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文学会员有什么用是文学啊

贮槽是什么啊
贮槽是什么啊
09-07-20 &匿名提问 发布
化学法比较简单,但物理法试验比较麻烦啊,活性炭的工艺已经很成熟了啊氯化锌连续法生产粉状活性炭的工艺流程氯化锌连续法生产粉状活性炭的工艺流程如下:1. 屑的筛选和干燥木屑由斗式提升机送到振动筛筛选,选取6—40目木屑,由鼓风机输送到旋风分离器,分离后的木屑落如贮仓中。然后进行气流干燥,木屑由贮仓下面圆盘加料器定量连续地落入螺旋进料器,加入热风管,由热风炉来的热空气高速气流带走及干燥,木屑含水率由原来的40%左右下降到15%—20%,干木屑在旋风分离器分离后落入干木屑贮仓。2. 化锌溶液的配制氯化锌溶液的配制是根据生产的要求,配制规定浓度的氯化锌溶液。配制时,将回收工序回收的浓度40美度的锌液,用泵泵入配锌池中,再加入固定氯化锌和盐酸,配制成规定浓度和酸碱度的氯化锌溶液,或直接用水配制亦可,然后用泵泵入浓锌池备用。3.捏和用泵将浓锌池的氯化锌液泵入浓锌液高位槽,由于木屑贮仓下部落下的木屑用斗式提升机提升至计量槽,一定量的木屑放入捏和机,同来自高位槽的定量浓锌液拌和后,倒入回转炉的料斗中。4. 、活化由料斗下部的圆盘加料器和螺旋进料器将木屑加入回转炉,从炉的另一端通入热烟道气,将木屑炭化和活化,活化料落入出料室,定期取出,用小车推到回收工序的斗式提升机加料处。5. 回收、漂洗开动斗式提升机,将活化料加入回收桶回收氯化锌。先用25—30波美度的氯化锌溶液洗涤,得到的浓锌液送往配制氯化锌溶液,再用较稀的锌液洗涤,洗涤时加入适量盐酸,并将溶液加热到70摄氏度以上,使氧化锌转变为氯化锌。最后要求洗涤液的浓度降至1波美度以下。回收过的炭用水冲入漂洗桶中,用90摄氏度以上的热水漂洗,第二次漂洗时加入适量盐酸,并加热至沸腾,以除去炭中的铁质,直至洗液不含铁为止。 6. 离心脱水、干燥和粉磨活性炭在离心机中脱水,然后在外热式回转干燥器中干燥至含水率4—6%,再送往球磨机磨粉即为成品。另外附设专门的废气、废水处理系统,以回收烟气中的氯化锌和盐酸,消除公害。氯化锌活化对原料的要求氯化锌法生产粉状活性炭的原料主要是木屑,生产糖用炭时,最好使用杉木屑和松木屑,纯杉木屑更好。新鲜的松木屑含松脂较多,不利于氯化锌溶液的渗入,如果存放一段时间,使挥发成分自行挥发和氧化后再使用则较为有益。但存放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木屑腐烂变质。当生产其它活性炭品种时,可使用多种树种的混合木屑。对木屑要求为:粒度6—40目,不含板皮、木块、泥沙和铁屑等,含水率为15%—20%。为了使工艺操作稳定,木屑需用振动筛进行筛选,选取符合要求的木屑颗粒,并除去杂质,以免影响产品质量。筛选好的木屑含水率约40%。一般采用气流干燥器进行干燥。它由热风炉、风机和干燥管组成。干燥管由钢板制成,直径300毫米,高20米左右。木屑送入干燥管,由热风炉送来的120—150摄氏度的热空气带动木屑,以8米/秒的速度通过干燥管,干燥后的木屑含水率降到15%—20%,经旋风分离器回收。木屑的干燥,有的工厂采用回转炉。木屑间接被烟道气加热而干燥。生产时,木屑由加料口一端进入筒体内,随着筒体的转动及一定的坡度慢慢向前移动,烘干的木屑连续由出料口卸出。由燃烧室烧煤产生的烟气先在筒体外面流过,加热筒体,然后进入筒体内部的烟管,以便充分进行热交换,最后排入烟囱。操作时,应根据炉温情况,控制好加料量。同时炉温不能太高,以防木屑燃烧。氯化锌溶液的配制氯化锌溶液的浓度因生产活性炭的品种而异,氯化锌溶液的配制是指配制成规定浓度的氯化锌溶液,它是保证锌屑比的一个重要因素。应选用洁白、易吸水潮解、含量96%以上的工业氯化锌。因活性炭用途不同,使用氯化锌制炭时,要求也不同,简述如下:糖用活性炭的配方要求是:氯化锌溶液在60摄氏度时,浓度为50—57波美度,溶液的pH值为3.0—3.5。药用活性炭的配方要求是:氯化锌溶液在60摄氏度时,浓度为45—47波美度,溶液的pH值为1.0—1.5。配制时,在配锌池中,将固体氯化锌溶于回收工序回收的氯化锌溶液中。若回收的锌液不够用时,也可用水进行配制,当达到要求的波美度时,再用盐酸调整溶液的pH值。波美浓度是氯化锌法生产厂中广泛使用的表示溶液浓度的一种方式。用波美比重计浸入溶液中所测得的度数表示浓度。 氯化锌溶液的波美浓度与温度有一定的关系,当百分浓度一定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波美浓度降低。所以对于氯化锌溶液的波美浓度,必须注明溶液的温度。例如,要配制60摄氏度下的45—46波美浓度的氯化锌溶液,若在30摄氏度下,就应配成46—47波美浓度。氯化锌溶液的波美浓度(0Be?FONT FACE=&宋体& LANG=&ZH-CN&&)与温度(摄氏度)的关系、氯化锌溶液的波美浓度与相对密度和百分浓度的关系,可从有关图表中查得。捏和工序的目的和工艺条件捏和工序的目的,是为了将木屑与氯化锌溶液,借助捏和机中一对之字形搅拌桨不停搅拌,反复揉压,使它们混合均匀,加速氯化锌溶液向木屑内部渗透。捏和在捏和机中进行。捏和机用耐酸钢制成,为卧式半圆形槽,槽内有一对之字形的搅拌器,容积一般采用0.5立方米,间歇操作。捏和机设有一个传动机构,按下这一机构的按纽,能使捏和机半圆形槽转动一个角度,以便把锌屑料倾倒入回转炉的料斗中。为了操作方便,捏和工序还设立木屑计量装置和氯化锌溶液高位槽和计量装置。木屑计量装置由运送木屑的斗式提升机、磅秤和料斗组成,它能准确控制每次捏和木屑的重量。氯化锌溶液高位槽下部有一条管子连到捏和机上部,以便把定量氯化锌溶液均匀喷射到捏和机中,与木屑进行混合。捏和时,工艺木屑的重量与氯化锌溶液的重量之比,称为料液比,有时又称浸渍比。捏和的工艺条件为:1. 生产工业用活性炭木屑含水率(%) 15—2060摄氏度时氯化锌液浓度(波美度) 45—47氯化锌液pH值 1—1.5料液比 1:3捏和时间(分钟) 10—152. 生产糖用活性炭木屑含水率(%) 15—2060摄氏度时氯化锌液浓度(波美度) 50—57氯化锌液pH值 3—3.5料液比 1:4—5捏和时间(分钟) 10—15回转炉怎样操作?其炭化、活化的工艺条件怎样?回转炉是锌屑料炭化、活化制取活性炭的一个关键设备。回转炉为卧式,内径1米,长13米。筒体为钢板制成,内衬耐火砖。在筒体中部外面装有大齿轮,借以推动筒体转动。两端各有一对托轮,支承筒体重量。炉头和炉尾均有密封装置。安装的倾斜度为2—5度。回转炉为连续操作,锌屑料由圆盘加料器和螺旋送料器送入炉尾。物料借助筒体转动和倾斜度缓慢地向炉头移动。在炉头设有燃烧室,燃烧原油或煤气,产生的高温烟气直接进入炉中,由炉头向炉尾流动,与物料逆流直接接触。在炭化过程中,形成带粘性的塑性物料,粘附在炉壁上,结块成痂,堵塞炉膛。为了防止堵塞,在炉内装有链条串连好的星形刮刀,让它随着筒体的转动,不停地撞击炉壁,将粘在炉壁上的结块物料刮下。活化好的物料称活化料,从炉头落入出料室,并定期取出,送往回收工序。废烟气从炉尾经烟道进入废气回收系统。开炉时,先启动转炉,再点火升温,待炉尾温度升至300摄氏度左右,开始加料。如果需要停炉,先停止进料,继续保持一定的炉温,待炉内物料全部排出后,方熄火停炉。热炉未完全冷却之前,每隔数分钟至20分钟转动筒体一次,防止筒体变形。回转炉炭化、活化的工艺条件如下:活化区物料温度(摄氏度) 500—600炭化、活化时间(分钟) 约40炉内充填系数(%) 15—20筒体转速(转/分钟) 1—3炉内压力 略带负压炉头烟气温度(摄氏度) 700—800炉尾烟气温度(摄氏度) 200—300出料间隔时间(分钟) 20氯化锌法生产活性炭回收工序的目的在活化料中含有70%—90%的氯化锌和含锌化合物。回收的目的就是将这部分氯化锌和含锌化合物收回,降低活性炭生产时氯化锌的消耗,以降低产品的成本。氯化锌的回收操作属于浸提方法,即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锌溶液(简称锌水)和少量工业盐酸加入活化料中溶解氯化锌和氧化锌,再过滤分离。回收是在回收桶中进行。回收桶是由钢板制成,为圆筒体。桶的壳体内外均用辉绿岩胶泥涂刷。在桶的内侧衬上辉绿岩板。桶的下部有用钢筋和辉绿岩粉浇铸的过滤板。操作时,将活化料加入回收桶中,先用浓度较高的回收锌水加入活化料中,并加入约为活化料重量5%的盐酸,使活化时生成的氧化锌转变为氯化锌。在反应过程中,要充分搅拌。反应完成后静置数分钟,开启真空抽气阀,将回收桶内的氯化锌溶液抽入真空桶,然后再放入耐酸缸。一般第一次回收的氯化锌溶液浓度可达40波美度以上,可送往配制氯化锌溶液。经第一次回收后,依次将低浓度的锌水用泵打入回收桶中,使锌水盖过炭面,这样进行多次回收,得到浓度高低不同的回收锌水,分别放置于耐酸缸中,供下次回收用。直至上次留下的各种浓度的锌水用完后,再用热水洗涤,洗涤液也收入耐酸缸内。直至炭中的氯化锌含量低于1%为止。漂洗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漂洗?漂洗的目的是除去来自原料和加工过程中的各种杂质,使活性炭的氯化物、总铁化物、灰分等含量和酸碱度都达到规定的指标。漂洗分两个步骤进行,首先是加入盐酸除去铁类化合物,因此称为酸洗,又称酸处理或叫“煮铁”;其次是加碱中和酸,除去氯根,并用热水反复洗涤,故叫水洗。漂洗的两个步骤都在同一个漂洗桶中进行。漂洗桶由钢板制成,圆筒体状。桶的壳体内外都用环氧树脂泥粘贴数层玻璃纤维布,内侧再衬一层耐酸瓷砖,在桶的底部装有过滤板。漂洗时,利用回收桶与漂洗桶的安装位差,将活性炭用水由回收桶冲入漂洗桶中。放出部分水后,关好底部放水阀门,然后加入活化料量5%左右的盐酸,通入开口蒸汽,煮沸2小时。这时,混在炭中的杂质与盐酸发生反应,原来不溶于水的氧化铁和氧化钙等杂质,变成氯化铁和氯化钙的水溶物,随水除去。酸处理后,将桶内酸水放出,用热水连续漂洗数次,水温要保持在60摄氏度以上。由于过量盐酸不容易被水洗净,故加入适量的纯碱中和,并调整桶内水溶液的pH值在7—8。再用开口蒸汽加热15分钟左右,将水放出。再用热水连续洗涤,至炭中氯根含量小于0.16%为止。总的水洗时间为4—6小时。 离心脱水、干燥和粉磨?离心脱水漂洗好的炭用水从漂洗桶冲入贮炭槽中。采用卧式活塞推料离心机使活性炭的含水率降到60%—65%。操作时,先开动砂泵,将贮炭槽中的漂洗炭和水一起泵入高位炭槽中,然后开动高位炭槽的搅拌机,使炭与水混合。再开动离心机,待离心机运转平稳后,打开高位槽底部阀门,让炭水进入离心机进行脱水。炭送往干燥,而甩出的水含有许多细炭,经沉淀回收细炭后再排放废水。干燥干燥的目的是使活性炭的含水率降低到10%以下。干燥的方法很多,较常用的是回转干燥炉。回转体由钢板制成,圆筒体直径约1米,长7米,安装于加热炉内,用烟道气间接加热。湿炭由加料口的一端进入筒体内,由于筒体的倾斜度和转动使物料向前移动,至出料口连续卸出。回转干燥炉内的料温要求在120—130摄氏度。操作时,要根据炉温控制加料量,防止干炭出现火星。这种干燥炉因炭粒能在筒体内翻动,干燥速度较快。另外,干燥炉采用间接加热,避免了炭与干燥介质直接接触,因而减少了炭被污染的可能性。粉磨粉磨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活性炭的外表面积。常用球磨机粉碎到120目—200目。定型的球磨机是连续进料和出料,一般根据产品的颗粒度来调整进料量。为了避免活性炭在球磨过程中增加铁含量,一般球磨机内镶衬一层硬木板,并采用卵石或瓷球粉碎。有些工厂,也采用雷蒙粉碎机进行粉磨。氯化锌间歇式生产粉状活性炭的工艺流程现以某生产厂为例,其工艺流程如下:原料木屑经皮带运输机送入振动筛经8—16目筛网进行筛选,合格木屑落入加料斗中,再由另一架皮带运输机送入回转干燥机进行干燥,干燥后木屑含水率为10%—15%。干木屑由送料风机输送到旋风分离器,木屑落入贮料仓中备用。固体氯化锌放入地下配锌池中,用回收来的浓锌液或水进行溶解,配制成符合要求的氯化锌溶液,再用泵打入浸料池与木屑相拌。木屑由贮料仓放入浸料池中,再泵入配好的氯化锌液,在浸料池内均匀的搅拌、浸渍。浸渍好的锌屑料由皮带运输机送到炭化炉前,铲入炭化炉进行炭化。锌屑料炭化后称为炭化料由小车推往活化炉进行活化,活化后的物料称为活化料。活化料装入加料斗称重后,由卷扬机提升倒入回收桶,加入热水和盐酸进行回收。首次回收液浓度较高,放入浓锌水池,由地下沟道流到配氯化锌溶液工序的地下锌水池,以作配料用。以后几次回收的低浓度氯化锌液,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锌水缸中,作下次回收之用。把回收好的炭用水冲入浸泡桶,加热水并通入蒸汽进行蒸煮,称为“煮铁”,除去铁盐,煮后放出废酸水流入地下沟,把炭冲入漂洗桶,加热水并通入蒸汽进行洗涤。漂洗合格的活性炭放入三足式离心机甩干,甩干后的炭集中于加料斗,经皮带运输机送到回转干燥机干燥。干燥后的炭由卷扬机提升倒入球磨机进行粉磨。最后包装入库。浸渍工序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操作?氯化锌法间歇式生产粉状活性炭,为了减少机械设备投资,木屑与氯化锌溶液的混合不是采用捏和机进行捏和,而是采用浸料池,用浸渍的方法,将氯化锌渗入木屑,起到捏和机捏和的作用。浸渍的操作方法,不同厂家略有差异,但都大同小异。浸渍一般采用浸渍池,又称浸料池。它是在地面上,用砖和耐酸水泥砌的池子,池子长3米、宽2米、深1米。池子外表面贴耐酸瓷片,以防腐蚀,池底设置排液管,供浸渍后排出多余的氯化锌溶液。浸渍时,将符合要求的木屑投入浸渍池中,然后开动锌水泵,将已配制好,并经检验合格的氯化锌溶液均匀地浇在木屑上,直至氯化锌溶液盖过木屑为止,浸渍8—12小时后,打开浸渍池底的排液口,让多余的氯化锌溶液流到锌水池中,2小时后,便可将锌屑料运往炭化工序炭化。有些工厂,采用一定固液比进行拌料,混合均匀后淹渍8—10小时,并需不时地翻拌,以求锌屑均匀混和。锌屑混和料加锌液不必过多,以手捏成块,不滴水为宜。制作不同用途活性炭,其拌料的工艺条件如下:糖用活性炭氯化锌溶液浓度(波美度) 53—54配制氯化锌液的温度(摄氏度) 高于40氯化锌溶液的酸碱度(pH值) 3—3.2木屑与氯化锌溶液重量比 1:4浸渍时间(小时) 8以上药用活性炭氯化锌溶液浓度(波美度) 46—47配制氯化锌液的温度(摄氏度) 高于50氯化锌溶液的酸碱度(pH值) 1—1.5木屑与氯化锌溶液重量比 1:3浸渍时间(小时) 8以上锌屑料的炭化锌屑料的炭化在敞开式平底炭化炉中进行。这种炭化炉是间歇操作的。炭化炉是用铸铁板或6.5厘米厚的耐火陶瓷板拼接铺成平底炭化床,因此称为平板炉。在炭化床的下面,有均匀分布的耐火砖墙作支撑,铸铁板或耐火陶瓷板就架设在这些支撑上面。在平底炭化床的下前方有燃烧室,燃料在这里进行燃烧,燃烧后产生的烟道气,均匀分布于平底炭化床下面加热铸铁板或耐温陶瓷板,然后由后面集烟道通往烟囱。在平板炭化床正上方,安装废气罩,在炭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由此罩通往室外。炭化时,将锌屑料放入炭化炉中,要求炉温在400—600摄氏度,料温在200—300摄氏度,要保持炉火均匀,定时翻料,防止结块。当炭化料变得松散,不结块,乌黑油光时,即可出料,快速将炉内的炭全部扒出。炭化时间为30—60分钟。平板炉砌造简单,但铸铁板与氯化锌接触,易发生腐蚀,板面产生凹凸不平、翘起甚至烧穿,使用寿命短。同时,锌屑与铁板接触,会使物料铁含量增加的缺点。为了避免上述缺点,有的厂家则采用耐火陶瓷板代替铸铁板。此外,由于炭化炉是敞开式是,有毒氯化锌气体会溢出充满车间,严重影响工作环境。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什么是荒岛文学啊_百度知道
什么是荒岛文学啊
提问者采纳
荒岛文学是一种内容较为特殊的文学类型,多采用长篇小说的形式,通常被称为荒岛小说,其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往往局限于某一荒蛮遥远、人迹罕至的海中孤岛,远离客观现实的人类文明世界。它象征着一种理想化的自然质朴的原始生存方式,往往表现人性中善良、勇敢、坚毅、高尚等种种美德。荒岛文学传统由来已久,其发源地主要是欧洲的临海诸国。早在1719年,即西方小说初创时期,英国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依据一位遇难海员的真实经历,创作了《鲁滨逊漂流记》,首开荒岛文学之先河。荒岛文学的代表作品有:《珊瑚岛》(拜纳廷)《金银岛》(斯蒂文森)《蝇王》(威廉·戈尔丁)PS:《蝇王》是荒岛文学中比较特殊的一个文本,因为它描写的是“人之恶”而非传统荒岛文学人性美好的一面。
“孤岛”指1937年11月至1942年12月被沦陷区包围的上海租界。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称之为“孤岛文学”。
在党的领导下,孤岛进步作家以报刊、戏剧舞台为阵地,发表文章和公开演出,以爱国主义和民族气...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应该是孤岛文学吧! “孤岛”文学
“孤岛”指1937年11月至1942年12月被沦陷区包围的上海租界。“孤岛”文学即发生在这一特定地区特定时期的文学,它密切配合形势,及时反映现实,巧妙揭露敌人罪行,讽刺殖民地的都市生活和知识社会的陈腐,表现当时的民族精神、社会声息。于伶、阿英的剧作,钱钟书、张爱玲的小说,唐弢、柯灵的杂文等都是其优秀代表。孤岛还出版了《鲁迅全集》、《西行漫记》等重要著作及大量文学刊物。孤岛文学作为中国抗战时期文学的重要一页载入史册。
描述人类流落荒岛的文学,如《鲁滨逊漂流记》。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文学还能更好些吗_百度百科
文学还能更好些吗
《文学还能更好些吗》是2012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建军。
作者: 李建军 著[1]
定价: 30 元
页数: 236页
字数: 222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2年3月
李建军,文学博士、学者、批评家。有专著《宁静的丰收——陈忠实论》、《小说修辞研究》、 《时代及其文学的敌人》、《必要的反对》、《小说的纪律——基本理论与当代经验》、《文学因何而伟大》及《文学的态度》等。曾获“冯牧文学奖·青年批讦家奖”、《文艺争鸣》优秀论文奖、《南方文坛》优秀论文奖、《北京文学》文学评论奖、《上海文学》优秀论文奖;《宁静的丰收》和《必要的反对》分别获2002年度和2006年度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小说修辞研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第一届勤英文学奖·青年学术奖”。
自序:纯批评的理念与愿景
文学批评的绝对命令
文学批评:求真,还是“为善”?
文学批评与媒体批评
批评与创作:失去对称的两翼
猪舌检察者与批评豁免权
文学批评:若无盛气会怎样
批评家的精神气质与责任伦理
是大象,还是甲虫?
——评《檀香刑》
那些优雅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评《废都》
没有装进银盘的金橘
——评《沧浪之水》
像蝴蝶一样飞舞的绣花碎片
——评《尘埃落定》
怎可如此颂秦皇
——从《大秦帝国》看当下历史叙事的危机
武夷山交锋记
大象的重量与甲虫的颜色
驳庸俗的血亲主义批评
再读《百年孤独》,重温现实主义
穿越黑暗的文学远征
——经典文本比照下的《刘氏女》
在大地和苦难中孕育的哀愁之美
——论迟子建创作的精神风貌
如此感伤,如此温良,如此圣洁
——论《巨流河》
.复旦大学出版社[引用日期]什么才算是【中国文学】啊?
什么才算是【中国文学】啊?
可分为古近当三个时代:我国古代的诗词歌赋,诸子百家的作品;近代的五四白话文学作品;当代的文学作品都是。还可分为历史类诸如二十四史,科学类如天工开物,地理类山海经和梦溪笔谈,等等诸如此类都可以算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一言难以述及。
其他回答 (2)
 中华民族的文学, 是以汉民族文学为主干部分的各民族文学的共同体。这是百度上的解释。个人觉得应加上一点。那就是要有一定价值的文学作品。
 中国文学有数千年悠久历史,以特殊的内容、形式和风格构成了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审美理想,有自己的起支配作用的思想文化传统和理论批判体系。它以优秀的历史、多样的形式、众多的作家、丰富的作品、独特的风格、鲜明的个性、诱人的魅力而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
  中国文学运动由于自己的语言特点以及中国哲学、伦理的影响,形成了一些与外国文学不同的特征。
  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语言文字之一。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形成和建设起着巨大的作用 :①容易引起具体意象。由于汉字具有表意性特征,其自身排列有时就会引起某种具体的意象。例如赋和骈文,就大量运用同形旁的字。中国文字的象征表意特征造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②汉字一般为单文独义、一字一音,这就使中国诗歌的音节变化有了一整套独特的谨严的格律,并且在外观上构成整齐对称的形式美。③汉语有四声,诗人们利用汉语言的这种特性,写诗时注意字声安排,于是近体诗(五言律诗、绝句,七言律诗、绝句)、词、散曲等诗歌体应运而生,并统领诗坛达千年之久。诗歌充分利用四声变化,造成了节奏鲜明、抑扬顿挫的艺术效果。④文言文作为特殊的书面语言,可与日常用语长期分离而保持官方语言的地位,这就发生了文学在文言和白话两个不同的轨道上运行、内容与形式皆有巨大的差异的现象。
  中国文学,除了因为汉文字语言具有自己的特征以外 ,还具有它自己的独特文学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受中国传统的思想体系所支配,其思想渊源在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中国的民族性格和文化思想。其一,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为核心的入世思想;其二,是以“仁、义、礼、智、信”为标准的道德观念;其三,是以“天、地、君、亲、师”为次序的伦理观念;其四,是以“允执其中”(《论语》)为规范的中庸哲学。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诗文以教化为功用的中国文学在内容上偏重于政治主题和伦理道德主题。将文学视为政治的附庸和说教的倾向一直被当作一种无可非议的倾向。君臣的遇合、民生的苦乐 、宦海的浮沉、战争的胜败、国家的兴亡、人生的聚散、纲常的序乱、伦理的向背等,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主旋律,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还是戏曲,概莫能外。儒家的入世哲学和教化观念,给中国文学带来了政治热情、进取精神和社会使命感,但同时也抑制了自我情欲的释放,自由个性的迸发和自我意识的开掘 ,尤其是“ 存天理 、灭人欲 ”的理学观念,使文学 蒙上了理 性主义的 烟 霭 。上述内容 特 点并行的是“中庸”美学追求 。中国文学讲求中和之美 ,“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一般不把情感表达得过分热烈。中国旧体诗大都感情节制,思想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同样表现出浓厚的理性主义色彩。
  在中国思想史上,儒、道两家的思想体系是互为补充的,儒、道、释3家也常常合流 。儒家 、道家 、佛教思想有相异和对立的一面,又分别给予中国文学以不同侧面的影响。所谓“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儒家继承的是兼善精神,道家则本着“无为”之旨,发展了独善思想。在中国文人身上,积 极入世和消 极 避 世思想往往交织在一起,彼此消长。在文学作品中,这种现象有着鲜明的表现。如果说“兼善天下”与“独善其身”是古代士大夫的互补的人生趋向,那么,慷慨悲歌与愤世疾俗,则成为古代知识分子常有的心理状态和艺术意念。虽然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总体风格的影响占着主导的方面,但老庄哲学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这种影响有两个方面: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观点揭示了艺术中虚和实、无和有的辩证法,指出“有生于无”。对于形成中国文学含蓄精练的艺术表现形态上的特点起有异常重 要的作用 。中国文学极 强 调以虚写实,以静写动的表现方法。中国文人不喜欢纤毫毕现地直接描述,而把艺术感觉、艺术想象的空间留给读者自己去品味、揣摩和思寻,追索那些不可言传的大音、大象——美的极致,创造出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 。②“大制不割” 、“道法自然”。“不割”即强调一种自然的完整性,强调自然的纯朴、素朴、浑朴。然而,至高无上的、形而上的道,要求“法”形而下的自然,这里强调的是一种自然的美。因而,中国文学艺术家向来把刻苦的技巧训练与不露刀斧凿痕的无技巧境界结合起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是大多数中国作家毕生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的写照,也是他们艺术道路的真实反映。由于上述两方面的影响,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相比,大体上说,西方文学显得直截了当、率性任真,中国文学则委婉曲折、含蓄深沉;西方文学倾向于锋芒毕露深刻广大,中国文学则倾向于绵里藏针机智微妙;西方文学尚一泻千里的铺张,中国文学则尚尺幅万里的浓缩。这种审美观在总倾向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有人根据艺术对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不同,将艺术分为表现的和再现的两种类型。再现的艺术力求按照感知和认知的方式客观地、准确地反映现实世界,使现实世界的表象与艺术的意象达到一致和重合;而表现的艺术则是以心灵外射的方式,根据主观的意愿拆碎现实表象的固有的常态的组合并重新加以组合。中国文学一般地说是倾向于表现的,这可以从体裁和创作方法的选取看出来。首先,在体裁上,中国文学偏重抒情,而叙事文学兴起较晚,也较不发达。在整个诗歌史上,从《诗经》这部最早的古代诗歌总集开始,抒情诗蔚为大观,而叙事诗则总嫌不够景气。中国小说冷清寂寞地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才有所起色,但真正具有小说意识,是进入唐代以后的事情。长篇小说的产生时期更推迟到了明代。中国戏剧文学则不仅产生得晚,而且充满浓厚的抒情气,近于抒情诗的联缀的格局。中国戏曲的假定性的虚拟表现手法,则更为某些表现派戏剧家(如布莱希特)所乐道。其次,在创作方法上,中国文学不重写实而重写意。比如古典诗歌中游历山川、探览名胜、凭吊古迹的题材,可以处理成叙事性或描述性的作品,但在众多的诗歌中,却往往是代之以象征、暗示 、隐 喻 、抒情等艺术手段 ,而虚化了即目所见的景象。例如唐朝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无一字关于幽州古台的具体描写,完全是人生的感喟,心灵的外射和意念的迸发。古诗常提倡情景交融,其实主要也是借景抒情,着眼点在于内心郁积情感的宣泄与抒发。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在自身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有着整套与西方不同的范畴。它们不是玄虚而是微妙 ,往往是拟象取譬以供参悟,不易落入言筌,如气、风骨、韵、味、意、神、体、肌理、格调、意境等。这些范畴经过不断演变、完 善 ,内涵也日渐丰富 ,又逐渐在相互间交叉 ,形成网络、构成了体系,相对于西方的悲剧、喜剧、崇高、滑稽、幽默、典型等美学范畴。中国古代文论的诸范畴,表现出一些多义性特点,但更注意主客体的和谐。中国文学的这些总体特点,到五四以后发生了明显变化,如现代文学中由于小说、戏剧受到重视,就不再显示出抒情胜于叙事、表现多于再现的特点。古代文学中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已被现代的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所取代。文学理论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范畴和概念,语言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切使中国文学形成了新的民族文学的特点。
  与外国文学的交流
  中国文学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文学之一,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产生过很大的世界影响。中国文学的对外影响,有一个从东方逐步扩大到欧洲最后到达美洲的过程。具体可分4个段:
  第一阶段是唐代。唐代由于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外文化交流也十分广泛频繁,中国以诗歌为主的文学也开始传到国外 ,主要影响范围是邻近的日本 、朝鲜半岛 、天竺(今印度)、大食(今阿拉伯)及东南亚各国。中国文学对日本的影响始于秦汉,唐代达到高潮,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等诗人的诗作都为日本人所喜爱,影响最大的当属白居易的诗。据《日本国见在书目》记载,当时传到日本的有《白氏文集》(70卷),《白氏长庆集》(29卷)。平安时代的诗集与《和汉朝咏集》共收录589首诗 ,其中白居易的诗就达137首之多 。白诗不仅在日本宫廷中流传 ,曾受到嵯峨天皇的激赏,宫廷女官紫式部所著长篇小说《源氏物语》明显地受白诗影响,贵族文人多喜欢白诗,而且白诗也为平民百姓所欢迎,《长恨歌》、《琵琶行》在日本几乎家喻户晓。其他方面,如南朝梁太子萧统所编《文选》,在文艺思想和编选体例上也给日本诗歌总集《万叶集》以影响。日本奈良时代的文学家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曾被派遣来中国留学,在唐生活50余年。日本高僧空海(弘法大师),游学于唐 ,归国时携回大量中国书籍,其后撰著《文镜秘府论》(6卷),将中国诗文作品、文学理论介绍给日本人民。
  第二阶段是18世纪开始对欧洲的影响时期。近代西方人从《马可·波罗游记》中开始对中国发生兴趣,而正式把中国文化传往近代西方的是一些前来中国的传教士,18世纪形成第一次热潮。明末天启六年(1626),法国人金尼阁把五经译成拉丁文在杭州刊印 。此后 ,法国人宋君容曾译《诗经》和《书经》、《易经》、《礼记》。马若瑟(J.普雷马雷)亦翻译《诗经》、《书经》刊于1735年巴黎出版的《中国通志》。这时中国古典小说、戏剧和寓言也开始进入欧洲。年间,马若瑟翻译了元代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从18世纪3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该剧又先后在英国、德国、俄国翻译出版,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还将它改编成一个新剧本《中国孤儿》。此外,1761年,在英国刊印了第一部英译的中国小说《好逑传》。1781年,德国诗人J.W.von 歌德通过杜赫德的德译本,了解到《赵氏孤儿》和《今古奇观》中的 4篇短篇小说及《诗经》中的一些诗作 。同年,他尝试将《赵氏孤儿》改为悲剧《哀兰伯诺》。19世纪初,歌德读了《好逑传》并得出了“世界文学时代已快到来”的结论;而且他还受到清代小说《花笺记》、《玉娇梨》的启发,创作了组诗《中德四季晨昏杂咏》。歌德以中国传奇、小说同法国诗人P.L.de贝朗瑞、英国小说家S.理查逊及他自己的作了比较。但总的来说,当时欧洲对中国文学的了解还是较为肤浅的。
  第三阶段是对美洲的影响。中国文学在美洲产生较大影响始于20世纪10~20年代。这时中国诗的翻译、模仿、评论大量出现在美国刊物上。被称为美国现代诗歌之父的E.庞德,对中国诗含蓄、凝练、意象鲜明和情景交融非常崇尚,并从中吸收了有益的创作营养,他认为,在美国文学所受的外来影响中,“中国是根本性的”。蒙罗也把意象派意义界定为“对中国魔术的追寻”。庞德的长诗《诗篇》中有12章是以中国为题材的。1915年,他根据美国东方学家费罗诺萨的译稿整理出版了译诗集《中国诗抄》,收有《诗经》、汉乐府、《古诗十九首》中的诗以及郭璞、陶渊明、李白的诗共18首。之后,他又翻译出版了多种中国诗的译本。
  第四阶段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的现代阶段,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现在。这个阶段由于中西政治、经济、文化已开展了全面的交流,中国文学在西方也得到全面传播。一方面把代表中国文学较高水平的古典小说《 水浒传 》 、《 红楼梦》等翻译出国,另一方面世界各国也将五四以后新出现的作家作品,例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等人的作品大量翻译介绍。仅鲁迅的著作,就被40多个国家译成70多种文字。鲁迅生前,《阿Q正传》在日本就有5种译本,逝世后又有近10种新译本 。《阿Q正传》传到西方后,法国作家R.罗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随着中国文学的广泛传播,其价值愈来愈为世界了解,世界文坛也给了中国文学以更高、更科学的评价。
  中国文学一方面对外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不断地接受外国文学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第一次高潮是东汉至唐宋佛教文化的影响。佛经的翻译活动从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时进一步发展,唐代形成高潮,北宋时开始衰落。无数自梵文翻译过来的佛学经典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如《六度集经》中的《遮罗国王经》、《马鸣菩萨》本身就是传奇性作品,而马鸣写过的 《佛所行赞》 和《美难陀传》就是两部长篇叙事诗。印度的两大史诗之一《罗摩衍那》 ,其罗 摩的故事也通过佛 教经典介绍过来。由于 佛 经的传入,佛经中的思想、语言、故事、音节都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影响,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观念、新意境和新的用词遣词方法。佛经的传入刺激了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唐代传奇及元杂剧的故事发展。此外,唐代变文的产生、流行也与佛教有关。由于佛教词汇的大量涌入,中国文学语法结构和遣词用句的方法也发生了某些变化。汉语中反切四声的确立,就是佛经影响的结果。中国最早的韵书是按宫商角徵羽五声排列的,平上去入是西域输入的技术,而平上去入的区别,则是因为当时转读佛经三声,与印度古声明论的三声相符,和入声相配,所以形成四声。此外 ,佛 经的文体特 点 ,如不用之乎者也,不用骈文绮词丽句,以及多倒装句法,多提挈句法,句中段落中的解释语,散文诗句的交错等,也都影响了中国文学风格的变化。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影响的另一次高潮是鸦片战争之后。特别是19世纪末以后,由于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学说大量的涌进,与此相应,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大力提倡政治小说,一些翻译家也大力引入外国小说。晚清时期 ,翻译的国外小说达400种 ,仅翻译的小说就有80种。仅林纾在辛亥革命前后近30年中,就与别人合作翻译了英、美、法、俄、日、西班牙 、比利时 、挪威、希腊等国小说180余种 。达1200万字。这种翻译介绍在五四运动前后达到最高点,其数量令人惊叹,世界上知名作家的作品几乎都被介绍进来 。中国文学因此开拓了自己的视野,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受到震动。中国现代文学家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努力加以借鉴,使新文学步入了十分兴旺发达的时代。20世纪以后,这种影响一直持续不断,只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才采取了全面封闭的绝对态度。文化大革命过后,继续开放,又出现了新的高潮,这时期主要介绍20世纪世界文学新观念和作家新作品。
  由于中国文学自身的巨大成就和数千年积累的丰富经验,由于对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学采取积极借鉴的态度,也由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无限丰富的源泉,中国文学将会创造出更灿烂、更伟大的篇章,对整个人类文学艺术事业将作出更大的贡献,它将以更美更辉煌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
  【中国文学家在世界较有影响的部分名单】
  屈原,司马迁,陶潜,韩愈,李白,白居易,杜甫,苏轼,关汉卿,汤显祖,曹雪芹,鲁迅,老舍,沈从文,徐志摩,巴金,茅盾,钱钟书,吴承恩,孔子等。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中国文学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语言文学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