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每年体检胸透的危害连着做了三次胸透,对身体有危害吗

&& 查看话题
入职体检怎样不做胸透
需要体检几个单位,担心胸透多了对身体不好,怎么给大夫说呢?有有经验的么?
用一份体检表啊, O(∩_∩)O加油~。 一次胸透没关系的啊 : Originally posted by zh10246 at
用一份体检表啊, 问题是几个单位在天南海北,都有指定医院,不能用一份体检表 : Originally posted by keguigiser at
一次胸透没关系的啊 问题是每个单位都要做一次,一个月做三次,有点多 可以给医生说放弃这一项,做这个对打算要小孩的人有影响 做了胸透半年不能要孩子,所以,单位也不希望你半年就要孩子吧,呵呵。 说你怀孕了。不过有风险啊:可能直接不要你了! 做体检,基本就录取了,你搞那么多干什么,还在天南海北,或者你那一份三甲医院的体检单,到另一个医院把你的担心告诉体检医生,看能否通融 : Originally posted by inghey at
问题是每个单位都要做一次,一个月做三次,有点多... 花钱雇人替你胸透 : Originally posted by zh10246 at
花钱雇人替你胸透... 这个办法不错啊。 直接说要小孩,不能做就行,大夫也理解的。 : Originally posted by hanxuehit at
做了胸透半年不能要孩子,所以,单位也不希望你半年就要孩子吧,呵呵。 这个是针对男的还是女的说?还是两者都是 : Originally posted by keyabord at
这个是针对男的还是女的说?还是两者都是... both 计划要宝宝,拒绝胸透,不管男女同样适用,我就是这么做的,单位人事也没说啥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胸透体检老幼通吃,成隐形致癌杀手?
最近一段时间,&胸透致癌&这个话题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热烈讨论。而一些信息也流传甚广:中国人的胸透率是英国人的300倍,胸透可让机体细胞受损,像“定时炸弹&,有可能诱发癌症。
各地记者也调查发现,无论高考升学、毕业入职,还是单位一年一度的体检,很多时候都有胸透的身影。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胸透有致癌风险吗,是否值得恐慌?
一个是拍&微电影&,一个是拍静态照,一次胸透在辐射量上如同拍了十几次胸片
在讨论中广泛被提及的胸透和胸片其实都是用X射线进行检查的一种方式。一听到X射线,关注过日本核泄漏事件的大家自然就明白,这是一种电离辐射,辐射剂量越大,就对人体伤害越大。
而在检查中,胸片的名字很传神地解释了自己的&一次成像&,可以理解为咔嚓一下的功夫,人暴露在X射线中也不过就零点几秒。
可是胸透呢?就好比在拍&微电影&,利用X射线在荧屏上形成体内组织影像,放射科的医生们就能实时观察。观察当然就耗时了,需要十几二十秒。
一个是动态的影像,一个是静态的照片,时间的不同就诠释了为什么胸透的辐射量要大得多。大多少呢?考察近年来关于这个课题的科研论文,胸透的辐射量是胸片的十几倍,儿童更多有二三十倍。(参考《对儿童X线体检中减少照射剂量的探讨》等研究)
而胸透的影像还不能保存,也不清晰,很多项目的检查效果比胸片差
拍胸透就好比微电影拍好了,却发现其实根本就没导入硬盘或者录像带中,那些动态的影像只能靠导演记在脑中、写在笔下了。所以,胸透是一次性的,没片子的。(要说明的是国外的一些相关资料显示,X射线透视是可以成记录带的,但遍查国内报道,都提到一次性、不能成像,所以此处以普遍国情为准)另外,胸透的动态图像并不清晰,需要医生仔细观察,而胸片则清晰得多。
所以,在《职业健康检查中摄胸片取代胸透的探讨》等业内研究上都提到,在病变检出率上,胸片比胸透更胜一筹。
还不止如此。日的《健康报》上刊登了当时头衔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的张诗杰医生的文章。张医生在文中提到,&在体检时采用透视的方法存在极大的弊端。因为受到射线剂量的限制,医师不可能仔细观察照射野;加上医生经验上的差别,就容易使一些不明显的问题被忽略。同时,由于没有资料保存而无法让其他医师进行会诊。更无法与以后的检查做对比。目前国内外的数据都表明,肺癌已经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所以,我们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原则。然而,透视是肺癌早期发现的最大障碍。&
当然,因为能看动态情况、方位更全面的原因,对一些需要动态地判断病灶的检查,胸透比胸片的效果好。
X射线检查都有健康风险,但胸透远大于胸片
X射线对人体都有风险,只是透视风险要大于照片
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网站上,是这么评价X射线透视这种检查方式:它和其它X射线检查一样,都有同样类型的风险。X射线透视主要有两个:1.辐射损伤皮肤和基本组织;2.有很小的可能性,受检者在未来的某一段时间罹患辐射导致的癌症。
FDA也认为X光拍片有风险,只是辐射量要比透视、CT等小很多。
其它资料也都普遍认为胸透比胸片风险要大。
一次胸透的具体辐射剂量到底有多少,离超标致病、致癌有多远
问题就来了,到底一个正常人做一次胸透会接受到多少辐射量呢?在形容辐射计量时,人们一般会用希弗(Sv)这个单位,当然,这个单位很大,用毫希弗(mSv)或者微希弗(&Sv)就可以了。
从国际上看:
在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的报告中,做一次胸透平均接受到的有效辐射剂量是1.1mSv,而一次胸片是0.14mSv。这是一个平均数据,且包涵国家差异,发达国家要比发展中国家剂量小得多。在这个报告中,平均每人每年接受到的天然辐射(我们生活的地球其实电离辐射无处不在,只是一般而言剂量很少)是2.4mSv。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个数据其实是年的,不过报告中也比较了、两个时间段的情况,结果发现胸片的有效辐射剂量从0.25mSv降到了0.14mSv,但是胸透却从0.71mSv升到0.98mSv再到1.1mSv。所以,并非时代在进步,剂量就在减少。
从国内看:
中国的研究者很多用&平均有效剂量当量&来表述胸透的辐射问题,这个词语和有效剂量不同,前者是组织或器官接受的平均吸收剂量乘以辐射权重因子后得到的乘积。后者是为了计算辐射给受到照射的有关器官和组织带来的总的危险引入的概念。想要两者换算比较困难。
在1995年发表的《X线胸透受检者的体表照射量分布及评价》一文中,对90人次的X胸透发现,平均有效剂量当量是0.22mSv。而2010年,《职业健康检查中摄胸片取代胸透的探讨》则发现,病人病人接受一次胸部透视和摄胸片检查所受的X射线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179mSv、0.015mSv。可见一次胸透所受的X射线有效剂量当量相当于11.92次胸片。而可以拿国家标准来衡量0.179mSv到底有多少。根据国家标准规定,普通公众接受的除了天然辐射和医疗辐射外的年有效剂量当量不超过1mSv。
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都认为一次接受100mSv以下的辐射是安全的。不过,美国国家科学院2005年发表的报告认为,低剂量的辐射也有致癌风险,就算可能性很小。总之,对X光检查,如FDA建议的,无非必要,还是不要随便用。更不用说,要考虑到辐射量的累积问题。像是爱抽烟的人,香烟中的钋210就会沉积在肺部细胞,放射低能射线。
总之,按照目前的医学研究看,做一次胸透的剂量其实远不足以引发癌症或者别的病变,但是还是要考虑累积问题。而且胸透在普通体检的阳性检出效率上比不上胸片,只是价格便宜而已。
所以很多&无必要&的胸透该停止了
儿童要远离X射线,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需要做胸透检查病灶,也要做好防护
许多人做&胸透&是被选择,既无必要,也不经济,还有健康风险
报道中提到的中国胸透使用率是61%,其实是很多年前一本相关领域医学教科书上的数据。而90年代,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中的数据是63%。
随着医学进步,许多大医院也都淘汰了胸透,现在的数字应该比这低。但是根据调查,胸透普遍存在于一些升学体检(如高考)、入职体检和单位体检中。尤其对单位的年度体检来说,胸透便宜,价格大致在10块钱以内,而胸片则要好几十。所以很多单位为了节约成本,也都选择胸透了。
在实际中,更有大学生为了找工作而被迫参加很多次体检的,结果连着胸透三、四次。
还有一种观点是,胸透性价比高,适合穷人体检,其实也并不如此。《X射线胸部透视在健康检查中的必要性分析》一文统计了华东某地接受检查的107961名受检者的数据,然后发现18~35岁年龄组人数最多,占57.7%。胸透阳性率为0.009&,表明这类人群处于疾病低发阶段。36以上年龄组的胸透阳性率为0.028&。所以让胸透阳性发生率连万分之一都不到的年轻人做这项检查,才是最大的&性价比不高&。
当然,孕妇、儿童等群体更是不适合胸透,如果非要做,一定得做好防护措施。
胸透并非一无是处,在一些医学检查中有必要性。可是实在没有必要成为体检的&常驻项目&,徒增风险而已。
您看本专题前分得清胸透和胸片吗
将投票分享到: 微博
专题评价:
还可输入140字
:好的。我们会关注。 /玫瑰&||& (@ywang019) 河南金基租车之殇,又一庞氏骗局大手笔,受害家庭将近1万,维权几次,没有说法,复杂的很,求助无门。
:两次说的都是针对奥巴马医保法案的判决,第一次是在2012年的时候。这两次投票他客观上都帮了奥巴马的大忙。司法能动主义的危害你可以看罗伯茨意见书原文,
里面提到了Lochner案造成的一些问题。总的来说,罗伯茨希望“极度审慎”地解释宪法,这是他一以贯之的态度。&||& (@wanghsn) (@ywang019) (@zxc242635zxc) “就在同性婚姻判决前几天,罗伯茨还第二次充当了保守派阵营的‘叛徒’”,那他第一次当“叛徒”是什么情形?“罗伯茨大法官就提到了这种做法同样曾经造成了危害”,司法能动主义曾经造成了什么危害?
中国的航班延误,是“官僚主义害死人”
6个月以上母乳没营养、很多女性母乳少都是错误的观念
19岁的毛泽东,写了一篇作文,名曰《商鞅徙木立信论》
专题搜索: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扫描二维码,用微信看今日话题苏州大学体检告示:“怀孕同学勿胸透”起争议_名人网苏州大学体检告示:“怀孕同学勿胸透”起争议据江苏电台报道,最近几天,江苏苏州大学的校医院内正在进行研究生入学体检,一则体检告示:已怀孕的同学请勿胸透,引起学生们的议论。来听江苏台记者林炬力的报道:1分13秒在校医院门诊部的入口处,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张告示:已怀孕的同学请勿胸透。一些学生表示,这样把怀孕和同学两个词放在一起,在公共场合张贴出来,让她们觉得很别扭。有同学说:会觉得对自己不尊重吧。也有同学说:太公开了吧。对于学生们这样的想法,校医院的领导表示完全没有料到,当初他们贴出这样的告示,也是为了保护学生。苏州大学校医院院长杨秀丽说:到研究生这个层次年龄也不小了,怀孕的学生肯定也会有,在复试的时候我们就出这张告示提醒她:如果有怀孕的,就不要做这个检查。早在2005年,苏州大学就是江苏省内第一所规定女大学生可以休产假的学校,因此有同学提出,贴出这样的告示,会不会给在校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暗示,认为怀孕已经是校方能普遍接受的事实。对此,校方表示,这则告示只是一个善意的提醒。苏州大学学生处副处长董娜说:根据我们国家婚姻法的规定,学生达到法定年龄他就可以结婚的。当然从我们学校的角度来讲,我们的态度就是不干涉,但也不鼓励倡导。高三女生高考前的心理辅导,希望高三女生能快乐地学习,愉快地***。女生大多细心,这是天生的特点和优势,但是细心最忌讳“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全局意识,以致于目标意识不明确,效率不高。部分女生观念很强,把时间抓得很紧,甚至连中午午休时间也在高三女生宿舍跳楼身亡遗书称无家庭温暖,江苏滨海县一高三女生在学校宿舍跳楼身亡,自杀前留下遗书,表示在家庭里感受不到温暖而厌世,还让家长在她死后不要为难班主任老师。日晚上10时许,滨海县某中学高中部的同学下了晚自习,有人惊讶高三女生宿舍身亡图片 初三女生宿舍里的照片 女生宿舍无耻一幕图,人民网9月25日讯据美国华文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3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校长L.RafaelReif在发给该校社区的电子邮件中表示:该校一名17岁的华裔女孩菲比王(Ph被害妄想症强迫症拖延症症症伤心高三女生焦虑躁狂,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第4期摘要本文针对一例高三女生月考焦虑的心理问题,咨询师通过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求助者调整认知观念,通过放松训练和积极自我暗示的方式逐。在拖延过程中,大多数拖延者都会不断贵州电视台推出民族红歌mv 为党的生日献厚礼,为庆祝中国***成立90周年,给党的生日献上一份隆重厚礼,在贵州省委宣传部的统筹指导下,由贵州电视台精心策划制作的《飘扬的旗帜庆祝建党90周年大型音乐活动》贵州民族红歌MV日前摄制完成。日前,十耸人听闻:“高考体检”高三女生半数怀孕?,看到一篇题为《高三女生半数怀孕》文章,作者自称是一个高二的女学生,说读高三的姐姐告诉她,在“高考体检”中,有一半高三女生被要求“重新复检”。据“她”说,所谓的“重新复检”,相当于一种潜规则——如果一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王俭大夫本人发表
半个月内连续做两次胸透,请问对身体有多大危害
状态:就诊前
&副主任医师
1、在所有放射科影像检查中,透视的持续时间最长,受检者接受的辐射量最大,现在在我国一线城市,为减少射线辐射,已普遍取消了透视,而用拍片代替。
2、虽然透视的辐射剂量最大,但常规检查对身体的伤害是极其有限的。即便如此,你短期内接受2次透视检查,也是不必要的,如果实在躲不过去,建议你拍片检查,一则射线量少,二则有一个片子供参考。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状态:就诊前
谢谢王大夫!祝您新年快乐!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王俭大夫的信息
腹部疾病影像诊断(尤其肝胆胰疾病)
王俭,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1984年本科毕业,1991年硕士毕业,擅长肝胆胰疾病影像诊断,现任...
王俭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近期通话:
医学影像科可通话专家
上海市肺科医院
红房子医院
红房子医院
副主任医师
红房子医院
红房子医院
红房子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肺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
医学影像科
副主任医师
医学影像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
影像与微创介入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入职体检可以不胸透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