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的古诗诗及赏析.

贺知章思乡诗《回乡偶书》解读赏析
> 贺知章思乡诗《回乡偶书》解读赏析
贺知章思乡诗《回乡偶书》解读赏析
    来源:文学网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越州会稽永兴(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人,早年迁居山阴。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开元十年(722),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少卿。十三年为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后调任太子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共19首。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1.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2.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3.衰:疏落。
  4.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相见,即看见我;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这是《回乡偶书》两首中的第一首。
  时代背景:
  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他三十多岁离开家乡,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
  赏析:
  这首诗运用对比的手法,含蓄地写出作者久居客地、重返故乡的无限感慨和欣慰。
  诗的开头两句,作者置身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少小离家老大回&,&少小&和&老大&对举,既概括又具体地说明了一&离&一&回&在时间上的间隔,可以想像得出作者离家时的少年英姿和回家时的老态龙钟,感慨和喜悦、悲伤与庆幸也尽在不言之中。&乡音无改鬓毛衰&,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故土的深情。虽然&离别家乡岁月多&,但对故土那浓浓的乡音却始终难改。&鬓毛衰&顶承上句,形象地写老大之态。&乡音无改&和&鬓毛衰&对举,倾吐对人生倏忽的慨叹和对故乡依恋的深情。尽管在空间上与家乡相隔千山万水,时间上相隔半个世纪,但故乡仍牢牢地印在脑海中,维系着他的感情。&鬓毛衰&是时间流逝的标志,&乡音无改&是依恋故乡的证据。然而&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这隐含的揣测,为后两句作了铺垫。
  第三、四句,各种资料都是这样解释的:&孩子们见了都不认识我,笑着问我是从哪里来的?&这种解释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在这极富生活情趣的场景中,作者那百感交集的心情很难一一说清。&相见不相识&是意料中的事;&笑问客从何处来&的问话是意料之外的事,但出自天真活泼的儿童口里,又是非常自然的问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久客他乡的作者听了,能引起什么感想呢?是老迈衰颓、反主为宾的悲哀,还是久别重逢、叶落归根的喜悦?说不清,但都包含在这句看似平淡的问话中。全诗就这样有问无答,悄然而止,只留下哀婉的余音不绝于耳。这真是含蓄风格的典范。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我们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却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但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一直还有另一种解释。记得可能是上高中时一位老师的解释是:儿,小孩,少年时。童,通&同&,指同伴。&儿时的同伴见了都不认识我了,笑着问我是从哪里来的?&但几年来查阅各种资料都没有找到这种解释。我认为这种解释是与前面紧密联系的,更能反映出作者&少小离家老大回&的真实情景。五十多年了,曾经一起玩耍、一块长大的童伴,应是多么的熟悉啊!却因岁月的流逝、年代的久远而不认识了,还要问我从哪里来?这一问对于作者无异于当头棒喝,几十年来作者魂牵梦萦的故乡土,梦回季度的故乡,已是人世消磨、面目全非了,这一问给了诗人重重的一击,引出了诗人的无限感慨与老迈衰颓的悲哀。
  从现实来说,&儿童相见不相识&,这是必然的。而儿时的同伴见了不相识是偶然的必然,更能说明&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真实写照。试想,诗人一路风尘仆仆回到家乡,一入村口便与和他同样老的老人打招呼,对方笑着问我从哪里来的。再细细一说,竟是一块玩耍的童伴却不认识了,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啊!
  当然了,以上这只是我个人的见解,作为解释还是应该服从大多数人的意见,以名家的版本解释为标准。
  回乡偶书(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贺知章思乡诗《回乡偶书》解读赏析相关推荐思乡作的意思_译文翻译_作者布燮_古诗词赏析
思乡作的意思、译文翻译、古诗词赏析★★
前一篇: 后一篇:
作者:布燮
体裁:五律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查看更多:关于
的古诗,含有
古诗词选读:
详见《汉语大辞典》中华诗词(界面见下图),提供9万多首古诗词,可按标题、内容、条件等多种方法查询。
下载网址:
更多内容请查看【】。
关于思乡作的诗意,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谢谢!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C)2005 汉辞网?版权所有 可搜索:微信公众号 hydcd_com 加入我们 Email:QQ邮箱 QQ:7117780
软件著作权登记号: 备案号:沪ICP备号最新现代诗歌
[阳光雨露]下一篇:上一篇:
发表我的评论
东篱网() &
站长Email:
版权声明:本站古文名句、典故故事、诗词名句、诗联漫话、格言警语、民歌辑览等栏目,依法享有编辑著作权,严禁将本站内容作任何形式的翻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思乡诗赏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