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黄帝内经 气机升降》中"降居"的"降"念什么音

[转载]《史记&黄帝本纪》原文与翻译
&&& 《史记
黄帝本纪》原文与翻译
  原文: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翻译:黄帝,是少典部族的子孙,姓公孙名叫轩辕。他一生下来,就很有灵性,出生不久就会说话,幼年时聪明机敏,长大后诚实勤奋,成年以后见闻广博,对事物看得清楚。
  原文: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躯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翻译:轩辕时代,神农氏的后代已经衰败,各诸侯互相攻战,残害百姓,而神农氏没有力量征讨他们。于是轩辕就习兵练武,去征讨那些不来朝贡的诸侯,各诸侯这才都来归从。而蚩尤在各诸侯中最为凶暴,没有人能去征讨他。炎帝想进攻欺压诸侯,诸侯都来归从轩辕。于是轩辕修行德业,整顿军旅,研究四时节气变化,种植五谷,安抚民众,丈量四方的土地,训练熊、罴、貔(p&,皮)、貅(xiū,休)、(chū,初)、虎等猛兽,跟炎帝在阪泉的郊野交战,先后打了几仗,才征服炎帝,如愿得胜。蚩尤发动叛乱,不听从黄帝之命。于是黄帝征调诸侯的军队,在涿鹿郊野与蚩尤作战,终于擒获并杀死了他。这样,诸侯都尊奉轩辕做天子,取代了神农氏,这就是黄帝。
  原文: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
  翻译:天下有不归顺的,黄帝就前去征讨,平定一个地方之后就离去,一路上劈山开道,从来没有在哪儿安宁地居住过。黄帝往东到过东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往西到过空桐,登上了鸡头山。往南到过长江,登上了熊山、湘山。往北驱逐了荤粥(xūn
y&,薰玉)部族,来到釜山与诸侯合验了符契,就在逐鹿山的山脚下建起了都邑。黄帝四处迁徙,没有固定的住处,带兵走到哪里,就在哪里设置军营以自卫。
  原文: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策。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翻译:黄帝所封官职都用云来命名,军队号称云师。他设置了左右大监,由他们督察各诸侯国。这时,万国安定,因此,自古以来,祭祀鬼神山川的要数黄帝时最多。黄帝获得上天赐给的宝鼎,于是观测太阳的运行,用占卜用的蓍(shī,师)草推算历法,预知节气日辰。他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治理民众。黄帝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推测阴阳的变化,讲解生死的道理,论述存与亡的原因,按照季节播种百谷草木,驯养鸟兽蚕虫,测定日月星辰以定历法,收取土石金玉以供民用,身心耳目,饱受辛劳,有节度地使用水、火、木材及各种财物。他做天子有土这种属性的祥瑞征兆,土色黄,所以号称黄帝。
  原文: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日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日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翻译: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建立自已姓氏的有十四人。
黄帝居住在轩辕山,娶西陵国的女儿为妻,这就是嫘祖。嫘祖是黄帝的正妃,生有两个儿子,他们的后代都领有天下:一个叫玄嚣,也就是青阳,青阳被封为诸侯,降居在江水;另一个叫昌意,也被封为诸侯,降居在若水。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名叫昌仆,生下高阳,高阳有圣人的品德。黄帝死后,埋葬在桥山,他的孙子,也就是昌意的儿子高阳即帝位,这就是颛顼帝。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几天前开了个帖子说《史记》,因为准备把史记认真的读一遍,所以记述下来作为胡思乱想的读后感。结果写着写着就写成野史故事了,索性开个新帖,说一说从黄帝开始到秦统一中国之前的那段历史。    本帖的历史讲述标准:以《史记》为写贴蓝本,不以考证学考古学历史学等为准绳,所以只能放在“野史乱弹”中,以讲故事的形式,边读史记边瞎掰那段历史。    本帖没有存稿,所以只能不定时更新。  ----------------------------------------------------------------------------    《史记》开篇就说:黄帝者,少典之子。。。    但楼主属于发散思维,为了让大家一开始就适应楼主的思维方式。。。    我先从神农氏说起。      打猎属于饥一顿饱一顿,有的部落发现可以靠种植谷物来养活一家老小,于是开始了耕种,但是那种植物能吃,哪种不能吃呢?这个问题可不是儿戏,而是性命相关的问题。      一不小心,吃了有毒的植物,剩下的时间,就要在等死的时候,顺便思考一下生存还是毁灭的哲学问题了。    500字,应该到了,怎讲还不让发!接着写。    大家对于吃谷物的这个活法产生了怀疑。        正在此时,一个神人降生了,有个部落里面出来一个人,据说他的身体是透明的。吃什么东西都能在肚子里看得见,根据身体的反应来试毒,于是他就成为了当时的测毒药的银针了。        这人后来被人尊称为神农。        他的部落被称为神农氏。        神农氏部落的人对谷物种植很有研究,不但知道哪些谷物能吃,还知道如何把这种谷物种出来。        各个部落的人听说了这个事情,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懒惰情绪显现出来,可以不用追几十里去追一只兔子养活一家子,真是MY God。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2.     各个部落的人慕名而来,他们从神农氏那里,学会了种植谷物,他们都一致认为神农氏是他们的老大,神农氏派出了自己的农业专家对各个部落进行指导,各个部落一致掀起了“农业学神农”的热潮,那些农业专家也成为最早的村官。      有的部落如果欺负别的部落,农业专家会吧这个情况报告神农氏。      神农氏就把那个部落首领叫过去,狠狠的进行批评教育,强调不能搞霸权主义。      神农氏的讲稿大致如下:我们各个部落之间,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我们神农氏对你们部落的援助,是没有附加任何条件的,现在你们怎么可以欺负其他部落呢,如果你们继续这样,我们就撤出我们所有的农业专家。      事情很快得到了解决,因为“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现在天天在家都能吃上热米饭,谁还想回到野人时代啊?各个部落首领都明白这一点,所以纠纷也不多。      但是,问题很快就来了,因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咱的脑细胞比其他动物多,人的寿命也长,不像低等生物虫子那样早上出生晚上就挂了,所以人类的技术可以一代代的传下去,遇到那个部落中有人基因突变变得异常聪明,反而还会给神农氏的专家们,普及一下转基因食品的最新知识。
  和喽猪xiaojiji 一样短。
  慢慢的,神农氏的优势就失去了,此时神农再给人讲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没有部落能听的进去了,再加上老天总不会年年风调雨顺,收成不好的时候,大家互相为地盘打来打去,也就不足为奇了。      神农氏一看这情况,叹口气:人心不齐了,队伍不好带了。算了!老子不管了,你们这群白眼狼互相咬去吧。      但有的小部落撑不住了,原来还有老大哥撑撑腰,现在没人管我们。我们没招谁没惹谁,本来基尼指数就够高的,贫富差距就够大的,日子过不比野人好多少,现在还动不动还有人来抢我们嘴里的余粮,这日子要怎么过啊!    他们在风雨中,仰天悲声呼喊道:苍天啊,额的神啊,快来救救俺们吧!      随着一声霹雷,一个声音传过来:亲,去找有熊部落的轩辕!    又一个声音道:亲,去找公孙!    还有一个声音道:亲,去找黄帝!      刚刚高兴起来的部落首领差点晕过去,“额的神啊,到底该找谁啊?”
  @tsd2-01-13 09:38:33    和喽猪xiaojiji 一样短。  -----------------------------  谢谢顶贴,帖子会慢慢长长滴。。。
  支持,潜力贴
  不疼不痒!
  黄帝,姓黄,名帝,简称黄帝。      天涯论坛七种武器之一--鸡蛋不断朝楼主砸来,楼主连忙躲在盾牌后边,重新翻书。可恶!原来黄帝不姓黄,秦始皇不姓秦,唐太宗不姓唐,孟姜女不姓孟,于是楼主站在满地的鸡蛋中,整理一下头上稀疏的寸发,郑重宣布:      黄帝,姓公孙,居住在姬水一带(大概位于陕西中部),所以又姓姬,户口本上的出生地是轩辕丘。他的名字叫轩辕,是有熊部落头领的大公子,后来被老百姓称为黄帝。    谁再说黄帝姓黄我和他急。    (关于黄帝的出生地,虽然一致认为黄帝只能出生一次,虽然人不能同时踏入两个河流,但是有关部门不答应。于是有关领导说是山西,有关领导说是河南新郑,具体出生地点根据文化产业化的需要被“专家”不断增加,如果要有志于瞻仰真正的轩辕陵,至少具备王国维的各种国学地理学甲骨文学等知识。)。    根据后代人的考证,黄帝姓姬,炎帝姓姜。    至于轩辕什么时候被称为黄帝呢,我还没有讲到,但是我们先暂且提前称呼他为黄帝。    鉴于还有很多不明真相的人继续扔鸡蛋,所以只好给大家继续普及一下相关的知识,黄帝和古人的姓是怎么来的。
  把姓这个字拆开,就是 女--生,也就是女子所生的意思。人类社会最早是母系社会,男女关系比较混乱,人们只知道母亲是谁,不知道父亲是谁,所以姓的作用类似于这一堆孩子是谁生的。不要小看这个姓的发明,从人类优生学的发展来看,它可是具有遗传学、基因学、精神病学、医学等学科的基础,为什么这么讲呢?    原来那个时代的古人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同一个妈生的孩子,如果乱搞男女关系,那生出来的孩子痴呆的比较多。虽然那个时代还没有普及到遗传学的知识,但人类认为这是神不允的行为,于是就制定出”同姓不婚“的规定。此时,姓也起到了判断结婚条件的识别作用。    当然到了黄帝时期的父系社会,姓已经不是母系社会的那个概念了,这个姓的来源就多种多样,有从地名来的,有从部落图腾来的,所以黄帝的姬姓,是来源于姬水的意思。        至于黄帝又姓公孙,有些史学家感觉不太对,因为公孙这个姓氏来源于春秋,公孙两字,用来泛指王公贵族的后代。有些王公贵族的后代以公孙的称呼为荣,便相延世代成为姓。      老百姓的姓呢?对不起,他们没有,因为上古时期,老百姓是只称名,不称姓的,只有贵族才能用姓。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监管部门不力,很多人也可以布衣拜相,所以姓变成不是贵族所专有的了。严格来讲,“百姓”这个词,原来是指那些贵族们,并不是现代所指的老百姓。    在我卖弄百度来的知识时,读者估计已经剩的寥寥无几了,大家先别走,我马上接着讲黄帝。    
  神农,据本地宣传部的考证他老人家几千年前是生活在俺们这里的,前十来年还树了个座炎帝像,结果引起邻县市不满, 他们也给老人家树了座像, 说是他们那里的人,一时传为笑谈    《我的幸福我做主》  聊赚钱、聊职场、聊情感,聊健康、聊幸福、聊快乐
  @人民爱政腐   --------------------  谢谢支持,黄帝轩辕的故居各地都再争,官方不应该推波助澜,官方认证太多反而不是好事,正如中国卖的拉菲比进口的还多好多倍,明白人都知道那些有钱人喝的都是假拉菲。同理,黄帝只有一个。      @门外之人
11:51:11    不疼不痒!  -----------------------------  呵呵,这个是写着玩的,暂时没想好自己的文风,可能会随着写下去有变化。          @free-13 10:37:02    支持,潜力贴  -----------------------------  谢谢支持!
  欢迎加入历史群、
  3.    公元前2599年,居住在渭河流域附近的有熊部落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件足以影响中国五千年历史的大事。    部落首领少典家,添了一个儿子,少典给这个孩子取名为轩辕,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黄帝。     (关于黄帝的出生时间,比我的戏说还戏说。)    黄帝从小就是神童,类似于超能者,出生几个月就能说话,长大后很快就接了父亲的班,成为当时最年轻的部落首领。相比其他的部落首领,黄帝无所不能,特能思考,人称:黄帝一思考,上帝就发怵。      当时各个部落之间争斗不休,经常为了一亩田,一只牛打的不亦乐乎,小部落更是成为被蚕食的对象。黄帝看到当时的纷乱的社会环境,很快意识到,要保家卫国,靠传统的部落百姓参战的方式,已经阻止不了战争,而是要建立起一只职业的战斗队伍。      打仗,不能硬打,也要讲究技巧,更要有科研精神,要研究战争的艺术,还要研究战术。      黄帝的部落是游牧民族,他训练了一支职业的军队,而不是由靠战时才拿起木棒格杀的原始人。      黄帝娶了西陵部落的嫘祖为妻,在替老丈人打败欺负西陵部落的人后,黄帝认识到自己的养兵的策略是对的。于是他开始向各个部落暗示,自己在其他部落被欺负的时候,黄帝有能力帮助他们。      当然,助人为乐也要讲究技巧,特别是自己还不够强大的时候。      东方红,太阳升,世上出了个活雷锋。被欺负的六神无主的那些部落,感觉自己总算是找到组织了。黄帝先帮助找那些小部落,找那些小部落之间的纷争试刀,几次下来,部落之间都知道有个叫轩辕的人。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黄帝的名气打出去了,赢得了很多部落的尊敬。
  各个部落开始和黄帝联络,黄帝开始以维和部队的角色调解各个部落之间的矛盾。      此时,比较强大的两个部落,是黄帝最大的两个对手,一个是和自己同在渭水流域的炎帝部落,一个是东边长江流域的蚩尤 (chī yóu )部落。      炎帝部落,据说是神农氏的一支。      神农氏擅长种谷物,而炎帝的部落,在发展的农业的同时,更是擅长开荒,而且是用火开荒。      炎帝势力逐渐强大,开始占领其他诸侯部落的土地,这些部落找到黄帝,黄帝告诉他们:炎帝太强大,我暂时也惹不起,我们部落的大门永远向你们敞开,你们可以来投奔我们,我们可以联合起来,我会帮你们夺回土地。      黄帝手下的人见黄帝一直不和炎帝开掐,急得问道:“首领,我们什么时候动手。”      黄帝说:“等一等。”      “要等到什么时候。”      “等时机。”黄帝说:“我们的实力和炎帝相比,还不够。”      战争,虽然是两方军队的竞争,但背后也是经济实力的比拼,要养士兵,还要收留其他部落的人,没有粮食不行。但当时粮食还不够,因为能够种植的谷物还不够多。      经济实力的比拼,又变成人才的竞争,以及创新的竞争。
      黄帝
  4.     黄帝隐约明白一个道理,但是这个道理他一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一直到现代我们才知道,他一直要表达的那句话就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当时的人越来越多,吃的东西却没有同时增长,这是一切争端的根源。      民以食为天,有了吃的,自然会有人跟着自己,谈理想都是扯淡,首先是要多产粮,下面的人吃饱才会跟着自己走。      黄帝做的和神农氏不一样,他没有亲自去自己研究各种新的技术,他不想成为专家,不想成为爱迪生式的人物。因为他思考之后,他明白自己也就只能活个两三百岁而已,如此短暂的生命,和浩瀚的宇宙相比,自己实在是太渺小了。    所以他要做的,不是成为专家,而是寻找专家,培养专家,创造适合专家生活的土壤(不要想歪了,不是活埋),这个土壤就是一套政治经济军事的制度。      其实就是一句话,那就是要进行制度的创新。      两千多年之后,有一个人仰望星空,思索了很久之后,突然灵光一现,似乎一下子和黄帝心灵相通, 说出来一句流传至今的话:“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而随无涯,殆矣!”    (插播两个名词--(1)黄老之道:战国时期主流道家学派,“黄”意指黄帝,“老”意指老子。 (2)老庄:指老子和庄子。)  
      蚩尤。    九黎部落的首领,他在被后世被称为战神。    他是黄帝的另一个强大对手。       “蚩”,如果我们拿着放大镜仔细看这个字,一直盯着看五分钟之后,就会发现,这个蚩变成了一只大怪虫头上长着两个角。    蚩尤,在传说中,正是长着铜头铜角的妖怪,黄帝那个时代的人,不知道那个东西其实是铜面具,所以对蚩尤是敬畏害怕,见到蚩尤就望风而逃,更是把蚩尤说成了吃人的妖怪,可惜当时没有有关部门的来辟谣,所以使人们对蚩尤产生了很大的误解。    黄帝虽然不相信蚩尤部落的人是妖怪的说法,但他对蚩尤也有偏见,因为他认为和炎帝相比,蚩尤部落的人嗜杀成性,是异族。    他在分析了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后,得出如下结论:    1)炎帝方面,很多部落都听命于炎帝,虽然他们之间的联盟并不稳定,但是暂时还是会和炎帝一起,自己只有多联络更多的部落,才有实力战胜炎帝。    2)蚩尤部落方面,他们的武器和战斗力,远超自己,所以自己要保持实力,暂时不能和蚩尤硬碰硬。    3)炎帝和蚩尤都在积极扩展自己的领地,两个部落之间早晚会有战争,在双方互相消弱之后,自己就有机会分别战胜双方。    于是,黄帝主动将领地迁移,让出一片地方,让炎帝和蚩尤互相争夺,而他闷头搞生产,广招人才,操练兵士,搞部落联盟,积极备战。      
  搬个小板凳慢慢看~楼主要好好扒一扒蚩尤,个人觉得历史上把这个人丑化了!
  @临门一小脚
22:54:44    搬个小板凳慢慢看~楼主要好好扒一扒蚩尤,个人觉得历史上把这个人丑化了!  -----------------------------  谢谢支持,有支持就有继续写的动力。    本来蚩尤想一笔带过,既然有读者想看,我就多写写这个人。只是担心会让你失望,因为我这个帖子名字就是戏说,并不会有太多的相关历史考证类的资料,而是会偏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5.     黄帝有自己的小算盘,他认为虽然蚩尤部落比较凶悍,但也只是一个野蛮小部落,所以炎帝最终会打败蚩尤,于是他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如何战胜炎帝身上。    他做了下面的事情:    1)分析炎帝的优势。    炎帝实力在于其农业技术发达,战斗实力也比较强,这也是其他部落和炎帝结盟的原因。于是,黄帝招收农业专家组成了农业科研小组,他的专家们从各方面对当时的农业技术进行考察和研究,最后选定了当时的五种植物进行研究,它们是五黍、稷、菽、麦、稻。虽然这些专家们没有达到袁隆平的水平,但是还是解决了很多人的吃饭问题,人口也由此旺盛,也吸引了一些部落的加盟。    2)发展军事力量,操练军队,建立政治制度。    之前部落之间的战争,都是死磕,两个部落要是真的讲理讲不下去了,就立刻各自召集部落人对阵,双方连话都懒得说,上了就打,一直打到对方讨饶为止。黄帝觉得时代变了,战争方式也要变。前面讲过,黄帝喜欢研究喜欢思考,他研究过战争的艺术,尽管他的观念和战国的孙武(孙子)相比有点小儿科,但是在当时已经够超前了,毕竟历史上他比老子还要靠前。        他发现打仗不能一根筋,要讲究技巧,不是两军开打,一直到打的双方死到最后一个人,然后看那个人是哪一方就算哪一方赢。        打仗,要虚虚实实,可以把军队分几部分去打,可以摆阵,可以从侧面后边进攻,而且败了并不代表自己输了,只要保存实力,就还可以反败为胜。    于是他广招有统帅能力的人,寻找不同人才来帮助他管理军队,管理部落的各种事务。    3)研制战争的秘密武器。    这些秘密武器就是---暂时保密。  
  6.     炎帝不久之前还颇有些风光得意。    因为他觉得吧,虽然他和黄帝部落的人一样,都是从西边(陕西一带)朝中原沃土迁移,但是,很多部落都臣服与他,他觉得自己的威望越来越高。就连自己的那个死对头,老是挖自己墙角的黄帝,不也是主动避让自己而朝北迁移走了?    只是他现在有了一个心病,大大的心病,他一定要早日除去的心病。    在他朝东边继续推进时,听说有一个名叫蚩尤的部落,也在朝西迁移,他们和自己部落的人有过几次摩擦。根据逃过来请求帮助的那些部落的人讲,蚩尤部落的人都是妖怪,手里拿的都是神赐给他们的武器,这些武器能够轻易的把对手的木棍给削成两截,他们不但杀人,而且还吃活人,喜欢吃人肉叉烧。    炎帝部落之间的人听说了这个事情,原来早就流传出的那个吃人的部落真的有,而且还离我们这么近,他们不想继续扩展土地了,流言在部落之间不断的扩散,甚至有的人要求回到陕西继续吃肉夹馍。    炎帝听了这些人的话,召集部落首领道:“我们是神保佑的部落,现在神指示我们继续寻找更好的土地,蚩尤部落的人却要占领我们的土地,为了后世子孙,我们一定要团结起来,把蚩尤这个邪恶轴心国彻底的赶走!”    喝了炎帝赐给他们的汇仁肾宝,部落首领们一如既往的如同打了鸡血一样,情绪非常的不稳定的纷纷喊道:“赶走!赶走!彻底的赶走!”    炎帝很满意这些人的士气,他做出了一份战前分析,通过其他部落了解到蚩尤其实是一个很讲理很有理想的人,他有些放心了,因为喜欢讲理的人,多少会带些理想主义色彩,所以一般来说他们的战斗力就不强。    于是他又进行了战前的部落总动员,所有的人都一如既往的喊道:“赶走!赶走!彻底的赶走!”
        炎帝:以火德王( 源于战国时邹衍的五行论),故称为炎帝,又称赤帝、烈山氏
  7.     炎帝的情报很准确,蚩尤确实是一个很讲道理、很有理想的青年。    作为部落首领,蚩尤逐渐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所有他带领部落从蛮夷之地,向土壤肥沃、动植物生态链比较丰富的地方迁移。    他明白和野兽搏斗会死人,战争会死人,所以他积极的研究冶金技术,不断将自己部落的兵器制造的更加锋利,能够更利索的猎杀那些凶猛的猎物。有了这些兵器,在和其他部落不得已的战争中,可以不用死人--只要死的不是自己部落的人。    他喜欢讲理,自认为口才不错。    他相信自己能够和其他部落,特别是中原部落的人和平相处,因为他有兵器,不只是因为他有战争的实力,而是他可以将这些冶金的技术,和中原的人进行交换,因为中原部落的人农业发达,但是不知道如何制作兵器,大家都有对方需要的东西。    这种美好的愿望,却得不到其他部落的理解,还没有等蚩尤把道理讲完,他们就认为蚩尤部落的人不开化,是野蛮部落,凭神马要和你们分享土地?于是他们集合起来攻击蚩尤部落的人。    真是流言猛于蚩尤啊。    另,推广普通话是非常非常重要和紧迫的。    蚩尤感到了理想破灭的痛苦,刚开始,他并不愿意和其他部落作战,结果差点被其他部落的人给杀死。    幸亏他还有八十一个不讲理的兄弟,    八十一个以“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为人生信条的兄弟。
      蚩尤(汉代石刻)
          蚩尤雕塑 (山东-阳谷 蚩尤雕像)
  蚩尤近年来已经逐渐被平反:河北逐鹿县建立了炎黄蚩三祖堂,山东阳谷建立蚩尤陵园......,个人觉得:黄帝战蚩尤是野蛮征服文明,冷兵器时代一向如此~  就像满蒙征服明、宋,日耳曼原始部落征服远古希腊。
  从当时双方的武器装备来看游牧部落的黄帝部落应该落后于农耕部落的炎帝和九黎部落~
  史书曰:“昔周饥,克殷而年丰。”也就是说,游牧部落的周人曾经连饭都吃不饱,打下殷商之后才得以丰衣足食。所以历史的真相应该是:黄帝部落入侵处于黄河中下游的九黎部落,因为那里物产丰富,水草丰美,生存条件远远优于苦寒之地陕甘高原~   中国历史就是成王败寇,打赢了就黑对手~  就像李渊黑杨广,我朝黑“蒋干臣”~
    作者:bellenwang 回复日期: 15:08:11  回复
      三十六、炎黄战蚩尤        上古时期炎帝和黄帝部落联手战胜了蚩尤部落,蚩尤被砍头,其族人带着蚩尤的头颅向西南逃遁。        上古传说中把蚩尤描述成人头野身(或兽头人身)、会吃人的怪物,其实这都是战胜者对蚩尤的污蔑。        蚩尤部落人数少,但生产力先进,蚩尤是中华文明中最早从矿石中冶炼铜的人,蚩尤部落有当时最先进的青铜箭簇。但炎帝和黄帝部落的人多,最终蚩尤战败。        炎帝是神农,尝百草,是中药的创始人,炎帝部落后来也和黄帝部落爆发了战争,炎帝战败。        倒是黄帝这个部落首领,在生产力低下的上古时代,没有为华夏文明做出太大的贡献。    但他是战争的胜利者,在中华上古三个大部落酋长里,他的名气最大。这就是成王败寇!
  @临门一小脚
12:59:51    蚩尤近年来已经逐渐被平反:河北逐鹿县建立了炎黄蚩三祖堂,山东阳谷建立蚩尤陵园......,个人觉得:黄帝战蚩尤是野蛮征服文明,冷兵器时代一向如此~  就像满蒙征服明、宋,日耳曼原始部落征服远古希腊。  -----------------------------  看了你转得那个原帖了,受益了,谢谢 :)    上古时期那段历史并没有记载太多,所以很多史实已经无法还原了,个人认为,史记的记录还是比较中肯的。    如果史记在上古时代的历史有偏差,只能说那是因为代表了当时的一些主流观点,虽然我们现在认为历史就一定是这样,另一方面也不能说历史就一定不是这样。    这也是我在写这段历史,可以有些个人的想象,但并不会参考太多神话和现在的新考证(特别是出于历史产业化目的的那些最新考证)的原因。    个人看法,不对之处请指正。
  大早进来 ,还是隔2年再来  
  写得挺有意思…楼主为了扒资料使出浑身解数啊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蚩尤的八十一个兄弟,是蚩尤部落的战魂。在残酷的原始社会,只有武力才能征服他人,他们无法忍受其他部落的歧视,于是选择了用武器来证明自己部落的强大。反而很快就赢得了土地,赢得了声誉,赢得了其他部落的臣服。    有谣言说他们连活人都烤着吃时,他们也不解释,相反还默认这些谣言,尽管他们其实是不吃人肉的。    他们当着俘虏面大口吃烤好的鹿肉,吧嗒吧嗒嘴说人肉真是太好吃了,然后抓起岩石砸碎(其实是一种含盐的矿石),嚼着吃了下去。之后他们把俘虏放回去,让他们告诉各自的部落首领早日投降他们。    蚩尤无力阻止自己的兄弟们这种近乎好玩的行为,渐渐的默认他们的行动,毕竟,他们对自己非常的忠诚,非常的拥戴,这已经是非常难得了,更何况,事实证明,他们的方式比自己的有效。    随着蚩尤部落的强大,随着和其他部落之间杀戮的开始,看着渗透着鲜血才能得到了暂时憩息的土地,蚩尤有了一个更大的理想,一个他深埋在心中,他的八十一个兄弟永远没有机会,也永远无法理解的理想。  
  8.    炎帝已经准备好和蚩尤开战了,但是他还是担心那个老是挖自己墙角的黄帝,这个后起之秀不会趁乱在背后捅我一刀吧?    他派使者去黄帝那里,要求黄帝派兵和他一起攻打蚩尤,如果战胜了,会分一部分土地给黄帝。    黄帝的大臣们都不同意,黄帝问身边跟随自己多年的大将:“大鸿,你怎么看?”    “首领,您的意思呢?”大鸿不回答。    “我的意思就是你的意思。”    “那臣下知道您的意思了。”    大臣们差点疯了,你们俩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黄帝让炎帝的使者回去,说自己部落最近发生了大事,但既然炎帝提出来要他帮忙,他马上就派大鸿带兵去炎帝那里。    大鸿带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去了,大鸿带的兵都是精挑细选,都是百米赛的佼佼者,他告诉手下这些兵士,黄帝给我们的任务只有一个,但很艰巨:查看炎帝和蚩尤的军事情况。给他们配备的战斗手册上只有四个字话:活着回来。    炎帝听说黄帝的大将大鸿来了,非常的高兴,他认为这是黄帝表示臣服的意思。    但一看到大鸿带领的队伍,他气得差点吐血,因为来的只有不到两百人,而是都是贼眉鼠眼,看着就给人不放心的感觉。
  巨坑,马下。  
    @闷骚男33
: 希望自己能坚持写个两年,到时候帖子别沉到底找不到。    @bruchris
:看过一点历史书,关键是记忆力还老是不好,资料翻起来有点累,希望帖子在大家看起来多少有点真实性。    @ai0808hu
: 坑有点大,只能慢慢填了。
  大鸿看出炎帝的不快,连忙解释:我们部落刚刚遭受了瘟疫,实在是抽不出人来,这些人都是万里挑一的,身体素质特好。    说着他随便挑出几个士兵,让他们做了几个体能测试,指标远远超过炎帝的人,特别是百米跑,嚼着口香糖轻松把刘翔的世界纪录给破了。    然后大鸿又把炎帝给大吹大擂的颂德了一番,炎帝很受用,心说算了,人来了就说明不会背后使坏。    大鸿很快和炎帝的人打成一片,和几个部落的首领拜了把兄弟。    这是一个人才啊,炎帝有意把大鸿拉拢过来,可是看着大鸿模棱两可的打哈哈,炎帝心说只要打败蚩尤,黄帝的这些人自然会知道该站在谁的队伍里了。    炎帝和蚩尤的战斗打的很快,刚开始双方都死伤不少,但很快蚩尤凭着自己对超乎天气预报员的准确预测,几乎在炎帝中造成了蚩尤能够呼风唤雨的印象,这更增加了炎帝部落对蚩尤的恐惧心理,再加上蚩尤部落的武器的先进,炎帝部落败了下去。    炎帝部落很快就退出战场,蚩尤也取得很炎帝的一部分土地,但是双方的损失都不小,炎帝和蚩尤最终签了停战协议,划了三八线后,炎帝才算是喘了一口气。    经过这一战,蚩尤重新认识了炎帝部落的战斗力,坚定了实现自己的宏大理想的信心,更认识到实现这个理想的必然性。    只要再打败那个轩辕黄帝就行了。
  9.    炎帝觉得蚩尤还是很讲道理的。    但又觉得自己很丢脸,地盘失去的不甘心,这边蚩尤暂时没法再打了,他把目光投向了旁边的黄帝部落。    这时,有人向他报告,大鸿说黄帝部落有急事,刚刚带人告辞走了。    又有人向他报告,大鸿带来的士兵,没有一个人受伤,他们和蚩尤打仗的时候,黄帝派来的那些士兵都没有参战,有的人忙着捡煤球,有的人忙着挖野菜,有的就站在山头上看热闹。    还有一个绰号“泥鳅”的士兵向他报告战场上发生的一件事情,在败下来的时候,大鸿手下的士兵和他一起被蚩尤兵追,那个士兵老是边跑边盯着他,他生气的问为什么老是盯着自己,那个士兵笑着说:“蚩尤兵吃一个人就能吃饱,所以我只要跑过你就行了。”    去黄帝部落刺探消息的人回来报告:黄帝那边没有发生瘟疫,没有H5N1,没有发生禽流感,我们这边刚刚发生了流感,但是人家他们那边天天喝VC,身体都贼好。    炎帝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被黄帝给耍了,此时因为有些部落嫉妒黄帝部落,于是炎帝部落联盟的人一致要求去攻打黄帝,因为对于他们来说,黄帝特别是黄帝部落那边的土地更肥沃野生动物更多。    虽然炎帝明白此时和黄帝为敌非常的不合适,无奈此时他的威望已经不能再压下各个部落了,别人要发财,自己挡别人财路,岂不是要给那些部落的人找借口脱离自己吗?    如今他深深体会到老祖宗神农氏的曾经的难处了:“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他有种不好的预感,却也只好欺骗自己说:我们虽新败,但哀兵必胜。    喝了炎帝牌XX肾宝后,部落首领们一如既往的随着他高呼:“打败黄帝!炎帝必胜!”    (插播一条快讯:最新新闻,有关部门查处了市场上出售十几年的炎帝牌XX肾宝,经查,如果经常喝这种非法保健品,容易造成心神不宁,心跳加速、神志不清以及甲亢等症状。    有关部门正在处理该事情,三名临时工被开除,市政府开表彰大会高度赞扬了各主管部门的快速行动,决定实行重奖。同时,也要求广大不明真相的消费者要认真学习生物学、医学、药理学知识,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不要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10.    黄帝听说后,刚开始有些措手不及,他没想到炎帝竟然会败给蚩尤,所以对蚩尤的看法也变了。    但是在和大臣们商量后,他就开始积极备战,因为他们现在有了军队,有了粮食,而且他还有自己的秘密武器,他觉得可以和炎帝一战。    他联络能争取到一条战线的部落一起备战。    因为炎帝不得人心,黄帝觉得自己有信心战胜他。      各个部落已经被炎帝欺负很久了,这些部落都痛快的答应,他们都憋着一口气。      战争一触即发。      通过几次小规模的接触战,黄帝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对手。    动不动就欺负别人的部落,虽然不得人心,但是战斗力却很强,这当然是必须的,否则你可以欺负一个部落一天,却没有办法欺负人家一年,如果能够几十年如一日的欺负别人,那要何等的强悍才可以保持下去啊。      虽然吃了亏,但黄帝还是发现炎帝只是表面强大而已。        因为,黄帝的秘密武器还没有使出来。      人,是最重要的资产,他并没有大规模的使用军队,只是通过几次小规模的接触战,了解到炎帝的弱点。    这个弱点就是炎帝部落对猛兽的恐惧,特别是在他们刚刚被蚩尤打败,他们还对那些野兽怪物深深的恐惧着。      黄帝把秘密武器使出来了,那就是五种猛兽,也是五个部落的守护神。      它们是熊、罴、貔、貅、貙、虎。    于是,一场夹杂着人兽大战的战争,在古代名为阪泉,现在大概在河北逐鹿附近发生了。
    11.     黄帝和炎帝领导下的各个部落,并没用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很多部落之间也都是世代通婚。还记得前边讲过“同姓不婚”的道理吗,所以各个部落之间,早就暗结胎珠,只是身不由己随着老大去砍杀。    所以战斗现场不时的出现如下对话,    炎帝兵甲:咦?姐夫你也来了?    黄帝兵乙:是兄弟你啊!今年收成还好吧?    炎帝兵甲:别提了,刚被蚩尤兵打败,粮食都没了,今年都没法过个好年了。    黄帝士兵乙:我们黄帝正在招人,干脆来我们这里吧。    炎帝士兵甲:真的,那麻烦姐夫了。喂!弟兄们,黄帝现在口碑贼好,我们正好趁这个机会要求首领带我们一起投靠黄帝!    炎帝不是吃素的,但是黄帝这种设置了魔兽模式的打法却让他吃不消了。    炎帝领导下的士兵更是吃不消,大家一合计,就不帮着炎帝玩魔兽争霸了,开始倒戈投降黄帝。      炎帝不愧为炎帝,他看到自己战败,大义凌然、义不容辞的对黄帝说:“我投降!”      但是,炎帝却提出了一个条件:我们之间世代交好,我被你打败,败得心服口服,但是你要帮我打败蚩尤,为我报上次的战败之仇!      黄帝答应,很干脆的答应,黄帝手下的大臣仓颉连忙提醒他:首领,炎帝是想让我们和蚩尤两败俱伤,然后他可以东山再起。      黄帝笑笑,对仓颉说道:“老仓,注意用词。“两败俱伤”,“东山再起”,这两个成语是后代人发明的,以后不要犯张冠李戴的错误了。你最近有没有研究出新的字啊?”      仓颉看着黄帝深不可测的眼睛盯着自己,心里嘀咕:“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但他也不由得低头研究起地上的几颗青草,心中豁然开朗,一下子创造出草字的写法。
        仓颉 (cāng jié): 相传是上古时期汉字的发明者,四只眼睛;《淮南子·本经》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说文解字序》载“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12.    阪泉一战之后,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的人融合在一起,他们的后代也被称为“炎黄子孙”。    炎帝一族,成为黄帝的臣下,黄帝对待炎帝也不薄,双方都还是互相提防着对方,但却又互相联姻。此时,黄帝一方面积极发展生产,一方面励兵秣马,因为他决定要战胜蚩尤,统一天下。    因为蚩尤的部落掌握了兵器制造,如果等蚩尤强大起来,那么他们将很快会横扫他的部落。    在炎帝和蚩尤打仗的时候,大鸿带领人收集到了蚩尤冶炼兵器的一些矿石(炎帝部落看到他们在捡煤球),黄帝让他的工业专家进行试验,可无法制造出兵器来,连如何制造都摸不着门道。    最后专家认为无法继续研究,因为要有大量的矿石,还要有冶炼的环境才可以。    所以黄帝明白只有征服蚩尤,才能够彻底掌握兵器制造的技术,如果等蚩尤强大到无法打败他们,那他的整个部落就只能落入被蚩尤屠杀的命运。       (历史上的蚩尤,并没有像史书上说的那么凶残,那么的大恶不赦,只是在人类繁衍发展的过程中,战争历来就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黄帝为这个战争准备了好久,也一直在寻找战胜蚩尤的办法。他听说蚩尤能够呼风唤雨,思索出那是因为蚩尤能够预测天气,于是他寻找气象专家。    他听说蚩尤会下雾,这也是炎帝吃亏的主要原因,想了很多办法都觉得不妥,直到有一天他刚刚娶的第四个妃子,名叫嫫母的姑娘拿给他一个磨好的细细石头,他欣喜若狂,因为他找到了一个不用怕蚩尤下迷雾的办法。    看着嫫母和他一样高兴,他觉得对嫫母心里有些亏欠,因为他意识到后世可能无法知道有关嫫母的实情。
  猜想呀,弄得真不错!!谢谢,我喝口水在恢复吧!!
  @jiyi-01-15 21:53:33    猜想呀,弄得真不错!!谢谢,我喝口水在恢复吧!!  -----------------------------    多谢回复,记得喝完水回复啊。
  13.     ?嫫母是少数民族部落首领的女儿,他们的部落靠近蚩尤部落,后来和炎帝部落结盟。在黄帝和炎帝大战中,嫫母部落的首领被黄帝俘虏,黄帝却并没有为难他们部落,还多次向他们部落请教和蚩尤部落的情况。    部落首领的女儿嫫母是心思极细,并且自小就聪慧活泼的女子,她对部落其他的男子都看不上眼,为了打发那些每天都要到她门口,签到展示肌肉的年轻男子,她在门口挂了个牌子,上书:非诚勿扰。但在见到黄帝后却是一见倾心,一箭穿心(此处特指丘比特之箭)。主动和老爹提出要嫁给黄帝,黄帝也对嫫母很有好感,于是就准备娶她。    嫫母给黄帝提供了很多蚩尤部落的信息,虽然兵器最后并没有制造出来,但是也多少有些小的成果,而黄帝却对蚩尤的情况多有了解。比如敌人的特点和蚩尤所在部落的地形天气特征等。    在以后的调解部落之间的争斗时,嫫母不离黄帝左右,多次随着他出兵。由于她在战场上还是喜欢戴着他们部落的面具,再加上她是个阳光女孩,换句话说,就是打起仗来比较凶悍,所以士兵都以为黄帝这个要娶的老婆是个彪悍的丑八怪。    这个流言传到嫫母和黄帝那里,黄帝心里有些不痛快,要求嫫母在战场以真面目示人,嫫母却一笑置之,并不以为意,因为她知道面具对敌人的震慑力,正如蚩尤部落的人那样。而且,她心里觉得自己能够嫁给黄帝已经心满意足了,至于相貌在别人眼里如何,正如她经常念叨的“浮云”而已。    (黄帝后来统一天下后,以云为师,吾等思之,盖始于斯乎。)    相反,她还劝黄帝默认这个流言,因为最近出现了一种不和谐的因素,那就是部落之间互相抢婚变得愈演愈烈,已经影响了各个部落之间的关系,甚至影响到黄帝的统一大业,她要黄帝利用这个机会,现身说法劝大家不要抢婚。    黄帝听从了嫫母的话,于是郑重宣布要娶嫫母,而且还要举办一个盛大的婚礼,看着众人交头接耳的样子,他当着众人的面向他们解释:“重色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方真贤也”。    此后省略两万字黄帝劝导大家的话,当然要话中有话,还要暗示:他不容许抢婚继续下去,否则就会给那些继续抢婚的好果子吃。    好果子是神农氏最先发现的,属于豆科植物的果实,据说吃了之后能够肠胃通畅,一直通畅个不停好多天,所以被认为是个好果子,这种果子,后世称之为“巴豆”。    仓颉连夜给黄帝造了一“好”字。按照他的说法,男子和女子不论长相如何,只要情投意合,天长日久,就是“好”。    ?黄帝成婚这天,各个大小部落都来人庆贺,那真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拥挤不动。仓颉发现黄帝和化了进口的非洲海底泥妆的嫫母面对面坐着,黄帝和嫫母笑得合不住嘴(那是笑吗?),于是灵机一动,又画了两个口字,上下并起来,当即造了个“喜”字。    他把两个“喜”字写在一张桦树皮上,高高举起,对着众人说:“抢来的女人作妻室,很难相好。强迫成婚的妻子没有喜。只有男女两相情愿,结成配偶,才是喜中有喜,好上加好;才能和睦相处,白头偕老”。    自从黄帝娶嫫母为妻后,人们这才明白原来自己敬仰的黄帝,并不注重表面的美,而注重的是德才,于是都心生愧疚,抢亲的都立刻把老婆孩子给退回去。部落之间的抢婚事件,就一天天减少了,美女们也敢穿着漂亮裙子出门了,但是嫫母却由此被列为中国四大丑女之首。    黄帝内心独白:唉,嫫母,你受委屈了。  
        嫫(mó )母    古代四大丑女:    嫫母 :上古 黄帝之妻  钟离春(又称“无盐女”): 战国 齐宣王之皇后   孟光: 东汉 名士梁鸿之妻  阮氏: 东晋 名士许允之妻
  14.     黄帝和蚩尤部落的人最后还是开战了。黄帝联合了被自己打败的炎帝部落,开始向蚩尤部落展开了进攻。蚩尤刚开始就连连败退,将黄帝引入自己的领地后,接连几次战斗就把黄帝打的大败,黄帝这才了解自己遇到了一个战争专家。    他开始有秩序,有组织,有预谋的撤退,造成了自己大败的景象。    蚩尤部落开始快速的追击黄帝部落的败兵,蚩尤觉得自己要改写历史,成为华夏的祖先,如果不是黄帝还有其他秘密武器的话。      黄帝退到了逐鹿这个地方,埋伏起来伏击了蚩尤,除了使用了魔兽部队外,这次黄帝使用了他的新式武器:战车。      轩辕,这两个字也是轩辕地方的来历,也就是造车的地方。黄帝把乘坐的车,改造成了战车,这些战车在和炎帝作战时,还是刚刚制造出来几辆,就证明很在战争中威力巨大。此时,黄帝觉得在这个平原上,该把他的战车用上了。      蚩尤部落的人有兵器,却在战车的冲击下,节节败退,蚩尤的兄弟为了掩护大部队撤离,死伤大半。黄帝的部队紧紧的跟上,眼看就要追上蚩尤,突然间天气一变,飞砂走石之后,他们陷入了漫天的迷雾中。       蚩尤的部队早就撤到了远处,因为蚩尤已经算好了这里的地形,会在这个时候出现有大雾,一种能够让人吸进去就会半死不活的雾。所以他故意他黄帝的部队引到这个地方来。    这种令人谈之色变,“致死者十必四五”的大雾,后世称之为:“瘴气”。
  黄帝这个写的有点太长了,貌似没什么人看了,那我就争取今天把黄帝的历史瞎掰完,明天开始写黄帝后边的事情。    
  15.    黄帝的部队在大雾中一下子都乱了起来,黄帝身边的四位大将风后、力牧、常先、大鸿连连喝止兵士的骚乱,他们的声音被掩盖在一片惊慌的吵杂声中,何况大家都互相看不到,迷雾中还夹杂着有毒的生化武器,有些人已经开始自相残杀起来。    蚩尤的兵士此时在的笼罩这黄帝部落的那团迷雾之外,虽然也有些朦胧的美感,但他们呆的地方只是薄雾而已。      他们正在吃草。       狰狞的头盔面具散落满地,每个士兵嘴里都大嚼着青草,吃的津津有味,一股清香的香气留在士兵的嘴边,清凉的草汁流入士兵们的喉咙,刺激着他们的好战的神经。    蚩尤嘴里含着一片圆形的绿色草片,看到士兵不成队伍的样子,他刚皱了一下眉头,却又释然的在嘴角露出了一抹微笑,他回头兴奋的盯着远处的那一片浓雾,听着里面传出的阵阵惨叫声,明白今天一战之后,自己的理想终于可以实现了。    过不了多久,等迷雾散去,他们可以去给奄奄一息的黄帝部落收尸了,他一定要亲自杀死黄帝,那个他其实非常敬佩的敌人。虽然也只有那个敌人,才配的上和自己一争天下。    只是情况并不如蚩尤想象的那样。    在大雾中,黄帝部落的大部分人还是很快镇静下来,他们纷纷拿出随身带着的青青的椭圆草叶,大口的吃了起来,因为黄帝曾经一再叮嘱他们:遇到蚩尤布下的大雾,就赶快把这个吃下去!    这种草叶,就是蚩尤士兵正在吃的那种草,原来大鸿在炎帝和蚩尤打仗的时候,他发现蚩尤兵吃了这种草后就可以在大雾中来去自如,于是他就派人把这种草移植回去(炎帝的人看到他们在挖野菜),然后进行了大量的种植,战前发给了大家。    这种草,我们现在称之为:“薄荷”。        
  16.     黄帝的士兵们虽然没有性命之忧,但还是乱成一团,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哪里,其他人都在哪里,敌人是不是就躲在自己身边。    黄帝吞下几片叶子,朝不远处的大鸿喊道:“大鸿,指南车!”      大鸿一拍脑袋连连怪自己怎么糊涂了,原来黄帝早就知道蚩尤会来这一手,所以命他制作了指示方向的指南车,他连忙将战车上的指南车拿出来,那个东西并不是一个车,而是个大大的罗盘,上面有一个长长的细磁石,能够指示方向。    这个磁石,就是嫫母发现的那个细细磁石,她发现这个东西可以浮在水面上自动转动,黄帝就用它制造出了指南车,有了指南车,他们的部队就不用害怕蚩尤布下迷雾,能够很快确定蚩尤的方位继续追击。    此时指南车很快就找好方位了,黄帝的大将风后喊道:“首领,发信号弹吧,让我们冲出重围,活捉蚩尤!”    黄帝将目光转向力牧,大声道:“蚩尤现在一定想不到我们会出去,你和常先领一路军队,风后大鸿领一路军从两侧出。我领一路中军出去,你们从两侧夹击蚩尤!”    他又大声加了一句:“速战速决!”      力牧等人大声答应,他们知道黄帝的意思了。    力牧把手一招,没有动静,再一招手,还是没有动静,他心中大骂:怎么这么不配合啊!身边的大将常先提醒他到:力总,雾太大了。      力牧这才明白过来,连忙大声喊道:发信号!给我冲!      一下子鼓声震天,原来力牧手下有人是专门用鼓来指示部队的进攻,这些鼓手原来是力牧用来管理那些牲畜的,自从他被黄帝拜为大将,这些鼓手也给随他而来。将军风后从那些鼓中得到启发,建议黄帝将鼓用于指挥军队。    力牧的“鼓”并不是他自己造的,它们是黄帝身边的大将常先发明的,常先加入黄帝之前,是部落中有名的狩猎高手,别人都亲切的称之为“猎鹿人”,他在猎杀野牛(鹿都被他给猎杀完了)后,发现可以用牛皮做鼓,后来鼓被力牧发现了新用途,之后更是用到军中,随后仓颉造“鼓”字。      之后,鼓很快传到了非洲,演变为后世架子鼓,爵士鼓等乐器。      此时惊慌失措的黄帝军队,听到鼓声,都不再互相砍杀,而是随着鼓声聚集在一起,黄帝带领着一支中军,在指南车的引导下,率先在战鼓声中从迷雾中杀出。  
  17.    蚩尤部落的人完全没有准备,连面具都来不及带上,就被迫和冲上来的黄帝部落的人打上了。鼓声中,又有两支黄帝部落的士兵从两侧对他们进行了致命的攻击。    蚩尤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怎么可能没有死,怎么可能这么快从大雾中逃出来,那一声声让人丧胆的咚咚声又是什么?    他脑海中充满了十万个为什么,可是手也没闲着,他砍杀着一个个朝他冲过来的敌人,一直到敌人的尸体在他身边几乎堆成了一座小山,一直到没有人敢再靠近这个疯狂的血人。    他突然感觉到有人从远处朝他冲来,抹去脸上流着的血水,他看到了那个人,这是第一次两个人这么近的互望着,那个人骑着一匹战场上难得一见的战马,手里拉着一把大弓,正要朝他射来那支搭在满弓的箭。    那个人看到蚩尤在看自己,手里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把箭射来去了。    蚩尤身边的敌人又朝他冲了过来,几支削尖的木棍朝他刺来,他躲过了那几只木棍,那支箭也射到了胸前,他知道没法躲开,也不想躲开了。他知道黄帝部落的箭无法穿透自己的胸膛,因为黄帝部落的箭头都还是木头做的。    他的胸膛承受了那支他认为能够承受住的箭,他觉得心口一凉,然后看到了那支箭的尾部,它并没有落在地上。他刹那间明白黄帝研制出了能够穿透藤甲的箭头,那种他们部落还没有完全冶炼成功的“镞”。    蚩尤意识到自己彻底败了,他失去了土地,失去了兄弟,失去了无数的族人,现在,他即将失去自己的生命。    “你是黄帝。”蚩尤握着插入自己胸膛的箭尾说道。    “你是蚩尤。”那个箭手已经驰马到了他身边,看着他痛苦的样子,那人有些悲凉的说。    蚩尤仰天倒下,看着刚才还是阴云密布的天空,已经被一阵风吹成蓝蓝的天空,他知道自己的那个理想无法实现了。    他的理想就是要将天下统一,他杀戮就是为了以后不用杀戮,他宁愿让自己最后死于恶名,也是为了能够天下一体,能够永远太平。现在他的理想并没有实现,但是他看到黄帝后,知道这一战之后,自己的这个理想总会有人去完成了,他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蚩尤部落的人成为了黄帝部落的臣民,但是他们并没有屈服,而是不停的反抗。虽然他们亲眼看到蚩尤已经死了,但是却不相信,他们认为他还会复活,因为他们是一个拥有巫术的部落。    黄帝听到了这个谣言,问自己部落的巫师怎么办,巫师说只要把蚩尤的身子分成不同几部分,然后分别埋在不同的地方,蚩尤就无法再复活作恶。    黄帝还是有些犹豫,从内心中他还是敬重蚩尤的,只是战争让双方站在了你死我活的局面。但谣言传得越来越广,他只好这样办了。蚩尤部落的人无法接受自己首领已经无法复活的事实,他们开始朝南迁移,据说他们走时还是带上了偷偷找到散落到各地蚩尤的遗骨,他们走过的不同地方,他们都会将蚩尤的部分遗体在那些地方安葬。    这也是为什么在历史的古籍记载中,蚩尤墓冢的遗迹大部分都是实体墓,而不像黄帝炎帝这些是衣冠冢的原因。    关于蚩尤遗骨的墓冢,其实就是蚩尤部落的九黎族被迫不断迁移的路线图,大致为:河北逐鹿蚩尤冢,河南台前蚩尤冢,山东寿张蚩尤冢,山东巨野蚩尤冢,湖南武陵蚩尤冢。    据说海南也有蚩尤的后代,各地还有很多关于蚩尤的传说,只是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哪些是真的,哪些又不是真的。
  写蚩尤这一段,有点煽情,有点入戏,搞得自己都有点小伤感了。下面写的轻松一点,说话算话,要把黄帝给写“驾崩”再去睡觉。    暗骂自己一句:太会扯淡了!
  18.    据说,在战胜蚩尤之后,炎帝又和黄帝为了领导权闹过一些矛盾,但还是被黄帝给压下去了,并且告诫炎帝,别不拿领导不当回事!    现在各个部落都以黄帝“马首为瞻”了,黄帝更是得到了一个“白马大叔”的称号,可是黄帝发现烦心事更多了。黄帝想:人到中年,婚姻家庭事业真是催人老。    但是他无法休息,因为不断的有部落之间的纷争,他有些疲于奔命了,痛定思痛,他明白自己对那些不听话的部落首领太好了,一句话“我总是心太软,我总是心太软。。。”,这样早晚会把自己给累死,而且这和我要建立的理想社会制度构想也相差太大。    国家意志高于一切,黄帝下定决心,想明白该换种方式对待那些不听话的部落了:“我知道你根本没那么坚强。”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他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现状,改变这种他前脚刚走,部落之间就又开始互相攻击的局面。敢情把我当成街道办的调解主任了?    他听说还有人拿蚩尤吓唬不听话的小孩,于是就让宣传部长到各个部落进行通知,就说蚩尤其实没死,人家只是风声紧出国避风头了,现状已经又加入了我们黄帝部落,被黄帝任命为国防司令,军委副主席,专门负责调解部落之间的纠纷。    蚩尤的头像被印在黄帝的战旗上,一部分人吓得立刻老实了。黄帝把自己的人安插到了各个部落中,让他们随时报告各个部落的情况,还把各个部落的人才给召到总部来,慢慢造成了各个部落要受中央的辖制的局面。    如果有部落反叛,他很快就会出现在那个部落面前,处理起来绝不手软。黄帝开始了他的职业反恐事业,没有人知道他的军队在什么地方,没有人知道他会在什么地点、什么时候出现。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遇到恐怖的事情其实不是最恐怖的,那什么是最恐怖的事情?那就是,明明知道有恐怖的事情要发生,但就是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发生,这才是最最恐怖的。    现在那些不听话的部落,深深的体会到这一点,遭到了军事打击不是最可怕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遭到军事打击才是最可怕的啊。    慢慢的,大家都知道了要安分守己,要听中央的话,要一颗红心跟着黄帝走,否则的话,“领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黄帝明白精神领域的也不能放松,要占领精神高地。他意识到各个部落的神啊鬼啊太多了,这样不好管理,为了祭祀搞得人都没东西吃了。于是他开始进行思想上的统一,将神鬼编制大刀阔斧的进行了人员精简,然后进行了神的统一,由他来进行祭祀,因为他可以和神鬼通话,是上天的代言人。所以黄帝到各个山头各个河流进行祭祀,达到收编这些神鬼的目的。    经过黄帝的不懈努力,天下终于慢慢的平定了,他开始考虑接班人了。    黄帝的正妃是西陵之女,名字叫嫘祖,据说嫘祖发明了蚕丝和纺织,所以后人多以嫘祖为纺织业的祖师爷(我在犹豫该不该打成“祖师奶”)。嫘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玄嚣,是为青阳  还有一个是昌意。昌意娶了蜀山氏女,生了孩子叫做高阳。    最后,黄帝把天下传给了高阳,也就是自己的孙子,后世称为帝颛顼是也。    在黄帝一百零一岁的时候,这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中华名族的祖先,终于驾崩了。    黄帝死后,葬在了桥山。(不清楚他老人家死了几次,因为有好几个地方的领导声称黄帝驾崩在他们那里)    关于黄帝这段历史算是写完了,只是这里有个小小的问题,那就是黄帝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关于黄帝这个名字的来历,是说黄帝在统一天下后,在他的领地曾经发生过千万只蚯蚓涌出地面的现象(古书称之为“黄龙地螾见”),所以老百姓认为这是好兆头,就称轩辕为黄帝。    但是那个时代的人,并没有意识到所谓的“黄龙地螾见”背后,却隐含着一场人类的大劫难,这场劫难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更是改写了黄帝的三个后代---尧、舜、禹三个人的人生轨迹。    欲知后事如何,请继续关注本帖的后续报道。    
  五帝本纪第一的第一帝黄帝写完了,后边还有四帝啊。刚开始写的时候没想到自己这么卖力的瞎编,真是挖了一个巨坑给自己啊。后边就要不那么发挥,尽量让历史快一些了。    00:00 要去洗洗睡了    作为一帝的总结,下面才是史记中真实的黄帝。    【五帝本纪第一】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筴。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穀草木,淳化鸟兽蟲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望山-16 22:38:45    等更  -----------------------------  多谢支持啊,还以为没人看呢。
  有趣,要坚持啊。
  果断留名
09:43:25  有趣,要坚持啊。  -----------------------------  多谢屠师的支持和鼓励!
  继续,不能坑我们太久!
  非正史
很好很强大
很搞很乐呵
  古代史聊天群qq、
  支持啊,坐等更新
  LZ快更吧,~
  支持一下
  做个记号
  孔教是无爹教!西晋司马炎皇帝时的古墓中,发现一大批写在竹简上的古书,字数据统计有十几万字之多。这就是《竹书纪年》。  这部古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战国时魏襄王20年之间的历史,是当时现存唯一的没有遭秦始皇焚书和后世儒家纂改的史书,弥足珍贵。它的被发现主要功绩有以下:  1、其书中的记载能与甲骨文、金文、《史记》、《春秋》等多方面  资料相印证,足见其真实可靠,并且能够纠正现存史书的谬误,如《史记》。  2、它的的出土和整理,刺激了当时史学的发展。  3、最重要的是它的被发现引起了当时一场思想和文化上的大地震,原来被儒家所乐道的所谓的“禅让”竟然是大骗局!“尧之末年,德衰,为舜所囚”;“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舜篡尧位,立丹朱城,俄又夺之”……                                        可是这本书在宋代大儒(二程、朱熹、陆九渊)眼中视作洪水猛兽异端邪说,不加著录,最终导致在宋代以后的亡佚。【故意销毁历史、罪证】  ================    世界超级巨骗,竟然骗了中国2000年! 世界骗子集团的大首领,首席巨骗!无与伦比的巨骗!顶天立地的骗子巨无霸!诚信?笑话!儒者把古代尧舜禹说成禅让【还有其他欺骗的内容】,骗了中国2000年!老孔啊!  满口道德君子,如此行为,怎么做人?  连自己老爸都不认,还谈文化?儒家管皇帝叫爹,管亲爹叫叔父【古代普通人不会认皇帝这个爹】,振振有词,大喊“君为天下人之父”,就是说,儒者有两个父!嘉靖妈妈说:我儿子,凭啥叫别人做爹?不干!嘉靖皇帝气得打死16个大臣。打趴下200个。读孔孟,能有俩爹。俩爹,不太好吧?【注:接受了能把亲爹说成叔伯父或兄弟的思想----出于儒经《礼》、《春秋》,这样的人其实无爹。儒者无爹。有些人可能会辩护,其实没有必要。过继的人能改姓,改称呼有何不可?改姓或改称呼,是儒士必然的选择。比如,天子无后代,死了,堂弟继承大统。堂弟父亲也已去世了,母健在,堂弟之母如何称呼?太后吗?这种说法就是无视经典,因为,《礼》规定:士的儿子成为天子,那么,士仍然是士。士的夫人能是太后吗?----还有别的更直接的规定,我就不说。而如果不称太后,则皇帝成了无父无母之人。历史上几次这种事,儒士都是依照经典反对立太后,为了不让皇帝没父母,他们只好另外给皇帝找父母,一般是先皇。儒士能有这种思想,说明儒士他们已经没有父母。《春秋》中,有个弟终兄及的例子,当时也引起麻烦了,对此事,孔子的态度与后世儒生是一致的。想要辩护的人,是想要篡改历史,做不到。】  批注:我国第一部比较可靠的《通史》【记述起于黄帝】,于公元6世纪编成,依据就是这个竹书纪年,多达600卷,可谓民族至宝。可惜,这部书,和竹书纪年一样已经在宋代被销毁,而且更彻底,无影无踪。这是直接把中国人的祖宗灭了。至今我国上古历史包括夏商几乎是空白。最早焚书的是周公。孔子继之删书。不过,此二人能毁的相对少,尤其孔子删书危害更小,不计较,不过他是开了一个头,后儒毁灭文献都是学他的。后来的太过分了。对全人类都是犯罪。  学孔、儒,会无父,千万注意!最好少碰!  儒学,最好听的东西也是老人社会的产物【中、和、仁,有朝气吗?】,绝不可任其泛滥!会搞得人人自私、贪生怕死。  注:孔子是被吹起来的。  墨子因为说“官无常贵,民无常贱”,立马被清除。孔子的“礼不下庶人”,与墨子的主张是相反的,所以在古代,孔子不死。他只是一个木偶而已,后来变成老木偶,丢不掉了。说他影响什么的,那是没看到古人真相,也就是忘记祖宗了,我说的对吗?  现今鼓吹孔子的,要么是有些糊涂的老人,要么是骗子,或者第三种,老骗子。  孔子死后,根本没有动静。他的名声,是其徒弟子贡造就的。子贡是个投机家,巨富。影响大,能救快要被伐灭的国。不过他想凭舌头抗拒伐鲁的齐兵,没有成功【孔子死后】。这说明,子贡政治上与孔子一样,不行。  子贡常去诸侯那里推销孔子,诸侯要给子贡面子。很多诸侯尊孔,这样,孔子逐步成了一个有名的木偶,后来,时间一长,这个木偶甩不掉了,而且由于后世层层加码的吹捧【如身材不高却被说成2米等】越来越吓人!读他书、入他门的人,竟然能把亲爹说成叔伯父甚至兄弟,成为无爹的人!孔教是无爹教。  小时候,我们去破旧祠堂玩,在祠堂楼上面小孩们第一次看到小菩萨像,都没见过,全部吓得屁滚尿流,呼喊着跑下来。  这说明什么?一种东西或事物好不好,人类会有本能的判断。孔子说:“始作甬者,其无后乎”真的那么道德高吗?我真的感觉不到。   孔子本人亲自命令,将几个女人腰斩,国王都吓得哆嗦,他呢?这有什么道德可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别人也有同样的意思的话。而且,最喜欢的应该是美国总统,如果全世界领导人都拥护这句话,都不去动美国,那么美国人可以安心做万年领袖。多美啊!  现今支持孔子的主力是某些80后,尤其是其中的教师【教师是误解了,孔子师徒是主奴关系。和我们现在不同】。他们尊孔、他们孝,那是假的!他们就是为了图财。孝,是不会有亲情的【撒娇是晚辈的特权】。我们要的是自然的亲情。孔子又成了图财者的木偶!这些尊孔者,图的是财,仍然是无父!
  @太上古人
20:41:14  孔教是无爹教!西晋司马炎皇帝时的古墓中,发现一大批写在竹简上的古书,字数据统计有十几万字之多。这就是《竹书纪年》。  -----------------------------  谢谢支持!  《竹书纪年》这本书听说过,我大略的看了一下,并没有发现所谓“舜囚尧。。。”这些内容,也许我看的不仔细。另外这些说法韩非子说过,不知道是不是从韩非子里面来的。  墨家和儒家都是推崇尧帝的,只是两个人的说的尧帝并不一样,如果墨家成为了皇家正统,那么我们现在知道的尧帝,就是墨家说的尧帝,而不是儒家说的尧帝。  还有,其实孔子当时所说的尧帝,也后世儒家所宣扬的尧帝,也不太一样。没办法,中国历史就是这样。
  谢谢楼上各位的支持,鉴于楼上人数众多,就不一一回复了。今天晚上孩子一直要陪着玩,再加上黄帝后边两位老祖宗的历史看到我头晕,现在还没想太明白,所以今天晚上没时间更了,但明天一定补上。  再次谢谢诸位!
  楼主的写作风格我喜欢,我会支持你的  
  好贴、  楼主继续努力啊
  写得好呀,期待下一篇
  @动漫爱好宅
22:34:38  楼主的写作风格我喜欢,我会支持你的  -----------------------------  谢谢啊!我还真不知道自己这是啥风格,感觉就是瞎写啊,所以风格还会不断变化。
  19.   上回书说了天下第一帝--黄帝,接着讲“三皇五帝”中的其他四个“帝”,因为楼主记忆力真的成问题,为了避免自己不小心把无关人等说出“帝”,先把这“五帝”列在下面:  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喾、尧、舜(以《史记·五帝本纪》、《世本》、《大戴礼记》、《易传》、《礼记》、《春秋国语》说法为准)  看了这个五帝江湖排名表,下面该说可爱的颛顼帝了。  忘了提醒各位的啊,楼主是发散思维,所以说颛顼之前,我还要、必须要提到一个人---黄帝。  黄帝已经安息了,但他老人家活了这么长时间,儿子也不少。那个时代没有计划生育,也没有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的说法,所以人就是主要的生产力。  黄帝家生了二十五个儿子。  经常坑爹的蒙牛曾经说过: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所以,不是所有黄帝生的儿子都能得到土地。算下来有不到一半的儿子,得到了领地,也就是能够继承黄帝的姓。  但他们都不姓黄,有人奇怪了,老爹叫黄帝,儿子不姓黄姓什么?  问这种问题的先去墙角反思思考一会再回来。  有人回来了吗?  那我接着说,这十四个人的到的姓分别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 有眼尖的喜欢数学的立刻会说,楼主,那是十二个姓!  楼主心中一惊,数学不好害死人啊!可是楼主马上告诉自己要镇定:十四个人得十二个姓,不可以吗?又不是十二个人得十四个姓!  楼主就是这么会强词夺理,胡搅蛮缠,实在是因为史记这一段看的头晕,看了好几年都还有后遗症,特别是看到颛顼和喾这两位爷的内容,脑细胞就大量死亡,所以经常扫一眼就跳过去了。
  20.   煮酒高人很多,看到这里肯定很多人开始俯视楼主:这水平,还在这里说历史!撤!  楼主只能谦虚的再次承认这一点,但楼主也委屈啊,司马迁他写史记,写的是纪传体,他不按常理出牌啊,一本书里全是名人传记,所以要是想搞清楚某个时代从头到尾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只能几十个名人传记摊开一起看。  切记:出于了解历史年代目的而拿了本纪传体的史书的话,记忆力要强大到可怕才可以。  还好,司马迁还算是比较厚道,没有把黄帝二十五个儿子一个个全给讲一遍,要不然别说楼主,就是那些史学家也非得找他拼命不可。  司马迁着重的讲了黄帝的两个儿子,正妃嫘祖生的两个儿子(暂称为大儿子,二儿子),下面这样写才能让自己不迷糊(不保证你也不迷糊):  1) 大儿子:玄嚣( xiāo)。  玄嚣生了个儿子,名叫蟜极,蟜极生了儿子名叫喾。  2) 二儿子:昌意  昌意生了儿子,名叫颛顼。  大儿子和二儿子两家都有人是五帝之一,可惜黄帝的两个儿子都没称帝,按说黄帝该把位置传给大儿子,中国皇帝的传统历来就讲究长子继位,所以才有“废长立幼,取乱之道”的说法。  但此黄帝非彼皇帝也。
  黄帝那个时代还没有皇权,讲究的还是实力,哪个部落强盛了,其他部落就会听话。再加上黄帝刚刚统一各个部落,他又比较长寿,所以选接班人一般选年轻的,精神稳定的,打仗狠的。他当然也很想把位子传给正妃生的儿子,可他一看,俩儿子都老大不小的了,只能从孙子辈里去找了。  二儿子昌意家的那个小子,也就是自己的孙子颛顼,黄帝比较喜欢。  颛顼的身份比较复杂,按照当时对少数民族的偏见,他大概算是半个混血儿,因为他母亲是少数民族部落的。当然,这也造成了他性格上比较刚强、好斗。  正好黄帝四处平息叛乱给了他实践锻炼的机会,也让黄帝看到了他的潜力。黄帝认为大儿子玄嚣那一族比较软弱,正好颛顼给了他可以放心将整个部落未来的命运交个他,这个可以继续延续自己恩威并重手段的孙子。  颛顼果然没有让他失望,而且还超出他的想象。可惜黄帝此时已经腾云驾雾、没有带走一片云彩的走了,如果被他看到颛顼后来的表现,他说不定要有些后悔自己的决定了。  因为颛顼在登上帝位后,整个人都变了。
  21.  颛顼觉得天下太平,不能再频繁用兵,要改变施政的方针,也就是要以安抚广大人民群众为主,打击少数不安定分子为辅。  他经常会远望着那些安居乐业的农人,一再对自己说:世界如此美好,我却如此烦躁,这样,不好,不好。  很快,他变得很随和,很可爱,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所到之处,大家都会夹道欢迎,一遍又一遍的喊道: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据说,后世的夏历也是他发明的,汉朝的司马迁,还曾经主持过颛顼历的修订工作。  但是司马迁是一个很公正的人,为了免得人家说闲话说他假公济私,所以他在写颛顼的个人传记时,只能忍痛割舍了很多颛顼帝的重要资料,比如下面这个小道消息,颛顼曾经定过这样一个律令:妇女在路上和男子相遇,必须避让一旁;如果不这样做,就要被拉到十字路口暴打一顿。  他真是人民的好“帝”啊。  有些读者不相信一个好战的人可以变得从善如流,这种情绪被一千三百八十五年前刚刚登上皇位的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好战分子觉察到了。为了证明给后人看人是可以改变的,他本来是想把那个比楼主还要啰啰嗦嗦的大臣给掐死的,此时却改变主意,把那只藏在袖子里的金刚鹦鹉狠狠的捏死了。
  22.  当然,不要以为仁慈的外表下,就没有一颗处事严厉的心,颛顼面对某些破坏生产秩序磨洋工的部落,就会变回黄帝眼中的好孙子。  九黎部落,也就是蚩尤部落的人,还继续抱有宗教信仰自由的美好愿望,他们的神不属于黄帝部落管,而且他们的神管的事情比较多,出个门都要占卜一下,那边人家都已经要吃中午饭了,这边几个人还在讨论神到底是让他们出去呢,还是不出去呢。  颛顼意识到爷爷对于精神领域的占领还不够彻底,他开始制定各种禁令,打击巫师,统一宗教为黄帝教(黄帝部落信的教的总称)。  等颛顼年龄大了,他也要考虑接班人了,此时的情形已经和黄帝的时代很不一样了。  黄帝把各个部落的人才,把部落联盟里说话有分量的人都给召集到了自己身边,他希望自己能够控制他们,这样造成的结果,也带来了另一个他没有想到的问题,那就是那些部落的首领慢慢的有了权力,有了影响中央决策的能力。  颛顼想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帝位,却得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对。  颛顼发现自己落入了一个局,一个他只能接受的局。  炎帝部落的人通过不断的联姻和部落之间的活动,他们已经掌握了话语权,他们都希望颛顼的侄子喾能够继位。  他们一再的和别人讲:“喾跟随颛顼很多年,是个年轻有位的人。”  “颛顼的儿子脾气暴躁,争强好斗,不利于各个部落之间的团结。”  “喾是一个做事稳重的人。”  “颛顼的儿子还是个毛孩子,年龄小也没有经验。”  。。。。。。
  颛顼只能把帝位传给了喾,也就是他的侄子,黄帝大儿子昌意的孙子。  但他血液中的恨和狠,却留给了自己的下一代。  接过了叔叔颛顼手中的权力棒,喾感觉到了政治上的暗流涌动,但他还无法提前感知到已经潜伏多年,那个即将爆发的大灾难。
  @雨山rainhill
23:07:54  颛顼只能把帝位传给了喾,也就是他的侄子,黄帝大儿子昌意的孙子。  但他血液中的恨和狠,却留给了自己的下一代。  接过了叔叔颛顼手中的权力棒,喾感觉到了政治上的暗流涌动,但他还无法提前感知到已经潜伏多年,那个即将爆发的大灾难。  -----------------------------  抱歉,刚才的人名写错了,下次一定不犯这种错误,应该为:  颛顼只能把帝位传给了喾,也就是他的侄子,黄帝大儿子玄嚣的孙子。  但他血液中的那份狠和恨,却留给了自己的下一代。  接过了叔叔颛顼手中的权力棒,喾感觉到了政治上暗流涌动,但他还无法提前预知到潜伏多年,那个即将爆发的大灾难。
      颛顼(zhuān xū)
  颛顼帝这部分写完了,急急忙忙的写的,不够生动,竟然还出现了错误的地方,看来自己瞎掰的水平和准确性还有待提高,只能在后边继续写的时候改进了。
  记号了先
  @达西亚武士
04:01:26  记号了先  -----------------------------  谢谢老弟凌晨就来顶贴,注意身体呀,呵呵。
  @staroad
15:10:22  非正史
很好很强大
很搞很乐呵  -----------------------------  个人认为有些内容写得还是"非常"忠于历史的---如果你看史记的时候,认真推理一下里面人物行为原因的话,也许会同意我的说法。
  23.  昨天把黄帝的孙子,也就是第二个帝颛顼讲完了,今天开讲史记中的第三个帝:喾  喾(KU),是颛顼的侄子,黄帝大儿子玄嚣(xiāo)的孙子,十五岁就随着叔叔颛顼四处巡视天下了。  他认为将来的帝位一定是自己的,他积极的拉拢各个部落的人,因为他比颛顼家族的人,更擅长权利的争夺,他意识到在各个部落都很安定的时候,除了武力和仁义的办法外,还要使用手段来巩固权利,而颛顼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等颛顼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发现自己最后已经被架空时,他已经无法扭转局面了。  但他留给自己侄子的底子很好,特别是在疆土上,而且这个疆土的边界在后人的考证中不断的扩大,特别是在那个人民翻身做主人的时代。比如说,疆土面积从最初的北边到过北京,扩大到了内蒙古,南边更是到了越南和海南,西边到了陕甘宁根据地,东边到了扶桑之国。  那个正在叫嚣钓鱼岛主权的小岛国,再乱叫我们就把历史学家派过去,给你们普及一下历史知识,让你们知道你们的本岛四五千年前,就已经是中国的领土了。  你们怕不怕?
  楼主继续。加油加油!
  24.  喾成功即位了,但他发现自己玩火有点玩大了,原来支持的那些人,权利开始越来越大,都对他的位置虎视眈眈,都想越位了。只是大家都不好意思提出来而已。毕竟,刚开始还是矜持一点比较好。  喾在政治上搞些小动作还可以,但是在个性的凶狠程度上,和叔叔颛顼还是差太多。但他还是吸取了叔叔因为没有出类拔萃的后代所以才只好把位置让给自己的教训,看到了培养下一代成才的重要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其他人对这个位置的窥探,名正言顺的把帝位传给儿子。  正如喾(Ku)的发音一样,喾在这方面做得是够酷的,因为他真的有了四个我们都如雷灌耳的儿子,他的这四个儿子,两个儿子都登上过帝位,其中的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尧帝,另外两个儿子的后代更是分别创建了商朝和周朝。  更别提他的后代还出了在尧帝时被称为“八元”的八个大才子。  有人读史记,很容易会把颛顼和喾这两个人漏掉,因为他们的事迹介绍比较少,特别是到了喾的时候,笔墨就更少了,除了“仁而威”和“惠而信”这六字真言外,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四个字,“普施利物,不於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之类的形容词了。  但是,司马迁是不会平白无故把一个人捧为帝的,喾作为一个成功的育儿专家,培养出的儿子们随便拉出一个,就可以直接秒杀后世任何一个帝王。可见,司马迁是想告诉那些把孩子动不动就塞到培训班里的家长们,即使是在上古时代没有培训机构恶劣环境下,只要教育得法,人皆可以为尧舜。  所以说,家庭环境的教育是多么多么的重要啊!
  @书生客
11:17:56  楼主继续。加油加油!  -----------------------------  谢谢回复,有了回帖楼主很高兴,因为知道这个帖子还有人在看。  也希望多提意见。
  作者:staroad 回复日期: 15:10:22  回复
  非正史 非野史 很好很强大 很搞很乐呵
  @拔剑不须待
12:37:49  作者:staroad 回复日期: 15:10:22  回复  非正史 非野史 很好很强大 很搞很乐呵  -----------------------------  谢了,有空常来啊。
  24.  帝喾有四个妃子。  正妃是有邰氏的女儿,名叫姜嫄。  帝喾有一天下班回家,姜嫄给了他一个惊喜,a very big surprise .  她怀里抱着一个正在微笑的男婴,见到帝喾回来,她连忙逗着男婴说:”快叫爹!“  男婴朝帝喾笑着,帝喾觉得自己都快被那纯真的笑容给融化了,不由自主的嘴里也逗着说:”快叫爹!”  他正想把孩子抱过来,突然觉得对劲,问:这到底是谁的孩子啊?  姜嫄一听就哭了起来,搞得帝喾手足无措,就听姜嫄边哭边说:“我就知道不该把这个孩子捡回来,紫薇,快把这个孩子接着扔回外边去!”  丫环紫薇为难道:“娘娘,不是说过了吗,这孩子仍不得,扔了会得天谴的啊!”  帝喾被搞蒙了,连忙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姜嫄就边哭边把这个孩子的来历一五一十的说了。
  姜嫄说,有一天她和紫薇一起去野外赏花,在野地里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她觉得很好奇,于是就把自己的脚放到了那个脚印里面。哪知道哦,一下子就觉得腹部有东西动了一下,回来后觉得自己怀孕了。  帝喾怀疑的看了紫薇一眼,紫薇非常肯定的连连点头。  后来姜嫄觉得这个事情太离奇了,担心这个孩子来的不吉利,所以就瞒着帝喾,等这个孩子偷偷的生了出来后,就让紫薇把这个孩子丢在外边给弄死。  紫薇此时眼睛睁得大大的说道:“我把这个孩子抱出去后,刚开始把他放在巷子里,那里牛啊马啊的从这里过,竟然都避开了这个孩子。我后来要把他丢到树林里,刚放下来就出现了很多人,他们见我要遗弃小孩,差点把我揍成郭德纲。”  紫薇说着说着很激动,喝了几口水接着说:“我见这个办法不行,心想干脆把他给扔到冰上冻死!哪知道呼拉拉的飞过来一群鸟落在了孩子身上,把翅膀都盖在了孩子身上,还有的鸟边流泪边用嘴啄自己的羽绒下来给孩子保暖,还有的鸟还不停的说,这是谁这么狠心把有神性的孩子给丢在这里了,缺德的想遭雷劈的啊。。。”  姜嫄咳了两声,紫薇这才连忙闭嘴,却一把抱过孩子,情绪非常不稳定的马锦涛式的喊道:“既然你们都不要这个孩子,我就把他扔到井里算了!真要是老天爷怪罪下来,紫薇我一个人承担算了。”
  25.  姜嫄可怜巴巴的看着孩子,却没有阻拦,只是在那里流泪,帝喾连忙喝止慢慢的朝门口磨蹭的紫薇:“把孩子抱回来吧,好歹也是我们的孩子,不过这个事情,可千万别让太史官知道,他们家后代出来了司马迁,就喜欢抖搂这种花边新闻了。”  此时刚从汉朝穿越回来的丫鬟小燕子接话道:“他们那个时代的人都以此为荣的,你要是没有这种事,他们还一定要给你编排出这种事呢。就连他们的高祖皇帝都是龙和人生的的,还自称赤帝子呢。”  帝喾本来够心烦的,骂道:“别嚼舌头了,这里已经够乱了,你还不快去伺候简狄妃子!”  简狄是帝喾的次妃,是有娀氏的女儿,帝喾最近忙的也有一段时间没有见到她了。  小燕子可爱的吐吐舌头,说道:“我是来打预防针的,现在再有什么事情您也不用担心了。”  姜嫄问帝喾:我们该给这孩子取个什么名字呢?  帝喾说:”既然你三番五次的想把这孩子给丢掉,那干脆就叫他‘弃’吧,不过我平时事物繁忙,这孩子就交给你养吧。”  (这个孩子弃,就是后来周的祖先)
  正说话间,次妃简狄匆匆的来了,一见帝喾就连问了三个问题:  “您接受姐姐姜嫄的孩子了?”  “您相信姐姐姜嫄的话了?”  “您会将土地分给这样有神灵的孩子吗?”  帝喾一一进行了确认。  简狄松了一口气,把略略鼓起的肚子给帝喾看,兴奋的说道:“我也有一个惊喜给你!”  看着帝喾涨红了脸,简狄说道:“我就知道你会和我一样高兴的,我刚开始还不敢告诉你,我和姐姐们在外边洗天体浴泡温泉时,正好天上飞过来一只黑色的鸟,我看到它从我头上飞过时,下了一个蛋,于是就把蛋给吞了下去,然后我就发现自己怀孕了。”  说着,她满脸幸福的抚摸着肚子:“乖宝宝,你可是有神灵的孩子,你以后都要多和神灵沟通啊,这样就没人敢对你说三道四了。”  帝喾将这个还未出生的孩子起名为 “契”。   这个孩子,就是后来殷商的祖先。  (殷商以玄鸟为国鸟,国人穿黑衣为俗,崇尚鬼神几乎快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所有事务都以占卜为先,我们现在考古发掘出的甲骨文,多以殷商时代为多)。
    这个帝喾今天写的够多了,又超出我的预期了,我是该继续写下去呢,还是少说两句呢?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史记黄帝本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