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一个人的句子失联多年姐妹的句子

失联多年好姐妹终团聚
& & 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 时久强
& & 日,本报以《七旬老人寻找失散多年好姐妹》为题,刊登了李凤芹老人寻找多年失联好友侯秀英的报道,报道刊出后,记者经多方奔波,终于在好心人提供线索的情况下找到了侯秀英老人,双方于当日取得了电话联系。1月3日上午,李凤芹老人来到唐山,终于见到了日夜牵挂的好姐妹,完成了20余年的夙愿。
& & 1月3日上午,记者在唐山市火车站出站口接到了李凤芹老人,尽管寒风刺骨,但李凤芹看上去神采奕奕,眼神中充满着兴奋,没有一丝因乘坐10多个小时火车而显出的疲惫。手捧锦旗的李凤芹见到记者十分激动,&真的很感谢你们,谢谢你们让我们姐妹在有生之年能再相聚。&
& & 出站后,李凤芹终于见到了阔别20多年的好姐妹侯秀英,久别重逢老人喜极而泣,两位老人互相搀扶紧紧相拥,没有一丝话语,浓浓的思念之情尽在无言的眼泪中默默诉说。尽管侯秀英由于长时间的老年痴呆症已记不清当年的往事,但在儿女的帮助下,她终于回忆起曾经的一些点滴。
& & 上午10时许,李凤芹与侯秀英一起被接到了家中,看到两位老人久别重逢的激动,记者挥手与其告别。至此帮助李凤芹老人的寻友一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而对于李凤芹来说,这却是一个新的开始。
编辑:沈琦&来源:安庆晚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设为首页  
&&&&&&&&&&
英国三姐妹失联 
疑加入“伊斯兰国”
  新华社6月17日电&英国3名姐妹和她们的9个孩子前往中东后失去联系,被怀疑可能前往叙利亚加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英国警方已介入调查。  警方16日继续搜寻达乌德一家姐妹仨的相关信息,暂不能排除她们受到蛊惑,投身“伊斯兰国”。  30多岁的哈迪贾、苏格拉和祖赫拉5月28日带着年龄在3到15岁之间的9个孩子去了沙特阿拉伯的麦地那。她们原定本月11日返英,却在9日与家人失去联系。  姐妹仨最后一次出现是在麦地那的一家酒店。旅行社方面说,她们购买了10张从麦地那飞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飞机票,但不清楚她们是否登机。  “12个人中有10个人有飞机票”,达乌德一家的代理律师巴拉尔·侯赛因·汗说,“我们不知道另外两人是什么情况。”  焦急的家人  巴拉尔·侯赛因·汗称,姐妹仨的父亲正焦急搜寻孩子们的下落。  他说:“如果姐妹三人的朋友、或者她们孩子的朋友知道相关情况,如她们会去哪儿、除了家人还和其他什么外人联系过,请联系警方或我的律师事务所,也可以直接联系达乌德一家。”  这名律师担心,姐妹三人已经见过一名加入了“伊斯兰国”或叙利亚激进组织的亲属。他告诉英国广播公司记者:“可以理解,这个家庭现在心急如焚、几乎崩溃……他们不知所措。”  一些西方国家公民被“伊斯兰国”宣传攻势洗脑,而后远赴中东加入这一组织。美国情报机构认为,这些拥有西方国家国籍的人员会对美欧本土构成更大威胁,因为他们持有这些国家的护照,有条件潜回本土,发动恐怖袭击。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主办:安庆日报社
  招聘信息 律师声明 本站导航 
版权所有(C) 安庆新闻网 安庆日报社 备案序号:
地址:安徽省安庆市湖心北路1号 联系电话: 邮编:246000 &&&&&&&&&&&&&&
推荐标签: |  |  | 
您的位置:&&& &&&&& &&&&& &&正文
社交网站一张照片 台湾八旬姊妹失联重逢(图)
  87岁的戴日妹(左二)、86岁的戴升妹(左三)两姊妹失联6年后喜相逢。(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中国台湾网7月9日消息 台湾87岁戴日妹与86岁载升妹两姊妹,自幼送人当童养媳,6年前在亲戚喜宴惊喜重逢,却因抄错电话号码再次失联。戴日妹万分懊恼,贴心的孙女竟在友人的facebook(脸谱)中看到很像姨婆的照片,随即电话联系,昨喜相逢。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桃园县平镇市民大学舞蹈老师吴明香,7月3日将和她一起学习健康操的戴升妹合影上传到脸谱,被戴日妹的孙女刘易忻(前平镇市华安里长)看到。刘易忻觉得照片中的老奶奶,和一手带大她的姨婆长得很像,询问戴日妹,“照片里的老奶奶,是不是就是我们失联多年的姨婆”。戴日妹要孙女询问,经电话确认,姊妹开心互通电话。
  吴明香昨天下午专程载着戴升妹到平镇市平东路认亲,平镇市长陈万得获悉,也到场祝贺、感染姊妹重逢的喜悦。
  陈万得说,这对姊妹花住平镇市相距约5公里,戴日妹住华安里。戴升妹住广兴里。
  戴日妹表示,她只会讲客家、不识字,8个月大即送给人家当童养媳。戴升妹6岁时也送人当童养媳,当时姊妹两家因住在对面,都是童养媳,姊妹彼此相互打气,其后结婚、搬家等因素,姊妹少有联系。
  6年前,因亲戚喜宴再重逢,也惊讶两人都从新竹县关西搬到平镇定居,但抄错电话号码再次失联,没想到因脸谱上的一张照片,两人再次相聚。 (中国台湾网 田云鹏)
20:54:00 09:54:00 07:17:00 14:54:00 09:07:00
[ 责任编辑:田云鹏 ]一次偶然的聚会,见到了曾经熟悉的面孔,当然,仅限于面孔而已。
辗转着,得到了失联多年的姐妹的消息。惊喜,自叹等等心绪无从说起。
分配的,都在挣扎中,不分的,都发达了。自己的学校,自己的专业,自己的事业,一切似乎都是那样的如鱼得水。或许,曾有过我们所不知的艰辛与痛苦,但我们只看到了今日的辉煌腾达。
看着小八的说说,相册,体会着那种好久未有过的情愫,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遥远。是自己摒弃了整个世界,还是被这个世界所抛弃呢?
十几年了,就在这晃晃混日中度过。什么专业,什么工作,什么事业,似乎一切都是那么的是不关己。假如不再迷恋专业,工作,是不是可以过的更加细致一些呢?孩子,家庭,老公,这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自己不思进取的借口。既然生活已成全部,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小资一些,女人一些,而非把所有的时间放在发呆上呢?
十几年,为自己留下的太少太少。为自己,为孩子,心情,事情。
希望自己可以有所改变,给自己给孩子留下一片心情,一段情愫。加油!
关注自己,关注孩子,关注他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西江都市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第04版:城事民生
六旬老人与亲姐失联八年
梧州民警相助重逢获团聚
记者 高云 实习生 邓雅静
本报讯 (记者 高云 实习生 邓雅静)7月18日一早,一对六旬夫妻走进梧州市公安局大塘派出所,妻子周瑞英称要寻找其失联八年的姐姐——81岁的周瑞征。当日中午,经过大塘派出所和新兴派出所民警的合力帮助,两位老人顺利重逢。 18日一早,周瑞英夫妇从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搭车到梧州。带着关于姐姐周瑞征的一些信息,他们走进了大塘派出所。民警通过系统查阅信息,当看到一个中年男人的照片时,周瑞英嘴里连连念叨:“像,很像!他应该就是我大姐的二儿子。” 拿着外甥的住处地址和联系方式,周瑞英夫妇又激动又焦急,在梧州街道上走着走着,年老的两人迷路了。他们又找到新兴派出所,民警们开着车把周瑞英夫妇送到了外甥的住处。 中午11时许,记者在新兴二路翡翠苑小区的值班处,看到了周瑞英夫妇。坐在值班处,周瑞英焦急地往外张望。原来,姐姐周瑞征现在和大儿子一起居住。周瑞英又陷入了一阵等待,“我和姐姐的最后一次见面,就是在2006年长外甥搬进新家请酒的那天。后来,我换了手机号,姐姐的固定电话又停了,我们就再没有联系了。”周瑞英的丈夫说:“她聊天时常说起大姐,以前我们要照顾孙子,直到最近有空了,就陪她来找亲人。” 等待的时刻有点煎熬,谈起兄妹昔日的情形,周瑞英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小时候,父母就去世了,家里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是他们把我拉扯大的。”他们四兄妹生长于倒水镇,自小相依为命,后来兄妹四人各自成家,“大姐嫁到了人和,二姐嫁到了藤县,我又到了德庆,一年中团圆的日子也不多。”随着哥哥和二姐的离世,更感到两姐妹亲情可贵,可惜,这一别就是八年。 半个小时后,周瑞英的长外甥风尘仆仆地赶来,带着两个老人到家,两姐妹终于重逢。和妹妹失联多年也挂念多年,周瑞征说:“今年年初两个儿子还说想去探望她,但年纪大了,我也说不上她的地址。”二老一边说话、一边红了眼眶。周瑞征为缓和气氛,摸了摸自己的黑发,开起玩笑,指着周瑞英的一头白发说道:“我看起来年轻,你老了。妹妹在农村要下地,辛苦多了。”聊起分别的八年时光,姐姐周瑞征错过了侄子的喜宴,遗憾地叹息;姐妹俩谈到自己已掉了牙,又相视乐呵呵地笑了。 分隔两地,两姐妹因年迈很难再常常相见,两人约好要定时电话联络,“这次绝对不要再和对方断音讯”,徒增挂念。 (热心读者李先生获报料奖30元)
推荐使用屏幕分辨率为像素 合作伙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思念的句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