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双死了吗相作品价位是多少

怎样鉴定书画的价值?_百度知道
怎样鉴定书画的价值?
提问者采纳
当然。书画爱好者购买书画作品时、书画店当然售价也就不同,他们喜欢收藏吴昌硕。 其六、上海一般高于郑州、林散之等人的作品,在他的家乡江苏价格相对较低,按照一定程序测算出交换价值,一个书画家的作品创作大致要经过几个时期。如果要把收藏某某书画家作品作为投资、合肥、浙派: 首先,精品占,以此定出市场参考价格、黄宾虹,同一位艺术家,因其知名度和艺术造诣高、技法娴熟,了解作品的真正价值即艺术价值、成熟期。例如谢稚柳。书画作品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是艺术价值的体现、高峰期和衰退期,市场认可的价格往往也大不相同,画价自然也就居高不下,学习期的作品一般不被人认可、陆俨少、广州,即所谓物以稀为贵。近年来的拍卖记录显示,资历和功力决定了其作品的价值区别,同一件作品在不同的年代、陆严少大家都公认他们的早期作品比晚期的更好。还有各地区喜好有所不同。你可以去博宝艺术网多了解一下。值得强调的是成熟期不等同晚年时期,而有些因素导致的价格差异正是为投资者提供了机会,应该接近或等于正常成交价格。 其五,即学习期,因为人们审美观念等因素的变化,一定要保持清醒,评估师评出艺术价值之后,同一位书画家的同等作品在不同的地区价格也会不同,应酬之作仓促潦草。根据专家研究分析,还应当参考专业评估师对这位书画家的相关评价,而同一位艺术家的精品的价格往往是其一般作品的十倍乃至数十倍,一般来说是年纪愈大;成熟期风格形成、傅抱石。还有一种情况是,还必须懂得由于书画家不同的艺术根基,我认为同一位书画家作品之间出现价格差异。例如。例如。 其二,精品和代表作皆出于此,即使是名家所作拍买价格也不高,一个艺术家一生中的作品代表作占、黄胄等人的东西。例如,一般作品、商业包装等因素的制约,在拍卖行,同等作品的价格则又会高于上海,有了高层次的目标买家。艺术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此外、大众耳熟能详的作品,但这并不表示晚年的作品更好,名家的作品,技法一般,书画作品的价格与作品的大小尺寸有关、港澳人则喜欢“岭南画派”名家的作品,首都和天津人喜欢收藏齐白石、家庭波折和个人情绪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些因素导致的价格差异是正常的,价值也不高,同等作品在经济发达的广州,其价值是不能完全由价格来衡量的,其价格往往不断看涨,价值较低。也就是说好的作品不一定就能卖得高价,陈逸飞的画作充满着东方情韵,同一位书画家的作品有大有小,因为艺术家也难免受到社会动荡,由于他的家乡和工作地的作品流传量较多,这里就不细述了。这种地区性的喜好也必然导致同等作品在不同地区价位的差异。例如、新金陵画派的东西、李可染、画廊,还有个别拍卖行炒作等非正常因素,广东。 其四,题材的不同也会对对作品价格产生影响,技巧愈成熟。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使用价值体现为它的艺术价值;成长期风格尚未形成。此外,价值较高,卖得高价的也有平庸之作,迎合了西方巨富们的“东方情结”,受到西方收藏界的追捧,主要有以下因素,其作品市价也远远高于一般书画家,应酬之作,例如,这是专业评估师评估的重点,书画作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其三,首先需要介绍一下艺术品评估的相关知识。一个优秀评估师测算出来的市场参考价格,傅抱石的代表作《毛主席诗意册》以万人民币成交(曾创其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任伯年,如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而文化非常发达的北京,江浙和上海人喜欢海派,其相应的价格也低于其他地区。 根据自己评估经历、理智的头脑、成长期回答这个问题,特别是那些被传媒多次报道,某位著名画家的作品,要不断地学习和研究书画艺术的相关知识,交换价值就是指市场价格。这很容易理解,书画作品价格还受到爱好圈子,成熟期往往也是高峰期
了解书画家的风格。收藏家多半是以自己的个人爱好,作为依据性标准的。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多关注一些书画艺术大师的风格性。如大师的笔法,或者是其主题上的构思,都是具有一定的风格特点性的。这就需要日常的观察,进行有效的积累。有效的方式是,书画工艺师的资料收集
其他类似问题
1人觉得有用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书画家的字号、籍贯和生卒时间
掌握书画家的字号、籍贯和生卒时间,对于书画的鉴定工作很有帮助。这些问题往往被某些作伪者忽略,假如我们比较熟悉的话,那么,就能够比较容易地看出问题。例如:明代沈度《梅花百咏》册,《石渠宝笈》卷三之十六著录,款云&成化十四年秋七月望后一日,沈度书于春草堂。&考沈度元代至正十七年丁酉生,明代宣德九年甲寅卒,78岁。成化十四年沈度已死去45年了,所以这件字册不用看实物也能肯定是伪品。又如:明代姚绶癸《三清图》轴,清代方?颐《梦园书画录》卷八之十五著录,款云&三清图,永乐五年岁在丁亥秋日写,云东逸史公绶&。考姚绶永乐二十一年癸卯生,弘治八年乙卯卒,73岁。永乐五年姚绶尚未出生,所以,可以肯定这件东西也是伪品。正因为书画家的生卒时间对书画的鉴...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书画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发布时间: 来源: ()
《醴陵瓷友俱乐部》&QQ群:&醴瓷轩秉承“弘扬醴陵红色官窑五彩国瓷文化”的宗旨,本着“以德唯上,以艺唯精”的经营方针,宏扬国家民族精神的国宝级民族工艺陶瓷。不断取德卓越的突破,出品品质臻于传统经典“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极高境界。醴瓷轩汇集了众多的现代艺术匠师他们秉承了釉下五彩艺术的优良传统,不断探索、刻意求新、创造了许多精美绝伦的陶瓷艺术珍品,其作品既溢透传统神韵,又不失现代风采。“淡而有神,浓而不俗”被收藏者视为瓷中极品。&主营:&高档礼品毛瓷、国瓷、醴陵红瓷、釉下五彩工艺礼品瓷,工艺生活日用瓷、商务礼品瓷、政务礼品瓷、艺术收藏瓷&&宏扬国家民族精神的国宝级民族工艺陶瓷。企业领导、高品味、高收入族群的交流、馈赠礼品。收藏、传家、置产的首选艺术品。会议、国际交流活动、机关团体的礼赠品。符合文化生活的市场消费主旋律,适合自家使用与陈设。高档工艺礼品,馈赠亲友,庄重典雅,高贵体面。办公室: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21号金海国际3号楼2202室&醴瓷轩:北京市朝阳区华威里18号潘家园市场乙排B105国瓷神韵:世纪金源燕莎东侧金源古玩城193号联系人:张先生&荣先生手机:&&电话:010-&&010-&&&&邮箱:网址:&&醴陵瓷器网&&潘家园旗舰店网店店主:醴瓷轩醴陵瓷器阿里巴巴站
清光绪湖南瓷业学堂
醴陵官窑釉下彩雉鸡樱花瓶全品
清光绪湖南瓷业学堂
醴陵官窑釉下彩雉鸡樱花瓶正面细节
清光绪湖南瓷业学堂
醴陵官窑釉下彩雉鸡樱花瓶底款
醴陵官窑釉下彩耄耋图大尊 成交价格20万+15%佣金
醴陵官窑釉下彩耄耋图大尊正面
醴陵官窑釉下彩耄耋图大尊细节
清宣统 醴陵官窑釉下彩耄耋图大细节
醴陵官窑釉下彩耄耋图大尊底款被磨
民国 醴陵釉下彩花卉
双羊图壶 (两件)成交价6.5万+15%佣金
"湖南瓷业公司"款 W 18CM
&醴陵釉下彩花卉 双羊图壶 (两件)
&醴陵釉下彩花卉 双羊图壶 (两件)
&醴陵釉下彩双羊图壶底款
醴陵釉上彩花鸟瓷板 (一对)成交价4.5万+15%佣金
民国 醴陵釉上彩花鸟瓷板 (一对)
民国 醴陵釉上彩花鸟瓷板
(一对)细节
原文地址:作者: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03年):
(共73人,其中首届评出35人,第一至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自动晋升38人。在首届35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参评为2006年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11人。24人中,在世23人,景德镇9人。)
陆&如&陆&军&
涂金水&何道洪&李梓源&
柯宏荣&霍家荣&
吴为明&刘希舜&
张绍斌&刘长义&
炳&潘柏林&张明文&
刘立忠&毛正聪&
夏侯文&李昌鸿&周桂珍&
鲍志强& 李游宇
(刘炳、潘柏林、张明文、陈文增、刘立忠、毛正聪、夏侯文、李昌鸿、周桂珍、鲍志强、李游宇等11人
&被评为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 * * * ** * * * * *
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10年)92人
范敏祺& 蓝国华& 刘升辉&
聂乐春 宁& 钢& 彭竞强&
沈盛生& 舒立洪& 涂序生
徐江云(许爱民) 袁世文&
曾亚林 张正海& 赵紫云&
朱正荣& 蔡秋权& 陈仰忠
黄志伟& 霍冠华& 林道藩&
林礼腾 潘汾淋& 庞文忠&
司徒宁& 王龙才& 吴维潮
章燕明& 丁华汉& 黄小玲&
李人中 李日铭& 彭& 玲&
孙新水& 唐锡怀& 汪宪平
熊声贵&雍起林&钟放平
&周益军&朱占平&
曹婉芬& 季益顺& 李守才&
吴& 鸣& 徐安碧&
徐达明& 董善习 何& 岩&
罗晓东& 吕& 泉 乔希儒&
阎先公& 陈爱明& 陈淞贤&
陈显林 蒋淦勤& 卢伟孙&
徐定昌& 陈石玄根
黄国荣& 钱如珍& 邱双炯&
苏清河&苏献忠&
许兴泽&毕海波&
范有祥&和&
任双合& 闫保山& 郭爱和&
晋晓瞳&盂玉松&
苗长强&朱文立&
陈烈汉&朱乐耕
罗小平& 卢群山&
张福荣& 孙若鹏
(92人未包括许爱民在内,许爱民于2011年初“不再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陶瓷类)名单
(共88名,其中在世79名,景德镇29名。)&
第一届 (1979年,3名)
第二届 (1988年,7名)
&顾景舟& 张松茂&
刘富安& 陈钟鸣&
第三届 (1993年,17名)
&关宝琮& 吕尧臣&
汪寅仙& 徐秀棠&
许兴泰& 唐自强&
陈贻& 冯乃藻& 邓文科&
第四届 (1997年,11名)
&徐汉棠& 谭泉海&
嵇锡贵& 徐朝兴& 戴荣华&
黄松坚& 李人&
第五届(2006年,35名)&
&陈文增& 刘立忠&
李游宇& 鲍志强& 顾绍培&
李昌鸿& 周桂珍&
郭琳山& 毛正聪& 夏侯文&
卢山义& 苏清河&
张明文& 孔相卿&
潘柏林& 王芝文& 吴锦华&
余培锡& 孟树锋
原文地址:作者:
---------------------------------------------------------------------------
&泥&色釉料的运用&
&胎--陶瓷本体的表现
发色--色釉料的表现
色釉料&绘画技法&
&意境--山水花卉的表现
构图和器型及其搭配&
神韵--人物鸟兽的表现
品位--艺术家思想情感的体现
------------------&
-----------------------------------
---------------------------------------------------------------------------
&(陶瓷艺术审美基本程式)&
从上面的图解可以看出,艺术瓷的审美通常首先关注胎质是否莹韵?釉色是否光亮?发色是否完美?一言以概之,火候是否到位?这就是圈内人常说的“瓷味”。而这些判断是要依赖于对青花、釉里红、粉彩、古彩、高温色釉、墨彩等瓷种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简单的浮于“画得好坏”这样的层面,就走入了欣赏艺术瓷的误区,这也是初级收藏者常常忽视的地方。对于料性和所运用的综合技法的全面认识,是欣赏艺术瓷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瓷种的历史演变过程和所在历史阶段的艺术状况,便会对一部艺术瓷作品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这是传统艺术瓷审美的基本方面。
在“现代陶艺”、“当代陶艺”发展过程中,对造型、艺术个性和艺术理念的关注,会使一些技术因素发生任意解构,使艺术瓷审美更具有了随意性和个性差异,但万变不离其宗,体现不出“火”的特质的艺术瓷是站不住脚的。一般来说,对艺术家自身艺术理念、技术手段要有全面认识,并结合陶艺的发展脉搏来进行基本定位,是“现代陶艺”和“当代陶艺”审美的基本前提。
实际上,景德镇艺术瓷每一个瓷种(甚至不同时期的同一瓷种)都有其独特的审美取向和标准。对不同的瓷种进行细致的古今历史的辨识,是迈入更高审美层面的必由之路;同时,对艺术瓷意韵广泛、深入的体味和感悟,堪为相伴而生的进入陶瓷艺术殿堂的重要途径。
原文地址:作者:&
&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比结果在沸沸扬扬、千呼万唤的持续争议中终于张榜公示,比照传闻内容,并无吃惊之处。虽然按照惯例结果是不能更改的,但还是想浏览一下公示情况,以资揣度借鉴。公示全文如下:
根据《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工作管理办法》规定,现将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结果予以公示,欢迎社会各界监督。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间内,以书面形式向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监督检查组实名反映。
公示时间:日―日
公示网址:/aspx/publicity.aspx
联系电话:010-
传真:010-
电子邮箱:
通信地址: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监督检查组(北京市西长安街13号,邮政编码100804)
&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工作办公室
因为临近中秋、国庆双节旅行旺季,对时间似乎特别敏感,而公示时间限定在日―日,就不能不引人遐思......直觉是:长假结束上班,公示期也快要结束了。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区间进行公示呢?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点击“公示网址”,随即弹出全部78人名单。提炼一下陶瓷类,共15人,具体名单及产瓷区是:
宜兴紫砂陶:曹亚麟
德化白瓷:柯逢荣
铜川耀州瓷:李竹玲(女)
潮州艺术陶瓷:谢华
醴陵釉下五彩:熊声贵
禹州钧瓷:杨国政
馆陶黑陶:殷俊廷
龙泉青瓷:张绍斌
石湾陶塑:钟汝荣
景德镇艺术瓷:李一新、刘伟、邱含、杨曙华、俞军、曾瑾(女)
透过新晋15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名单,可以管窥一些有趣的话题:
1.此届评比仅产生15人,确实出乎意料,同时下业界风貌形成反差。工信部牵头的这届评比做法,会不会预定了下届评比的基调?
2.景德镇、宜兴这两个瓷、陶老大在以往的类似评比中,均是数量明显胜出的,而此届,宜兴仅1人登榜,缘何?
3.近几年,各产瓷区争奇斗艳,景德镇艺术瓷老大地位虽无动摇,但评比数量所占比例是在逐年减少的,而这届,景德镇有6人集团式占据榜魁,以40%高比例重拾盛象,仅次于1997年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比情形,何故?
4.15人中有6人参评2010年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而落榜,那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同“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高低之争是否可以休矣?
5.经德化瓷友提示,此次上榜的“柯逢荣”实为“柯宏荣”,系笔误。究竟是笔误?还是更改了名字呢?
随便提一句,此次公示是“按姓名首字母排序”,打破了“按姓氏笔画排序”的惯例,也可视为有趣之处。
原文地址:作者:
&2012当代国际陶艺展,实际上是东亚陶艺展,更准确说是中日韩三国陶艺展,这是不同于往届的地方。这个陶艺展原来有很多国家的陶艺家参展,去年发展成“高岭杯”国际陶艺大赛,规格很高,而今年缩小了范围和规模,其中缘由不得而知。
展厅位置没变,气势逊色于去年。不过仍然有好看的陶艺佳作:
这件作品吸引了我的眼球:
再来看看一些坛坛罐罐的表现手法:
茶壶和盘碗类的一些新创意:
瓷板装饰也是丰富多彩:
具有传统意义的当代陶艺:
颇有古韵;装饰具有拓印效果;瓷土本性展露无遗。
很喜欢这件。端庄雅致,釉色温润,手感厚重,装饰工整且富于变化。
“象嵌彩窑变双蟹花壶”,很明显是82岁著名陶艺家今井政之老先生的作品,一如既往,以精湛工艺、特有造型和浓郁古风著称。这件作品也是我非常喜欢的。
===...===...===...===...===...===...===...===...===...===...===...===
选择最喜欢的特别难,上面这几件都是令我爱不释手的,它们以独特精彩的工艺手段展示了深邃的人文情愫。不过,我还是选择了“概念核心――流水线”,它所呈现的复杂、多变、优雅的线性之美,婀娜、灵动而又蓄势待发,尽管工艺程序繁复,讲求力学原理,但却毫无造作之气。在这种表征下,内涵和艺术理念均能得以深化和升华。
原文地址:作者:&
2012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一如往届,于10月18日至22日盛幕举行。参观了数届,知道首日上午必然车流涌动、人满为患,所以赶在下午自认为比较清静时段赴会。这是下午3点20分时在会场周边路段塞车的情形――车又多了。外地车辆也很多,我们前面的就是从南京开来的。看来还是失算了。
会场门前也改为停车场了:
而且更实用主义,见缝插针,广而告之,摆起地摊。古的今的、大的小的、玩的吃的,看起来挺红火:
沿着红地毯走侧面的外楼梯,就会抵达二楼室外的亮点区域,这里通常要做一些大型化的展示。今年置放了一位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的两件大瓷板和一件大瓷盘,尺寸和画面都相当壮观:
因为在三楼结识了几位新生代实力派陶艺家,谈得投机,第一天并没有对馆内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当我们步出会场时,夜幕徐徐降临,天空中悠然漂浮着几片祥云,夕阳已经将余晖投射上去......来到景德镇,总是能以轻松愉悦的心境去面对一切。
原文地址:作者:& & 【藏友故事】十年修成醴陵瓷专家
长沙藏友周先生从10年前开始收藏醴陵瓷,因为醴陵瓷色彩鲜艳,造型美观,周先生甚为喜爱,加上醴陵瓷是湖南名瓷,作为湖南人,周先生对醴陵瓷有一种特别的情结。
但故事的开头并不十分美好。2002年,周先生刚开始接触醴陵瓷时,花了几千元买下一个有着传奇故事的菠萝瓶。据说这个菠萝瓶是湖南陶瓷研究所出品,后来王震副主席出访日本时,将这件物品赠送给日本天皇。后来经圈内朋友鉴定,周先生收藏的菠萝瓶是个后仿品,但周先生并不气馁,反倒对醴陵瓷更有兴趣。
2008年,朋友转让给周先生一对醴陵群力瓷厂出品的橄榄瓶,要价500元。此时,周先生的鉴赏能力与6年前相比大为长进,认定这对橄榄瓶比较有价值,便毫不犹豫买了下来。后经和朋友交流探讨,一致认为该瓶完整度很高,现在估价达20万以上。
10年时间,通过不断买进卖出瓷器以及和朋友、专家的探讨,周先生成为了一名醴陵瓷的专家。
【瓷器收藏】官窑瓷器更具价值
“湖南有两个著名的窑厂,一个是唐代的铜官窑,另一个是清代晚期的醴陵窑。醴陵窑开创了釉下彩工艺,是中国陶瓷工艺史上的一大飞跃。”湖南收藏协会文物司法鉴定中心首席鉴定专家黄念曾介绍。
瓷器分为官窑与民窑。一般来说,官窑出的瓷器价值更高。湖南文物总店鸿宝斋老板陈立宜介绍,瓷器收藏讲究物以稀为贵,目前的官窑瓷器绝大多数都保存在博物馆里,留存在民间的少之又少,再加上官窑瓷器与民窑瓷器相比更精美,所以收藏价值更高。
“现在比较值钱的瓷器,是宋代官窑出产的,尤其是汝窑出产的,北宋时期,宋徽宗曾亲自制定汝窑为官窑,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各藏有六十几件,其他有少量藏于民间。”大麓珍宝古玩城刘老板介绍。
刘老板也是醴陵瓷的收藏爱好者,研究醴陵瓷长达十几年。他认为醴陵瓷不同于其他瓷器,主要是醴陵瓷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也因此制作工艺更先进,可以批量生产。“比如你有一件年代久远的工艺品,卖了一个之后就没有第二个了,想要都不会有。但是醴陵瓷不同,如果你喜欢这种瓷器,向厂家订购30个,两个月就可以做好,这就是醴陵瓷的大众价值。”
【瓷器鉴定】六大方向定价值
瓷器一般从制作工艺、原材料、绘画风格、图案形体、自然痕迹、表面光泽等方面来进行鉴定。
“以元青花瓷器为例,它的图案相比起来更为灵动飘逸,单体单个的回文,树梢出刺,这些特点都使元青花瓷器与其他时代的瓷器区别开来。”陈立宜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解说。
对于醴陵瓷的鉴定方法,刘老板介绍,主要从六个方面去看:一是胎,即瓷器的原材料。二是画工,即瓷器表面图案的艺术价值。三是完整度,瓷器从出土制作到成品一系列流程的完整度,鉴定需要很丰富的经验。四是看是否大师作品。五是看瓷器厚薄和颜色色质,一般来说瓷器是越薄越好,白色一定要是自然白。六是看瓷器是手工拉胚的还是灌浆制作的,手工制作出来的价值更高。
【来源:华声在线-三湘都市报 】
原文地址:作者:1990年由湖南省评定的省级工艺美术大师(3位):邓文科、李小年(90年逝世)、郭玢
1993年由国家评定的国家级陶瓷工艺美术大师(1位):邓文科
2005年由湖南省评定的省级陶瓷艺术大师(27位):
熊声贵、陈扬龙、李人中、易炳宣、丁华汉、孙新水、唐锡怀、佘华、李日铭、黄建明、刘杰群、温月斌、朱占平、彭玲、易武、张小兰、黄小玲、周益军(株州工学院)、熊晖、徐建章、周汉湘、陈凤高、钟放平、邹国华、陈忠义、雍起林(铜官研究所)、刘锡武(铜官研究所)
2005年由湖南省评定的湖南省杰出陶瓷艺术家(24位):
张志坚、黄锡如、李跃进、黄永平、彭云琨、黎建凯、李华军、巫建平、张金秀、乔培平、邓佑祥、刘智敏、王旭明、刘自成、丁海波、付德毛、汤春华、许石斌、易龙华、刘劲松、刘金云、汪红娟、刘冉、陈金华
2006年湖南省向国家推荐的申报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的有:熊声贵、陈扬龙、李人中,郭玢
2006年国家评定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位):陈扬龙
2010年11月评定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14位):
丁华汉、黄小玲、李人中、李日铭、彭玲、孙新水、唐锡怀、汪宪平、温月斌、赖声贵、雍起林、钟放平、周益军、朱占平
2008年第二届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共30位,其中陶瓷艺术6位)
胡武强(望城铜官窑行陶艺吧)
尹彦征(长沙大红陶瓷发展公司)
孙建成(醴陵市群力艺术陶瓷有限公司)
黄永平(醴陵市瓷艺堂)
熊声贵(湖南省陶瓷研究所)
李人中(醴陵市群力艺术陶瓷有限公司)
2008年第二届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26位):
曾学福、曾安楚、谭异超、肖世龙、汪宪平、黄一健、陈建国、易建虹、张志坚、黄锡如、李跃进、黎建凯、李华军、巫建平、邹明林、刘坤庭、王旭明、刘自成、崔振中、丁海波、付德毛、杨钧、汤春华、许石斌、刘劲松、何湘陵
2008年第二届“湖南省杰出陶瓷艺术家”荣誉称号(10位):
熊玉兰、张骥、肖跃青、邓建波、叶湘鸿、朱泓、彭望球、徐曼冰、蒋丽娥、胡图
&看看文革后,瓷器收藏投资运作的思路。80年代欧洲人在国人对古董避之唯恐不及时,将唐三彩宋瓷的价格推到百万。而这时新兴的收藏资本力量港台藏家没有跟风,唐三彩宋瓷由于价高量少,不合这些藏家的口味,于是他们将眼光投向了当时被藏家不屑一顾的明清瓷器。当他们大量吃进后文化宣传和资本运作双管齐下,于是人们认同了明清瓷器。当90年代没人不知明清瓷的时候,他们又将目光转向民国精瓷八友瓷器。现在看来都是地板价的价格被人从容地收纳精品。当明清瓷价格歇歇脚的时候,八友的作品已经陆续挂在富甲一方的厅堂上了。当我们还在为前几年错失底价藏件八友瓷板长吁短叹时,7501又从几元钱拍到了数万,简直有点让想早日过上富康之家的人有点反不过神来。
&从此轨迹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
&在经济长期向好的背景下,这些被人们认可的瓷器收藏投资离不开几个必备条件:
1、精美的品质(陶瓷历史上可以代表时代艺术水准的,后世不易仿制乱真的)
2、雄厚老到的资本运作。
3、有一定的存世量。
&当一个品种市场运作到一定高度后,收藏和投资的相互关系会相互转变,良性的资本运作必定会走向收藏扩散领域。当价格不再有投资属性时,必定会有新品种来吸引新加入的收藏群体,新品种必需具备上面三个条件,因为关注者少,价格常常出乎常理的便宜。但这要求藏家要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耐心。我们可以按照历史时间的主线发现当市场发掘了民国精品瓷,再向下发展只有建国后50-70年代国营厂所为国家计划经济所做的很少为人所知的这批精品了。在时间这个坐标上,如果错过对这些东西的研究发现的历史机遇,我们只有再翻过头来在前人咀嚼过的缝隙里研究发现点希奇玩意了,比如说元青花。
&如果市场上所有的品种都不让新人们那么轻易上车了,那只有玩当代瓷画工艺品了。就像现在的书画市场。
其实这个帖子我想给大家探讨的是50-70年代官方用瓷,在大家都认为新中国建立后50-60年代是中国陶瓷的空白期,而本人研究和掌握的资料看,不仅不是空白期,资料详尽,而且是中国制瓷史的近150年来的一个空前的繁荣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代表瓷是海外人士称的:刘少奇时代瓷器.这个时期有不少会在陶瓷史上载入史册的新品种和高品质,这个以后专门立帖探讨.)这些东西在近十年国有瓷业改制的混乱期,许多东西流落到海外了,看到大家在疯狂收藏民国中的普瓷,感到很惋惜,我们有可能在收藏和理念上又一次输给了海外,从今年春节后北京古玩城亚洲最大的古玩交易场所出现了几家自称为海外回流的这类的东西看,这些东西早晚会在市场的作用下回归到阳光下.而这些东西从前几年有人关注到现在来看,有心者还是可以有机会上手的.
&我只是想阐明:
&1\建国后,国家把陶瓷制造的工艺恢复和创新提高到了国家支柱产业的地位,这在中国的陶瓷史上是少有的.国家总理\副总理,文化部轻工部的各专业精英参与了新中国的瓷器制造的复兴.
&2\藏界对建国后瓷器的收藏还只停留在文革瓷的收藏高度.文革瓷大量的普品代表不了建国后瓷业的制造水准,也不是这个时间段的工艺\艺术审美的代表.这个时间段内,可以代表建国后瓷业成就的是官方用瓷和国营厂出品的大量高档出口工艺瓷,陶瓷美术工作者忘我为地为新中国奉献的各种
创新性工作.&我们不能完全把这些一概而论为文革瓷.这么称谓是以前的所谓专家媒体研究水准不高的结果,容易误导收藏.
从陶瓷的构成要素来讲,即使文革瓷中的精品也是因为当时的生产破坏,在制造的环节也不如文革前,但是当时的美术创作题材和一些大型的政治任务用瓷还是值得珍藏的,但数量不多.
现代瓷收藏崭露头角
如今在瓷器收藏领域,明清古瓷已不再独步天下。由于目前古玩市场里所见的古瓷十有八九都是赝品,使许多初涉收藏领域的瓷器爱好者敬而远之。而一些做工精美、价格较低的现代瓷器在近几年来反倒越来越被一些收藏爱好者所看好。&
现代瓷一般指的是建国后50多年来生产的瓷器作品。由于现代瓷缺乏一定的历史积淀,原先并不被藏家们所重视。事实上,一些现代瓷作品尤其是能反映新中国制瓷工艺水平的瓷器,同样具有很高的收藏与投资价值。因此不少投资者在近年来开始瞄准了具有升值潜力的现代瓷品市场,现代瓷中既有可供传世的名家珍品,又有供收藏界交流的收藏佳品,还有一些则偏重于陈设的瓷器。如果你想做少许的投资,可以选择那些当代艺术大师的作品进行收藏。现代瓷品中还有一种极具收藏价值的“文革”瓷器,眼下正成为收藏界的热门新宠。目前珍品花瓶的价格已超过万元,且仍具有一定的升值空间。在北京的一次国际拍卖会上,曾有一件高40厘米、直径20厘米、图案为“毛泽东去安源”的立式瓷瓶拍出过2万元的高价。&
投资现代瓷器,可从以下几点考虑:&
应从美化家居、个人欣赏角度作为出发点,且买进价格不宜过高;&
作为中长期的考虑,应挑选20世纪五六十年代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大师们的作品,售价大致在两三千元至万余元;&
收藏一些存世量较小的“文革”瓷器,其增值潜力较大;&
时尚类的收藏者可挑选一些器型别致、绘图具有时代感的作品;传统类的收藏者则可以造型规整、器型传统为首选,至于选择大件还是小件则看个人的经济实力与喜好。&
应该说,当今制作精良的瓷器作品,只要投资得当就会有相应的回报,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有一位朋友,前年春季在某省举办的陶瓷展销会上花5000元购藏了一件现代名家瓷器作品,这件当时作为摆放家居之用的瓷品,今年的价格已翻了一番。
1、2、3、4、5、
朱占平价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妖怪名单郭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