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流街道办金华对口扶贫贫连南寨岗官坑村竹笋种植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博
微信扫一扫关注官方公众号精准扶贫扎马步 发力帮扶双增收
勒流对口扶贫连南寨岗镇,“精准扶贫”理念凝聚民心
  核心提示:6月23日,一场过云雨后,连南寨岗镇万角村的空气格外清新,林木叠翠,溪水明澈,深山中的万角村静逸得像世外桃源。空蒙的群山中,有一名来自顺德勒流的男子来到村里田头。他卷起裤管,踏着黄泥,边向农户了解情况边查看芋头的长势,“芋头今天长得怎样?”当看到黄叶或有虫蛀的痕迹后,他详细询问起农户昨天的打理过程。
  顺德新闻网讯 他是勒流扶贫组组长温玉恩。一年前,他和3名组员踏上了这片顺德300公里之外的土地。他们要在这个风景如画却贫困的村庄驻守3年,除协助当地村民修建公共基础设施、发展经济外,与村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工程也是贴心的帮扶项目。
  一年过去了,从进村入户完成建档到整村推进长短期规划,勒流的扶贫成效在万角村、官坑村逐渐凸显。万角村铺设饮水管网惠及1100多名村民,新建的卫生站、文化活动室及康乐文体广场活跃了村民文娱氛围;产业扶持“输血”又“造血”,因应地方农业特性集约规划生态养殖场、芋头示范基地,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其中;发动勒流热心企业捐赠“爱心书包”、鞋、桌椅、电脑帮扶困难学子;组织医务人员义诊助医,免费送药到户,实现贫困户人口参保率100%。
  “智+力”:教育帮扶暖童心
  下午放学时分,官坑小学236名学生蹦跳着走出校园,他们身穿的统一校服,背上的崭新书包在镇里的农村小学中特别显眼。校长黎水泉自豪地说,他们学校是镇里第一所拥有统一校服的学校,“这都要得益于顺德扶贫工作组的帮忙,为学校捐赠了校服、250个爱心书包,里面还配有整套文具。”
  不仅是书包,顺德帮扶单位还给万角、官坑小学更换了一批崭新的课桌、风扇、文体设施及电脑,组建起电教室,让孩子们可以上电脑课。四年级学生梁开鸣说他的旧书包破了,妈妈只给他补,上学期领了新书包,大家都很高兴。看着眼前这群天真烂漫的“熊孩子”,老校长脸上的笑容也如孩童一般纯真,“每个孩子都有上学的权利,教育是不能输的,看到他们在课室里上课是我最开心的事。”学校里还有20名单亲家庭孩子或孤儿,黎水泉说在农村里这些孩子很自卑,一不留神还有可能走歪道,“我们准备和扶贫组开展一个‘温情计划’,让这群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据悉,去年6月,勒流街道办联同区人大常委会、区发规统局、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银行顺德分行,结对帮扶连南县寨岗镇万角村、官坑村。区、勒流街道及协助单位领导周志坤、杨小晶、麦玉团、柯宇威、卢裕宏等多次到村到户视察。经摸底调研,顺德、勒流帮扶组投入60多万元迅速启动文体康乐广场、饮水工程、卫生站三项民生工程,对于项目的开展,工作组到村到户、亲力亲为,村两委干部队伍也得到加强锻炼。万角村党总支部书记范秀强说,村里成立健身队,村里宣传队还专门编了首歌曲感谢勒流、社会各界人士的帮扶。
  “人+本”:民生工程聚民心
  去年底勒流投入16万元修建了部分村街巷之间的排水沟、农田水渠三面光、机耕路。记者在官坑村走访时,村民颜木祥、钟燕玲热情地邀记者进屋聊天,他们说屋旁边的小山坡水沟,就是扶贫组去年年底把山路硬底化后及时疏通拓宽的,因此年年雨季水浸的现象今年再没有出现。钟燕玲说,因为他们靠山边居住,以前雨季一下雨,山水就会冲垮山路,连带树木一起冲到家里,她指着膝盖说,“最深时有这么高。”
  此时,钟燕玲读一年级的孙子徐俊康放学回家,钟燕玲的媳妇说孩子现在都是自己上、放学,因为村里到学校的基耕路从原来的烂路变为400米的水泥路,当得知这是勒流扶贫组参与的帮扶项目时,钟燕玲一家连连表示感谢,“这样安全多了,我们也放心多了。”由于徐俊康今年刚上一年级,他妈妈说虽然新校服是穿上了,但孩子看着别的小孩有“爱心书包”,自己却没有就闷闷不乐了几天。扶贫组队员听到这里呵呵笑起来,“叔叔以后给你带一个,你要好好学习哦。”徐俊康乐了,绕着屋子跑起来。
  万角村是合并村,换届前两委班子组织较软弱涣散,工作组今年初支持万角村400只节能灯,更换全村村道路灯,并鼓励新两委班子加强路灯管理。新上任的村委会主任范金奎和“两委”成员曾育光一起,逐条路灯线排查,并剪掉了村里200多只接驳集体电线“路灯”。第二个月后和工作组算了笔帐:原来村集体每月电费负担约3000元,之后负担900多元就足够;筛掉“电老鼠”后,集体一年就节省了二万多元的电费支出。
  村委新班子此举得到了绝大部分村民“拍烂手掌”赞好,就这样,新上任的村委会迅速树立威信。“当时没想别的,扶贫组这样全身心帮我们,自己村里却有‘电老鼠’,太说不过去了。”范金奎回忆时笑说,“从扶贫组学到了村务要规范,也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勇气。”
  万角、官坑两个村都近3800人,贫困户均有300多户,原本较涣散的民心,因勒流扶贫工作组的进驻,加上新任村委会成员的努力,很快将全村村民民心凝聚起来,很多之前被乡村各种习俗束缚的项目也建设起来了,如曾经受阻的新建公厕,“村民认为宗祠侧边建公厕影响风水,因而阻扰施工,经过多番劝说才定下来。”温玉恩表示,帮扶的民生项目设想是整村推进,全村受益。
  现在新建的康乐文体广场有1000平方米大,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及系列康乐健身设施一应俱全,现在一到晚上,广场老幼妇孺跳起广场舞,孩童玩耍,非常热闹。乘凉的村民黄海珠高兴地说这些设施很便民,“有了这个广场,我们饭后就可以出来活动了。”
  “利+益”:让贫困户收获“第一桶金”
  集体增收、到户增收是扶贫的重要任务。今年开春,区、街道领导周志坤、麦玉团等在万角村种下第一批槟榔芋,槟榔芋成了村里种植作物“大家庭成员”。工作组介绍,今年村里槟榔芋种植面积达到近80亩,尤其是集约土地40多亩规模种植,为村里产业化种植迈出重要一步。
  今年春节前后,工作组发出300多份农户种植意愿调查表,为了鼓励更多的贫困户自力更生种植,扶贫组副组长罗伟强、队员吴卓峰和村干部连夜入户耐心劝说农户,并紧密联系当地公司,采用“公司+农户”模式经营槟榔芋,由工作组提供种苗和农药化肥,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和田头保底收购,目前该品种长势良好。
  为什么一向种植水稻、玉米、番薯的万角村转为试验种植芋头呢?扶贫组给农户李锦华算了一笔账,按每亩种植1200株,亩产可到斤,亩产值可超过5000元,比种玉米亩产值不过几百元好多了。芋梗还可利用起来,比现在稻谷、玉米、花生、番薯的产值都高,更重要的是,槟榔芋种植劳务时间拉长,村民有了深耕细作的项目,有了田间地头的“牵挂”,距离“第一桶金”也就不远了。
  目前工作组正在万角村推进水产养殖基地建设,家庭作坊、贫困户莲藕草鱼种养创业等项目也在密锣紧鼓准备中,规划引进顺德养殖混养技术,推动贫困户自立种养观念转变。“第一年我们是示范种植,我们提供的不仅是‘鱼’,还有‘渔’,选择的项目都是可复制性的,为的是扶贫组撤出后农户也可自行种养。
  在官坑村新建的养殖基地,目前已分二批投入6000只鸡苗养殖走地鸡。工作组介绍,官坑村山地非常适合养殖走地鸡,并衔接周边地区阳山、连州消费市场,每年避开禽流感期间的投产、出品,采用“公司种苗投产、收购+养殖专家零月薪产出提成+工作组资金资助”合作模式,风险共担,规模养殖。此外,今年4月,勒流投入80万元,帮助万角村、官坑村入股连南县板洞水库发电集团,帮助两村集体收入每年增收合共9.6万元。
   心声连线:
   “帮扶工作也是人本工作,‘人’甄选对了,事半功倍,帮扶项目就成功一半,反之就加重扶贫开发成本,一年来的帮扶工作让工作组切实体会到,人的趋利积极性引导好了,其自强脱贫、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就建成一半了。”
   ——勒流扶贫领导小组组长卢裕宏
   “不知不觉到这一周年,工作只有加码,不能松气偷懒,只要能帮到村里,自己也得到锻炼,再辛苦些都值得。”
   ——勒流扶贫工作组组长温玉恩
  “勒流帮扶组这样帮我们,我明白他们的苦心,我们现在的志气不会冷下去,不然就对不起他们了。”
   ——万角村村民李锦华
  记者手记:
  扶贫队员,最可爱的人
   “都说‘九转十八弯’,而这里不下二十弯!”汽车沿着陡峭盘绕的山路蜿蜒而上,一边是山坡,一边是山坳。6月23日,这是记者第一次踏足连南寨岗万角村的感受。而就在这沟壑纵横的群山中,勒流扶贫队4名队员到村里上山下山,走家串户访民情、建项目,思考的都是如何为村民带来脱贫的“活水”。1年过去了,扶贫组的最大感受是集约民心比集约田地开展项目难上百倍,“并不是‘给钱’这么简单。”
  如今,扶贫组员用质朴和真诚叩响每个村民的家门,几乎每一户村民老远就热情地喊着组员进来坐坐,得到村民的爱戴,扶贫组凭的是一腔热诚及精研“精准扶贫”的理念:从“精确的项目”到“合适的人”,再到“精准管理、推行”。这一切都确实为村来带来了可喜的变化,村民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的。
  扶贫队员,向这群最可爱的人致敬。
  文/珠江商报记者吴景邦 通讯员温玉恩
  图/珠江商报记者吴景邦
声明:未经珠江商报社授权或同意,不得转载本报新闻,违者追究法律责任。连南寨岗镇:山水古韵长 瑶汉一家亲【】【字体:
】【】稿件来源: 南方日报发布时间: 16:09:43
同冠水,《水经注》称“涟水”,发源南岭之萌渚岭南侧的黄莲山,北流寨岗圩、高滩坝、马鞍山、鱼步至黎埠圩,户村(今扶村)水汇入,又经凤山、大塘,滑石堡,出同冠水口入连江。是连南瑶族自治县县内连江三大支流之一,全长57公里,流域面积650多平方公里。今境内有阳山县黎埠镇、连南县寨岗镇及大麦山镇部分地方,生活着13万汉瑶人民。
考察北江文化,同冠水很自然就进入笔者的视野,特别是位于同冠水上游的寨岗镇,以其吸纳了众多姓氏族群聚居而引起笔者的浓厚兴趣。这个粤北小镇到底有什么魔力?走进寨岗,两岸群山环绕,林海茫茫,农林水利矿产资源丰富,也许这就是自古以来瑶汉民族生息繁衍的根基。
历代迁徙成就多元文化
寨岗镇旧属阳山县,1953年起划归连南瑶族自治县辖治。寨岗不仅风光秀丽,而且历史悠久,民风古朴,是粤桂湘边的重要圩镇之一。1974年,考古人员在马鞍山腰发现新石器时期打制的石斧、石凿、骨针等一批文物。1986年又在马鞍山靠近同冠水一侧的山腰发现春秋战国时代的瓦片多块。从发现的文物推断,距今五千年至一万年前已有居民在寨岗活动。
现在聚居在寨岗的汉族各姓氏,其祖先多数是外来的移民。据2006年概算,寨岗镇所辖的23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以男氏为标准的姓氏共91个(含过山瑶、壮族),长住农村的79姓。他们的祖先从中原迁入福建、江西及粤东、粤北、粤西地区之后,再迁入寨岗。
可以想象,当年一代又一代的移民者跋山涉水来到粤北时,是同冠水一带的山川绿野,向他们敞开了宽广的胸怀。奔腾不息的同冠水,洗涤了他们身上的汗污,安抚了他们的心灵,于是他们在这条河的两岸居留,生息,用勤劳的双手,在荒芜之间,开辟自己的一片家园。
据《寨岗镇志》记载,世居阳爱村、金光村、官坑村的班、梁、蒋、颜、邓、徐等姓氏,其先人均来自珠江三角洲,他们到寨岗屯田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明代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社墩村的岑氏、余氏,万角的邓、莫、胡等姓氏,山心的谢氏等,其祖辈亦均明代的移民,分别来自南海、番禺和顺德。
上述姓氏,操近似广府语音的“本地声”,被通称为“本地人”。迄至清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以曾、罗、李、潘等姓氏为代表的大量外来人口,先后从粤东各地迁入,这些人讲“客家话”,被称为“客家人”。寨岗的人口,乾隆时不足2000人,而咸丰年间已超过万人。
当然,大量外来人口落籍在寨岗,也将外地的耕作技术、社会风俗和文化传统,带到了寨岗,对寨岗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正是这样,由于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奋斗,由于瑶汉民族的共同参与,由于本地人客家人的携手努力,才使边缘偏僻的寨岗山区,不断得到开发,使寨岗的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得到发展和进步。
显而易见,寨岗一邑,是瑶汉相邻,杂姓而居之地,是多种语言、习俗和文化传统并存之区。历史上,韩愈曾任阳山县令,刘禹锡曾为连州刺史,韩风刘韵,在寨岗亦有传承和影响。寨岗人的精神风貌,就是在这样多样化的环境中孕育出来的,那是勤劳、团结、上进的精神。
大量外来人口落户
寨岗自明朝万历十年始置乡,对元朝以前的姓氏人口如何传入无从考证,亦无人口传入的记载。为何明清时期境外大量人口迁入寨岗?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据考证,一是奉命“平瑶”入籍,考查史志发现,明代至少有3次调军驻守境内,即通过设卫、所,把军人及家属就地安置防守,就地屯田,成为本地族群。二是逃难逃荒入籍。考查境内客家族群族谱,多数没提到迁徙缘由,吴姓族谱记载:原乡珠玉坑人稠地窄,服食维难……由此可见逃荒、避难是一方面原因。三是经商入籍,寨岗街的赵、朱、刘、胡等姓氏,均从湖南迁来寨岗圩经营日杂、染布、补锅等生意而入籍寨岗。四是原籍兄弟多,田地少,背井离乡迁来境内谋求发展入籍。
现分别居住于寨岗墟下(鸡骨坳)、以及山心黄泥塘等处,讲河源话的曾姓人家,本来居住于广东河源清溪,其远祖为山东武城曾氏。据记载,乾隆年间,武城曾氏自河源清溪移居新宁(现台山),十多年后,再迁移至寨岗。那么,为什么会从河源到台山再拐个弯前往寨岗?据了解,清代中叶,广东西路曾发生过一场旷日持久的、极为悲惨的“土客”械斗,使他们无法在台山立足,不得不再一次走上艰辛的流亡之路。
由此观之,历史上的外地人口之所以大量涌入寨岗,决不是无缘无故的,他们是在各地遭遇过艰难曲折,走过了坎坷崎岖的道路,才走向寨岗,在寨岗立足下来的。
悠久的历史,加上众多姓氏的聚居,使寨岗镇内古建筑、古墓、古碑文石刻遍布。金鸡曾氏宗祠、高滩坝罗氏宗祠、金光李氏宗祠、石径潘氏宗祠、社墩张氏宗祠……班氏古墓、罗氏古墓、潘氏古墓……这些古建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从“半年糠菜半年粮”到楼房小轿车
寨岗居民姓氏源流支派庞杂,同一源流有不同姓氏,同姓氏有不同支派。乡人的祖先到寨岗定居几百年的岁月中,历经沧桑,都有一部迁徙奔波、耕山垦土的艰苦奋斗的创业史。
据当地的老人回忆,新中国成立前,寨岗境内交通闭塞,经济贫困,文化落后,社会发展非常缓慢,瑶汉群众“半年糠菜半年粮”,生活极为贫寒。过山瑶民的日子更是难过,住的是树皮茅草屋,照明用松香竹柴火把,冬天烤火取暖御寒,“野菜山果作饭饱”,苦不堪言。
建国之后,寨岗圩镇先后办起粮食加工厂、食品加工厂、竹器社、木器社、机缝社、铁器社、农机厂等集体性质企业。1986年后,随着国家的体制改革,这些企业歇业;而民营、个体的饮食服务、机电维修、药品销售、百货批发、零售等等行业兴旺发达。
圩镇建设也日趋完善,原用鹅卵石砌成大街、横街、老埠街等经拓宽修整成平坦的水泥街道。上世纪80年代始,富裕的寨岗境内外农民把住宅建在圩镇,房屋转向多层化,房屋建设扩至老埠、沿河两岸、车站一带、商业街两旁和新开发的城北新区,城镇旧貌换新颜。至2009年,寨岗圩镇建成有7条大街,小巷13条总长约8公里,城镇(区)常住人口1万多人,成为初具规模的小城镇。
走访寨岗,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这个山区小镇的繁华一点也不比珠三角的一些镇差,圩镇高楼鳞次栉比,耸立于街道两旁,货车、农用车、小轿车、摩托车,在公路、街道来来往往,忙忙碌碌。这一切,都彰显着古老寨岗焕发出新的活力和潜力。(责任编辑:刘青)
查看更多评论&
· · · ·
······农综改给官坑村带来幸福年
&&&&来源:114贸易网-焦点新闻频道
高盛:为什么我们坚信美联储12月加息?团伙注册空壳公司 百余老人被骗逾300万 罗杰·费希尔:G20成员国应承担领导责任发挥表率作用(短讯)美国5月S&P/CS20座大城市未季调房价指数月率增长1.1%,预期增长1.3%,前值增长1.1%父母的期许为什么会压垮一个人?
上海期货交易所沪铅期货行情( 15:45)07月30日金兰首饰最新黄金价格285.002016 Smart ForFour 轻度伪装谍照曝光证监会:已对24个程序化交易账户采取限制措施成都一马当先 攀西经济区回升幅度最大法国 高税收仍难解财政失衡问题五星泳池无证经营美寻宝家庭发现300年前沉船宝藏 价值百万美元 Crane第二季度盈余符合预期(锐参考)有些人的基因导致既聪明又长寿匹凸匹上半年净利亏2340万 金融信息服务占比低胡任标:守而未攻 再探底徐家山跨线天桥爆破拆除 8月3日起高速路封闭强文江和他的“纠错秘籍”太湖百亿资本广场2020年初现雏形 长兴县金融招商会在杭举行别小看美联储加息0.1%的可能性 万一兑现了呢?端午节特惠 佳能70D套机邵阳仅售6980元3D打印—骨科医师的新武器中职学校一阶段共录取9610人()“猜猜我是谁”是个圈套灰指甲人群申领通知“花园”诱惑“好色之徒” 彩铅价格翻数倍还断货传工行(01398.HK)副行长郑万春或出任民行(01988.HK)行长分类清凉体验性价比首选 北影GTX960猛禽07月28日上海金交所Au99.99价格219.65(互动)探路者:会加强对冰雪项目产品的研发高尔夫店内现车充足 购车最高优惠1万元鸡蛋卷出新花样日本安保法案启动参院审议一个起火一个生烟 两客机几乎同时紧急疏散乘客江苏:金坛长荡湖旅游路首段7.2公里通过交工验收煤化工进入一个发展新周期百元级良心制作 魅蓝2外观赏析电动汽车安全再成焦点 动力电池发展面临六大挑战9月初上市 北京现代全新途胜明日下线中国高效电机制造技术已和世界接轨釉的基本要素(二)旅游投诉全能大屏更懂你 联想G50-80-IFI南宁促
  南方日报讯  (记者/刘阳通讯员/李忠华)近年来,自从农村综合改革在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百里瑶山深入推广以来,广大农民得到实惠,改革的热情被迅速点燃。笔者日前从该县寨岗镇官坑行政村了解到,其所属的几个自然村目前都在建或已建成文化广场,将妇女们从电视前、麻将桌前吸引到广场舞舞场,1400多亩荒山也在今年连片开发种上竹笋。同时,能提供医疗、金融等服务的社会综合服务站也将在年内提供使用。  文化广场建成远离麻将桌 跳起广场舞  大树村小组是官坑村19个村小组中的一个,有800多居民,该小组以两棵百年大榕树而出名。据村民介绍,其宗族在几百年前搬来之初就有了此榕树。  近年来经过充分的发展,包括大树村小组在内的官坑村逐步走向富裕,村民对文娱生活以及居住环境美化舒适也有新的追求,但该村由于长期以来没有文体场所,村民无适当的悠闲去处。  “我们村很多人出去打工,留下的都是上年纪的老人、妇女和小孩子,而且现在种田都是半机械化,不用牛而是拖拉机,收割则用的是收割机,人们的空余时间很多。”官坑村村民古瑛基介绍,因此不少村民晚上只能看看电视,更有村民也因此染上了赌博的恶习。  而随着美丽乡村在连南的深入开展,近两年该村建了多个文化广场,基本覆盖了每个自然村。以大树村小组为例,其在顺德勒流扶贫工作小组的帮助下,建成了一个占地1000平方米的“大树公园”。  随着该广场的建成,村群众精神文化活动逐渐活跃起来,该广场上经常活跃着村里健身队、文艺宣传队文体活动身影,晚上也有村民“把酒话桑麻”。大树公园的建成已成为官坑村新农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我们村小组的广场是今年开始建的,现在设施还不完善,但每天都有很多村民聚在广场上吹吹水,还有60多人在这里跳广场舞。”官坑村下围组村民罗雨亭介绍,该村民小组目前也在建设文化广场,目前已经整好了1亩多的土地,过两天就要铺水泥。而在未来,该小组还计划在广场上装上健身器材、灯光、滑梯的设施。  连片开发山地打造竹笋全产业链  官坑村和清远的很多乡村一样,面对着地少人多的问题,全村近4000人,平均每人所占有山地和水田很少。自从农综改在清远深入落实以来,该村的思路更活了,就在今年,该村里整合了1400亩荒废山地建笋林。预计未来能年产竹笋上百万公斤,更多农户将因此走向富裕。  “这些土地的承包权多数都归村民个人所有,之前都是荒废的丘陵地,每家平分下来就一亩多,根本没法规模化开发。”官坑村村支书颜志锋介绍,“我们的模式是在顺德帮扶队伍的帮助下,村委托管连片种植竹笋,等成功后再转交给农民种,而所有的收益都归农民所有。大片的竹林不仅有经济效益,而且成林后还可以美化环境,配合村里发展旅游业以及农家乐。”  为何要选择种植竹笋,而不是砂糖橘、茶叶等其它农产品(000061,股吧)?据挂点该村的顺德勒流扶贫工作小组朱德龙介绍,官坑村当地水资源较丰富,土质均为沙粒黄泥土,适合竹笋生长,且当地有种植竹笋的传统,在90年代始,群众已经开始种植竹子以为自家耕作劳动工具或作菜园围栏所用。另据了解,这些竹子种植成活后基本不用人工养护,只靠村里的老人和妇女就很容易管理。  种竹笋仅是构成竹笋产业链的第一步,据颜志锋介绍,未来该村还会建设竹笋加工厂和网络销售平台。“就算是贷款也要建深加工厂,没加工过的竹笋,可能每斤只有几毛钱,加工过就要几元钱,十几元钱。产业链形成后才可形成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综合服务站启用足不出村享受一站式服务  2015年对于官坑村村民来说,是幸福之年,除了有可以致富的笋林、可以丰富精神生活的广场之外,该村的综合服务站也将在年内投入使用。这个服务站包含了公共服务平台、农村金融信息化办公室、农资社、超市、计生服务站、卫生所等多重功能,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一站式服务。  年近五旬的罗水松是该村上围片区人,虽然村里早通了网线,但他并不会在淘宝上买东西。如果买大宗家电都要去连南县城甚至连州等地,很不方便,且价格并不一定便宜,而到综合服务站投入使用后,将会有专职人员在其中为包括罗水松在内的数千村民网上购物。  记者还注意到,该村的服务站还包括医疗服务内容,据颜志锋介绍,现在村里有两家诊所,营业地点都是在医生自己家中,服务质量和卫生环境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而在综合服务站投入使用后,这些诊所都将在其中营业,且未来医生将会由村里聘请,更好地保证服务质量。
本报邯郸电(通讯员武龙 记者陈正)7月28日,记者从铁路部门获悉,邯郸火车站将自7月31日—8月29日,加开北京西~邯郸K5213/4次旅客列车。  此次加开北京西~邯郸K5213/4次旅客列车具体情况如下:  1.北京西~邯郸K5213/4次开行时间  7月31日—8月29日逢周五、六开行。  2.北京西~邯郸K5213/4次具体运行时刻  邯郸~北京西K5214次:邯郸07:15开,邢台07:
(中关村(000931,股吧)在线福州行情)小米Note顶配版是一款拥有4GB RAM内存的八核旗舰级智能手机。今日,该机在经销商福州月月数码(分期付款)(联系电话:7/)处金色  售价2845元。喜欢的朋友可以到福建省福州市大利嘉城写字楼南楼14层A05楼下是汉堡王处购买。  图为:小米Note(顶配版/双4G)  小米Note顶配版正面采用一块5.
民生行长一职空悬半年后 工行副行长郑万春或空降补缺酒巷 优衣库发布新季财报,最大市场依然在中国和韩国全能大屏更懂你 联想G50-80-IFI南宁促
(编辑:絮儿)
114 贸 易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114 贸 易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口扶贫工作总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