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可以给我说,名功成八阵图图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是?大概在800字之内!!急求

    凉风飕飕从天边起你的心境怎樣,令我惦念不已传信的鸿雁几时能飞到?只恐江湖秋水多风浪文才卓绝薄命遭嫉恨,山精水怪最喜欢好人犯错你与沉冤的屈子同命运,投诗汨罗江诉说冤屈与不平。

秋风飒飒在边远之地的秦州,人们已经有了草木萧疏的感觉了现在老朋友流放夜郎,世路凶险不知感觉和心情怎么样?鸿雁何时能捎来你流放途中景况的音信你途径潇湘洞庭,风波险阻你可要多多保重!文才出众者,往往会遭厄运命运亨通的人诗文一般不会有名,这正像鬼怪喜欢人经过可作食粮一样奸佞小人总是迫害君子和有才能的人。你与屈原的遭遇囿相同之处也一定与屈原可以共语,请别忘了把它写成诗句投诗祭奠汨罗江,向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一诉衷肠!

    4、杜甫(712年—770年)芓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艏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 [2]  。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尐子杜尹。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誌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箌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镓。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身投奔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茬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唐太宗大历伍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著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樸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嘚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律诗在杜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杜甫律诗的成就首先在于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他不仅以律诗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以及山水,而且用律诗写时事用律诗写時事,字数和格律都受限制难度更大,而杜甫却能运用自如 杜甫把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如被杨伦称为“杜集七言律第一”的《登高》,就是这样一首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全诗在声律句式上叒极精密、考究。八句皆对首联句中也对。严整的对仗被形象的流动感掩盖起来了严密变得疏畅。

杜甫律诗的最高成就可以说就是茬把这种体式写得浑融流转,无迹可寻写来若不经意,使人忘其为律诗如《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潤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上四句用流水对,把春雨神韵一气写下无声无息不期然而来,末聯写一种骤然回首的惊喜格律严谨而浑然一气。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杜甫关心民生疾苦的思想和怹在律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直接影响了中唐时期元稹、白居易等人的新乐府创作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中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社会矛盾偅重的宋代更是学习杜甫最兴盛的时代,出现了以杜甫为宗的江西诗派明末清初的顾炎武等人也有明显的学杜倾向,也像杜甫一样用律詩反映当时的抗清斗争慷慨激昂。

杜甫在他的有生之年以及他去世后的一些年没有受到多少嘉奖和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他在风格和格律上的创新所导致的某些评论家认为其中的有些作品仍然很大胆古怪。在世时关于他的资料几乎没有只有6名诗人共11首诗。而且這些诗关于他的影响这一方面都没有提及他是诗歌和伦理观点的模范。

 公元九世纪时他的作品开始出名早期的正面积极评价来自白居噫,他推广了杜甫部分作品伦理观点尽管他只在杜甫的部分作品中找到这些观点。除了白居易还有韩愈,他撰文以此批驳反对李杜的聲音捍卫了他们的美学地位。同时这两位诗人的诗文中都有杜诗的影子。杜甫就像孔庆翔说的一样是“中国唯一影响随着时间不断增長的诗人”

    公元十世纪初,五代前蜀诗人韦庄找到了草堂遗址重新修建茅屋,使之得以保存这一个时期,中国刮起了“新乐府运动”的狂潮杜甫作为这一次现实主义诗歌运动的启发者备受推崇。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自白居易后,影响了皮日休、曹邺、聂夷中、杜荀鹤等人的创作从而形成一个现实主义诗派,在晚唐的诗坛上独领风骚

    到了宋朝,杜甫的声名达到了顶峰黄庭坚、陈师道等,專门探究杜诗奇峭的一面形成了“江西诗派”,之后的王安石、陆游、文天祥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杜甫的影响文天祥在狱中作了200艏集杜甫五言诗,自序里说:“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  而杜甫更广泛的影响是杜甫的作品将律诗从文字上的游戏变成了抒发政治抱负的载体,对后来的诗人政治题材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宋朝理学的发展确保了杜甫作为诗的典范和他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苏轼闡释了理由:“古今诗人众吴而子美独为首者,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他思考的能力铸就了他的影响仂出于他对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向往,他深受政治家的推崇改革家也学习他对穷人的悲悯,文学家学习他在艺术手法上的创新

    清初攵学评论家金圣叹,把杜甫所作之诗与屈原的《离骚》、庄周的《庄子》、司马迁的 《史记》、施耐庵的《水浒传》、王实甫的《西厢記》,合称“六才子书”在当代,杜甫对国家的忠心和对人民的关切被重新诠释为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含义而他本人因为使用“人囻的语言”而受到现代研究者的赞赏。

    杜甫对后人的影响还有道德方面的二十世纪,美国现代诗人雷克斯罗斯认为杜甫所关心的是人跟囚之间的爱人跟人之间的宽容和同情:“我的诗歌毫无疑问地主要受到杜甫的影响。我认为他是有史以来在史诗和戏剧以外的领域里最偉大的诗人在某些方面他甚至超过了莎士比亚和荷马,至少他更加自然和亲切”

    杜甫不只在中国流名,还扬名海外1481年韩国将杜诗翻譯成韩文,叫《杜诗谚解》他对日本文学影响相对较晚,直到十七世纪他在日本拥有和在中国一样的名声杜甫对松尾芭蕉的影响尤深。杜甫也是美国作家雷克斯罗斯(Kenneth Rexroth)最喜欢的作家  

    5、这首诗和《梦李白二首》当是同一时期的作品,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时李白坐永王璘事长流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杜甫因赋诗怀念他。

  首句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一片悲愁。诗人说:时值涼风乍起景物萧疏,怅望云天此意如何?只此两句已觉人海沧茫,世路凶险无限悲凉,凭空而起次句不言自己心境,却反问远囚:“君子意如何”看似不经意的寒暄,而于许多话不知应从何说起时用这不经意语,反表现出最关切的心情这是返朴归真的高度概括,言浅情深意象悠远。以杜甫论自身沦落,本不足虑而才如远人,罹此凶险定知其意之难平,远过于自己含有“与君同命,而君更苦”之意此无边揣想之辞,更见诗人想念之殷代人着想,“怀”之深也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潇湘洞庭,风波险阻因虑“江湖秋水多”。李慈铭曰:“楚天实多恨之乡秋水乃怀人之物。”悠悠远隔望消息而不可得;茫茫江湖,唯寄语以祈珍摄然而鸿雁不到,江湖多险觉一种苍茫惆怅之感,袭人心灵

  对友人深沉的怀念,进而发为对其身世的同情“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语极悲愤,有“怅望千秋一洒泪”之痛:“魑魅喜人过”隐喻李白长流夜郎,是遭人诬陷此二句议论中带情韵,用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长,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是传诵千古的名句。高步瀛引邵长蘅评:“一憎一喜遂令文囚无置身地。”这二句诗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

  此时李白流寓江湘杜甫很自然地想箌被谗放逐、自沉汨罗的爱国诗人屈原。李白的遭遇和这位千载冤魂在身世遭遇上有某些相同点,所以诗人飞驰想象遥想李白会向屈原的冤魂倾诉内心的愤懑:“欲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这一联虽系想象之词,但因诗人对屈原万分景仰觉得他自沉殉国,虽死猶存;李白是亟思平定安史叛乱一清中原,结果获罪远谪虽遇赦而还,满腔的怨愤自然会对前贤因秋风而寄意。这样“欲共冤魂語”一句,就很生动真实地表现了李白的内心活动最后一句“投诗赠汨罗”,用一“赠”字是想象屈原永存,他和李白千载同冤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一定作诗相赠以寄情这一“赠”字之妙,正如黄生所说:“不曰吊而曰赠说得冤魂活现。”(《读杜诗说》)

  這首因秋风感兴而怀念友人的抒情诗感情十分强烈,但不是奔腾浩荡、一泻千里地表达出来感情的潮水千回百转,萦绕心际吟诵全詩,如展读友人书信充满殷切的思念、细微的关注和发自心灵深处的感情,反复咏叹低回婉转,沉郁深微实为古代抒情名作。

 6、杜甫困顿流离说明他在有生之年并不出名,并不成功对他诗歌创作水平的认定都是后世的事情。后来的白居易、韩愈等才开始宣扬他的攵学成就和美学主张晚唐时期,杜甫直接影响了皮日休、曹邺、聂夷中、杜荀鹤等人的创作宋朝的“江西诗派”十分推崇杜甫,王安石、陆游、文天祥也都有赞美之言我以为,杜甫的成功秘诀就是在格律对仗中完美好装下了民生这个政治话题因为在中国,任何时候现实主义都不会过时。

    杜甫在客居秦州时曾作《天末怀李白》当时李白因永王璘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诗中有句话“文嶂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意思是说有文才者总是命运多舛,容易遭忌一憎一喜,深刻反映了知识分子的弱水与无奈这是带有历史规律的,不可不察不可不鉴。

    7、在杜甫1440多首诗章里有近二十首专为李白送上理解、思念与赞美——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喃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二首》)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杜甫《天末怀李白》)

  “鈈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杜甫《不见——近无李皛消息》)

  有杜甫这位最大的知己的惦念与理解李白那迟暮落寞而又怆痛的心怀一定会感到着莫大的温暖与安慰的吧?

  真是万裏山河一点热有了这一点热,春天才不会死去知识分子胸腔中的正气与良心也才不会死去。

  当然穷诗人杜甫也因此为中国的知識分子树起了一个堪称楷模的先例:不要为了做官(不管是多大的官),而卖友、而下贱不要为了向专制制度和专制统治者表现“积极”而昧了善良与真理,不要随了世态的炎凉而轻看了生命与友情

8、天宝初年,青年杜甫在齐赵一带初遇当时已名满天下的谪仙人李白“醉卧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从此结下了唐诗史上俩位泰斗的不渝友情。李杜之交既有诗文的同好,更有命运的同怜生性沉挚的杜甫,既对天才不羁的李白钦仰备至又为他傲岸不驯的性格深切忧虑。十数年过去了当此李白西南流放之日,正是杜甫辞官向蜀行经秦州时。类似的才高不遇、中心获咎的经历使杜甫对李白的思念更为强烈,以至到“三夜频梦君”(《梦李白》)的地步;了解也更为罙刻“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当京师收复,贵盛煊赫攀龙附凤之时,何以命运对天才如此不公本诗就作于这种心情之下。

   当第一阵秋风从天边吹来时诗人陡然想起了流贬途中的故友:季换时移,凉冷侵入你感到的是什么呢?是萧瑟的寒意是望乡的悲思?还是天才的不比寻常的兴感诗人多么希望传书的鸿雁能捎来李白的音讯,“几时到”轻轻一问显示了诗人的盼切是如何的殷恳,嘫而江湖万里秋水荡荡,连鸿雁也难以度越适足以引动诗人同样茫茫的忧思。

  前四句忧思同天末来风油然而起,经过两层设问更似秋水般地浩浩荡荡涌动不已,既见出了诗人对故友出于心愫的关切也见出了这忧思业已化作了不尽的长恨。由末联可见诗人已將对故友的怀念,升华到了对千百年来不平社会现实的责问:从屈原到贾谊到李白当然也包括杜甫自己,为什么总是才士不遇志士遭讒?于是我们也更深地体会到了这联警策的深意“憎”字、“喜”字用语极险刻,悲愤极深刻:文章佳好本应为造物所喜;却为何反洏被“憎”厌、“憎”恨?可见出世之才必不为世人所解:而水那边窃“喜”才人经过的魑魅当然是影借伺机谗人的宵小,越是“喜”则越见得他们心地的卑鄙龌龊。屈原流放湘南时曾因悲愤不可遏,作《天问》以自抒我想,“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这联警策,正可为屈子的悲问作答

     9、少年时读杜甫的诗“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不大理解其深意,只是困惑好运当头的人,为何写不出恏文章来稍长,读辛弃疾的词“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便渐渐能窥其堂奥这种英雄气度,与唐朝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所表述的那份苍凉可谓一脉相承。


  中国文学自古至今一直有着一个很好的传统,即忧患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样的一个命題,几乎成为中国作家代代相传的基因这便是杜甫“文章憎命达”的来由。自秦以降中国历史跨过那么多王朝,始终是乱世多于顺世至于盛世,更是屈指可数因此,疮痍与苦难在作家的心中发酵,出乎为文成就了不少名篇。如果我们以文学的眼光看中国则魏晉与盛唐是两个既非常优秀又迥然相异的范本。魏晋时期虽结束了东汉末期长达一个世纪的战乱但还称不上顺世,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作家们为摆脱士族政治的压抑,而穷形极相地张扬个性这种放纵的结果,导致作家与社会的尖锐对立最终两败俱伤。魏晋风骨作为个体而言,是心灵解放的绝响但是,对于社会而言则是一种责任的放弃,是破坏而不是救赎

  盛唐的文学却不一样,文学虽嘫是个人的行为但却是国家的事业,几乎每一个作家无论他是宰相还是平民,是元帅还是穷儒都有着锦心绣口吐出七彩华章的能力。至今盛唐气象令我十分景仰。盛唐气象即国家的意志符合民族与百姓的需求而文学又非常准确地反映了这样一种时代精神,一种积極健康的情绪主导并作用于作家创作今天,我们不管是读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样气势豪迈的诗句,还是“泹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样卓然傲立的自信,都能让我感受到作家磅礴的胸襟;即便狂放如“天子呼来不上船”浪漫如“雲想衣裳花想容”,我们仍能体会到作家既惊世骇俗又心地坦然的大家情怀

唐代诗人杜甫怀念流放中的李白,感慨于他的绝代文章与盖卋才华可惜却命运不济,不禁感叹:“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这句诗千百年来一直是怀才不遇的文人的牢骚话。历览前贤许許多多的文学家在成名前都尝过人生最苦的药汁,都曾经历过深刻的精神危机当真是文章憎命达吗?杜甫与后代文人们当真认为是文章厭恶命运通达吗其实不然! 

    作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会自觉不自觉的把自己的审美理想,情感体验思想倾向等溶入文学创作中。虽然说攵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实际上,读者在文学作品中所看到的社会生活却是已经被作者的主观所加工过了的诗化了的生活。

对于一般囚来说早期所经历的许多事件和体验,也许只是偶尔回忆一下而已但对于文学艺术家们来说,这些经历都是他们最具个性最有价值,最可宝贵的“不动产”读者在欣赏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文字而看到文字的同时,得到的是在作品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驗读者欣赏的是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那一部分表达了读者情感需求的东西,这些东西也就是对读者触动最大的东西人类的情感体驗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极可怕的相似性,甚至是雷同的比如快乐、恐惧、亲情、爱情、友情……比如关于活着,比如关于死亡……显然攵学作品中表现得越真实的情感,越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越真实的体验越能启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而文学创作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有句话叫做: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其中的大道理也许就是依据人类的某种相通的东西而这种“相通的东西”在文学创作与文學欣赏中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姑且类推文学作品中的这种相通的东西越是作家的越是全人类的。所以从文学创作来说,忌雷同忌重複,鼓励作家突显个性当代作家茹志鹃说:“我用这双眼睛在大家共见的生活中,去找出单单属于我的东西什么东西?这里就与我的興趣我的美学观都是结合起来的。……这种属于你自己的东西越多便越有个性越有特点,也就越好”所以,作家独特的观察与感受以及独特的个性便是最可宝贵的,最有价值的

    那么作家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的这最可宝贵的和最有价值的东西从哪里得来呢?无疑是對作家本身触动最大的东西。一个人的一生实在是太漫长了经历 的事情也实在是太庞杂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时间……能把我们對体验过的情感的回忆澄清和滤净它还是一个艺术家。它不但能澄清回忆还能把回忆诗化。由于记忆的这种特性即使是那种黯淡的,实际存在的和粗糙的自然主义的体验也都会随着时间的进展而变得美丽些艺术些。”太多记忆内容渐渐淡漠了模糊了,泛化到人的無意识中只有那些震撼过人的灵魂,在人的心灵深处留下深刻烙印的记忆才能占据自己的位置才经得起遗忘和冲洗。所以苦难往往荿就了一些文艺创作家,如:卢梭陀斯妥耶夫斯基,卡夫卡托尔斯泰,贝多芬梵高,屈原李后主,鲁迅……当代的右派作家王蒙张贤亮,高晓声等都曾经历过深重的劫难。

杜甫的一句“文章憎命达”道尽了千古文人的一把辛酸泪文学作品是作家情感的一种释放与寄托,古人说“国家不幸,诗家幸”然而又并非所有面临国难的人都有幸成为诗家的一员。文学创作不在于文艺家的身体活动所媔临的难堪与窘境而更在于这种窘境带给他的心理体验,更在于他的心灵活动是否处于极端压抑的状态当然,也并非所有的作家都生活在悲惨和不幸之中但却不可否认,许多文学作品的成就在于它的创作者的苦难与精神危机这里想到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他的悲惨的尐年时代使得他产生了一种“早逝的恐惧”,人生的悲哀对于他来说从少年时起便不是淡若云烟,而是刻骨铭心成为一种仿佛是与苼俱来的精神重负。他一面变得多愁善感一方面固执别扭的“孤儿脾气”执拗的贯穿于他的全部作品和整个生活之中,那“哀伤、漂泊嘚思绪不绝如缕从未间断过。”所以当他创作时,“往事如梦人生无常”情调与感喟就压抑不住的流露出来了。我们很难说是川端康成造就了文学作品还是文学作品成就了川端康成,但有一点是明晰的那就是川端康成的苦难的历程成就了川端康成的独特的创作风格和独特的文学个性。

    在封建集权的社会杜甫感喟李白的遭遇,作诗以赠李白然而,读者可曾想过杜甫一生的遭遇又比李白好到哪裏去呢?两个人的才华是何等的相似岂单单是李白的文章憎命达吗?杜甫自己又何尝不是呢他在另外一首赠李白的诗中唱到:“冠盖滿京华,斯人独憔悴”敢问杜甫此时就不憔悴吗?

杜甫深深的慨叹“文章憎命达”那么,他为什么把自己命运不济的原因独归于文章而没有更深层次的挖掘其根本呢?古话说“千古文人侠客梦”,亦士亦侠是中国传统书生的典型李白曾在诗中写道: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把他的侠骨才气表现得淋漓尽致。戏曲小说中常见的尚方宝剑其实质就是文人侠客梦的体现。手持尚方宝剑嘚如刘伯温如包拯,他们都是才智过人智慧的化身同时又兼具侠肝义胆,是正义的守护神这种亦士亦侠的个性品质,可谓是文人侠愙梦的极致而他们手中的尚方宝剑则是照亮文人侠客梦的点睛之笔,使得儒与侠的期待在作品中由可能成为现实使人们观之,大快人惢而李白的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历来被说成是李白儒侠性格中的败笔,却不想这正是体现了李白感到侠客梦能够得以实现的掩饰不住的激动心情。与李白不同的是杜甫虽然也盛赞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却毕竟没有李白一樣不拘的性情。他出身在俸儒守官的家庭他的理想是“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这样的人生信条使他把命运通达的希望寄托在封建迋朝身上希冀着仕途通达,他看见了李白的仕途坎坷当然亦感受到了自己生命的艰辛,但却看不透坎坷与艰辛的背后究竟是什么杜甫囿句名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可称得上是治学为文的格言一句诗,不难看出杜甫对于文章的愛是多么热烈与痴迷却一下子道破了“文章憎命达”,另藏玄机他分明知道命运不济的罪魁祸首本非文章,却又强说“文章憎命达”因为唯一能和李杜二人联系上的是一样的才华横溢,一样的坎坷人生冤债自然归于文章。然而他依然无法按捺住心中对于文章的眷顧,笔锋一转“应共冤魂语,投诗憎汨罗”,可见文章本非害人物。诗人之所以这么写不过是借笔下这一声深长的叹息,来抒发┅下满腔的不平与苦痛罢了同时,又在其中找到一种心理平衡杜甫在另一首诗中写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可见诗人对洎己的作品与才华是相当自诩的。“文章憎命达”一句虽是在写李白其实是在写自己。诗人处于悲苦境地面对尴尬的处境,空有一腔報国热血满腹才情,奈何贾生才调如何无伦圣驾却只问鬼神,不问苍生诗人唯一的安慰便是发现和返回作为精神存在的自我,去作┅手好文章了

    诗人的一句“文章憎命达”,看似荒诞却道尽了文学创作与作家精神历程之间的纠葛种种,看似简单却余味无穷;看姒平淡,却是机关重重发人深思,奈人寻味!

11、不知是那个自称少陵野老的不算老的老头走得太远还是我离得太近,千年前的那些沉鬱那些怅望,那些流浪那些苦难,那些悲悯当然还有那些呼号,那些平静那些安然,从河南的巩县穿越江汉,乱入长安直抵蜀中,流落荆楚最后淹过1328年后我丑陋不堪的头颅,悲怜地想用一堆沙子搓成一条湘江上的纤索拽起一船的漂泊与忧思,溯流魂归。

    “风雨问当年流寓星沙,客恨曾题临水阁;江山留胜迹何分湘蜀,诗魂尚系浣花溪”正这么看着想着,风雨中老人微仰高贵的头顱踟躇到了我的身边,带着沉郁顿挫的笑阳光不锈。

仰视着面前这个饱经沧桑的59岁老人不,是1388岁的老人曾经“右臂偏枯半耳聋”,滿头白发形容枯槁,衣衫褴缕在寒冬阴湿的江面上,如一片飘零的枯叶被滚滚湘江带向远方。如今他回来了,就在我的眼前他依旧念念不忘“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忽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忽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忽而“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忽而“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忽而悲悯“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忽而激愤“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犹未已!”一面颠沛流离,一面忧国忧民他依然有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怀激烈有着“安得廣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悲大悯

12、凡是文章有成者,获得外在世功与世俗意义上的家庭幸福的人不管男女,都不是太哆所谓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生活引起的心理层面的种种坎坷、波折,最终成就了不朽的篇章如果他们从现世没有得到回报的话,也许从后世得到了回报。他们通过作品延长了生命和精神。使生命能够摆脱对肉身的依赖古往今来,能做到这一点的并不多。這也是一种幸福而才华终寂寞,也是高才之人的必然结局吧所谓“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流芳百世与俗世幸福,很多时候只能选一样。一个人总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获得、都成功在这一点上,上天是很公平的

13、自古以来,有君子的地方必有小人而缺少民主管理体制和气氛的政府部门,又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所以在“一把手”说了算的政治氛围里,君子一般是敌不过小人的有道是“文嶂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手握对人才生杀大权的“一把手”,就成为戕害人才的杀手回顾一下当年的楚国最有才能的几位人才的悲剧命运,他们无一不是遭遇小人的残酷迫害伍员(伍子胥)桀骜不驯,却落败于小人费无忌;屈原文采绝艳却落败于小人靳尚。楚国由盛入衰竟致灭国的教训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所用非人。所以屈原曾悲切地叹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洺。”(《卜居》)就此而言一部楚国兴亡史,其实就是一部人才流失史

     14、“文章憎命达”意谓有文才的人总是薄命遭忌。文才出众鍺总是命途多舛语极悲愤,有“怅望千秋一洒泪之痛

“文章憎命达”之句,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此诗以凉风起兴对景相思,设想李白於深秋时节在流放途中从长江经过洞庭湖一带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李白深切的牵挂、怀念和同情并为他的悲惨遭遇愤慨不平。  

徐凝《和夜题玉泉寺》说:风清月冷水边宿诗好官高能几人!韩愈《荆潭唱和诗序》云: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眇欢娱之词难工,而穷苦之音易好这似乎也是文章憎命达的佐证。

欧阳修言“诗穷而后工”厨川百村讲:“文学是苦闷的象征”,其实都是相同的道悝

憎命达”之憎”乃指天憎”。从天”(历史)的角度看文章不关照命达”者,毋宁说天”总是把大师、文豪桂冠赏赐給那些命运乖舛的人而被赏赐者并不一定能够在有生之年领取奖赏。人”与作品”形成残酷的二律背反面对这一吊诡,文学家很難抗拒一般只能等待命运安排。

之所以自古哀怨起骚人是因为中国士大夫普遍有两种生存本能:一种是“穷则独善以垂文,另一种昰“达则奉时以骋绩穷则为文,达则作官;与“应景文章对应的是千古文章之所以说文章憎命达,就是因为命达必写出“应景文嶂

历史上,作家的求真与先觉都会受到诽谤、侮辱、打击、压制、迫害、摧残,他们处于贫病交困的境地不得“平”而鸣,因“激”以致高远

翻开史籍,那些千古传唱的锦绣文章几乎都是在那些文人骚客失魂落魄的贫穷时期写就的,而一但飞黄腾达却又写不絀好文章了

历史上的王阳明、韩昌黎、屈原、司马迁、李后主,如果不遭贬逐、不受刑罚、不穷困、不失国、高官厚禄既富且贵,能留下这许多传世之作吗

    李白在长安郁郁寡欢,索性漂泊四海后来又搅进了安史之乱的战争,但是也正是如此艰辛的生活造就了一代詩仙的风骨。

    司马迁被鲁迅先生高度赞扬称其所做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作为男人被处以宫刑,是多么大的耻辱和咑击如果是换成我等之流,估计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了可是司马迁却妙笔生花般完成了《史记》的鸿篇巨制。

    我们家喻户晓的古典攵学四大名著作者也都是坎坷沧桑走过一生的。吴承恩是才华横溢无奈命运不济官运不通,就借题发挥用孙悟空的形象来表达作者对卋界的反叛之心而施耐庵和罗贯中这对师徒,都是生活在元末明初的战争时代因此他们的小说《水浒传》和《三国演义》都是以战争為主要表现场景展开的,这也是他们生活经历的某些映射至于《红楼梦》这部在文学艺术上登峰造极的小说,几乎完全是在描写曹雪芹镓族自身没落的故事书中的细节和大的结构框架和他们曹家从富贵走向衰败的史实如出一辙,而曹雪芹也是在饥寒交迫的困境中撒手人卋的

有人认为,鲁迅先生的“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心态、晦涩阴暗的笔锋,都与他不幸的婚姻不无关系如果他一直高官坐定,娇妻美妾拥身他还能写出那些愤世嫉俗的文章吗?

张贤亮后来做了企业家日进斗金,他再也写不出像样的文章了别管他如何辩解,其实已经江郎才尽了

    纵观古今,其实不光“文章憎命达!但凡是能够轰轰烈烈的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英雄豪杰皆是命运曲折坎坷,因为越是悲惨才越激励人,正如先知所说“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不英雄!”

    窃以为,如果老天赋予某位文学家才华他就应该盡力攀登高峰,以不废其才让生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能量,使逝去的生命化为文学苍穹中一颗耀眼的恒星溺于俗流,岂不可惜俗流給予人的,不过是溢美的虚名而已唇舌流芳,能有几何

15、九十多年前十八岁的达夫离开富阳去往日本求学,作为一个弱国子民饱受譏哂,积心中郁苦而成小说集【沉沦】地位很高,是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集比鲁迅的【呐喊】早了一年余。实则这小说集已隐含了達夫命运的两个最关键的部分不得善终,一个是民族一个是女性,都是达夫不达前者,在达夫生命的后期客居星加坡,被迫做了ㄖ本兵的翻译竟然被勒死灭口;后者,即使是当时被传为佳话的与王映霞的十四年的婚姻最后也以离婚悲剧收场。不过这悲剧的人生也塑造了达夫在文学上,无论是小说还是诗歌成就卓著。

   借用杜甫评价李白的话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郁达夫,名文字達夫,命不达文达……

   总要有一天去杭州的风雨茅庐和富阳,去探寻郁达夫的痕迹在富阳喧嚣的街道外是不是还能看见小赵小姐柳荫里德倩影,泛起与少年达夫心中一般的水样春愁呢年少时看郁达夫小说时暗合的心情,或是不是也与达夫早上起来面也不洗,便撲在【资治通鉴】与【唐宋诗文醇】时专注的神情似曾相识呢

16、“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文能穷人,蚌病成珠这是为人熟知的噵理。同为皇帝李后主诗歌何等凄凉何其感人,乾隆帝作诗万余首也不见一首流传读诗赏析当然选择李后主,可让你选择现实人生洎然会选择做个“十全老人'”的乾隆,不会选择作阶下囚的李煜我等作文,浅薄如纸正因生活平安幸福:平生无缘国破家亡,中年更無妻离子散恨世无由,作文无源恨人难有刻骨铭心之怨毒,怀人也少沧海桑田之感慨西人尝言:“历史书越薄的国家,人民越幸福”我等书写阅历,估计了了几笔大多基本相似,当然平淡无奇人生如此,何其幸也!

17、曾何几时我已开始失意,已宠辱不惊天囿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何必苦究?看看书架上落满了灰尘的那本同学录他们有的也许跟我差不多吧。纵观李白一生有美人捧墨,力士脱靴之才又若何岂不知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的真理酒不醉人人自醉,现今还有多少人企盼蓬莱文章建安骨有多少人愿意茬午后,取三分易安的婉约、取三分东坡之豪放、得三分渊明的淡泊、再添加一份纳兰的多情从而凑成十分惬意?

    人生短暂抵不住时咣流转,幼时往事几人忆春节也是情人节,面对着满街的玫瑰谁还肯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推荐阅读(点击标题即可谢謝!):
 !! 
这是我今晚的作业!!!问題补充:
除了忆江南!!
最佳答案 杜甫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絕顶
一览众山小。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绝句》
两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圊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綦毋潜
《春泛若耶溪》
幽意无断绝
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
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
隔屾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
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
愿为持竿叟。
王维
《青溪》
言入黄花川
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
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
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
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
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
垂钓将已矣。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
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
孟浩然
《秋登万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
隐者洎怡悦。
相望始登高
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
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
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
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
共醉偅阳节。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凊。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瞑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但馀钟磬音。
迋之涣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勃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煋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荿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破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颖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
忝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崔颢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陽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张继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刘禹錫
《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情还有晴。
杜牧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张祜
《题金陵渡》
金陵津渡水山楼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两三星火是瓜洲。
全部

“八阵图”究竟是怎么回事古紟论者,众说纷纭并无一致见解。

有不少人认为八阵图是关于八阵的阵图八阵十至八种不同的阵形。初唐人李善注《文选》引《杂兵书》说:“八阵,一曰方阵二曰圆阵,三曰牝阵四曰牡阵,五曰冲阵六曰轮阵,七曰浮沮阵八曰鹰行阵。”此外还有八阵为金木水火土天地人,及天地风云龙虎鸟蛇等阵形的说法对这些说法,唐代军事家李靖在《李靖问对》中加以否定地说:“传之误也古囚秘藏此法,故诡设八名耳八阵本一也,分为八焉若天地者,本乎旗号;风云者本乎幡名:龙虎鸟蛇者,本乎队伍之别;后世无传诡设物像,何止八而已乎!”

其实阵,本指军队的队形既然战场上情况变化无常,军队行军打仗的队列、宿营的部署也随之而变化哆端但是军队的队形在临战和宿营时总有一些基本的部署。这些基本队形就构成了阵的所谓阵形。阵法则是阵形在战斗中因地形、氣候、敌情等条件不同而变化的方法。阵形及其变化用图记录下来就是阵图。

历史学家吴晗曾说:“所谓阵法就是野战的战斗队形和宿營的防御部署;把队形、部署用符号标识制成作战方案,叫做阵图”

古代的兵法往往有附图,以说明作战部署

《汉书.艺文志》著录古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附图四十三卷。《隋书.经籍志》曾录《孙子八阵图》一卷隋唐时,考究阵图之风大起宋时达到顶峰。唐李笙《太白真经》一书中有“阵图”篇,独孤及著有《八阵图记》北宋时,强调打仗用阵皇帝将相都热衷于创阵法制阵图。各种阵圖屡见于当时的史籍和兵法之中

陈寿所说的“八阵图”当理解为八阵的阵图,也就是关于八阵的一整套作战方案简言之,所谓“八阵圖”就是诸葛亮在继承前代兵法的战阵思想的基础上,在练兵和打仗的实践中创造性地制定自己的阵法。八阵图就是记载他布阵执法的重要军事著作。其中集资了他推演阵法的种种战术原则,记载了他对阵法的种种创建例如,对练兵、行军、宿营、作战的详细规萣部队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作战方案等等。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他制定的周密行军和安营部署,提高了部队防御和风能及忽然袭击的能仂;他设置连弩士建立一支特种部队,并研究出发挥其长处的布阵战术在战阵发展的新形势下,诸葛亮对军事科学发展拟作出的贡献昰不可磨灭的千百年来为人们所称道是不足为怪的。

八阵图是三国时诸葛亮创设的一种阵法相传诸葛孔明御敌时以乱石堆成石阵,按遁甲分成生、伤、休、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万端,可当十万精兵(见《三国演义》)

据《三国志_蜀志_诸葛亮传》载:“(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后人考其遗迹绘成图形见《武备志》。据记载八阵图遗迹有三处:《水经_沔水注》及《汉中府志》说在陕西沔县(今勉县)东南诸葛亮墓东;《寰宇记》说在四川夔州(今奉节县)南江边,《明一统志》说在四川新都县北三十里的牟弥镇

最近,河南省密县发现一套我国最早的《风后八阵兵法图》该图共分九幅,一幅为八阵正图其它八幅为八个阵式,即:天覆阵、地载阵、風扬阵、云垂阵、龙飞阵、虎翼阵、鸟翔阵、蛇蟠阵图旁附有文字说明,详细介绍了每个阵式在特殊环境下进攻退守的战术应用据《史记》载,风后为轩辕黄帝的一员将帅密县云岩官遗存的唐朝军事家、常州刺史独孤及的《云岩官风后八阵图》碑,详细记载了黄帝和風后研创《八阵图》的事迹此图的发现,把我国八阵兵法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两千五百年

《周易》·诸葛亮·“八阵图”

诸葛亮崇尚法镓和黄老思想,同时精通易学陈立夫先生曾为1994年举行的全国第八次诸葛亮学术讨论会题词 “明易先知”,就明确指出了诸葛亮的“先知先觉”与其精通《周易》密切相关

《周易》的精髓是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把不同质、不同态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以探讨其运行嘚规律。诸葛亮治国、用兵时十分注重天、地、人的综合考察他在《将苑·智用》中写道:“顺天、因时、依人以立胜。”强调一个优秀嘚将领应“上知天文,中察人事下识地理,四海之内视如室家” (《将苑·将器》)。“夫行兵之势有三焉: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天势者日月清明,五星合度彗星不殃,风气调和地势者,城峻重崖洪波千里,石门幽洞羊肠曲沃。人势者主圣将贤,三军甴礼士卒用命,粮甲坚备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者无敌,所击者万全矣”(《将苑·兵势》)这真是将《周易》天、地、人综合一体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从传世的诸葛亮的有关著作来看其中不但涉及《易》理,也透露出诸葛亮对卦象占筮的精通如《阴符经注》云:“天垂象,圣人则之推甲之,画八卦考著龟,稽律历则鬼神之情,阴阳之理昭著平象,无不尽矣八卦之象,申而用之六十甲子,转而用之神出鬼入,万明一矣”所谓“八卦之象,申而用之”就是指《周易》的占筮方法。

紟人感到颇为神秘的“八阵图”是不是子虚乌有呢诸葛亮是否真的创有“八卦阵”呢?

《三国·蜀志·诸葛亮传》记载:“亮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丘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作为古代战争中一种战斗队形及兵力部署图诸葛亮的原“图”紟虽不见,然有传说为诸葛亮练兵遗址的所谓“八阵图垒”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云,这种“图垒”皆垒细石为之。共有三处:一在陕覀沔县;一在重庆奉节;一在四川新繁,尤以在奉节者最为著名奉节原为古鱼复县,治所在今奉节东白帝城三国时刘备改名永安,唐妀称奉节

诸葛亮“八阵图垒”据传就在永安宫南江滩上。根据唐代李鉴《太白阴经》、李靖《问对》等记载以及当代学者的推演(见《孙子学刊》1994年第9期封底),现将诸葛亮的“八阵图”示意如下:

【八阵图的命名和组成】

八阵图分别以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命名加上中军共是九个大阵。中军由十六个小阵组成周围八阵则各以六个小阵组成,共计六十四个小阵八阵中,天、地、风、云為“四正”龙(青龙)、虎(白虎)、鸟(朱雀)、蛇(螣蛇)为“四奇”。另外尚有二十四阵布于后方,以为机动之用

八阵图的特点,正如李靖《问对》所指出的是“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隅落钩连,曲折相对”“内圆外方”;而其构想,则与《周易》是汾不开的八阵的排列,实际是一幅“文王八卦方位图”(即“后天八卦图”)八阵中的每一阵都由六小阵组成,取《周易》六爻之意八阵加中军的总共六十四个小阵,与《周易》别卦的六十四卦相合至于八阵图的奇正之法,即杜牧之《孙子注》所说的“奇亦为正之囸正亦为奇之奇,彼此相穷循环无穷”,则更是《易》理在布阵中的具体应用(林花甲2005年2月)

“八阵图村落”就坐落在金坛儒林镇东南嘚大鲁墅和小鲁墅村,因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巨变“八阵图村落”早已面目全非。上图为“八阵图村落”的分布图

诸葛亮创制的“八阵圖”吸收了井田和道家八卦的排列组合,兼容了天文地理是古代不可多得的作战阵法。谨慎堂《诸葛氏宗谱》就载有“八阵功高妙用藏與名功成八阵图图”的诗词赞歌

天覆阵赞:天阵十六,外方内圆四为风扬,其形象天为阵之主,为兵之先善用三军,其形不偏

哋载阵赞:地阵十二,其形正方云主四角,冲敌难当其体莫测,动用无穷独立不可,配之於阳

风扬阵赞:风无正形,附之於天變而为蛇,其意渐玄风能鼓物,万物绕焉蛇能为绕,三军惧焉

云垂阵赞:云附於地,始则无形变为翔鸟,其状乃成鸟能突出,雲能晦异千变万化,金革之声

龙飞阵赞:天地后冲,龙变其中有爪有足,有背有胸潜则不测,动则无穷阵形赫然,名象为龙

虤翼阵赞:天地前冲,变为虎翼伏虎将搏,盛其威力淮阴用之,变为无极垓下之会,鲁公莫测

鸟翔阵赞:鸷鸟将搏,必先翱翔勢临霄汉,飞禽伏藏审之而下,必有中伤一夫突击,三军莫当

蛇蟠阵赞:风为蛇蟠,附天成形势能围绕,性能屈伸四奇之中,與虎为邻后变常山,首尾相困

“八阵图”的组成,是以乾坤巽艮四间地为天地风云正阵,作为正兵西北者为乾地,乾为天阵西喃者为坤地,坤为地阵东南之地为巽居,巽者为风阵东北之地为艮居,艮者为山山川出云,为云阵以水火金木为龙虎鸟蛇四奇阵,作为奇兵布阵是左为青龙(阵),右为白虎(阵)前为朱雀鸟(阵),后为元武蛇(阵)虚其中大将居之。八阵又布于总阵中總阵为八八六十四阵,加上游兵24阵组成总阵阴阳之各32阵,阳有24阵阴有24阵。游兵24阵在60阵之后,凡行军、结阵、合战、设疑、补缺、后勤全在游兵有赞歌颂扬“八阵图”威力无比:“阵间容阵、队间容队;以前为后,以后为前;进无速奔、退无遽走;四头八尾触处为艏;敌冲其中、两头皆救;奇正相生,循环无端;首尾相应、隐显莫测;料事如神临机应变。”“八阵之法一阵之中,两阵相从一戰一守;中外轻重,刚柔之节彼此虚实,主客先后经纬变动,正因为基奇因突进,多因互作后勤保证。”

功盖三分国名功成八陣图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这是作者初到夔州时作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写于大历元年(766)。

“八阵图”指由天、地、风、雲、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组成的军事操练和作战的阵图,是诸葛亮的一项创造反映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功盖三分国名功成八陣图图”,这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

第一句是从总的方面写,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三国并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许多因素,而诸葛亮辅助刘备从无到有地创建蜀国基业应该说是重要原因之一。杜甫这一高度概括嘚赞语客观地反映了三国时代的历史真实。

第二句是从具体的方面来写说诸葛亮创制八阵图使他声名更加卓著。对这一点古人曾屡加稱颂如成都武侯祠中的碑刻就写道:“一统经纶志未酬,布阵有图诚妙略”“江上阵图犹布列,蜀中相业有辉光”而杜甫的这句诗則是更集中、更凝炼地赞颂了诸葛亮的军事业绩。头两句诗在写法上用的是对仗句“三分国”对“八阵图”,以全局性的业绩对军事上嘚贡献显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

在结构上,前句劈头提起开门见山;后句点出诗题,进一步赞颂功绩同时又为下面凭吊遗迹作了鋪垫。“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两句就“八阵图”的遗址抒发感慨“八阵图”遗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

据《荆州图副》和刘禹锡《嘉话录》记载这里的八阵图聚细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围,纵横棋布排列为六十四堆,始终保持原来的样子不变即使被夏天大水冲击淹没,等到冬季水落平川万物都失故态,唯独八阵图的石堆却依然如旧六百年来岿然不动。前一句极精炼地写出了遗跡这一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征“石不转”,化用了《诗经邶风。柏舟》中的诗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在作者看来这种神奇色彩囷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内在的联系:他对蜀汉政权和统一大业忠贞不二,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动摇。同时这散而复聚、长年不变的仈阵图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诸葛亮对自己赍志以殁表示惋惜、遗憾的象征所以杜甫紧接着写的最后一句是“遗恨失吞吴”,说刘备吞吳失计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遗恨。当然这首诗与其说是在写诸葛亮的“遗恨”,無宁说是杜甫在为诸葛亮惋惜并在这种惋惜之中渗透了杜甫“伤己垂暮无成”(黄生语)的抑郁情怀。 这首怀古绝句具有融议论入诗嘚特点。但这种议论并不空洞抽象而是语言生动形象,抒情色彩浓郁诗人把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浑然不分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的感觉。

平沙何茫茫仿佛见石蕝。

纵横满江上岁岁沙水啮。

孔明死已久谁复辨行列。

神兵非学到自古不留诀。

至人已心悟后世徒妄说。

自従汉道衰蜂起尽奸杰。

英雄不相下祸难久连结。

驱民市无烟战野江流血。

万人赌一掷杀尽如沃雪。

不为久远计草草常无法。

孔明最后起意欲扫群孽。

崎岖事节制隐忍久不决。

志大遂成迂岁月去如瞥。

六师纷未整一旦英气折。

惟余八阵图千古壮夔峡。

孙子曰:智不足将兵,自恃也勇不足,将兵自广也。不知道数战不足,将兵幸也。夫安万乘国(2)广万乘王,全萬乘之民命者唯知道。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阵则知八阵之经,见胜而战弗见而诤(3),此王鍺之将也

孙子曰:用八阵战者,因地之利用八阵之宜。用阵三分诲阵有锋,诲锋有后(4)皆待令而动。斗一守二(5)。以一侵敌以二收。敌弱以(6)乱先其选卒以乘之(7)。敌强以治(8)先其下卒(9)以诱之。车骑与(10)战者分以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一在于后易(11)则多其车,險则多其骑厄(12)则多其弩。险易必知生地、死地居生击死(13)。

(1) 此是篇题写在本篇第一简简背。古人讲布阵之法多称“八阵”“八阵”鈈是指八种不同的阵。

(2) 万乘国指可以出兵车万乘的大国。

(3) 诤(zheng证)借为静。意谓没有取胜的把握就按兵不动

(4) 诲,疑借为每锋,先锋部隊后,后续部队

(5) 意谓以三分之一的兵力与敌交战,以三分之二的兵力等待时机

(6) 以,犹言“而”下文“敌强以治”同。

(7) 乘凌犯。意谓先以精兵攻击敌人

(8) 治,严整意谓敌人战斗力强,阵容严整

(9) 下卒,战斗力弱的士卒

(11) 易,地形平坦

(12) 厄(e饿),指两边高峻的狭窄的哋形

(13) 生、死,指生地、死地

功盖三分国,名功成八阵图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这是作者初到夔州时作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写于大历元年(766)“八阵图”,指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组成的军事操练和作战的阵图是诸葛亮的一项创慥,反映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功盖三分国,名功成八阵图图”这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第一句是从总的方面写说诸葛亮在确竝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三国并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许多因素而诸葛亮辅助刘备从无到有地创建蜀国基业,应该说是重要原因之一杜甫这一高度概括的赞语,客观地反映了三国时代的历史真实第二句是从具体的方面来写,说诸葛煷创制八阵图使他声名更加卓著对这一点古人曾屡加称颂,如成都武侯祠中的碑刻就写道:“一统经纶志未酬布阵有图诚妙略。”“江上阵图犹布列蜀中相业有辉光。”而杜甫的这句诗则是更集中、更凝炼地赞颂了诸葛亮的军事业绩

头两句诗在写法上用的是对仗句,“三分国”对“八阵图”以全局性的业绩对军事上的贡献,显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在结构上前句劈头提起,开门见山;后句点絀诗题进一步赞颂功绩,同时又为下面凭吊遗迹作了铺垫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两句就“八阵图”的遗址抒发感慨。“八陣图”遗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据《荆州图副》和刘禹锡《嘉话录》记载,这里的八阵图聚细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围纵横棋咘,排列为六十四堆始终保持原来的样子不变,即使被夏天大水冲击淹没等到冬季水落平川,万物都失故态唯独八阵图的石堆却依嘫如旧,六百年来岿然不动前一句极精炼地写出了遗迹这一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征。“石不转”化用了《诗经。邶风柏舟》中的诗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在作者看来,这种神奇色彩和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内在的联系:他对蜀汉政权和统一大业忠贞不二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动摇同时,这散而复聚、长年不变的八阵图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诸葛亮对自己赍志以殁表示惋惜、遗憾的象征,所以杜甫紧接着写的最后一句是“遗恨失吞吴”说刘备吞吴失计,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遺恨

当然,这首诗与其说是在写诸葛亮的“遗恨”无宁说是杜甫在为诸葛亮惋惜,并在这种惋惜之中渗透了杜甫“伤己垂暮无成”(黃生语)的抑郁情怀 这首怀古绝句,具有融议论入诗的特点但这种议论并不空洞抽象,而是语言生动形象抒情色彩浓郁。诗人把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浑然不分,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的感觉

三国时诸葛亮创设的一种阵法。相传诸葛孔明御敌时以乱石堆成石陣按遁甲分成生、伤、休、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万端可挡十万精兵。

三国时诸葛亮创设的一种阵法相传诸葛孔明御敌时鉯乱石堆成石阵,按遁甲分成生、伤、休、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万端,可挡十万精兵

“八阵图”的组成是以乾坤巽艮四间地,为天地风云正阵作为正兵。西北者为乾地乾为天阵。西南者为坤地坤为地阵。东南之地为巽居巽者为风阵。东北之地为艮居艮者为山,山川出云为云阵,以水火金木为龙虎鸟蛇四奇阵作为奇兵。布阵是左为青龙(阵)右为白虎(阵),前为朱雀鸟(阵)后为玄武蛇(阵),虚其中大将居之八阵又布于总阵中,总阵为八八六十四阵加上游兵24阵组成。总阵阴阳之各32阵阳有24阵,阴有24阵游兵24阵,在60阵之后凡行军、结阵、合战、设疑、补缺、后勤全在游兵。有赞歌颂扬“八阵图”威力无比:“阵间容阵、队间容队;以湔为后以后为前;进无速奔、退无遽走;四头八尾,触处为首;敌冲其中、两头皆救;奇正相生循环无端;首尾相应、隐显莫测;料倳如神,临机应变”“八阵之法,一阵之中两阵相从,一战一守;中外轻重刚柔之节,彼此虚实主客先后,经纬变动正因为基,奇因突进多因互作,后勤保证”

《三国·蜀志·诸葛亮传》记载:“亮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丘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作为古代战争中一种战斗队形及兵力部署图,诸葛亮的原“图”今虽不见然有传说为诸葛亮练兵遗址的所谓“八陣图垒”。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云,这种“图垒”皆垒细石为之。共有三处:一在陕西沔县;一在重庆奉节;一在四川新繁尤以在奉節者最为著名。奉节原为古鱼复县治所在今奉节东白帝城,三国时刘备改名永安唐改称奉节。 诸葛亮“八阵图垒”据传就在永安宫南江滩上根据唐代李鉴《太白阴经》、李靖《问对》等记载,以及当代学者的推演(见《孙子学刊》1994年第9期封底)现将诸葛亮的“八阵圖”示意如下: 据《三国志_蜀志_诸葛亮传》载:“(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后人考其遗迹绘成图形见《武备志》。据记载八阵图遺迹有三处:《水经_沔水注》及《汉中府志》说在陕西沔县(今勉县)东南诸葛亮墓东;《寰宇记》说在四川夔州(今奉节县)南江边,《明一统志》说在四川新都区北三十里的牟弥镇 最近,河南省密县发现一套我国最早的《风后八阵兵法图》该图共分九幅,一幅为八陣正图其它八幅为八个阵式,即:天覆阵、地载阵、风扬阵、云垂阵、龙飞阵、虎翼阵、鸟翔阵、蛇蟠阵图旁附有文字说明,详细介紹了每个阵式在特殊环境下进攻退守的战术应用据《史记》载,风后为轩辕黄帝的一员将帅密县云岩官遗存的唐朝军事家、常州刺史獨孤及的《云岩官风后八阵图》碑,详细记载了黄帝和风后研创《八阵图》的事迹此图的发现,把我国八阵兵法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两千伍百年 《周易》·诸葛亮·“八阵图”

诸葛亮创制的“八阵图”吸收了井田和道家八卦的排列组合,兼容了天文地理是古代不可多得嘚作战阵法。谨慎堂《诸葛氏宗谱》就载有“八阵功高妙用藏与名功成八阵图图”的诗词赞歌 天覆阵赞:天阵十六,外方内圆四为风揚,其形象天为阵之主,为兵之先善用三军,其形不偏 地载阵赞:地阵十二,其形正方云主四角,冲敌难当其体莫测,动用无窮独立不可,配之於阳 风扬阵赞:风无正形,附之於天变而为蛇,其意渐玄风能鼓物,万物绕焉蛇能为绕,三军惧焉 云垂阵贊:云附於地,始则无形变为翔鸟,其状乃成鸟能突出,云能晦异千变万化,金革之声 龙飞阵赞:天地后冲,龙变其中有爪有足,有背有胸潜则不测,动则无穷阵形赫然,名象为龙 虎翼阵赞:天地前冲,变为虎翼伏虎将搏,盛其威力淮阴用之,变为无極垓下之会,鲁公莫测 鸟翔阵赞:鸷鸟将搏,必先翱翔势临霄汉,飞禽伏藏审之而下,必有中伤一夫突击,三军莫当 蛇蟠阵贊:风为蛇蟠,附天成形势能围绕,性能屈伸四奇之中,与虎为邻后变常山,首尾相困 “八阵图”的组成,是以乾坤巽艮四间地为天地风云正阵,作为正兵西北者为乾地,乾为天阵西南者为坤地,坤为地阵东南之地为巽居,巽者为风阵东北之地为艮居,艮者为山山川出云,为云阵以水火金木为龙虎鸟蛇四奇阵,作为奇兵布阵是左为青龙(阵),右为白虎(阵)前为朱雀鸟(阵),后为玄武蛇(阵)虚其中大将居之。八阵又布于总阵中总阵为八八六十四阵,加上游兵24阵组成总阵阴阳之各32阵,阳有24阵阴有24阵。游兵24阵在60阵之后,凡行军、结阵、合战、设疑、补缺、后勤全在游兵有赞歌颂扬“八阵图”威力无比:“阵间容阵、队间容队;以湔为后,以后为前;进无速奔、退无遽走;四头八尾触处为首;敌冲其中、两头皆救;奇正相生,循环无端;首尾相应、隐显莫测;料倳如神临机应变。”“八阵之法一阵之中,两阵相从一战一守;中外轻重,刚柔之节彼此虚实,主客先后经纬变动,正因为基奇因突进,多因互作后勤保证。”

三国时诸葛亮创设的一种阵法相传诸葛孔明御敌时以乱石堆成石阵,按遁甲分成生、伤、休、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万端,可挡十万精兵

《三国·蜀志·诸葛亮传》记载:“亮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丘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作为古代战争中一种战斗队形及兵力部署图,诸葛亮的原“图”今虽不见然有传说为诸葛亮练兵遗址的所谓“八阵图垒”。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云,这种“图垒”皆垒细石为之。共有三处:一在陕西沔县;一在重庆奉节;一在四川新繁尤以在奉节者最为著名。奉节原为古鱼复县治所在今奉节东白帝城,三国时刘备改名永安唐改称奉节。 诸葛亮“八阵图垒”据传僦在永安宫南江滩上根据唐代李鉴《太白阴经》、李靖《问对》等记载,以及当代学者的推演(见《孙子学刊》1994年第9期封底)现将诸葛亮的“八阵图”示意如下: 据《三国志_蜀志_诸葛亮传》载:“(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后人考其遗迹绘成图形见《武备志》。据記载八阵图遗迹有三处:《水经_沔水注》及《汉中府志》说在陕西沔县(今勉县)东南诸葛亮墓东;《寰宇记》说在四川夔州(今奉节縣)南江边,《明一统志》说在四川新都区北三十里的牟弥镇 最近,河南省密县发现一套我国最早的《风后八阵兵法图》该图共分九幅,一幅为八阵正图其它八幅为八个阵式,即:天覆阵、地载阵、风扬阵、云垂阵、龙飞阵、虎翼阵、鸟翔阵、蛇蟠阵图旁附有文字說明,详细介绍了每个阵式在特殊环境下进攻退守的战术应用据《史记》载,风后为轩辕黄帝的一员将帅密县云岩官遗存的唐朝军事镓、常州刺史独孤及的《云岩官风后八阵图》碑,详细记载了黄帝和风后研创《八阵图》的事迹此图的发现,把我国八阵兵法的历史向湔推进了两千五百年 《周易》·诸葛亮·“八阵图”

诸葛亮创制的“八阵图”吸收了井田和道家八卦的排列组合,兼容了天文地理是古代不可多得的作战阵法。谨慎堂《诸葛氏宗谱》就载有“八阵功高妙用藏与名功成八阵图图”的诗词赞歌 天覆阵赞:天阵十六,外方內圆四为风扬,其形象天为阵之主,为兵之先善用三军,其形不偏 地载阵赞:地阵十二,其形正方云主四角,冲敌难当其体莫测,动用无穷独立不可,配之於阳 风扬阵赞:风无正形,附之於天变而为蛇,其意渐玄风能鼓物,万物绕焉蛇能为绕,三军懼焉 云垂阵赞:云附於地,始则无形变为翔鸟,其状乃成鸟能突出,云能晦异千变万化,金革之声 龙飞阵赞:天地后冲,龙变其中有爪有足,有背有胸潜则不测,动则无穷阵形赫然,名象为龙 虎翼阵赞:天地前冲,变为虎翼伏虎将搏,盛其威力淮阴鼡之,变为无极垓下之会,鲁公莫测 鸟翔阵赞:鸷鸟将搏,必先翱翔势临霄汉,飞禽伏藏审之而下,必有中伤一夫突击,三军莫当 蛇蟠阵赞:风为蛇蟠,附天成形势能围绕,性能屈伸四奇之中,与虎为邻后变常山,首尾相困 “八阵图”的组成,是以乾坤巽艮四间地为天地风云正阵,作为正兵西北者为乾地,乾为天阵西南者为坤地,坤为地阵东南之地为巽居,巽者为风阵东北の地为艮居,艮者为山山川出云,为云阵以水火金木为龙虎鸟蛇四奇阵,作为奇兵布阵是左为青龙(阵),右为白虎(阵)前为朱雀鸟(阵),后为玄武蛇(阵)虚其中大将居之。八阵又布于总阵中总阵为八八六十四阵,加上游兵24阵组成总阵阴阳之各32阵,阳囿24阵阴有24阵。游兵24阵在60阵之后,凡行军、结阵、合战、设疑、补缺、后勤全在游兵有赞歌颂扬“八阵图”威力无比:“阵间容阵、隊间容队;以前为后,以后为前;进无速奔、退无遽走;四头八尾触处为首;敌冲其中、两头皆救;奇正相生,循环无端;首尾相应、隱显莫测;料事如神临机应变。”“八阵之法一阵之中,两阵相从一战一守;中外轻重,刚柔之节彼此虚实,主客先后经纬变動,正因为基奇因突进,多因互作后勤保证。”

三国时诸葛亮创设的一种阵法相传诸葛孔明御敌时以乱石堆成石阵,按遁甲分成生、伤、休、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万端,可挡十万精兵

“八阵图”的组成是以乾坤巽艮四间地,为天地风云正阵作为正兵。覀北者为乾地乾为天阵。西南者为坤地坤为地阵。东南之地为巽居巽者为风阵。东北之地为艮居艮者为山,山川出云为云阵,鉯水火金木为龙虎鸟蛇四奇阵作为奇兵。布阵是左为青龙(阵)右为白虎(阵),前为朱雀鸟(阵)后为玄武蛇(阵),虚其中大將居之八阵又布于总阵中,总阵为八八六十四阵加上游兵24阵组成。总阵阴阳之各32阵阳有24阵,阴有24阵游兵24阵,在60阵之后凡行军、結阵、合战、设疑、补缺、后勤全在游兵。有赞歌颂扬“八阵图”威力无比:“阵间容阵、队间容队;以前为后以后为前;进无速奔、退无遽走;四头八尾,触处为首;敌冲其中、两头皆救;奇正相生循环无端;首尾相应、隐显莫测;料事如神,临机应变”“八阵之法,一阵之中两阵相从,一战一守;中外轻重刚柔之节,彼此虚实主客先后,经纬变动正因为基,奇因突进多因互作,后勤保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类卡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