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答李淑一朗诵、和柳亚子先生,“和”与“答”的区别是什么?请问高手。

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 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来源:文学网
  《&和柳亚子先生》
  作者:毛泽东
  原文: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
  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诗人兴会更无前。
  注释:
  1、步韵:照用他人押韵的字依次押韵。
  2、赤县:指中国。《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介绍战国末驺(zou邹)衍的说法: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3、百年魔怪舞翩跹:自一八四零年中英鸦片战争时起,外国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侵略者开始侵入中国。他们和他们的走狗在中国横行霸道,好似群魔乱舞。从那时到一九四九年全国解放,已有一百多年的时间。
  4、一唱雄鸡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雄鸡一声天下白。]这里是化旧句表新意。
  5、乐奏:一九五八年九月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中误植为《奏乐》,一九六三年人民出版社出版《毛主席诗词》时,照作者的意见改为乐奏。
  6、于阗:新疆吾维尔自治区西南部县名,一九五九年改于田。当地人民以能歌善舞着名。这里借指新疆文工团所表演的音乐歌舞节目。
  7、一唱雄鸡天下白:此句是由&雄鸡一声天下白&演变过来的,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致酒行》。原句为: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翻译:
  旧中国的天黑夜茫茫,一百年来妖魔鬼怪肆意狂欢,五亿各族人民却无法团圆。
  雄鸡终于高鸣祖国得了光明,东西南北尽歌舞其中还有新疆人,诗人们欣喜唱和兴致无边。
  赏析(一):
  毛主席这首诗有很高的艺术浓缩性。仅用一首小令,共四十二个字就把中国近百年的过去和今天写了出来。上阕写旧中国,下阕写新中国,两相对比,异常鲜明。虽是实写,但也用了艺术的象征手法。上段的&长夜&(即:黑暗)象征压在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下段的&天下白&(即:光明)象征共产党所创立的新中国乾坤朗朗的气象。
  上阕三句,从黑暗写到百年来横行肆虐的坏人、恶人、敌人再到全国各族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不得团聚的惨景。一口气勾勒了中国百年的近代史。
  下阕笔锋一转,诗人心情大变,景物豁然明朗。第一句化用李贺《致酒行》中&雄鸡一声天下白&,虽典出唐人之,但心意更为壮阔高远,仅改一个&声&字为&唱&字,不仅意境更美,而且诗人将自己的情怀及感受以革命浪漫主义的形式植入其间。犹如所说:&这点石成金的飞跃性点化,表现着时代的飞跃、思想的飞跃、艺术的飞跃。&(见《一唱雄鸡天下白》一文)
  接着是&万方乐奏有于阗&,于阗古时指西域的国名,这里代指新疆各民族。毛主席用&于阗&二字不但押了一个很难押的韵脚,而且也表现出了丰富的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地理等知识,运用起来轻松自如,自然流利。紧接着又引出最后一行大欢乐、大开怀的心情:台上是歌舞不断,台下是诗人唱和,一幅乐陶陶的欢欣鼓舞的画面不禁跃然目前。这首诗还有一个艺术特色值得注意。即全诗字数不多,但使用的数词却有三处,&百年&、&五亿&、&万方&这些数词表现了毛诗一贯伟岸的特征,同时在这首具体的诗中也起到布局安排上完整性、统一性及意义上的历史性。
  赏析(二)
  这首和词的缘由发生于1950年新中国的第一个国庆节。 3日晚上,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盛大歌舞晚会,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邀请柳亚子等民主人士一同观看。西南各民族文工团、新疆文工团、吉林省延边文工团、内蒙古文工团联袂载歌载舞,人们为歌声、欢笑、鲜花所倾倒。诗人气质的毛泽东心花怒放,他对坐在前排的柳亚子说:&这样的盛况,亚子先生为什么不填词以志盛?我来和。&柳亚子十分珍惜毛泽东这番盛情,当即填《浣溪沙》词一首:
  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不是一人能领导,那容百族共骈阗,良宵盛会喜空前。次日,毛泽东欣然步其韵奉和,书于宣纸,送给柳亚子。
  郭沫若曾评价毛泽东和词:上一阙只有21个字,却概括了一部中国近代史。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这三句写从鸦片战争开始一百年来中国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大&魔怪&压迫和掠夺,国家陷入分裂、混乱、贫困的悲惨境地。第一句是现象,第二句是原因,第三句是恶果。鸦片战争后,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1844年中英签订《望厦条约》。1856年,英法联军侵华,中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中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同11国签订《辛丑条约》。1904年,日俄在我东北开战,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1915年,袁世凯正式承认《二十一条》。1931年,日本侵占我国东北。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等等。中国反动统治阶级对内残酷镇压和剥削,对外卑躬屈膝,割地赔款。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词中&长夜难明&的&难&字用得很有历史意蕴。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又经过28年血与火的艰苦岁月,才宣告黑夜结束了,天亮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这三句写天亮之后赤县神州一派光明、欢乐、解放的情景和情感。前两句侧重写景,后一句侧重抒情,情景相生,意境全生。&一唱雄鸡天下白&从李贺诗&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点化而来。李诗囿于怀才不遇,想象个人得志如何如何;毛词赋予一种新思想、新境界,可谓&化腐朽为神奇&。&雄鸡&比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凭此才迎来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旭日东升的新时代。所以郭沫若称赞这是&点石成金&的&飞跃性的点化&。经过充满激情的、既浪漫又现实的描写,归到&诗人兴会更无前&作结。&诗人&包括毛泽东自己,更多的是指柳亚子先生。毛泽东为朋友的从&牢骚太盛&到&兴会无前&而高兴,充满弦外之音,富有人情味。许多当代艺术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兴会&一词,表现了诗人触景生情、兴奋异常,达到最佳的创作精神状态。&诗人兴会更无前&又是依据柳词&良宵盛会喜空前&衍化而来,显出两位诗人间此呼彼应、灵感相通的友谊和默契。
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相关推荐“已是悬崖百丈冰,留有花之俏”是谁写的?_百度知道
“已是悬崖百丈冰,留有花之俏”是谁写的?
作者是谁?作者的其他诗题目有?
提问者采纳
反其义而用之,反其义而用之。 ---------------卜算子《咏梅》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 她在丛中笑 这首诗词是毛主席读陆游咏梅词, 飞雪迎春到,寂寞开无主, 只把春来报。 俏也不争春。 待到山花烂漫时,一任群芳妒。 -------------------原陆游诗如下 驿外断桥边,反其义而用之这首诗词是毛主席读陆游咏梅词。 风雨送春归。零落成泥碾作尘,更着风和雨。已是黄昏独自愁,只有香如故, 已是悬崖百丈冰。 无意苦争春, 犹有花枝俏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沁园春《长沙》 菩萨蛮《黄鹤楼》 西江月《井岗山》 清平乐《蒋桂战争》 采桑子《重阳》 如梦令《元旦》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菩萨蛮《大柏地》 清平乐《会昌》 忆秦娥《娄山关》 《十六字令三首》 七律《长征》 念奴娇《昆仑》 清平乐《六盘山》 沁园春《雪》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浪淘沙《北戴河》 水调歌头《游泳》 蝶恋花《答李淑一》 七律二首《送瘟神》 七律《到韶山》 七律《登庐山》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七律《答友人》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卜算子《咏梅》 七律《冬云》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虞美人《...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您可能还需要以下资源:
&&热门乐园资源排行:
&&栏目导航:
&&栏目导航:
信产部湘ICP备号-4 站长:天道酬勤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网络及网友上传,仅供交流研究之用,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和柳亚子先生 - 介绍
毛主席诗词鉴赏——浣溪沙 和柳亚子先生(1950.10)
  一九五零年国庆观剧,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和柳亚子先生 -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唐教坊(音乐)里曲子的名称。   赤县:时称中国为赤县神州。   翩跹(pian qian):跳舞轻盈状。   一唱雄鸡天下白:《致酒行》,"雄鸡一声天下白"。   万方:古人称国族为方,《》有"鬼方"。   于阗(tian):西域国名,在今新疆。   兴会:兴致、。
和柳亚子先生 - 【附】
  柳亚子原词   火树银花不夜天,   弟兄姐妹舞翩跹,   歌声唱彻月儿圆。   不是一人能领导,   那容百族共骈阗,   良宵盛会喜空前。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
参与编辑人数:
最近更新时间: 00:46:30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_诗词歌赋_快读网
欢迎访问快读网 您还可以
> 文章内容
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时间: 来源: 分类:
推荐人:徐铮铮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作者:毛泽东
  原文: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
  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诗人兴会更无前。
  注释:
  1、步韵:照用他人诗词押韵的字依次押韵。
  2、赤县:指中国。《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介绍战国末驺(zou邹)衍的说法: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3、百年魔怪舞翩跹:自一八四零年中英鸦片战争时起,外国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侵略者开始侵入中国。他们和他们的走狗在中国横行霸道,好似群魔乱舞。从那时到一九四九年全国解放,已有一百多年的时间。
  4、一唱雄鸡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雄鸡一声天下白。]这里是化旧句表新意。
  5、乐奏:一九五八年九月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中误植为《奏乐》,一九六三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毛主席诗词》时,照作者的意见改为乐奏。
  6、于阗:新疆吾维尔自治区西南部县名,一九五九年改于田。当地人民以能歌善舞着名。这里借指新疆文工团所表演的音乐歌舞节目。
  7、一唱雄鸡天下白:此句是由&雄鸡一声天下白&演变过来的,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致酒行》。原句为: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翻译:
  旧中国的天黑夜茫茫,一百年来妖魔鬼怪肆意狂欢,五亿各族人民却无法团圆。
  雄鸡终于高鸣祖国得了光明,东西南北尽歌舞其中还有新疆人,诗人们欣喜唱和兴致无边。
  赏析:
  (一)
  毛主席这首诗有很高的艺术浓缩性。仅用一首小令,共四十二个字就把中国近百年的过去和今天写了出来。上阕写旧中国,下阕写新中国,两相对比,异常鲜明。虽是实写,但也用了艺术的象征手法。上段的&长夜&(即:黑暗)象征压在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下段的&天下白&(即:光明)象征共产党所创立的新中国乾坤朗朗的气象。
  上阕三句,从黑暗写到百年来横行肆虐的坏人、恶人、敌人再到全国各族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不得团聚的惨景。一口气勾勒了中国百年的近代史。
  下阕笔锋一转,诗人心情大变,景物豁然明朗。第一句化用李贺《致酒行》中&雄鸡一声天下白&,虽典出唐人之诗句,但心意更为壮阔高远,仅改一个&声&字为&唱&字,不仅意境更美,而且诗人将自己的情怀及感受以革命浪漫主义的形式植入其间。犹如郭沫若所说:&这点石成金的飞跃性点化,表现着时代的飞跃、思想的飞跃、艺术的飞跃。&(见郭沫若《一唱雄鸡天下白》一文)
  接着是&万方乐奏有于阗&,于阗古时指西域的国名,这里代指新疆各民族。毛主席用&于阗&二字不但押了一个很难押的韵脚,而且也表现出了丰富的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地理等知识,运用起来轻松自如,自然流利。紧接着又引出最后一行大欢乐、大开怀的心情:台上是歌舞不断,台下是诗人唱和,一幅乐陶陶的欢欣鼓舞的画面不禁跃然目前。这首诗还有一个艺术特色值得注意。即全诗字数不多,但使用的数词却有三处,&百年&、&五亿&、&万方&这些数词表现了毛诗一贯伟岸的特征,同时在这首具体的诗中也起到布局安排上完整性、统一性及意义上的历史性。
  (二)
  这首和词的缘由发生于1950年新中国的第一个国庆节。3日晚上,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盛大歌舞晚会,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邀请柳亚子等民主人士一同观看。西南各民族文工团、新疆文工团、吉林省延边文工团、内蒙古文工团联袂载歌载舞,人们为歌声、欢笑、鲜花所倾倒。诗人气质的毛泽东心花怒放,他对坐在前排的柳亚子说:&这样的盛况,亚子先生为什么不填词以志盛?我来和。&柳亚子十分珍惜毛泽东这番盛情,当即填《浣溪沙》词一首:
  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不是一人能领导,那容百族共骈阗,良宵盛会喜空前。次日,毛泽东欣然步其韵奉和,书于宣纸,送给柳亚子。
  郭沫若曾评价毛泽东和词:上一阙只有21个字,却概括了一部中国近代史。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这三句写从鸦片战争开始一百年来中国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大&魔怪&压迫和掠夺,国家陷入分裂、混乱、贫困的悲惨境地。第一句是现象,第二句是原因,第三句是恶果。鸦片战争后,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1844年中英签订《望厦条约》。1856年,英法联军侵华,中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中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同11国签订《辛丑条约》。1904年,日俄在我东北开战,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1915年,袁世凯正式承认《二十一条》。1931年,日本侵占我国东北。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等等。中国反动统治阶级对内残酷镇压和剥削,对外卑躬屈膝,割地赔款。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词中&长夜难明&的&难&字用得很有历史意蕴。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又经过28年血与火的艰苦岁月,才宣告黑夜结束了,天亮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这三句写天亮之后赤县神州一派光明、欢乐、解放的情景和情感。前两句侧重写景,后一句侧重抒情,情景相生,意境全生。&一唱雄鸡天下白&从李贺诗&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点化而来。李诗囿于怀才不遇,想象个人得志如何如何;毛词赋予一种新思想、新境界,可谓&化腐朽为神奇&。&雄鸡&比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凭此才迎来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旭日东升的新时代。所以郭沫若称赞这是&点石成金&的&飞跃性的点化&。经过充满激情的、既浪漫又现实的描写,归到&诗人兴会更无前&作结。&诗人&包括毛泽东自己,更多的是指柳亚子先生。毛泽东为朋友的从&牢骚太盛&到&兴会无前&而高兴,充满弦外之音,富有人情味。许多当代艺术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兴会&一词,表现了诗人触景生情、兴奋异常,达到最佳的创作精神状态。&诗人兴会更无前&又是依据柳词&良宵盛会喜空前&衍化而来,显出两位诗人间此呼彼应、灵感相通的友谊和默契。
  对毛、柳这两首词加以比较,可见柳词异常兴奋地、精美地描写了眼前欢欣鼓舞的场面,歌颂毛泽东,歌颂各民族大团结,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毛泽东的和词,运用鲜明的对比技巧,深邃的历史眼光,把新旧社会加以系列的对比:光明与黑暗,团结与分裂,欢乐与苦难&&这一切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从词的容量看,柳词只概括了眼前的典型场景,眼前的典型情绪;而毛词无论是场面的概括、时间的概括、感情的概括,均比柳词丰富深刻,状其形态之微而超乎神化之外。&
上一篇: 下一篇:
诗词歌赋最新更新
诗词歌赋阅读排行
图片点击排行
诗词歌赋文章荟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评弹蝶恋花答李淑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