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年四川省雅安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
阅读文言语段,完成下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①人也。少时尝与鲍叔牙游②,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③,管仲事公子纠④,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⑤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颍上:地名。②游:交游,交往。③小白:齐桓公的名字,他是“春秋五霸”之一。④纠:小白的异母哥哥。⑤见逐:被赶走。
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任政于齐。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结合句意,解释句中加粗词。
①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
②尝与鲍叔贾。(  )
③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
④子孙世禄于齐。(  )
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鲍叔牙的主要特点。
②文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现鲍叔牙的特点?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年江苏省张家港市部分学校初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题目(12分)【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乙】生而眇(miǎo,瞎)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摸)籥(yuè,像笛子的管乐器),以为日也。&&&&&&&&&&&&&&&&&(节选自苏轼《日喻说》)【小题1】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4分)&&&&& (&&&&& ) (&&&&& )A.有好事者船载以人跪而拾之以归(《赵普》)B.至则无可用至于园可无憾矣(《于园》)C.蔽林间窥之坐窥井邑(《黄鹤楼》) D.益习其声稍近益狎E.尽其肉,乃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小题2】甲乙两文中共有四个句子含“者”字,其中一个“者”的意思和用法与其它三个不同。这个句子是(2分)【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1)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2)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小题4】老虎和眇者对陌生事物有不同的认识过程和结果。请加以探究,说说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越王勾践)元年,吴王阖庐①闻允常②死,乃兴师伐越。越王勾践使死士③请挑战,三行④,至吴阵,呼而自刭⑤。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败于檇李⑥,射伤吴王阖庐,阖庐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
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⑦,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于夫椒。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⑧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文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选自《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有删改)
〔注〕①阖庐:又作阖闾,姬姓,吴氏,名光。②允常:越王勾践之父。下文范蠡、文种为越国大臣。
③死士:勇战之士。④三行:排成三行。⑤自刭:自刎。⑥檇李:地名。下文夫椒、会稽、夏台、羑里、翟、莒都为地名。⑦勒兵:操练军队。⑧保栖:守卫居住。
9.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吴王阖庐闻允常死&&&&&&&&&&
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B.越王勾践使死士挑战&&&&&&&&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C.告其子夫差曰&&&&&&&&&&&&&&
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D.其卒王霸&&&&&&&&&&&&&&&&&&
卒皆夜惊恐(《陈涉世家》)
10.下列“之”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勾践之困会稽也&&&&&&&&&&&&
B.败之于夫椒&&
C.吴王闻之&&&&&&&&&&&&&&&&&&
D.吴王追而围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
▲&&&&&&&&&&&&&&&&&&&&&&&&&&&&&&&&&&&&&&&&&&&
12.文种引用商汤、文王、重耳、公子小白曾经落难的例子有什么作用?(3分)
&&&&&&&&&&&&&&&&&&&&
&&&&&&&&&&&▲&&&&&&&&&&&&&&&&&&&&&&&&&&&&&&&&&&&&&&&&&&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文言语段,完成29—32题。(10分)
&&& 管仲夷吾者,颍上①人也。少时尝与鲍叔牙游②,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③,管仲事公子纠④,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⑤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 注释:①颍上:地名。②游:交游,交往。③小白:齐桓公的名字,他是“春秋五霸”之一。④纠:小白的异母哥哥。⑤见逐:被赶走。
29.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B.任政于齐。
&&&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30.结合句意,解释句中加点词。( 2 分)
&&& ①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
&&& ②尝与鲍叔贾。(&&&&&&&&&
&&& ③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 ④子孙世禄于齐。(&&&&&&&&&&
31.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 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 翻译:
&&& ②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 翻译:
32.①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鲍叔牙的主要特点。(1分)
&& ②文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现鲍叔牙的特点?(1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孙义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__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孙义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记大庆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孙义祥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圣人2500多年前的理论,用在孙义祥身上,恰如其分。
  47岁的年龄,25年的工作历程,11年的基层工作历练,11年的正处级领导干部经历。他用扎实的基本功底和卓越的领导才干,优异的工作业绩,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基层领导干部的成长历史。让我们对他刮目相看的同时,不能不敬佩先贤哲人的智慧。
  让我们追寻孙义祥的成长足迹,探求他堪当大任的奥秘吧!
  初出茅庐便显堪当大任之才
  25年前,他还是一个风华正茂的有志青年。1987年7月,怀揣着美好理想和报效祖国石油大业的远大抱负,孙义祥从扬州工学院供热通风专业大专毕业来到大庆油田,被分配到大庆石油管理局房产公司小区开发公司实习。当时,正值大庆一次创业后期,生产生活条件相对比较艰苦。刚刚参加工作的孙义祥正是在这个阶段,经受了一次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洗礼,在艰苦条件下经受了锻炼和考验,使这个山东汉子很快融入到大庆会战火热的生活之中。山东人聪明、勇敢、执着和豪迈的特性与“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在实践中融进他的每一个细胞,成为他血肉之躯与灵魂世界不可分割的部分。从那时起,在艰苦条件下的不断实践中,就已经彰显出他堪当大任的才华。
  1987年7月,孙义祥参加工作,在大庆石油管理局房产公司小区开发公司所属的基层工程队实习。根据大中专毕业生实习的规定,实习期为一年。然而,他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单位的考核,提前进入技术员岗位。当时,孙义祥虽然只是一个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小小技术员,然而,每当热力工程遇到重大生产技术难题,公司都会抽调他到技术攻关组参与解决问题。他用自己所学知识和扎实的现场学习积累的经验,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信赖。一个小小实习生,参加工作不久就得到了认可,就被委以重任,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他却做到了。初出茅庐就显示出了堪当大任的才华。
  孙义祥回忆说,刚刚参加工作,就参加了东风新村3座锅炉房的建设和16台锅炉的安装。当时生产生活条件相当艰苦,施工现场在现在的东风新村,距单位30多公里。每天上下班乘敞蓬大货车,请示工作、审核技术问题、送图纸,都是坐交通车往返。看到工人同志们早晨5点多就出发,晚上8点多钟才收工,一点怨言都没有,深受教育和启发,对大庆精神有了初步认识。从那时起,我就学着工人师傅的样子工作,几乎天天早出晚归,晚上回到宿舍时食堂已经关门了。那时候,单位附近也没有饭店,能吃上方便面就已经是一种享受了。所以,就事先准备好馒头和咸菜对付一口。生活上是苦了点,但是,在工人身上学到了很多宝贵的品质,对自己以后的成长进步有很大的好处。
  “滴铃铃,滴铃铃……”1989年11月初,供暖工作刚刚开始不久。东风新村热网维修电话铃声不断。“我们是东风新村四区的居民,我们这里有五栋楼暖气不热,马上进入严冬了,快点帮我解决问题吧。不然,这个冬天怎么过呀!”“出水85摄氏度,回水接近60摄氏度。”“诶,刚刚进入冬季,这个温度可以呀,怎么会有好几栋楼不热?”赶快排查热网。“五栋楼的进水温度也不低,怎么回事?”技术员来了,工程师来了,反复研究,找不出问题所在。“快,把孙义祥找来,他参加过这里的施工,看他能不能找出问题。”“刚刚参加工作两年的小伙子,能找出什么问题?”有人持怀疑态度,更多的是信任。
  孙义祥来了,他仔细地研究着供热管网的图纸,没发现问题。跑到五栋楼下的进水阀门前测试温度,没发现问题。“怎么回事?”他研究着,回忆着施工时的情况。突然,一个念头闪过,立刻向领导汇报。“出水温度,回水温度,入户温度都没有问题。我想,是不是入户阀门与主管网相连的管线堵塞造成的呢?”“前两年为什么会热?”领导和技术人员满脸的疑问。“前年刚刚投用,所带用户不多。今年又多带了好几栋楼,由于管线堵塞,压力没有以前大,住户温度自然上不去。”他有理有据地回答。根据他的建议,立即对主管线与入户阀门间的管线进行了疏通,问题迎刃而解了。“好小子,有股子钻劲,人才难得,可堪大用。”领导给了一句中肯的评价。
  进了大庆门,就是大庆人。这个当初聪明好学的小伙子在工人堆里成长,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熏陶下进步。半年完成了一年的实习任务。在技术员的岗位上工作两年半,就成了大庆热网管线的地下通。又经过三年半的设计生涯,真正成了大庆供热通风专业屈指可数的专家。一路走来,从实习生,到技术员,再到专业设计人员,从生产办工程师,到大庆石油管理局房产公司生产办副主任、主任,再到油田物业公司龙南分公司经理,油田物业公司一公司经理,油田热力公司经理助理。整整15年时间,他完成了生命中的第一次涅槃。
  15年时间里,孙义祥从一个大专毕业生成为油田公司的一名基层领导干部,走过的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也是克服重重困难和考验之路。从一个山东汉子、知识青年,成长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大庆人,突破自己,实现了质的飞跃。从一名热血青年到热力专家,从普通一兵到领导干部,靠的是他坚定不移地理想追求,靠的是他从基层做起,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更是靠他继承大庆光荣传统,一步一个脚印的艰苦奋斗。他说,参加工作25年来,没休息过一个节假日,从来没有正点下过班。已经数不清加过多少班,错过多少次饭点,克服过多少困难。对他而言,这已经是“常态”。
  这个“常态”,一下子就解释清了他从一个普通大学生成长为真正大庆人的奥秘;解释清了他为什么会初出茅庐就显示出堪当大任之才;解释清了他为什么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从一个大专毕业生成长为供热通风专业的专家;解释清了为什么组织上会不断加码,给他增添重担;解释清了孟子的用人理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基层领导干部的成长足迹。· 最近我们进行了大量细节的优化· ·
上一条:&&&|&&&下一条: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卸其QQ,删其微信,封其微博;收其电脑,夺其手机,摔其ipad;断其wifi,剪其网线,使其百无聊赖。然后静坐、喝茶、思过、锻炼、读书、弹琴、练字、明智、开悟、精进,而后必成大器也。
正在加载.....
本周人气微米
(c), all rights reserved
星辰互联网(c)版权所有南怀瑾: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南怀瑾先生在海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第四讲)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南怀瑾先生在海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第四讲)
作者:南怀瑾(根据录音整理)
南怀瑾先生应陈峰董事长之邀,日在上海四季酒店为海航金鼎俱乐部会员和海航集团部分管理干部做了一次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
诸位,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乱七八糟,东拉西扯,只好东拉西扯。我要想告诉大家的,太多了,一时还来不及。
我小的时候,读这个书的时候,十岁。那都要背的。怎么读法,等一下我请一位老同学示范。
我们老师告诉我,孩子,把这个书读好,要想写好文章,两个东西,把《孟子》读好,《庄子》读好,写文章就漂亮了。我那位老师是前清的一个举人。后来我有个老师是前清最末的一个探花,我写了一篇文章给他看。我说,老师啊,我的文章如果再早个几十年,我考进士考不考得取啊?他看了,不好意思讲,一边拿红笔出来,“凭你这个文章,进士没有问题”。我心里头一点都看不起,我说,噢,进士就是那么简单啊,呵。
所以《孟子》要朗声念诵。
再说一个故事,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的故事。孔子是圣人,孟子叫亚圣,就是副圣人。朱元璋很不服气,朱元璋啊不读书的,唉,可是他做了皇帝以后,很会读书,更喜欢做对子。
中国文化唐诗宋词,到了明清以来写对子。过年过节大家门口贴副对子,朱元璋提倡的。他喜欢微服私访,做了皇帝以后,偷偷穿了老百姓平常的衣服,出去看人家过年有没有贴门对。因为皇帝嘛,做了皇帝提倡过年大家贴门对。结果看了半天,有一家没有贴。他就过去了,人家不晓得他是皇帝,他就问:
“咦,你们怎么没有贴门对啊?”
“唉,我们家里又没有读书人,又不会写字,贴什么门对啊?”
“唉,你们家里干什么的?”
“阉猪的。”(公猪啊,把那个睾丸给它拿掉,变成太监,不会生了,呵,阉猪的。)
“噢,”朱元璋说,“好,我送你一副门对”。怎么写啊,“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呵呵。(众笑)朱元璋写的阉猪的对联,“两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把公猪的两个睾丸拿掉了,就不会生孩子了嘛。哈哈,这是朱元璋。
还有一家,挑担子理发的,很穷啊。现在内地还看得到。我们小的时候理发,理发的都是挑担来的,烧一桶水,坐在街上理发的。他要贴一个对子,他说我又不会作。朱元璋就给他写:“毫末生意,顶上功夫”。你看他讲的好吧。毫末上一点生意,头顶上的功夫嘛。这是顺便讲一下朱元璋有趣的故事。
他做了皇帝以后,非常反对孟子,下命令把孔庙里头孟子的牌位拿掉,除了孔子以外,他哪里够得上做圣人啊,拿掉了!所以,朱元璋上台做皇帝有个好几年,圣庙里头没有孟子了。
到了皇帝这个位子,他喜欢读书了。有一天晚上,再拿《孟子》读,噢,读到这一段,“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他读了,一拍桌子,“嘿!孟子真是圣人,我对不起他,赶快!恢复!”。(把孟子变圣人了)因为这一段,好象讲到他一辈子的痛苦都在这里。
那么,我这样念出来没有意思,我也不照我们那个地方,小的时候朗诵的口音,我还是请那个张教授念给你们听。他读过背过这些书,他是湘潭人,毛主席的小老乡,他少时读书会朗诵的。
我很羡慕各位,怎么说呢?你们都是做大生意的、做大官的。我的老师啊,离开台湾的时候,告诉我两句话,说你千万不要做官。要我不要做官。再一个,不要让我搞钱,他觉得我性格“孤”(孤独的孤)、“寒”(寒冷的寒)、“贫”(贫苦的贫)、“露”(OPEN),就说我“孤、寒、贫、漏”,就是要我读书,读“唯识”。所以,我老师离开台湾以后,我就在那个山里面读了十多年的“唯识”。现在一身的病,也念不出来。但是老师的命令,我很怕老师,他们都知道的,这些像李董事长他们都知道,还有这个老和尚都知道,我真的非常怕老师,老师让我念哪,我不得不念。我是湖南湘潭人,像毛泽东那个啊,“现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个音调,OK,好,对不起,念得不好,请各位原谅。OK,好,我现在开始。
我就请张教授念,我们小时候读书都是这样朗诵的。所以,就叫读书。唉,对不起啊,我再补充一下。古人有副对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以前读书是这样朗诵的,请张教授朗诵吧。
张尚德教授朗诵: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我请张教授这样念书,念得我心里气,我念得没有他好听,呵呵,有些同学喜欢他那个念法。也许他越老越返老还童,越有趣。再说嘛,那个毛老哥的老乡,毛主席的同乡,跟他口音一样。他读这一段,刚才读到这几句,他读不下去了,我知道他的感想,啊。
我们就解释一下,上面不谈了,就从这一段。朱元璋读到这一段,大家要注意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上天生你要成就你的话,“必先苦其心志”啊,要磨练你。
世界上人喜欢到教堂、到庙子求菩萨保佑。中国文化不谈这一套,儒家叫“自助天助”。自己先求福报,做好人做好事,上天才保佑你。不是求菩萨他就会保佑你。“自助天助”,所以叫“自求多福”。
他说,一个人要想上天将大任给你的话,必先“苦其心志”,你注意这句话,“苦其心志”,很痛苦。自己所有想法,年青都做不到,这些我们有很多遭遇。所以刚才张教授念到这些书,他也很有感慨,念不下去了,是这样,他年青也很多“苦其心志”。呵,我这两天常常讲他,年青“苦其心志”,他年青的进候,打过游击,跟贺龙两个一起,那还很小的时候。到贺龙部队打游击,后来又到台湾念书,啊哈,自己都没有钱吃饭啊,自己要站起来。白天上课,大学里上课,中午没有饭吃,跑到田里挖人家的红薯来吃啊。就是那么惨。来见我的时候,我现在还经常说他一个典故,笑话。我一看他来见我,很傲气凌人,目中无人的样子,就一双皮鞋很烂。我以为他故意表示有学问,看不起人。“哎”,我说,“尚德,你这双皮鞋该换一换了”。
他说,“哎,你不知道,老师,我这个皮鞋呀,是名牌哎”。
我说,“什么牌子啊?”
“叫‘四知’牌。”
“四知?”,我说,“哪里有个四知牌皮鞋?”
“唉”,他说,“天不知地知,你不知我知”。
哦!原来没有底的。啊哈,皮鞋穿得没有底了,面子还有,苦到这个程度。当然,这是苦的一种了。其它的他说的苦很多。
他说,一个人,上天磨练一个人,“苦其心志”,这一句话,不要随便读下去。不过你们创业开始,文化大革命开始,“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下乡去啊,打工啊,什么劳苦都做过。“饿其体肤”,没有饭吃。
朱元璋就是两夫妻到了后来,只好去当兵,后来当了皇帝。开始屋里头没有饭吃啊。朱元璋后来做了皇帝,还有段历史的记载,正史上不写。他的太太马皇后马大脚啊,两个人在宫廷里讲笑话。一下高兴,他就起来拍太太的大腿,“哎呀,想不到当年我们两个没有饭吃,出来当兵讨饭,哪里晓得做了皇帝!”。
马皇后这个人是千古以来最好的皇后,很有修养的。朱元璋一拍大腿就出去了。旁边有两个太监。马皇后就说,“马上他要回来啊,皇上要回来,你们赶快,一个装哑巴,一个装聋子,不然你们没有命了”。
两个太监一听啊,皇后这样吩咐,就懂了。
等一下朱元璋回来了,很生气,他想刚才跟老婆俩讲的话,还随便拍一下大腿,给两个太监看见了,没有威仪,没有威风了。回来就瞪起眼睛,要杀人。问两个太监,“我刚才跟皇后讲的话你们听到吗?!”
两个太监都不说话。马皇后讲了,“皇上你去吧,去吧,没有事,这个是哑巴,这个是聋子,跟在旁边一辈子听不到的,你管他们去干什么,你赶快去办公去吧”。这样两条命就救下来了。
刚才讲这个故事啊,就是讲到这里想到的。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四个字怎么讲?身体搞得没有精神,没有力气,没有营养,没有饭吃,受这种苦。
最严重的,“行拂乱其所为”,你所理想要做什么,都达不到。每件事情都做不到,会先倒霉到这种程度。为什么上天会那么折磨你,你的命运为什么那么苦呢?这就是上天成全你,教育你。教育你干什么?“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四个字――动心忍性,你心里所想的达不到目的,做什么,任何一件事不成功,在这个时候动心忍性,能够忍得下来,平得下来,这是修养的真功夫了。就是四个字――“动心忍性”。因此“曾益其所不能”,有这种磨练修养的开始,然后你在这个最痛苦的磨练当中,就能成就了大事,做一件大事业。“增益其所不能”,有些不懂的,在痛苦中磨练得出来。
下面,孟子在这篇里提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M疾。”,一个人学问的成功也好,事业的成功也好,做生意成功也好,必须要带一点病态,必须带一点不如意,总有一些缺陷,才能够促使他努力。
所以,朱元璋读到这里啊,拍桌子了,“哈!真是圣人”。他一辈子遭遇是这样。
然后,这一段,“人恒过,然后能改。”不只是讲做人哦,一个公司也好,一个社会也好,一个国家也好,一件事业也好,不经过这样挫折,你做领导的成功不算成功的。孟子的结论,“人恒过,然后能改”七个字,人经常犯错,犯了过错,肯反省,检讨自己,然后能改。没有给你痛苦的打击过错,你不会反省,不会改过的。
所以,人不怕犯错误,做了错误没有关系,大丈夫挺身而出,改过来,然后能够“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心里头很受痛苦压迫,“衡于虑”,然后才晓得冷静的衡量,考虑。“而后作”,再起来,能够做伟大的事业,做一个人。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个人,他事业的成功,不是那么简单的。看外面的环境、颜色,看各种情形、景象,观察了这个环境,在各人讲,自己受了打击以后,还要修养很好,脸色不倒霉。我常常跟同学讲,我说一个老前辈告诉我,他说,“有力长头发”,这个年青人啊,生命力旺盛,头发容易长。“无力长指甲”,营养不够了,指甲容易长。所以那个老前辈告诉我,倒霉的时候啊,少睡觉、勤理发、勤剪指甲。倒霉了就没有事情做,就这样睡觉。头发、指甲弄得长长的,更倒霉。就是“征于色,发于声”。然后啊,“喻”,懂得了。看了别人的现象,看了外界的环境,自己反省自己,懂得了。
因此,一个国家,一个团体,一个公司也好,一个家庭也好,“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个国家,尤其是一个国家,“无法家”,法律不上轨道,法治不上轨道。“拂士”是什么?没有人给你讲难听批评你的话,对抗你的话。一个领导人,没有一个人给你讲不同的意见的话,你听不进了,就危险了。这个叫“拂士”。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家庭,没有“法家”不行的。“法家”除了懂得司法以外,另外一个法家是什么?诸葛亮是刘备的法家,给他出主意的,有方法的。所以,也叫“法家”。
我们有会写字的人,譬如写给朋友,某某法家正字,就是这两个字。意思是,你的字比我写得好,请你纠正我。这个“法家”呢,不是司法的法了。
“法家”就是这个意思,指内行人,善于用智能。
一个国家,一个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来,没有给人挡在前面,是危险的。我们中国开放到今天,现在目前有一个不是敌人,又好象是敌人,可能还真的是敌人,有一个――美国佬摆在那里,我们自己要警觉了。“出则无敌国外患者”,这个国家很危险。换句话,你公司生意做得很好,非常骄傲非常得意,年年赚钱,事事如意,没有打击,你完蛋了,这就开始了。
然后,讲两个原则,个人也好,一个社会也好,一个团体也好,一个国家也好,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啊。
所以,叫你有“忧患意识”,一个人要活着,想创业成功,在痛苦中会成长。得意了,就死亡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是孟子的话。
这一段,我们补充刚才上一个钟头讲到身心修养做功夫的。刚才退下去休息的时候,一位同学提出来,她说有一段很重要,希望说明一下,我说好。
你说孟子的书,传统的叫“圣经”。可是中国人很可怜。你看外国人啊,每个旅馆,观光旅馆抽屉里头,五星级的饭店,你打开抽屉,很好的一部,有个《圣经》放在那里,给你看的。我说中国人早应该提倡每个旅馆放部白话的“四书五经”给你看看,可是中国人不看的,很可怜,书现在不读了。
好了,现在,还有同学叫我多讲讲……,说哪一段啊?
(同学答:……)
噢,这个涉及大政治原则了,这个不讲了,慢慢再讨论吧。
再说刚才那一段,补充说一下。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M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这个就补充刚才所讲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孟子说,一个人、任何一个人四个方面,道德的成就;智能的开发(一般人有智能都没有去开发它);“术”,什么叫“术”呢?方法、技术、技能,科学的知识啊,譬如管理学,现在大家喜欢讲管理学,还喜欢玩计算机,这些都是“术”;
“知”,哲学方面,最高的智能。
一个人这四方面,任何一方面的成就呢,“恒存乎M疾”,他说,这个人啊要在生命上有点缺陷的人,或者体力不够喜欢读书的。我们常常说,在学校里看到,办一个学校,很多学生,一看,“哎,你不要好好读书了,你给我加入运动队吧”,身体很好的,做运动员去,他读书一定不喜欢,培养他向这一面走。如果这个人内向,很宁静的,可以读书做学问,一定有一点心病,才可以。禅宗的祖师――百丈也讲,修道的人要带一种病的,身体太健康了,他不晓得向好的方面走。所以孟子也讲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M疾”。内心,有一种心病。
所以他说,世界上人,“孤臣孽子”,“孤臣”,就是踢开来的,呵呵。刚才我讲,张教授念到那个书就有点心里不舒服,啊哈,他也是“孤臣孽子”之一。所以,自己出来,碰到社会国家的变动,一切的环境,有时候变了。譬如我们碰到抗战的时候,当我们在中国已经一半给日本人占住了,家也不能回,一拖拖八年。老实讲,我们最后的决定啊,万一真的给日本人亡掉了,我们怎么办?决不做亡国奴!做什么?“孤臣孽子”。走了!准备怎么走?从重庆到四川、到西藏,从西藏逃印度,从印度出来走流亡的抗战路线,永远不回国内了。呵,这样就变成“孤臣孽子”了。
他说,一个“孤臣孽子”啊,“其操心也危”,随时随地,生活艰难,环境不对,操心危险的。“其虑患也深”,他思考问题就深了,“故达”,所以能够通达一切学问。
我们现在要讲的比较多,可是时间不多了,我想先停止到这里,我还是希望大家……。
(张尚德教授提出,请南师讲“养心莫善于寡欲……”一段)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这个问题很简单,最好你来替我讲一讲。不过,呵,……他要我讲。
这个寡欲的问题,是个严重的问题。刚才我们白天的时候提到,一切宗教总是禁欲的,我们提到“性”跟“情”两个问题。我常常跟年青同学们讲,讲爱情哲学,啊,我先说个笑话吧:
我在大学里头也同张教授一样,有时候担任讲哲学的课程。有一次,在辅仁大学讲,一位女同学送上一个条子提一个问题,“老师啊,请你不要讲人生哲学,讲爱情哲学吧”。我把这一个条子一看,就放在旁边。我说,下课再讲。后来下课我又忘记了。第二堂上课,这位女同学,呵,很厉害,死活不行,再提出来。
“噢”,我说,“有位同学问我讲爱情问题,到现在我不晓得什么叫爱情。什么叫爱情?据我了解呀,就是人最高的自私的境界。任何的爱情就是‘我’爱你,因为有‘我’,‘我’不爱你就不爱你,所有都是为了‘我’,不是为了爱。”
当年在大学里讲,现在我跟年青的人讲爱,我说你们懂爱吗?我看没有什么爱。爱情,男女关系,不管你偷情也好,做爱也好,怎么也好,我常常发现一个人,夫妻一辈子,生的儿女呢一大堆,我发现他们没有爱情哎。
即使懂了爱,也没有情。那么所有人是干什么?一个“欲”,男女“欲”,什么叫“欲”?一点荷尔蒙在作怪,内分泌。等到内分泌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
譬如说,有一句成语,两个男女啊,感情不好了,叫“同床异梦”,我说,乱扯!这是很好的哲学的话嘛,不管他爱情好不好,哪个人睡一床做同样的梦啊?不可能的嘛!同床一定异梦嘛!同床做一个梦,那是两个神经病刚好在一起了。没有这个事的!
那么,由此讲到这个“寡欲”。我常常告诉年青人,“情、爱、欲”,三个层次。一般人青年时的,都是“欲”,都是一点,拿儒家的观点,都是“气质之性”,身体情形的变化,荷尔蒙的变化,内分泌的变化,完全是“欲”。
所谓“我爱你不爱你”是听肉体上荷尔蒙的这点指挥,这个完全属于“欲”。“欲”是彼此的发泄,没有什么懂得爱。
“爱”,就真不容易了。“爱”跟“欲”就不一样了,那是“真爱”。当然你们在那里喜欢养小狗的,嗨哟,几万块钱买一条小狗,抱着又亲又吻。那个算不定还有一点点爱。那么这个爱很自私的噢,格老子愿意喜欢这条狗,我不喜欢还是把它炖去吃了。还是为我,呵。这个是爱。
“情”,这个就难了,那就很高了。“情”是已经离开了“欲”,离开了“爱”,再谈“情”。
孔子讲,人生三个步骤,少年人“戒之在色”,男女关系。有贼心,有贼胆,那个贼又不听话,只好去乱搞了。啊哈,少年“戒之在色”。
中年是“戒之在斗”,“斗争”。像你们诸位大老板一样,赚了一千万还要三千万,赚了三千万还要一亿,一路向上面“斗争”上去,爬上去。彼此还要斗争的,中年是“戒之在斗”。
晚年呢,最可怕了,“戒之在得”。最老了最抓得紧。所以,蒋介石老了也不肯放手,毛泽东老了也不肯放手,越搞越坏,越老越抓得紧。老年是“戒之在得”。要放手,不肯放,啊。
所以“欲”呢,是少年的事。这是讲狭义的啊,我刚才讲这个“欲”是狭义的。以现在你们讲的话是“微观”,不是“宏观”的。
宏观的“欲”就大了。譬如诸位老板,赚了一百亿还想到一千亿。我们有个朋友就想赚一千亿,如果他赚了一千亿,还想二千亿。“欲”是越来越大。所以,中国文化《礼记》上有几句话:“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啊。
所以人家问我,本来我们的科学很发达?为什么到了魏晋的时代,把科学停止,不准发展呢?我说,那个时候他们的思想是对的。中国文化道家的思想,认为物质文明越发达,人类的欲望越提高,就不可收拾了。物质文明发展到越高,人类的欲望跟着越提高,越乱。所以啊,中国避开了这个了。
到现在来说,是古人的“错”。古人没有错啊,哈,现在还正在讨论这个问题。我常常说,科学的发明,物质文明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但是没有给人类带来幸福,更多的带来很多的痛苦!
所以刚才张教授提出来“养心莫善于寡欲”。天主教、佛教等等宗教是禁欲的。儒家同伊斯兰教是主张“寡欲”的,减少,尽量减少,省吃俭用一点,叫做寡欲。完全禁欲做不到,普通人只好来个“寡欲”。
孟子说一个人“寡欲”,就是广义的噢,宏观的讲“寡欲”,是少,把欲望啊,清净一点,少一点,节省一点用,啊,那就对了。那他这个人已经有相当的修养与道德。
孟子说能够做到“寡欲”的人,“虽有不存焉者”,虽然还没有达到很高的程度,那个“大而化之”的包容的境界,但是已经很好了。下面这个“寡矣”呢,就是他的欲望已经很少了。
“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一个多欲的人,想走到道德的境界,他说也不可能,也很少。这里有个历史的证明:秦始皇做了皇帝以后,想修道,想长生不老,做神仙。你们最近看了一个戏――《汉武大帝》。汉武帝做了皇帝以后,也想求神仙。好,这个皇帝求神仙,也等于陈峰一样,一边拿念佛珠,做事业,一边可以骂人,一样,呵呵。他没有错,但是难做到。
汉武帝旁边有个大臣,叫汲黯,这个人讲话大舌头。汉武帝旁边有两个人,汉武帝最怕的一个是汲黯;最喜欢的是东方朔,滑稽,给他讲笑话。他经常发脾气,犯错误的时候啊,东方朔给他讲两句笑话,他就算了。汲黯可不同了,万事跟他直面地讲,所以他批评汉武帝怎么批评呢?他说,“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他说,你呀,下面内在什么都要,又想权力,又作皇帝,又要女人,什么都要,又要扩充境地,又要独霸天下,外面又要广施仁义,“柰何欲效唐虞之治乎!”想效法尧舜之治,做得到吗?不可能的。他说,你是矛盾的。
别人讲汉武帝这种话,当面批评,不杀你的头才怪!汲黯讲了他,他虽然气,当面却一声不响。你看《汉武大帝》这个道理没有演出来。汉武帝对任何臣子,你看卫青啊,霍去病啊,这些大功臣打天下,来见他的时候,汉武帝有时候在厕所里头就叫他进来报告,自己还坐在马桶上。你看多不礼貌啊。唯有一个人,下面太监一讲,汲黯来看你了。呦!等一等!叫他不要进来!马上穿上礼服,帽子戴好再见他。
当然,后来汲黯有一件事情犯错了,汉武帝有一度还是把他冷了,下放了。可是到汲黯晚年的时候,江西出了问题,汉武帝还是找他。汲黯来了,说,皇上,你还找我干什么?我现在也老了,又病了,你不要再找我办事。
汉武帝说,我非找你不可。
他说,为什么?
汉武帝说,江西出问题了。
汲黯说,哎呀,你不要找我,我老了,我跟你两个意见又相反,你找我干什么?
汉武帝说,拜托你,你尽管老了,我弄张床给你,你躺在床上去看江西好不好?(叫他躺着来管政治,呵!)
汲黯没办法,最后到了江西,临老死在江西了。叫“卧而治之”。不要叫你起来办公了,只要你的声望在江西,汉武帝说就行了。到这个程度。
我们听过一句话:“期期以为不可”,《汉书》上的,汲黯讲的话。后来我们写文章,都照写,不懂,什么意思?
汉武帝不是废太子吗?跟太子闹翻了,听人家挑拨,把儿子逼的死了嘛,这一段是汉武帝最伤心的事。汉武帝要换太子,什么人都不敢讲话,只有叫汲黯来。不过汉武帝也想听听汲黯的意见。汲黯一来,在汉武帝前面,汉武帝问他,我要把太子废掉!
哗!他急得一头大汗,就跪下来,“臣期、期、期……以为不可!”他大舌头,大舌头一急起来,说不出话来,“期、期、期、期……不可”,就这么一个故事。所以,“期期以为不可”就是描写当时的声音,大舌头说不出来,急得啊,脸都红了。所以叫你们读古书呢,不读搞不明白。
刚才所提到,“法家拂士”,这一段也是补充“法家拂士”的道理。也就是他讲“寡欲”这个问题。
所以,修养,“寡欲”已经很难了,完全做到了四个字:佛家道家到了最高境界――离情弃欲,就是到了佛与神仙的境界了。这不是硬性的断绝。
什么叫“离情弃欲”呢?就是孟子刚才所讲的“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叫做“离情弃欲”了,是这个问题。
因为他(同学)在前面用灯光已经催我好几次了,到时间了,他们不让我讲了。我只好听命他们在那里“期期以为不可”,啊,呵呵。
好吧,对不起,对不起诸位啊,没有留时间给你们讨论,这个时间太短暂了,下一次有机会我们再谈啊。
成功网自我暗示口诀---每天默念100遍以上,奇迹将在您身上发生!
请进入,立刻获取成功密钥!
服务热线:400-705-8801(免长话费);周一至周日为您服务
成功网的使命:协助客户拥有均衡式的成功
全国统一订购及客服热线:400-705-8801(免长途话费)传真:(020)
QQ客服号:、、583818;短信客服号:
Copyright & 成功网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