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该标题的好处

  【大不列颠远去的背影】   日,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在伦敦金融城发表的一场演说中宣布,如果在"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英国与欧盟:想说再见不容易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大不列颠远去的背影】 中国论文网 /1/view-4753944.htm  日,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在伦敦金融城发表的一场演说中宣布,如果在2015年举行的下一届大选中获胜,保守党政府就将重新讨论英国与欧盟的关系,并在五年议会任期的上半程(即2017年以前)对新的协商结果进行公投,“那将会是一次决定去留(欧盟)的全民公决”。   卡梅伦在演讲中说,他深信一个灵活、适应性强且开放的欧盟最符合英国的利益,这样的欧盟才适合英国留在其中。但眼下,英国人民感到欧盟正在朝着一个英国并不支持的方向发展,欧盟在一些领域被视为不必要的规则和规定让英国人民痛苦不堪,公众对欧盟的幻灭感“前所未有的高”。因此,现在是英国民众就这一问题发表意见的时候了,也是英国政坛解决欧洲问题的时候了。他还称,英国希望在改革后的欧盟中扮演忠实而积极的角色,但欧盟目前必须面对众多艰难的挑战,其中包括欧元区债务危机、缺乏竞争力及公众支持。   次日,卡梅伦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进一步向欧洲领导人阐述,任何试图强迫各国加入更深层次政治联盟的企图对欧洲而言都将是一个巨大错误。他认为欧盟需要重新定位,从英国和欧盟其他26个成员国的利益出发,英国希望欧盟从内部进行改革。“这是我们需要采取的政治行动。但集权式的政治联盟?我没兴趣,英国没兴趣。”   卡梅伦似乎相信,“带着勇气和信念”,自己将赢得这场争论,为英国争取到更优厚的条款。他显然指望用全民公投要挟欧洲拿出更有利于英国的协议,从而劝说英国公众投票继续留下来。他也许认为,欧洲已受到持续多年的债务危机重创,不愿看到进一步的动荡。   卡梅伦潦草地勾画的英欧关系“重新定位”路线图甫一抛出,便引来了绝大多数西方伙伴的强烈担心和批评。   法国几乎是出于本能反应地警告,伦敦不能就保留欧盟成员国的哪些身份而挑挑拣拣。德国政府再次重申,德国希望英国留在欧盟,欧盟与英国相互需要。卡梅伦与默克尔之间私交甚密,英德两国的欧洲观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尤其是对自由经济和向世界开放的观念。德国人不希望英国离开欧盟,还因为后者可以牵制持保护主义立场的法国。默克尔总理暗示愿意做出让步,但她也有自己的底线,那便是不允许英国破坏现有的欧盟条约。   分量最重的警告来自大西洋另一边。2013年1月初,作为英国最亲密的盟友,美国政府不同寻常地公开表示,它对英国可能退出欧盟感到越来越担心。美方坚定认为,英国在欧洲的核心保有一席之地,对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最为有利。   【卡梅伦的赌局】   促使卡梅伦摊牌的直接导火索是围绕欧盟《多年度财政框架》(简称MFF)的尖锐分歧,这是一份欧盟2014年至2020年的预算。   卡梅伦的主张是,鉴于各国政府都在削减支出,作为缓解欧元区债务危机举措的一部分,欧盟也应当限制支出。   在经过了两个多月的争吵和博弈之后,日,欧盟领导人最终就这份未来7年的预算案达成妥协。经通胀因素调整后,预算规模较上一个7年的预算削减了350亿欧元。   这对以英国为代表的“紧缩派”国家来说,算得上是不小的胜利。可以想见,原则上支持紧缩的德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若单就英国而言,这似乎还意味着卡梅伦威胁就是否退出欧盟举行全民公投的这步棋走对了。   针对首相作出的公投承诺,英国《金融时报》在第一时间发表社评认为,其实卡梅伦只是证实了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将会发生而已。   事实上,卡梅伦本人以及他的左膀右臂——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都希望英国留在欧盟。但他最终还是没能坚守住阵地,在压力之下,不得不迎合党内的“反欧派”。保守党内的一些成员认为,向欧盟让渡太多权力已经损害了英国的主权,他们不断向卡梅伦施压,要求削弱与欧盟的联系,或干脆退出欧盟。关于脱欧公投的承诺实际上是卡梅伦在无奈之下采取的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他现在可以辩称,欧元区危机带来的动荡让英国有机会重新就英国留在欧盟中的条件进行磋商。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973年,正是撒切尔领导的保守党将英国带进了“欧共体”,然而40年后的今天,卡梅伦想要再在党内同僚中寻求到“挺欧派”后援,恐怕已越来越困难。   其根源在于民意的剧烈转变。虽然英伦三岛上“疑欧”和“反欧”的声音从来就没有少过,但在过去,人们很难想象英国人会认真讨论退出欧盟的可能性。自进入新世纪以来,英国人的疑欧心态越来越严重。特别是随着欧元区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日益显露出需要为应对这种危机而建立更紧密政治联盟的迹象后,在政治哲学上与欧洲大陆素来格格不入的盎格鲁-撒克逊民族陷入了巨大的疑虑和恐惧。   几乎所有民调都显示,英国的反欧情绪目前正处于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最高水平。这种民意的巨大转变产生的直接政治后果,便是英国独立党近年来的异军突起。不少传统上支持保守党的英国民众现在把选票转投给了独立党,而它的主要纲领就是让英国退出欧盟。   这给英国政坛的三大百年老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新洗牌的压力,作为迎合民意的自然反应,三大党内部的反欧声音也越来越高亢。现在,凭借“脱欧公投”的大胆赌博,卡梅伦不仅重新赢得了自己所属的政党的欢心,也似乎提高了自己和保守党在民众中的支持度。   卡梅伦将公投的确切时间选定于下届大选之后,显然是经过精心算计的。一方面明确宣布公投有助于压制英国独立党崛起,减少保守党选票的分流,从而使工党不能从中渔利,有利于自己最终赢得大选;另一方面,依照当下的民意格局,如果现在就举行公投,则英国人民很可能真的就此向欧洲说“Good bye”,这恰恰是卡梅伦竭力阻止的噩梦。说到底,卡梅伦想要的并不是公投本身,而是希望对公投的高调承诺帮助自己实现政治目标。   至少暂时看来,卡梅伦通过他的孤注一掷让保守党保持了团结,也打击了对手,提振了自己的人气。但政治分析家们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大到难以预估——当然就更难以承受——的赌注:公投不仅将决定卡梅伦和保守党的政治命运,也很可能将重新界定英国在21世纪的世界中的角色。
  【英国与欧盟的双输】   著名金融投资大亨、量子基金创始人乔治·索罗斯在评论欧元区债务危机时曾非常形象地提出过一个“蛋饼论”,他质问那些积极主张或消极预言欧元应当(将会)解体的人士:一个已经煎熟的鸡蛋饼还可能还原成一个个生鸡蛋吗?   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欧盟这个更大的政治联合体。英国的退出将会造成英国与欧盟的双输,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的确,一旦退出欧盟,英国每年能节省下8亿英镑的净预算分摊额;此外,从欧洲共同农业政策中解放出来后,英国的食品生产成本也许会降低;退出统一市场还将使英国摆脱令人生气的劳工保护方面的法律;伦敦金融城也不必再面对繁重的金融交易税和僵硬的欧洲金融监管法规。   不过,这些好处同“脱欧”的代价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   英国出口商品的一半卖给了欧盟,英国仅与爱尔兰的贸易额每年就要超过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等“金砖四国”的贸易总和。“脱欧”无疑将会使英国失去通向这一拥有5亿人口、享受世界上最高生活水平的市场的VIP门票,进而直接影响英国的商业利益。   更重要的大概还不是这些直接的经济损失,而是英国今后不得不站在一个弱势的地位上重新对欧盟国家以及欧盟以外进行一连串无穷无尽的双边贸易谈判。   一些“反欧派”人士憧憬的是另一幅美妙的图景:退出欧盟的英国将向欧洲其余国家提供一个离岸的金融及服务业中心,并将自由地与世界进行贸易;英国将成为“欧洲版”中国的香港或整个东亚地区的新加坡。但工党布莱尔内阁时期的英国商务大臣、曾担任欧盟贸易委员的彼得·曼德尔森却一针见血地指出:英国不是香港,欧洲大陆也不是中国大陆。   法国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安·诺亚已扬言,应取消伦敦金融城作为欧元主要金融中心的地位,认为没有理由将欧元区的金融中心设于离岸。其实,无论是卡梅伦还是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心里都很清楚,英国退出欧盟最受损的就是伦敦的金融中心地位。   而另一方面,英国的离开对欧盟也会造成难以挽回的重创。   英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伦敦不仅是欧洲、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几个金融中心之一,两者的地位都不是短期内可以由其他国家和城市替代的。英国一直是自由贸易和监管灵活的表率,失去了英国的欧盟会更加暮气沉沉,逐渐被美国和新兴国家抛得更远。未来即便欧盟和欧元区再多几个克罗地亚和拉脱维亚,也永远难以弥补失去英国的代价。   除了英国本身以外,德国可能是整个欧盟中因为英国的离去而最为失落的国家。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后,舆论越来越多地将欧洲划分为勤劳严谨、遵纪守法的北欧与不可信赖、负债累累的南欧(当然这种划分相当粗糙)。前者的代表便是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德国。在绝大多数市场监管问题上,英国向来站在德国一边,它若“脱欧”将进一步削弱北欧集团在欧盟中的领导地位。   【踏上不归路?】   卡梅伦首相粗线条地描绘了一幅21世纪英欧新关系的理想蓝图,其要点是:英国(其实亦可以是每一个欧盟成员国)应从布鲁塞尔收回属于自己的主权,但同时又保留进入单一市场的特权。卡梅伦梦想中的欧盟是一个由单一民族国家构成的“开放”、“灵活”的多元组织,其中每个国家的民主政府都对本国选民负责,而所有国家都能以符合各自利益的方式随时合作。这是一个结合了“现代”与“后现代”两种截然不同的国际秩序的一切优点、又剔除了各自所有缺点的完美无瑕的国家间秩序。   遗憾的是,这幅蓝图建立在许多英国人长期以来对欧盟的一个根深蒂固的误解上,他们错误地将实行共同监管的欧洲单一市场理解成一个自由贸易区。   卡梅伦说,他希望英国“免受与欧盟相关的荒谬监管”。然而,从欧盟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历史看,他难道不理解,英国人无比珍视的“国家主权”恰恰是欧盟创建根本原则的对立面么?欧洲一体化虽是从经济融合起步的,但它的最终目标一开始就十分清晰:欧洲这片曾血流成河的大陆为了一劳永逸地消除战争冲动,就必须限制各个单一民族国家所拥有的无边权力。这是20世纪欧洲的伟大领袖们从他们亲身经历的战争罪恶中汲取的惨痛教训。   在英国与欧洲的关系中,“美国因素”从来就不曾缺席过。对那些最坚决的欧洲怀疑论者来说,英国将自己与政治文化迥异、僵硬的欧洲联系在一起是一个错误。相反,他们历来主张,英国应寄望于与英语国家保持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则是英美间的“特殊关系”。   遗憾的是,这很可能只是一厢情愿,因为他们错估了美国人的世界图景。一个强大的欧盟是美国处理一系列全球事务的关键合作伙伴,而如果英国退出,欧盟会变得更虚弱。因此,不论英国多么希望深入开展与美国的关系,美国无疑更关心整个欧洲。   当然,美国可能也的确需要牵制欧盟这个西方盟友,不容它在各方面挑战自己的霸主地位。这时,美国需要拉拢英国,但英国只有身处欧盟并在其内部拥有强大发言权时,对美国的欧洲战略才会更有利用价值。试想,如果英国官员的话仅仅代表伦敦的意思,而不再对布鲁塞尔的政策有任何影响,那么,华盛顿还会认为这是必须认真倾听的重要声音吗?美国需要的是一个听话的欧盟,而不是再多一个俄罗斯或者中国。   在讨论英国与欧元区关系的问题时,英国最亲欧的政党——自由民主党前党首帕迪·阿什当曾撰文指出,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英国之前加入了欧元区,就将遭遇灾难性的后果。“看看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和希腊吧!”然而英国人为什么不觉得自己会扮演德国的角色呢?它不仅是欧元区经济的引擎,还是危机发生时的消防车。从这个意义上说,假如英国真的想要改变与欧盟的关系,它不应带着收回权力甚至逃离欧盟的消极立场开始谈判。相反,英国应当利用自己的优势和眼下的危机机会去更积极地改变欧盟,最大限度地按照自己的愿景塑造一个新欧洲。这才是一条对英国和欧盟来说能够通向双赢的正确道路。   不管怎么说,一直以来努力地想要让英国留在欧盟的卡梅伦已经带领英国踏上了一段前途未卜的危险旅程,他可能想要通过一次公投一劳永逸地解决一个困扰了几代人的问题:英国到底应该与海峡对岸的欧洲大陆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在我看来,这场争论涉及的本质已远远超越英国与欧盟的关系问题,它蕴含更大的意义。   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待这件事,问题就变成了:有多少欧洲人希望英国留在欧盟?我们几乎立刻会发现,撇开文化传统的因素,在政治立场上,希望英国留下来的是以下两类欧洲国家(或欧洲人)——第一类是拥护自由贸易、主张减少政府干预的右翼新自由主义者;第二类是对“大欧罗巴联邦合众国”的前景持疑惧态度的悲观主义者。而对“盎格鲁- 撒克逊人”疑心重重,想要英国“滚蛋”的就正好相反——第一类是主张加大政府对经济和社会控制的左派;第二类是对欧洲的统一怀有某种乌托邦主义式的热切期待的“乐观进步派”。   实际上,这两条“战线”上的尖锐分歧差不多就是贯穿过去三年来围绕如何“拯救欧元”的所有努力和争论的主线。粗略地看,欧洲大陆的亲英和反英情绪,恰好是右翼保守主义与左翼进步论者的分野。   然而,在欧洲一体化进程已经推进了大半个世纪并遭遇重大挫折的今天,英国人的保守和怀疑态度绝不应当被视为一种荒谬可笑的民族主义式回应。相反,这直接关系到欧盟的性质以及危机以后的未来走向。就算卡梅伦正在鲁莽地开启一个可能对英国和欧洲利益造成双重损害的错误历史进程,但有句话他说得一点没错:“不管怎样,争论都已发生。”   回避争论是没有出路的,即便是那些欧洲统一的最热心的赞成者,也应当认真看待对欧盟结构性缺陷的批评,这样才能真正迈出克服危机的第一步。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3年第5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英伦纪事】初遇大不列颠(一)
& 原本想好的一周一篇的周记却因各种琐事缠身而搁浅。所以反而不知从哪说起好。
& 从哪里说起好呢,应该是从一个相同的场景开始。
老爸老妈送我到广州白云机场,这之前,我们一家人竟然有半年多的时间没有见面了。我们三个人,本就是一个小小的家庭,却因各种原因在三个城市过着别样的生活,既觉得有些悲伤,但竟然也有一种特别奇妙的感觉。为了送我去英国,于是我们在广州这个城市再次重聚。
老爸住在一个靠近海边的城市,我只能从他的言谈中努力去了解他在的地方。他说那里的大海未被开发,纯净而美丽,每天可以吃到很多海鲜,还可以冲浪,生活一如既往丰富多彩。老妈依旧关注着她所爱的社会时事与文学,一切生活没有什么不同,唯一不同的是,她的偶像从希拉里变成了朴槿惠。而我呢,我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驾照,和好友住了将近一个月的单身公寓,体会了一直想体会的生活。
去英国的那天晚上,托运行李后,好像因为某件事还在和老爸闹别扭,可是当我拿到护照走到国际航班登机口的那一刻,我回头对爸妈说再见,我努力摆出最灿烂的笑脸,仿佛这就是最有疗效的定心丸。而爸妈站立的姿势,竟然和四年前送我去大学道别时一模一样。那时候的感受和现在,竟然交织在一起。
那时候,也是这样笑着互相说了再见,那感觉就好似与我在家每次出门随意地嬉皮笑脸说了声再见一样稀松平常。笑着说完再见的我向前走了几步,忍不住再回头看,发现妈妈早已泪如雨下,我不自主停下了脚步,妈妈挥手让我快走,我忍泪回头却心如刀绞。我一向讨厌哭泣,眼泪总让人变得懦弱。可是那天,我趴在宿舍的桌子上,哭得昏天黑地。
是谁说,再见的时候一定要摆出笑脸,记住相互最美好的样子,因为一旦哭泣,那就连再见也说不出口了。
&& 然而去英国的那天,我们谁都没有哭泣。
&& 我们竟然连离别也变得成熟起来。
&& 时光果然残酷。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87|回复: 9
最后登录贡献度10 金元2564 银行存款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帖子主题精华0积分296UID4305885
高级玩家, 积分 29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4 积分
贡献度10 金元2564 注册时间积分296精华0帖子
大不列颠没天理啊~!!!!!!
1444年开局 第一次玩英国因为是 0 0 0皇帝 而且开局 战斗背后还有苏格兰 同时玫瑰战争 宗教改革 新教 叛军事件多 以为有挑战 玩了很多次别的国家 回头在玩英国
结果一进游戏 尼玛这一开局1444年就等于平定了西欧了 我鸟勒个叉
1444法兰西跟英格兰的是 皇位争夺战 有木有 有木有 打玩就是半个西欧了 开局附庸的有木有 1510年之前能合并完成 有木有 法妖开局有40K的兵 英格兰也有40K的兵 打完皇战直接外交减厌战 行政拉稳定 奇葩老目木有死前转头能接任务附庸苏格兰有木有 直接给借口
科技都不用攀了 直接打玩苏格兰 回头狂抽 小提提 而且全是发妖吃的地 有木有他涨扩张 宗主国木有扩张 小贡贡也不会包围你 做等葡萄死皇帝 做等1510合并 苏格兰和法兰西 坐等1520年封挡。。
最后登录贡献度10 金元2564 银行存款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帖子主题精华0积分296UID4305885
高级玩家, 积分 29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4 积分
贡献度10 金元2564 注册时间积分296精华0帖子
神马难度英格兰都是奇葩太神奇了
最后登录贡献度561 金元14860 银行存款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帖子主题精华1积分3740UID3033102
贡献度561 金元14860 注册时间积分3740精华1帖子
如果是新手那么他死定了
总评分:&金元 + 1&
最后登录贡献度10 金元2564 银行存款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帖子主题精华0积分296UID4305885
高级玩家, 积分 29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4 积分
贡献度10 金元2564 注册时间积分296精华0帖子
louis_ci 发表于
如果是新手那么他死定了
第一次有斑竹回帖的 这个节奏我太喜欢了 鸡冻了 加个分 亲
最后登录贡献度24 金元3603 银行存款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帖子主题精华0积分456UID3060278
高级玩家, 积分 4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 积分
贡献度24 金元3603 注册时间积分456精华0帖子
英国的节奏实在强,几乎不用停战。。
最后登录贡献度18 金元1600 银行存款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帖子主题精华0积分232UID1347033
高级玩家, 积分 2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8 积分
贡献度18 金元1600 注册时间积分232精华0帖子
如果开局你能成功联统法兰西的话,就可以安心玩殖民了,关键没其他事可做,法兰西这小弟太强大了,就是吞地太快的话叛乱比较多
最后登录贡献度642 金元26435 银行存款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90帖子主题精华0积分5212UID1516858
游戏精英, 积分 52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88 积分
贡献度642 金元26435 注册时间积分5212精华0帖子
我猜這遊戲唯一可以跟全世界宣戰的國家就是大不列颠
海軍無敵 沒人能上岸 AI無腦不會海戰 只要放幾台船 引誘出來 再擊沉
只要玩家不停戰的話 AI就會自爆被叛軍打死
最后登录贡献度561 金元14860 银行存款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帖子主题精华1积分3740UID3033102
贡献度561 金元14860 注册时间积分3740精华1帖子
一觉天亮 发表于
第一次有斑竹回帖的 这个节奏我太喜欢了 鸡冻了 加个分 亲
斑竹有毛用啊,只能在自己管辖区评分,神马都没有了。
0.0其实英格兰的设定,搞定了法兰西这个欧洲陆军大国之后其实没啥威胁了,整个欧洲因为1444年剧本的缘故,德意志没建国
所以陆军除了法兰西之外也只有联统后的卡斯提尔联盟,西班牙(如果卡斯提尔没有联统阿拉贡的话,那么陆军除了法兰西神马都没有了)
至于奥斯曼土耳其,说实话陆军不怎么样,属于海军大国一类,英格兰之后的海上对手就奥斯曼一家,陆军可以忽略了。
(有人说奥斯曼很强啊,强毛线,我当时玩西班牙,奥斯曼都处理完整个西地中海了,已经和玻璃交界准备插手中欧事物了。结果呢?单论一个国家军力奥斯曼排第3,当时法兰西第1,我控制的卡斯提尔第2,法兰西的军力是我的2到3倍左右,但当我算上阿拉贡和那不勒斯我军力就比法兰西少1000,奥斯曼都不知道蹲哪去了。当然海军奥斯曼真的很强。)
最后登录贡献度116 金元5830 银行存款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90帖子主题精华0积分1047UID1881732
游戏狂人, 积分 10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53 积分
贡献度116 金元5830 注册时间积分1047精华0帖子
历史上英法百年战争其实就是打得王位宣称战~~ 那时候王位更像家族的不是国家的~~刚好我是你表亲~~我也是你王位的继承顺位里的~~SO呢 哈哈....欧洲历史好多王位继承战争~~一旦成功了的话就是超级大国的出现 比如西班牙-法国....~~
哈布斯堡家族统治欧洲的时候~~如果刚好他那些个表亲全死了~~奥地利就几乎统一欧洲了....
金雀花王朝就是英格兰国王因为原先有诺曼底公爵头衔然后亲戚关系交织来交织去~~继承了安茹波尔多那边一大片..... 瞬间莫名其妙一大半法国成了英国领地了~~英法是一对好基友~~
最后登录贡献度10 金元2564 银行存款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帖子主题精华0积分296UID4305885
高级玩家, 积分 29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4 积分
贡献度10 金元2564 注册时间积分296精华0帖子
重新开了把英格兰不玩殖民国 玩扩张国 好吧这次玩爬了。。
1446年 皇帝阳痿 生育-50% 1447年触发玫瑰战争 稳定-3&&好吧我还在打法妖呢。。战争分数44% 结果葡萄被议和了。
之后我稳定太低 占的法妖的地 全爆法兰西爱国者叛军 我打的地没有叛军给法国打回去的快 法妖不出兵叛军帮他拿回来 我厌战刷刷刷 自己国也各种军爆表了
果断重开之后还是这样。。。之后果断随便打下法妖几个地拉议和和赔款赚点生活费就回去守家 等1464年苏格兰的独立保证撤销 附庸掉算了 先统一大不列颠
看来这把要殖民扩张一起来了
蒹葭汉化组
蒹葭汉化组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不列颠战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