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形容建筑师父关于建筑的现代诗歌歌

描写建筑物的诗_百度作业帮
描写建筑物的诗
描写建筑物的诗
范仲淹《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
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当前位置:
>>>填空题。(1)现代诗人、评论家____所写的诗歌《秋天》,以一幅幅生动..
填空题。(1)现代诗人、评论家____所写的诗歌《秋天》,以一幅幅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晚景图。诗中以拟人化的写法,写道:“秋天____在农家里”、“秋天____在渔船上”、“秋天____在牧羊女的眼里”。(2)《观沧海》的作者是____(朝代)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____,诗中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是____,若出其中;____,若出其里。(3)《钱塘湖春行》一诗描绘了西湖早春的美好风光,请找出诗中描写莺歌燕舞的名句____,____。(4)古诗词中为了押韵或对仗等原因,经常运用“互文”的修辞。请从《西江月》中找出这样的诗句:____,____。
题型:默写题难度:偏易来源:同步题
(1)何其芳 栖息 游戏 梦寐(2)东汉末年 曹操 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3)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4)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填空题。(1)现代诗人、评论家____所写的诗歌《秋天》,以一幅幅生动..”主要考查你对&&文史常识,诗文背诵&&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文史常识诗文背诵
文史常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溢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山川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文化典籍等。(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应用文的常用格式,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易误解的文史常识:(1)“先母”“先父”已作古 “生母”一词意思就是“生身母亲”,与自己有直接的血缘关系,“生母”一词通常是在有相对词出现的场合下对举使用,很少单独出现。同“生母”相对的词有“嫡母”、“庶母”“继母”、“养母”、“过继母亲”等。过去,男子可以有妻有妾,正妻所生的子女称自己父亲的妾为“庶母”,妾所生的子女称父亲的妻子为“嫡母”;男子已有子女而后续娶,原有的子女称父亲续娶的妻子为“继母”或“后母”。当然,这些都是书面语言,至于口头的称呼,往往会因地域、方言、习惯及其它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其基本含义则不会有太大出入。 而“先母”则与之有所区别。“先母”一般出现在社交场合,是对他人讲到自己已谢世的母亲时所用的敬词,即“我的已经逝世的母亲”,因此,“先母”必须是第一人称用语。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可以使用这个词语。不论出于多么敬重的心情,称呼别人去世的母亲都是不能使用“先母”这个称呼的。“先父”的使用与此相同。对此不可不慎。 (2)“家父”“令尊”是两人说起敬称,有句话需要记住,那就是“家大舍小令他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社交场合,说到比自己大的家人,譬如说到自己的父母、兄长时,前面要加一个“家”字——家父、家母、家兄;说到比自己小的家人,譬如弟弟、妹妹时,就要用“舍”字——舍弟、舍妹,以此来表示谦虚。而说到别人的家人,譬如父母时,前面一般加上“令”字——令尊、令堂,以示尊敬。因此,“令尊”、“令堂”是对别人父母的尊称,而“家父”、“家母”则是对自己父母的谦称。很明显,“家父”、“家母”与“令尊”、“令堂”根本就不是一个人。“家父”仅作子女对别人谦称自己父亲之用,别人万万用不得。“令尊”中的“令”,含有美好义,是称对方亲人时的敬词,万万不可用在自己身上。敬词与谦词互相对应(如“令尊”与“家父”)却不可互相替代,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需要时时记在在心上。 (3)“美轮美奂”房屋好成语是约定俗成的,一旦固定下来,就不能随意变更它的意思,更不能随便改变其用法。常见于报刊之中的成语“美轮美奂”,就经常被用错或写错。“美轮美奂”这一成语出于《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日:美哉轮焉!美哉奂焉!”轮,盘旋屈曲而上,引申为高大貌;奂,鲜明,盛,多。美:赞美;郑玄注:“轮,言高大。奂,言众多。”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例如:“学生中有人痛恨曹汝霖卖国贼,生活奢侈,就放了一把火,想把这个美奂美轮的汉奸住宅付之一炬。”可是,就是这么明确的写法和用法,很多人却写错、用错。先从写法上说,这个词其正确的写法是“美轮美奂”,有时也写作“美奂美轮”。因为并列结构型词语的词序,前后调换并不影响整体语义。另外,当“轮奂”连用,也可写作“轮焕”;焕,则有“焕然一新”之用法。如白居易《和望晓》诗有云:“星河稍隅落,宫阙方轮焕。”而现实中却有很多人写成了“美仑美奂”、“美伦美奂”等,这些都是错的。其次,从用法上来讲,“美轮美奂”是一种美,然而它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严格的规范。它专指建筑物之众多、高大、华美,而不是其它形式的美。有人这样写道:“导游带着大家游览了美轮美奂的彩塑和壁画。”“《千手观音》舞蹈美轮美奂,感动了全国观众。”更为不可思议的是,有人在描写女性貌美时,也敢用“美轮美奂”来形容。造成这些错误用法的原因在于,把一个只能用于建筑的特定成语,任意扩大范围,运用到非建筑类的事物中去了。虽然随着社会的变化,语言变化发展很快,但是也不能因为很多人用错,就可以宽容地认为其词形词义可以改变。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够因为时代发展,就借助让词语“发挥更大作用”的名义乱用。(4)“莘莘学子”多少人首先从读错“莘莘”来说,这个字的确有两个发音,然而,“莘莘学子”中的“莘”字应当读“shen(阴平)”,而不是记者口中发出的“xin”。其次是“莘莘学子”一词的使用错误问题。有很多词语,人们大体上经常看到或者使用,但是没有完全理解,所以在实际使用中常常用错。“莘莘学子”四个字连在一起,像个成语,其实不是成语,而是个自由组合的词组。“莘莘”是个叠字形容词,表示“众多”,在古汉语中用途比较宽泛。“莘莘”出自《国语·晋语四》:“周诗日:莘莘征夫,每怀靡及。”《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等辞书均释其为“众多”之意,这样,“莘莘学子”应是“众多的学子”。如同上面提到的那个错误标题一样,下面的例句也是因为不太理解“莘莘”之意而出了错,在“莘莘学子”前加了“一大批”、“许许多多”,或者是在“莘莘学子”后面加上了个“们”字,造成了词意重复的错误。例如: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许许多多来自中国的莘莘学子共同为祖国祈祷;一大批莘莘学子走出校门,成为祖国的建设者;莘莘学子们站在主席台下,聆听校长的讲话。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错误用法需要注意,那就是在“莘莘学子”前加上“一位”、“每一个”。因为“学子”和“莘莘”连用,意思就是“众多的学生”了,所以就不能再加“一些”、“每一位”这类词了。再用这些限定,就犯了逻辑上的错误。例如:作为一名莘莘学子,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每一位莘莘学子都应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些用法都是错误的。点拨:文史常识的掌握没有捷径,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辨别和识记才能准确、灵活运用,主要的考查题型也比较灵活。其中单选题、填空题、问答题、连线题、阅读理解与欣赏、默写题和判断题、改错题都有涉及。中国古代主要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9、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11、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13、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14、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16、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17、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1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22、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23、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27、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28、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29、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30、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31、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32、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异和孔尚任。34、南社: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灿烂的明珠,源远流长的古诗文是祖国文化经久不衰的瑰宝。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给了我们美好的享受;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无尽的教益。正因如此,古诗文背诵默写也作为中考必考的范围。诗文背诵技巧:诗文背诵的考查方式主要有:古诗词默写、课文默写、名篇名段默写以及对内容的理解性默写。一、加强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反复朗读,可在大脑皮层形成连贯的信号刺激,从而强化记忆效果,提高背诵效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①字典随身带,边看边查;②开动脑筋,边看边想;③笔不离手,边看边画;④防止遗忘,边看边批;⑤为讲故事,作好准备。这种导读方式,训练了学生多种阅读能力:①阅读的思维能力;②阅读的理解能力;③阅读的知行合一能力;④阅读的记忆能力;⑤阅读的表述能力。反复朗读,不厌其烦,读得顺畅、流利、朗朗上口,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感情。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如果把背诵比作“砍柴”,那么“朗读”就是“磨刀”。事实证明:反复朗读后,就会发现课文差不多背下来了。读得越熟练、越流利,背诵就越快、越好。二、用科学的方法有计划地安排背诵“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他在1885年揭示遗忘的规律。在通过实验表明:在学习材料之后,隔20分钟重新学习时初中语文论文,记忆量为58.2%;1小时后,记忆量为44.2%;一天后记忆量为33.7%;6天后记忆量下降到25.4%。根据这些数据绘成的曲线,就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①根据遗忘曲线,科学家们找出了最佳的记忆周期:第一个记忆周期是1小时,第二个记忆周期是 1天,第三个记忆周期是 4天,第四个记忆周期是7天 ,第五个记忆周期是15天,第六个记忆周期是31天。根据这个记忆周期,对于背诵科学安排,有计划地背诵。如果按照上边的记忆周期来进行安排背诵时间,就可以减少遗忘,达到长期记忆的效果。按照这个记忆周期进行巩固循环,就能有计划的、轻轻松松地将这些古诗文烂熟于心了。②另外,“科学研究表明,人每天有四个高潮记忆点:第一点是清晨六至七点,第二点是上午八至十点,第三点是傍晚六至八点,第四点是临睡前一两个小时。”因此,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利用晨起和临睡前的时间背诵,以期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三、背诵方式①理解记忆 “按识记是否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把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意义识记是一种与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的、积极主动的识记,所以它的效果总是优于机械识记。”因此,我们必须进行意义识记。对于未教的诗文可以通过辅导书对全文有个大致的理解,明确文章的脉络来背诵,自然能够提高背诵的效率。②结合思路层次背诵。每一篇,每一段课文都有思路层次,结合思路层次,既背的快,又不易忘。在哪儿背不下去了,想一下层次,往往会记起应该是哪一句。本方法常和第三条结合使用。比如背诵蒲松龄的《狼》。课文有四个层次,依次未:屠夫遇狼;屠夫惧狼;屠夫御狼;屠夫毙狼。按照这个思路,背诵起来就会比较轻松。背到“缀行甚远”时,如果背不下去了,想一下下一层是“屠夫惧狼”,就很容易想起来下一层句是“屠惧,投以骨”。有的课文比较长,可先分析原文段落层次,概括其要点,然后对照要点背诵,可以大大节省背诵时间且不容易忘记。以《出师表》为例:A、提出三点建议:(1)广开言路(分析形势,提出建议)。(2)严明赏罚(正反论述)。(3)亲贤远佞(推荐文臣,举荐武将,总结教训)B、表达一片忠心:(1)自叙经历(表明志向,感激先帝)。(2)劝勉后主(报效先帝,共兴大业)C、明确各方责任:(1)先说自己(讨贼兴复)。(2)再说大臣(兴德之言)。(3)后言陛下(咨诹善道)③动笔写写抄写能够加深学生对字形的掌握,而且还是一种很好的记忆方式,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完成背诵时,要结合抄写,当注意力无法集中的时候就抄写。而默写可有效巩固已经背诵了的课文,而且对加深记忆大有好处。四、及时巩固利用一段时间背会了一段课文,并不就是万事大吉了,还必须及时巩固。根据记忆规律,记忆内容要经过7遍左右的复习巩固才能真正保持住。一般地说,复习需要第二天一次,三天后一次,一周后一次,一月后一次,半年后一次,一年后一次,这样才可说真正背诵了记忆内容,而且几乎不会再忘记。总之,要提高背诵的效益,就要在朗读、理解上下功夫,采用灵活有效的方法,注意复习巩固背诵成果。这样,背诵古诗文就不难了。中考背诵诗文: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论语·里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6.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出师表》&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7.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8.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远《三峡》&
9.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10.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1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诗夜游》16.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1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1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2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2.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白居易《观刈麦》
33.几处早莺争暖树,夜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6.商女不天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40.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4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9.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发现相似题
与“填空题。(1)现代诗人、评论家____所写的诗歌《秋天》,以一幅幅生动..”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76664977481061657000610592286857关于诗歌的知识_百度知道
关于诗歌的知识
我需要关于诗歌的知识关于诗歌的知识关于诗歌的知识关于诗歌的知识关于诗歌的知识关于诗歌的知识关于诗歌的知识关于诗歌的知识关于诗歌的知识关于诗歌的知识关于诗歌的知识关于诗歌的知识关于诗歌的知识关于诗歌的知识关于诗歌的知识关于诗歌的知识关于诗歌的知识关于诗歌的知识关于诗歌的知识关于诗歌的知识关于诗歌的知识
提问者采纳
此情无计可消除。但使龙城飞将在: 怒发冲冠,行人弓箭各在腰。 花自飘零水自流。啼时惊妾梦,壮怀激烈。 诗歌可以没有严格的韵律, 蚕眠桑叶稀。 △李瑛《一月的哀思》,何事入罗帏。 二:风(15国风160篇):豪放派(苏辛派)婉约派(姜夔:指声音的轻重缓急与抑扬顿挫。耶娘妻子走相送:305篇、思。例。“乐府双璧”;臣子憾,总是玉关情。” △王维《渭川田家》,撩起我的头发: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主要表现在语气的间歇停顿上:△古歌谣,逐肉。《辞海》、宋词。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彼君子兮;遥指/发几枝。 △押韵,冷冷清清,欲饮琵琶马上催,青春作伴好还乡:街。牵衣顿足拦道哭。 借问&#47。 白日放歌须纵酒,两处闲愁,才下眉头。 ③哀,相见语依依。 △王昌龄《出塞》,不教胡马度阴山,空悲切。 △王维《相思》、唐诗,但必须有鲜明的节奏,三大诗人 ↓6。新诗有几句押一次韵或不押韵的,一片孤城万仞山: 红豆&#47。惜春春去。飞土、元曲。待从头,漫卷诗书喜欲狂: 打起黄莺儿。晨兴理荒秽。却看妻子愁何在: 黄河远上白云间,静静地、《孔雀东南飞》 ↓5: 〈1〉《辞海》;生南国,黄河入海流,晚来风急。前军夜战洮河北、怒,可以使诗歌具有很强的韵律感,便下襄阳向洛阳,我不能去医院瞻仰你,只好攥一张冰冷的报纸,任昏黄的路灯照着冰冷的泪滴…… ④闺怨妇思、雅(朝廷官吏作品105篇)。唱歌时的拖腔都要落平声上才能延长,充沛的感情。羌笛何须怨杨柳、去声、汉乐府: “采局菊东篱下;多采撷:《木兰诗》,丰富的想象,凭阑处,是妄断肠时: “寂寞深闺、乐,夕露沾我衣。即从巴峡穿巫峡、用典。 △杜牧《清明》、诗经。 △王翰《凉州词》、韵律的语言,创浪漫主义新诗体;时节&#47:“乐府”是负责采风的音乐机关名称。 醉卧沙场君莫哭。 ↓4,悠然见南山,哭声直上干云霄……” △《诗经·硕鼠》 ③反映边塞生活 △王昌龄《从军行》: 长安一片月一。何日平胡虏:“车辚辚。当君怀旧日、平仄;仄声。例王之涣的诗。 平仄声的特点、对仗、颂(庙堂祭祀乐歌40篇),初闻涕泪满衣裳,首句可押可不押:含散曲和杂剧 ↓8:“感情是诗情天性的最主要的动力因素: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 △李白《子夜吴歌》。 道狭草木长:指诗歌中的声韵和节律、五经(诗?雁字回时,最难将息: 敬爱的周总理、比(打比方):“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抬眼望, 例、对诗歌定义的诠释(依《现代汉语词典》说) (1)有节奏,春来&#47:“朱门酒肉臭、赋(直陈其事)。壮志饥餐胡虏肉: △李清照《点降唇·闺思》;行人&#47,5篇有目无辞、书。 黄沙白战穿金甲,使音调和谐优美,怅然吟式微:白日依山尽。衣沾不足惜。 △平仄,不破楼兰终不还。郭沫若说,依杖候荆扉: 种豆南山下,用凝练的语言: △《登鹳雀楼》、去,良人罢远征、上声,马萧萧,胡瞻尔庭有县貆兮;何处有、古歌谣 ↓2,戴月荷锄归,后演变成脱离音乐的一种文学体裁,也没有诗歌。尤其是唐代的近体诗和宋代的词。三杯两盏谈酒,红旗半卷出辕门。 利用文字的平仄:指诗歌中某些句子末韵母相同或相近,穷巷牛羊归,才称《诗经》。一种相思、自由诗(新诗)。山气日夕佳,但使愿无违、礼。《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仰天长啸。我国第 一部诗歌总集。 △金昌绪《春怨》(唐)、恐,此物/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 ↓3: 歌词 “十五的月亮” 中的 “亮”、收拾旧山河。按现代汉语的四声(除轻生)分为阴平、易。《诗经》本称“诗”。 △《诗经·伐檀》 坎坎伐檀兮、抒发感情 2。河水清且涟猗;雨纷纷、潇潇雨歇,月满西楼。 △李白《春思》,正伤心,何时灭、贺兰山缺、诗歌发展的历程 ↓1,不素餐兮:短促急收。 靖康耻,犹未雪。” △杜甫《兵东行》、春秋)中的《诗经》的简称: 斜光照墟落,路上&#47: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平缓悠长,后被儒家奉为经典,胡取禾三百产廛兮。野老念牧童:岳飞《满江红》,万户捣衣声,置之河之干兮,更上一层楼,不得到辽西:平声,笑谈渴饮匈奴血, 落在liang声上。 △《凉洲词》、刘永,古人征战几人回,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诗,飞鸟相与还。春风吹不尽?不狩不猎、上,却上心头,万里长征人未还,尘埃不见咸阳桥,原本是配乐来唱的。三十功名尘与土,朝天阙:△《关雎》△《孔雀东南飞》△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⑤反映山水田园: 葡萄美酒夜光杯。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驾长车踏破,柔肠一寸愁千缕。春风不相识。 (二)大漠风尘日色昏、对诗歌的定义;欲断魂。雉雊麦苗秀、哀、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 寻寻觅觅:文学体裁的一种,所以也称“诗歌”,春风不度玉门关。轻解罗裳,续竹、兴(先言他物: 秦时明月汉时关。 1!雁过也,却是旧时相识,入声字在京剧念白中还有。乍暖还寒时候,路有冻死骨: 燕草如碧丝:喜! ②反映社会 石壕吏 新婚别 △杜甫的《三史》 潼关吏 《三别》 垂老别 新安吏 无家别 △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名句、声调和韵律要求: (一)青海长云暗雪山。”诗歌抒发感情是多方面的,几点催花雨……” △李清照《一剪梅·别愁》、阳平。任一月的风。云中谁寄锦书来:断竹: 塞外忽传收蓟北、李清照) ↓7。 〈2〉现代汉语词典: 红藕香残玉簟秋。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中句、楚词,通过有节奏。欲穷千里目:以屈原为代表继承“诗经”传统、入四声(现入声字已在普通话中消失),凄凄惨惨戚戚,在字数。 旧体诗在节奏;酒家/最相思: ①喜:△李清照《声声慢》,诗经的“六 艺”。 ④反映爱情生活。 △贺敬之《桂林山水歌》 (3)抒发感情,独上兰舟,牧童&#47、韵律方面有严格要求:清明&#47、惊: 别林斯基。一般偶句押、韵脚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①节奏(或称节拍)。愿君&#47,然后引出所歌咏之事)。田夫荷锄立;杏花村,孤城遥望玉门关,草盛豆苗稀: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八千里路云和月。” ②韵律。不稼不穑,怎敌他:汉语古音有平,莫教枝上啼。 (2)反映生活 ①反映劳动生活,亦称“诗三百”,已报生擒土谷浑。 ②怒: △陶渊明《归园田居》。即此羡闲逸,伫立在长安街的暮色里,秦桑低绿枝、什么叫诗歌 “诗”一词,本是四书
参考资料: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9条回答
诗歌的起源
在我们这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诗歌一直是文学史的主流。
诗是怎么样产生的呢?原来在文学还没形成之前,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以便记忆、传播,就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与[志]原是同一个字,[志]上从[士],下从[心],表示停止在心上,实际就是记忆。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学的帮助,不必再死记了,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志]。志就是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歌的称谓又是怎样来的呢?诗和歌原不是一个东西,歌是人类的劳动同时产生的,它的产生远在文学形成之前,比诗早得多。考察歌的产生,最初只在用感叹来表示情绪,如啊、兮、哦、唉等,这些字当时都读同一个音:&啊&。歌是形声字,由&可&得声。在古代[歌]与[啊]是一个字...
星沉月落衣闻香 素手出锋芒 前缘再续新曲 心有意 爱无伤 江湖远 碧空长 路茫茫 多感情怀 闲愁滋味 无限思量 眼儿媚 朦胧雾 身世飘零叹孤独 回顾盼相扶 情天不老 雷霆易逝 雨过云舒 相思不忍轻离别 携手更如初 风急波涌 扁舟不系 终恋江湖 换巢鸾凤 弃剑封刀 大隐归闹市 自觉逍遥 断江湖旧梦 任六界风飙 金窗绣户看妖娆 情丝暗生 心事难描 佳期晚 怕流年暗消年少 春到 人难老 回首仙家 自是人间好 旧雨新知 两难分付 别有一丝烦恼 几度轮回误尘缘 换巢鸾凤教偕老 羡鸳鸯 纵千金难买一笑
一、什么叫诗歌
“诗”一词,本是四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中的《诗经》的简称。《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原本是配乐来唱的,所以也称“诗歌”,后演变成脱离音乐的一种文学体裁。
1、对诗歌的定义:
〈1〉《辞海》: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2〉现代汉语词典: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感情
2、对诗歌定义的诠释(依《现代汉语词典》说)
(1)有节奏、韵律的语言。
旧体诗在节奏、韵律方面有严格要求。尤其是唐代的近体诗和宋代的词,在字数、平仄、对仗、用典、...
二、诗歌发展的历程 ↓1、古歌谣 ↓2、诗经:305篇,5篇有目无辞,亦称“诗三百”。我国第 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六 艺”:风(15国风160篇)、雅(朝廷官吏作品105篇)、颂(庙堂祭祀乐歌40篇)、赋(直陈其事)、比(打比方)、兴(先言他物,然后引出所歌咏之事)。 ↓3、楚词:以屈原为代表继承“诗经”传统,创浪漫主义新诗体。 ↓4、汉乐府:“乐府”是负责采风的音乐机关名称。“乐府双璧”:《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5、唐诗: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三大诗人 ↓6、宋词:豪放派(苏辛派)婉约派(姜夔、刘永、李清照) ↓7、元曲:含散曲和杂剧 ↓8、自由诗(新诗):五四运动后的诗歌
参考资料:
“诗”一词,本是四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中的《诗经》的简称。
诗歌欣赏是一种艺术审美活动。诗歌欣赏要具备如下的知识:
1.如何品诗。人们常把欣赏诗歌叫“品诗”。所谓“品”,第一是要细心地认真地思考和回味;第二是要凝神定情,在一个安静的环境和比较稳定的情绪下进行欣赏活动;第三是要展开想象、联想的翅膀,从自身的文化知识和经验中寻找与诗歌意念相对应的形象感受;第四是用必要的重复来加深对诗情诗意的把握。
2.读诗入意境。欣赏诗歌还要“读”。诗歌具有节奏,韵律,不读只看,是无法细致深入地领略这种美感的。反复认真地读诗,诗中那种情感的慷慨激昂和音调的铿锵有力、节奏的明快活泼,或者情调的缠绵悱侧、言语的呢呢喃喃、节拍的波浪起伏,就会十分自然地融汇在一起,使你为之所感动。
3.提高欣赏情趣。当然,诗歌欣赏同其他艺术欣赏活动一样,...
[编辑本段]诗歌起源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编辑本段]诗体概说
一、什么叫诗歌
“诗”一词,本是四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中的《诗经》的简称。《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原本是配乐来唱的,所以也称“诗歌”,后演变成脱离音乐的一种文学体裁。
1、对诗歌的定义:
〈1〉《辞海》: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2〉现代汉语词典: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感情
2、对诗歌定义的诠释(依《现代汉语词典》说)
(1)有节奏、韵律的语言。
旧体诗在节奏、韵律方面有严格要求。尤其是唐代的近体诗和宋代的词,在字数、平仄、对仗、用典、...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白居易的《长相思》是题目还是词牌名?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作者是谁?
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是由什么类别的词组成?
4.唐代的诗仙、诗圣分别指谁?
5.“烽火连三月”的后一句是什么?
6.《洛神赋》的作者是谁?
7.杜甫写了几首《梦李白》的诗?
8.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谁?
9.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谁?
10.齐己称谁为自己的“一字师”?
1.词牌名2.李商隐3.名词4.李白、杜甫5.家书抵万金6.曹植7.两首8.苏轼、辛弃疾9.柳永10.郑谷
一、读诗句,猜猜谜: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猜一建筑材料(石灰)
2、“一朵芙蓉顶上栽,彩衣不用剪刀裁。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唱千门万户开。” ...
二、诗歌发展的历程
↓1、古歌谣
↓2、诗经:305篇,5篇有目无辞,亦称“诗三百”。我国第 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六 艺”:风(15国风160篇)、雅(朝廷官吏作品105篇)、颂(庙堂祭祀乐歌40篇)、赋(直陈其事)、比(打比方)、兴(先言他物,然后引出所歌咏之事)。
↓3、楚词:以屈原为代表继承“诗经”传统,创浪漫主义新诗体。
↓4、汉乐府:“乐府”是负责采风的音乐机关名称。“乐府双璧”:《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5、唐诗: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三大诗人
↓6、宋词:豪放派(苏辛派)婉约派(姜夔、刘永、李清照)
↓7、元曲:含散曲和杂剧
↓8、自由诗(新诗):五四运动后的诗
什么叫诗歌
“诗”一词,本是四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中的《诗经》的简称。《诗...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
①节奏(或称节拍):指声音的轻重缓急与抑扬顿挫,主要表现在语气的间歇停顿上。
△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歌可以没有严格的韵律,但必须有鲜明的节奏。郭沫若说:“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
②韵律: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辞海》:指诗歌中的声韵和节律。
△平仄:汉语古音有平、上、去、入四声(现入声字已在普通话中消失)。按现代汉语的四声(除轻生)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字在京剧念白中还有:街。
平仄声的特点:平声:平缓悠长;仄声:短促急收。
利用文字的平仄,可以使诗歌具有很强的韵律感。唱歌时的拖腔都要...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一、什么叫诗歌
“诗”一词,本是四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中的《诗经》的简称。《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原本是配乐来唱的,所以也称“诗歌”,后演变成脱离音乐的一种文学体裁。
1、对诗歌的定义:
〈1〉《辞海》: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2〉现代汉语词典: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感情
2、对诗歌定义的诠释(依《现代汉语词典》说)
(1)有节奏、韵律的语言。
旧体诗在节奏、韵律方面有严格要求。尤其是唐代的近体诗和宋代的词,在字数、平仄、对仗、用典、...
参考资料:
诗歌何时称之首
在古代,诗歌最初称&篇&或&章&,而不称&首&。例如我国最早的《诗经》,叫&三百篇&,屈原的诗叫&九章&,诗歌称&首&,最早出现于东晋初年。当时有个名叫孙绰的诗人,在《悲哀诗序》中写道:&不胜哀号,作诗一首。&一个名叫支通的人,在《咏禅道人诗序》中写道:&聊箸诗一首。&从此,人们普遍称诗为首。
诗人的来源
诗人一词,战国时就有了,何以为证,《楚辞.九辩》注释说:&窃慕诗人之遗风兮,愿托志乎素餐。&《正字通》注释说:&屈原作离骚,言遭忧也,今谓诗人为骚人。&这便是诗人后一词的最早提法,从此以后,诗人便成为两汉人习用的名词。辞赋兴起之后,又产生辞人一词。杨子云《法言.吾子篇》说:&诗人之赋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用&则&和&淫&来划分诗人与辞人的区别,足见现汉...
“诗”一词,本是四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中的《诗经》的简称。《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原本是配乐来唱的,所以也称“诗歌”,后演变成脱离音乐的一种文学体裁。
1、对诗歌的定义:
〈1〉《辞海》: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2〉现代汉语词典: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感情
2、对诗歌定义的诠释(依《现代汉语词典》说)
(1)有节奏、韵律的语言。
旧体诗在节奏、韵律方面有严格要求。尤其是唐代的近体诗和宋代的词,在字数、平仄、对仗、用典、韵脚等方面都有严格...
一、什么叫诗歌
“诗”一词,本是四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中的《诗经》的简称。《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原本是配乐来唱的,所以也称“诗歌”,后演变成脱离音乐的一种文学体裁。
1、对诗歌的定义:
〈1〉《辞海》: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2〉现代汉语词典: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感情
2、对诗歌定义的诠释(依《现代汉语词典》说)
(1)有节奏、韵律的语言。
旧体诗在节奏、韵律方面有严格要求。尤其是唐代的近体诗和宋代的词,在字数、平仄、对仗、用典、...
表达乡情乡愁的古代诗歌名句作者:不详 时间: 21:11:30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887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泊船瓜州》
——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鸿雁满回塘。...
小学生安全常识歌(一)
遇匪徒110, 匪警电话要记清, 机智灵巧去周旋, 歹徒被擒快人心;
私下河,不安全,要防头晕与痉挛, 一江大水喝不完,青春年少赴黄泉;
接热水,要小心,壶倒瓶翻烫坏身, 误时花钱且哀痛,医好皮肤不匀称;
河水涨,莫强过,逞强逞能必招祸, 绕道行走才安全,雨过天晴家家乐;
过院落,别逗犬,呼叫大人把狗赶, 切莫自耍小聪明,被狗咬伤有危险;
大热天,走远程,切记莫把生水喝, 肚子痛来头发昏,途中哪里找医生;
青少年,莫玩火,星星之火可燎原, 烧了房子烧了山,一不小心要坐监;
冬天冷,要取暖,火区电器要检点, 乱七八糟遍地摆,出了火灾后悔晚;
药醋瓶,要收好,千万不能乱了套, 老人小孩分不清,误食会把命丧掉;
打乒乓,学投篮,体育运动大发展, 单双杠, 爬吊杆,都要按照规则办;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壹种语言艺术形式。
诗歌欣赏是一种艺术审美活动。诗歌欣赏要具备如下的知识:
1.如何品诗。人们常把欣赏诗歌叫“品诗”。所谓“品”,第一是要细心地认真地思考和回味;第二是要凝神定情,在一个安静的环境和比较稳定的情绪下进行欣赏活动;第三是要展开想象、联想的翅膀,从自身的文化知识和经验中寻找与诗歌意念相对应的形象感受;第四是用必要的重复来加深对诗情诗意的把握。
2.读诗入意境。欣赏诗歌还要“读”。诗歌具有节奏,韵律,不读只看,是无法细致深入地领略这种美感的。反复认真地读诗,诗中那种情感的慷慨激昂和音调的铿锵有力、节奏的明快活泼,或者情调的缠绵悱侧、言语的呢呢喃喃、节拍的波浪起伏,就会十分自然地融汇在一起,使你为之所感动。
3.提高欣赏情趣。当然,诗歌欣赏同其他艺术欣赏活动一样,...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
祖国在我心中 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读祖国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之上,读祖国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歌与科学的大地之上,读祖国壮年的成熟…… 我想说又不愿说,我也曾看到祖国的孱弱,在圆明园烧焦的废墟之上,我看祖国是一滩血;在邓世昌勇猛的“致远舰”上,我看祖国是一团火。但我的祖国没有沉没,在亚细亚的东部,用宽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将炎黄子孙揽于怀中,用茅草和土砖修复残缺的岁月,用野菜和稀粥喂养饥饿的生活。中山先生,在黑夜里开始规划治国方略,毛泽东,在贫瘠的土地上,支撑民族的血肉与骨骼;邓小平,把饱经沧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灾多难的祖国,从世纪的风雨中神奇地走过!
关于诗歌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代诗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