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增职方员外郎苏君墓志铭中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苏洵古文探析.pdf20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博士学位论文
苏洵古文研究
者: 毛德胜
指导教师: 戴建业
专业名称: 中国古代文学
研究方向: 唐宋文学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SchoolofChinese and
University
March,2011
博士学位论文‘
⑨DOCTORALDISSERTATION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忍德眇
日期:夕口J睁名月1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华中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
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非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老苏先生墓志铭》阅读答案及译文 -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 语文网
查询工具:
中考高考:
学科中心:
> 《老苏先生墓志铭》阅读答案及译文
《老苏先生墓志铭》阅读答案及译文
老苏先生墓志铭
有蜀君子曰苏君,讳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也。君之行义修于家,信于乡里,闻于蜀之人久矣。当至和、嘉祐之间,与其二子轼、辙偕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其所著书二十二篇献诸朝。书既出,而公卿士大夫争传之。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学称于时。眉山在西南数千里外,一日父子隐然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遂擅天下。君之文博辩宏伟,读者悚然想见其人。既见而温温似不能言,及即之,与居愈久,而愈可爱。间而出其所有,愈叩而愈无穷。呜呼!可谓纯明笃实之君子也。
曾祖讳祜,祖讳杲,父讳序,赠尚书职方员外郎。三世皆不显。职方君三子:曰澹、曰涣,皆以文学举进士,而君少,独不喜学,年已壮犹不知书。职方君纵而不问,乡闾亲族皆怪之。或问其故,职方君笑而不答,君亦自如也。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岁余,举进士再不中,又举茂才异等不中,退而叹曰:&此不足为吾学也。&悉取所为文数百篇焚之。益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之际,得其精粹,涵畜充溢,抑而不发。久之,慨然曰:&可矣!&由是下笔顷刻千言。其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盖其禀也厚,故发之迟;其志也悫①,故得之精。自来京师,一时后生学者皆尊其贤,学其文,以为师法。以其父子俱知名,故号老苏以别之。
初,修为上其书,召试紫微阁,辞不至。遂除秘书省校书郎。会太常修纂建隆以来礼书,乃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使食其禄,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方奏未报而以疾卒,实治平三年四月戊申也。享年五十有八。天子闻而哀之,特赠光禄寺丞,敕有司具舟载其丧归于蜀。治平四年十月壬申葬于彭山之安镇乡可龙里。君生于远方而学又晚成,常叹曰:&知我者唯吾父与欧阳公也。&然则非余谁宜铭?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节)
注:①悫:笃实。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闻于蜀之人久矣 闻:闻名
B.间而出其所有 间:间或,断断续续
C.举进士再不中 再:又,还
D.遂除秘书省校书郎 除:授于官职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洵&禀厚志悫&的一组是(3分)
①君之行义修于家,信于乡里,闻于蜀之人久矣
②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
③益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
④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之际,得其精粹
⑤其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
⑥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
A.①③⑤ B. 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至和、嘉祐年间,苏君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共同来到京城,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到了苏洵所写的二十二篇文章并推荐给朝廷。
B.苏序对苏洵的学习放任不管,乡邻和亲戚都去责怪他,有人问他原因,苏序也只是笑笑而不回答。
C.自从苏洵来到京城,一时之间,年轻人、求学者都尊崇他的贤能,学习他的文章,并当作典范来效仿。
D.苏洵跟姚辟一起编成了一百卷的《太常因革礼》,书编写好了以后,刚刚上奏朝廷没有得到答复就因病去世了。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学称于时。(3分)
(2)退而叹曰:&此不足为吾学也。&悉取所为文数百篇焚之。(4分)
(3)以其父子俱知名,故号老苏以别之。(3分)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其他热门阅读答案
查字典语文网:欧阳修的《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翻译_百度知道
欧阳修的《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翻译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译文蜀地有一个姓苏的君子,名洵,字明允,是眉州眉山县人。苏君高洁的品行和道义,在家里修养而成,在家乡广为传播,在蜀地的百姓中出名已经很久了。在至和、嘉佑年间,苏洵和他的两个儿于苏轼、苏辙一起来到京城,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到苏洵所写的二十二篇文章把它献给了朝廷。文章印刷后,公卿士大夫们争相传阅。他的两个儿子都考中了进士,并且都在前列,在当时也因文采学识而出名。 眉山在西南方数千里之外,苏洵父于由默默无闻而一日之间名扬京城,于是苏洵父子的文章从此独占天下;苏洵的文章广博雄辩,气势宏大,读到的人感到惊讶并由此想到他(神采飞扬)的样子。见面后发现他老实温和,似乎不像健谈的人。到逐渐接近他,跟他相处越久,就会发现他越发可爱。断断续续地谈出他所知道的,越询问他,就觉得他像...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墓志铭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现在的位置:>>
北宋文安主簿苏洵
发布时间:日
【字体: 】 【】 【】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三苏&文化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就是在世界文化长廊中也熠熠生辉。为了区分&三苏&的父子关系,人们称苏洵为&老苏&;因为老苏曾任文安县主簿,故又称为&文安先生&。
一、家世渊源
苏洵的祖先可以上溯到唐代声名显赫的苏味道。苏味道原籍赵州栾城(今属河北)人。乾封进士,圣历初官居相位。是唐代文学家,与李峤以文辞齐名,号称&苏李&。后因亲附张易之兄弟,中宗时贬为眉州刺史,遂定居眉州眉山县。苏洵的高祖苏釿、曾祖苏祐、祖父苏杲,3人皆不仕,而行义闻于乡里:苏釿肆力本业,家殷丰足,扶危济困;苏祐不为名利所惑,曾有事去成都,遇一道士,道士说自己有变化百物的法术,想传授于他,他却坚辞不受;苏杲则是仗义疏财、乐善好施的人。苏洵的父亲苏序也以轻财好施、急人之困闻于乡里,同时,他&疏达自信,持之以谦&,&读书务知大义,为诗务达其志&,(曾巩《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墓志铭》)先以子恩任大理评事,后累赠尚书职方员外郎。母亲史氏,知书达理,淑静贤惠。长兄苏澹、次兄苏涣皆以文学考中进士。尤其是苏涣,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提点利州路刑狱公事,有能名。
苏洵是苏序最小的儿子,生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或许是由于在家受宠的缘故吧,在这个&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充满书香典雅气息的家庭里,他却从小不愿意学习,20多岁了,还不知道读书,终日里与城中少年玩耍。对此,父亲却不闻不问,从不管教。亲戚邻里都感到奇怪,问其缘故,父亲或笑而不答,或对人说:&请君莫要忧虑。&
二、闭门苦读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这是旧时蒙学课本《三字经》中介绍苏洵大器晚成的句子。为什么苏洵到27岁才发愤读书?这除了父兄的影响之外,夫人程氏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程氏是四川青神县进士大理寺丞程文应之女,是个志向高远、学问渊博、琴棋书画样样皆能的才女。她18岁嫁给苏洵,见丈夫游荡不学,便苦口婆心地劝勉:&子苟有志,以生累我可也。&她要苏洵胸怀大志,刻苦力学,家中一切事务由她一人承担。苏洵对此很受感动,27岁那年,谢绝一切平素往来的朋友,毅然来到可龙里山,即今苏坟山老翁泉侧独居,用功学习。每当山空月明之际,举目远观泉井,见一白发老翁晃晃悠悠,偃息于泉井上;可走近看时,老翁随即隐没于泉井中。苏洵对白发老翁这般白费光阴、空度岁月感伤不已,从中深受启发。于是居山不出,兀然端坐,闭门苦读。
一年多以后,他先后两次赴试进士,皆不中;继试茂才异等,又不中。因而感叹道:&我的学问还差得很远啊!&回来后,就把自己以前所写的几百篇文章都焚烧了。从此,更加努力学习,日出则潜心攻读,日落则焚膏继晷。搁笔五、六年不写文章,终于&大究六经、百家之说,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之际,得其粹精,涵蓄充溢,抑而不发。&(欧阳修《霸州文安主簿苏君墓志铭》,以下简称《墓志》)又过了一段时间,他感慨的说:&可以写啦!&&由是下笔顷刻数千言,其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引文同上)遂成为一代文学大家。
三、名儒青衫
嘉祐元年(1056年),苏洵携子苏轼、苏辙和所作《权书》、《论衡》等文稿到益州(今成都市),请聪颖绝伦的好友益州知州张方平斧正。张方平看到苏洵的文章,大加赞扬道:&左丘明之《国语》,司马迁之善叙事,贾谊之明王道,君兼之矣。&(张方平《文安先生墓表》,以下简称《墓表》)并建议他将文稿刊印成书请文坛领袖、翰林学士欧阳修指教。
苏洵听从了张方平的建议,将自己所作的22篇文章刊印成书,当年又携2子从几千里外的家乡奔赴汴京(今开封市),谒见欧阳修,奉上自己的所著之书。欧阳修一见,大为称叹,以为能与荀况、贾谊、刘向相媲美。便立即将此书荐于宰相韩琦。韩琦也对苏洵刮目相看,予以厚待,&尝与论天下事,亦以为贾谊不能过也。&(《墓表》)于是欧阳修又特意撰写《荐布衣苏洵状》,与苏洵的著书一同献于朝廷。
从此,苏洵的大名轰动朝野,他的文章,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边陲),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曾巩《苏明允哀辞》,以下简称《哀辞》)
嘉祐三年(1058年),仁宗皇帝特意召他到紫微阁(即中书省,又称舍人院)参加面试,本想破格委以官职,可苏洵却推托有病,不肯应诏。直到嘉祐五年,才授官秘书省校书郎,后又任命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从此,苏洵由布衣换成青衫。嘉祐六年农历七月,朝廷纂修建隆(北宋开国年号)以来礼书,仁宗皇帝钦命苏洵领取文安县主簿的俸禄与陈州项城县令姚闢同修礼书。
四、赴任之谜
苏洵被任命为文安县主簿后,是否来文安走马上任,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认为苏洵到任的主要以《文安县志》为代表;认为没有到任的主要以乾隆帝为代表。
明崇祯创修本《文安县志?秩官志?名宦》中载:&苏洵,眉州人,仁宗嘉定(定,&祐&之误)五年,宰相韩琦奏于朝,除校书郎。寻以本县主簿修纂礼书,教民礼让,劝课农桑,民受其福,卒赠光禄寺丞。& 这最后一句后面还有小字&有欧阳修撰《墓志铭》&。这说明当时的纂修者纪大纲等人并非未读欧阳修《墓志铭》。清康熙四十二年本《文安县志?名宦志》中有关苏洵的介绍文字完全照搬了明创修本,只是删去了最后&有欧阳修撰《墓志铭》&小字。民国十一年本《文安县志》在《名宦》中除了对苏洵作了类似的介绍外,还在《艺文志》中全文刊载了欧阳修的《墓志铭》和苏洵的《上韩昭文论山陵书》文章。这三套旧志在对苏桥的介绍中,都有&以老泉遗迹得名&字样,都引用了明万历时任文安知县的戴九玄诗句:&苏公曾授文安簿,河上苏桥自昔传。&由此看来,旧志都认为苏洵来过文安苏桥镇。
乾隆帝却认为苏洵未曾赴任。他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苏桥杂咏》中的第一首诗写道:&修礼予之主簿禄,几曾赴任柳河厅(借称文安县。因唐贞观以前文安县城在柳河,故称)?长桥却说老苏建,未读欧阳《墓志铭》。&
当时,这位封建帝王可能只见过康熙四十二年本《文安县志》,并未见过明崇祯创修本,所以就武断地指责修志者&未读欧阳《墓志铭》&。实际上即便是欧阳修的《墓志铭》,也只有&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使食其禄,&&修礼书&之句,并未说明苏洵是否赴任。究竟是因为朝廷纂修礼书无从发薪俸才委以&文安县主簿&的虚衔,还是先任命为文安县主簿,后借调到京城纂修礼书?这才是问题的关键。纂修礼书的时间,笔者已经查明是嘉祐六年农历七月,而任命文安县主簿的时间只有&嘉祐六年&的说法。最近看到一则资料,说苏洵任命县主簿的时间是嘉祐六年初。如果是这样的话,苏洵必然来过文安。但这则资料是否属实,笔者目前还没有找到证据。
诚然,由于苏洵的文学久负盛名,又曾任过文安县主簿,本县借以膻芗(馨香)此地,附会出苏公建桥,&教民礼让,劝课农桑&等事,这是有可能的。但是,苏洵当年所任的是文安县主簿,是负责文书簿籍,掌管印鉴的掾吏,和现今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差不多,理应在县城衙门内供职办理事务。那为什么只在苏桥镇有建桥留名的传说,而县城和其他村镇都没有呢?为什么只在苏桥留下遗迹,而在其他地方却没有留下遗迹呢?再说,苏洵授官秘书省校书郎不久,朝廷就让他纂修礼书,其间如果不是补文安主簿之缺,何不顺理成章地以校书郎的薪俸纂修礼书?所以,笔者觉得苏洵在苏桥的传说并非都是虚构的。或许有人会问:那为什么苏洵的著述中只字未提文安县苏桥呢?是的,笔者最近通读了苏洵的散文全集,确实没有发现这方面的文章。但是,这也不能否认苏洵来过这里。可能是因为苏洵来的时间很短,调回汴京后又立即纂修礼书,没有来得及写文章;或者是因为这方面的文章散佚了,也未可知。
五、任职传说
按照苏洵嘉祐六年初被任命文安县主簿的说法,他在文安任职时间只有半年左右。就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却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下面就介绍几例:
嘉祐六年初,苏洵被任命为霸州文安县主簿时,已是一个53岁的鳏夫了。他告别了儿女和亲友,只身一人骑马从眉州老家赶赴霸州文安县,一路上昼行夜宿,历尽千辛万苦。经过一个月的跋涉,行程几千里。这一天,终于来到文安县衙,首先拜见顶头上司文安县令。
这个县令是个疾贤妒能的贪官污吏。听说苏洵那轰动朝野的才学和&纯明笃实&的人格,觉得放在自己身边,一怕管不了,二怕揭自己的老底,便想出了派他治理边远村镇的鬼主意。
风尘仆仆的苏洵走进县衙,先向县令施了一礼,又作了自我介绍,然后说:&县令大人,不知要下官做何公干?&县令一见苏洵,便皮笑肉不笑地说:&苏公留在衙门,惟恐大材小用,还是请你去城北40里,琉璃大明堂施展才能吧!&
苏洵一听,不知这琉璃大明堂在什么地方,可又不好问,因为他知道,这位县令是特意试探、刁难他,便一声不吭地回屋了。
第二天,苏洵便骑马搭船往北走,一路上只见一片一片刚开化的大水,很少见人家。估摸走了40里,来到大清河边,便见到一个很大的村镇被河水分成两块,周围都是淀水。他进了村,向人们打听,才知道这个村镇叫八姓庄,周围这片大水洼就是大明堂,便在这里停下来。
苏洵找到这村的里正,里正安排他在清河北岸几间官府收租的房子里住下。之后,他主动向老百姓请教,学习当地的语言;经常和老百姓交谈,了解当地的情况。
当时还没有县主簿驻村镇的制度,苏洵可算是开了先河。
苏洵看到八姓庄地势低洼,到处是水,酷似江南水乡,便萌生了种植水稻的念头。他把这种想法告诉给里正,里正也很同意。于是给眉州家乡好友修书一封,让好友立即设法运送稻种来,并详细介绍了沿途的水陆情况。一个半月过去了,一船稻种终于运到了八姓庄。
正是下种育秧的好时候,苏洵与里正商量后,从村里找来许多热心的百姓,教大家开畦育秧,把稻种都种上。过了一段时间,稻秧长到半尺多高了,他又让这些热心百姓把稻秧拔下来,涮干净捆成把儿,然后分给各家各户,又言传身教,教给大家插秧。
在水田里干活,很容易疲倦,苏洵又教给人们唱小曲儿,大伙儿一边插秧,一边唱曲儿,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忘记了疲劳。这些小曲儿最初被称为&稻秧歌&,后来简称&秧歌&。所以人们传说秧歌起源于文安,苏洵便是创始人。
插完秧后,苏洵经常到田里察看,教给人们适时灌水、施肥,稻子长得绿茸茸的,分外喜人。
这年七月,苏洵调回了京城。
秋后,人们头一次吃上这白花花香喷喷的大米,都打心里感激这位勤政爱民的父母官。从此,水稻也在文安落了户。
弯弯的大清河,将八姓庄分成南北两块。两岸来来往往的人们,都要坐摆渡过河,两岸的渡口经常聚集着很多人,你拥我挤,很不方便。
苏洵对此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想,要是在这里架一座桥,该多好哇。
于是,他把这种想法同村里的里正、族长们说了,大家都同意。
说干就干,他和里正一起着手鸠工庀材。首先发动村民就地取料,把大清河岸和村边路沿成材的树木砍伐了。然后,又组织村子里的能工巧匠和年轻力壮的村民进行紧张地施工。
在苏洵的带领下,大家群策群力,齐心协力,很快就在大清河上架起一座木桥。从此,人们结束了过摆渡的历史,可以&往来利涉达皇畿&(乾隆帝《苏桥杂咏》诗句)了。
后来,为了纪念这位关心人民疾苦的文化名人,人们把这座桥称为&苏家桥&,把清河两岸的八姓庄也更名为&苏家桥&,简称&苏桥&。并在清河北面的长村街上建起一座苏公祠,祠中塑有&三苏&父子像,世代奉祀景仰。这就是文安八景之一的&苏公胜迹&。
苏桥丁、沈两家是邻居,两家因为宅基地结下多年解不开的疙瘩。沈家说丁家的小房占了他家的庄基,丁家说沈家的墙头占了他家的走道,两家经常吵吵嚷嚷,甚至大打出手,闹得不可开交,给邻里造成很坏的影响。说和人换了一拨儿又一拨儿,可谁也说和不了。
苏洵巡察民情,很快就掌握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这两家也正好想要找苏洵大人评评理。
这一天,苏洵把两家户主叫到一起,让他们出示各家的庄基地契约,然后按照上面的数据分别丈量他们各自的建筑占地。结果是丁家小房占了沈家的庄基不足一寸;沈家的墙头占了丁家的走道也不足一寸。
苏洵一见丈量结果严肃地说:&如今丈量已明,本官也还你们一个绝对公平,你丁家的小房和沈家的墙头马上扒掉重建,如何?&丁、沈两家一看,扒了重盖,费工破财,谁也没有好处。便面面相觑,一言不发。苏洵进一步追问:&怎么,不愿扒了?&二人都羞愧地点了点头。苏洵接着和颜悦色地说:&这就对了,冤仇宜解不宜结。作为邻里之间,更应该明礼重义,讲信修睦,相互谦让,以邻为善,不能因为小事而伤了和气。&说得2人心服口服,纷纷下跪叩谢。
从此,两家和睦相处,再也不打架斗殴了。
六、人格品性
苏洵在乐善好施的家庭影响、书香门第的熏陶和自己深钻细研古代典籍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人格品性。对此,欧阳修、张方平、曾巩等人都有中肯的评价。
受家庭的影响,苏洵继承了扶危济困、轻财好施的家风。与人交往,急人之困;朋友去世了,主动担起抚养其子孙的义务,从无怨言。自己的生活却很严谨,不饮酒、不戏狎,乡邻敬重。
未仕之前,他是一个&守道安贫,不营仕进&(欧阳修《荐布衣苏洵状》)的人。&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墓表》)皇帝欲提拔,召他面试,他却以病为由不至。在家独自与其子居住,非道义不谈;特别是每逢名理盛会,父子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气氛融融,自得孔颜(孔子和弟子颜渊)之乐。
苏洵在对古代的典籍的研习中,形成了聪明辨智,性识明达的性格。对世事有独到的见解,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务一出己见,不肯蹑故迹。&(《哀辞》)。嘉祐初,王安石名声渐盛,倾慕的朋党把他吹嘘得圣人一般。欧阳修也和他关系不错,劝苏洵与他交往,王安石也愿意交往苏洵。苏洵却说:&此人不近人情,迟早要成为天下的祸患。&王安石的母亲去世后,士大夫们都去吊唁,惟独苏洵不去。当时知道此事的人都认为苏洵过分。苏洵去世3年后,王安石当政,果然大张旗鼓地推行变法,遭到韩琦、欧阳修等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这些人才觉得苏洵有先见之明。如果,抛开苏洵保守思想的局限和封建社会党派之争的是非曲直,便可看出他知人论世的敏锐洞察力。
苏洵性情敦厚,&质直忠信&(《墓志》)。他对于那些有悖礼法、违反民意的事,敢于直言不讳,犯颜进谏。嘉祐中,永昭陵(仁宗皇帝赵祯的陵墓,在今河南巩县)初建时,韩琦宰相为大礼使,违制大建,花费甚巨,州县骚然,百姓结怨。为此,苏洵三次上书韩琦,引经据典,申述簿葬的主张。尤其是《上韩昭文论山陵书》一文,引用春秋时&华元厚葬其君,君子以为不臣&的典故,着实触犯了韩琦,使韩琦产生&知其才而不能用&的心理。这恐怕就是苏洵只混得一个九品主簿的缘故吧。
总之,苏洵禀赋丰厚,故能大器晚成;心地诚笃,故而得道精微。他善与人交,遇人气和而色温。刚一接触,觉得他似不健谈,但接触越久越觉得可爱;偶尔有所吐露,越问越觉得他见地深邃。&可谓纯明笃实之君子也。&(《墓志》)
七、著述风格
苏洵的著述颇丰。宋代流行的版本今仅存北宋刊印《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和《四部丛刊》影宋抄本《嘉祐集》十五卷。现在笔者见到的《苏洵散文全集》就是以宋流行本为底本刊印的,共收录苏洵散文114篇,约10万言。此外,苏洵还更定谥法三卷。与别人合修的《太常因革礼》一百卷。并有一些诗作面世。
苏洵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施之于今&。他在《上田枢密书》中自评其文兼得&诗人之优柔,骚人之精深,孟、韩之温淳,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 。
苏洵的散文中议论文最多。其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犀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墓志》)&其议论精于物理而善识变数,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荐布衣苏洵状》)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侈能尽之约,远能见之近,大能使之微,小能使之著,烦能不乱,肆能不流。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哀辞》)张方平对苏洵议论文章的感受是:&如大云之出于山,忽布四方,倏散无余;如大川之滔滔,东注于海,源也委迤,其无间断也。&(《墓表》)
苏洵的议论文内容广泛:有申述自己治国的政治主张的。他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提出了一整套政治主张。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审势&、&定所尚&、&尚威&,加强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有阐述自己军事思想的,曾巩说他&颇善言兵&,就是指的这一特点。他在《权书》10篇、《几策》中的《审敌》篇、《衡论》中的《御将》和《兵制》篇,还有《上韩枢密书》、《制敌》和《上皇帝书》都论述了军事问题。现今被列入中学《语文》传统篇目的《六国论》,阐明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主张。实际上是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审敌》则更进一步揭露这种赂敌政策的实质是残民。《兵制》提出了改革兵制、恢复武举,信用才将等主张。《权书》系统研究了战略战术问题。在《项籍》篇中,指出项籍不能乘胜直捣咸阳的战略错误,并强调避实击虚、以强攻弱、善用奇兵和疑兵、打速决战、突击取胜等战略战术原则。有对历史人物(如孔子、喾妃、管仲等)和古代经典(六经、《洪范》、《太玄》等),进行论述的。论述精辟,见解独到,显示出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简劲隽永的语言风格。此外,还有在比较中品评各家作品的风格和特色的。比如他在《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中对孟子、韩愈和欧阳修的评论就很精当:&孟子之文,语约而意尽,不为巉刻斩绝之言,而其峰不可犯;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执事之文,纡余委备,往复百折,而条达疏畅,无所间断&&此三者,皆断然自为一家之文也。&
苏洵的记叙性散文不多,但也不乏优秀的篇章。在《送石昌言使北引》中,他希望出使契丹的友人石昌言不畏强暴,藐视敌人,写得有气势。《张益州画像记》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描绘出一个宽政爱民的封建官吏形象。《木假山记》则借物抒怀,赞美一种巍然自立、刚直不阿的精神。
苏洵写诗也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宋人叶梦得评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石林诗话》)其《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颜书》、《答二任》等不失为佳作,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
《太常因革礼》是记叙大宋开国以来朝廷沿袭和革新旧礼法实施情况的历史著作。用苏洵自己的话说是&遇事而记,不择善恶,详其曲折,而使后世得知而善恶自著者,是史之体也。&(《议修礼书状》)
苏洵晚年,特别爱好《周易》,他说:&《易》之道深矣,汩而不明者,诸儒以附会之说乱之世,去之,则圣人之旨见矣。&(《墓志》)他本想作《易传》百余篇,且自信是&自有《易》以来,未始有也。&(《上韩丞相书》)的空前著作,却力不从心,只作了三卷;而《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奏而未报,就于治平三年(1066年)四月戊申日与世长辞了。享年58岁。
八、盖棺余韵
苏洵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说:&少时自处不甚卑,以为遇时得位,当不卤莽。及长,知取士之难,遂绝意于功名,而自托于学术,实亦有得而足恃。&(《上韩丞相书》)由于他献身学术,著书立说,成就斐然,所以虽为九品小吏,却受到朝野的推崇敬仰。
苏洵病逝后,&英宗闻而伤之,命有司具舟载其丧归于蜀。&,(《墓表》)特追赠为光禄寺丞。治平四年十月壬申(一说八月壬辰)日,葬于眉州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朝野之士为诔者百一十有三人。&(引文同上)欧阳修、张方平、曾巩等人分别为其亲撰《墓志》、《墓表》和《哀辞》。众臣如韩琦、曾公亮、欧阳修、赵概、王拱辰、王珪、张焘、郑獬、苏颂、张商英等以及与苏洵同修礼书的姚辟都含泪书写挽诗。这对于一个官居末流的县主簿来说,简直是空前绝后的礼遇。
宰相韩琦引咎自责,对自己未能重用苏公悔恨交加,以诗哭之,云:&故国悲云栈,英游负石渠。名儒升用晚,厚愧不先予。&欧阳修却描述了弟子和乡人对苏洵的景仰怀念:&三年弟子行丧礼,千两乡人会葬车。&张商英诗中倾诉了对这位文化名人的惋惜:&一生自抱萧张术,万古空传杨孟书。&与苏洵共事5年的项城县令姚辟更是悲痛万分,他挥泪疾书挽诗二首,其一云:
&&& 羁旅都门十载中,转头浮宦已成空。
&&& 青衫暂寄文安籍,白社长留处土风。
&&& 万里云山归故国,一帆江月照疏篷。
&&& 世间穷达何须校,只有声名是至公。
苏洵有子3人:景先,早卒;轼,辙,均为嘉祐年进士、文学大家。苏轼官至礼部尚书,有惠政;苏辙官尚书右丞、门下侍郎。有女3人:长女嫁程子才,次女嫁柳子玉,均早卒;三女则未嫁而卒。孙苏迈、苏迟、苏过等,皆有文名。
自苏家于可龙里山建坟以来,一直受到当地人民的精心爱护。近年来,有位叫钟云武的乡民,长住山中茅屋,专为苏坟打扫场地卫生,培土垒石,保护山林。他病故之后,妻子和儿女也来茅屋,继续护坟。可见人们对苏氏的敬仰之情。就是在文安,人们至今仍然怀念这位县官大人。王爱国的《过苏桥怀苏洵》诗,道出了文安人怀念苏公的心声:
&& &绿柳长堤水接天,苏公足迹遍桑田。
&&& 拜官一邑盛当日,独秀三杰耀百年。
&&& 桥记高风传后世,论抒豪气震文坛。
&&& 民风淳朴真乐事,怀古思人慕大贤。
(原名《宋代文安主簿王之涣》)
作者: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 版权所有:文安县人民政府主办 文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冀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郑人买履文言文翻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