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乐理和声学结合的书?书里面不但有音程,和弦,调式音程这些东西,而且还把对应的波形用数学分析!

和声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和​声​方​面​的​书​籍​归​类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认识变音重属和弦的几种方法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2页
变音重属和弦的几种认知方法
摘要:本文以高校音乐理论教学中《和声学》变音重属和弦的构成为出发点,通过对大小调变音重属和弦的结构及其构成进行分析,使学习者深入浅出地了解和掌握该和弦的构成,为进一步学习及更好的运用这一富有特色的和弦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重属和弦、变音重属和弦、调式变音、变化音程
在高校音乐理论的和声学教学内容中,变音重属和弦(也称重属变和弦)这一讲内容大家定不为陌生。和声中常用到的意大利六和弦、德意志六和弦、法兰西六和弦,即增六和弦、增五六和弦、增三四和弦就是这组和弦中几个最常用、最具代表性的和弦。作为重属和弦的一个分支,变音重属和弦虽不及前者应用率高,但因其富有特色的和声音响效果,在实际应用中也有着不容替代的作用。
在这一讲内容的学习上,常有学生在刚一接触时感到困惑,而这些困惑大多源自于变音重属和弦的结构及其构成等方面。因此,在应用该和弦之前,我们应首先对其结构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从结构上可以看出,这种和弦就是将重属和弦中的第Ⅵ级音(重属和弦的五音或重属导七和弦的三音)降低半音而形成的,这一特征不仅使它区别于重属和弦,同时也证明它和属变和弦、下属变和弦一样,在结构形态上都具有特定的调式变音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变化音程。这些变化音程主要是指由于调式变音的加入而在重属和弦结构内部形成的减三度音程,亦即转位之后的增六度音程。若简单地理解,即可以把该和弦看成是一种增加了减三度或增六度音程的变化之后的重属和弦,重属和弦也正是由于在结构中加入了这些特殊性质的音程,因而在称谓上和音响上都有了区别于自身的明显变化。由此可以看出,这种和弦形成的关键就在于重属和弦中形成减三度或增六度音程的过程。明确这一特征对于我们把握变音重属和弦的结构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大小调中的变音重属和弦是根据什么来形成这些变化音程的呢?构成这些音程是否需要条件呢?这也是一个令多数好学者感到困惑的问题。不难想象,若该和弦没有形成的原因和条件,而最初仅凭理论家去主观臆造,这不仅是相当困难的,而且在理论上也是不会长期站住脚的。为了更好的运用这种和弦,我们应该去进一步探讨这种和弦的构成原理,而不是只停留在“把结构了解了,能够依葫芦画瓢就可以”的程度。在这里,我们将分别对大、小调该和弦的构成原理——特别是减三和增六音程的构成进行分析:
首先就大调来说,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即——从和声调式的角度来和从调式变音的角度来分析:
一、从和声调式的角度来看,在和声大调重属和弦(以DD7为例的Ⅱ、Ⅳ、 Ⅵ、Ⅰ级音)中,由于Ⅵ级音....
b#采用和声调式之后形成了降低半音的Ⅵ级,因而使得该音与(和弦三音)Ⅳ级音形成了减三度,即转位后的增六
度音程,由此而得到变音重属和弦。这种由和声调式的参与使重属和弦转化为变音重属和弦的过程对于大多数初学者来说,应该是容易理解和接受的。
二、从调式变音的角度来看,重属和弦结构中的各音除了已有的调式变音Ⅳ音外,还有两个音有形成调式变音的可能,即作为根音的Ⅱ级音和作为五音的Ⅵ级音,但作为根音的Ⅱ级音无论是转变为Ⅱ还是Ⅱ级音(一般来讲根音不应发生变化),其与Ⅳ级或Ⅵ级音的结合都不能形成减三度或增六度音程,恰恰相反,只有将Ⅵ级音转化为Ⅵ级的调式变音时,它与和弦里的Ⅳ级音结合才形成了减三、增六度音程。
由上述这两个内容可以看出,大调的变音重属和弦不仅可以由和声调式Ⅵ级的使用而构成,也可以由两个调式变音Ⅳ和Ⅵ级构成。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该和弦的构成。但是如果把这种“顺理成章”的理解思路也套用于小调,结果却会陷入困境。下面这个思路就是不少初学者所遇到的:
在小调中,按照变音重属和弦由重属和弦形成的逻辑过程,需先得到小调重属和弦的结构(以C小调的DD7为例:Ⅱ级、Ⅳ级、升高半音而还原的Ⅵ级、Ⅰ级)。这时重属和弦中的Ⅳ音与Ⅵ级音为小三度,而按照变音重属和弦的结构关系,这两音之间应需转化为减三度,有什么理由能使两者构成呢?在大调中是由于采用了和声调式的降六级形成的,但若在小调中也使用同样的办法—采用和声调式或旋律调式,却只能升高六级音,更不能形成减三 1 ###bbb##b###⑥⑤④①②③
第1页/共2页
寻找更多 ""中文名:&基本乐理通用教材原名:&基本乐理通用教材作者:&图书分类:&考试资源格式:&PDF版本:&影印版;第1版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书号:&, 4发行时间:&日地区:&语言:&简介:&
李重光编著的《基本乐理通用教材》共十六讲。包括音律、记谱法、调式、音程、和弦、节奏、节拍、转调、移调、装饰音和旋律等基本乐理知识,每课之后的练习题均附有答案,便于自学。在基本概念的表述上准确、简明,以通俗、浅显和生动的语言将枯燥的乐理、和声、试唱练耳等技术理论有机地结合,易学易用。充分体现“通用”性原则,即程度上以初级入门为起点。最终达到专业音乐院校乐理修毕水平。在保留传统基本乐理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将现代乐理的观念融入其中,体现了基本乐理学科的新发展。
《基本乐理通用教材》不仅适用于音乐专业院校、师范类音乐院系的学生,还可服务于中小学音乐教师以及准备报考音乐院校的考生。
第一讲 乐音体系第一节 音及音的性质第二节 乐音与噪音第三节 乐音体系第四节 音名与音组第五节 音域与音区练习一第二讲 音律第一节 标准音和中央C第二节 复合音与分音列第三节 十二平均律第四节 五度相生律第五节 纯律第六节 自然半音与变化半音 自然全音与变化全音练习二第三讲 五线谱记谱法第一节 什么是记谱法第二节 音符与休止符第三节 增长基本音符和基本休止符时值的记号第四节 五线谱的线与间第五节 谱号第六节 变音记号第七节 省略记号第八节 演奏法方面的记号第九节 装饰音记号第十节 乐谱的正确写法练习三第四讲 节奏节拍第一节 节奏与节拍第二节 各种拍子第三节 各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第四节 节奏中音的强弱关系第五节 切分音切分节奏切分效果第六节 音符均分的特殊形式第七节 节奏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练习四第五讲 音乐的速度与力度第一节 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第二节 音乐速度的标记第三节 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第四节 音乐力度的标记练习五第六讲 音程第一节 什么是音程第二节 音程的名称与标记第三节 单音程与复音程第四节 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第五节 度数相同而音数不同的各种音程的相互关系第六节 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第七节 音程的转位第八节 等音程第九节 怎样识别和构成音程练习六第七讲 和弦第一节 什么是和弦第二节 三和弦第三节 七和弦第四节 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第五节 等和弦第六节 怎样识别和构成和弦练习七第八讲 调及调关系第一节 什么是调第二节 升号调与降号调第三节 等音调第四节 调的五度循环及调关系练习八第九讲 调式第一节 调式 调性 主音 音阶第二节 自然大调式第三节 三种小调式第四节 五种五声调式练习九第十讲 调与调式第一节 调与调式的组合第二节 关系大小调第三节 同宫系统各调第四节 同主音调式第五节 等音调式第六节 怎样确定调与调式练习十第十一讲 调式中的音程第一节 什么是调式中的音程第二节 稳定音程与不稳定音程不稳定音程的解决第三节 不协和音程的解决第四节 怎样确定一个音程可能属于哪些调式第五节 音程在音乐中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练习十一第十二讲 调式中的和弦第一节 调式中和弦的名称及标记第二节 自然大小调中的和弦第三节 和声小调中的和弦第四节 属七、导七及其解决第五节 怎样确定一个和弦可能属于哪些调式第六节 和弦在音乐中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练习十二第十三讲 转调第一节 什么是转调第二节 转调的意义第三节 转调的类别第四节 怎样找出近关系调各调式练习十三第十四讲 调式变音及半音音阶第一节 什么是调式变音第二节 导音的形成、解决与消失第三节 具各典型意义的调式变音第四节 半音音阶练习十四第十五讲 移调第一节 为什么要移调第二节 移调的方法练习十五第十六讲 关于旋律的基础知识第一节 什么是旋律第二节 旋律发展的基本方法第三节 旋律进行的方向及高潮第四节 旋律的分段第五节 乐曲的基本形式
在百度里搜索""更多相关内容
在谷歌里搜索""更多相关内容
* 本站资源大多为PDF格式的书籍,请使用专业免费PDF阅览器阅读。
* 为了达到最快的下载速度,推荐使用网际快车或迅雷下载本站书籍。
* 请一定升级到最新版WinRAR3.80才能正常解压本站提供的书籍!
* 如果您发现下载链接错误,请点击谢谢!
* 站内提供的所有书籍均是由网上搜集,若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通知我们!乐理精品课程---文章页
作者:admin
发表日期: 8:41:08
已经有5109位读者读过此文
2010年度校级精品课程申报表
推 荐 单 位&&&&&&&&&艺术学院
所 属 学 校&&&&& &&&湖州师范学院&& (是否部属)否
课 程 名 称& &&&&&&&&&&&&&基本乐理
课程层次(本/专) &&&&&&&&本&& 科
课程类型 □ 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验)课&& &&&&& &&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 &&& &&艺术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音乐学
课 程 负 责 人 &&&&& &&&张志海
申 报 日 期 &&&&& &&&&
湖 州 师范 学 院 制
二○一○年四月
填 写 要 求
一、&&&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音乐系主任
艺术学院音乐系
通信地址(邮编)
浙江省湖州市学士路一号
(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313000
作曲技术理论
一、近五年来,本人讲授的主要课程
周学时(总学时)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06.9-07、2
专业基础课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 指导02、03、05级音乐系学生的艺术采风,共计180人
2、&&& 指导并带领02、03、05级音乐系师范方向与非师范方向学生进行教育见习与音乐见习,共计180人。
3、&&& 指导01、02、03、04、05、06级音乐学专业与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共计21人。
三、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本人所起作用
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基础钢琴》
湖州师范学院
校级精品课程《西方音乐史》
湖州师范学院
四、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刊 物 名 称
关于音级的概念辨析与“音级族”名词的设定
《视唱练耳》的课程模块结构与能力评价体系探新&&
铜陵学院学报
浅议高师《和声学》课程之能力教学
咸宁学院学报
五、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2008届湖州师范学院教务处优秀毕业生论文指导教师
作为主要成员(4/5)参与教研项目:“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获2008年湖州师范学院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作为主要成员(4/5)参与教研项目:“高师音乐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创新实践”&获2008年湖州师范学院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6――2007年度被评为湖州师范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
2005――2006年度被评为湖州师范学院优秀班主任。
一、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本人所起作用
近现代浙江音乐名人传略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 科普课题
二、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创作奖项
刊 物 名 称
观念突破与理论缺失――以德彪西研究为例
《中国音乐学》
论中国风格和声体系的开放性
《音乐创作》
音乐作品《采菱谣》
省“新人新作”比赛铜奖
2008、 9 、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2. 主讲教师情况⑴
&音乐系器乐教研室主任
艺术学院音乐系
浙江省湖州市学士路一号
(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313000
民族吹管乐演奏与教学
一、近五年来,本人讲授的主要课程
周学时(总学时)
民族民间音乐
专业必修课
器乐文献与欣赏
专业任选课
专业选修课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指导01、02、03、04级音乐系学生到河南、浙江等等地艺术采风,共计180人
2、指导并带领01、02、03、04级音乐系师范方向与非师范方向学生进行教育见习与音乐见习,共计180人。
3、指导03、04、05、06级音乐学专业与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共计15人。
三、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本人所起作用
&& 2008年4月主持项目
《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湖州师范学院
四、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刊 物 名 称
《民族音乐学与我国的基本乐理》
《中国音乐学》
2006年03期
《回归本土,重塑理念-----民族器乐研究二题》
《中国音乐学》
2009年03期
《中国成人教育》
2006年09期
《加强学生史地知识的掌握是高校民乐教学重要环节》
《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8年04期
《高师器乐教学现存问题及改进措施》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03期
五、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2005年,获湖州师范学院”教学十佳教师”荣誉称号;
2005年,获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教学能手”荣誉称号;
2007年,获“浙江省学生社团优秀指导教师” 荣誉称号(浙江省教育厅)
作为主要成员(5/5)参与教研项目:“高师音乐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创新实践”&获2008年湖州师范学院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作为主要成员(4/5)参与教研项目:“高师音乐教育学的理论探索与创新实践”&获2004年湖州师范学院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一、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本人所起作用
研究项目:《浙派笛子音乐的生态现状调查与发展研究》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2009―11年
近现代浙江音乐名人传略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科普课题
二、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创作奖项
刊 物 名 称
《浅析中国西南地区民族音乐素材在朱践耳《第六交响曲》中的主要运用》
《四川音乐学院学报》
2008年第04期
《谈“气流速度”在笛子演奏中的重要作用》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8年 03期
《神指仙气催魔笛―谈俞逊发先生的笛子艺术》
《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7年 04期
《浅议笛曲秋湖月夜的艺术特色》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9年01期
《笛子“揉弦技巧”的艺术魅力及精学巧用之法》
《广西艺术学院学报》
2009年03期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⑵
艺术学院音乐系
通信地址(邮编)
湖州市学士路1号(313000)
作曲技术理论
一、近五年来,本人讲授的主要课程
周学时(总学时)
专业基础课
专业选修课
电脑音乐制作
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专业基础课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指导06级音乐系学生的艺术采风,共计30人
2、指导并带领06级音乐系师范教育方向学生教育见习30人
三、作为第一署名在国内外主要刊物发表的教学论文
刊 物 名 称
《高师电脑音乐的教学现状和对策研究》
2007 年第3期
四、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07年度院艺术学院教学能手&&& 2、全国高校声乐展演优秀指导教师
一、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刊 物 名 称
作品专辑《简单世界》&&&&&&&&&&&&&&&&&&&&&&&&&&&&&&
音乐家音像出版社
从洞经音乐的嬗变看音乐的社会功能》
《文教资料》
&&&& 2006年
《风花雪月话江南》&&&&&&&&&&&&&&&&&&&&&
《音乐创作》
《即兴曲》&&&&&&&&&&&&&&&&&&&&&&&&&&&&&
《音乐创作》
3. 主讲教师情⑶
1979年12月
理论教研室主任
通信地址(邮编)
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313000
作曲技术理论
一、近五年来,本人讲授的主要课程
周学时(总学时)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曲式与作品分析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指导03级音乐系学生的艺术采风,共计68人
三、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本人所起作用
多声部视唱的训练与研究
湖州师范学院实验室项目
四、作为第一署名在国内外主要刊物发表的教学论文
刊 物 名 称
二胡教学中艺术情感的训练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二期
浅谈合唱训练中的练声曲
2009年第九期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3. 教学队伍情况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作曲技术理论
系统讲授本课程及后续课程
民族器乐演奏与教学
讲授本课程相关实践性内容与中国乐理知识
作曲技术理论
系统讲授本课程及后续课程
作曲技术理论
系统讲授本课程及后续课程
助理实验师
为本课程实践教学提供多媒体与网络支持
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学历结构:在由4人组成的教师队伍中,硕士1人,
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25%,另外三人已经通过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的学习。
职称结构:副教授2人,讲师1人,助教1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总数50%。
40-50岁老师2人;35岁以下教师2人占;教学团队平均年龄36岁。
学缘结构:本教学团队的3位教师分别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河南大学音乐系、白俄罗斯国立文化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从学缘结构上看,毕业于其他学校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00%。
师资配备情况:承担该课程的老师均是学院专任教师,以音乐学专业毕业的占100%;目前我院师生比为1:12,符合教育部对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要求。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一、教学改革:
1、&&& 根据教学内容适时采用“创作型学习”、“渗透型”与“讨论型”等教学模式,使本课程更具贴近音乐创作与音乐表演的实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课程得以向其它平同专业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全面渗透,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特点。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针对音乐教育与音乐表演的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并结合三百工程开展教学改革。
3、&&& 强调课程的音乐性与实践性,与基础钢琴、基础声乐、基础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电脑音乐制作、即兴伴奏等课程进行“渗透型”教学,并为这些课程打下良好前期理论基础。
4、&&& 建立课程网站,鼓励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资料查询、与老师互动、建立试库为学生课后练习提供方便,以开拓视野,培养其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5、&&& 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理念相结合:在保持传统讲练结合教学形式的同时,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渗透其它音乐技能与理论课程,重视该课程与具体音乐作品紧密联系,增加课程的生动性和多样化,不断探索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教改成果:
1、 通过以上教学改革措施,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音乐理论修养、音乐表现能力、音乐创作水准,音乐分析水平等都有得到了全面提升,使基本乐理的教学得以向其它音乐专业课程全面渗透。
2、《关于音乐概念的辨析与“音级族”名词的设定》,读写月报&& 2006年第3期。
3、参编教材―21世纪高校音乐系列教材《乐理》,&&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教学改革解决的问题:
本着加强基础知识教育与社会实践需要相结合的总体原则,“以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标准严格要求,把基本乐理课程建设成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品牌示范性课程”的总体目标,本课程教学改革围绕以下3个方面展开:
1、&&& 采用创作型学习、讨论型教学与渗透授型教学模式。有目的地实施“即学即用”、“短句创编”,“案例(作品)分析”等;强化音乐技术理论课程的实践性质,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实行乐理教学向其它音乐技能教学与音乐理论教学的全面渗透,尝试将后续音乐理论与技能课程在乐理教学中“提前介入”。
2、&&& 优化教学法内容,使用更符合学生的专业特点。
3、 以辅助课和课程网站为手段来拓宽本课程所需的知识结构面,大胆尝试学生进
行电子音乐作业,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基本乐理课程是一门对教师音乐技术理论知识、音乐专业技能与修养以及教学方法要求很高的课程,因此在本课程的建设中,教学组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和青年教师的培养,有明确的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 通过“导师制”的传、帮、带把青年教师带向教学和科研的前沿:对担任基本乐理课程教学任务的青年教师,我们一直按照“导师制”的原则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采取跟班听课、集体备课、检验交流和教学检查等多种方式逐步丰富他们呢的教学经验;同时放手让他们在本课程的课堂讨论、论文指导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以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
2、&&& 以科研带动教学,创建学习型团队;以音乐理论教研室基本乐科教学小组为平台,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展开学术研讨;并多次组织课程教学大纲的公开论证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的专题讨论会,包括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与衔接、课程教学系统和教学方法、考试方式的创新、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灵活运用等,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和观摩的机会与条件,形成了团队协作精神好的“学习型”教学队伍。
3、&&& 鼓励青年教师进修访学和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的职称与学历学位层次。
4、&&& 鼓励教师以音乐创作带动学科建设,近五年来,本组教师公开发表音乐作品多首,极大地促进了老师教研与教学的积极性。
经过近几年狠努力,担任基本乐理课程教学的青年教师在业务水平和教学效果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对青年教师的评价也越来越好,教学质量得到外校专家和学校督导的充分肯定。
4.课程描述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基本乐理是国家高等学校音乐专业《音乐学专业教学大纲》、《音乐表演专业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必修课程之一,也一直是我院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在一年级开设,课程的授课时间为一学年,分上下两学期,共计66学时,每周2时。一般第一学期完成乐音体系,音律,记谱法,音乐力度、速度、表情术语,音程、和弦等内容的教学(30学时);第二学期完成大小调体系,中古调式,中国民族调式,旋律的调性调式分析,旋律发展的基本手法等内容的教学(36学时)。
基本乐理课程,是世界所有高等音乐院必须设置的一门通用性基础理论课程,通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其教学内容逐渐稳定与成熟。同时,各国高等音乐院校在课程的开设中,根据各民族的音乐传统,有选择地增加了本民族传统音乐理论的相关内容。
我国处二十世纪初叶开始,创建音乐专业高等教育,起初基本乐理(或称音乐基本理论)的教学内容以参照欧洲体系为主,建国后又参照前苏联音乐高校的教学模式,参该课程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并加入了我国传统音乐理论的相关基础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次全国性的“高等音乐院校基本乐科教学研讨”,课程内容得到更进一步的规范与系统,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基本乐理”在我校中,自音乐师范(中专)开始至今(本科),一直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由音乐技术理论专业教师授课,以中央音乐学院李重光先生编著的《音乐理论基础》的新修订版――《基本乐理》(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为主要教材,同时,本课程组负责人也参与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的《乐理》教材的编写,为该课程教建设作出了有益的贡献。这些年来,我们不断地对课程教学进行改进,在从自然班授课的、以文本为主的、面对面的教学模式基础上,从2004年起又引进了现代化的MIDI多媒体教学模式。
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已经完全系统化。课程网站已经初步建成。&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也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做了相当大的调整。在保持传统的纯书本的、笔头的学习模式的基础上,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大胆创造。通过课前预习活动、课后作业与音乐短句创编活动等多种形式,使原本学生认为的“枯燥、纯理论性”的内容变得生动、活泼,更贴近学生的音乐实践的实际,使纯知识、纯文本的课程成为知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途径。
4-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该课程是根据教育部音乐专业本科教学大纲规定为音乐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必修课,旨在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质、初步培养他们独立理解与处理音乐作品的能力和养成批判性学习思维与习惯,提高学生的演唱、演奏和音乐创作水平。
课程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熟练乐音体系、乐律、记谱法规范、各种音乐基本记号与术语、节奏与节拍等基础知识,使学生具备正确的读谱习惯,能基本正确地表现音乐作品的谱面形式。
2、通过音程、和弦、调式、旋律发展基本手法等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具备初步的旋律分析能力和多声部和声判断能力,正确把握音乐作品的风格、体裁,从而较准确地表现音乐作品的思想、情绪、形象、与情景
3、通过在即兴弹奏与即兴旋律写作中对基本乐理知识的主动性应用,增强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4、通过大量教学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习惯和创造潜能。
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 《基本乐理》课程精选音乐记谱法、音乐表演、音乐创作、音乐分析与民族音乐传统理论等基础的音乐基本知识,教学内容全面系统,较好地体现了专业课程的基础性、先进性与前沿性。本课程将音乐基本理论与音乐表演、音乐创作、音乐分析等音乐实践直接结合、全面渗透,赋予该理论课程更丰富的实践性。
该课程为学年课程,周学时为2,每学年66学时。具体知识模块包括:
&&&& &教& 学& 内& 容&&&&&&&&&&&&&&&&&&&&&&&&&&&&&&&&&& 课内学时
第一章 乐音体系、音律
第二章 记谱法(五线谱、谱号、音符)
第二章 常用省略记号与演奏(唱)法记号
第三章 装饰音
第四章 音乐的速度与力度
第五章 节奏、节拍、音值组合
第六章 音程、音程的表现意义
第七章 和弦及和弦的应用
第八章 调式、调性、大小调体系 中古调式
第九章 五声性调式
第八章 调式中的音程与和弦
第九章 调关系、转调、移调
第十章 调式变音、半音阶、全音阶
第十四章 旋律、旋律发展的一般规律、曲式
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高等音乐专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度文化修养的人,也就是要开发智力,而从音乐本体来讲,学生的智力主要体现在音乐表演能力、音乐分析能力和音乐创作能力。而这些音乐能力的基础,离不开音乐基础理论。因此《基本乐理》课程是高等音乐专业最为基础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的重点主要在于音程、和弦两部分,这两部分相互联系,是后续学习调式,进行旋律分析的基础,以是后续课程《基础和声》、《即兴伴奏》、《曲式与作品分析》等的重要的工具性知识。我们在教学中充分突出这段知识点的重要性,首先,在课时数上给予充分的保证,同时,采用“活学活用”的授课形式,即将相关知识点与小型音乐作品(以钢琴作品为主)联系,让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音程对位与和弦分布,从而在音乐分析的实践中掌握音程与和弦知识;让学生根据所学音程、和弦知识,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简单和声编配,采用这种“创作型”教学方式,可以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同时,将复调、和声学等相关知识点提前介入,让学生对复调与和声学有初步的感性与理性的认知,为其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使其不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有畏难情绪。
本课程的难点主要集中于调式与调式分析部分,调式、音程、和弦,是构成音乐横向与纵向结构的重要材料。但由于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对于调式方面,前期没有建立相关的概念基础,在学习中感性认识往往多与理性,因而容易造成概念的相互混淆,从而使其调性判断与调式判断的准确性大打折扣。更由于在调式上,相关知识具有概念交叉的特点,使得学生在调式风格的判断上会出现困难。突破这一难点,我们针对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性接受能力强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不同调式风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聆听中去感悟它们的风格区别,进行充分的讨论,然后再进行理论上的总结,这样克教学难点于无形。
作为基础理论课,与创作实践的结合一直是我们考虑课程科学性的一个重要问题。学生的音乐创作体现在音乐表演的二度创作,音乐小品写作(包括和声统配与即兴弹奏)、音乐赏析与理解的三度创作。我们在本课程中,大胆地让学生以有限的知识,以旋律短句、简易织体编配等形式,结合音乐演唱与演奏进行创作练习,使该课程为音乐创作服务这一重要目标更加突出。
4-2-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基本乐理》的实践性环节,将以“音乐创作”为手段,以乐理知识应用为中心,以作品为载体,以计算机辅助工具,以网络为平台,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音乐分析能力、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应当能够独立完成对音乐作品的初级读谱,可以规范抄录音乐乐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音乐作品调式调性、和弦与音程、旋律发展方式等音乐要素,可以进行简单的音乐创编,从而提高其音乐表现能力。
《基本乐理》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其实践性更加突出。关于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我们经历一个从尝试到发展再到逐步完善的过程。最初只在和弦这一章中,加入了音乐织体创编这一实践环节,学生的反响很热烈,教学组全体认为,在其它的章节中,同样可以插入实践性环节。如:在音乐力度与速度、音乐表情与演奏法记号的教学中,插入简易旋律改编,利用同一旋律,使用多种记号,达到多样风格的音乐与众不同形式,在音程教学中,插入用指定音程为旋律配置二声部对位旋律的写作训练,在调式内容的教学中,插入用指定调式和风格,写作旋律短句的实践环节,同时采用电脑音乐软件,让学生进行电子作业,进行电脑音乐的初级实践,使和声、曲式、即兴伴奏这些相关课程成为“创作实践系列课程”。这一系列课程的形成,具体实施已有几年时间,虽然还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但最初的设计理念已得到初步的效果。一是学生表演能力大为提高,二是参加创作与演出的同学也越来越踊跃,学生普遍觉得此课程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欣赏音乐作品和进行音乐创作的能力。 这一打通知识理论与实践,音乐分析与表演的教学理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将继续对此进行完善。
4-2 实践(验)课教学内容
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课程设计的思想是要通过大量的具体音乐实践活动,来增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使之转化为音乐创造能力、音乐表演能力和音乐分析能力。
&我们的做法和目标是:
1、扩大音乐作品的接触面,鼓励学生在课外对照音乐总谱进行聆听,增强对各种音乐的谱面记录方式的感性认认,利用工具书和参考资料,配合网络手段,分析音乐作品的调式、音程与和弦,以提高自学能力。
2、鼓励创作,一般在每个章节都安排相应的创作练习。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
3、加强练习,以消化知识,加深理解,以习题库方式为学生提供大量习题,增强学生的音乐逻辑思维能力。
以上做法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加和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
1、&&& 音乐短句改编、音乐短句创作、指定和弦的织体编配,第个教学环节各2 课时(课外指导)
2、&&& 作品听辨:以小型钢琴曲(如初级巴赫、车尔尼599、中外音乐小型作品等)由图书馆收集音像,在谱面上标记乐句、段落、调式、音程或和弦。在相关教学环节采用该形式作业,每个教学环节不低于2课时。
课程网站:几年来,该课程的教学还主要得益于现代网络。教师们鼓励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备课与复习。《基本乐理》课程网站几经初步成善,目前已正式上网运行,校内外的学生对网站的内容予以了充分肯定。
4-2-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该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融知识与实践为一体,在授予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对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音乐创作能力、音乐分析能力的训练,促进音乐素质的全面培养。其教学主要环节包括:
1、重视课前准备,指定学生每周阅读指定篇章,让要求学生提前阅读下周即将讨论的教学内容,并在课中回答乐理知识方面问。
2、根据教师的设问,指导学生进行扩展阅读,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即时检查。
2、对重点章节与难点章节,教师教学以讲授为主,总结出各种学习“歌诀”,分解学生学习困难。
3、学生必须完成指定的创作练习与作品聆听,并就音乐作品的赏析发表自己的观点。
4、强调课后巩固环节,每课皆有书面作业,以课堂解答方式进行批改。
5、通过课程网站的论坛,即时进行网上答疑与网上辅导。
4-2-4考核内容与方法
尝试多样化的创新考核方式;研究科学的量化的评测方法。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考试制度的改革是关键。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应着眼于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积极探索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和方法, 将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改变了长期以来“一卷定案”的做法,促进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 ,重点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卷面成绩、平时作业两部分结合,给出课程总成绩。 任课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平时考核,一般每学期安排以音乐创作为特点的小型书面作业四次以上,使学生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适度的紧张而兴奋的状态,同时通过这些活动综合考察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状况。
采用了试题库命题,促进考试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每次考试结束都进行成绩分析,写出分析报告,找出存在问题,提出考试改进方案。
评估方法多样化,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采用课堂发言、网上讨论、计算机测试、小型音乐创作练习等形式, ,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
4-2-5创新与特点
1、&&&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表演能力、音乐创作能力与音乐分析能力,在教学方式采用“创作型学习”、“渗透型”与“讨论型”等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特点。
2、&&& 教学内容全面系统,较好地体现了专业课程的基础性、先进性和前沿性。根据专业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使之更符合专业培养目标。
3、&&& 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实现了网络环境下的基本乐理教学。 形成了包括立体化教材建设、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课堂授课与课外辅导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在内的现代化教学体系。 在教, 学方法上引入MIDI、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加大教学信息量,并通过课堂内外多种方法的合理运用,提高教学
4-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在硬件设施上,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把课堂延伸到课外;体现个性化教学,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学校配备了包含有计算机、实物投影仪、大屏幕、电脑投影仪、录像机、录音机、 VCD机以及扩音器等在内的多媒体教室,还有可用于学生电子作业的30座MIDI音乐教室,从而可以在计算机上实现立体化、开放性教学。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直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此外,电脑音乐软件解决了音乐音响与谱面分离的问题,使乐谱音响化,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形象与便捷。
近年来学校图书馆音乐类图书不断充实,新建了KUKE数字音乐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本课程足够的音响与乐谱资料。此外,我们的任课老师还共同努力建成了具有良好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的基本乐理试题库。为了配合课堂教学,课程组还引导学生使用学校网络平台,使用中国学术期刊镜像网、超星图书馆等电子资料。这一切通过教学平台为教师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完整, 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教师备课,授课,学生课堂学习,课外自学的需要,并已经显示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艺术学院具备运行机制良好的硬件环境,正在开发基本乐理的网络课件,希望能在 年间完成,使之最优化,并投入使用。届时,基本乐理网络课程将以 Web 页面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通过 ASP 技术,动态生成学习单元,每单元包括重点提示、谱面分析、作品聆听、学习指导和注释。
基本乐理网络课程具有超文本导航、浏览学习、讨论和辅导答疑、习题练习和测试等功能。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参加讨论,完成作业和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对学习材料中的难点和重点给予辅导,批改作业、进行测验。
4-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使用目的:
该课程的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创作型学习、渗透型与讨论型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音乐综合素质与音乐实践能力、在教学环节中使研究、探究和协作的学习精神得到强化。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实施过程与效果:
1、乐句改编与乐句创作调动了学生对基本乐理内容应用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创作能力。
2、音乐作品的对谱聆听,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课堂教学学时的严重不足,也培养了学生对经典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对作品的分析能力。
3、教师创设论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将该课程的认知教学引向深入,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与研究的学习欲望。
4、在坚持理论讲解的传统教学法的同时,运用教学课件,使教学内容更一目了然,更生动,更立体化。
5、“渗透型”教学模式,让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刻,风格把握更加准确。
6、MIDI教室与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学习更直观,学习更主动。
7、现代网络的便捷、生动和雄厚的信息资源增进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调动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三、上课学生规模
近年来我们坚持小班授课,基本乐理课一直以30人左右的自然班规模授课,使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安排每个学生有机会在每学期课堂发言一次,课堂讨论时也能有机会倾听所有同学的意见。
自1999年来,我们授课对象总数近1000人(包括音乐教育与音乐表演二本、三本两个专业)。
四、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教学的现代化是基本乐理教学的特色之一,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充分利用PPT,使单一枯燥的文本阅读与文字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
2、&& 音乐音像与乐谱对照聆听,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乐谱与音响分离的不足,丰富了学生的课后娱乐生活,有助于对乐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也增强了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欣赏能力。
3、&& 自由、便捷的网络信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基本乐理网络课程的建立与开通将有助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外网络的运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在利用现代网络的同时,学生也在为开发自己的网络积极努力,从而在创造性学习中保持兴趣,开拓思维与想象,培养研究探索的精神。
五、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 (1)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上,采用“创作型学习”、“渗透型”与“讨论型”等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音乐理论修养、音乐表现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 (2)学生作业分为强化性训练与与创造性训练两部分,前者以习题书面作业为主,后者以音乐创作练习为主,以临摹旋律、改编旋律、创作短句等多种形式进行。
(3)对学生的评价由两部分成绩组成:
1、&&&& 平时成绩(发言、试题练习、创作、分析)占总分的40%。这种平时成绩高百分比和扩散型的评价方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表现,是典型的过程性评估。同时采用多项评估指标(口头、笔头)对学生进行评价,又有利于学生自我调整,并在学生中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环境。
2、&&&& 期末考试(基础性内容30%左右,分析与判断内容70%)占总分的60%。考试内容以考查学生音乐分析能力为主,这样的考核办法既能考查学生掌握该门课程基本知识的程度,又能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乐理对音乐作品进行独立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4-5 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要点)
我院《基本乐理》课的各位任课老师都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爱岗敬业的精神。他们的音乐修养良好,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是我院骨干教师。多年来,他们的教学科研活动受到了广泛的好评。我院基本乐理课程的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程度较高,师生沟通渠道畅通,教学反馈及时有效。学生对各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及态度都比较满意。在每学期由教务处进行的学生对老师的测评中,对基本乐理课任课老师的测评成绩都名列前茅。其教学改革方式得到了学生的支持与认可。基本乐理课各位任课老师的辛勤努力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营造了良好的音乐理论知识学习的良好氛围,也培养了学生对音乐创作及表演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水平。这一点从不断进步的每届学生的音乐表演水平与音乐创作水平可以看出。
1、校外专家评价
《音乐创作》前常务副主编龚耀年先生,在来我校讲学和指导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对艺术学院音乐系的基础学科之《基本乐理》课程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是“一门有特点、有创意、符合现代音乐要求的音乐基本学科课程。”,“从学生在即兴伴奏中的敏捷反应中可看出他们具有牢固的基本乐理基础,这是和声理论的学习与应用的前提”。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院长胡向阳教授在听取该课程主讲教师的教学改革思路介绍后说:“担任该门课程的教师非常注重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创造性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创作型学习、渗透型与讨论型教学模式,值得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借鉴。
2、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
学校督导组成员在听过音乐系《基本乐理》教学之后对其评价认为:教师在音乐理论教学中,采用短句创编与小型作品分析使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学习与音乐创造能力培养同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论题让学生讨论,将教学内容向深度与广度延伸;渗透透型教学使音乐实践与理论联系更加紧密,MIDI教学手段让音乐理论知识音响化,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些教学措施既不同于中小学教学的互动模式,也有别于传统大学音乐理论课程的单向传授,是现代大学音乐理论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
3、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
该门课程的三位主讲教师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都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教学进行的课堂测评中的成绩在同类课程中都名列前茅。
附件:毕业班部份学生对本课程的评价。
4、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要点
目前教学录像的资料还较少,我们课程组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会逐渐完善和充实这一部分的资料。正在制作的录像有:
节奏与节拍、音程、三和弦的构成与音响特性、七和弦的构成及其音响特性等
5.自我评价
5-1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限200字以内,不超过三项)
1、采用“创作型学习”教学模式,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音乐实践紧密结合。所谓“创作型学习”,即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基本乐理》课程中各单元的知识提出音乐短句改编与创作的具体作业,利用钢琴弹奏与演唱的方式,体验音乐改编与创作的具体效果激发学生音乐学习与创作热情,从而在具体的音乐实践中巩固所学习的基本乐理知识。目前,在全国所有音乐高等院校中,都较多的采用传统讲授课模式,此举为我系《基本乐理》课程教学的重要特色。
2、采用“讨论型”教学模式,在教学环节中设立论题,调动学生充分论证,引导学生进行扩展式思考,将学生的学习思维导引到更深层次的音乐实践与音乐理论的相关知识,扩大学生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质量。
3、采用“渗透型”教学模式,使学生将本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全方位、同步地向透到“新三百工程”、《器乐基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基础声乐》、《基础钢琴》、《钢琴即兴伴奏》等音乐实践性课程渗透。
5-2 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所处的水平
以上《基本乐理》教学改革已有四年的经历,从每年的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评教结果来看,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从教学改革、师资队伍、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俱方面与国内外同类课程比较,都已经进入国内外同类课程的先进行列。尤其是本课程的“创作型学习”教学法、MIDI教学系统使用以及网络建设等在国内同类课程中已经进入先进水平。
5-3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1、本课程采用“创作型”学习、“讨论型”、“渗透型”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改革,在教学法的过程式中可能出现师生课后交流不够即时,教与学之间互动还略显不足。
2、在“渗透型”教学中,与其它相关学科教师交流不够充分,尤其是对学生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所反映出来的有关基本乐理课程中的教学上的可改进的问题,还缺少针对性的总结。
3、本课程组的师资队伍学历结构也未达到理想的比例。作为提高师资队伍学历水平的措施之一,我们十分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学位。
4、课程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的学习有一定困难,另外,该课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课时有待增加,其辅导支撑有待加强。
6.课程建设规划
6-1-1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建设目标:
《基本乐理》课程积极响应我校向综合院校和一流大学提升的战略方针,力求在3-4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将该课程建设成为拥有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学条件和一流毕业生的精品课程,向兄弟院校看齐,建设有自己特色的21世纪新型的音乐基本乐科教学理念和模式。
具体对本课程的教学建设而言,将进一步加强音乐基本理论的音乐实践应用阶值,使之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极具教学特色的、密切贴近音乐实践的音乐学科基础理论课程。
1)2010年7月-20012年9月,进一步厘清教学理念、梳理并完善课程目标及教学计划、完成所有教学内容的课件建设并上传至课程网站,基本完成所有教学内容的教学录像并上传至课程网站
2)在2012 年底,将对本课程教学之“创作型学习”、“讨论型”、“渗透型”教学模式进行认真总结,使之更适应学生学习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
3)年,完成所有教学改革的实验性内容,在此基础上完成自主教材的编写。
4)至2014年,多媒体教学设施及网上资源的配置全部完成,通过学校验收。
6-1-2 三年内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时间表
1)2010年7月 C 2011年7月将 《基本乐理》课程(上)全部上网;
2)2011年9月 C 2012年7月将 《基本乐理》课程(下)全部上网。
6-2 本课程已经上网资源
(网址为:http://)
网上资源名称列表
1、课程导读
a)&&&&&&&& 课程介绍
b)&&&&&&& 课程标准
c)&&&&&&& 考试大纲
2、教学在线
1)&&&&&&&& 内容纲要
2)&&&&&&&& 授课计划
3)&&&&&&&& 电子教案
4)&&&&&&&& 教学课件
5)&&&&&&&& 视频课堂
3、在线学习
6)&&&&&&&& 课后习题
7)&&&&&&&& 考试题库
8)&&&&&&&& 电子资源
4、&& 学习论坛
课程试卷及参考答案链接(仅供专家评审期间参阅)
7. 学院的政策措施
所在学院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及实施情况
为配合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与评选,我校自2003年始把课程建设的重点转到精品课程的建设上;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在各专业培育一批优秀课程,优化我校各专业的课程结构,构建具有我校人才培养特色的课程体系,促进专业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提高本科教学水平。日印发了《湖州师范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 1号文件)《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浙教高教[号文件)等文件精神,决定在我校深入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艺术学院为配合完成湖州师范学院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艺术学院在2009出台针对性的精品课程建设政策,将院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作为教学工作的年度重点,并专门为院级精品课程开辟专门的网络专栏,向全校师生免费开放,要求课程负责人不断完善和更新其内容,同时划拨专门经费对院级精品课程建设予以支助,为艺术学院全面开展校级精品创建提供良好的条件。
2009年,《基本乐理》课程经过学院严格评审,成为艺术学院院级精品课程,并建立了精品课程建设网站,并将课程简介、教学团队、教学大纲、授课课件、习题解答、教学录像等相关资源上传至教学网站,
在今后的工作中,《基本乐理》课程组全体同仁将更上层楼,为进一步提高本专业教育质量做出新的贡献。
在教学过程中,参考文献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 现代乐理教程&&&&&&&&&&&&&&&&&&&&&&&&&&& 湖南文艺出版社&&&& 童忠良
2)&&&&&&&& 21世纪高校音乐系列教材――乐理&&&&&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胡向阳、张志海等
3)&&&&&&&& 基本乐理&&&&&&&&&&&&&&&&&&&&&&&&&&&&&&& 人民音乐出版社&&&& 缪天瑞
4)&&&&&&&& 实用乐理&&&&&&&&&&&&&&&&&&&&&&&&&&&&&&&&&&& 花城出版社&&&& 刘小明
5)&&&&&&&& 中国传统乐理基础教程&&&&&&&&&&&& 人民音乐出版社&&& 童忠良&&& 崔宪
6)&&&&&&&& 新音乐基础理论&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刘永福
7)&&&&&&&& 乐理&&&&&&&&&&&&&&&&&&&&&&&&&&&&&&&&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史季民
8)&&&&&&&& 基本乐科教程―乐理卷&&&&&&&&&&&&&&&&&&&& 上海音乐出版社&&& 龚肇义
9)&&&&&&&& 基本乐理&&&&&&&&&&&&&&&&&&&&&&&&&&&&&&&& 湖南文艺出版社&&& 李重光
10)&&&&& 21世纪高校音乐系列教材――乐理&&&&&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胡向阳、张志海等
9.下属学院意见:
下属学院院长签字:&&&&&&&&&&&&&&&&&&&&& 学院盖章
&&&& 年&& 月&& 日
10.学校专家组意见:
专家组签名:
&&&& 年&& 月&& 日
11.学校教学委员会意见:
校教学委员会主任签字:
&&&&&&&&&&&&&&&&&&&&&&&&&& &&&&&&&&&&年&&& 月&&& 日
12.院长办公会意见:
院长签字:
&&&&&&&&&&&&&& 年&&& 月&&&& 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乐理音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