因多起小事故引发的拥堵案例。
  视频显示,发生事故后,这些车主既没有打双闪灯,也未在后方设立警示标志,而是站在事故现场打电话。有的驾驶员一个电话就是几分钟,有的驾驶员下车后就开始争执到底是谁不对。
  如昨天下午,G75兰海高速渝黔段綦江至一品进城方向K1027石岗大桥处发生6车追尾事故,没有较大人员伤亡,很快就可撤除现场,但该事发造成古剑山、雷神店、东溪、安稳往重庆方向禁止通行。
  昨日,G65包茂高速渝邻路出城方向离古路服务区200米处两小车追尾,事发后驾驶员第一时间打电话,而不是固定证据后快速处理,最后在高速执法人员提醒下,两人才拍摄现场照片后撤除现场。
  来自高速执法部门的不完全统计,五一期间,每天都会发生两三起这样的小事故引发大堵车,这些事故都没有必要让执法人员到场处理。
  快处快赔其实很简单
  &快处快赔,突出在一个快字。&高速执法人员介绍,先是司机撤离事故车辆快;其次是执法人员快速出警,快速定责;最后是保险公司赔付快,可在几天内把赔偿款打到你的账上。
  对此,有过多次事故处理经验的车主夏先生深有体会。前不久,他的车在人和立交附近被一辆比亚迪新车追尾。两人用手机拍下现场照片,开车直奔快处中心。交巡警查看双方车辆状况及照片,判定比亚迪全责。20分钟后,对方人保财险定损员认赔1300元。第3天,钱就到了夏先生账上。
  &处理恰当的话,事故车辆5分钟就可撤离。&高速执法人员说。
  但是,很多当事人担心理赔吃亏,依赖民警撤离,执法人员分析:一是有的车主怕担责,非要等到交警、保险人员来认定责任后才敢撤离;二是一些车主不熟悉快处快赔流程;三是个别车主赌气,不冷静。实际上,这些顾虑都是没必要的。
  重庆晚报首席记者 夏祥洲 通讯员 黎巧灵 曹鎏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陈庆】
论坛最新热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区堵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