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对慢回弹海绵价格城市研究早,推广慢的原因

&&所属分类 &&
  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详见:&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镇化和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城市建设的重大任务。   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是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强调通过源头分散的小型控制设施,维持和保护场地自然水文功能,有效缓解城市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洪峰流量增加、径流系数增大、面源污染负荷加重等城市问题。德国、美国和日本是较早开展雨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的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近年来,我国的雨水资源化利用与管理逐渐起步,深圳、福建等地也开始规划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二 国外经验
(一)德国
  德国是最早对城市雨水采用政府管制制度的国家,目前已经形成针对低影响开发的雨水管理较为系统的法律法规、技术指引和经济激励政策。在政府的引导下,目前德国的雨洪利用技术已经进入标准化。   1、通过制定各级法律法规引导水资源保护与雨水综合运用   德国的联邦水法、建设法规和地区法规以法律条文或规定的形式,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水的可持续利用提出明晰的要求。联邦水法以优化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为政策导向,成为各州制定相关法规的基本依据。1986年的水法将供水技术的可靠性和卫生安全性列为重点,并在第一章中提出“每一用户有义务节约用水,以保证水供应的总量平衡”以约束公民行为。1995年德国颁布了欧洲首个标准“室外排水沟和排水管道标准”,提出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尽可能地减少公共地区建筑物底层发生洪水的危险性。1996年,在水法的补充条款中增加了“水的可持续利用”理念,强调“为了保证水的利用效率,要避免排水量增加”,实现“排水量零增长”。在此背景下,德国建设规划导则规定:“在建设项目的用地规划中,要确保雨水下渗用地,并通过法规进一步落实。”虽各州的具体落实方式不同,但都规定:除了特定情况外,降水不能排放到公共管网中;新建项目的业主必须对雨水进行处置和利用。   2、积极推广三种雨水利用方式   德国的雨水利用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日渐成熟,目前德国的城市雨水利用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屋面雨水集蓄系统,收集的雨水经简单处理后,达到杂用水水质标准,主要用于家庭、公共场所和企业的非饮用水,如街区公寓的厕所冲洗和庭院浇洒。如法兰克福一个苹果轧汁厂,把屋顶收集下来的雨水作为工业冷却循环用水,成为工业项目雨水利用的典范。二是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道路雨洪通过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德国城市街道雨洪管道口均设有截污挂篮,以拦截雨洪径流携带的污染物。城市地面使用可渗透地砖,以减小径流。行道树周围以疏松的树皮、木屑、碎石、镂空金属盖板覆盖。三是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小区沿着排水道修建可渗透浅沟,表面植有草皮,供雨水径流时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则进入雨洪池或人工湿地,作为水景或继续下渗。   3、采用经济手段控制排污量   为了实现排入管网的径流量零增长的目标,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导则的指引下,各城市根据生态法、水法、地方行政费用管理等相关法规,制定了各自的雨水费用(也称为管道使用费)征收标准。并结合各地降水状况、业主所拥有的不透水地面面积,由地方行政主管部门核算并收取业主应缴纳的雨水费。此项资金主要用于雨水项目的投资补贴,以鼓励雨水利用项目的建设。雨水费用的征收有力地促进了雨水处置和利用方式的转变,对雨水管理理念的贯彻有重要意义。   4、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机制   德国对水资源实施统一的管理制度,即由水务局统一管理与水务有关的全部事项,包括雨水、地表水、地下水、供水和污水处理等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并以市场模式运作,接受社会的监督。这种管理模式保证了水务管理者对水资源的统一调配,有利于管理好水循环的每个环节,同时又促使用水者合理、有效地用好每一滴水,使水资源和水务管理始终处在良性发展中。
(二)美国
  美国的城市雨水管理总体上经历了排放、水量控制、水质控制、生态保护等阶段,雨水管理理念和技术重点逐渐向低影响开发(LID)源头控制转变,逐步构建污染防治与总量削减相结合的多目标控制和管理体系。   1、立法严控雨水下泄量   美国国会积极立法保障雨水的调蓄及利用。1972年的联邦水污染控制法(FWPCA)、1987年的水质法案(WQA)和1997年的清洁水法(CWA)均强调了对雨水径流及其污染控制系统的识别和管理利用。联邦法律要求对所有新开发区强制实行“就地滞洪蓄水”,即改建或新建开发区的雨水下泄量不得超过开发前的水平。在联邦法律基础上,各州相继制定了《雨水利用条例》,保证雨水的资源化利用。同时,美国联邦和各州还通过总税收控制、发行义务债券、联邦和州给予补贴与贷款等一系列的经济手段来鼓励雨水的合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2、强调非工程的生态技术开发与综合应用   美国的雨水资源管理以提高天然入渗能力为宗旨,最为显著的特色是对城市雨水资源管理和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实施“最佳管理方案(Best Management Practice,BMP)”,通过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雨水的控制和处理,强调源头控制、强调自然与生态措施、强调非工程方法。   在城市雨水利用处理技术应用上,强调非工程的生态技术开发与综合运用。在城市雨水资源管理和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第二代“最佳管理方案 (BMP) ”中强调与植物、绿地、水体等自然条件和景观结合的生态设计,如植被缓冲带、植物浅沟、湿地等, 大量应用由屋顶蓄水或入渗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以获得环境、生态、景观等多重效益。20世纪90年代,美国东部马里兰州的乔治王子郡及西北地区的西雅图和波特兰市共同提出的基于微观尺度景观控制措施发展而来的“低冲击开发”雨水管理技术,通过分散的、均匀分布的、小规模的雨水源头控制机制,用渗透、过滤、存储、蒸发,以及在接近源头的地方截取径流等设计技术,来实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缓解或修复开发造成的难以避免的水文扰动,减少开发行为活动对场地水文状况的冲击。
(三)日本
  日本是个水资源较缺乏的国家,政府十分重视对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早在1980年日本建设省就开始推行雨水贮留渗透计划,近年来随着雨水渗透设施的推广和应用,带动了相关领域内的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法律、技术和管理体系逐渐完善。   1、发挥规划和社会组织作用   日本建设省在1980年通过推广雨水贮留渗透计划来推进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1992年颁布的“第二代城市下水总体规划”正式将雨水渗沟、渗塘及透水地面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要求新建和改建的大型公共建筑群必须设置雨水就地下渗设施,要求在城市中的新开发土地每公顷土地应附设500立方米的雨洪调蓄池。1988年还成立了民间组织“日本雨水贮留渗透技术协会”。这些计划、规划和非政府性的组织为日本城市雨水资源的控制及利用奠定了基础,保障了雨水资源化的实施。   2、注重雨水调蓄设施的多功能应用   日本的雨水利用的具体技术措施包括:降低操场、绿地、公园、花坛、楼间空地的地面高程;在停车场、广场铺设透水路面或碎石路面,并建设渗水井,加速雨水渗流;在运动场下修建大型地下水库,并利用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作为水库调蓄雨洪;在东京、大阪等特大城市建设地下河将低洼地区雨水导入地下河;在城市上游侧修建分洪水路;在城市河道狭窄处修筑旁通水道;在低洼处建设大型泵站排水等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技术手段是建设雨水调节池,在传统的、功能单一的雨水调节池的基础上发展了多功能调蓄设施,具有设计标准高、规模大、效益投资高的特点。在非雨季或没有大暴雨时,多功能调蓄设施还可以全部或部分地发挥城市景观、公园、绿地、停车场、运动场、市民休闲集会和娱乐场所等多种功能。   3、加大雨水利用的政府补助   日本对雨水利用实行补助金制度,各个地区和城市的补助政策不一。例如东京都墨田区1996年开始建立促进雨水利用补助金制度,对地下储雨装置、中型储雨装置和小型储雨装置给予一定的补助,水池每立方米补40-120美元 ,雨水净化器补1/3-2/3的设备价,以此促进雨水利用技术的应用以及雨水资源化。   日本雨水管理围绕多功能调蓄设施推广应用经历了以下阶段:准备期(20世纪70年代),政府对多功能调蓄设施进行了一些研究和示范性的应用;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政府对多功能调蓄设施开展广泛的应用并进行经验总结;飞跃期(20世纪90年代),多功能调蓄设施得以广泛应用,在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 国内海绵城市探索
(一)深圳
  研究、规范、示范三位一体实践低冲击开发理念   早在2004年,深圳市就引入低冲击开发理念,积极探索在城市发展转型和南方独特气候条件下的规划建设新模式。十年来,通过创建低冲击开发示范区、出台相关标准规范和政策法规,以及加强低冲击开发基础研究和国际交流,低冲击开发模式在深圳市的应用已初见成效。   1、开展相关技术交流与研究   2004年深圳市举办了第四届“流域管理与城市供水国际学术研讨会”,深圳市水务局与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和美国联邦环保局签署包括流域管理、面源污染控制和低冲击开发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协议框架。深圳市光明新区低冲击开发示范区成为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低影响开发城市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项目的基础研究与示范基地。通过将课题研究、国际交流与自身实践相结合,促进城市雨水系统建设理念从快排为主到“渗、滞、蓄、用、排”相结合的转变,为探索“自身可持续、成本可接受、形式可复制”的低冲击开发模式奠定基础。   2、编制完善地方相关导则规范   在国家标准《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的基础上,深圳编制了一系列关于低冲击开发的地方技术规范。包括:①《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适用于深圳市的建筑与小区、市政道路、工商业区、城中村、城市绿地等雨水利用工程的规划、设计、管理与维护,规定了雨水利用工程的系统组成、设施种类以及设计准则,比较详细地给出了径流污染控制、雨水入渗和雨水收集利用的设计方法,并以附录形式给出径流污染控制设施示意图;②《深圳市再生水、雨水利用水质规范》,规定了深圳市再生水、雨水利用的水源要求、利用水水质标准以及水质监测方法;③《深圳市低冲击开发技术基础规范》(在编),适用于深圳市低冲击开发及雨水综合利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维护,规范要求低冲击开发设施应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附:中国最早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   日,《深圳市光明新区建设项目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规划设计导则(试行)》发布,光明新区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迈入全面推广阶段。日,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对外印发,我国城镇排水防涝系统建设导向发生根本性转变。深规院作为《导则》的起草单位,推送2013年发布的深圳《导则》全文,供诸位同行与住建部《指南》相互参详。
来源:【海绵深标】中国最早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微信号..
  3、创建国家低冲击开发示范区   针对我国低冲击开发建设模式缺乏规模化应用和实证的现实困境,2009年起,深圳市政府与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始推动深圳市光明新区低冲击开发示范区的创建工作,编制完成《光明新区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整体工作方案》。2011年9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光明新区列为全国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示范区的具体创建工作从2010年开始,通过典型示范项目建设和追踪后评价,逐步完善相关管理条例和技术手册,到2020年全面建成低碳示范区。
  ——深圳光明新区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深圳光明新区的低影响开发建设于2008年开始,一直在住建部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现已成为全国低影响开发的示范区。以下介绍这一示范区实现雨水综合利用的实践经验,为更多城市建设成为“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提供借鉴。   光明新区位于深圳市西北部,面积156平方公里,人口48万人。区域年均降雨量1935毫米,汛期暴雨集中,一方面极易产生城市内涝,全区有26个易涝点;另一方面严重缺水,70%以上的用水依靠境外调水。
  为此,深圳市光明新区管委会调整了雨水控制私立,遵循源头控制、生态治理的原则,将原来的“快排”转向“渗、滞、蓄、用、排”,利用透水铺装,下凹绿地、人工湿地、地下蓄水池等措施,建设海绵城市,提高雨水径流控制率,扭转城市“逢雨必涝、雨后即旱”的困境。
  下面从四个方面为大家介绍光明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   一、规划先导   深圳市光明新区管委会先后编制了《光明新区雨洪利用规划》和《启动区低冲击开发详细规划》、《建设项目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规划设计导则》等规划。明确了年径流控制率为70%、初期雨水污染控制总量削减不低于40%的总体要求,并在此基础上,细化了控制指标。
  二、示范引路   光明新区先期启动了18个政府投资的示范项目。
1.公共建筑示范项目 主要措施:采用绿色屋顶、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生态停车场等工程措施。 成效:累计年雨水利用量超过1万立方米,综合径流系数由0.7-0.8下降到 0.4以下。 案例:光明新区群众体育中心
图5 绿色屋顶
图6 透水广场
图7 生态停车场
2.市政道路示范项目 主要措施:下凹绿地(耐旱耐涝的美人蕉、黄昌、再力花、菖蒲等)、透水道路等。 成效:径流系数控制在0.5。道路排水能力由2年一遇提升至4年一遇,中小雨不产生汇流。 案例:公园路、门户区36号及38号公路
图8 下凹绿地进水口
图9 原理示意图
图10 透水道路
3.公园绿地示范项目 主要措施:植草沟、滞留塘(耐旱耐涝的美人蕉、黄昌、再力花、菖蒲等)、地下蓄水池等。 成效:径流系数控制在0.1。年收集回用雨水1.5万立方米、回补地下水25万立方米。 案例:光明新城公园(面积59万平方米)
图11 植草沟
图12 滞留塘
图13 地下蓄水池
4.水系湿地示范项目 主要措施:自然水体、调蓄池、人工湿地(美人蕉,再力花,菖蒲)、稳定塘等。 成效:确保湖体水质达到地表Ⅳ类水标准 案例:明湖城市公园
图14 调蓄池(曝气控制)
图15 人工湿地
图16 湖面
  三、完善制度   在总结示范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深圳市光明新区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规划设计导则实施办法》,将低影响开发的要求纳入基本建设程序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政府各相关部门按职责严格把关,形成合力。   发改部门:审核公共区域范围内,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设施的投资。   规划国土部门:将实施低影响开发建设要求作为土地划拨或出让的依据,并负责按照低影响开发的要求进行规划审核和验收。   建设部门:按照低影响开发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图审查及竣工验收。
  四、全面推广   及时总结开展低影响开发建设的经验,全面推广。全区建设项目的业主必须严格按照规划控制要求和相关制度实施低影响开发建设,公共区域内由政府投资建设,约占投资总量的30%;非公共区域完全靠业主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约占投资总量的70%。   到2020年,光明新区将基本建成“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1.提升排水防涝能力   •将既有排水管网的排水能力,从1-2年一遇提升至3-4年一遇。   •暴雨内涝发生频次降低50%。   2.缓解水资源短缺压力   •所有建设项目绿化浇洒、景观用水全部使用收集的雨水。   •全区收集利用的雨水量,替代10%以上的自来水用水量。
来源:【海绵深圳】深圳光明新区海绵城市建设实践.“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微信号..
(二)福建
  以省域专项行动和技术指南引导海绵城市建设   为减缓因城市不透水地表增加引发的城市内涝等系列生态问题,福建省政府开展了提高城市透水率专项行动。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近日组织编制了试行的技术指南,围绕提高透水率的主要实现途径,从规划设计优化和工程措施推广方面,分别提出在规划设计中贯彻透水理念的设计要点和要求。   1、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途径   指南明确了提高城市透水率的途径包括加强城市绿化、推广透水性铺装和强化雨水生态管理。加强城市绿化的主要方式包括通过因地制宜多建设城市湿地公园、郊野公园、小绿地、小公园等构建完整的城市绿色透水网络;通过采用雨水花园、植草沟等下凹式绿地建设形式,提倡屋顶绿化,提高绿地的雨水滞留和渗透能力;提倡建设城市片林,绿地内宜多种植乔木、灌木等涵养水分能力强的植被。推广透水性铺装材料是将目前采用的不透水硬化法改为透水硬化法,使建筑室外地面、道路、广场和停车场等成为可透水地表,以便雨水入渗回补地下水。强化雨水生态管理主要是利用植物、砾石、沙土等自然要素,通过建造生物滞留池、渗井、渗透沟、砂滤池和采用透水路面、过滤带、植草沟、屋顶绿化等措施,对不透水地表产生的降雨径流进行蓄留、过滤、传输、渗透等,实现对地表径流污染物的处理和地下水的补给,缓解因不透水地表面积增加引发的一系列城市和生态问题。   2、明确规划设计目标和任务   指南提出,规划设计优化要以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为目标,将透水型城市发展理念融入规划全过程,将低影响开发、精明增长、生态网络、生态补偿等理论内化到城市规划的各个层面,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有效地控制城市不透水地表面积,提高城市透水率。   3、明确工程设施推广的着力点   在工程设施推广方面,指南要求,通过各类提高城市透水率工程措施的应用,达到减少暴雨径流量、延缓地表径流洪峰生成时间、减少面源污染以及涵养地下水的目的;通过绿地透水优化措施、城市硬化区域透水优化措施以及入渗、存储设施等,以入渗、过滤、蒸发和蓄流等方式,使地块开发后透水率尽量接近或优于之前的状态。此外,还要充分考虑城市空间布局,综合利用绿地、水体等自然条件,优化园林景观设计,增加园林景观的雨水生态管理功能。 来源:海绵城市.江苏省城研所.“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所”微信号..
下载次数:0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暂无同义词
最近编辑者
浏览次数: 15822 次
编辑次数: 4次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综述--年会论文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综述--年会论文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对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中有关园林生态问题的思考――重庆风景园林网 重庆市风景园林学会
站内搜索:
园林动态:
&&&&&&&&&&&&&&&&&&
您当前位置:&>>&&>>&对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中有关园林生态问题的思考
对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中有关园林生态问题的思考
 作者:杨振华,黄丽霞 时间:日 阅读次数:270
摘 要:文章从海绵城市的概念由来及研究情况入手,重点阐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与城市园林建设重要的关系,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下的园林工作策略,帮助读者更加全面理解和掌握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理清海绵城市建设中园林工作者的思路。
关键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防涝减灾;园林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均强调要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近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成为水利、建设领域推广执行的新技术,但是,作为园林工作者,对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技术的理解及其与园林建设的衔接存在很多疑惑和迷茫,深入探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中几个关键的、与园林密切相关的问题变得及其重要和紧迫。
1/概念及研究历史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1]。海绵城市建设是面对气候条件急剧变化提出的应对措施,湿地公园、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植草沟、屋顶花园等绿地类型是实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重要的绿地形式,海绵城市建设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管理技术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也是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重要措施。
低影响开发,(Low-ImpactDevelopment,简称LID),是发达国家新兴的城市规划概念,最早于&1990&年由美国乔治省马里兰州环境资源署首次提出,其基本内涵是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机制和设计技术,综合采用入渗、过滤、蒸发和蓄流等方式减少径流排水量,使城市开发区域的水文功能尽量接近开发之前的自然水文循环状态[2]&[3],这对建设“绿色城市”、“生态城市”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LID理念是管理雨水而非处理雨水,与造价高、工程量大的末端雨水治理方法最大的不同,LID&是通过小动作、高性价比的景观方法从源头进行雨水过程管理。LID&通过使用精妙设计和先进技术,使保护生态系统安全和保证公众生活质量二者达到良好的平衡,在环境受到较小影响的情况下,使区域的高速发展成为可能[4]。
&图1 场地开发对自然水文的影响&
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了城市景观格局的演变,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场地规划直接影响场地的雨水径流(图1),在我国,绝大多数项目在进行场地规划时,缺乏对雨水及自然水文循环的考虑,增加大量的不透水面,场地原有的自然水文循环被破坏,自然排水路径被改变,导致场地开发后雨水径流量加大,洪涝风险加剧[6],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地表温度和空气湿度的变化引起了一系列生态系统的重平衡,增加了极端气候的再现频率,不断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
2/海绵城市建设几个关键问题的理解
2.1&海绵城市建设的系统性
图2 我国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区图
谈到海绵城市,总有人说蓄水、净化是水利部门的事情,也有人说只有园林绿地才能渗得下,滞得住雨水。其实,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海绵城市建设的系统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多个部门的联合推动。首先,从我国大陆地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区图(图2)可以看出,每个城市的气候特征、土壤地质等天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差异较大,径流总量控制目标不同。因此,由规划引领确定一个城市,甚至一个片区的径流控制目标,建设、水利、园林、交通、市政、环保等多部门联合开展,才能实现低影响开发。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主任工程师任心欣在建设部举办的海绵城市培训会上指出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就水论水的事情,顶层设计非常重要,单一的部门很难将这项工程推动。
其次,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是系统性的,在一个项目中要将“渗、滞、蓄、净、用、排”技术中的多个技术配合实施,才能更好的实现对雨水径流的控制,单一的技术很难有效的实现既定目标。而且,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项目,选用的技术措施不尽相同。如重庆这样的山地城市,坡度较大,岩石多,土层较薄,汇水快,雨量较充沛,无明显的雨季和旱季,在低影响开发建设中更侧重于渗、滞、用和排的技术措施。
2.2&城市绿地功能的兼容性
城市下垫面大部分是建筑屋顶、道路与城市绿地,城市绿地基本均与地下土壤相连接,海绵城市建设工程需要发挥绿地的这一特性,进行渗、滞、蓄、净。但是,在发挥城市绿地特有属性进行雨洪控制中,要严守城市绿地生态、景观的主体功能。在海绵城市技术培训会中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强健强调“城市绿地不是水库”,明确了城市绿地建设依然要贯彻“生态优先,兼顾景观”的原则,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建设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技术设施。因此,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措施,新建绿地在规划设计前期就应该给予考虑,对设施设备、土壤类型、植物选择等内容统一设计和施工,实现城市绿地生态、景观与雨洪控制的兼容共存。已经完工的城市绿地,结合其他的改造工程做一些局部的改造,如更换路面铺装是比较可行的,盲目地把现有绿地铲除实施改造是不可取的,把握城市绿地的主体功能,兼顾考虑雨洪控制,实现二者兼容共存,切不可为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而大面积毁绿占绿。&
2.3&雨水收集利用的选择性
随着空气污染和土壤污染逐步严重,雨水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污染的雨水及融汇了大量地表污染物的雨水直接引入绿地进行灌溉,将会对绿地造成严重的污染,长期以往,植物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存小环境受到破坏。然而,城市径流污染在我国还未引起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足够重视,&一些城市在水系治理中缺少对城市径流污染的考虑,几方面的缺失给未来水环境生态治理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埋下了巨大隐患[7]。&
&图3 主路初期雨水弃流及便道外侧下凹式绿地接收雨水设计构想[8]
因此,对雨水的收集利用首先需要考虑净化问题。据研究,在北方,冬季干燥少雨,春季第一场雨水的污染程度比较严重,因此,北京新建的道路雨水收集设施中增添一些人工阻截设施(图3),第一场雨水进入排水系统,收集后进行净化再排放。对全年降雨分布不均匀或偶有出现冬旱或伏旱的情况,也应该对第一场雨水实施阻截,不分情况的利用会造成更加严重的生态问题。而在南方雨水较多、无明显雨季与旱季的城市,雨水的污染问题相对要轻一些。
2.4&防洪减灾设施的不可替代性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是在城市内涝不断出现,水环境不断恶化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但是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技术主要针对中小雨,对大暴雨有一定的缓减作用,如城市湿地、屋顶花园、透水性铺装、雨水沟等设施的建设可以减少径流总量、消减峰值、延缓峰值时间,但是不能完全消除洪涝灾害。因此,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管控措施不能完全取代防洪减灾设施,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施不是防洪减灾的全部,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防洪减灾设施不可缺少、不可替代。
3/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下园林工作策略
3.1&规划引领,过程监督
3.1.1&规划是雨水径流控制的指挥棒。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园林工作首要任务是会同规划、国土等部门做好城市雨水径流控制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在大规划的引领下完成各地块的小规划。全国海绵城市示范区――深圳市光明新区就制定了《光明新区雨水利用规划》、《低冲击开发详细规划》。规划确定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区域的雨洪控制目标,详细规划确定了地块的雨水收集利用目标及需要采取的措施,根据规划确定绿地是接纳客水的绿地,还是自身集雨型绿地来开展相应的规划设计,确保该处绿地实现在区域海绵城市中的作用。
3.1.2&规划是过程监督的重要依据。
总体规划的指标要求是各分项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也是过程监督和结果验收的重要依据。目前,对新建项目的配套绿地验收主要采取核对竣工后的绿地面积、绿地率等数据上,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技术对城市建设中对水的径流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考核新建项目对原有环境保护的新要求,一些欧美国家对新建项目是否达标考核很多的生态指标,如对比开发前和开发后的雨水径流控制率,并在过程中监督施工单位采取的技术措施,也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3.2&突出保护,科学建设
3.2.1&保护原始地形地貌是实现低影响开发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低影响开发技术要求开发前和开发后的雨水径流量相同或尽可能接近,城市中的山体、河流、湿地和植被对城市生态系统稳定与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留这些自然元素是实现目标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城市建设中,突出保护,不仅在景观方面能保留更多自然的风貌,在生态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3.2.2&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应用。
(1)低影响开发绿地规划设计。
在绿地规划设计中把LID的理念和技术科学合理的融入传统的场地景观规划设计方案中。做好场地地形地貌、水文水系、生态植被、土壤渗透性及周围环境等条件分析,进一步了解开发场地的雨水径流、水环境现状,了解场地开发的优势特征以及面临关键问题,才能有针对性的确定设计原则,以指导科学规划建设一些生态湿地、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人工景观绿地和配套的雨水收集、净化和处理设施。
(2)低影响开发铺装建设。
图4 采用透水形式得铺装施工图
图5 采用透水材料的铺装施工图
铺装是景观的设计要素之一。现代城市的建设中,大量的不透水路面、地坪等硬化铺装,虽然改善了交通和道路状况,但是给城市水文生态和气候环境都产生了显著的不利影响,如洪涝风险、“人造沙漠”和热岛效应。在所有的铺装形式中,按透水性可以分为不透水铺装和透水铺装两种类型。透水铺装是顺应LID理念的铺装形式。透水铺装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材料本身具有透水性能,如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透水砖等,另一种是采用透水的制作与铺装形式,如嵌草砖、碎石卵石铺装等(如图4、5)。透水铺装由于其承压能力没有不透水铺装强,因此透水铺装一般适用于人行道、广场、停车场以及车流量较少的道路。采用本身具有透水性能的材料制作的透水性铺装,在设计和施工上要严格按照标准实施,确保下层能渗得下水;采用透水的制作和铺装形式制作的透水性铺装,需要加强后期的管理,确保透水的空隙能保持畅通,景观优美。
(3)低影响开发植物选择
图6 雨水花园形式绿地结构示意图
植物是景观重要的设计要素之一,也是LID雨水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雨水设施中植物的选择原则,除了考虑植物的景观功能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考虑何种植物能在雨水设施的特殊生境条件下生长良好,并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生态功能。目前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常用的植物品种,如黄葛树、小叶榕、法国梧桐、香樟、紫薇、木芙蓉、红叶李等乔木和金叶女贞、红继木、杜鹃等灌木在积水的情况能生长如何,能耐多久的水淹?需要一些实验来验证。根据不同的区域选择不同植物品种(如图6),雨水花园不同的区域水量不同,充分考虑蓄水区水淹时长和深度,缓冲区和边缘区在无水情况下的植物生长和养护。大花美人蕉、菖蒲、再力花、荷花、睡莲等水湿生植物在不同深度的水域中生长,但是在水位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这些植物的生长和养护需要提前做好考虑。
3.3&科学评估,逐步改造
已建城区的海绵城市改造要避免盲目地全面翻挖,应结合各城市的实际情况,结合旧城改造、道路改扩建等规划逐步推进。首先制定清晰、可行的近期改造规划,加强模型模拟和对现有排水能力及内涝风险的评估分析,更高效地挖掘已有设施和地表的排涝能力,用好有限的资金,优先解决重点易涝点。通过科学的评估,在改造困难的区域,如果合理地利用现有管道系统、道路地表的排水能力,并结合一定的LID和调蓄措施,能达到排涝标准即可认为满足近期规划建设要求。
3.4&深入研究,同步推广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在国内属于起步阶段,一些科研院所对雨水控制技术的理论研究已经开展,但示范项目建设和推广实践较少,相关的标准规范依然是空白,园林工作者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和小范围的实践,北京市园林局在过去的几年了,做了很多海绵城市技术研究,如耐水淹植物的筛选,详细掌握雨水控制技术中采用的技术措施和设施设备的适用情况、建设技术和运行管理,筛选一批适合不同绿地类型的植物品种,为下一步的推广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成果。如美国、澳大利亚及加拿大的学者针对雨水花园中植物的特殊功能,不同植物对雨水中污染物的去除能力的差异以及存在这种差异的原因,不同环境因素对雨水花园植物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实验研究,这些研究对我们实施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学习借鉴作用。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之一,将雨水作为一种资源而不是“废物”,体现一种尊重场地和区域特点,促进雨水渗透和生物多样性重建的创新理念。对城市水生态保护、修复和重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仅仅对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与园林绿化建设管理紧密相关的部分问题进行了论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涵盖的内容丰富,雨水收集、净化和利用的方式多种多样,作者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有助于园林同行理解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不盲目抛弃原有的园林建设技术和成果,因地制宜开展试点工作,合理平衡园林绿化主体功能与雨水控制,做到规划前期早介入,建设中期严把控,管理后期不放松。
低影响开发技术最早因水而提出,但是,这个技术的思路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水的方面,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一直是我们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对城市中土壤、风、光照等各种自然要素的低影响是我们实现生态平衡的重要途径,希望通过海绵城市建设,让“低影响”开发的各种研究和技术推广更加全面和快速。
参考文献:
[1]&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S].&
2014(10):15-18.
[2]&陈雄,何红霞,郝慧敏.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住
区空间规划设计[J].华中建筑,2012(04):117-120.
[3]&陈宏亮.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道路雨水系统衔接
关系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3.
[4]&汤萌萌.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绿地系统规划方
法与应用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2.
[5]&Low&Impact&Development&Hydrologic&Analysis[M].
Prince&George’s&County,Maryland:Department&of&Env&ironmental&Resources,1999.
[6]&王佳.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场地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
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3.
[7]&车伍,张d,赵杨.我国排水防涝及海绵城市建设
中若干问题分析[J].建设科技,2015(01):22-28.&
[8]&强健.城市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的研究与实践[R].北
京:北京市园林绿化局,2015.&
作者简介:
杨振华 男 1980年10月
毕业院校:西南大学
职  称:园林工程师
工作单位:园林事业管理局
黄丽霞 女 1980年10月
毕业院校:西南大学
职  称:园林工程师
工作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本栏目文章论文严禁转载
【】【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相关文章】
著名设计师及作品
主管:重庆市园林局 主办:重庆风景园林学会 承办:重庆立意园林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C)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地 址:重庆菜袁路205号园林服务中心3楼(园林技校旁边)
网站联系电话:023-
资质申报专线:023-&&&023-&&&&&&学会电话、传真:02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绵宝宝主题曲放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