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app行

附近人在搜什么
起底滴滴出行 由腾讯的棋子到平台的蜕变
  速途网综述(报道
杨正豪)近几天,滴滴打车的启动页面分别出现了为“滴滴打车再见——只为和你走的更远”,引来了外界一直对此的不断猜测。今日,滴滴打车正式更名为滴滴出行。支付宝、微信等入口的名称和图标都发生了变化。
  滴滴在资本市场的动作同样抢眼。在从投资者那里获得了20亿美元投资后,滴滴的总裁柳青在7月表示公司打算筹集更多的资金。据悉,滴滴即将完成最新一轮融资,融资规模将达到约30亿美元。据其中一位知情人士称,滴滴快的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的估值为165亿美元。
  短短三年时间,滴滴从一家小公司成长为一家家喻户晓的大公司,只有在互联网行业才能发生这样的爆发式增长。在过去,大家一直认为滴滴、快的这样的公司不过是腾讯、阿里这样的巨头公司推广移动支付路上的一颗小棋子。在他们的历史使命结束后,会被弃之如刍狗。然而,滴滴却在外界的质疑生意中发展壮大,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此次,滴滴出行的上线,代表着滴滴完成了从棋子走向平台的蜕变。
  从嘀嘀到滴滴出行,起底滴滴的发展之路
  2012年,在国内打车软件的鼻祖摇摇招车上线后,打车软件呈现井喷式爆发,短短一年,市场上出现了40多款类似的打车软件。彼时,网络上关于滴滴打车在2012年的报道非常有限。同年9月,滴滴打车APP上线。到了年底,公司账面上只剩下一万元钱。生死存亡之际,创始人程维拿到了金沙江创投的300万美元A轮融资的救命钱。
  2013年,滴滴打车、快的打车先后获得了腾讯1500 万美元B
轮融资和阿里巴巴、经纬创投1000万美金的A轮融资。在获得融资后,滴滴、快的加速了在全国扩张的脚步。迅速将版图延伸到多个城市,并各自“抱大腿”在微信以及支付宝两大超级APP上开设了入口。
  2014年,顺利拿到随着腾讯、中信1亿美金C轮融资的滴滴,用补贴的方式向同类打车软件宣战,市面上同类产品相继毙命。在这场惨烈的战役中,双方烧掉近20亿元。而在补贴结束后,订单量发生了大幅下滑。
  疯狂的烧钱,几乎让所有人对互联网打车公司的盈利模式十分质疑。大家都觉得滴滴、快的不过是腾讯、阿里在移动支付领域为了争取用户而豢养的走卒。为了探索更好的经营模式,两家公司都瞄准了客单价更高的专车市场,相继推出了自己的专车业务。
  在又一轮疯狂的补贴大战之后,滴滴和快的进入了一种怪圈,拼命烧钱,却怎么也弄死对方。最后,2015年的情人节,两家公司握手言和合并为一家公司
  随后,滴滴打车相继上线快车、顺风车、滴滴大巴、代驾业务。几乎涵盖了所有出行用车场景,出行平台已经初具规模。今日,滴滴打车又正式更名滴滴出行,表示滴滴完成了从棋子到全方位出行服务平台的蜕变。
  创始人程维在“2015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夏季高峰会”上,进行了一场名为“出行梦想”的主题演讲。他的梦想就是建设一个中国人领导的,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在未来3年时间里每天可以服务三千万的用户,服务一千万的车主,在任何地方3分钟内都可以叫到一辆车。
  更名之后的滴滴,在人的出行之外,或许还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从人的出行到物的出行
  与人的出行相比,物的出行(物流)是一个更大的市场。而物流,实际上这并不单单是一个鞋服、餐饮之类的传统产业,它涵盖的范围比我们想象的更大,甚至与商流二者共同组成了整个流通过程。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物流这一行业在现代商业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
  将共享经济移植到物流行业,或将发生不小的颠覆。滴滴此前在这一领域曾经有所努力,但收效甚微。滴滴之外,将这种模式运用于货运上面的APP已经有几十款之多。但是,这些应用远远起不到颠覆行业的效果。
  其实,虽然货运的市场体量巨大,但货运的主流其实是如煤炭、钢铁这样的大宗货物。在这个领域,目前互联网公司难有作为。再加上中国人缺乏契约精神,使得互联网出行公司从人的出行到物的出行的转变过程中受到了不小的阻力。
  滴滴进军物流市场还是要面向同城物流,立足服务O2O这样的领域,制定行业标准。O2O行业的蓬勃发展,对于物流的需求是在快速增长的,这个领域将有很大的潜力。滴滴或许可以建立一个O2O运输平台,与云鸟这样的公司进行合作。
  O2O第四方平台
  滴滴出行无疑是一个巨大的O2O流量入口,滴滴将可以借此切入各种O2O本地服务。打造一个接入各种O2O服务的第四方平台。
  出行是消费的上一环,人们出行就会发生消费。而这种消费与用户的出行时间和目的地等将发生极大的关联,滴滴将可以基于大数据向用户提供贴心的服务。比如中午打车去商场的某个年轻女性用户,她很可能需要餐饮团购、电影团购、美甲团购以及服装店的电子优惠券等。而晚上从机场打车出来的商旅人士,就很可能需要餐饮预订、宾馆预订等服务。
  滴滴出行在将来推出公交等不断完善的出行业务后,将覆盖越来越多的出行人群,这些人群正是O2O的目标客户群。昨日百度发布的度秘,是试图将搜索作为消费的上一环从而打造一个O2O流量入口,接入各种O2O服务。而滴滴出行,是物理上消费的上一环,把控这一环节,也将能借此打造一个O2O第四方平台,占领O2O产业链的制高点,想象空间十分巨大。
  据悉,此前滴滴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尝试,某些店铺与滴滴达成合作,乘坐滴滴的出租车到达店铺进行消费赠送滴滴的代金券和店铺的代金券。
  基于出行的社交平台
  很多滴滴专车车主曾经坦言,出来拉客并非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认识更多有趣的人。作为专车司机,是减轻生活压力的一种生活方式。
  未来的滴滴,或许可以在社交方面做文章。在打分评价体系之外,是否可以做一些状态分享、即时通讯等功能。司机与乘客、乘客与乘客、司机与司机在加强社交基因的滴滴出行平台上,或许不再萍水相逢,选择趣味相投的人成为朋友。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曾经引入过两个著名的概念,一曰礼俗社会,一曰法理社会。目前的中国社会,更偏向于礼俗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人情而非契约。在加上社交基因之后,将增加乘客对司机信任,这也是一种增加用户粘性的好方式。
  写在最后:初创互联网公司通常会面临与巨头博弈的困境,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或模式被巨头复制而被挤死,或被入股并购沦为巨头的棋子。而滴滴却在夹缝中借着巨人的肩膀完成了令人惊艳的蜕变。目前,滴滴正面对来自国外的强势竞争对手Uber,起初Uber不可一世的对滴滴狂言被收购或者被打败,现在看来滴滴并未占下风,随着新的融资到位,新一轮的大战或将拉开序幕。热门排序 |
滴滴把何晓飞教授直接请过去开店 看来是下了大决心烧钱的 没错,烧钱。&br&结合自己在bat某家与研究院的曾经合作 以及团队有曾是研究院同事的肤浅了解,研究院可以说是试图在企业严苛的投入产出比要求和时间进度限制下,对企业自行做科研的一种尝试。既然是科研嘛 肯定有三点 一是容错率比具体业务工作要求更高 二是有更长的项目周期 第三点 也就是我开头说的那点 也是缘起第一第二点 烧钱。&br&
既然是烧钱 那么在企业里肯定只有一个下场 那就是他是企业里最危险的一个部门 无数的眼睛随时盯着你 坐等抓住干拿钱不干活的把柄。所以从部门老板角度来说 这是一个高危的火坑 好危险啊。&br&
但是 我们大多数人不是老板啊 我们只是干活的啊。研究院正因为具有以上特点 就具有一线投产kpi压力小 资源多 硬件设施健全(各种机器管够),这对于爱研究的geek来说 简直是天堂啊。其他的不说 仅以当年的腾讯研究院为例 lda模型 qq拼音 qq浏览器 都是出自其手 如阿里研究院的价格指数 国民经济指数 现在百度的idl 以及华为的诺亚方舟的人脸识别 都是非常有意思的东西.所以 去吧 研究院的牌子已经决定了一群职业经理人和吹水的人会被拒之门外。这次何教授把zju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图像学实验室一批毕业的硕博直接offer了 相信是一个人超级豪华的团队。&br& 另外展开说说,研究院是真正的慢工出细活的地方 因此从基层干活的角度 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这代表企业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 愿意用钱给一群人砸出一个绿洲 尽管他不知道会什么时候垮掉。这也是为什么在知乎很多二三线互联网公司的员工 说业务比技术重要的原因 因为当一家公司还在为钱的问题挣扎的时候 长周期的研究是没有生存空间的 这要不是搞了个团队发现三个月没出东西解散了 要不就是整体转型做业务去了 。但是如果有幸在企业的环境中能做一个长周期的研究项目 对于个人发展来说 是受惠终身的。&br&
至于研究院的结局 无外乎三种 一是解散 如腾讯研究院 二是继续烧钱和换壳 如多次整合的阿里研究院 三是百度那样 为吴恩达专门开一个研究院 。但是 那跟小弟有啥关系 反正不会开掉你 :)
滴滴把何晓飞教授直接请过去开店 看来是下了大决心烧钱的 没错,烧钱。结合自己在bat某家与研究院的曾经合作 以及团队有曾是研究院同事的肤浅了解,研究院可以说是试图在企业严苛的投入产出比要求和时间进度限制下,对企业自行做科研的一种尝试。既然是科研…
楼主实力很强啊!我有博士同学还在面,不知结果如何。&br&我觉得很有前景。何晓飞教授,刘威博士,都是横扫各大机器学习顶会。
楼主实力很强啊!我有博士同学还在面,不知结果如何。我觉得很有前景。何晓飞教授,刘威博士,都是横扫各大机器学习顶会。
按照我的经验看,想了解一个公司的一个部门是否有发展前途需要看这个公司对其重视程度,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那题主不妨考察一下未来公司围绕这个部门的前景规划,前期的人力物力投入,对聘请人员的门槛限制等等。&br&&br&至于怎么考察自己想办法吧。但有一点,用心是一定能了解到的,不用太详细。
按照我的经验看,想了解一个公司的一个部门是否有发展前途需要看这个公司对其重视程度,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那题主不妨考察一下未来公司围绕这个部门的前景规划,前期的人力物力投入,对聘请人员的门槛限制等等。至于怎么考察自己想办法吧。但有一点,用心是…
首先回答&&b&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是如何盈利的?&/b&&&br&答:通过福利,刺激安装量,在一个基数巨大的细分行业中布局,通过后期生态获利(绝非什么卖数据).&br&&br&&br&======================================================&br&以下是对榜首答案的一些质疑:&br&&br&朋友刚好是某打车软件公司的产品经理,周末线下闲聊时得知这个问题,&br&至于排名第一的答案,槽点太多,几个朋友基本上是笑着调侃.&br&重点阐述两个问题:&br&&b&1政府需不需要这样的数据&br&2这样的数据有没有价值?&/b&&br&&br&下面简单说说:&br&引用榜首回答:&br&=============================================&br&第一:大数据的采集。在你使用打车软件的同时,软件会记录你的打车起点和终点,然后汇总每一个人的信息,分析数据,总结出频率较高的起点和终点,可能会形
成一种类似商业地图一样的东西。如果把城市当做一个平面,&b&这些数据就是城市上面的一个个虚拟建筑,有高有低,出现频率越高的地方,虚拟建筑就越高。通常来
说,火车站,商业中心以及高校的虚拟较高。&/b&比如说在北京的话,国贸肯定会非常高,在太原的话,和信摩尔会非常高。就这样通过这些虚拟建筑的高低,腾讯和阿
里获取了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的精确的商业图。有了这些数据,腾讯和阿里就可以分析咱们的消费行为以及常用出行路线,那么这些数据数据有什么用呢,我是这么想
的,请接着往下看。&br&=============================================&br&槽点分析:&br&一座城市的规划过程中,&b&先有商圈,还是先有人流量?&/b&&br&就拿上海最著名的陆家嘴商圈来说,请看下图&br&&img data-rawheight=&369& data-rawwidth=&520& src=&/30abaad42c171de7f2a1de890ec03fe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0& data-original=&/30abaad42c171de7f2a1de890ec03fee_r.jpg&&&img data-rawheight=&332& data-rawwidth=&520& src=&/3af1e0c36d8251844bfa77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0& data-original=&/3af1e0c36d8251844bfa77f_r.jpg&&&br&第一张图是1990年的浦东&br&第二张图是现在的浦东&br&我想,两张图能很好地解释,&b&先有商圈,还是先有人流量的问题.&br&政府可以在任何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上,设立商圈,居民区,有了高度密集型的CBD,自然也就有了人流&br&&&/b&&b&比如说在北京的话,国贸肯定会非常高,在太原的话,和信摩尔会非常高。&&/b&答主这句话描述了城市中人流的向心性&b&&br&&br&&br&对于这些数据的作用,答主的描述是:&br&=====================================&br&&/b&商业地产与商业住宅的规划咨询。比如出现了一个与万达竞争的商业地产公司,但是万达有先发优势已经把好地皮给占了,&b&这时腾讯站出来了,你看我这有详实的信
息,来来来,我告你哦,其实某一块地也不错哦,然后这个公司就得花钱买人家腾讯的数据,这就把信息变现了。&/b&这还只是其中一种变现方法,以此为基础,腾讯完
全可以成立一个极具权威的咨询公司。&br&====================================&br&答主举例的这种场景可能会出现.但一定是出现在两个CBD之间(请参考之前的阐述,先有人流还是先有商圈的问题)&br&我先向大家投入一些商业地产商有关于选址的内幕:&br&首先,在商业地产公司,都有一个岗位叫商业选址员,他们的工作是&b&自下往上的&/b&.&br&既:确定范围-&对目标范围市场调研数据分析-&在目标范围内选址,一系列工作都是在线下完成的,敬业的寻址员,会真的进入到一个目标区域内,把同行的店面都逛一遍,我的朋友对我说&会在一个同行的店铺里座上一天,去看他们的客源是什么样的人群,每天多少流量&,至于线上数据,当然也会参考,但最主要的还是自己的眼睛和判断.&br&你觉得他们会听从&&b&你看我这有详实的信
息,来来来,我告你哦,其实某一块地也不错哦&/b&&这样的话,而不加思考的随便选址吗?&br&另外你注意到没有,基于上述,&b&这样的信息根本没有任何交易价值.&/b&&br&你作为咨询公司,要不要把范围告诉寻址员?&b&你不说,他不会买你的数据&/b&,&b&你说了,立刻会有寻址员进入这个范围,继续按常理打牌&/b&,照样不会买你的数据,这样的数据有什么用?&br&&br&&b&至于第五点就更加离谱:&/b&&br&=========================================================&br& 第五:市政建设的规划。分析打车频率与常用地点后,&b&腾讯就基本掌握了城市道路的利用效率与堵车节点,由此出发可以给市政建设部门提供数据支持,来改善交通,缓解堵车现象,提高城市道路使用率。甚至可以细化到给每一个消费者提供道路规划,告诉你怎么走不挤,怎么走更快。&/b&&br&=========================================================&br&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b&你想多了&/b&,&&b&给市政建设部门提供数据支持,来改善交通,缓解堵车现象&/b&&这根本不是一个网络公司的义务,而且这样的数据你觉得市政部门会采纳吗?我觉得不会,因为他们有更好的信息来源,&b&遍布在城市中的摄像头&/b&,&br&不要觉得监控探头只是拍违章用的,这些弥补在市区的探头同时提供着最新的交通状况.&br&至于&&b&甚至可以细化到给每一个消费者提供道路规划,告诉你怎么走不挤,怎么走更快。&/b&&&br&&b&各大地图公司,GPS公司,甚至电子狗都有实时路况功能&/b&,这样的问题也不是能通过打车软件解决的,&br&&br&&b&至于统计里程&/b&,&b&政府完全可以调取出租车公司的gps记录,甚至去查司机的发票,都有比打车软件统计到的数据直观,精确&/b&&br&&br&最后落到核心的那个问题:统计这样的数据有用吗?
首先回答"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是如何盈利的?"答:通过福利,刺激安装量,在一个基数巨大的细分行业中布局,通过后期生态获利(绝非什么卖数据).======================================================以下是对榜首答案的一些质疑:朋友刚好是某打车软件公司的产…
同学们的答案已然不少,我只补充一点:&br&&br&&img src=&/ac78d54efd376e7af22eecb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13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img src=&/51a5b71acbdc62a77a84ff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15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img src=&/e35691a67ddad022f1f56cc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9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img src=&/bb59e80bbf84b0bd8deda0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9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
同学们的答案已然不少,我只补充一点:
打车软件免费背后的商业逻辑&br&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抱着腾讯和阿里的大腿,打车软件气势汹汹,给全国人民撒礼花,一般短途的距离只需支付0.01便可以,对于这种土豪软件,我只想说能不能多几个,哈哈。当我使用打车软件坐上出租车后和司机们闲聊,聊到兴起,他们就会问你个问题,这些软件公司图个什么,我跟他们说数据采集,大数据什么的他们也听不懂,所以哈,我就想怎么能通俗的表达出来,通俗的解释免费背后的商业逻辑,所以就有了这篇日志。&br&  第一:大数据的采集。在你使用打车软件的同时,软件会记录你的打车起点和终点,然后汇总每一个人的信息,分析数据,总结出频率较高的起点和终点,可能会形成一种类似商业地图一样的东西。如果把城市当做一个平面,这些数据就是城市上面的一个个虚拟建筑,有高有低,出现频率越高的地方,虚拟建筑就越高。通常来说,火车站,商业中心以及高校的虚拟较高。比如说在北京的话,国贸肯定会非常高,在太原的话,和信摩尔会非常高。就这样通过这些虚拟建筑的高低,腾讯和阿里获取了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的精确的商业图。有了这些数据,腾讯和阿里就可以分析咱们的消费行为以及常用出行路线,那么这些数据数据有什么用呢,我是这么想的,请接着往下看。&br&  第二:信息的价值。你想哈,腾讯通过QQ和微信知道你每天聊什么,通过打车软件知道你家住哪,你平时去哪买东西,你喜欢去哪里玩,这是覆盖全中国数亿人口的数据,这是多么值钱的一份信息,这也是腾讯不惜花上数十亿元人民币来购买的信息。这么庞大的精确的详实的细致的数据简直就是金矿哈,它可以做什么呢,请接着往下看。&br&  第三:商业地产与商业住宅的规划咨询。比如出现了一个与万达竞争的商业地产公司,但是万达有先发优势已经把好地皮给占了,这时腾讯站出来了,你看我这有详实的信息,来来来,我告你哦,其实某一块地也不错哦,然后这个公司就得花钱买人家腾讯的数据,这就把信息变现了。这还只是其中一种变现方法,以此为基础,腾讯完全可以成立一个极具权威的咨询公司。&br&  第四:实体店与虚拟店的结合。淘宝够强大吧,虚拟店铺平台的老大吧。再看看腾讯打算做什么,利用微信这一神器,腾讯可以将线上和线下打成一片,一个简单的微信号就可以代购,实体店铺有二维码扫一扫便可以微信支付,比起淘宝最关大的优势就是便携性和实时性。所以阿里也着急的总是比腾讯多贴一块钱来采集数据。&br&  第五:市政建设的规划。分析打车频率与常用地点后,腾讯就基本掌握了城市道路的利用效率与堵车节点,由此出发可以给市政建设部门提供数据支持,来改善交通,缓解堵车现象,提高城市道路使用率。甚至可以细化到给每一个消费者提供道路规划,告诉你怎么走不挤,怎么走更快。&br&  第六:支付方式的改变。这个感觉最直观了,微信支付么,纸币替代金属货币用了好长时间,那么微信支付可以加速电子支付替代纸币的速度,以后出门不用带零钱了,啧啧,越想越觉得腾讯在下一盘大棋。&br&  就说这么多,我睡觉去呀。&br&  但是想呀想,觉得一个公司知道你每天说什么,每天干什么,我不禁有点害怕了,它知道的是不是太多了,哎,又睡不着了,就来看评论了。
打车软件免费背后的商业逻辑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抱着腾讯和阿里的大腿,打车软件气势汹汹,给全国人民撒礼花,一般短途的距离只需支付0.01便可以,对于这种土豪软件,我只想说能不能多几个,哈哈。当我使用打车软件坐上出租车后和司机们闲聊,聊到兴起,他…
一、&br&想了想直接来个流水帐来说说我做专车司机的经历。
&br&&br&先说说注册专车司机,因为做专车司机源起我们老板建议大家可以去体验体验专车司机。于是接下来我就想先注册一下吧,按我的专家思维我的想法是到应用市场直接下载司机端去注册。结果下载注册后感觉不太对劲,费了半天周折我反应到我下载的是出租车的司机端。。。
&br&&br&后来就想想去问度娘吧,还是不是特别容易的搜到的注册的入口。终于迈出第一步,填了基本资料(准备好驾驶证行驶证基本就可以了)申请成为专车司机。接下来第二天就审核通过,就可以开始接单了。
&br&&br&这里主要说下我认为我算是一种个例主动去注册司机,从前面的描述来看滴滴并没有在常用的推广方式上去吸引转车司机,后来才发现滴滴的大招就是司机内部推荐,专业司机端有专门的推荐功能。而滴滴设计的激励机制很有效的让司机主动去推荐其他司机。激励机制主要的的核心就是发展下线,推荐的下线司机的部份收入推荐人有抽成,推荐越多奖励越多,也就是推荐司机就可以给司机带来可观的收入。
&br&&br&&br&二、&br&好,开始接单啦。
&br&&br&收到审核通过的通知后,就可以成为快车司机接单了。
&br&首先得有部安卓手机,没错滴滴专车司机端只有安卓版,你没听错没有ios版,原因了解的人应该知道,ios的迭代速度太慢了无法让客户端快速更新(7.21补充,后来听说Uber用的是iphone4,对前面说的我也只不知道怎么解释了)。正好我前段日子买了个魅族,为了用上4G,这时候正好派上了用场。现在一部安卓手机的成本太低了,所以为了开专车买个安卓手机也不是什么事。
&br&&br&好登录司机端点击出车就开始听单了,附近的订单就会广播过来,我要接单就点抢单,一般都是较近的司机抢到单。
&br&&br&当然我并没有要成为个专职司机,所以积极性是不够的,开始的两天我想看看能不能抢个在我回家路线范围的客户,结果两天一单没抢。所以挑客服的司机不是好司机是没有未来的。
&br&&br&到了周末,我想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还没有开始的我的体验之路,这个晚上我就不挑客户直接抢单了。抢到第一个客户心情激动,打个电话过去问了位置,我想我要做了一个服务好的司机,见到客户总是说您好,客户走了说慢走,不能满足客户的时候要说不好意思。就这样到的预定位置接到的客户,他到正大广场,我就说往二环走,征求了他的同意。路上这们客户和聊天,一路基本就是聊快车专车这个话题,和大多客户一样一致认为出租车有多渣渣,用滴滴方便叫车快,服务还好。私家车也好来拉点活补贴点用车成本,社会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balabala愉快的到的目的地,客户愉快的下车走了。
&br&&br&好了一切没有想像的那么好,接下来就出错了,因为对目地的不是非常熟用了导航,结果导航导错了,其实也不能说是导航导错了,客户说那个地方拆了现在不在那,结果客户提前下车走了,当时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客户说下车就让他下车了,向他连连道歉!这时我得到了一个经验,也就是不能完全相信客户在app里发送的目的地,应该和客户事先确认。在行驶过程中不确定的时候也和客人再次确认路线。当然这只是刚刚开始。
&br&&br&接下来空闲时间去研究司机这个app看看里面的功能。查询里有个奖励活动,什么新人7天内接5单奖励68元,这种好事,不赚白不赚,这就是给新人的激励啦。7天内5单真是太容易的事了,所以我想个个司机都会去把他完成,就因为这个我周末去把5单完成了。接下来滴滴就用各种奖励让你去接单。现在几乎天天有的高峰期奖励,就是在用车高峰期接单滴滴还有另外的补贴。重点是要拿补帖还是有条件的,星级要4.6级以上。所以评价很重要。
&br&&br&这里就说回到我走错路的那个客户,我想应该是他给我打了个很低的分,导致我的星级只有3.8。作为一个标榜服务好的司机我不甘心呀,反醒自己,作为一个司机光服务好是没用的,把人家送到这才是王道,其实就是自己的职业技能还有欠缺,要在服务中不断学习磨练。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就为了把我的星级升上去而奋斗了,不为别的为的是证明自己的服务能力。
&br&&br&&br&&br&&br&三、&br&一直没有时间继续,今天来个完结。&br&&br&之前说了走错走,那还只是小错,后面接了个客人那才是完全走错,如果客人不好非得投诉我不可。不过开始接这个客人的时候我已经非常耐心的在等他,因为他手机有问题,老是找不到他,地方比较偏,几乎十几分钟客人才上了车。这也许对后面我走错了宽容的原因吧。&br&&br&必须重视导航不靠谱的问题,客人输入的目地的是三八路,这个是路名,结果客户要到的是东边,导航导到了西边。当时发现错了,我真是汗。只好停止计费,从绕了一大圈送客人到了目地的。关于这个经验教训前面已经说了,就不重复了。&br&&br&接下来有趣的是又接到刚才这个客人,他要到汽车站,我们都说好巧啊怎么又是你。这次汽车站很熟不可能 再错了。好很快就到了,结果下车结账,发现,没有点开始计费,汗!是我太紧张了么。好吧还好路程比较短和客户说我现在计费等一下就结束,就会按最低消费10元算。后面发现确实很多人开始都会犯这样人傻。其实后面整个操作流程习惯了,基本也不太会出现这样的事了。&br&&br&好吧,本来只是玩票的心理再做,接个几单就收工了,实际上这样的体验比较有限,我想应该要完整体验下出租车司机的工作,需要连续的一天工作才行。一个周末没事就开始我的计划。实际我10点才开始,下午3点左右就结束了,才体验半天就感受到了出租车司机的不易,不能多喝水上厕所是一个问题,长时间坐着关在一个小空间中也挺累。所以我想了想出租车行业现在变成这样的一个状态其实关键并不是司机本身的问题,问题还是行业的体制及背后的利益集团。像滴滴这样的公司已经很好的建立了模型,服务和费用分级,不同的服务就收不同的费用。你出租车司机你有能力开专车完全可以去开专车,并不是一个对立的关系。你只能开出租车那就开好你的出租车吧。真心希望专车早日合法化,让司机和乘客都从中受益。&br&&br&接着聊聊最近滴滴推行的指派模式,为什么会从抢单模式转到指派模式。我从中可以想到抢单模式一定会有些乘客的订单没人接,因为司机是可以挑客户的,太偏不接,太远不接,太近不接,出租车的问题在这里出现了,对于司机来说更公平,不存在外挂,抢不到单的问题。指派模式自动给你匹配最近的司机,一对一派单,让乘客的订单更有效率,让司机更公平。果然外来的和尚会念经,uber一直就是指派模式,当人家还在讨论抢单模式好还是指派模式好的时候,滴滴已经开始转向指派模式了。&br&&br&讲回到激励机制的问题,目前各咱补帖推动着司机去接单,补帖就是目前滴滴的助推剂,推动着司机,推动整个平台规则的。补贴政策每周更新一次,这样可以很灵活的根据具体的需要去调整,目前的补贴很明显的配合着指派模式的推进。指派成交率直接和奖励关联上了。&br&&br&&br&以上就是做了一段时间滴滴司机的总结。&br&&br&司机注册入口 &a href=&http://t.cn/R23Zzio&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司机加盟&i class=&icon-external&&&/i&&/a&
一、想了想直接来个流水帐来说说我做专车司机的经历。
先说说注册专车司机,因为做专车司机源起我们老板建议大家可以去体验体验专车司机。于是接下来我就想先注册一下吧,按我的专家思维我的想法是到应用市场直接下载司机端去注册。结果下载注册后感觉不太…
刚做一周,谈谈感受&br&有时候派发给司机的乘客的位置不准确 &br&乘客也不一定站在路边显眼的位置等待&br&抢单模式很难抢到单&br&预约到极远的单子居然能瞬间被抢走&br&等待的时候别瞎跑 找人多的地方停着&br&男性乘客略多于女性&br&男性乘客喜欢坐前排 女性后排&br&绝大部分乘客都很有礼貌 年龄基本在20-35岁&br&本地乘客基本在小支路上出租车较少的地段打快车&br&外地乘客基本往返于酒店 商业中心 车站&br&乘客中有情侣 闺蜜 基友的时候 另一位如果不是滴滴用户 会很惊讶这种打车方式&br&乘客手上大多会拎一些东西&br&结束行程后 车外支付的居多 这一点也是值得提倡的&br&&br&暂时想到这些。
刚做一周,谈谈感受有时候派发给司机的乘客的位置不准确 乘客也不一定站在路边显眼的位置等待抢单模式很难抢到单预约到极远的单子居然能瞬间被抢走等待的时候别瞎跑 找人多的地方停着男性乘客略多于女性男性乘客喜欢坐前排 女性后排绝大部分乘客都很有礼貌 …
&img data-rawwidth=&615& data-rawheight=&811& src=&/ce5e8a72dda6a4052fe3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5& data-original=&/ce5e8a72dda6a4052fe38_r.jpg&&
诞生了一家市场占有率120%的公司
诞生了一家市场占有率120%的公司
&u&不负责任转载小道消息。&/u&&br&&a href=&/net/1286.s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详解滴滴快的合并:为谋IPO 快的或退出_DoNews-互联网&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1.新的公司中,&b&滴滴占据主导&/b&,滴滴持股约52%,快的持股约48%。目前合并阶段,滴滴和快的仍保持独立运营,而上市之后,&b&快的方面管理层逐步套现退出(?)&/b&,类似于优酷土豆合并案,最终将是滴滴方面主导并占据主动。&br&&br&2.双方合并的主要目的是&b&为了IPO,各投资方在背后起了强力推动的作用&/b&,双方合并上市将更有助于IPO及资本方套现。&br&&br&3.在整个交易谈判过程中&b&,阿里巴巴方面是阻挠合并的最大力量(?)&/b&,但最终双拳难敌四手,难以拗过其他资本方。而滴滴方面则是交易的积极推动者。&br&&br&4.据说阿里巴巴方面和马云也经过了详细的思索和核算,最终出于以下因素认可了合并的发生:滴滴快的较量未能真正做到一家独大,即,即便阿里巴巴方面再度投入5亿美金甚至更多,滴滴方面也会迎战,&b&双方只是消耗战&/b&;对于出租车的补贴力度太高,&b&投入太大&/b&,而&b&回报短期内看不到&/b&,甚至阿里巴巴内部也曾经意识到,&b&打车APP并不是一个可靠的高频入口&/b&;对于阿里巴巴而言,打车APP&b&已经阶段性完成其移动支付推广支付宝的任务&/b&,而双方合并后,&b&滴滴的APP也将可以使用支付宝&/b&,这有助于支付宝的进一步推广。&br&&br&5.滴滴和快的合并过程中,滴滴还曾与易到用车、AA租车等深入谈判,但与易到合并谈判遭到周航激烈反对,而与快的的合并遭到了阿里的反对。于是,滴滴和快的的投资方对外放风滴滴和易到合并的消息,以刺激快的股东及阿里巴巴,推进交易。&br&&br&6.有消息称,&b&柳传志利用与马云的私交,在滴滴快的合并案中起到了积极斡旋的作用&/b&,众所周知,滴滴目前的高管柳青是柳传志的女儿。另有消息称,&b&未来神州租车甚至也可能入快的滴滴的合并局中&/b&。根据资料,联想是神州租车的重要股东。&br&&br&7.&b&滴滴和快的的合并并不会造成垄断&/b&。51用车CEO李华兵称,出租车和用车市场很大,滴滴和快的所占市场份额很小,达不到垄断。他举例称,北京有7万辆出租车,使用滴滴打车的出租车不到1万,目前打车软件所占的市场很小。&br&&br&8.目前,&b&出租车市场不赚钱&/b&,继续补贴大战对于双方的实际意义不大。原来是为了宣传、扩大用户规模和培养用户支付习惯,现在效果已经达到。&br&&br&9.目前,找不到好的商业模式下,专车是最好的出路。所以&b&未来出租车补贴很可能将减少,战略重点转向专车&/b&。&br&&br&10.1月8日,&b&交通运输部明确专车必须为“租赁车辆”,私家车被禁。&/b&要发展专车业务就只有两条路:&b&要么联合租赁公司&/b&,但这必须加大对租赁公司的议价能力;&b&要么自建车队&/b&,但这需要对牌照和车辆等巨大投入。无论哪一条,再打下去,也不过两败俱伤,不如合并壮大,一起对抗易到、Uber、神州等。(其实,接入私家车是最好的,可以利用低成本的闲置运力,不过政策上堵死了。)&br&&br&11.&b&专车市场面临着许多挑战与风险,&/b&&b&还没有哪家公司占有绝对优势&/b&。去年,与阿里上市的同一天,神州租车在香港低调上车。今年推出神州专车,神州租车拥有6万辆租赁车队和大量租赁汽车牌照。神州租车虽然背后是联想控股,但是否会加入合并,不一定,不过如果加入滴滴快的,整合三家无疑会形成强大力量。专车市场目前面临着各种新的变化及更多新的力量,在包括代驾、拼车、公交、地铁等更广泛的移动出行领域,快的滴滴都面临着各种挑战与风险。&br&&br&12..对于腾讯和阿里而言,打车软件的局部战争已经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双方完全握手言和。双方在其他领域的正面战场依然会有激烈的争斗。
不负责任转载小道消息。1.新的公司中,滴滴占据主导,滴滴持股约52%,快的持股约48%。目前合并阶段,滴滴和快的仍保持独立运营,而上市之后,快的方面管理层逐步套现退出(?),类似于优酷土豆合并案,…
个人认为很全面的答案!长文预警!&br&话说赶在情人节在一起我也是醉了,神图镇楼。&br&&img src=&/642cdb6b03f81c3f8366c_b.jpg& data-rawheight=&300&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642cdb6b03f81c3f8366c_r.jpg&&&br&快的滴滴合并的推动者目前并未被公布,但是&b&在我看来应该是财务投资者和管理层本身推动的可能性比较大&/b&。原因很简单,他们是最急于上市的方面。相反,腾讯和阿里两大巨头更愿意通过砸钱这种形式推广自己的支付渠道,也希望通过更多轮的融资来确定自己的控制地位,何况彼此间又心存芥蒂,一开始对于合并很难说是100%赞同。&br&那么为什么最后还是合并了呢?很简单,大势。&br&从古至今,没有一个行业是纯粹靠烧钱发展的。经过了一年多的烧钱大战,两家巨头已经在最大程度上推广了自己的支付业务,因此一轮一轮无休止的投资可以歇歇了,大家都要静下心来谈谈未来。&br&&b&在一起吧。&/b&&br&接下来说一下前瞻。&br&首先表示我个人观点,不看好。&br&&b&1.两强合并必然带来垄断,而将一个新兴行业带入垄断无疑意味着扼杀了这个行业的发展。&/b&&br&&b&其实打车软件的未来,就是在于实现市内交通的去中心化,也就是打破出租车公司的垄断,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b&&br&这方面我觉得真正在逐渐接近的是Uber,而快的和滴滴的方向一开始就偏了。因此,在烧钱大战进入尾声之后,专车也就成了两家不约而同的方向。&br&但是两家的专车真的做到了去中心化了吗?&br&&a href=&/15/0121/02/AGETG94Q00014AEE.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滴滴向专车司机开收份子钱 每天160至180元不等&i class=&icon-external&&&/i&&/a&&br&互联网改变传统产业,其根本就是通过去中心化来提升效率。而如今两家的合并在实质上形成了垄断,结果是不言而喻的。&br&&b&2.从消费者和司机的角度来看,合并带来的福利流失使他们没有了继续使用软件的动力。&/b&&br&至少在近几个月,补贴还会继续,但是规模肯定会减少50%以上,原因很简单,没有竞争对手了,推广支付渠道的动机也没那么强了。&br&而结果呢?不说别的,就从知乎上一堆吐槽的答案就知道,大家会有多么不爽。而对于司机更是如此,一个月一两百块的流量毕竟也不是一个小数目。&br&如果一个产品本身没有自己的痛点,那么当迅速发展期的红利过去后,即便抱团取暖也是无济于事。&br&&b&3.从投资方的角度而言,很可能选择短期内寻求上市并套现离开。&/b&&br&虽然目前两家公司的股权比例没有公开,但是根据我的测算,可以确认的至少有两点。&br&&b&1,腾讯和阿里拥有的股权比例均不超过20%。&/b&&br&&b&2,管理层持股早已不足50%。&/b&&br&那么主要持有方就凸现出来了,各家VC。对于他们来说,投资的唯一目的就是财务收益。&br&而要知道,当一家公司的估值达到了数十亿美元,却无望盈利短期内也无法上市时,对于财务投资方来看是相当不利的。&br&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各家VC的利益是相当一致的。他们如此努力推动合并,主要目的当然就是加速上市。&br&&b&4.从阿里和腾讯的角度而言,两家继续投入的意愿无疑会降低。&/b&&br&原因也很简单,当线下支付的推广已经告一段落时,没有人会当一个继续砸钱的冤大头。&br&今后两家每一分投入,也都会考虑一个问题,我的真金白银会不会给对方做了嫁衣裳?&br&&b&5.从管理层角度而言,联席CEO的制度会带来很多隐忧。&/b&&br&传出来的消息有很多版本,包括快的吞滴滴比例55:45,滴滴吞快的快的管理层套现走人等等。而最后却是联席CEO。事实上,从我们已经获得的信息来看,双方在谈合并的时候还是有很大的分歧的。&br&&b&我的推测是,应该是两边的投资方甚至管理层都希望能够套现,但是最后由于金额方面无法达成共识,只能搬出一个所谓的联席制度。&/b&&br&而这些分歧无疑是非常复杂的,两边管理层的意见冲突,阿里和腾讯的利益分歧,财务投资者和战略投资方的想法差异。&br&而联席CEO制度无法真正消除这些分歧。相反,人为确定的均势只会放大这些分歧直到无法达成任何一致。这家叫做快滴的公司从此将处于矛盾之中。&br&&b&6.打车业务本身的标准化决定了其服务的同质化,因此从运营角度来看,只要两家的APP不合二为一,竞争问题仍然无法得到解决。&/b&&br&&b&这次合并和当时优酷土豆的合并是截然不同的。&/b&&br&首先视频网站是一个非标准化的业务,最大的差异就来自于内容之间的不同。其次,合并在减少竞争之外,意味着成本的节约。&b&要知道视频网站的一大成本就是带宽,之前两家的带宽成本一度接近40%,而如今只有20%不到。&/b&&br&而反观滴滴快的,&b&一来业务同质化,二来可以节约的成本有限(至多是数据可以交换一下),三是潜在的内部矛盾势必带来效率降低。&/b&如果APP不合并我就真的看不到什么好处了。&br&&br&最后说一下前瞻吧,以下为一家之言。&br&1.两家的补贴将会减少总和的50%以上,但是3个月内不会停止。&br&2.三个月内,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将会全方位整合,APP也将合二为一。&br&3.半年内,快的滴滴内部将会出现较大矛盾,最后将会以一方管理层的套现出走告终。&br&4.一年内,快滴科技将会启动赴美IPO,但是可能上市失败或者是流血上市。&br&&b&更新:有一个变数我没想到,易到举报垄断。。。&/b&&br&全文完,有想法欢迎讨论,也欢迎关注本人专栏:&a href=&/xuntalk& class=&internal&&创业进行时 - 知乎专栏&/a&
个人认为很全面的答案!长文预警!话说赶在情人节在一起我也是醉了,神图镇楼。快的滴滴合并的推动者目前并未被公布,但是在我看来应该是财务投资者和管理层本身推动的可能性比较大。原因很简单,他们是最急于上市的方面。相反,腾讯和阿里两大巨头更愿意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滴滴出行app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