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计算感抗的计算公式XL的误差

东莞市宇顺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生产商
联系人:陈先生
本网采购热线:5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中国化工仪器网上看到的,谢谢
主营产品:色环电感,贴片电感,工字电感,绕线电感,功率电感,色码电感
主营业务:色环电感,贴片电感,工字电感,绕线电感,功率电感,色码电感
该商家其它产品
其它商家同类产品在电感元件交流电路中,在关联参考方向下,电压与电流在相位上的关系是( )。感抗的计算公式为XL=( )。_百度知道
在电感元件交流电路中,在关联参考方向下,电压与电流在相位上的关系是( )。感抗的计算公式为XL=( )。
电压与电流在相位上的关系是(
),在关联参考方向下在电感元件交流电路中。感抗的计算公式为XL=(
提问者采纳
电压和电流差90度。感抗为wl。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感抗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相位上电压越前电流90度。感抗XL=ωL=2πfL(欧)。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电子设计基础(三):电感
电子设计基础(三):电感
发布: | 作者:-- | 来源: -- | 查看:860次 | 用户关注:
电感:当线圈通过电流后,在线圈中形成磁场感应,感应磁场又会产生感应电流来抵制通过线圈中的电流。我们把这种电流与线圈的相互作用关系称其为电的感抗,也就是电感,单位是&亨利&(H)。
  电感线圈是由导线一圈靠一圈地绕在绝缘管上,导线彼此互相绝缘,而绝缘管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包含铁芯或磁粉芯,简称电感。用L 表示,单位有亨利(H)、毫亨利 (mH)、微亨利(uH),1H=1
  电感:当线圈通过电流后,在线圈中形成磁场感应,感应磁场又会产生感应电流来抵制通过线圈中的电流。我们把这种电流与线圈的相互作用关系称其为电的感抗,也就是电感,单位是&亨利&(H)。
  电感线圈是由导线一圈靠一圈地绕在绝缘管上,导线彼此互相绝缘,而绝缘管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包含铁芯或磁粉芯,简称电感。用L 表示,单位有亨利(H)、毫亨利 (mH)、微亨利(uH),1H=10^3mH=10^6uH。
  一、电感器的作用与电路图形符号
  (一)电感器的电路图形符号
  电感器是用漆包线、纱包线或塑皮线等在绝缘骨架或磁心、铁心上绕制成的一组串联的同轴线匝,它在电路中用字母&L&表示,上图是其电路图形符号,下图是实物图。
  (二)电感器的作用
  电感器的主要作用是对交流信号进行隔离、滤波或与电容器、电阻器等组成谐
  二、电感器的结构与特点
  电感器一般由骨架、绕组、屏蔽罩、封装材料、磁芯或铁芯等组成。
  1.骨架 骨架泛指绕制线圈的支架。一些体积较大的固定式电感器或可调式电感器(如振荡线圈、阻流圈等),大多数是将漆包线(或纱包线)环绕在骨架上,再将磁芯或铜芯、铜芯等装入骨架的内腔,以提高其电感量。
  骨架通常是采用塑料、胶木、陶瓷制成,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制成不同的形状。
  小型电感器(例如色码电感器)一般不使用骨架,而是直接将漆包线绕在磁芯上。
  空心电感器(也称脱胎线圈或空心线圈,多用于高频电路中)不用磁芯、骨架和屏蔽罩等,而是先在模具上绕好后再脱去模具,并将线圈各圈之间拉开一定距离。
  2.绕组 绕组是指具有规定功能的一组线圈,它是电感器的基本组成部分。
  绕组有单层和多层之分。单层绕组又有密绕(绕制时导线一圈挨一圈)和间绕(绕制时每圈导线之间均隔一定的距离)两种形式;多层绕组有分层平绕、乱绕、蜂房式绕法等多种。
  3.磁芯与磁棒 磁芯与磁棒一般采用镍锌铁氧体(NX系列)或锰锌铁氧体(MX系列)等材料,它
  有&工&字形、柱形、帽形、&E&形、罐形等多种形状,如右图所示。
  4.铁芯 铁芯材料主要有硅钢片、坡莫合金等,其外形多为&E&型。
  5.屏蔽罩 为避免有些电感器在工作时产生的磁场影响其它电路及元器件正常工作,就为其增加了金属屏幕罩(例如半导体收音机的振荡线圈等)。采用屏蔽罩的电感器,会增加线圈的损耗,使Q值降低。
  6.封装材料 有些电感器(如色码电感器、色环电感器等)绕制好后,用封装材料将线圈和磁芯等密封起来。封装材料采用塑料或环氧树脂等。
  三、电感器的种类
  按结构分类
  电感器按其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线绕式电感器和非线绕式电感器(多层片状、印刷电感等),还可分为固定式电感器和可调式电感器。
  按贴装方式分:有贴片式电感器,插件式电感器。同时对电感器有外部屏蔽的成为屏蔽电感器,线圈裸露点一般称为非屏蔽电感器。固定式电感器又分为空心电感器、磁芯电感器、铁心电感器等,根据其结构外形和引脚方式还可分为立式同向引脚电感器、卧式轴向引脚电感器、大中型电感器、小巧玲珑型电感器和片状电感器等。
&&&&&&&  
  可调式电感器又分为磁心可调电感器、铜心可调电感器、滑动接点可调电感器、串联互感可调电感器和多抽头可调电感器。
  按工作频率分类
  电感按工作频率可分为高频电感器、中频电感器和低频电感器。
  空心电感器、磁心电感器和铜心电感器一般为中频或高频电感器,而铁心电感器多数为低频电感器。
  按用途分类
  电感器按用途可分为振荡电感器、校正电感器、显像管偏转电感器、阻流电感器、滤波电感器、隔离电感电感器、被偿电感器等。
&&&&&&& 振荡电感器又分为电视机行振荡线圈、东西枕形校正线圈等。
  显像管偏转电感器分为行偏转线圈和场偏转线圈。
  阻流电感器(也称阻流圈)分为高频阻流圈、低频阻流圈、电子镇流器用阻流圈、电视机行频阻流圈和电视机场频阻流圈等。
  滤波电感器分为电源(工频)滤波电感器和高频滤波电感器等。
  四、电感线圈的主要特性参数
  电感器的主要参数有电感量、允许偏差、品质因数、分布电容及额定电流等。
  1、电感量 L
  电感量也称自感系数,是表示电感器产生自感应能力的一个物理量。
&&&&&&& 环形电感电感量L 表示线圈本身固有特性,与电流大小无关。除专门的电感线圈(色码电感)外,电感量一般不专门标注在线圈上,而以特定的名称标注。
  电感器电感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线圈的圈数(匝数)、绕制方式、有无磁心及磁心的材料等等。通常,线圈圈数越多、绕制的线圈越密集,电感量就越大。有磁心的线圈比无磁心的线圈电感量大;磁心导磁率越大的线圈,电感量也越大。
  电感量的基本单位是亨利(简称亨),用字母&H&表示。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亨(mH)和微亨(&H),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H=1000mH
  1mH=1000&H
  2、感抗 XL
  电感线圈对交流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称感抗XL,单位是欧姆。它与电感量L 和交流电频率f 的关系为XL=2&fL
  3、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是指电感器上标称的电感量与实际电感的允许误差值。
  一般用于振荡或滤波等电路中的电感器要求精度较高,允许偏差为&0.2%~&0.5%;而用于耦合、高频阻流等线圈的精度要求不高;允许偏差为&10%~15%。
  4、品质因素 Q
  品质因素Q 是表示线圈质量的一个物理量,Q 为感抗XL 与其等效的电阻的比值,即:Q=XL/R。 线圈的Q 值愈高,回路的损耗愈小。线圈的Q 值与导线的直流电阻,骨架的介质损耗,屏蔽罩或铁芯引起的损耗,高频趋肤效应的影响等因素有关。线圈的Q 值通常为几十到几百。
  5、分布电容
  线圈的匝与匝间、线圈与屏蔽罩间、线圈与底版间存在的电容被称为分布电容。分布电容的存在使线圈的 Q 值减小,稳定性变差,因而线圈的分布电容越小越好。
  6、额定电流
  额定电流是指电感器有正常工作时反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若工作电流超过额定电流,则电感器就会因发热而使性能参数发生改变,甚至还会因过流而烧毁。
&&&&&&& 环形电感
  五、常用线圈
  1、单层线圈
  单层线圈是用绝缘导线一圈挨一圈地绕在纸筒或胶木骨架上。如晶体管收音机中波天线线圈。
  2、蜂房式线圈
  如果所绕制的线圈,其平面不与旋转面平行,而是相交成一定的角度,这种线圈称为蜂房式线圈。而其旋转一周,导线来回弯折的次数,常称为折点数。蜂房式绕法的优点是体积小,分布电容小,而且电感量大。蜂房式线圈都是利用蜂房绕线机来绕制,折点越多,分布电容越小
  3、铁氧体磁芯和铁粉芯线圈
  线圈的电感量大小与有无磁芯有关。在空芯线圈中插入铁氧体磁芯,可增加电感量和提高线圈的品质因素。
  4、铜芯线圈
  铜芯线圈在超短波范围应用较多,利用旋动铜芯在线圈中的位置来改变电感量,这种调整比较方便、耐用。
  5、色码电感器
  色码电感器是具有固定电感量的电感器,其电感量标志方法同电阻一样以色环来标记。
  6、小型固定电感器
  小型固定电感器通常是用漆包线在磁芯上直接绕制而成,主要用在滤波、振荡、陷波、延迟等电路中,它有密封式和非密封式两种封装形式,两种形式又都有立式和卧式两种外形结构。
  1.立式密封固定电感器 立式密封固定电感器采用同向型引脚,国产电感量范围为0.1~2200&H(直标在外壳上),额定工作电流为0.05~1.6A,误差范围为&5%~&10%,进口的电感量,电流量范围更大,误差则更小。进口有TDK系列色码电感器,其电感量用色点标在电感器表面。
  2.卧式密封固定电感器 卧式密封固定电感器采用轴向型引脚,国产有LG1.LGA、LGX等系列。
  LG1系列电感器的电感量范围为0.1~22000&H(直标在外壳上),额定工作电流为0.05~1.6A,误差范围为&5%~&10%。
  LGA系列电感器采用超小型结构,外形与1/2W色环电阻器相似,其电感量范围为0.22~100&H(用色环标在外壳上),额定电流为0.09~0.4A。
  LGX系列色码电感器也为小型封装结构,其电感量范围为0.1~10000&H,额定电流分为50mA、150mA、300mA和1.6A四种规格。
  7、可调电感器
  常用的可调电感器有半导体收音机用振荡线圈、电视机用行振荡线圈、行线性线圈、中频陷波线圈、音响用频率补偿线圈、阻波线圈等,如下图所示。
&可调电感器
&&&&&&& 1).半导体收音机用振荡线圈 此振荡线圈在半导体收音机中与可变电容器等组成本机振荡电路,用来产生一个输入调谐电路接收的电台信号高出465kHz的本振信号。其外部为金属屏蔽罩,内部由尼龙衬架、工字形磁心、磁帽及引脚座等构成,在工字磁心上有用高强度漆包线绕制的绕组。磁帽装在屏蔽罩内的尼龙架上,可以上下旋转动,通过改变它与线圈的距离来改变线圈的电感量。电视机中频陷波线圈的内部结构与振荡线圈相似,只是磁帽可调磁心。
  2).电视机用行振荡线圈 行振荡线圈用在早期的黑白电视机中,它与外围的阻容元件及行振荡晶体管等组成自激振荡电路(三点式振荡器或间歇振荡器、多谐振荡器),用来产生频率为15625HZ的的矩形脉冲电压信号。该线圈的磁心中心有方孔,行同步调节旋钮直接插入方孔内,旋动行同步调节旋钮,即可改变磁心与线圈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改变线圈的电感量,使行振荡频率保持为15625HZ,与自动频率控制电路(AFC)送入的行同步脉冲产生同步振荡。
  3).行线性线圈 行线性线圈是一种非线性磁饱和电感线圈(其电感量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它一般串联在行偏转线圈回路中,利用其磁饱和特性来补偿图像的线性畸变。
  行线性线圈是用漆包线在&工&字型铁氧体高频磁心或铁氧体磁棒上绕制而成,线圈的旁边装有可调节的永久磁铁。通过改变永久磁铁与线圈的相对位置来改变线圈电感量的大小,从而达到线性补偿的目的。
  8、偏转线圈
  偏转线圈是电视机扫描电路输出级的负载,偏转线圈要求:偏转灵敏度高、磁场均匀、Q 值高、体积小、价格低。
  偏转线圈是电视机显像管的附属部件,它包括行偏转线圈和场偏转线圈,均套在显像管的管颈(锥体部位)上,用来控制电子束的扫描运动方向。行偏转线圈控制电子束作水平方向扫描,场偏转线圈控制电子束作垂直方向扫描。右图是偏转线圈的外形及结构。
&&&&&&& 偏转线圈外形
&&&&&&& 偏转线圈结构
  9、阻流电感器
  阻流电感器是指在电路中用以阻塞交流电流通路的电感线圈,它分为高频阻流线圈和低频阻流线圈。
  1.高频阻流线圈 高频阻流线圈也称高频扼流线圈,它用来阻止高频交流电流通过。
  高频阻流线圈工作在高频电路中,多用采空心或铁氧体高频磁心,骨架用陶瓷材料或塑料制成,线圈采用蜂房式分段绕制或多层平绕分段绕制。
  2.低频阻流线圈 低频阻流线圈也称低频扼流圈,它应用于电流电路、音频电路或场输出等电路,其作用是阻止低频交流电流通过。
  通常,将用在音频电路中的低频阻流线圈称为音频阻流圈,将用在场输出电路中的低频阻流线圈称为场阻流圈,将用在电流滤波电路中的低频阻流线圈称为滤波阻流圈。
  低频阻流圈一般采用&E&形硅钢片铁心(俗称矽钢片铁心)、坡莫合金铁心或铁淦氧磁心。为防止通过较大直流电流引起磁饱和,安装时在铁心中要留有适当空隙。
  六、自感与互感
  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线圈的周围就会产生磁场。当线圈中电流发生变化时,其周围的磁场也产生相应的变化,此变化的磁场可使线圈自身产生感应电动势(感生电动势)(电动势用以表示有源元件理想电源的端电压),这就是自感。
  两个电感线圈相互靠近时,一个电感线圈的磁场变化将影响另一个电感线圈,这种影响就是互感。互感的大小取决于电感线圈的自感与两个电感线圈耦合的程度,利用此原理制成的元件叫做互感器。
  七、最小值与最大值
  电感L的最小值由所需维持的最小负载电流的要求来决定。流过电感L的电流分为连续和不连续两种工作情况。不管是哪种情况,只要是输入、输出电压保持不变,则电流波形的斜率也不会因为负载电流的减小而改变。
  如果负载电流I。逐渐减小,在电感L中的波动电流最小值刚好为零时,定义为临界电流Ioc则Ioc应等于电流峰一峰值的-半,即
  Ioc=1/2△iL
  当Io & Ioc时,iL将进人不连续状态Io & Ioc时iL为连续状态。
  单端正激式转换器的闭环控制电路如图所示。图中Cc为去磁复位绕组△的分布电容。连续状态的传递函数有两个极点;不连续状态的传递函数只有一个极点,如果想在状态转换过程中都能稳定地工作,就必须要进行小心细致的设计。
  单端正激式转换器的闭环控制电路
  L值的另一个限制因素将出现在应用于多组输出电压的情况。因为控制环只与-个相关的输出端闭环,当此输出端电流低于临界值时,占空比将减少以保持此输出端的电压不变。对于其他的辅助输出端,假定其所带的是恒定负载,在上述占空比下降的情况下,其电压也下降。很明显这不是所希望的,因此在多组输出电压时,为了保持辅助输出电压不变,电感L的值应大于所需的最小值。也就是说,如果辅助电压要保持在一定的波动范围内时,则主输出的电感必须一直超过临界值,即一直在连续状态。
  电感的最大值一般受效率、体积和造价的限制,带直流电流运行的大电感的造价是昂贵的。从J眭能上来看,电感L过大将使调节系统的反应速度减慢。因为过大的L在负载出现较大的瞬态变化时限制了输出电流的最大变化率。
  八、共模电感
  (一)、初识共模电感
  共模电感(Common mode Choke),也叫共模扼流圈,常用于电脑的开关电源中过滤共模的电磁干扰信号。在板卡设计中,共模电感也是起EMI滤波的作用,用于抑制高速信号线产生的电磁波向外辐射发射。
  小知识: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
  计算机内部的主板上混合了各种高频电路、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它们工作时会产生大量高频电磁波互相干扰,这就是EMI。EMI还会通过主板布线或外接线缆向外发射,造成电磁辐射污染,不但影响其他的电子设备正常工作,还对人体有害。
  PC板卡上的芯片在工作过程中既是一个电磁干扰对象,也是一个电磁干扰源。总的来说,我们可以把这些电磁干扰分成两类:串模干扰(差模干扰)与共模干扰(接地干扰)。以主板上的两条PCB走线(连接主板各元件的导线)为例,所谓串模干扰,指的是两条走线之间的干扰;而共模干扰则是两条走线和PCB地线之间的电位差引起的干扰。
  串模干扰电流作用于两条信号线间,其传导方向与波形和信号电流一致;共模干扰电流作用在信号线路和地线之间,干扰电流在两条信号线上各流过二分之一且同向,并以地线为公共回路。
  串模干扰和共模干扰
  如果板卡产生的共模电流不经过衰减过滤(尤其是像USB和IEEE 1394接口这种高速接口走线上的共模电流),那么共模干扰电流就很容易通过接口数据线产生电磁辐射-在线缆中因共模电流而产生的共模辐射。美国FCC、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的CISPR22以及我国的GB9254等标准规范等都对信息技术设备通信端口的共模传导干扰和辐射发射有相关的限制要求。
  为了消除信号线上输入的干扰信号及感应的各种干扰,我们必须合理安排滤波电路来过滤共模和串模的干扰,共模电感就是滤波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共模电感实质上是一个双向滤波器:一方面要滤除信号线上共模电磁干扰,另一方面又要抑制本身不向外发出电磁干扰,避免影响同一电磁环境下其他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上图是我们常见的共模电感的内部电路示意图,在实际电路设计中,还可以采用多级共模电路来更好地滤除电磁干扰。此外,在主板上我们也能看到一种贴片式的共模电感,其结构和功能与直立式共模电感几乎是一样的。
  (二)、从工作原理看共模电感
  为什么共模电感能防EMI要弄清楚这点,我们需要从共模电感的结构开始分析。
  共模电感滤波电路
  上图是包含共模电感的滤波电路,La和Lb就是共模电感线圈。这两个线圈绕在同一铁芯上,匝数和相位都相同(绕制反向)。这样,当电路中的正常电流流经共模电感时,电流在同相位绕制的电感线圈中产生反向的磁场而相互抵消,此时正常信号电流主要受线圈电阻的影响(和少量因漏感造成的阻尼);当有共模电流流经线圈时,由于共模电流的同向性,会在线圈内产生同向的磁场而增大线圈的感抗,使线圈表现为高阻抗,产生较强的阻尼效果,以此衰减共模电流,达到滤波的目的。
  事实上,将这个滤波电路一端接干扰源,另一端接被干扰设备,则La和C1,Lb和C2就构成两组低通滤波器,可以使线路上的共模EMI信号被控制在很低的电平上。该电路既可以抑制外部的EMI信号传入,又可以衰减线路自身工作时产生的EMI信号,能有效地降低EMI干扰强度。
  小知识:漏感和差模电感
  对理想的电感模型而言,当线圈绕完后,所有磁通都集中在线圈的中心内。但通常情况下环形线圈不会绕满一周,或绕制不紧密,这样会引起磁通的泄漏。共模电感有两个绕组,其间有相当大的间隙,这样就会产生磁通泄漏,并形成差模电感。因此,共模电感一般也具有一定的差模干扰衰减能力。
  在滤波器的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利用漏感。如在普通的滤波器中,仅安装一个共模电感,利用共模电感的漏感产生适量的差模电感,起到对差模电流的抑制作用。有时,还要人为增加共模扼流圈的漏电感,提高差模电感量,以达到更好的滤波效果。
  从看板卡整体设计看共模电感
  在一些主板上,我们能看到共模电感,但是在大多数主板上,我们都会发现省略了该元件,甚至有的连位置也没有预留。这样的主板,合格吗?
  不可否认,共模电感对主板高速接口的共模干扰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能有效避免EMI通过线缆形成电磁辐射影响其余外设的正常工作和我们的身体健康。但同时也需要指出,板卡的防EMI设计是一个相当庞大和系统化的工程,采用共模电感的设计只是其中的一个小部分。高速接口处有共模电感设计的板卡,不见得整体防EMI设计就优秀。
  所以,从共模滤波电路我们只能看到板卡设计的一个方面,这一点容易被大家忽略,犯下见木不见林的错误。 只有了解了板卡整体的防EMI设计,我们才可以评价板卡的优劣。那么,优秀的板卡设计在防EMI性能上一般都会做哪些工作呢?
  ●主板Layout(布线)设计
  对优秀的主板布线设计而言,时钟走线大多会采用屏蔽措施或者靠近地线以降低EMI。对多层PCB设计,在相邻的PCB走线层会采用开环原则,导线从一层到另一层,在设计上就会避免导线形成环状。如果走线构成闭环,就起到了天线的作用,会增强EMI辐射强度。
  信号线的不等长同样会造成两条线路阻抗不平衡而形成共模干扰,因此,在板卡设计中都会将信号线以蛇形线方式处理使其阻抗尽可能的一致,减弱共模干扰。同时,蛇形线在布线时也会最大限度地减小弯曲的摆幅,以减小环形区域的面积,从而降低辐射强度。
  主板的蛇形布线
  在高速PCB设计中,走线的长度一般都不会是时钟信号波长1/4的整数倍,否则会产生谐振,产生严重的EMI辐射。同时走线要保证回流路径最小而且通畅。对去耦电容的设计来说,其设置要靠近电源管脚,并且电容的电源走线和地线所包围的面积要尽可能地小,这样才能减小电源的波纹和噪声,降低EMI辐射。
  当然,上述只是PCB防EMI设计中的一小部分原则。主板的Layout设计是一门非常复杂而精深的学问,甚至很多DIYer都有这样的共识:Layout设计得优秀与否,对主板的整体性能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
  ●主板布线的划断
  如果想将主板电路间的电磁干扰完全隔离,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将电磁干扰一个个地&包&起来,因此要采用其他办法来降低干扰的程度。主板PCB中的金属导线是传递干扰电流的罪魁祸首,它像天线一样传递和发射着电磁干扰信号,因此在合适的地方&截断&这些&天线&是有用的防EMI的方法。
  &天线&断了,再以一圈绝缘体将其包围,它对外界的干扰自然就会大大减小。如果在断开处使用滤波电容还可以更进一步降低电磁辐射泄露。这种设计能明显地增加高频工作时的稳定性和防止EMI辐射的产生,许多大的主板厂商在设计上都使用了该方法。
  电感的计算公式:
  加载其电感量按下式计算:线圈公式
  阻抗(ohm) = 2 * 3.14159 * F(工作频率) * 电感量(mH),设定需用 360ohm 阻抗,因此:
  电感量(mH) = 阻抗 (ohm) & (2*3.14159) & F (工作频率) = 360 & (2*3.14159) & 7.06 = 8.116mH
  据此可以算出绕线圈数:
  圈数 = [电感量* { ( 18*圈直径(吋)) + ( 40 * 圈长(吋))}] & 圈直径 (吋)
  圈数 = [8.116 * {(18*2.047) + (40*3.74)}] & 2.047 = 19 圈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L(mH)=(0.08D.D.N.N)/(3D+9W+10H)
  D------线圈直径
  N------线圈匝数
  d-----线径
  H----线圈高度
  W----线圈宽度
  单位分别为毫米和mH。。
  空心线圈电感量计算公式:
  l=(0.01*D*N*N)/(L/D+0.44)
  线圈电感量 l单位: 微亨
  线圈直径 D单位: cm
  线圈匝数 N单位: 匝
  线圈长度 L单位: cm
  频率电感电容计算公式:
  l=25330.3/[(f0*f0)*c]
  工作频率: f0 单位:MHZ 本题f0=125KHZ=0.125
  谐振电容: c 单位:PF 本题建义c=500.。.1000pf 可自行先决定,或由Q
  值决定
  谐振电感: l 单位: 微亨
  线圈电感的计算公式
  1。针对环行CORE,有以下公式可利用: (IRON)
  L=N2.AL L= 电感值(H)
  H-DC=0.4&NI / l N= 线圈匝数(圈)
  AL= 感应系数
  H-DC=直流磁化力 I= 通过电流(A)
  l= 磁路长度(cm)
  l及AL值大小,可参照Micrometal对照表。例如: 以T50-52材,线圈5圈半,其L值为T50-52(表示OD为0.5英吋),经查表其AL值约为33nH
  L=33.(5.5)2=998.25nH≒1&H
  当流过10A电流时,其L值变化可由l=3.74(查表)
  H-DC=0.4&NI / l = 0.4&3.14&5.5&10 / 3.74 = 18.47 (查表后)
  即可了解L值下降程度(&i%)
  2。介绍一个经验公式
  L=(k*&0*&s*N2*S)/l
  &0 为真空磁导率=4&*10(-7)。(10的负七次方)
  &s 为线圈内部磁芯的相对磁导率,空心线圈时&s=1
  N2 为线圈圈数的平方
  S 线圈的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l 线圈的长度, 单位为米
  k 系数,取决于线圈的半径(R)与长度(l)的比值。
  计算出的电感量的单位为亨利(H)。
相关文章:电子设计基础(一):电阻
&&&&&&&&&&&&&&&&&&&&电子设计基础(二):电容
本页面信息由华强电子网用户提供,如果涉嫌侵权,请与我们客服联系,我们核实后将及时处理。
应用与方案分类
&&& 目前,处理器性能的主要衡量指标是时钟感抗、容抗、电压、电阻他们之间有什么重要公式呢?_百度作业帮
感抗、容抗、电压、电阻他们之间有什么重要公式呢?
感抗、容抗、电压、电阻他们之间有什么重要公式呢?
leslie0500075
失谐滤波回路的主要用途是防止谐波放大,滤波效果不大,回路传串联谐振频率通常低于电网的最低次特征谐波频率,即设定为基波频率的3.4.2倍.工程计算公式为:电抗器电抗XL=电容器容抗XC的百分比(X%)或者:电抗器功率QL=电容器基波容量QC的百分比(X%)电抗器电抗或容量一般为电容器容抗或容量的6~7%.在选择x=6%时,谐振次数为vr=4.08.失谐滤波回路只吸收少量5次及以上的谐波,谐波源产生的谐波的大部分流入电网,电容器容量根据预计达到的功率因数值确定纯滤波回路的主要用途是吸收谐波,同时补偿基波无功.在串联谐振状态下,滤波回路的合成阻抗XS接近于0,因此可对相关谐波形成“短路”.在谐振频率以下滤波回路呈容性,因此能够输出容性基波无功功率以补偿感性无功功率.在谐振频率以上滤波回路呈感性.由于滤波回路在谐振点以下呈容性,所以在其特征频率以下又与电网电感形成并联谐振回路.如果在这个频率范围内没有特征谐波,则并联谐振对电网不会产生危害.由于滤波回路的主要任务是吸收电网谐波,所以限制了对基波无功功率进行调节的灵活性,只能对各个回路进行投切,投入的顺序为从低次到高次,切除的顺序为从高次到低次.对于容量较大的补偿滤波装置,可以采取纯滤波回路和失谐滤波回路结合的方法,即纯滤波回路固定运行,补偿基本负荷,失谐滤波回路 作为调节运行.对于低压谐波装置,也可以采取多个同次滤波回路并联的方法,但需注意以下两点:a)失谐滤波回路可以并联运行,用于对滤波效果没有严格要求的场所.b)同次调谐滤波回路并联运行会出现问题.在谐振频率下回路阻抗理论上为0,但实际上电流不可能在两个支路间平均分配,其主要原因:—由于元件制作误差、环境温度变化、电容器老化和元件容丝的动作等因素影响,导致各支路阻抗不为0,并且互有差异.—电感和电容的调谐精度的限制.不可能将两个支路的参数调的完全一样.如果两个同次滤波回路中的一个在特征谐波频率下呈感性,另一个呈容性,则会产生并联谐振,使谐波放大.如果经过经济技术比较需要采用并联方式,可以将两个支路均调为在特征谐波频率下呈感性,即ωr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感抗和容抗计算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