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书:竹宜著雨松宜雪作者

七言对联1000幅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七言对联1000幅
精​心​选​编​七​言​对​联00​多​幅​。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8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转载]竹宜著雨松宜雪,花可参禅酒可仙
爱周知!&&&
剧组已在唐山扎营多日,算来因拍戏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多走路多看书,是增加阅历的重要方法。事实上,旅行并不是生活的对立面,阅读也不是,它们就是生活本身。其作用即是在功利的社会里,维系着一份有利于思索的超然。旅行和读书,并非为了从中诉求什么,而是因为世界如此美丽,本当认真地触摸和了解它,从而突破局限,更好地完善自己。对于演员来说,感悟力显然须与表现力并驾齐驱。不过凡事都不可过于偏执,把握好分寸靠的便是经验。好比饮酒:不醉无趣,醉极亦无趣。但不可不醉,仅为酒中鬼才;不可太醉,则是饮中君子。不专注自我之事而过于在意他人者,必然会生出许多烦恼。自己的梦总该自己去圆,不要指望谁能帮助你,倒应希望别人需要你。正如日本导演大岛渚生前最喜欢的那句歌词:“像生于深海中的鱼族,若不自燃,便只有漆黑一片”。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可参禅酒可仙是什么意思
有禅意,酒可通神。借物抒情,借竹,松,花,酒,表现出一种淡然处世,物我两忘,超然的精神境界。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我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更不是楹联高手,但我觉得在爱问不管是什么样的网友都是平等的。你是一只大雁,别人未必是鸡鸭,只有尊重网友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这就是“仁者无...
大家还关注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名联欣赏:经典对联100幅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史上名家100副经典对联
史上名家100副经典对联
1、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2、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心同流水,松声竹色共忘机。(王剡题天台万年寺联)&3、一经飞红雨;千林散绿荫。(龙门联)&4、山静水流开画景;鸢飞鱼跃悟天机。&5、五车诗胆;八斗才雄。&6、大块焕文章,白云在天,沧波无际;春风扇淑气,杂树生花,群莺乱飞。&7、问青牛何人骑去;有黄鹤自天飞来。&8、临水开轩,四面云山皆入画;凭栏远眺,万家烟火总关情...
1、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
2、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心同流水,松声竹色共忘机。(王剡题天台万年寺联)&
3、一经飞红雨;千林散绿荫。(龙门联)&
4、山静水流开画景;鸢飞鱼跃悟天机。&
5、五车诗胆;八斗才雄。&
6、大块焕文章,白云在天,沧波无际;春风扇淑气,杂树生花,群莺乱飞。&
7、问青牛何人骑去;有黄鹤自天飞来。&
8、临水开轩,四面云山皆入画;凭栏远眺,万家烟火总关情。(大光亭)&
9、古今奇观属岩壑;往来名士尽风流。(杨树悬山阴自在亭)&
10、云影波光天上下;松涛竹韵水中央。(止息亭联)&
11、雨过林霏清石气;秋将山翠入诗心。(止息亭联)&
12、留此湖山,得此佳趣;召以佳景,假以文章。(水月观音亭)&
13、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刘墉四照亭联)&
14、风旌不动真乘义;月印常圆了悟因。(半山亭联)&
15、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陈抟老君台联)&
16、佛法无边,静里常观自在;慈云广济,空中密见如来。(观音亭联)&
17、笔底江山助磅礴;楼前风月自春秋。(张广楠苏东坡读书台联)&
18、铁石梅花气概;山川香草风流。&
19、清风明月自来往;流水高山无古今。(周延延俊伯牙亭联)&
20、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梁章矩沧浪亭联)
21、月光千里白;秋色一天青。(君山亭联)&
22、几点梅花归笛孔;一湾流水入琴心。(枕流亭联)&
23、开轩敫朗月;对弈趁清风。(高杨依山亭联)&
24、偶呼明月问千古;临对青山思故人。(捉月台联)&
25、睡至二三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境;想到一百年后,无少长俱是古人。(黄梁梦亭联)&
26、天上何曾有山水;人间岂不是神仙。(普深和尚清凉台联)&
27、提笔四顾天地窄;长啸一声山月高。(朱方湖心亭联)&
28、瑞气降寰宇;兰香遍大千。&
29、云水风度;松柏气节。&
30、荡思八荒;游神万古。&
31、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三雅园联)&
32、每闻乐事先惬意;或见奇书手自抄(爱新觉罗&弘历园联)&
33、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34、水清石出鱼无数;竹密花深鸟自啼。(哈同花园联)&
35、拈花一问,无人会笑;弄石千般,有字可传。(台湾慎德堂联)&
36、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王夫之自题诗)&
37、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王文治自题联)&
38、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求。(王时敏自题联)&
39、受人以虚,求是以实;能见其长,独为其难。(王莆常自题联)&
40、好书不厌看还读;益友何妨去复来。(毛怀自题联)
41、江山澄气象;冰玉净聪明。(方声洞自题联)&
42、好书悟后三更月;良友来时四座春。(邓石如自题联)&
43、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左光斗自题联)&
44、发上等愿,亭下等福;从高处立,向宽处行。(左宗堂自题联)&
45、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石韫玉自题联)&
46、真理学从五伦做起;大文章自六经分来。(申涵光自题联)&
47、庭有余闲,竹露松风蕉雨;家无长物,茶烟琴韵书声。(叶元璋自题联)&
48、立志不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叶恭绰自题联)&
49、四面江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田家英自题联)&
50、尽交天下贤豪长者;常作江山烟月主人。(包世臣自题联)&
51、喜有两眼泪,多交益友;恨无十年暇,尽读奇书。(包世臣自题联)&
52、不除庭草留生意;爱养盆鱼识化机。(永瑆自题联)&
53、阐旧帮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冯友兰自题联)&
54、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55、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风雷。(吕留良自题联)&
56、东壁图书,西园翰墨;南华秋水,北苑春山。(刘熙载自题联)&
57、读书滋逸气;阅世益豪情。(祁毓麟自题联)&
58、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孙中山自题联)&
59、一窗佳景王维画;四壁青山杜甫诗。(孙星衍自题联)&
60、无极原有极;欲仁存至仁。(于右任自题联)
61、清机发妙理;高步迢常伦。(杨法自题联联)&
62、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63、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杨继盛自题联)&
64、竹阴在水;兰气随风。(李育自题联)&
65、樵歌一曲众山皆响;松云满目万壑争流。(李子仙自题联)&
66、学浅自知能事少;礼疏常觉慢人多。(李佐自题联)&
67、交懑四海,乐道人善;胸罗万卷,不矜其才。(李经畦自题联)&
68、江山入画;意气凌云。(关佳舜自题联)&
69、好人我自苦中来,莫图便宜;凡事皆缘性里错,且更从容。(吴大微自题联)&
70、学立道通,自然贞素;圆行方止,聊以从容。(何绍基自题联)&
71、竹宜著雨松宜雪;花可参禅酒可仙。(汪士慎自题联)&
72、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启功自题联)&
73、要求真学问;莫做假文章。(张杰自题联)&
74、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张英自题联)&
75、格勤在朝夕;怀抱观古今。&
76、略翻书数则;便不愧三餐。(陈字自题联)&
77、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陈元龙自题联)&
78、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陈白崖自题联)&
79、不要钱原非易事;太要好也是私心。(林则答卷自题联)&
80、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邵飘萍自题联)
81、莫对青山谈事世;休将文字占时名。(郁达夫自题联)&
82、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郑燮自题联)&
83、有容德乃大;无欺心自安。&
84、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自题联)&
85、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冼星海自题联)&
86、体道鱼游进活泼;消闲墨舞呈天真。(赵金光题联)&
87、诗赋于光风霁月;琴操在流水知音。(赵逢明自题联)&
88、一生勤为本;万代诚作基。&
89、江流横万里;天柱插三峰。(陈斌如联)&
90、笔下留有余地步;胸中养无限天机。(姚铁松自题联)&
91、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子孙。(袁崇焕自题联)&
92、独持偏见;一意孤行。(徐悲鸿自题联)&
93、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翁同苏自题联)&
94、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高启云自题联)&
95、泼墨为山皆有意;看云出岫本无心。(陶绍原自题联)&
96、看花临水心无事;啸志歌怀意自如。(黄慎自题联)&
97、万象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黄遵宪自题联)&
98、斯文在天地;至乐寄山林。(康有为自题联)&
99、清潭三尺竹如意;宴坐一枝松养如。(梁同书自题联)&
100、清风明月不论价;红树青山合有诗。(梁启超自题联)
桃灼灼,柳依依。
雪茫茫,雨霏霏。
山抹绿,燕剪柳。
清风明月,苍松怪石。
十里荷红,三秋桂香。
天欲飞霜,云将作雨。
烟迷远水,雾锁深山。
长烟一空,浩月千里。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水流云在,雨到风来。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明月如霜,好风似水。
千峰凝翠,万峦吐霞。
百花含蕾,千枝泛翠。
百花吐艳,万木争荣。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苍山如海,残阳如雪。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水流无限阔,山耸有余高。
纷纷黄叶坠,对对塞鸿飞。
清霜浸碧波,白露下黄叶。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半壁见海日,中空闻天鸡。
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
花草相掩映,云霞共吐吞。
桃花飞绿水,野竹上青霄。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云卷千峰色,梅供一枕香。
霜蹄千里骏,风翻九霄鹏。
风吹云动星不动,水推船移岸不移。
杏花初落疏疏雨,杨柳轻摇淡淡风。
缕缕轻烟芳草渡,丝丝微雨杏花村。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丝飘弱柳平桥晚,雪点香梅小院春。
彩霞照万里如银,素魄映千山似水。
茸铺草色春江曲,雪剪花梢玉砌前。
亭亭玉树览风立,冉冉香莲带露开。
漠漠水田飞白鹭,阳阳夏木啭黄鹂。
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一池芙蓉新出水,千层芳草远浮山。
高树夕阳连远巷,小桥流水接平沙。
满地绿阳飞燕子,一帘晴雪卷梅花。
日照棉球晶闪闪,风吹稻穗浪悠悠。
江水流长还绕似青罗带,海蟾轮满澄明如白玉盘。
一丝春风要把一株新曲吹绿,一滴春雨要将一朵蓓蕾染红。
千峰竟秀,万壑争流。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芳草有情,夕阳无语。
皓月无幽意,清风有泪情。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雨过天愈碧,风来花送香。
群鸦恋晚树,孤雁入寥天。
红陌上,柳叶绿池边。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眼界高时无物破,心源开处有波清。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纵怀花事当春去,畅足清游载月归。
千家树色浮山阁,一片冰心在玉壶。
无力东风花半露,有情春水燕双飞。
多情明月邀君共,无主荷花到处开。
石间坐久春云起,花底吟成夕照收。
数重山翠疑见胆,一派水清欲留人。
苍松翠柏看颜色,秋水春山见性情。
帘外淡烟无墨画,林间疏雨有声诗。
人得交游是风月,天开图画即江山。
一代典章垂涣汗,万年法守仰都俞。
野烟有路知依寺,明月无心也进城。
山闲水静天无事,竹少兰初日有情。
清风能感水能化,修竹有情兰有怀。
万里长空开眼界,一川春水润心田。
春能蕴藉如相识,风入襟怀只自知。
波漾流溪冬月影,风回碣石夏潮声。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莫学杨柳半年绿,要学松柏四季青。
有花有月圆中乐事,无春无夏城外清游。
云出人间合而为雨,泉流石上清于在山。
观水有情不言自喻,游山寄兴未尽所怀。
三江潮涌波澜壮阔,九州音悲石裂天惊。
鱼恋水水阔凭鱼跃,鸟爱天天高任鸟飞。
吟成赏月之诗只愁月堕,斟满送春之酒惟憾春归。
噪晚齐蝉岁岁秋来泣恨,啼宵蜀鸟年年春去伤魂。
千尺水帘今古无人能手卷,一轮月镜乾坤何匠用功磨。
万象更新水水山山入画诗,一元复始家家户户庆新年。
鬓虽残,心未死。
煮沸江海,融江冰山。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白吟千里月,律至九重春。
春情寄岸柳,香气凝寒海。
清游向天目,幽抱托风怀。
吟怀山川趣,观感古今文。
秀语夺山绿,奇情破石坚。
生活朝下看,工作向上看。
放怀形骸以外,浪迹山水之间。
放怀于天地外,得气在山水间。
骋此长风快浪,欣然临水观山。
文气曲如流水,天怀和若春风。
推倒一世豪杰,拓开万古心胸。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移风易俗光荣,因循守旧可耻。
朝饮木兰之堕露,夕餐秋菊之落英。
十里水光心地朗,一林花色性天空。
使我开怀唯夜月,令人深省是晨钟。
知味人当风月夕,多情心爱雨花天。
山川卉木花不息,风云月露天何言。
大翼垂天四万里,长松拔地三千年。
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
高峰霞漫寒潭里,绝壁光生晚照红。
忠骨遍地地更暖,壮志满天天更新。
碧血丹心照青史,壮歌浩气贯长虹。
丹心已共河山碎,大义长争日月光。
雪打青松松更翠,风扑烈火火更明。
心志光明同日月,功勋盖世重山河。
愚公未惜移山力,壮士须怀断腕观。
狂澜欲倒同心挽,旭日方升旦气扬。
迢遥不畏千程路,辛苦惟存一片心。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不为私情萦梦寐,只将贞志凌冰雪。
棋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情寄高山山起舞,志毛托大海海欢唱。
石可破而不可夺坚,丹可磨而不可夺赤。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即景生情粉蝶翻春花弄影,涉园成趣红桃映日草铺茵。
春亦多情鸟向枝头催逸兴,人其得意梅从窗外放诗怀。
先天下之懮而懮懮得其所,后天下之乐而乐乐在其中。
立大志展宏图足下踏破万里浪,先天下后局部胸中常有一盘棋。
胜不骄,败莫馁。
苦读有恒,好学无时。
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
挥毫列锦绣,落纸如云烟。
世事催开卷,人情逼杜门。
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读书破万卷,落笔超群英。
吟哦出新意,坦率见真情。
高论明秋水,新诗动洛川。
雪夜书千卷,花时酒一瓢。
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
学识靠积累,聪明寓勤奋。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
勤奋出天才,实践出真知。
长行何怕千里,恒学焉畏万册。
县管端由心正,生花还觉梦奇。
有志宜师逸少,多才肯效班超。
听曲能生万感,作文不放一丝。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知识在于积累,才能在于忍耐。
放开眼孔观书,抖起脊梁立行。
自有高明将学讲,且教童子抱诗来。
无尽波涛归学海,长春花木在词林。
尽日相亲惟有石,长年可桨莫如书。
铦锋梳尽山中兔,蘸墨惊飞海上鱼。
悟得柳公书内法,生来江子梦中花。
读破万卷诗愈美,行尽千山路转赊。
落笔已吞云梦客,舒纸吟啸万里风。
梦里花仙觅奇句,山中木客解吟诗。
书到疑时须逆志,事当难处但平心。
春天诗思行花径,月夜书声坐竹楼。
大力可能通纸背,尖毫仍觉吐花香。
玉露磨来浓雾起,银笺染处淡云生。
几番磨琢方成器,十载耕耘自见功。
莫放春秋佳日去,最难风雨故人来。
观书到老眼如月,得句惊人胸有珠。
梅月横窗成画本,兰风度槛入情诗。
常吟卷里相酬句,自画湖边归住山。
爱看春山疑读画,静研古墨试听香。
一帘花影云拖地,半夜书声月在天。
深院著书桐叶雨,曲栏联句藕花风。
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
淡妆浓抹调新色,顽绿痴红发古香。
四壁墨花飞丽藻,一帘佳句占阳春。
好书不厌百回读,佳客时来一座倾。
天机所到都成趣,人力非关别有神。
论古不外才识学,博物能通天地人。
长大知才须有用,平常莫等指无名。
书城高大能藏道,心地光明始爱才。
文当妙处风行水,夜正中时月满天。
行文若师心自得,守道如国书为城。
灯火迄深书有味,墨花晨湛字生光。
学海无涯勤是岸,云程有路志是梯。
登高而尽四野所有,著书以成一家之言。
千里长堤溃于蚁穴,万丈高台始于一石。
思考乃攀登书山之路,毅力是游渡学海之舟。
争先进当先进赶先进,学科学用科学追科学。
长吟玉海诗兴动江山皆入句,大开春酒会醉余天地总为家。
三月昏,参星夕。
杏花盛,桑叶白。
霜菊瘦,雨梅肥。
梅英尽落,柳眼初开。
酷寒盛暑,暮烟晓雾。
柳摇春白昼,梅弄月黄昏。
蝉鸣哀暮夏,莺啭怨残春。
云衍中秋月,雨打上元中。
秋凉梧堕叶,春暖杏开花。
春园花柳地,秋沼芰荷天。
春棠经雨放,秋菊傲霜开。
暮雨催寒蛩,晓风吹一残月。
秋风吹柳绿,细雨点花红。
行敲残月落,鸡唱晓云生。
落日街翠壁,暮云占烟鬟。
昔去雪似花,今来花如雪。
落日波中没,秋风天外闻。
春来苔是叶,冬至雪入花。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肥不过春雨,瘦不过秋霜。
浓云千檥合,骤雨一江空。
日出远岫明,鸟散空林寂。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融融的春光,凄凄的风雨。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晚霞。
雨过芳草润,春到杏花香。
波涛秋八月,风雨夜三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水田飞竹鹭,夏木啭黄鹂。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
轻风摧功草,凝霜竦高木。
秋风起白云飞,草木落南雁归。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一片秋香世界,几层雨阑干。
桃杏春季争放,杜鹃夏季吐香。
菊花金秋傲霜,梅花隆冬斗雪。
大水流为九曲,春风又是一年。
枫叶荻花秋瑟瑟,闲云潭影日悠悠。
莺啼燕语芳菲节,蝶影风声烂漫天。
遥闻爆竹知更岁,偶见梅花觉已春。
奇石尽含千古秀,春光欲上万年枝。
九霄香透金茎露,八月生玉宇秋。
水风轻萍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雨后双禽来占竹,空秋一蝶去寻花。
月到广除寒有色,鸦归疏柳夜无声。
高山野卉闲行趣,细雨黄花独对对。
杨叶怠秋黄欲落,草茎将槁褐加深。
昨夜春风才入户,今朝杨柳半垂堤。
芳草春回依归绿,梅花时到自然香。
笙歌声拂长春地,星月光回不夜天。
春风掩映千门柳,暖雨晴开一径花。
霑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秋至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飞花。
断送落花三月雨,摧残杨柳九秋霜。
寒食芳辰花烂熳,中秋佳节月婵娟。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柳絮池塘春入梦,朵花庭院冷侵衣。
桂花开时香云成海,月轮高处广寒有宫。
瑞雪霁南山寒收玉宇,条风嘘北斗春满金瓯。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火树银花元夕今宵竟不夜,碧桃春水洞中此处别无天。
大造无私处处桃花频送暖,三阳有旧年年春色去还来。
燕语莺啼花又香景物一年新节好,风和日丽人方泰诗怀万种早春多。
王安石父子对谜联  
  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儿子王雱,幼年便能吟诗作对。有—天,王安石想考考他的文才,便边吃饭边出了一个上联:一刀剖开舟两叶,内载黄金白玉。王雱意识到这是条谜联,他先说出了谜底——煮鸡蛋,接着对出下联:双手打破坛一个,中藏玛瑙珍珠。“对得好!”父亲把儿子抱起来,连声夸赞,并道出谜底:“吾儿所吟乃石榴。”  
  文天祥妙对考官  
  宋代,江西某地举行县试。主考官别出心裁,规定笔试前先口试。最后进考棚的是—个袖子里拢着一朵桃花的年幼的考生。主考官见状,脱口吟出上联:小童生暗藏春色。幼童从容地施礼答道:老宗师明察秋毫。主考官大喜过望,拍案叫绝,记下他的姓名,结果取为秀才第一。这位才思敏捷的小童生,便是后来举进士第一、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于谦少年怀大志  
  明代于谦,七八岁时就能出口成对,挥笔成章,人称“神童”。有一年清明节,父亲于彦昭领着于谦及其叔父前去祖坟扫墓。他们边走边吟诗作对。当他们路过一个名叫凤凰台的地方时,叔父兴致勃勃,登台高声吟出一联:今朝同上凤凰台。于谦随口对道:他年独占麒麟阁。二位长者听了,又惊又喜,异口同声地夸赞道:“有抱负啊!”  
  李调元出口成对  
  清代才子李调元,五岁时便能吟诗作对。一次老师问他:“养蚕何用?”李调元顺口答出一联:蚕作茧,茧抽丝,丝织绫罗绸缎暖人间。老师一听暗暗称奇,便索性叫他对出下联。李调元略一思忖,对出下联:狼生毫,毫制笔,笔写锦绣文章传天下。后来李调元果然不凡,中了进士,成为清代著名文学家和戏曲理论家。  
  林则徐妙语解围  
  民族英雄林则徐小时候应童子试,因人拥挤,父亲就扛着林则徐进了考场。考官见此情景,便开玩笑道:子将父作马。周围人哄然大笑。林则徐的父亲一脸窘态,十分尴尬。林则徐当即大声对道:父愿子成龙。笑声突然停止,满场人为之惊叹称奇。  
  魏源对联惊县令  
  清代著名学者、大思想家魏源,自幼聪慧无比,遐迩闻名。魏源九岁时应童子试,唱名时,县令指着自己茶杯中画的太极图吟出一条上联:杯中含太极。当时,小魏源怀内正揣着两张麦饼,他便以此应声对出下联:腹内孕乾坤。县令一听,惊叹不已。  
  鲁迅幼时显才能  
  鲁迅幼时就读于三味书屋,善于对课。曾以《尔雅》中的“比目鱼”对寿先生的“独角兽”,深得先生好评。寿先生夸赞说:“‘独’不是数字,但有单的意思;‘比’也不是数字,却有双的意思。可见是用心思对出来的。”有一次,寿先生出一五字对曰:陷兽入阱中。鲁迅倾刻对出下联:放牛归林野。又获先生好评。  
  郭沫若对联免罚  
  郭沫若幼时既聪明又调皮。一次,他和同学趁老师去钓鱼,偷吃了学校后面老和尚种的桃子。和尚为此事找老师告状,并请追查。于是,老师拿着戒尺,板着面孔,训斥起学生来。训完,在黑板上书一联: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写罢,对学生说:“谁能对出下联则可免罚。”这时郭沫若站起来问:“老师,如果对得好呢?”老师略一思考说:“全免了,一个也不处罚。”郭沫若高兴地说:“我来对下联: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老师一听,惊喜非凡,连声叫好,当即宣布:“由于郭鼎堂(郭沫若原名)的下联对得好,偷桃的事,不再追究,处罚全免了!不过今后不准重犯。”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竹宜著雨松宜雪作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