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枫林路中山医院南段什么时间拓宽

济南纬十二路南段拓宽 “老济南”商铺停业难割舍
[提要]济南纬十二路南段拓宽后,除铁路桥路段将设为双向八车道外,其余路段均设置为双向十车道。近日,齐鲁网记者在纬十二道路两旁看到,不少商铺受工程影响已停止营业。
大家都在看
济南纬十二路南段拓宽后,除铁路桥路段将设为双向八车道外,其余路段均设置为双向十车道。近日,齐鲁网记者在纬十二道路两旁看到,不少商铺受工程影响已停止营业。
&&|&& &&|&&
来源:齐鲁网&&|&&作者:&&|&&责任编辑:蔡晓彤
66岁的杨大爷是位“老济南”,在华联商厦公交车站旁边经营报摊已有7、8年。这次道路拓宽,他非常支持,表示自己会休息一段时间,等路修好了再出摊。但是嘴上这么说,杨大爷却迟迟舍不得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摄 蔡晓彤/文
在经二纬十二路口,一个服装店打出了“搬家狂甩,一件不留”的字样。据老板周先生介绍,原来服装店的生意还不错,现在说要拆,生意就不好了,即使打出甩卖的字样也鲜有人光顾。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摄 蔡晓彤/文
纬十二路沿街许多商铺都打出了拆迁大甩卖的字样。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摄 蔡晓彤/文
门卫徐师傅介绍,这一宿舍区的楼基本是80年代建,中间最老的一栋是50年代的产物。这栋70多年寿命的楼经历多次地震依然毫发无损,至今仍有人居住。这座院子里的楼房两年前就在要拆的范围画了红线,但现在还没有得到明确的安排。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摄 蔡晓彤/文
纬十二路沿线很多墙上都写上了大大的“拆”字。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摄 蔡晓彤/文
纬十二路铁路桥附近的清真寺将拆除重建。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摄 蔡晓彤/文
来自浙江温州的何先生夫妇在纬十二路经营电器用品店已有6、7年时间。“来的都是熟客,搬走了积累的老顾客也没了……”何先生的妻子王女士显得有些遗憾。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摄 蔡晓彤/文
80岁的高永芳在这个三层小楼上已经住了一辈子:“自打我的祖父起就在这里住了”。高老太太说,这里有她一生的回忆,要搬走了万分舍不得。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摄 蔡晓彤/文
在纬十二道路西边的一处工地,墙上的“拆”字格外醒目,一辆挖土机正在清理建筑垃圾。据一位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马路对面是配合道路拓宽工程而进行拆除,而马路西边则是棚户区改造的项目。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摄 蔡晓彤/文
明星电影院是深受济南百姓怀念的老建筑,在本次道路拓宽工程中,有一个角在道路红线范围内,由于其已被认定为济南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极有可能通过缩减绿地面积得以保留。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摄 蔡晓彤/文中国工商银行(兴庆路南段支行)&的简介
中国工商银行于1984年成立,全面承担起原由中国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担当起积聚社会财富、支援国家建设的重任。2005年,中国工商银行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正式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商银行”);2006年,工商银行成功在上海、香港两地同步发行上市。工商银行在中国拥有领先的市场地位、优质的客户基础、多元的业...
中国工商银行于1984年成立,全面承担起原由中国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担当起积聚社会财富、支援国家建设的重任。2005年,中国工商银行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正式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商银行”);2006年,工商银行成功在上海、香港两地同步发行上市。工商银行在中国拥有领先的市场地位、优质的客户基础、多元的业务结构、强劲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以及卓越的品牌价值。工商银行正以建设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为目标,不断发展进步,以真诚的服务与专业的能力帮助全球客户管理资产、创造财富。 工商银行具有强劲的盈利能力。为了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工商银行不断深入实施经营转型战略。顺应宏观调控政策要求,各项贷款保持适度增长,结构优化;改善投资结构、拓展金融市场业务,大幅度增加资金营运收益;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点更加多元化。综合化经营与国际化发展战略实施迈出更大步伐。随着2007年金融租赁公司的成立,工商银行的非银行牌照类业务已延伸到投资银行、基金和租赁等市场领域;收购澳门、非洲等地最大银行股权,进入俄罗斯、印尼等新市场,境外机构达112家,形成了覆盖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和我国主要经贸往来地区的全球化服务网络。在中国及全球13个国家与地区,近1.7万家境内外机构,覆盖中国大部分大中城市与主要国际金融中心,为客户直接提供优质服务;国内领先的电子银行平台,触手可及的网上、电话、手机与自助银行四大渠道,提供资金管理、收费缴费、营销服务、金融理财、代理销售、电子商务六大类服务;贵宾理财中心、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专属通道,专业金融理财师,为贵宾客户提供独到的服务。工商银行还与国内及122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多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全球化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深入实施“科技引领”战略,保持在国内同业中的信息科技领先地位,有力促进了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应用产品创新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拥有63项专利。全行客户信息系统建成,客户理财、现金管理、电子银行等业务领域产品进一步丰富,各类内部管理系统逐步建立完善。信息系统运行安全稳定。建成同城加异地的完整灾备架构,信息系统高可用性和灾备能力进一步增强,灾备系统的容量、性能和技术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收起
附近地标:
营业时间:
其他信息:
浏览中国工商银行(兴庆路南段支行)的用户购买了
中国工商银行(兴庆路南段支行)& 的点评
暂时没有此类点评。
点评和打分都将是其他网友的参考依据,并影响该商户评分。
马上成为 &中国工商银行(兴庆路南段支行)&第一点评人,获得更多积分。
中国工商银行(兴庆路南段支行)&共479人浏览
按字母排序:
查找附近其他商户
dv|android|300_140_2" target="_blank">
中国工商银行(兴庆路南段支行)& 附近其他商户
知名连锁店
爱帮快速收录服务
1个工作日收录|更快展示|更多商机
免费咨询热线动态-黑龙江集贤县滨河路南段道路建设和机械街改造建设工程招标公告
浏览次数:7
联系人:杨克军
手&&机:182&
所属行业:市政房地产建筑,其它
标讯类别:&国内招标&
资金来源:&其它&
所属地区:黑&龙&江
招&标&公&告
项目编号:2015-GFSG-113
1.招标条件
本招标项目集贤县滨河路南段道路建设和机械街改造建设工程已由相关部门批准建设,资金来源为政府投资。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本项目的施工进行公开招标。&
2.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2.1项目名称:集贤县滨河路南段道路建设和机械街改造建设工程;&&&
2.2建设地点:滨河路南段建设工程南起集贤县第一中学以东,北讫友谊街;机械街改造工程起点接现有机械街,终点至滨河路;&
2.3建设规模:本工程全长米;
2.4招标范围:集贤县滨河路南段道路建设和机械街改造建设工程施工图纸及工程量清单等施工全过程包含的全部内容;&&
2.5工程质量标准:&合格;
2.6标段划分:本项目不划分标段;&
2.7计划工期:自日至日,共计372日历天。&&
3.申请人资格要求
3.1本次招标要求投标人须具备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及以上资&质,并在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具有相应的施工能力;其中,投标人拟派项目经理须具备市政公用工程专业建造师正书,且未担任其他在施建设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
3.2本次投标报名不接受联合体报名申请。
联系人:杨克&军
手&&机:182&
4.资格审查方式
本次招标采用资格后审的资格审查方式,详见招标文件。
5.申请报名
凡有意参加投标者,请于日至日上午9:00到11:00,下午14:00到16:00(法定节假日除外),携带企业营业执照、资&质正书、安全生产许可正、法人授权委托书(被授权人必须为拟用于本项目的建造师)、被授权人身份正、项目经理的注册建造师正书、项目经理的安全考核正、项目经理的劳动合同及养老保险正明;上述材料的原件及加盖公章的复印件(上述正件均应年检有效、正企相符,正件变更的需提供有效的发正机关正明)报名,过期不候。&
6.招标文件的获取&
6.1凡通过上述报名者,请于日至日上午9:00到11:00,下午14:00到16:00(法定节假日除外)购买招标文件。
6.2招标文件售价执行相关规定,售后不退。
联系人:杨克军
手&&机:182&
发布IP:124.205.*.*(IP所在地:北京)
内容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或个人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无忧商务网仅展示上述信息,无忧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也不涉及您与发布者之间的任何法律关系及法律纠纷。
友情提醒:建议您务必先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夸张的描述、私人银行账户等都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对于任何付款行为请您慎重抉择!请意识到互联网中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请不要随意给陌生人汇款,以免上当受骗!
所属公司:
联 系 人:华朔招标办
联系地址:[北京市]北京市海淀区
邮政编码:100093
联系电话:010-
联系传真: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是由企业自行发布,仅展示上述信息,并不保证您使用上述信息时的情况与之相符,也不担保该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也不承担浏览者的任何商业风险。保留全部或部分删除上述介绍信息的权利。请不要随意给陌生人汇款,以免上当受骗!上海城区的老地名
位于杨浦区的西南部,平凉路、通北路交会处一带。东近许昌路,西近景星路,南近杨树浦路,是区内一处以旧式里弄房为主的居住区。
清光绪年间建有韬朋路(今通北路)和华盛路(今许昌路),后来在韬朋路建造了八樑的砖木结构里弄房屋,始有八埭头之称。发展到抗日战争前夕,八埭头一带已形成人烟稠密,主要道路两侧商店毗接的闹市。现今的八埭头已经形成一个重要的商业网点。
白莲泾(Bai lian
位于浦东新区的西南部,泛指浦东南路以西的白莲泾两侧一带。
该处原为野草丛生的荒僻之地,清宣统年间,美国大来洋行在此建大来货栈和大来码头,逐渐形成市集。沿江一带多码头、仓库。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造时已经被重新规划改造。
位于闸北区东南部,天目东路、宝山路交会处附近一带。
宣统元年(1909年)沪宁铁路于界路北侧设火车站(北站)。尔后修筑宝昌路、虬江路、公兴路等10余条道路,兴建虬江里等一批石库门里弄房屋,陆续开设旅馆、餐馆、酒楼及各类商店,设有长途汽车站,成为以交通和商业著称的繁华地段。现今火车北站已取消,西移为上海火车站(新客站)。
曹家渡(Cao jia
位于普陀区东南部、长宁区东北部和静安区的西北部,苏州河南岸,地跨普陀、长宁、静安三区。1.5
地境原为上海县西郊乡村,明初曹氏家族在今曹家弄北、万航渡路西、江苏北路东形成曹家宅村落。隆庆、万历年间,曹氏建渡亭,设义渡,故名曹家渡。
因极司非尔路中段两侧的白利南路(今长宁路)、康脑脱路(今康定路)、劳勃生路(今长寿路)相交成辐射状,中心为占地三亩许的椭圆形场地,遂习称附近一带为五角场。成为沪西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之一。
cao xie bang
叉袋角(Cha dai
位于静安区北部,海防路、淮安路、西苏州路交会处一带。原范围还包括普陀区的莫干山路附近。
地名因苏州河在此呈凸出角状得名;或说上海开埠后,沿苏州河岸工厂、煤号、堆栈、木行等纷纷开设,谋生者就近搭建“滚地龙”、草棚栖身,里人见其聚居处地形似麻袋,故名叉袋角。后在安远路以南仍有沿用此地名。
(Da pu qiao)
因原来的肇嘉浜于此地建有带浦桥,谐音打浦桥,故名。,20世纪20年代建成新新里、同丰里、祥兴里等一批石库门房。肇嘉浜路北侧、瑞金二路南段商店较集中。
大柏树(Da bai
位于市区东北部,地跨虹口、杨浦区境。泛指邯郸路、曲阳路、中山北一路、水电路、逸仙路交会处附近一带。
该地原名薛家塘,是一个三岔路口,俗称三角场,后形成五岔路口,又俗称为小五角场。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此悬牌,名“大八辻(shi)”,读为“大八字”、“大八寺”。1988年改称今名。现是市中心区通往五角场、江湾镇、宝山区的交通要道。
大世界(Da shi
位于黄浦区的南部,泛指延安东路与西藏中、南路交口处一带。
民国初年在此建成当时远东最大的游乐场大世界,故地境习称为大世界。此后小型剧场、舞厅、书场、饮食店、粮果店、百货店、绸缎布匹店、酒楼、旅馆竞相开设。后来英商电车又在大世界附近与法商电车接轨,更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繁荣。
大洋桥(Da yang
在闸北、普陀两区境,泛指彭越浦(交通路北侧)一带。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建沪宁铁路时,于彭越浦建铁路桥,俗称大洋桥; 1918年在铁路桥北侧又建一石桥,亦称大洋桥,故名。
大自鸣钟(Da zi ming
普陀区东南部,长寿路和西康路交会处一带。
在两条路的交会处中心,以前建过顶嵌时钟的塔式纪念碑一座,所以习称沪西大自鸣钟。1958年钟塔拆除,曾设有新型的时钟,今又拆除,但名称仍被沿用。是当地的商业中心,也是区域的交通中心之一。
定海桥(Ding hai
位于杨浦区东南部,定海路、波阳路交口处一带。
因定海桥而得名。20世纪30年代,英商在此建啤酒厂、绒线厂,周围渐有棚户、简屋,逐渐发展成为工厂、住宅区。南端有轮渡通浦东新区庆宁寺。
东新桥(Dong xin
位于黄浦区的南部,泛指浙江中路、延安东路交会处一带。
东新桥原是洋泾浜上的一座桥名, 1914年后填洋泾浜筑今延安东路时桥毁,其时这一带已有饭店、茶楼、剧场、纸轧店、皮革业等店铺和娱乐场,形成区片后,因桥得名。是黄浦区内商业较繁荣和交通繁忙的地段之一。
董家渡(Dong jia
位于原南市区东部,泛指董家渡路、外马路交会处附近一带。
原为北仓渡,后因董姓渡夫,清嘉庆前已改称董家渡。现为码头仓库区,沿江有董家渡路轮渡站。
枫林桥(Feng lin
位于徐汇区东北部,泛指岳阳路、枫林路、肇嘉浜路交会处附近一带。
因原肇嘉浜(今肇嘉浜路)上的枫林桥而得名。为居民区,并有中科院上海分院和几家大医院等。
高郎桥(Gao lang
位于杨浦区西南部,长阳路桥附近地区。
因清嘉庆年间在杨树浦港上建有石桥高郎桥,故名。
1907年华德路(今长阳路)筑至桥堍,因交通便利,周围陆续兴建工厂、住宅。抗日战争初期曾遭严重破坏。现为住宅区。
位于原南市区的东部,白渡路、外马路交会处附近一带。
1897年马路工程局在肇嘉浜上、近黄浦江处修筑一座长达7.8米的木桥,因近南海关而称大关桥。
1902年海关移址老白渡外马路,桥称关桥,江边的码头也称关桥码头。1915年填浜筑白渡路时桥废,因有关桥码头,习称这一带为关桥。现该处为码头区,专运水果、蔬菜。
何家角(He jia
位于长宁区南部偏东,泛指安顺路东段两侧一带。
相传明末鸿胪寺卿何子升居此而得名(。清末,何氏家族衰微,杨姓继兴,在此兴建宗祠、办小学。民国7年(1918年)在此辟筑杨宅路,形成“何家地名、杨家路名”的说法。
位于虹口区东部。泛指虹镇老街,飞虹路、飞虹支路所形成的三角地区及其附近一带。
清乾隆年间该处已逐渐形成集镇,称虹安镇,简称虹镇。今虹镇老街为当时镇址所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贫民在废墟上搭建简屋,形成较大型的棚户区。
静安寺(Jing'an
位于静安区西南部。大致范围:乌鲁木齐北路以东,常德路以西,北京西路以南,延安中路以北的一片地区。
南宋嘉定前,这里称西芦浦沸井浜。自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古刹静安寺由沪渎迁此后,渐称今名。逐渐形成人口稠密、商业繁盛地区。主要道路上商店林立,是市区主要商业中心和交通要道之一。
位于原南市区的西北部,露香园路、大境路交会处一带。后来范围扩展到东至旧仓街,南至上海市实验小学,西至青莲街,北至高墩街。
这里原为顾氏露香园的一部分,露香园荒废后,园内的青莲座改为青莲庵。清嘉庆年间,青莲庵左前避为小演武场,占地约九亩,俗称九亩地。
居家桥(Ju jia
位于浦东新区西部,黄浦江南岸。
相传因昔介寿桥附近,入夜磷火(旧称鬼火)荧荧,遂称桥为鬼家桥。形成村落后,雅化为居家桥(上海“鬼”、“居”方言音相近),以桥为名。现为住宅区。
康家桥(Kang jia
位于静安区西部。东近延平路,南近新闸路,北近武宁路。
据传,旧有康姓妇女出资在西芦浦建康家桥,因名。民国13年(1924年)后逐步融为市区,形成区片后,仍沿用康家桥为名。
老白渡(Lao bai
位于浦东新区的西南部,泛指浦东南路、潍坊西路、老白渡路之间地区。
原为黄浦江渡口,名万安渡,俗称老摆渡,谐音老白渡,因名。
清乾隆以来,此地逐渐形成杨家宅、江北村等自然村落。清末外商在此建造码头、仓库,豪商巨贾开设店铺,逐渐形成市集。抗日战争时期为日军封锁区,遂衰落。现为居住区,间有小厂和小店。
老北门(Lao bei
位于原南市区北部的人民路、河南南路一带。
因原为上海旧城厢城门晏海门,俗称老北门,故名。
区域内住宅密集,以石库门房屋为主。区域内有陶瓷、饮食、果品、五金、百货等商店,是主要的商业点。
老西门(Lao xi
位于原南市区的西部,大致范围:东至复兴东路、曹家街,南至中华路、梦花街,西至西藏南路,北到中华路、人民路。
因原上海旧城厢城门仪凤门,俗称老西门,故名。
明清时期已有商肆, 1914~1918年间,南半城与北半城先后通行有轨电车,各种行业商店竞相开办,逐渐形成区内重要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
老闸桥(Lao zha
位于黄浦区北部,泛指福建中路(苏州河至北京东路)两侧一带。
因清光绪元年(1875年)在今苏州河福建路桥外侧建六孔简支木桥,后称老闸桥,形成区片后,因以为名。
此区域为黄浦区内商业繁盛地段之一。
地处徐汇区中部偏东,主要是指漕溪路、老沪闵路以东,石龙路—龙吴路—龙华港以北的徐汇内环以外区域。
该地区东临黄浦江,依托龙华旅游城、龙华机场地块的开发以及上海南站和徐家汇商圈的辐射,正成为徐汇区楼市发展的新热点。历史悠久的龙华古寺、龙华古塔与龙华旅游城、龙华烈士陵园一起组成了龙华旅游区。
卢家(Lu jia
位于卢湾区的中部。大致范围:东至淡水路、鲁班路,西至泰康路,南至斜徐路,北至建国中路。
原肇嘉浜在此折向北,西会罗家湾,昔有罗姓居此,故名。后以谐音称今名。
陆家宅(Lu jia
位于普陀区中部,中山北路、武宁路交会处一带。
19世纪末,该处东北侧形成陆家宅村落,并与其西侧的许家宅合称许陆家宅。20世纪50年代初,陆家宅附近又形成陆家宅东村、陆家宅后村等居民点,统称陆家宅。
陆家嘴(Lu jia
位于浦东新区西南部,泛指陆家嘴路(烂泥渡路至黄浦江边)两侧一带。
该地原为黄浦江岸一块突出的沙嘴,名陆家嘴,因名。江边设有陆家嘴路轮渡站,建有越江隧道,是联系浦东、浦西的要道之一。&
【陆家嘴的由来的民间传说:黄浦江东岸有一烂泥渡口,摆渡的是一个姓陆的姑娘,渡口西面一里处有一个庄家宅,村里住着一个读书人,以教书为生。某天,他应朋友邀请,过江赴约。
赶到渡口,见姑娘手执双桨,容光焕发,荡舟江中,似出水芙蓉,读书人顿生爱慕之心,便拿出一锭银子作为摆渡钱。姑娘说:“三十文足矣。”儒生回签:“余下赠与姑娘。”姑娘对银子看了一眼:“祖传银子,有何希罕,就是堆成银山,我也看不上眼。”儒生听了一惊,问:“这银子一不镌名雕字,二不划花刻记,怎知是我家祖传?”姑娘答道:“世上万物,数银子最有灵性,我家有祖传验银法,只需丢入水中,它便告诉我来龙去脉。”儒生不信,将银丢入水中,只见银子落水处,传出一圈圈水纹。姑娘笑道:“这水波从中间一圈圈地传出去,不是明白地告诉,你的银子象水波一样一代代传下来的吗?”儒生连称高见。
某日,儒生向东家借一绽纹银,又来渡口,意欲再试试姑娘的验银法。渡毕,将银子递与姑娘。姑娘接过,对儒生窥视一眼,又将银子抛入江中。儒生忙问:“此一锭纹银并非学生祖传,何故抛入江中?”姑娘回答:“借来之物,妄想骗得姑娘爱情。”儒生暗中称奇,想:“姑娘真神人也。”但却又问:“何以见得?”姑娘假装发怒:“怎么,你忘了我家祖传法了!刚才银子丢入江中,不是‘咚’的一声响吗?这说明银子是你东家的,今日八月中秋,又不是冬至年关,你东家怎么付你酬金?”儒生被说得张口结舌,无以对答,对姑娘更加敬重,更加心爱,并发誓要亲手赚来银子再去求爱。
从此,儒生白天教书,傍晚帮人挑水劈柴,终于积了一锭银子,小心翼翼的交给姑娘,姑娘再以祖传验银法验之,确认为辛苦钱,遂答应了儒生求爱。于是姑娘下水把江中银子捞出,修造了一个码头,方便渡口船泊岸,旅客纷纷称颂,便将渡口称为“陆家嘴”,用来纪念这位姓陆的巧嘴姑娘。】
马立斯(Ma li
在黄浦区西南部,泛指今大沽路(黄陂北路至重庆北路)两侧一带。
19世纪后期,马立斯因跑马赌博,积聚了大量资金,在这一带建了近十条里弄房和五处花园住宅,因名。现附近建有电信大楼、振兴大楼、振华大楼,名称正在逐渐湮没中。
麦家圈(Mai jia
位于黄浦区中部,泛指今山东中路(福州路至广东路)两侧一带。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英人麦都思在此购地开设墨海书馆,并建造住宅,因名。现名称正在逐渐湮没中。
南码头(Nanmatou)
位于浦东新区西南部。南码头区片有浦西、浦东两处,约于17世纪中叶时已设渡口。浦西区片位于南市,泛指陆家浜路、中山南路交会处以东一带。浦东区片大致范围:东至浦东南路、南至港口机械厂、西临黄浦江、北至南浦路。
1949年后市面日趋繁荣。现南码头路两侧商店毗接,设有银行、医院、电影院。黄浦江边有轮渡站和南浦大桥东侧引桥。
yang qiao)
位于卢湾、原南市的区境。泛指西藏南路(会稽路至方浜中路之间)两侧一带。
因旧跨周泾有南阳桥,故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8年)填周泾筑今西藏南路时,桥废。
泥城桥(Ni cheng
位于黄浦区西北部,泛指西藏中路(西藏路桥南堍至凤阳路)两侧一带。
清咸丰三年(1853年)开凿泥城浜,浜上架有北泥城桥、中泥城桥、泥城桥、南泥城桥。民国元年(1912年)填泥城浜,扩筑西藏路(今西藏中路),北泥城桥最后毁,形成区片名。是黄浦区内商业兴盛和交通繁忙的地段之一。
潘家湾(Pan jia
位于普陀区东部,苏州河与彭越浦之间。
19世纪中叶,彭越浦南岸河弯处形成村落,因潘姓较多,地名称潘家湾。
彭越浦北岸潭子湾市集兴起后,此处亦统称潭子湾。20世纪20年代,境西、南一带兴建工厂,大批劳动人民聚居于此,为沪西著名的“三湾一弄”
(朱家湾、潘家湾、谭子湾、药水弄)棚户区之一。
其昌栈(Qi chang
位于浦东新区西部,泛指钱仓路两侧一带。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英商在此建造公和祥码头其昌东栈和其昌西栈,因名。
民国初年设渡口,商市渐兴。现为住宅区和其昌栈轮渡站。
乔家栅(Qiao jia
位于徐汇区东北部,泛指襄阳南路、永嘉路交会处附近一带。
民国28年(1937年)创建乔家栅食府,以经营猪油百果松糕、粽子、擂沙团等特色点心闻名遐尔,而成为区片名。附近商店集中,是区内的一处商业网点。
ning si) 
位于浦东新区西部,上川路、浦东大道交口处一带。
因元大德年间建的庆宁寺得名;又因地有道堂庙(习称高庙),当地人也称之高庙。
黄浦江边设轮渡站和长途汽车站,是往来浦东、浦西的要道之一。
位于虹口区的南部。以汉阳洛、峨嵋路和塘沽路之间的三角地菜场为中心,包括附近的南浔路、闵行路和吴淞路一带。
形成的商业网点除了菜场还有百货等。附近有职工业余大学、中小学及圣心堂。
位于浦东新区西部,泛指浦东大道、歇浦路、洋泾港之间地区。
1937年前为日商所占的“老三井”和“同兴地皮”,抗战胜利后1948年改称胜利镇。多老式住宅,浦东大道、三荣西路店铺集中。江边有歇浦路轮渡站。
位于原南市区的东北部,泛指东门路两侧以及附近地区。
清末,上海城厢内外共分16个铺,此处为第十六铺,故名。旧时,主要集中在大东门、小南门一带。民国初年,沿江地带的商业逐渐北移至十六铺一带,沿码头是批发商的库房,东门路、方浜东路附近,银楼、皮货、海味、地货、棉布、药材等商号集中。解放后设有集市贸易市场和副食品交易市场。沿江原来还有十六铺客运站、东门路轮渡站和大达码头。
太平桥(Tai
ping qiao) 
位于卢湾区东北部,219
为该区域的商业繁荣地段之一。
潭子湾(Tan zi
在普陀区东部,彭越浦与苏州河交汇处北侧。
因河口称潭子口,清初即有潭子湾村落,亦称潭子里,地名遂称潭子湾。20、30年代,包括彭越浦南潘家湾在内统称潭子湾。抗日战争时期,万年庵及许多民房被炸毁,市集冷落。为沪西著名的“三湾一弄”(朱家湾、潘家湾、谭子湾、药水弄)棚户区之一。
唐家弄(Tang jia
位于闸北区东南部,泛指天潼路西段一带。
19世纪60年代,唐姓商人在此建成里弄式住宅,因名。
清末民初建有著名园林——徐园,修筑北福建路(今福建北路)、康家弄(今天潼路)。道光十八年(1893年)划入租界后,城市化程度更高。为住宅区。
唐家沙(Tang jia
位于闸北区中部,泛指洛川东路、平型关路交会处东南一带。
因原自然村名得名。清末民初已散居十几户菜农,19世纪40年代,大批绍兴人来此聚居,附近也建起皮辊厂、翻砂厂,北宝兴路也出现店铺。
位于浦东新区德西南部,泛指塘桥新路,塘桥路两侧一带。
名称起源于塘桥镇。塘桥镇最早记载见于清嘉庆《上海县志》,初分东镇、西镇。现为住宅区,沿江设有塘桥轮渡站、塘桥汽车站。
提篮桥(Ti lan
位于虹口区东南部。大致范围:东靠杨树浦路、惠民路,南滨黄浦江,西近东大名路,东北临霍山路,西北通向海门路一带。
以清嘉庆年间建于今东长治路东、海门路西的下海浦上的提篮桥(今废)得名。【桥的得名说法众多,其中一说常有香客提着盛放香烛的篮子,过桥去下海庙拜佛,因名;一说桥为瞿蓝两姓所建,名瞿蓝桥,音变为提篮桥。】现为区内商业、文化、交通较为集中地段。
(Tu shan wan)
在徐汇区的中部,泛指漕溪北路与蒲汇塘路交会处周围一带。
明、清时,在疏浚肇嘉浜、蒲汇塘时的淤泥堆在河道弯处,成一个土山。后来那里的天主堂将土山整平,建起育婴堂、慈母堂等机构,又陆续形成土山湾小市。
位于黄浦区的东部,东滨黄浦江。原泛指十六铺、中山东二路、外马路交会处至苏州河之间沿黄浦江西岸的狭长地带,现南端约起自新开河。
这里原是黄浦江滩地,上海开埠后,西人称之为The
Bund,中文写作外滩或黄浦滩,南段称法兰西外滩。
筑路后,建有很多中外银行,成为上海市的金融中心之一,并设有海关。经过拓宽改建的中山东一、二路是上海市南北向的交通干道之一。南端的隧道、轮渡站,北端的外白渡桥、吴淞路闸桥,以及相交会的北京东路、南京东路、九江路、福州路、广东路、延安东路、构成集散游人的交通网。
王家厍(Wang jia
又名王家沙,在静安区东部。大致范围:泰兴路东、北京西路南、大田路西、南京西路北之间地区。
清道光年间形成村落,因居民多王姓,故名。20世纪在今石门二路两侧建起10多幢花园住宅和大量里弄房,20年代建卡德大楼、德义大楼。抗日战争时期居民猛增,遂成人口密集的集住地。现为住宅区,多新、旧式里弄房。
五角场(Wu jiao
位于杨浦区的北部。
清末为上海县城北郊农村,散布有范家巷、庄家阁、陆家阁、小池家宅等自然村。20世纪20年代初期,今翔殷路、黄兴路、四平路、邯郸路、淞沪路先后筑成,以五条道路呈辐射状向五个方向伸展,状如五只角,称五角场。是市区往来宝山区的交通要道之一。
西新街(Xi xin
位于长宁区东北部,凯旋路、长宁路交口处附近。
抗日战争时期渐成棚户区。1940年日军强拆民房辟筑道路,称西新街,寓意公园(今中山公园)以西新开辟的街道,因名。
香花桥(Xiang hua
位于长宁区南部,泛指香花桥路两侧一带。
因原李泾上的香花桥得名。昔民宅面浜而筑,20世纪20年代筑安和寺路(今新华路)后,渐成人口稠密的集住地。1977年在南境建起数十幢多层楼房。有香花商场等商店10多家和化纤厂。
小浜湾xiao
小东门(Xiao dong
位于南市区东部的人民路、方浜中路交会处附近一带。
因原为上海旧城厢的城门宝带门,俗称小东门,故名。因与十六铺毗邻,向来是批发行业的集中之地。现为南市区三大商业网点(老西门、豫园商场)之一。东侧沿江有东门路轮渡站。
小木桥(Xiao mu
在杨浦区西南部,泛指杨树浦港以东的沈阳路两侧。
清光绪年间此处建有小木桥,因名。民国13年(1924年)在桥东堍建戏院“中华舞台”,居民喜称“到小木桥看戏”,渐成区片名。1949年前已成为人口密集的棚户区,多简屋。
小浦东(Xiao pu
位于浦东新区西部。原是张家浜东侧的洼地,俗称小浜东。清光绪年间,苏北难民来此搭建“滚地龙”和草棚栖身,改“浜”为“浦”,因名。20
世纪20年代已成为当时浦东大型的棚户区。现已改为住宅区。
小沙渡(Xiao sha
在普陀区东南部,泛指长寿路东段两侧至吴淞江(苏州河)一带地区。
以吴淞江(西康路桥处)原小沙渡得名。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公共租界扩展至小沙渡路(今西康路),渡口南岸形成居民点,亦称小沙渡。20世纪20、30年代,已成为沪西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人聚居的地区之一。民国32年(1943年),小沙渡路更名为西康路,渡口亦改名为西康渡(1981年撤渡建西康路桥),原有的小沙渡地名逐渐不复使用。
小莘庄(Xiao xin
地处静安区西北部,泛指长寿路南,万航渡路与康定路交口处东北一带。
约于20世纪30年代前后,苏北人来此搭建草棚、“滚地龙”栖身,逐渐形成集住地为居民区,因居民多从事辛苦劳作,取辛、莘谐音,故名小莘庄。
位于市区南部,跨南市、卢湾两区境。泛指陆家浜路、方斜路、肇周路、徐家汇路、制造局路等五条道路交会处附近一带。
早在19世纪,这里原有三条河道:周泾、陆家浜和肇家浜。以后河道被填平,筑了马路。在陆家浜与肇家浜汇合处附近有一座石桥,桥面斜对上海县城“老西门”因而得名为“斜桥”,1926年填浜筑路桥废。主要为住宅区,多旧式里弄房。道路交会处有各类小商店。东北侧有沪南体育场及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俗称红房子医院)。车辆繁忙,为市区一处交通要道。
忻康里(Xin kang
位于静安区西部,泛指康定路、万航渡路交口处东南一带。
原名丁家厍。1929年郁氏在此建二层石库门房屋187幢,为祝福其妻忻氏,改名忻康里。是曹家渡地区东侧的商业繁盛地段。
新开河(Xin kai
位于原南市区的东北部,泛指人民路、新开河南路、新开河北路、中山东二路沿黄浦江一带。
该处原为天后宫旧基。清同治年间开凿新河,东通黄浦江,西接城濠,北通洋泾浜,俗称新开河,西人仍称洋泾浜。1908年填河筑路,名新开河路。1911年在马路中间造房后,分称新开河南路、新开河北路。
新龙华(Xin long
位于徐汇区中部。泛指上海地铁一号线起点站附近一带,包括池河圈宅、王家宅、赵家里、高家浪、陈家宅、徐家宅、赵家宅、吉家宅、陆家宅等自然村。
民国5年(1916年)在此设铁路新龙华站后,渐称新龙华,设有铁路编组站。
徐家汇(Xu jia
位于徐汇区东北部。大致范围:广元路、虹桥路以南,宛平路以西,徐虹北路以东,蒲汇塘路以北。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葬其父于旧肇嘉浜、法华泾和蒲汇塘三河的会合处西侧,徐光启逝世后亦葬于此,后后裔居此成聚落,因名徐家厍,徐家汇、徐镇。
1847年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会长南格禄在此建天主堂。1914年法租界扩展至今华山路以东后,始有邮局、电灯、电话、自来水等公用设施。到1949年5月前,已有衡山路、华山路、天钥桥路、徐家汇路、斜徐路等通向徐家汇。本区域为市区西南部的交通要道和繁华的商业区。南丹路上有光启公园,设有地铁徐家汇站和徐闵线汽车站。
严家角(Yan jia
位于在闸北区的东南部,泛指芷江中路、通阁路交会处附近一带。
相传元初有严姓商人居此,因名。
清末民初建成严家阁路(今芷江中路)、天通庵路、宝通路。出现工厂、商店、医院以及私人花园“止园”、“粤高花园”。抗日战争期间,大批江淮难民在此搭建棚屋栖身。
杨家渡(Yang jia
位于浦东新区西南部。泛指黄浦江以东、浦东南路以西、杨家渡路两侧一带。
昔有杨姓船民泊居,兼营摆渡,名杨家渡,故名。
明万历年间逐渐形成居民点,清末有零星店铺,20世纪30年代前后市面渐兴,抗日战争期间衰落。现为住宅区,有零星工厂、小店。江边有杨家渡轮渡站。
杨家桥(Yang jia
位于普陀区西北部,桃浦西路南段一带。
以跨桃浦上的杨家桥而得名。
原为村落,本世纪20年代前后,因邻近真如车站(今上海西站)市集日趋兴盛。1949年后,市集逐步兴盛,桃浦西路南段商店毗接,行业齐全,成为真如镇北的重要商业网点。街市北段为农贸市场。桃浦东岸多工厂、仓库。境内及四周的桃浦西路、交通路、真南路、真北路等先后整修,境西还兴建了真北路立交桥,为普陀区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
杨树浦(Yang shu
位于杨浦区南部,泛指黄浦江以北,大连路以东地区,因杨树浦港而得名。清同治八年(1869年)筑杨树浦路,此后凡沿港、沿路的地区,都习称为杨树浦。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后,外商络续在此兴建缫丝、棉纺、造纸等厂及水厂、船厂,随之形成工厂与贫苦劳工聚居地区。有纺织、冶金、机械、造船、电力、轻工、化工等中小型工厂数百家。民居多旧式里弄房,平凉路、长阳路两侧有多、高层住宅。八埭头、长阳路、松潘路、定海路等处商店较集中。沿黄浦江岸有四处渡口。
药水弄(Yao shui
位于普陀区东南部,西康路以西,长寿路以北,北临苏州河。
范围约20公顷。东北角吴淞江边昔有小沙渡渡口,渡西河曲岸边曾开设石灰窑,故地境习称石灰窑。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公共租界扩展到小沙渡一带。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英商将制造“三酸”的江苏药水厂迁至境内,后地名遂改称药水弄。随着附近工厂增建,大批从苏北等地流入的破产农民在境内搭棚居住,抗日战争初期,闸北、虹口一带难民亦纷纷迁入,是沪西著名的“三湾一弄”
(朱家湾、潘家湾、谭子湾、药水弄)棚户区之一。现成为普陀区苏州河南岸最大的新型住宅区。
引翔港(Yin xiang
位于杨浦区的南部,长阳路、双阳路口一带。
这一带原是引翔港镇, 1937年毁于战火,抗日战争胜利后形成棚户区,只有几家小商店,习称引翔港。1986年起拆除全部旧屋,改建成多层和高层住宅。
鱼市场(Yu shi
位于杨浦区西南部,杨树浦路、江浦路交会处附近一带。
1949年前为上海最大的鱼市和鱼产品的集散场所,习称鱼市场,因名。1955年后,因各鱼行按行业归并,市面冷落,鱼市场之名已逐渐消失。
张家宅(Zhang jia
位于静安区东部。大致范围:东至石门二路,西至泰兴路,南至北京西路,北至新闸路。
据传晚清张姓居此,故名。民国20年(1931年)填浜筑张家宅路,为住宅区。
周家渡(Zhou jia
位于浦东新区西南部,上南路北端沿黄浦江一带。
相传有周姓船民在此摇船摆渡,由此得名。以后逐渐形成市集。
周家桥(Zhou jia
位于长宁区北部,泛指北翟路四号桥(苏州河)周围一带。
19,,1728),20世纪初辟筑白利南路(今长宁路)后,商人纷纷来批建厂,工厂附近形成棚户、简屋区,遂成市集。抗日战争时期,粮米贸易活跃。现有化工、棉纺等厂10多家,商店数十家。
周家嘴(Zhou jia
位于杨浦区东南部,杨树浦路、黎平路交口处一带。
因黄浦江在此折北,成嘴角状,旁原有周姓村落,故名周家嘴、周家嘴角。民国26年(1937年)村落毁于战火。1949年后在此陆续建工厂、油库。周家嘴之名已在逐渐消失。
朱家湾(Zhu jia
位于普陀区东部,中山北路北侧、光新路和真如港交会处一带。
清中叶有朱姓迁至虬江(今真如港东段)河弯北岸居住,称朱家湾。后形成朱家湾前、后浜两村落。20世纪20年代后,前浜居民聚居日众,形成朱家湾街(今光新路南段)。
抗日战争时期,大部分民房被毁,今住宅多为重建的棚户简屋,是沪西著名的“三湾一弄”
(朱家湾、潘家湾、谭子湾、药水弄)棚户区之一。现光新路西侧建有多层及高层住宅。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市枫林路180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