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和爸爸_起做手工过程中的趣事,求记录

> 寿光市田柳镇中心幼儿园:幼儿故事教学的作用
寿光市田柳镇中心幼儿园:幼儿故事教学的作用
&幼儿故事教学的作用
寿光市田柳镇中心幼儿园&&& 田洪芬
  在运用故事对幼儿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深切的体会到了故事的魅力。下面围绕如何充分发挥故事的妙用谈些看法。
  一、讲故事的注意点
  1、故事教学并不是语言课的特有形式
  故事是一种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在语言课中有特定的故事教学,教师通过讲解、分析、讲述,让幼儿学习一定词汇和讲述能力,同时接受文学熏陶和品德教育,在其他门类教学中故事更是一种添加济,催化着各类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特别是音乐、美术、健康等。在音乐活动中,适当的故事讲解,让幼儿易于理解内容,记忆歌词;在美术活动中,简单的故事讲述能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引导幼儿丰富画面;在健康活动中,繁复抽象的内容变的清晰而具体,让幼儿的记忆特别深刻,其他各类活动的教学也离不开故事教育。
  2、内容的选择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理解水平
  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他们的理解水平和所接受的事物是处于完全不一样的层次中,越小的孩子喜欢越简单的事物,对他们来说不复杂,才是好的,才是他们喜欢接受的东西,因此对他们所讲的故事应该简单明了,如说些带有小动物以及小星星这类简短的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听的看的摸的想的东西多了,太简单、太简短的东西已不能满足他们的知识面。对于他们我们可以向孩子们灌输着复杂和抽象的东西内容长一点的东西,让孩子们在听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增长了知识面、增长了智慧。
  对于同一个故事内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讲解出来对幼儿的吸引力也是大相径庭的,记得有一次,有两个不同年龄的孩子在我家玩,有一个小朋友看见我家有本故事书便要求我讲故事,于是我照着上面的字一字字一句的讲起来,绘声绘色的语句,全神贯注的神情,让五岁的孩子听的津津有味,提这个问题提那个问题,而另一个只有三岁,由于理解能力水平有限,却没有多大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因此我想如果我再继续照搬书上的内容,对三岁幼儿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后来我也根据小朋友的喜好和实际水平,用幼儿喜欢的语气和理解方式(幼儿年龄小,可用简短,生活化的语句)讲述,小家伙后来听得可有劲了,还不断提问,其效果就显而易见了。
  3、善于运用故事
  由于幼儿特别喜欢听故事,利用故事对幼儿进行教育,就比空洞的说教更易于让幼儿理解和接受了,《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教小朋友认真吃饭不撒饭,爱惜粮食。《萝卜回来了》教小朋友团结友爱,互相关心。《小马过河》教幼儿动脑筋不怕困难&&小朋友们特别喜欢听故事,我也喜欢利用空余时间给他们讲故事,小朋友们听得多了,理解能力更强了,思维更开阔了,有时的教育提示,只要故事中的一句话或一个词就行了,如:小朋友要像小公鸡一样认真学习,做事情不要像小猫钓鱼一样三心二意&&。
  不仅可以用书上现有的故事教育孩子,而且还可以针对某个现象,利用自己的想象力来编故事,让孩们从故事中明白事理。
  4、创造条件让幼儿听、讲、编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养成幼儿大方、乐观、自信的开朗性格。
  故事不能只由老师或家长来讲,我们要充分调动幼儿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肯定幼儿的每一点进步,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幼儿充分练习,现在我带的班是学前班,从中班开始,我就利用午餐前10分钟左右的休息时间,让幼儿自由轮流讲故事.你别说,还真发现了几个故事大王,语言流畅连贯,表情动作语气绘声绘色,特别一些故事里的形容词,成语用得非常准确,晨间活动和自由活动时间小朋友也喜欢自发的看书,讲故事,整个班的语言发展水平都得到了大大提高.
  二、如何编故事
  1、编故事前的准备
  在让幼儿编故事前要把那些可能会出现在故事中的字词、句子作一个大概的估计,并明确地告诉幼儿这些字词和句子在编故事过程中可能要用到。教师要尽量采取多种手段让幼儿熟悉这些字词和句子。
  2、故事的编写
编故事运用于幼儿教学中,并不是说可以信手拈来,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引力就会大打折扣,后来我也根据小朋友的喜好和实际水平,用幼儿喜欢的语气和理解方式(幼儿年龄小,可用简短,生活化的语句)讲述,小家伙后来听得可有劲了,还不断提问,其效果就显而易见了。
3、善于运用故事
由于幼儿特别喜欢听故事,利用故事对幼儿进行教育,就比空洞的说教更易于让幼儿理解和接受了,《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教小朋友认真吃饭不撒饭,爱惜粮食。《萝卜回来了》教小朋友团结友爱,互相关心。《小马过河》教幼儿动脑筋不怕困难&&小朋友们特别喜欢听故事,我也喜欢利用空余时间给他们讲故事,小朋友们听得多了,理解能力更强了,思维更开阔了,有时的教育提示,只要故事中的一句话或一个词就行了,如:小朋友要像小公鸡一样认真学习,做事情不要像小猫钓鱼一样三心二意&&。
不仅可以用书上现有的故事教育孩子,而且还可以针对某个现象,利用自己的想象力来编故事,让孩们从故事中明白事理。
4、创造条件让幼儿听、讲、编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养成幼儿大方、乐观、自信的开朗性格。
故事不能只由老师或家长来讲,我们要充分调动幼儿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肯定幼儿的每一点进步,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幼儿充分练习,现在我带的班是学前班,从中班开始,我就利用午餐前10分钟左右的休息时间,让幼儿自由轮流讲故事.你别说,还真发现了几个故事大王,语言流畅连贯,表情动作语气绘声绘色,特别一些故事里的形容词,成语用得非常准确,晨间活动和自由活动时间小朋友也喜欢自发的看书,讲故事,整个班的语言发展水平都得到了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讲故事在幼儿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在幼儿期,兴趣是他们探索知识的最大动力.在孩子们的眼里,学习p生活和游戏都是没有界限的。因此,用生动、活泼、有趣、直观,好听的讲故事形式教育幼儿会让幼儿凭借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的翅膀,打开思维的通道,从而使天性得到培养和开发,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丰富多彩的操作活动在数学教学中的乐趣-
寿光市田柳镇中心幼儿园&&& 田洪芬
  幼儿数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其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可引导幼儿尝试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帮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操作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从而促使他们愿意学数学、喜欢学数学。&
  教师不仅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指导方法开展幼儿数学教育,还应注意发挥环境的隐性指导作用。具体而言,可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以引发幼儿对环境中数学现象的兴趣,唤起他们亲近数学的情感,促使他们积极愉快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因此,营造快乐的数学学习环境是开展幼儿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营造快乐学习数学的教学环境&
组织教学活动是开展幼儿数学教育的基本形式。教师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预设结构性强、目标明确的教学活动,能够较高效地引导幼儿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幼儿之间思维的碰撞、经验的分享。当教师将幼儿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可能感兴趣的问题引入数学教学活动,有意识地为幼儿营造一种生活化、情趣化的教学环境时,幼儿可能会更加感受到数学与自己的紧密关系,从而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体验、探索,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1、依据幼儿经验创设生动的情境&
罗杰斯指出:&越是儿童不熟悉、不需要的内容,儿童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就会越大。只有当儿童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有关时,才会全身心投入,意义学习才会发生。这时,儿童不仅学习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会产生自觉的学习行为。&因此,教师要将数学知识巧妙地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有意识地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情趣化,让数学内容与幼儿生活产生有机联系,从而促使幼儿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
比如,在引导幼儿学习&5的组成&时,教师可将活动室布置成&商店&,&商店&里全都放上5元的&商品&。活动中,幼儿可用4张面值分别为1~4元的券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购买时只有拿出两张合起来是5元的券,并经&售货员&检查正确后才能得到所购物品。购物后,教师可让幼儿讲讲自己买了哪些物品,分别用了哪两张券。幼儿在这种仿真的、熟悉的活动情境中,会积极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投入到&5的组成&的学习活动中去,同时还可学习交往、合作等。&
教师也可以借助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幼儿走进生活。自然、快乐地学习数学。比如,教师利用带大班幼儿去邮局参观的机会,可以先引导幼儿学看路线图、认识方位,用自然的方法测量幼儿园到邮局的距离。到邮局后,可鼓励幼儿主动和邮局工作人员交流、购买邮票、理解钱币的兑换等。这种参观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教育价值,教师应及时把握契机,有效利用环境,引导幼儿去探索、发现、体验、感悟。&
2、根据幼儿兴趣特点提供学习材料&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幼儿最初就是通过操作材料学习数学的,操作材料对幼儿的思维能力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本身的特性以及由这些特性所决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影响着幼儿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以及学习的兴趣强度、探索的欲望程度和活动的创造性水平等。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提供他们可能感兴趣的操作材料,以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和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与数学学习相关的材料,如温度计、天平、尺子、漏斗等,让这些安全、卫生的物品引发幼儿对生活的关注,进而活跃思维、走进数学。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游戏材料投放的作用
寿光市田柳镇中心幼儿园&&& 田洪芬
  幼儿园班级中的益智游戏区不是个别化教学的场地,也不是完成操作作业的区域,而是引发幼儿不断发现和探索行为的充满乐趣的地方。教师应投放能激发幼儿创造性行为的、具有探究性的、引导性的游戏材料,并善于发现幼儿的自发学习,同时给予有效的支持。&
幼儿园游戏区域分为角色游戏区、建构游戏区、语言阅读区、表演游戏区、科学发现区、美工区、益智区、操作区等。其中益智游戏区是通过幼儿的摆弄、操作、游戏,来发展幼儿的感觉,调动幼儿充分运用五官进行观察比较,感受物体的形状,识别物体的颜色,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粗细,理解形体的等分,等等,让幼儿在不断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中启迪智慧。但因游戏材料投放的问题,很多幼儿不愿选择益智游戏,幼儿感受不到参与益智游戏的快乐与有趣,班级益智区参与率低。&
现将益智游戏材料投放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反思。&
一、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益智游戏是游戏,不是个别教学。&
游戏是幼儿自发的学习,但学习不一定是游戏,区域中一些无游戏情节的分类、排序不是游戏。很多老师习惯于将数学或蒙氏活动中没有完成的部分,放到益智游戏区进行个别辅导,实际上是在使用高结构化的材料进行个别化教学,这不是游戏。&
(二)测查、改错的材料多于用来探索、发现的游戏材料。&
多数益智区里投放了大量测查性材料,而不是让孩子用来探索的材料。很多教师以图形标记的方式交代任务,幼儿识别图形标记比完成任务本身还难。一旦完成任务后,材料就失去继续游戏的意义了。另外,游戏中还多以纠错的方式让孩子接触新知识,导致幼儿失去了获得知识的过程性体验。&
(三)作业材料多,游戏材料少。&
教师提供的材料限制了幼儿在活动区的自发游戏与自主探索,投放的学具多于玩具,这些学具都是高结构的作业材料,而不是低结构或非结构的游戏材料。教师益智游戏材料自制的过程,就是将本来开放的材料(如各类小棒)按照教学目标进行结构化了的过程。是一个限定玩法的过程,一旦高结构化,往往功能单一,幼儿的兴趣性降低。即使自制的材料承载了多项功能,如不仅练习长短的分辨,还练习区分颜色,但功能还是固定的,幼儿没有自主性。幼儿的活动意愿被材料控制,而非幼儿控制材料。&
二、反思与解决思路&
(一)区分游戏与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的概念,使幼儿真正通过游戏获得发展。&
对幼儿来说,游戏就是学习,区域活动中的益智游戏是幼儿带有自主性的个别化学习,是幼儿通过发现、感知、体验而进行的过程性学习,是具有开放性的低结构化学习。游戏能反映幼儿的发展,是幼儿已有经验的表现;游戏能巩固幼儿的发展,因为游戏中有大量的自发的练习性行为;游戏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因为游戏中有大量的自发探索性行为,是幼儿小步递进的自我发展。&
(二)教师投放的材料要具有探究性、引导性。&
经常看到的测查类的材料实际上是接受式的完成作业,我们倡导的是具有探索性的发现式学习和具有游戏性的自发式学习。这样的材料会引导幼儿将已有经验进行创造性表现,会使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发现。&
1.材料的探究性:探究性的游戏材料应留给幼儿更多的操作和创造空间,保证幼儿与材料充分的互动。简单的动手操作和机械训练,并不具有探究性。在学习匹配和对应时,教师经常好使用&点子和小动物身上点子对应&的游戏,这类材料不具有探究性,游戏的答案是唯一的。益智区的游戏材料,应多考虑材料的多种可能性。例如,游戏&毛毛虫&,教师提供了毛毛虫的身体和大小不一、颜色不一的各种圆片,孩子可以按照大小、颜色等多种方法进行装饰。&
提高幼儿绘画的兴趣
寿光市田柳镇中心幼儿园 &&&田洪芬
幼儿从小就喜欢乱涂乱画,他们把乱涂乱画作为一种自由的游戏活动。自己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美术活动恰恰符合幼儿的天性,反映了幼儿的本质,通过美术活动能生动形象的表现客观事物,促进幼儿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所以说美术教育活动的培养在我们素质教育教学中占重要地位,而无论干什么事情首先要对它产生兴趣,有了兴趣才有希望获得成功,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如何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就成为我们工作的侧重点了。
一、让幼儿学会发现美
&& 幼儿如果对一样事物的美丑都分不清楚的话,那么就会没有了方向,没有了规则。每次活动后让幼儿自己做小老师评比自己的作品,比一比谁画的最好。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只能对作品做一些表面的评价&好&,&不好&,但这一活动让幼儿知道了什么样的作品会让大家喜欢,为了得到大家的喜欢,他就开始漫漫努力了。
二、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除了以游戏话的活动为主外,为了唤起幼儿绘画的兴趣,我们结合手工活动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幼儿除了喜欢乱涂乱画以外,还喜欢剪剪贴贴,从每次的手工活动中都可以看到他们百玩不厌。因此我就抓住了幼儿的这一个特点,来展开了一些粘贴画的活动,各这幅画设定一个简单的情节,这样一来幼儿的兴趣可大了。如:《小蝌蚪找妈妈》这一幅画,就是由手工作业青蛙和手指点画蝌蚪相结合的一个活动,《下雨了》则是涂色活动雨伞和绘画活动下雨了相结合的一个活动。这样的活动虽然在时间上长了一些,但从幼儿的操作中可以看出,他们非常喜欢这一类的活动,兴趣十分的浓厚。
另外活动区里的教学活动也让幼儿对绘画活动产生了兴趣。把教学放到活动区中后,教师和幼儿之间,幼儿和幼儿的交流机会增加了,教师对幼儿单独辅导的机会增加了,同样幼儿练习的机会也增加了。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一些能力强的幼儿往往得到老师的指导会比那些能力弱的幼儿少些,提高的速度往往不是很快,长此下去对他的兴趣肯定会有影响。到了活动区里就不一样了,老师给每个幼儿的时间相对来所就会有所增加,幼儿能力的提高也是会成正比的。那些能力弱的幼儿也同样,老师给予他的关注也会增加,他也进步了。
三、给幼儿表现自己的机会
以前画画最好你和老师画的一模一样,现在可不是这样了。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多,画画的内容也越来越多,现在许多的幼儿都喜欢在自己的画面上添上一些什么,可以,只要你能说的出你添的是什么,没有太大的错误老师都是允许的。这样以来幼儿创新的意识开始得到了培养,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后自信心也会增加,兴趣那也会随之增加的。
经过学期的培养,幼儿在不断的练习后,逐步开始感受到了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的同时,让我们教师也深深的体会到教育改革后,新的教学理念、方法给我们工作带来的好处。让我们明白了,不论在任何活动中,兴趣是最重要的,只有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才能提高幼儿的能力。
环境教育,促幼儿健康成长
寿光市田柳镇中心幼儿园&&& 田洪芬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在学习及实施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领悟到环境在幼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幼儿园的教育就是创设计基于教育内容的环境教育,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充分发挥自主性,展开生活,从而促进幼儿向期望的方向发展。
  环境教育,是我们幼儿教育工作需要不断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坚持以人为本、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大教育观,对幼儿园、家庭、社会三大环境进行优化整合,给孩子营造一个快乐天地,把玩的权利还给孩子,使孩子在玩中与环境融合、对话、使孩子在玩中探索精彩的世界,使孩子在玩中体验成长的快乐,促进了其整体素质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保护幼儿的天性,创设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
  幼儿园应是孩子的家园、乐园、花园,在物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我们从孩子的观察视角入手,本着&树精品意识、创精品工程,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的原则,为幼儿创设处处皆精品、充满童趣、充满交流和互动气息的、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
  幼儿与自然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对自然的东西深感兴趣。&顺导其志趣,调理其性情&为幼儿建造精美的充满自然情趣的院落景观,最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如户外我们为幼儿设计的嬉水池、建造的多功能土坡、沙池、陶土乐园等自然景观,孩子们非常喜欢。他们在嬉水池里玩水、嬉戏,或蹲下来玩沙,或进行藏物寻宝的游戏,可以进行多种探索活动;只要气候允许,孩子们赤着脚丫玩沙、玩水、走平衡,会感到乐此不疲。自然风貌的活动场地和器械顺应孩子们玩的天性,在其乐融融的活动中,他们的身体动作得到了自由自在的舒展,内在的欢乐得到了尽情的表现。
  丰富有趣的活动器材是幼儿户外自由活动最好的伙伴。随着幼儿游戏的需要,教师们积极的创新,为幼儿提供走、跑、跳、钻爬、投掷、平衡等多元化的活动器械。让幼儿凭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自由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自约活动伙伴,身心轻松、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充足、安全、卫生的多元化活动器材不但使幼儿动与静的运动有机结合,大与小的活动相得益彰,还为幼儿提供了自由创造的机会和条件。有了喜爱的玩具,幼儿在教师的启发下,主动探讨一物多玩的方法。在这种主动探索活动中,幼儿得到的不仅是身体的锻炼,重要的是幼儿可以体验到探索、创新、成功的快乐,有利的促进了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
  室内空间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我们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设计幼儿喜爱的室内环境。教师对活动区的材料不断更新、充实,教育活动目标的要求与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有机融合,保证了区域材料的可操作性、实用性、趣味性。环境的创设意义不仅仅因为它是影响幼儿发展的条件,更是因为环境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幼儿的积极参与而产生的互动效应。在环境的创设中我们注重幼儿的参与,师生一起商讨、共同制作,使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意见被采纳,自己的作品用来装饰环境,孩子们感到信心百倍,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在与材料、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孩子们主动发现、创造玩法、积累经验、体验成功。在活动区这个小天地里,孩子们有探索、有感受、有交流、有表达,促使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了不断地发展。
  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使每一个角落都育人,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充分发挥了每一寸空间的教育价值,使教育环境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保护了幼儿天性,陶冶了幼儿情操,促进了幼儿主动活泼地发展。
  二、尊重幼儿的个性,营造温馨和谐的精神环境
  教师要在学会倾听、解读中理解欣赏孩子。瑞吉欧有句名言:&接过孩子抛来的球!&幼儿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作为孩子大朋友、大伙伴的我,就必须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解读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为,也就是走进孩子的心灵,知道孩子的&一百种语言&,然后才能欣赏孩子,成为他们成长的有力支持者。
  精神环境是一种隐性环境,对幼儿的发展特别是情绪情感、社会性、个性品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工作是美的事业、是爱的事业,一所幼儿园能否成为幼儿真正的乐园,精神环境是关键。因此,我园本着以人为本,柔性管理的原则,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入手,为幼儿创设宽松、安全、融洽、和谐、没有压力的精神环境,使幼儿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团结友爱、尊重信赖、安全快乐的生活氛围,是幼儿健康成长、成才的沃土。为此,园长做幼儿教育有心人,关爱每位职工、呵护每位孩子,身体力行做好表率,用爱心感染教师、激励教师,与教师之间形成尊重理解、锐意进取的战友关系;与幼儿结成亲近融洽的亲子关系。教师之间、各部门之间互相支持,有难题共同解决,有成果共同分享,形成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伙伴关系。良好的园风,潜移默化,使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得到耳濡目染的熏陶。
  平等民主的师幼关系是幼儿快乐成长的动力。教师做幼儿的大朋友,以平等的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活动。工作中我们的教师通过亲切的目光、关切的问候、轻柔的抚摸、百变不厌的启发引导,与幼儿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教师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幼儿的自尊、接纳幼儿的个性,允许幼儿因情绪低落而拒绝参加集体活动;理解幼儿的发泄行为;让幼儿敢于说&不&&&在活动中,教师敏感地捕捉幼儿自身进步的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让幼儿认为&我是很棒的!&&我可以做得更好!&&我能成功&。幼儿在这样的生活氛围中感到奋发向上,有自豪感,精神上获得愉悦,促进了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满足幼儿成长的需要,充分挖掘利用社区资源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幼儿园、社会三大环境的相互作用。我园在创设良好园内环境的同时,注重多元化、开放式的为幼儿创设活动学习的空间,充分挖掘利用三大环境的教育资源,让幼儿在各大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健康快乐地发展。
  走出去,融入大环境,获得大发展。大自然是幼儿最喜欢读取的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因此我们从幼儿发展需要出发,组织幼儿踏青、远足、秋游等活动,让幼儿走进大自然,接触大自然的万物生灵,主动观察、探索自己感兴趣的花草虫鱼、风霜雨露,探寻自然的奥秘,初步体验自然赋予人类的挑战。
  社会是幼儿密切接触的一个生动有趣的大课堂,&请进来、走出去&是达成园内外教育力量整合的最佳途径。如:一天,请伊伟承小朋友的妈妈来到幼儿园当老师,这是&妈妈真能干&活动的一个形式。我从家长工作实际、幼儿兴趣所在、班级日后预设活动的内容等几方面仔细筛选后&锁定&的内容。因此,在伊妈妈介绍完自己在隧道设计院的工作后,孩子们提出了许多颇有见识的问题,学习兴趣、探索意识充分显示出来。
  通过此类活动,我们充分利用了家庭、家长的教育资源,弥补了园内教育的不足,也使家长在走进幼儿园,参与学习课程中,更支持、理解幼儿园的教育。&请进来&使幼儿的活动天地更加开拓,给幼儿的活动注入勃勃生机。结合有关节日及一些社会时事,让幼儿走进学校、敬老院、社会福利院等场所,进行参观、演出、联谊等活动。使幼儿在与社会的接触中了解社会,初步理解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发展与变化,感受爱与被爱的幸福,激发对家乡、对祖国、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幼儿进入社会环境,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对于不良现象,我们引导幼儿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帮助幼儿学习、积累辨别是非的经验,使幼儿能够初步做出积极的应答。家庭是幼儿生活中最亲密的环境,家庭的生长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家庭环境的教育作用,家园合力促幼儿良好个性形成。
  如通过家访、发放家园联系册、致家长一封信、家长学校、家长座谈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在环境育人的认识上达成共识,促使家长在各自家庭条件的基础上努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从小沐浴在良好的家风之中健康快乐地成长。指导家长了解幼儿的认知规律,为幼儿创设一个小空间,提供丰富的玩具,让幼儿自由自主地活动。指导家长尊重孩子游戏的权利,主动做幼儿游戏的伙伴,指导家长尊重孩子自我发展的权力,不替代孩子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奉劝望子成龙的家长为孩子松绑,让孩子自由快乐地生活,倡导家长&把欢乐的童年还给孩子&。协助幼儿家庭之间成立&好朋友之家&,支持幼儿走出家庭的围墙,进行串门活动,扩大幼儿家庭环境的活动范围。使孩子们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的快乐,体验与他人交往、合作与分享的乐趣。
  教育就是提供环境。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进展,我们将在环境中不断赋予新时代的内涵,为幼儿营造快乐天地,让幼儿徜徉在金色的阳光中,走向学校,走向社会,以健康的心态迎接各种挑战,不断造就自己,获得人生的幸福。
科学运动,让幼儿健康成长
寿光市田柳镇中心幼儿园&&& 田洪芬
  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要讲求科学性,特别是幼儿体育活动,更要掌握他们的基本体能全面发展和体质增强的规律,才能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增强其体质。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科学地安排体育锻炼。
  幼儿的运动,不可为急于收到&效果&而过度激烈,更不能一律化,而是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各年龄段的幼儿体力能力、智力、由轻度而容易做的活动开始,逐渐进展。
  例如:单脚跳的平衡活动,大班幼儿用左右脚交替跳动,能持续5分钟;中班幼儿跳3分钟就感到累了;小班幼儿单脚站也站不稳,跳的时间也很短暂。我们可以看出:三个不同年龄组的幼儿全身各部分肌肉力量的发育不同,神经系统的平衡、协调、控制能力也不同,因而,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的活动能力也不同。为此我们一定要科学安排每日体育活动锻炼。(1)幼儿年龄小,持久性差,承受力小,如果活动量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开展,往往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是时间长,负担量过大,幼儿容易疲劳,对体育活动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二是由于疲劳引起的注意力力分散,有效的锻炼时间就少,(2)年龄越小的幼儿,对每一个活动的持续时间应越短,越需要多种活动的交替,轮换进行,调节其紧张的情绪,使幼儿全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二、从幼儿心理素质的发展出发,科学地组织各年龄阶段的体育活动。
  根据一项调查:小班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很高,在体育游戏中敢为性最好;而中班幼儿自信心发展水平普遍较低,独立性也比较差;大班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合作能力不强,缺乏主动的合作意识,这反映出大班幼儿合群性心理素质较差,抗挫能力的发展较为迟缓,创造性思维品质也比较欠缺。
  1、培养小班幼儿大胆、勇敢精神以情趣先导。
  (1)从小班幼儿的兴趣、性格等方面进行引导,激发其良好情趣,鼓励幼儿参加各项体育活动的勇气。
  (2)提供适宜的玩具和游戏材料,让小班幼儿玩他们喜欢的游戏和体育活动,以培养其大胆、勇敢的心理素质。
  2、中班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培养应体现&互动性&。
  由于自信心和独立性在心理素质中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关系,因此,这两种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方法上应体现出&互动性&。
  (1)经常提供一些自由探索的机会,鼓励中班幼儿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
  (2)在活动中不矢时机地教给幼儿一些克服困难的方法,以培养独立性。
  (3)鼓励、接纳幼儿,充分信任他们,激发其潜能,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3、大班幼儿&合作精神、抗挫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应体现&连动性&。
  在体育活动中大班幼儿的全合作性、抗挫能力和创造性是相互影响的,它构成了大班幼儿心理素质的一大面貌,因此,对这三项品质的培养也应体现整和性和滚动性。
  (1)通过创设各种&合作&情境,培养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
  (2)创设多种机会,学会协同活动,分享合作的喜悦。
  (3)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动机,一物多玩,发挥幼儿的创造力。
  (4)尊重孩子,重视孩子的创造性。
  三、掌握幼儿个体差异,科学地进行体育煅炼。
  幼儿来自各个不同的家庭,其遗传因子各异。就是同一年龄组的幼儿体质、个性、能力也不尽相同。有的幼儿体质强壮一些;有的幼儿体质弱一些;有的性格开朗;有的性格内向;有的活动能力强;有的活动能力弱等等。因此,体育活动也要因材施教。
  1、在群体活动中,保护体弱的幼儿的健康。活动时,可以让体弱幼儿组成一组,适当减少其活动量,煅炼进度要慢一些,时间也要短些。
  2、在发展幼儿运动能力的同时,发展幼儿的良好个性。
  幼儿的运动能力是他们的体质和个性发展密切相关的有的幼儿虽然个性活泼,好活动,但是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在跑、跳等游戏活动中不稳定,碰到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常常中途放弃,面对这样的幼儿,就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和鼓励。
  例如:在&猫捉老鼠&游戏中,通过游戏规则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坚持性,规则要求每只猫必须到每个鼠洞去捉一只老鼠,要坚持把老鼠捉完,幼儿在游戏中都非常认真迅速地捉老鼠,在来来回回地钻爬过程中,幼儿的坚持性和注意力得到培养。
  类似这样的游戏活动为各种性格,能力体力的幼儿创设了煅炼的条件,从中使幼儿们都能从不同方面得到煅炼,使身心和谐发展。
  四、利用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科学地引导体育锻炼。
  1、可控性体育训练法:即或在家或老师的指导、控制下进行幼儿活动能力的训练。如指导做幼儿体操、韵律操牵手上下楼梯等,训练幼儿活动能力进行身体锻炼促进幼儿生长发育。
  2、游戏法:即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体育锻炼。在幼儿期,游戏是孩子特别喜欢的活动,更何况游戏此有娱乐性、趣味性的特点,提高了孩子参与积极性。选择适当的游戏则尤为重要,如:数字游戏、抓鱼儿、抱球抢摊等。
  3、体育比赛法:在体育比赛当中,让幼儿去实践运用合理的方法定成比赛,或教授其比赛的方法,使其在日常生活中选择练习、比赛,此种方法即可丰富体育知识又可开发智力,对幼儿发展具有不可估计作用。
  4、情境教育法:在教师或家长有意识的设置体育环境,如多媒体、挂图录像等,让孩子认识体育知识同时在到识字、学语说话的功能。
利用家长资源 做好家园共育
寿光市田柳镇中心幼儿园&&& 田洪芬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随着《纲要》的贯彻和落实,家园共育已引起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成为幼教改革和发展的一大趋势。那么,怎样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他们重视、关心和积极配合参与幼儿园教育呢?怎样才能科学地用&家长&这个幼儿教育的&活的资源&呢?
  几年来我们在新《纲要》精神指导下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使幼儿园与家庭建立了一种合作、互补的关系,在双向互动中,唤醒家长的主体意识,转变其教育观念,提升其教养水平,家园携手,共育幼儿健康成长。实践证明,我们在课程的建构过程中重视教育资源的挖掘,特别是对家庭教育资源的挖掘上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更新观念,转换角色
  在工作中我觉得如果观念不彻底转变,不仅会继续制约家长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对幼儿园整体教育工作也会产生负面影响。而转变家长工作的唯一途径就是用《纲要》的新理念引领我们反思过去的工作,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第一,在工作中我园教师做到真正把家长工作作为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坚决抓好落实。建立健全班级的家长工作制度,每学期制定家长工作计划,学期末将家长工作列入总结、评价、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真正使家长工作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
  第二,把家长和我们教师作为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来看待。在共同教育幼儿的问题上,双方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合作,真诚沟通,同心同德完成育儿的使命。第三,在家园沟通问题上,我们教师能切实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思想,把家长作为平等的合作伙伴,真心实意做家长的朋友,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切实帮助家长解决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换位思考,对家长产生的急躁情绪及冲动要冷静思考,学会体谅。只要我们态度诚恳,方法得当,就一定能赢得广大家长的拥护、支持。
  二、交流、沟通中,成为真诚的理解者
  家园共育的本质特点就是一个&共&字,即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与家长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发展。家庭与幼儿园同是培育幼儿的重要环境,家长与教师都是教育孩子的主体,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应该携手合作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任务。环境教育的思想要得到家长的认同,支持和参与,这就要求我们将家长工作的重心从&教育家长&转变为&家园平等合作&。
  如在期初的家长会上,我们以&怎样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为主题与家长进行了座谈,让每一位家长都谈谈对环境创设的理解,我们发现有些家长对于给孩子创设一个优美的物质环境相当重视,而对孩子心理环境的创设却是一无所知或处于无意识状态;有些家长将环境片面的理解为环保;有些家长知道良好环境的创设对幼儿发展有极大益处,却不知从何入手,尤其是怎样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也有个别家长,相当关注幼教方面的新动态,经常阅读有关资料,咨询有关专家,有了一些根据专家理论操作的实践。在家长的畅所欲言和交流后,我们将家长有意识和无意识在生活和家庭中对幼儿所做的点滴实践进行了理论上的提升和归类,并且对个别言传身教、值得推广的做法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家长纷纷感叹:&真没想到,我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简单的话,会对孩子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这样一来既肯定了家长们各种正确的教育方法和实践,让家长体验到了自身的教育力量和作用,增强了教育的信心,又让家长对环境的创设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进一步认识了物质环境、心理环境甚至社会环境对幼儿的重要性。
  三、互动、参与中,成为积极的响应者
  有了家园间的沟通和理解,家长们开始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的实施。每个家庭与幼儿都积极参与主题环境的布置。家长们帮助孩子搜集信息。他们或去图书馆查阅,或上网查询,或参观访问,或亲身实践。如在&海底总动员&主题活动中,由刚开始时介绍各自收集有关的书籍、玩具、光盘等到后来制作展示墙和海底动物面具,孩子们对海底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关于海洋动物话题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有的涉及海底动物的种类、有的涉及它们保护自己的本领、有的涉及海底动物的繁殖方式、有的关注它们的形态、有的还初涉了海底动物的历史,主题活动的高潮是我们举办的&亲子活动&,孩子们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海底动物,在自己的努力及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完成了面具的制作,面具的背后是孩子们乐不可支的笑脸。
  四、新课程实施中,成为积极的合作者
  幼儿园所有的活动都与家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家园共育是我们的目标,我园在实施新课程中把家长作为课程的建构者之一,在新课程刚开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把主题活动中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通过家园联系窗的方式呈现在家长面前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家长的支持配合,家长也不了解这些东西到底要来干什么,只觉得老师好烦,每天不是要这就是要那,一开始还给你敷衍一下,时间略长,就索性不理你了,有的更是当你的面对你说:&你们怎么什么都要,不会自己准备&&&面对此种情况,我们及时召开家长会,从新的教育观、人才观、新课程的特点及新课程的作用意义等方面,向他们作了详细的介绍。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这是体现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家园沟通,达到同步教育的基本条件。为了让家长及时全面地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配合幼儿园教育,我们做到了&四公布&:开学初公布学期幼儿培养目标;在家园桥园地里每月公布月工作目标和月计划;每周公布一周活动安排,每日公布一日所学。在开展新的主题活动之前,首先把主题教学的计划和网络图醒目地展示在主题墙壁上,让家长和孩子先有目的地进行关注,并在公布栏中增设了&请您配合&&温馨提示&等栏目,请家长协助完成目标。
  从此家长的观念开始转变,观念一转变,我们的工作就顺利开展起来了。家长们与孩子一起收集废旧物品;一起做实验,观察,记录;一起查书找资料;还有的家长给我们送来了碟片、书籍等,在整个过程中,我看到了&学习化社会&的影子,看到了孩子的终身学习的希望。看到了我们的家长也从幼儿教育旁观者、监督者、被指导者的角色变成了现在幼儿教育的合作者、支持者。
  五、开展平等对话、交流,是增进家园了解、促进沟通的有效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家园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和各种不协调,教育效果必然受到影响。因此,我园改进了家长会方式,由原来的教师一言堂模式变为百家争鸣式的茶话会。其目的就是拉近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让他们在平等对话中产生共鸣,从而消除隔膜,有效解决幼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在召开本学期家长会时,有家长把进入大班如何达到幼小衔接这一现实问题提了出来。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法是请家长们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每天安排时间与幼儿一起学习、游戏,培养孩子的乐学。这是我们长期工作总结出的经验。
  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开创家园互动合作共育的新局面
  家园沟通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这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互动合作&是瑞吉欧教育取向的一个重要理念。瑞吉欧教育主张: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在互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也是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可见,只有家园的互动合作,才可能带给儿童最好的经验。因此,在开展班级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就很好地利用了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协助完成教学任务。如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主题《了不起的中国人》,活动中,我们发动家长搜集了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如有的带了古建筑的照片,去旅行的照片,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工艺品、运动员、宇航员的照片和相关资料,供孩子们在信息栏认识、探究。这种教育效果是老师单靠说教的方法所不能达到的。又如,我班设置了&百宝箱&,用于老师、家长和孩子收集生活中无毒害的废旧物品,经过处理消毒充实到活动区中,供孩子操作探索。在班级的展示台上,展出的作品大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家长与孩子平时一起利用生活中无毒害的废旧物品制作成的。2007年&六一&之际,我园成功举办了&大手牵小手时装走秀活动&。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就是由家长利用废旧材料为幼儿设计一件衣服作展示,于是家长们与孩子一起利用生活中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制作成衣服来参加走秀。由于家长的参与,此项工作不仅省时省力,而且通过亲子活动,加深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七、指导家长科学育儿,使家园教育进一步形成合力
  传播科学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一是有效利用宣传媒介,定期在家园联系栏和幼儿园网站里向家长作科学育儿的宣传。其次是合理利用价值资源,举办家教讲座。如在本学期的家长会上,我们就特邀我园张子阳的爸爸、银山消防中队队长张欣为家长举办了消防知识的讲座。这种尝试为幼儿家长之间开展交流提供了平台,很受家长欢迎。张队长结合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消防预防常识,家长们听得专注认真。讲座完毕后,张队长又耐心地解答了家长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气氛活跃融洽,效果较好,深受家长的称赞。
  实践中我更充分认识到我们与家长密切联系和合作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孩子健康地成长,现在,随着形势的飞速变化,家长教育知识的不断丰富,使得他们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主动参与其中与教师共同规划和设计对孩子教育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在幼儿教育这个系统过程中,家长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实践中我感到要衡量一所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高低,家长工作是一把重要的尺子。在新的历史时期,赢得一个家长就等于赢得一百个家长,放弃一个家长就等于放弃一百个家长。谁把家长工作做得扎实、到位,谁就能抢占幼儿教育的制高点,从而获得社会对我们工作的肯定、认同。幼儿教育不只是幼儿园教育,幼儿园应充分发挥家庭的各种教育资源,家长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育儿经验,不同的知识与职业背景,不同的家庭环境都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此,为了孩子,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要与家长&用诚信对话,用心灵握手&!
科学活动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
寿光市田柳镇中心幼儿园&&& 田洪芬
  科学现象五彩缤纷,神奇有趣,最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和探索求知的欲望。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的启蒙教育,我们应以科学素质早期培养为宗旨,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因此,教师要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教育领域中进行科学教育契机的捕捉,从而能随时了解幼儿的兴趣所在,能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更有效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并从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幼儿科学活动中探索能力的培养,也就是通过幼儿的观察、操作、讨论等实践活动,让幼儿自主活动,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从而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探索能力。
  一、培养探索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杜威说:&兴趣是生长中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兴趣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动机、力量,兴趣使幼儿敢于冒险,并使活动得以维持。幼儿没有兴趣,就缺乏真正的动机,而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求知欲望的生长点。因此,我们在提高幼儿兴趣的同时,首先必须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1.结合自身的体验和特点,引导幼儿探索。
  科学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上至日月星辰、雨雪雷电,下至花草树木、鱼虫鸟兽,幼儿都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他们问这问那,什么事都喜欢寻根刨底的追究。为了培养幼儿不怕说错、做错,没有顾忌地展开思维活动,让幼儿的思维处于开放的活跃的状态,在自由活动的时间,我总是与孩子们一起聊天:&为什么一天中会有白天和黑夜?&&为什么人在冬天呼吸时会呼出白气来?&&宇宙、天空会是怎样的呢?&&&孩子们在与教师没有顾忌、相当宽松的环境中,逐渐养成了敢说敢表达自己心中想法的习惯。如:在秋天,我带孩子们到野外秋游,让孩子们寻找大自然中的&秋宝宝&,感受一下秋天的美景。孩子们格外兴奋,纷纷找到了自己心目中的&秋宝宝&。有的说:&我发现梧桐树叶落下来了&;有的说:&美丽的菊花开了&;有的说:&秋天的田野里,到处是金闪闪的&;还有的说:&秋天的空气最新鲜、最舒服&。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找到了答案,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孩子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愿都得以体现。又如:为了让幼儿辨别生熟鸡蛋,我先给每个幼儿提供了生熟两个鸡蛋,引导幼儿自己旋转鸡蛋玩,从中发现生熟鸡蛋的转速不一样,转得快的是熟鸡蛋,也可引导幼儿把鸡蛋放在耳边摇晃,了解有声响的是生鸡蛋,没有声响的是熟鸡蛋。通过动手操作,积极动脑而获得的经验总是令人难忘的,而成功的喜悦又会激起幼儿更高的探索热情,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养成积极探索的习惯。还如科学小实验&乒乓球为什么不会掉下来&,我提出只用一只手,替乒乓球和瓶子&搬家&,幼儿尝试了一下,有的说用胶布把瓶口粘住,有的说把瓶子倒过来放,还有的说用胶水把乒乓球粘在瓶子里,从老师的操作中看到了乒乓球不停地作圆周运动时就不会掉下来的现象,他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同时对现象产生了兴趣,激发了动手探索的愿望,在他们探索尝试过程中,一次又一次观察操作直到获得成功。他们从中了解了生活中的离心力现象,孩子们也就越来越喜欢探索科学现象,养成了探索事物的兴趣,培养了敏感、好奇、好问的习惯。
  2.创设创新的环境和氛围,鼓励幼儿探索。
  环境是一种氛围,环境具有熏陶影响潜移默化的作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萌发幼儿的创新精神,特别需要营造鼓励和强化幼儿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的氛围。幼儿对他所生活的环境会非常关注,因此,我们在活动室内设置了科学活动区、自然角等有益操作的环境,张贴一些生动、直观的科技挂图,配备一些试管、量杯、颜料、天平,放大镜、温度计、指南针、电线、开关、磁铁以及制作的万花筒、摇筒、响筒等。使幼儿能时时处处处于观察探索的环境中。在认识磁铁时,我在科学区里提供了大量的铁制品和其他材料制成的物品,先让幼儿用磁铁去吸各种各样的东西,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磁铁的奥秘,再提供材料让幼儿去探索:为什么有的东西磁铁吸不起来,而如果在布片下放一块铁,那么布片就会被吸起来呢?从而让幼儿了解磁铁的传导性。在活动中我常对幼儿说:&让我们试一试&&当然可以&一类的话,在鼓励、表扬、支持、肯定的环境中,幼儿有更多的自主、自由的机会。而幼儿的活动更积极、更主动。我还经常围绕主题活动,布置诸如&风的形成&&好玩的水&&有趣的镜子&等,让幼儿感知科学的奥妙,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我为幼儿提供了各式各样的有趣的镜子,有使图像变大的放大镜,有看得远的望远镜,有变化多端的多棱镜,有使人发笑的哈哈镜(凹、凸面镜),还有色彩斑斓的万花筒。幼儿在摆弄这些镜子时,不仅了解到各种各样的镜子及其产生的许多科学现象,而且使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再如开设自然角,选择一些常见且易于管理的树木、花卉、蔬菜,如小麦、蚕豆、水仙花等,还可以饲养一些小鸡、小兔、小金鱼、小乌龟等,让幼儿经常地亲近自然,认识自然,让幼儿在观察中不断发现新情况,增长新知识。
  二、学习探索方法,提高幼儿的探索水平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是一种探索,而探索是非常有趣的。&可见,创设科学教育环境固然重要,但关键还在于引导幼儿操作探索,只有积极引导幼儿动手动脑,教给他们正确的探索方法,幼儿的探究水平才会得到提高,幼儿的创新行为才能更全面更深入。
  1.提供能启发幼儿探究并实现教育目标的材料。
  材料既是引发幼儿探究的刺激物,又是他们主动建构对周围物质世界认识的中介,我让幼儿在自主选择材料的操作活动中探索、发现和创新。如&风的形成&,幼儿对于风,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他们也知道风有时大,有时小,但他们对风的产生,大风和小风的不同却不了解,于是我给幼儿提供了各种可能制造风的用品(如扇子、书、塑料板、纸片、小灯笼、气球、风车等),让幼儿自己操作出风来。幼儿在玩一玩、找一找的过程中发现,当用力扇扇子时,产生的风就大,灯笼(或气球)的摆动幅度就大,风车就转得快。这样,幼儿亲身体验了风的大小。我还让幼儿体验用扇子扇风和用电风扇吹风有什么不同,从而知道了现代电器给人们带来好处。又让幼儿观看录像,让幼儿知道适宜的风会给人们带来好处,如果是狂风,则飞沙走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甚至带来灾害。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在比较的过程中了解了风有大小之分及与人类的关系。又如小实验&会变的颜色&,我为每个幼儿准备了一份各色的水粉颜料,让幼儿动手操作,从中感知两种以上的颜色,按不同的比例放在一起,会变出各种各样的色彩,幼儿亲自进行配色、涂色、重叠、分合,发现颜色的不断变化,使幼儿亲身体会到&变化&的存在及其具体特征。还有:向幼儿建议用放大镜观察他们的手指,他们将会理解为什么饭前要洗手;要让幼儿知道为什么夜晚要比白天黑,就要启发他们思考夜晚和白天有什么不同,进而思考为什么夜晚会比白天黑;在观察水结冰,冰化水的过程中,使幼儿了解温度变化对于水、冰的作用;在拍球时,引导幼儿发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等等,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操作探索中,获得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意识。
  2.组织使幼儿探索行为更细致更深入的操作。
  操作探索活动是幼儿主动获取科学知识,提高探索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我有意识地为幼儿提供更多机会,鼓励幼儿有意识地运用视觉、听觉、触摸觉等各种感官感知事物,不断发现问题,并将幼儿的操作转化为动脑,多方面把握事物的整体属性,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不断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科学活动&有趣的人体关节&中,我以&关节娃娃&这一亲切形象的词语来组织活动,通过让幼儿跑跑、跳跳、弯腰、转身等身体动作,让幼儿感知人体上的关节,并让幼儿在人体图上标出关节部位,提出了&是不是只有关节才会动?&&人体还有什么地方会动?&&这些地方的动与关节的动有什么不同?&他们带着这些问题操作,发现除了关节会动,眼皮、心脏等地方也会动,但它们不像关节那样灵活,动的幅度那么大。幼儿在获取有关关节的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探索的积极性。又如活动&神奇的万花筒&,通过观察万花筒,了解万花筒的简单构造,并学会拆、装万花筒的简单技能。我先请幼儿玩玩,看看万花筒外面是什么样的,里面是什么样的,然后提问:&万花筒为什么会这么好看呢?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秘密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好吗?&于是孩子们两人一伙,三个一群的进行着研究,当拆开万花筒外壳时,发现有三片镜子,有小花片,接着又发现了塑料盒。噢,原来如此!幼儿自己动手实践发现了秘密,他们多自信呀。这样的活动,幼儿思路开阔,兴趣浓厚,在活动中幼儿都全身心地投入,没有孩子是旁观者,也没有一个说&我不会&。在这项活动中,幼儿不但获得了有关万花筒的知识,而且大大地发展了幼儿的个性,培养了幼儿爱科学、爱探索的主动性。操作中,幼儿得出的观察结果都是一些容易接受的浅显的科学知识,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培养了幼儿探索的习惯。
  科学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实施科学教育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仅要给幼儿科学知识,重要的是让幼儿掌握学科学方法。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就幼儿而言,探索的本身比通过探索获得的知识更为重要。因此教师要作好幼儿学科学的引路人,引导幼儿去探索,学习怎样去获得答案,通过幼儿自身的生活去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墙饰的作用
寿光市田柳镇中心幼儿园&&& 田洪芬
  而今,主题探究活动已成为幼儿园主要的课程模式之一,在这种课程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主题墙面的创设尤为重要。因为主题活动与墙面创设是相依相随的,墙饰为主题而创设,主题依靠墙饰更深入。要想有效地利用墙面创设促进幼儿发展,引导他们与墙饰相互作用,应明确墙饰的教育价值。那如何充分发挥墙饰的教育价值,让主题活动与墙面创设相互呼应、相互支持,使墙面环境动起来、变起来、活起来,又使幼儿在与墙饰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呢?
  一、参与创设,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环境建设应着眼于丰富幼儿的知识,增长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资料是孩子们得出结论的依据,因此他们对于自己收集来的资料,会格外地珍惜并更加乐于探究,在我们的主题环境中,有幼儿的手工绘画作品,有我们提供的材料,也有幼儿收集的图片、照片、物品等,这时,教师对孩子们收集的资料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交流、分享,并组织以绘画、表格、照片的方式进行记录,使孩子们的知识经验更加清晰,不断深化与提升,并进行一一展示,让大家看到自己的劳动价值,体验其中的乐趣。比如:大班主题活动:《名茶&&碧螺春》,在孩子的共同努力下,布置了一派生机勃勃的采茶、做茶过程及茶叶大会展,有的带来了商店买的各类茶叶有:长长的苦丁茶、细细的红茶&&,有的带来了自家炒好的碧螺春茶,并搁在了主题墙架。这引起了孩子的注意,纷纷前去观察、比较,有的幼儿问:&怎么碧螺春茶叶中有白色的灰尘?其他茶中没有?&对此我饶有兴趣地与孩子们进行了交流,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看法。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我把孩子们的看法一一记录下来,鼓励他们细心观察、耐心等待、继续探索来论证自己的看法,孩子们通过观看炒茶经过,找到了碧螺春茶的相关特点,并学习用绘画的形式进行记录,当我将他们记录的资料张贴于软墙上时,个个高兴极了,体验着获得经验的快乐。我深深地体会到:让孩子们直接实验或操作来获取资料,是说明事物和现象最有力的证据,从而培养孩子尊重事实的态度,更能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参与创设,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
  墙面的创设,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在主题探究活动中我们应考虑:是否给幼儿足够的探索时间,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直接作用于环境,主动探索事物之间的关系,使之在亲身的观察、体验中获得具体、真实的经验并学习用艺术的形式加以表现,达到交流、分享、共同学习的目的。随着主题活动的发展,我们力求从尊重幼儿的审美兴趣,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出发进行环境的创设,引导他们体验动手与创造的乐趣。比如:大班主题活动《快乐的新年》,圣诞节前,孩子带来了各国过新年的图片、资料,他们沉浸在这种愉悦的情绪中,我们便及时抓住这一兴趣点,让这种情感继续延续,收集有关我们中国人过新年的资料,使孩子们更多的了解我们中国的民俗,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孩子十分乐于参与,纷纷带来了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对联、中国结、倒福等物。我们也生成了相应的活动。如:剪窗花、制作鞭炮、欣赏我国的民俗、设计中国结、设计唐装等,并将孩子的作品及收集的资料布置于墙面,这时班级里到处充满了喜庆的气氛,大红的中国结、各种形状的灯笼、高高燃放的焰火、喜气洋洋的唐装、玻璃窗上的中国民间剪纸&&每一处都体现出了孩子们对我国的传统佳节&&春节即将到来的美好祝福。孩子们体验到了表现美,创造美的乐趣,也感受到了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三、参与创设,增加了创作的兴趣和信心。
  物质环境建设应形成鼓励幼儿奋发向上的氛围。幼儿的绘画作品充满了童真童趣,表现了他们的所思所想,我们把这些儿童作品来美化我们的环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以往的墙面创设中,教师偶尔也会用一些幼儿的作品,但是这些作品都经过精心挑选,因为,在教师眼中那些效果不佳的作品&难登大雅之堂&。这种做法使得一部分孩子失去了表达交流的机会。而现在,我们提倡环境创设的全员参与,不管能力强还是能力差,无论成果优劣,只要孩子愿意,他们的作品都可以上墙展示。对于个别不能独立完成的幼儿,教师也为他们提供积极的帮助,或降低他们的难度,让他们各尽其能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在大班主题活动《美丽的东山》中,我试着引导幼儿结合家乡的风景名胜主动创设环境。雨花胜境、席家花园,是远近闻名的风景游览区。&近水楼台先得月&,作为本地的著名旅游景点,孩子们自然很熟悉。于是我和他们共同商量确定了以此作为环境创设的主题。由于孩子们经常去这些景点,均有亲身的经历、体验,所以兴趣非常浓厚,积极性也非常的高,都十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设活动中,有的回家找来这些景点的优美图片、资料,和老师共同商量设计图。制作中,孩子们又进行了分工合作,有的画果园、茶树,有的画旅游的小朋友,有的画门楼,还有的孩子折郁金香、菊花,有的学做石板路,有的粘贴,能力弱的孩子就给大树、小朋友、汽车染颜色。经过孩子们的共同参与、协同合作、精心创作,一个美丽的&东山风景区&便搬进了我们的教室。看到真正属于自己创作的作品,如此的美丽、逼真,孩子们不知有多么的高兴。当孩子们的家长来接他们时,他们不由自主地拉着家长的手来到教室参观&东山风景区&,还会大声地告诉家长说:&这是我做的汽车&&&。看到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我们老师也不知有多么的快乐。孩子们在这一创设活动中,学会了分工合作,折、画、看、染等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创造性思维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这让我们教育工作者真正体验到了&环境是主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的内涵。
  四、参与创设,提高其创造能力。
  兴趣与好奇常紧密联系着,好奇心是引起兴趣的先导,幼儿的好奇心重,对新鲜有意思的事由于好奇而引发对其产生兴趣,好奇心趋势他们喜欢寻找奇异的有刺激的事物,从而引起探索的兴趣,激发创作性活动的热情。墙面的环境需要孩子积极动手参与,也能激发孩子们创造的热情,提高创造的能力。例如:班级中有一个双胞胎妹妹选择了一样颜色的手工纸折叠扇子组成了美丽的娃娃,并提出要和姐姐手拉手在一起,教师满足了她俩的心愿。随即就有了更多的孩子选择与自己的好朋友簇拥在一起,手拿色彩鲜艳的气球,头戴可爱的小帽子等热闹的场面。或串联成一串串小吊饰,真是既简单又艺术的整合,孩子们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创造,以主人的身份改变墙面,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将墙面中的&娃娃&当成自己,以&娃娃&寄托自己心愿,宣泄自己内心的情感需要。这种需要合理而又合情。此刻,墙面环境,成为满足他们精神世界的天窗,他们成为了环境创设中的真正主人。这也正说明了参与墙面的创设引发了他们无限的创造力。由此可见,墙面创设与主题活动已经融合为一体了。应该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为他们自己的生活、学习环境付出了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真正成为了环境的主人。
游戏能促进幼儿的发展
寿光市田柳镇中心幼儿园&&& 田洪芬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马卡连柯说过:&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就像活动。工作和服务对成人具有重要意义一样。&幼儿也最喜欢游戏,因为游戏和谐幼儿天真的童趣和无忧无虑的天性。多姿多彩的游戏,能够给孩子的心灵插上一对幻想的翅膀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加深他们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同时,游戏的过程也是幼儿锻炼身体。学习、生活的过程-------因为游戏来源于生活,通过游戏,孩子们开始触摸社会的皮肤,学习基础的劳动、协作和人际交往。游戏是&玩&,为了玩得开心,玩得美丽,孩子们会&挖空心思&,动脑筋,想办法-------这就调动了他们的思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怎样通过组织一项健康有益的游戏活动,寓教于乐,使孩子们在欢天喜地的玩耍中增长知识,开发潜能,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幼儿园课程和教学改革当中,我们应该理顺游戏指导的三大关系;
  一、指导目标上&&理顺结果目标的关系
  指导得过程目标强调得是促进幼儿游戏过程中主体体验的获得,指导得结果目标强调的是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方向。两种目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过程目标的实施是结果目标达成的必要准备,是一种量的积累过程,而结果目标的达成则是过程目标实施的必然结果,是质的飞跃。良好的结果要靠良好的过程来实现,只有既重视结果目标,又重视过程目标,才能带来良好的指导结果。
  二、指导内容上&&理顺根本内容与基本内容的关系
  游戏是幼儿自由自在的活动,其主题内容的产生、玩法步骤等都是幼儿自己决定的。但主题内容的产生受幼儿的经验及其所处的环境制约。不同年龄、不同时期,幼儿游戏主题内容显示出极大的不同。即使在一次游戏中,幼儿游戏的内容也有着变化的可能。因此,教师的指导内容不应落在游戏主题、玩法的主观确定上,而应落在如何促进幼儿游戏内容的自发生成与发展上。这一根本性的指导内容必须通过几方面的基本内容来实现:其一,情感方面的引导,主要激发并维持幼儿游戏的兴趣;其二,能力方面的引导,主要启发幼儿想象、创造,指导幼儿提高游戏技能,鼓励幼儿友好合作;其三,品质方面的引导,主要鼓励幼儿独立自主、坚持到底等;其四,习惯方面的引导,主要引导幼儿爱惜物品等。理顺指导的根本内容与基本内容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在指导活动中重视全方面的、整体的指导内容,从而打破传统指导单一和狭隘的框框。
  三、指导方法上&&理顺按需介入与间接指导的关系
  按需介入与间接指导是游戏指导活动中教师必须遵循的原则,前者是首要原则,后者必须在坚持前者的前提下实施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为游戏是幼儿自主性极强的活动,当游戏顺利进行时,教师的介入才可谓是雪中送炭,遵循了按需介入的原则。然而,教师按需介入并不等同于适度指导。因此,教师介入之后,还须进行间接指导,即以引导者,支持者及玩伴的角色融入幼儿之中,使幼儿在无外在压力的情形中受到指导、得到帮助,获得满足,由此推动幼儿游戏的自然发展。实际上,按需介入主要解决了指导的适时性问题,间接指导主要解决了指导的适度性问题。
  记得有一次秋游活动,我带孩子们到湖光岩。本来公园里有许多对幼儿颇具吸引力的电动玩具,可奇怪的是,大多数孩子对它们视而不见,纷纷跑到沙滩上玩沙子。有的玩起了基建残留在沙滩上的石头和砖头。
  孩子们玩得好痛快,有的在沙滩上嬉笑追逐,有的用沙子堆塑了一道逶迤的山岭,有的在建筑一座小宫殿,有的在挖地道&&叫涛涛和明明的两个小朋友,匍匐在沙地上,用砖头平推着沙子往前走,在他们的身后,出现了里头两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涛涛用砖头在河上搭了一座桥。明明则吆喝了一群小朋友,用树枝和饮料罐造开了渡船&&这时候,另一些孩子小声议论着,河边应该有码头、有公路,有村庄、商店、树、草、花&&我被他们大胆的设想吸引了,情不自禁地说:&小朋友,老师和你们一起,在河岸边建造一座漂亮的小城市好不好?&孩子们一齐叫好,又七嘴八舌地嚷开了各种各样美好的设计。然后,一人领了一份&工作&,开始建大楼,集市、码头、车站和机场&&&城市。刚具规模,一个叫冬冬的小朋友,从口袋里掏出玩具小汽车,沿着&河岸。边的&公路&移动起来,嘴里还&笛笛&&、&笛笛&按着喇叭。突然,他把小汽车,开到&河里&,发出&呜呜&的声音,这下子汽车变成&轮船&了。在河里行使了一会儿,车子又爬上山坡,飞上天空&&又变成&飞机&了,&飞机。一个俯冲,降落在&机场&。冬冬高兴地跳起来喊:。我成功了!我成功了!&他对小朋友骄傲地宣布:&我发明了多用机了!能在路上开,山上走,水中游,天上飞!。
  我震惊了!冬冬的异想天开多么新奇有趣!
  哦!一个多么美丽的梦!我们给孩子一块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吧!别怕他们&恶作剧&、&调皮捣蛋&,应鼓励他们&异想天开&,引导他们去探索、去创造,给他们梦想的翅膀,让理想飞起来。因为,这个世界最终是属于他们的!
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
寿光市田柳镇中心幼儿园&&& 田洪芬
  现在,不少独生子女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衣、食、住等,而忽视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和向困难挑战精神,而这些&精神上的东西&,正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培养跨世纪人才所必须的,也是孩子心理发展所需要的;因此我们要重视挫折教育。
  (一)、真实感知细致引导,锻炼孩子耐挫的个性
  1、孩子对挫折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关键,是我们进行挫折教育的第一步。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是具体形象的。我们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时,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经历挫折而后成功的影视作品,或者是家长、教师的亲身经历,甚至包括身边的小朋友经过失败而成功的小故事,幼儿通过这些真实可感的事实直观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真实感知挫折,认识到生活有顺有逆、有苦有乐,从而对挫折有初步的认识,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充分感受挫折,正确理解挫折,才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主动接受新事物,承认并敢于面对挫折的信心。
  2、幼儿挫折教育其次要破除幼儿的依赖性。作为教育者应该给孩子面对现实的机会,让他们意识到成功是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的。如有一次,班里要玩球结果不够,我请了一向比较胆小的妞妞去其它班借借看,她当时就显得有些胆怯但还是去了。我用双眼余光瞥着小家伙只见她径直往隔壁班走去,快走到门口时,妞妞终于忍不住回过头来搜寻我。眼看着她几乎就要退缩了,我故意别过头去,假装没有看见。徐老师满面笑容地招呼着妞妞,她犹豫了片刻,终于鼓起勇气说了要借皮球。当拿着自己借来的皮球给我时,她呵呵呵地笑了,没想到平时与人说话都不敢今天还帮老师做了事。我轻轻拍拍妞妞的头,随后又向她竖起大拇指,将她大大地夸奖了一番。无论是快乐、失望,还是痛苦,都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经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会做错事、说错话,那不要紧,我们要告诉他们,人在小时候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就是那些有名的科学家小时候也常犯错误,他们也会遭遇失败、挫折,如爱迪生、爱因斯坦&&重要的是在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才能使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未来各种各样的挑战,去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的变迁。
  (二)、创设情景提供机会,利用一些困难情境训练幼儿。
  幼儿的活动范围有限,许多挫折是现实生活中不常遇到的。教育者在利用自然情景进行挫折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景和机会,让幼儿得到各方面的锻炼。为了提高幼儿对挫折承受能力,我们可设置难度不等的情境,让幼儿逐步经受磨练,有目的地去培养幼儿的耐挫力。比如说远足、劳动、竞赛、批评、延迟满足等活动和手段,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增强他们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待失败、打击的能力。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容易让幼儿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在游戏时可设置一些人为的障碍,让幼儿自己解决&&如让幼儿到暗房子里去取东西;和小朋友闹矛盾怎么办;户外游戏时引导幼儿走&独木桥&爬障碍物,在角色游戏中可安排幼儿分别扮演人际关系冲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让他们体会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创设一些挫折情境,如:把幼儿喜爱的玩具藏起来,鼓励他们自己去寻找等等;
  (三)、树立榜样增强信心,树立孩子必胜的信念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生动活泼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动幼儿。因此,要善于利用生活中那些活的事例来教育孩子,树立榜样。如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幼儿摔伤,擦伤等情况。这时,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平静地对幼儿说:&没关系,老师和你一起到保健室包一下好了,下次注意一点就行了。&或者说:&没关系,很快就会好的。&老师这样的行为给幼儿很好的暗示,使幼儿自然而然地学会怎样坦然地对待挫折,怎样勇敢地面对未来。
  另外,教师和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教育孩子勇于面对困难,面对挑战。游戏走&独木桥&时丁丁会说:&老师我怕,我不走&。这时我说&别怕,你可以的,你看能走过去,你也一样能做好。&或者说&我相信你会跟张鑫一样勇敢的。&这样在榜样的力量下,孩子会变得的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勇敢,增添了战胜困难的自信。这时,我的一句&你真行&就会变成孩子的&我真行&。
  (四)、为幼儿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与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儿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在同伴群体中,幼儿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这样他必然要在不断的磨练中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如何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这种磨练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耐挫力。另外,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总之,教会幼儿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并非一朝一夕可得,也并非刻意追求能成,关键是顺其自然,顺应幼儿的发展规律。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幼儿能独立完成的一定使其独立完成,使其持之以恒。任何放纵和迁就的行为都会造成幼儿的依赖思想,要让幼儿在体验中认识挫折学会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本领。
  (五)、把握适度,挫折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孩子在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表现出畏缩、退却、逃避等行为,因此,作为我们就应该在平时有意识的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跳一跳就够得到的任务,让孩子去完成。在孩子遇到困难退却、逃避的时候可以有一些批评,以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不是因为不忍心、舍不得孩子受委屈,就不愿意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当然,在孩子承受挫折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给孩子适当的鼓励,给他们面对挫折的勇气。
  幼儿个体素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给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人为地设置陷阱,使孩子在压力面前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如果孩子经常遭受这样的挫折,孩子就会产生&无能&的感觉,感到事事失败而丧失自信心。在实施挫折教育时,一定要把握好&度&,注意孩子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过多过大也不行。教育的作用在于引导孩子正视挫折,在遭受挫折时保持心理平衡,想办法战胜挫折,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班幼儿成长趣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