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1980年大批古巴人口去了美国

[转载]“哈德逊河畔的哈瓦那”:美国古巴裔人如何使新泽西州联合市别具风貌
内容来源:分享美国 &地址链接 :&&
从纽约曼哈顿(Manhattan,New York)向西4公里即是新泽西州的联合市(Union City, New
Jersey;又称友联市;尤宁市)。自19世纪中叶以来,这里一直是移民人口兴旺的地方。
几十年来,源源不断的移民为联合市带来了很多新的方言和新的饮食风味;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群体比古巴移民的影响力更为深远。
尽管联合市全长只有49个街区,宽不到10条街,但它堪称是海外古巴人的重镇;论古巴风情和传统影响,这里仅次于迈阿密(Miami)。因此,联合市被人们称为“哈德逊河畔的哈瓦那”(Havana
on the Hudson)。
如同美国古巴裔人在这里经营的其他生意一样,中心街餐馆(La Gran V&a)为新泽西州联合市带来了独特的古巴风情。 (State
Dept./Amanda Brown)
皮尤西裔研究中心()的研究资料显示,古巴移民第一次大量涌入是在1959年的古巴革命之后,当时有大量的古巴专业人士出走海外。
随后又有三次古巴移民潮:1965年到1974年,“自由航班”(Freedom Flights)
将许多中等和工薪阶层的古巴人运到美国;1980年,随卡斯特罗(Castro)批准大批人离境出现了“马列尔船渡”(Mariel
Boatlift);1989年后,即在共产主义在欧洲崩溃、美国加强了对古巴的经济封锁之后
1980年的美国人口普查报告表明,32%的联合市居民是古巴裔。到1990年,当地80%的商业为美国古巴裔人所拥有。
在联合市的卑尔根朗大街,一个小姑娘在参加一年一度的“古巴日”(Cuba Day)游行。 (Wikimedia
Commons/Luigi Novi)
娱乐,文化与政治
一天当中的任何时候都会有美国古巴裔男人在何塞·马蒂公园(Jos& Mart&
Park)玩多米诺骨牌,这个袖珍公园是以19世纪一位民族英雄兼诗人和革命家的名字命名的。街对面的库巴瓦画廊(QbaVa
Gallery)展出美国古巴裔人和古巴艺术家的作品。埃尔阿特森诺(El Artesano) 餐厅吸引着那些寻找自己熟悉的牛奶咖啡
或正宗古巴三明治的食客。
对寻找多米诺骨牌友谊赛的古巴裔男人来说,新泽西州联合市的何塞&马蒂公园是最好的去处。 (State Dept./Amanda
公园的表演艺术中心播放富于非洲古巴(Afro-Cuba)风情的萨尔萨舞曲,这座建筑是为了纪念古巴裔萨尔萨歌手塞丽娅·克鲁兹(Celia
每年,人们都聚集在卑尔根朗大街(Bergenline Avenue)两旁,观看赞美古巴守护神科夫雷仁爱圣母(La Virgen de
la Caridad del Cobre)的礼仪游行和 “古巴人日”(Cuban Day)游行。
“古巴人来了。声势可观。”
抵达美国之后,大多数古巴人都会被已在联合市扎根的居民欣然接受,并且克服最初的困难,使生活步步提高。
埃尔阿特森诺是一家供应各式古巴菜肴的餐馆,它让来到联合市的古巴新移民感到宾至如归。(State Dept./Amanda
例如,约兰达·普列托(Yolanda
Prieto)是在1968年21岁时来到联合市。她在2009年出版的《联合市的古巴人:新泽西社区的移民与流亡者》(The Cubans
of Union City: Immigrants and Exiles in a New Jersey
Community)一书中回忆说:“我离开了在古巴的许多朋友,只懂最基本的英语。但是很快,我开始结交了新朋友。他们中有许多人来自圣奥古斯丁(Saint
Augustine),那是我和家里人过去做礼拜的天主教教区。后来在大学里,我也开始交一些美国的朋友。”
普列托后来事业有成,成为新泽西州拉马波学院(Ramapo College of New Jersey)的社会学教授。
联合市及周边城市的许多第二代美国古巴裔人,都积极活跃在社区的公民和政治生活中。阿尔维奥·塞里斯(Albio
Sires)曾担任新泽西州议会(New Jersey State Assembly)议长,现在是美国国会(U.S.
Congress)众议员,代表着纽瓦克市(Newark)、伊丽莎白市(Elizabeth)和泽西市(Jersey
City)的部分地区。2006年,时任新泽西州长乔恩·科尔津(Jon Corzine)任命古巴出生的律师珠丽玛·法维尔(Zulima
Farber)担任州司法部长时,《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的报道说:“古巴人来了。声势可观!”
他们继续到来
正如许多其他移民群体一样,很多早期古巴流亡者的子女已经迁移到郊区。从2000年到2010年,在新泽西州的566个城市中,五分之四地区的古巴裔人口出现增长。2010年,许多来自中南美洲的移民搬进了联合市那些褐色砖房和小屋,古巴裔在全市66455居民中所占的比例下降到10%。但是,他们仍然拥有联合市的大部分房产。
而且,数以千计的古巴新移民还是最终来到联合市,而这里也仍然是通向美国梦的门户。据普列托说,这些新移民不那么引人注意,也远远不像先前的移民那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古巴和美国两国政府的政策使古巴移民比较容易保持原有的关系。普列托指出,新移民现在可以比较容易地寄钱给在古巴的家人。
“他们成为永久居民之后,可以回去访问古巴。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希望古巴和美国之间的政治状况得到改善。”
出生于美国的胡安·卡洛斯·罗哈斯
胡安·卡洛斯·罗哈斯(Juan Carlos
Rojas)出生在新泽西,但父亲禁止他在家里说英语。他的父亲是一位1961年逃离古巴的政治流亡人士;母亲在革命以前就离开了古巴,当时12岁。他听说,当父母第一次约会时,他们是到联合市第26街上的一家古巴俱乐部跳舞。
罗哈斯今年40岁,已婚并有3个孩子,住在新泽西州的卢瑟福市(Rutherford)。他记得自己美好的童年是和许多不同背景的人一起度过的。他说:“学校里总是有来自不同地方的人。邻居们有古巴人、波多黎各人、意大利人和爱尔兰人。”
他对自己身为美国古巴裔的认同感仍然十分强烈。在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读书时,他的论文是谈古巴的革命电影。罗哈斯在纽约新学院(New School in New
York)获得硕士学位,并制作了一部有关联合市非洲古巴音乐的纪录片。后来,他与一个朋友开始创业,并将其命名为“哈德逊河畔的哈瓦那”,向那些具有双重文化背景的美国拉美裔人销售T恤衫。
作为第一代古巴裔美国人,胡安&卡洛斯&罗哈斯努力确保他的女儿能够受到她祖父母家乡文化传统的熏陶。 (State
Dept./Amanda Brown)
如今,罗哈斯在纽约与新泽西港务管理局(Port Authority of New York and New
Jersey)从事政府与社区联系的工作。他还与母亲一起经办联合市的学前班“学得宝”(The Learning Depot)。
罗哈斯为自己的文化传统感到自豪。他把13岁的女儿送到一家古巴人开办的舞蹈学校,“以便她不会消失在主流中,有机会说西班牙语,下课之后她到街对面的餐馆吃米饭和豆饭”。
本文作者玛丽·乔·帕特森(Mary Jo Patterson)是新泽西州的一位自由撰稿人。
‘Havana on the
Hudson’: How Cuban Americans remade Union City, New Jersey
Four kilometers
west of Manhattan is Union City, New Jersey, an area teeming with
immigrants since the mid-19th century.
decades, a steady influx of immigrants has introduced new tongues
and new foods to Union City, which is only 49 blocks long and fewer
than 10 blocks wide. No group has had a more profound impact than
the newcomers from Cuba.
“Havana on the Hudson,” Union City has acquired an outsized
reputation within the&, a
reputation second only to Miami for Cuban flavor and influence.
La Gran V&a restaurant, like other local businesses owned by Cuban
Americans, helps give Union City, New Jersey, a distinctly Cuban
flair. (State Dept./Amanda Brown)
substantial Cuban influx occurred after the Cuban Revolution of
1959, when large numbers of Cubans in professional occupations left
their homeland, according to the&.
Three more waves
followed: from 1965 to 1974, when the “Freedom Flights” transported
middle- and working-class Cubans to the United S in 1980,
during the Mariel boatlift, when Castro auth
and post-1989, when communism in Europe collapsed and the United
States tightened its economic embargo on Cuba.
In 1980, the
U.S. Census reported that 32 percent of Union City residents were
of Cuban origin. By 1990, Cuban Americans owned 80 percent of local
businesses.
A girl marches in the annual Cuban Day parade on Bergenline Avenue
in Union City, New Jersey. (Wikimedia Commons/Luigi Novi)
Recreation, culture and politics
Cuban-American
men play dominoes at all hours in Jos& Mart& Park, a tiny,
vest-pocket park named in honor of the 19th-century national hero,
a poet and revolutionary. An art gallery across the street, QbaVa
Gallery, features the work of Cuban-American and Cuban artists. El
Artesano restaurant pulls in customers looking for caf& con leche
or authentic Cuban sandwiches.
Jos& Mart& Park in Union City is a popular gathering spot for
Cuban-American men looking for a friendly game of dominoes. (State
Dept./Amanda Brown)
Afro-Cuban salsa
is played at the Park Performing Arts Center, dedicated to the
memory of Cuban-born salsa singer Celia Cruz.
Every year,
people come to watch the procession of&, Cuba’s patron saint, and the
Cuban Day parade along Bergenline Avenue.
“The Cubans have arrived. Big time.”
Upon arriving in
America, most Cubans were readily accepted by established Union
City residents and overcame their initial challenges to become
upwardly mobile.
El Artesano, a restaurant that serves a wide variety of Cuban
dishes, helps new immigrants from Cuba feel right at home in Union
City. (State Dept./Amanda Brown)
Yolanda Prieto,
for example, arrived in Union City in March 1968 at age 21. In her
2009 book&The Cubans of Union City: Immigrants
and Exiles in a New Jersey Community, Prieto recalled: “I left
many friends in Cuba, and had only a rudimentary knowledge of
English. Very soon, however, I started to make new friends. Many
came from Saint Augustine, the Catholic parish I attended with my
family. Later, at college, I started to also make American
friends.”
Prieto went on
to build a successful career as a professor of sociology at Ramapo
College of New Jersey.
second-generation Cuban Americans in Union City and surrounding
municipalities are active in civic and political
life.&&is a former speaker of the New Jersey
State Assembly who now represents parts of Newark, Elizabeth and
Jersey City in the U.S. Congress. And in 2006, after then&New
Jersey Governor Jon Corzine tapped Cuban-born
attorney&&to be state attorney general,
the&New York
Times&reported: “The Cubans have arrived. Big
And they keep on coming
Like many other
immigrant groups, many of the original Cuban exiles’ children have
moved to the suburbs. Between 2000 and 2010, the Cuban-American
population grew in four out of every five of New Jersey’s 566
municipalities. By 2010, emigrants from Central and South America
had moved into Union City’s brownstones and small homes, and the
Cuban share of the city’s 66,455 residents had slipped to 10
percent. Cuban Americans, however, still own much of Union City’s
real estate.
But thousands of
newly arrived Cubans still find their way to Union City, which
remains an important gateway to the American dream. They are not
highly visible and are not nearly so politicized as earlier
emigrants, according to Prieto. Government policies in both Cuba
and the United States make it easier for Cuban immigrants to
maintain old ties, and it’s easier for recent arrivals to send
money back to relatives, Prieto notes.
“After they become permanent residents, they can go back and visit
Cuba. For the most part, they want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to
improve between Cuba and the U.S.”
Juan Carlos Rojas, born in the U.S.A.
Juan Carlos
Rojas was born in New Jersey, but didn’t speak English at home
because his father forbade it. His father was a political exile who
left Cuba in 1961; his mother left the island before the
revolution, at the age of 12. When his parents went on their first
date, they danced at a Cuban club on Union City’s 26th Street.
Rojas, now 40
and married with three children and living in Rutherford, New
Jersey, remembers a wonderful childhood mixing with people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There was always someone at school from
somewhere else. The neighbors were Cubans, Puerto Ricans, Italian
and Irish.”
His identity as
a Cuban American remained strong. At Rutgers University, he wrote
his thesis on revolutionary cinema in Cuba, and at the New School
in New York, where he earned his master’s degree, Rojas produced a
documentary on&&in Union City. Later, he and a friend
started a business they named Havana on the Hudson, selling
T-shirts aimed at Latino Americans.
Juan Carlos Rojas, a first-generation Cuban American, ensures that
his teenage daughter is exposed to the cultural traditions of her
grandparents’ homeland. (State Dept./Amanda Brown)
Today, Rojas
works in government and community relations at the Port Authority
of New York and New Jersey. He also, with his mother, runs The
Learning Depot, a preschool in Union City.
Proud of his
cultural heritage, Rojas sends his 13-year-old daughter to a
Cuban-owned dance school “so she doesn’t fade into the mainstream.
She gets to speak Spanish, and after class she goes to a restaurant
across the street to eat rice and beans.”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Mary Jo Patterson, is a freelance writer in New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到美国去|新青年[科学/文艺] - 绍兴E网论坛 - Powered by phpwind
查看完整版本: [--
=750) window.open('http://img6./photo/-04/A0A5BOHJ57KT0001.jpg');" style="max-width:750"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750)this.width=750;" >
1959年1月古巴革命后,原政权的3000余名高管和亲属选择移民美国。随后,古巴开始国有化和土地改革,大量企业高管、小生产者和知识分子由于利益受损开始想办法离开古巴,这批移民由于普遍是高学历和高收入群体,所以这批移民又被称为“黄金移民”。图为1961年,古巴难民乘船抵达美国。=750) window.open('http://img6./photo/-04/900x600_A09T51CJ57KT0001.jpg');" style="max-width:750"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750)this.width=750;" >
1961年,一群古巴难民被美国海岸警卫队救起,他们将被送往美国佛罗里达州。在“黄金移民”时代来到美国的古巴难民有近25万人。=750) window.open('http://img4./photo/-04/900x600_A09T516T57KT0001.jpg');" style="max-width:750"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750)this.width=750;" >
1959年,古巴政府建立“革命学校”,要求14岁以上的儿童必须在集体农庄里接受社会主义军事化教育。针对这种情况,美国政府取消了古巴地区儿童申请签证必须与父母同行的规定。大约有1.4万古巴儿童单独申请到了美国签证,并在美国接受政府抚养或由美国家庭领养生活。图为满载古巴儿童的客轮进入港口。=750) window.open('http://img4./photo/-04/900x600_A09T50J857KT0001.jpg');" style="max-width:750"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750)this.width=750;" >
日,古巴难民乘飞机抵达美国。1965年11月,美国和古巴达成《自由航线协议》。凡是在美国有亲属的古巴人都可以以投靠亲属的方式移民美国。当年,美国政府宣布,“美国是所有希望前往之的古巴难民的自由的土地”。1973年,古巴停止了所有到达美国的航线。=750) window.open('http://img2./photo/-04/900x600_A09T4TSH57KT0001.JPG');" style="max-width:750"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750)this.width=750;" >
1973年到1979年间,有3万余古巴人偷渡美国。1977年,美国古巴人代表团访问古巴,引发古巴国内骚动。1980年代,古巴经济陷入困顿,新一批的难民逃亡浪潮开始。1980年,古巴开放马里埃尔港,声称只要有美国亲属开船来接,古巴人都可以选择离开。短短5个月间,12.5万古巴人就乘船抵达了美国。图为1980年,难民船离开马里埃尔港。=750) window.open('http://img5./photo/-04/900x600_A09T4QST57KT0001.JPG');" style="max-width:750"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750)this.width=750;" >
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难民潮,1980年5月,美国总统卡特宣布佛罗里达州进入紧急状态,并在迈阿密体育馆和数个美军基地内设置难民营。由于古巴政府将罪犯和精神病、传染病患者混在难民中运到美国,因此导致美国政府受到了大批媒体的批判。1984年,美国政府与古巴达成协议,遣返了难民中的2764名罪犯和精神病患者。=750) window.open('http://img6./photo/-04/900x600_A09T4VE357KT0001.jpg');" style="max-width:750"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750)this.width=750;" >
日,9岁女孩Mercedes Villaverde的祖母正隔着隔离区打招呼。当日,100余名古巴难民将在办完相关手续后与在美国的亲属团圆。=750) window.open('http://img2./photo/-04/900x600_A09T4V.jpg');" style="max-width:750"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750)this.width=750;" >
1991年苏联解体后,原共产主义阵营各国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危机,古巴难民开始再次大规模偷渡美国。1994年,古巴政府放宽边境管制,大批古巴人自制各种渡海工具前往美国。图为日,古巴人在海边制作渡海船只。=750) window.open('http://img2./photo/-04/900x600_A09T535H57KT0001.JPG');" style="max-width:750"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750)this.width=750;" >
日,一批古巴人乘船开始准备偷渡,一名19岁的女子带上了自己的吉祥物。=750) window.open('http://img6./photo/-04/900x600_A09T4S9V57KT0001.JPG');" style="max-width:750"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750)this.width=750;" >
日,美国海岸警卫队正在救助一批古巴难民。=750) window.open('http://img3./photo/-04/900x600_A09T4SV557KT0001.JPG');" style="max-width:750"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750)this.width=750;" >
日,古巴哈瓦那街头,人们抬着一个巨型难民船游行,这艘难民船是随着洋流飘回古巴的。=750) window.open('http://img4./photo/-04/900x600_A09T54MO57KT0001.jpg');" style="max-width:750"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750)this.width=750;" >
1994年8月,古巴难民乘坐自制的木筏飘向美国。=750) window.open('http://img6./photo/-04/900x600_A09T01.jpg');" style="max-width:750"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750)this.width=750;" >
日,一群古巴难民向天上飞过的美军直升机招手。=750) window.open('http://img2./photo/-04/900x600_A09T52F757KT0001.jpg');" style="max-width:750"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750)this.width=750;" >
为了救助海上的难民,美国海岸警卫队出动了大量的救援船,甚至连美军驱逐舰也加入了搜救行动。图为日,美国海岸警卫队救起大批难民。=750) window.open('http://img4./photo/-04/900x600_A09T52TF57KT0001.jpg');" style="max-width:750"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750)this.width=750;" >
图为日,美国海岸警卫队将在海中捞起的223名古巴难民运往关塔那摩基地。=750) window.open('http://img3./photo/-04/900x600_A09T53EI57KT0001.jpg');" style="max-width:750"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750)this.width=750;" >
由于美国深感移民压力巨大,因此大量难民被拦截后带往关塔那摩和巴拿马的难民营等待甄别。8月10日,美国以古巴拦截不利为由制裁古巴要求古巴谈判。9月,美国和古巴达成协议,每年允许两万名古巴人合法移民美国,古巴禁止非法移民出境。 =750) window.open('http://img3./photo/-04/900x600_A09T54EB57KT0001.jpg');" style="max-width:750"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750)this.width=750;" >
1995年,美国和古巴达成遣返偷渡者协议。但对于在1994年难民潮中奔赴美国的2.17万难民,美国政府决定网开一面,全部办理入籍。图为日,古巴难民离开关塔那摩营地,前往美国佛罗里达。=750) window.open('http://img3./photo/-04/900x600_A09T50RO57KT0001.JPG');" style="max-width:750"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750)this.width=750;" >
在偷渡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别出心裁”的难民。图为古巴难民将老式卡车改装成“货轮”偷渡美国。=750) window.open('http://img3./photo/-04/900x600_A09T543V57KT0001.JPG');" style="max-width:750"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750)this.width=750;" >
不只是大卡车,古巴人还曾尝试用别克汽车改装成偷渡船前往美国。这些“车船”在被拦截后都被美国海岸警卫队凿沉沉入海底。=750) window.open('http://img4./photo/-04/900x600_A09T4PQL57KT0001.jpg');" style="max-width:750"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750)this.width=750;" >
在1994年移民潮之后,古巴也加强了海岸巡防的力度。图为古巴海防部队拦截偷渡者。=750) window.open('http://img3./photo/-04/900x600_A09T4VO457KT0001.jpg');" style="max-width:750"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750)this.width=750;" >
1994年难民潮后,美国针对古巴难民执行了新的移民政策。如果偷渡难民躲过了巡逻队成功登上美国本土,就可以在美国宣誓入籍,但如果在渡海的过程中被发现就要被遣返。图为日,一艘古巴帆船被海岸警卫队拦截。=750) window.open('http://img4./photo/-04/900x600_A09T501Q57KT0001.jpg');" style="max-width:750"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750)this.width=750;" >
对于偷渡者来说,美国可能是他们改变人生最好的机会,偷渡美国的行动从未停止过,图为2013年2月,一名成功抵达弗罗里达的难民因失温昏迷,海岸警卫队队员帮他扶起上身以保证呼吸畅通。=750) window.open('http://img3./photo/-04/900x600_A09T54TN57KT0001.jpg');" style="max-width:750"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750)this.width=750;" >
来自古巴的偷渡者们在移民美国后,通过辛勤劳动振兴了衰落中的迈阿密,建立起了大量的古巴移民社区,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美国也仍在源源不断的接收着来自古巴及世界各地的难民,兑现着“自由避风港”的承诺。图为日,美国迈阿密,新移民在入籍仪式上激动地挥舞着国旗。=750) window.open('http://img2./photo/-04/900x600_A09T51JA57KT0001.jpg');" style="max-width:750" onload="if(is_ie6&&this.offsetWidth>750)this.width=750;" >
有部以古巴偷渡美国的难民为背景的电影,叫做《疤面煞星》。
查看完整版本: [--
Powered by
Time 0.022737 second(s),query:0 Gzip enabled  现在朝鲜粮食还在大量美国等国援助,为什么就不能搞好农业生产,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呢?  美国的封锁,说不通啊。  天灾也说不通啊。  可能真的是人祸!~
楼主发言:21次 发图:0张
  因为朝鲜没有石油...
  @happyfast1 1楼
11:34:21  因为朝鲜没有石油...  -----------------------------  这个看不出与石油有多大关系啊。
  当然是,谁他妈有别人无偿援助,还去干活的,美国就是乱帮人!  
  @happyfast1
11:34:21  因为朝鲜没有石油...  -----------------------------  @ta2009n 2楼
11:39:40  这个看不出与石油有多大关系啊。  -----------------------------  现代农业,其实就是石油农业  没有石油,就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没有农膜,没有农机...  产量下降三分之二以上挺正常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朝鲜有大量苏联石油的时候,是粮食出口国...  朝鲜粮食在八十年代,年产量最高达五六百万吨,九十年代没有石油后,一下子就降到了只有一百多万吨到二百万吨,所以年年饥荒.  朝鲜不过是率先遇到了人类的共同问题,石油峰值过后的情况.
  农业国,农产品产值本就低,卖不出钱来,还要花大量钱搞核武器、养活与国家人口总数不匹配的军队和特务,监督国民的一举一动,以防止对金家父子的不满。大量的劳动力不事生产,又不允许市场经济,还被国际封锁,特权阶层过着普通朝鲜人无法企及的奢侈生活(相对于朝鲜普通国人),国家又小,偏偏还以为自己很强大,头皮翘得很,连中国也敢得罪,会好么?  
  太多人不做事  
  其实中国也差不多,中苏1958年交恶,没石油了,接着就是"三年自然灾害".不过1959年大庆油田发现了,等到大庆油田达产稳定时候,你会发现"三年自然灾害"就突然就不存在了.是不是巧合,大家自个去想吧.
  @happyfast1 7楼
11:50:21  其实中国也差不多,中苏1958年交恶,没石油了,接着就是"三年自然灾害".不过1959年大庆油田发现了,等到大庆油田达产稳定时候,你会发现"三年自然灾害"就突然就不存在了.是不是巧合,大家自个去想吧.  -----------------------------  据父母说59年粮食长势非常好,应该不是你说的原因。
  @苍山似海残阳如血 5楼
11:46:09  农业国,农产品产值本就低,卖不出钱来,还要花大量钱搞核武器、养活与国家人口总数不匹配的军队和特务,监督国民的一举一动,以防止对金家父子的不满。大量的劳动力不事生产,又不允许市场经济,还被国际封锁,特权阶层过着普通朝鲜人无法企及的奢侈生活(相对于朝鲜普通国人),国家又小,偏偏还以为自己很强大,头皮翘得很,连中国也敢得罪,会好么?  -----------------------------  朝鲜一直就是这样,原来朝鲜可不是农业国,是工业国来的.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人家的日子过得很是滋润,还有能力到国际上去搞点事,比如金援非洲,炸韩国客机,派间谍船到日本沿海绑架日本人教朝鲜间谍日语日本习俗等.
  据父母说59年粮食长势非常好,应该不是你说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父母看到的只是巴掌大的一片天,能代表啥?  化肥农药农机农膜制种等等一系列现代农业流程,原来农民屁都不懂,全是农技员教的.
  @happyfast1
11:34:21  因为朝鲜没有石油...  -----------------------------  @ta2009n 2楼
11:39:40  这个看不出与石油有多大关系啊。  -----------------------------  化肥+农药
粮食产量的最关键两个因素,化肥主要是氮肥,氮肥基本都是石油、天然气为原料制造的。
  @happyfast1
11:34:21  因为朝鲜没有石油...  -----------------------------  @ta2009n 2楼
11:39:40  这个看不出与石油有多大关系啊。  -----------------------------  无柴油.无化肥.谁也种不出出庄稼.别跟我扯绿色植物.
  @苍山似海残阳如血
11:46:09  农业国,农产品产值本就低,卖不出钱来,还要花大量钱搞核武器、养活与国家人口总数不匹配的军队和特务,监督国民的一举一动,以防止对金家父子的不满。大量的劳动力不事生产,又不允许市场经济,还被国际封锁,特权阶层过着普通朝鲜人无法企及的奢侈生活(相对于朝鲜普通国人),国家又小,偏偏还以为自己很强大,头皮翘得很,连中国也敢得罪,会好么?  -----------------------------  @happyfast1 9楼
11:53:54  朝鲜一直就是这样,原来朝鲜可不是农业国,是工业国来的.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人家的日子过得很是滋润,还有能力到国际上去搞点事,比如金援非洲,炸韩国客机,派间谍船到日本沿海绑架日本人教朝鲜间谍日语日本习俗等.  -----------------------------  人脉就是钱脉。  共产国际解体以后,朋友少了,孤立于世界。没人脉了,也就没有经济往来了。所以说要和世界打成一片,不能太特立独行。
  回复第1楼,@happyfast1  因为朝鲜没有石油...  --------------------------  南韩也没有石油的  
  农业也是看天气的,那地方天气冷,农作物生长期本来就慢。加上没有农药化肥,产量当然高不到那里去。
  无柴油.无化肥.谁也种不出出庄稼.别跟我扯绿色植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可以有,但产量低,古巴就是...  古巴是一个奇迹...
  回复第15楼,@总是忘记带钱  农业也是看天气的,那地方天气冷,农作物生长期本来就慢。加上没有农药化肥,产量当然高不到那里去。  --------------------------  你错了,美国人发明了气候武器,影响了朝鲜的气温,使朝鲜气候变冷,农业低产  
  南北棒子,粮食一直不能自足(穷山恶水也无法自足)......
  后石油时代的农业展望——北朝鲜与古巴的启示  石油产量峰值[1](peak oil)的到来是勿庸置疑的事,这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我们所熟知的全球粮食供应体系极度依赖于廉价的能源与长距离的运输——美国所消费的食品平均经历了 1400英里的长途跋涉。石油产量峰值是否意味着不可避免的饥饿呢?有两个国家的情况具有预演性意义。它们有着截然不同的经历——一个面临着饥荒,一个粮食充足,前者是前车之鉴,而后者则是可供效仿的榜样。  由于前苏联集团的解体以及针对古巴和北朝鲜力度增大的贸易禁运,北朝鲜和古巴过早而意外地遭遇了石油产量峰值。它们所得到的完全不同的结果部分要归结于运气:古巴的气候使其人们可以依赖相当有限的粮食定量配给而存活下来,而对于北朝鲜而言,在其严酷的冬季,同样的粮食定量配给却是过少而致命的。但是,更加根本性的原因是各自实施的政策。在危机面前,北朝鲜试图尽可能延长其原有工业化农业的正常开展,而古巴实施了一种旨在发展可持续农业和实现自给自足的政策。  北朝鲜在20世纪90年代所遭遇的饥荒是近些年来最不为人所真正了解的灾难之一。人们一般把它归因于金正日政权的失败。其理由很简单:如果这个政府控制了一切,那么,它就必须为粮食的歉收负责。但是这一具有意识形态意味的指责却掩盖了一个更加根本的问题:工业化的化学农业的失败。随着石油产量峰值以及其后产量不可避免的下降,其他许多国家也可能经历相似的灾难。   北朝鲜是依照着绿色革命的模式来发展其农业的,这依赖于技术、进口机械、石油、化学肥料以及杀虫剂。这使得其实现了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 八十年代北朝鲜城市人口就已高达70%,农村人口只占人口总数30%. 尽管从七十年代起北朝鲜就出现了土壤板结和土质下降的迹象,但一直到八十年代末期,工业化的农业模式为其人口提供了足够的粮食。随后,苏联集团在1989年突然解体。石油、农业设备、化肥和杀虫剂的供应急剧减少,这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随后所发生的饥荒。就像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署于1998年11月联合发表的一份报告所指出的:   “北朝鲜高度机械化的农业面临着一种严重的窘境,因为其4/5的机动化农业机械和设备由于荒废以及缺少配件和燃料而无法使用。······事实上,由于找不到运输卡车,已收割的粮食被长期堆放在地里。”   北朝鲜没有作出太多应对危机的根本改变。死守现状加剧了持续到现在的粮食短缺。
  就像67十年代的中国,有精力搞生产吗?有点钱还拿去搞核了。
  古巴曾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在某些方面,古巴面临的挑战甚至更大。在1989年以前,北朝鲜在粮食生产方面是自给自足的,而据估计,古巴有57%的粮食要靠进口[2],这是因为其农业,尤其是其国有农业部门主要集中于大规模的食糖产业化大生产。在苏联解体和美国加紧其禁运之后,古巴的贸易损失了85%,而其以矿物燃料为基础的农业投入(化肥,农药,石油等)减少了50%以上。在随后发生的粮食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在有些地方,每天的粮食配给量就是每人一根香蕉和两片面包。古巴针对这种情况发起了全国动员以重建其农业。   现在古巴的农业包括有机农业、永续农业、城区菜园、畜力以及生物性肥料和害虫管理,是这些多种形式的混合。就国家的层面而言,古巴现在可能拥有世界上生态和社会可持续性最好的农业。1999年,瑞典国会因这些成就而向古巴颁发了优秀民生奖,即人们所讲的“另类诺贝尔奖”。   甚至早在1990年的危机之前,古巴科学家起初为了解决化学制品的大量使用而带来的负面效果以及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就开始研发生物杀虫剂和生物肥料来取代化学制品的使用。在早期生物制剂试验基础上, 他们设计了一个两阶段的计划,第一个阶段发展小规模的、地方化的生产技术;第二个阶段的目标则是发展半工业化和工业化的技术。这一基础使得古巴在20世纪90年代危机爆发的时候能够快速地大量生产出取代农业化学药剂的替代物资—在80年代末第一阶段的科技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自1991年以来,古巴己经建立了280个中心来生产生物制剂,它们利用当地所特有的技术和物资[3]。   虽然一些替代技术的开发一开始只是为了取代化学制品的生产,但是它们现在已是一种更整体性的农业生态学的一部分。科学家和农民已经认识到了高产出的单一耕作中存在的不平衡,并正在改变整个体系。与绿色革命所提出的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方法不同,农业生态学力图使耕作应地制宜。它设计出各种复杂的农业生态系统,这些系统采用互利的农作物品种和适合当地的种子,利用地形学和土壤条件,保护土壤而不是耗尽地力[4]。   农业生态学采取了一种系统性的方式,它打破了各学科之间的传统界限,利用了来自环境科学、经济学、农艺学、伦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知识。它强调从实践中学习,其培训计划将50%的时间用在了手把手的教学上。参与式方法的广泛采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态学知识的传播、产生和扩充。简而言之,农业的研究与培训过程也变得更加有机化[5]。   制度上的改变使这种转型更加容易。大型国有农场被重组成规模更小的集体农庄,以便于使用那些新的劳动密集型的、地方化的农业方法。从农场工人到有技术的农民的转变不是一夜之间完成的——就可持续农业生产而言,许多新建立的集体农场还落后于有着多年历史的农民合作社,但各种计划正在帮助它们迎头赶上。   古巴的研究和教育体系在这个国家的再生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从1960年以来的平等政策以及对于人的发展的关注实际上已经消除了文盲。在拉美,古巴工人受教育的程度 是最高的—古巴人平均教育水平达到九年级, 1/8的古巴人有专业学位, 1/15的古巴人有大学学位。这一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群为古巴向知识更加密集的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变作好了充分准备。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大多数的农业教育是以绿色革命的技术为基础的。20世纪90年代的危机使许多农业技术人员在缺少化学产品、机械以及石油的情况下变得束手无策。作为对策,各所农业大学新开设了农业生态学培训方面的课程。一个全国性的中心被建立起来以支持新的研究以及满足农村公社的培训所需。现在,各种课程、会议、研讨会、田间教学、演讲以及经验交流都为农民组织起来。符合有机农业和永续农业原则的许多传统耕作方式一直在一些农民及其合作社中保持着, 在向生态农业的转型中这些传统方式得到复兴,农民与农民之间的交流被广泛用来促进彼此的学习。
  回复第8楼,@铒  @happyfast1 7楼
11:50:21   其实中国也差不多,中苏1958年交恶,没石油了,接着就是"三年自然灾害".不过1959年大庆油田发现了,等到大庆油田达产稳定时候,你会发现"三年自然灾害"就突然就不存在了.是不是巧合,大家自个去想吧.   -----------------------------   据父母说59年粮食长势非常好,应该不是你说的原因。   --------------------------  59年根本就没什么天灾,完全是大锅饭这个人祸,家庭连产承包制后中国就迅速解决了温饱问题。  
  @总是忘记带钱 15楼
11:57:37  农业也是看天气的,那地方天气冷,农作物生长期本来就慢。加上没有农药化肥,产量当然高不到那里去。  -----------------------------  黑龙江纬度更高更冷了。向中国和俄国每年要个几十万吨的化肥不难啊。
  回复第22楼,@寻找天使123456  回复第8楼,@铒   @happyfast1 7楼
11:50:21   其实中国也差不多,中苏1958年交恶,没石油了,接着就是"三年自然灾害".不过1959年大庆油田发现了,等到大庆油田达产稳定时候,你会发现"三年自然灾害"就突然就不存在了.是不是巧合,大家自个去想吧.   -----------------------------   据父母说59年粮食长势非常好,应该不是你说的原因。   --------------------------   59年根本就没什么天灾,完全是大锅饭这个人祸,家庭连产承包制后中国就迅速解决了温饱问题。   --------------------------  没听说过美国人的气候武器吗?是美国人在背后搞的鬼  
  鬼子和捧子都不能自给自足。
  @happyfast1
11:34:21  因为朝鲜没有石油...  -----------------------------  @ta2009n
11:39:40  这个看不出与石油有多大关系啊。  -----------------------------  @happyfast1 4楼
11:45:23  现代农业,其实就是石油农业  没有石油,就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没有农膜,没有农机...  产量下降三分之二以上挺正常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朝鲜有大量苏联石油的时候,是粮食出口国...  朝鲜粮食在八十年代,年产量最高达五六百万吨,九十年代没有石油后,一下子就降到了只有一百多万吨到二百万吨,所以年年饥荒.  朝鲜不过是率先遇到了人类的共同问题,石油峰值过后的情况.  -----------------------------  很多国家也没有石油,更没有石油工业哦。
  如果美国实行朝鲜的大锅饭制度美国人也一样吃不饱饭,不信的人参考苏联。  
  农业依赖于三个方面:  1、育种,这是有科技含量的工作。如果不育种,种子会退化,产量会卒年降低;  2、肥料,主要高质量的化肥可以大幅提高产量。但生产化肥需要较高的工业支撑,也需要有相应的原材料(如钾矿);  3、农机,即农业机械(耕种、收割、灌溉),这也是制造业的事情。依赖于这些机械,可以更加高效及时开垦农地(不误农时)。没有这些机械,纯人工效率实在太低;  4、水利工程。如果没有水利工程,遇大旱或大水,农业可能颗粒无收。水利工程需要国家长期持续投入。
  @happyfast1 21楼
12:05:09  古巴曾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在某些方面,古巴面临的挑战甚至更大。在1989年以前,北朝鲜在粮食生产方面是自给自足的,而据估计,古巴有57%的粮食要靠进口[2],这是因为其农业,尤其是其国有农业部门主要集中于大规模的食糖产业化大生产。在苏联解体和美国加紧其禁运之后,古巴的贸易损失了85%,而其以矿物燃料为基础的农业投入(化肥,农药,石油等)减少了50%以上。在随后发生的粮食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在有些地方,每天的......  -----------------------------  感谢理性探讨。
  回复第16楼,@happyfast1  无柴油.无化肥.谁也种不出出庄稼.别跟我扯绿色植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可以有,但产量低,古巴就是...   古巴是一个奇迹...  --------------------------  古巴和朝鲜纬度不一样,古巴那地方产糖,甘蔗种下去砍了长、长了砍,能砍好几茬,把古巴放到朝鲜的纬度,照样饿死人。  
  做氮肥不一定要石油,用煤也可以,不要说朝鲜连煤都没有  朝鲜农业搞成现在这个样子,关键原因是基础没打好,早年过度依赖外援和外部市场
  现代农业,就是石油农业和能源农业,在加上工业。没有石油,就没有做各种化肥,农药,农膜等必不可少的原料。没有能源,像化肥等耗电大户就支撑不起来。没有工业,就做不了合成氨的反应塔,没有合成氨,什么化肥都别扯。  中国真正农业兴起,也是70年代后自己能做合成氨反应塔以后的事,不要都归功于什么包产到户。
  @原子手榴弹 31楼
12:30:07  做氮肥不一定要石油,用煤也可以,不要说朝鲜连煤都没有  朝鲜农业搞成现在这个样子,关键原因是基础没打好,早年过度依赖外援和外部市场  ----------------------------  用于制氮肥的煤是特别有要求的,需要焦煤,而且是焦煤当中的特别品种,俗称肥煤,不是是煤就可以制氮肥的,你明白么?  朝鲜不缺煤,但缺焦煤,更缺肥煤.中国肥煤大部分都集中在山西...  而且这个技术,中国直到九十年代才掌握,才结束从俄罗斯大量进口氮肥,转而大量出口氮肥.
  只要朝鲜把军队解散了!男人都回家种地。粮食一定够吃!
  @总是忘记带钱
11:57:37  农业也是看天气的,那地方天气冷,农作物生长期本来就慢。加上没有农药化肥,产量当然高不到那里去。  -----------------------------  @ta2009n 23楼
12:13:13  黑龙江纬度更高更冷了。向中国和俄国每年要个几十万吨的化肥不难啊。  -----------------------------  黑龙江的耕地面积是1188万公顷,朝鲜耕地面积约为185万公顷,质量更是不可比,黑龙江大部分是肥沃的黑土,朝鲜山地国家,耕地水土流失严重得很,有可比性么?  你以为朝鲜要化肥,中国俄罗斯就会给呀?  天真!  化肥粮食能源都是中国控制朝鲜的手段,就是给到他要死不死的样子.
  @东吴大帝2012 34楼
12:51:57  只要朝鲜把军队解散了!男人都回家种地。粮食一定够吃!  -----------------------------  笑死人了,这样只能让朝鲜水土流失更严重,朝鲜倒是有几片小平原,就是产量太低.这几个小平原搞好了,可以免强保持朝鲜人不饥荒.  朝鲜九十年代发了次大洪水,把山里的耕地全冲掉了,成了不毛之地.山区其实应该就搞搞果树林下经济什么的,到山区去开地,只能受到自然的惩罚.
  @东吴大帝2012 34楼
12:51:57  只要朝鲜把军队解散了!男人都回家种地。粮食一定够吃!  -----------------------------  这娃脑子真简单,被西方忽悠得太厉害了,什么都以意识形态挂帅!  朝鲜的缺食,是种田的人少了的原因吗?美国农业人口不足5%,人家还是粮食最大的援助国知道不?!
  @ta2009n   没有化肥、农药、农机、柴油,怎么提高粮食产量?
  楼主肯定不懂得怎么种地。  没有化肥,粮食怎么生长?难道天天挑大粪?
  回复第1楼,
@happyfast1  因为朝鲜没有石油...  --------------------------  @黄俄万碎 14楼
11:57:24  南韩也没有石油的  -----------------------------  韩国三分之二的粮食依赖进口
  @happyfast1 1楼
11:34:21  因为朝鲜没有石油...  -----------------------------  扯淡!
  ----------------------------  @happyfast1 33楼
12:45:37  用于制氮肥的煤是特别有要求的,需要焦煤,而且是焦煤当中的特别品种,俗称肥煤,不是是煤就可以制氮肥的,你明白么?  朝鲜不缺煤,但缺焦煤,更缺肥煤.中国肥煤大部分都集中在山西...  而且这个技术,中国直到九十年代才掌握,才结束从俄罗斯大量进口氮肥,转而大量出口氮肥.  -----------------------------  只是个成本问题,热值高、灰分低、含硫少的煤做化肥当然更合适,但不是说别的煤做不出来
  先军政治,一切以军事工作为先,我们改革开放后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只是个成本问题,热值高、灰分低、含硫少的煤做化肥当然更合适,但不是说别的煤做不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说就没有意思了,煤也可以转化成石油呢,怎么朝鲜不拿煤去转化石油?
  好帖,长姿势。  
  @shen_007 39楼
13:15:25  楼主肯定不懂得怎么种地。  没有化肥,粮食怎么生长?难道天天挑大粪?  -----------------------------  没有化肥之前,当然是天天挑大粪。要不然怎么办?坐在那里等天上掉化肥下来来?
  支持楼上各位理性讨论  
  @总是忘记带钱
11:57:37  农业也是看天气的,那地方天气冷,农作物生长期本来就慢。加上没有农药化肥,产量当然高不到那里去。  -----------------------------  @ta2009n
12:13:13  黑龙江纬度更高更冷了。向中国和俄国每年要个几十万吨的化肥不难啊。  -----------------------------  @happyfast1 35楼
12:55:46  黑龙江的耕地面积是1188万公顷,朝鲜耕地面积约为185万公顷,质量更是不可比,黑龙江大部分是肥沃的黑土,朝鲜山地国家,耕地水土流失严重得很,有可比性么?  你以为朝鲜要化肥,中国俄罗斯就会给呀?  天真!  化肥粮食能源都是中国控制朝鲜的手段,就是给到他要死不死的样子.  -----------------------------  要是真如happyfast1所说,也难怪朝鲜不感谢中国。小国就是悲催,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现代农业没化肥怎么保证产量
  @苍山似海残阳如血
11:46:09  农业国,农产品产值本就低,卖不出钱来,还要花大量钱搞核武器、养活与国家人口总数不匹配的军队和特务,监督国民的一举一动,以防止对金家父子的不满。大量的劳动力不事生产,又不允许市场经济,还被国际封锁,特权阶层过着普通朝鲜人无法企及的奢侈生活(相对于朝鲜普通国人),国家又小,偏偏还以为自己很强大,头皮翘得很,连中国也敢得罪,会好么?  -----------------------------  @happyfast1
11:53:54  朝鲜一直就是这样,原来朝鲜可不是农业国,是工业国来的.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人家的日子过得很是滋润,还有能力到国际上去搞点事,比如金援非洲,炸韩国客机,派间谍船到日本沿海绑架日本人教朝鲜间谍日语日本习俗等.  -----------------------------  @铒 13楼
11:56:45  人脉就是钱脉。  共产国际解体以后,朋友少了,孤立于世界。没人脉了,也就没有经济往来了。所以说要和世界打成一片,不能太特立独行。  -----------------------------  如果当年朝鲜不是一意孤行要搞核爆,中国、美国可能还会对他们好些。不过现在小金在朝鲜半岛时不时对美国挑衅一下对中国来说也不见得一定是坏事。
  回复第5楼(作者:@苍山似海残阳如血 于
11:46)  农业国,农产品产值本就低,卖不出钱来,还要花大量钱搞核武器、养活与国家人口总数不匹配的军队和特务……  ==========  说的太好了,顶起!  
  回复第15楼,
@总是忘记带钱  农业也是看天气的,那地方天气冷,农作物生长期本来就慢。加上没有农药化肥,产量当然高不到那里去。  --------------------------  @pp3034 17楼
12:00:59  你错了,美国人发明了气候武器,影响了朝鲜的气温,使朝鲜气候变冷,农业低产  -----------------------------  是啊,美国在韩战时对朝大轰炸,把土地炸坏了,种不出粮食,
  @happyfast1
11:34:21  因为朝鲜没有石油...  -----------------------------  @ta2009n 2楼
11:39:40  这个看不出与石油有多大关系啊。  -----------------------------  现在的农业实际上是工业的一个部门,  不能脱离工业单独存在。  朝鲜以前是工业化的农业,  自从苏联解体以后,失去了工业支持,  产量就急剧下降,  造成粮食不够吃的现象。  另外,韩国的粮食自给率也非常低,  主要是工业收入进口粮食养活自己的人民。  所以,韩国的肉类很贵,  因为很难用进口粮食来发展畜牧业,这样成本上不合算。
  三十年前的中国也是温饱都解决不了,整天搞运动,开大会,军事化,和今天的朝鲜一个样。现在不是有一些人整天怀念文革吗,让他先饿三天再说话,所以楼主,并不怨美国,问题出在朝鲜本身,制度问题。
  半岛的农田多在南部,北部有多少可耕之地?百度一下好像也花不了时间。而化肥之类的自产不足,进口又受限,哪来高产?
  回复第7楼(作者:@happyfast1 于
11:50)似乎古代人不用石油也能搞粮食,而且只要不出现天灾和战乱,似乎没有记载有和平年代大量饿死人现象,难道历史在倒退?  其实中国也差不多,中苏1958年交恶,没石油了,接着就是"三年自然灾害".不过1959年大庆油田……  ==========  
  @诸葛隆中 54楼
14:59:24  三十年前的中国也是温饱都解决不了,整天搞运动,开大会,军事化,和今天的朝鲜一个样。现在不是有一些人整天怀念文革吗,让他先饿三天再说话,所以楼主,并不怨美国,问题出在朝鲜本身,制度问题。  -----------------------------  怀念文革是怀念那个时代的人与人之间没有现在这样的贫富差距,阶层与阶层之间完全被打破,没有现在这样的控制着整个国家财富的非常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没有现在的笑贫不笑娼、乌烟瘴气、没有底线的社会氛围,而不是怀念那个时代的贫穷和造反武斗。请你正确区分国人的诉求。如果有今天的经济成就和七十年代及以前人与人之间极小的贫富差距,以及毛时代GCD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思想品德,中国国内肯定没有象现在这样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
  @happyfast1 7楼
11:50:21  其实中国也差不多,中苏1958年交恶,没石油了,接着就是"三年自然灾害".不过1959年大庆油田发现了,等到大庆油田达产稳定时候,你会发现"三年自然灾害"就突然就不存在了.是不是巧合,大家自个去想吧.  -----------------------------  既然是石油原因,那又何解释78年时安徽凤阳那些农民种田还是活不下去冒到坐牢的风险偷偷包产到户呢?
  @ta2009n 资源如此丰富的朝鲜为何会越过越穷?   最近,朝鲜和韩国这两个同文同种的国家因为朝核问题,居然又一次走到战争边沿。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这两个同胞兄弟相煎何急?  历史上,朝鲜半岛上曾有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朝鲜。20世纪初,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20世纪中叶,二战结束后,由于政治的原因,朝鲜被人为地分成两部分: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和南部的大韩民国,其间是著名的军事分界线——“三八线”(北纬38。线)。韩是朝鲜历史上的一个国号,甲午战争后日本完全吞并朝鲜,1910年时朝鲜改国号为韩,1919年被日本长期囚禁的朝鲜国王猝死,朝鲜完全成为日本殖民地,直到二战结束后才摆脱日本殖民统治。美苏沿北纬38度线分别接受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日军的投降。之后美国极力在南部扶持傀儡政府,1950年时由极端反共的李成晚组织“大韩民国”政府。我国长期不承认这是合法政府,认为北朝鲜的社会主义政府才是全朝鲜唯一合法政府,韩国是统一朝鲜国家的一部分,所以才把韩国称为南朝鲜,后来冷战结束,朝韩关系改善并相互承认,我国也在1992年承认了韩国。 其实朝鲜人管韩国就叫南朝鲜,而韩国人管朝鲜则叫北韩,韩和朝鲜都是朝鲜国家历史上曾经用过的国号。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这两个实际上是一家的国家在自然资源上的对比。朝鲜原有人口约2400万,连年的天灾人祸,致使病饿而死了至少200万的人口,现人口为2200万左右。朝鲜面积122762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79人每平方公里。韩国有人口4856万,面积9960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487人每平方公里。  朝鲜半岛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尤其是矿产资源,含量尤丰,但分布很不均匀,其资源大部分都分布在北朝鲜境内。朝鲜半岛在被日本人统治期间(1910年---1945年),北部得到了有效开发,那里修建了大量的水电站和煤矿。有了能源后,北方的其它相关工业迅速地发展起来。虽然惨烈的朝鲜战争把北方的工业设施都基本摧毁了,但停战以后,北朝鲜得到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工业很快就恢复了,并且取得了更快的发展,当时的北朝鲜要比南朝鲜富裕得多!
  北朝鲜的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占整个半岛储量的80%~90%,享有“有用矿物标本室”的称誉。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矿产蕴藏区约占国土面积的80%,已探明矿物有300多种,其中有经济开发价值的矿物达200多种。最主要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钨、钼、铅、铝、镁、锌、铁矿;石灰石、云母、石棉、重晶石、萤石、石墨和菱镁矿,以及煤炭等。朝鲜自古以来就有“产金国”之称,而且金矿常与银矿、铜矿等共生。其中茂山铁矿埋藏量约10亿吨,也是世界性的露天矿山。菱镁矿和石墨储量更是雄居世界前列,尤其是大约为49万吨的菱镁矿储量在世界占最大比重,在全世界处于第一位,占全球储量的40%~50%。排在世界前十位的矿物还有钨,钼,重晶石,萤石等7种。由此可见世界矿产资源的分布是多么的不均。  北朝鲜从能源上看,拥有足够的燃料煤(朝鲜煤炭的探明储量为147.4亿吨,其中无烟煤储量117.4亿吨,褐煤储量30亿吨,其现有技术条件下的可开采储量约为79亿吨),而韩国则煤炭资源很少。  北朝鲜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其河流发电能量估计约在1000万千瓦以上。韩国根本就没有这些水能。由于朝鲜人口总量少,所以朝鲜的人均水力资源,比韩国的要多很多,这本应是朝鲜对韩国的另一种优势。  北朝鲜的森林面积在2005年有930万公顷,韩国森林面积在2005年有640万公顷,朝鲜人均森林面积是韩国的3倍。森林也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资源,在土地资源中,仅次于耕地的价值,这应该也是朝鲜相对于韩国的一个优势。  北朝鲜的国土面积中,农业用地约为20%,其中耕地2750万亩,而且只占其农用可耕地的16%,按其人口最高峰时算,人均耕地为1.2亩。韩国有耕地2925万亩,几乎占了其全部可耕地资源,人均耕地为0.6亩。朝鲜已开发的人均耕地面积就已是韩国的2倍。这应该又是一个优势,耕地资源是土地资源中最有价值的资源。  看了上面的内容,你会很吃惊,原来北朝鲜相对韩国,矿产资源是如此的丰富,而且几乎每种矿物的储藏量都要比韩国多得多。韩国人口总量虽然是朝鲜的二倍,但其国土面积却要比北朝鲜少得多,而且大多是丘陵、山地。从天然资源上看,北朝鲜的人均资源占有率是韩国10几倍以上,有些还会更多,可见朝鲜相对于韩国拥有太多的优势,本应是该经济发展的更快才对,但情况却恰恰相反。  《朝鲜与韩国的人均GDP对比表》对比数据,时间横跨44年(单位:美元)均按实际可比价格计算。
1960年:朝鲜253---韩国82
韩国不足朝鲜的1/3;1970年:朝鲜400---韩国410
韩国追过朝鲜;1980年:朝鲜700---韩国1592
韩国是朝鲜的2倍多;1990年:朝鲜980---韩国6482
韩国是朝鲜的6.5倍;2007年:朝鲜957----韩国19624
韩国是朝鲜的20倍。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这原因,可以从朝鲜与它近邻中国的对比中看出来:1978年,中国人均GDP仅仅是可怜巴巴的245元(而且还是人民币),朝鲜却已达到约600美元,远远高出中国。可到了1990年代,昔日的小“二哥”中国,借助改革开放的大潮,早已名至实归。而内忧外患,外加痛失改革机遇期的朝鲜又在干什么呢——正大力推行所谓的“先军政治”——一切以军队为优先,一切以军人为优先,誓死保卫领袖,保卫人民政权。  机遇,稍纵即逝,如此而已。  引用 报告 回复
  @思维的山脉 49楼
14:49:20  现代农业没化肥怎么保证产量  -----------------------------  你要是有个侄子,天天吃你的喝你的,还不听你的!你会怎么办???
  楼主注意看美韩军事演习的时间就明白了......  朝鲜的军事和准军事人员,原本是农业生产的主力,要进行粮食生产减轻国民负担的。本来3-5月,正是春播春耕的季节,如果一切正常,会有大批军事人员参与春耕生产,这些都是青壮年,绝对的农业生产主力。  但是现在呢,就在朝鲜春耕春播的时候,美韩组织20万军队在边境上演习。朝鲜是被动的一方,而且实力不如美韩,那么他必须时刻崩紧,还要组织更多的军事力量进行预防,同时调运囤积各种物资------包括粮食。  以今年为例,美韩联军的演习时间跨越了整个春播,大批原本准备进行粮食生产的青壮年非但不能从事农业生产,反而还要在这几个月里加强军事准备------ 换言之消耗更多的粮食。  朝鲜的粮食问题,自足原本是问题不大的,但是美韩的军事威胁和演习动不动就几十万规模,迫使朝鲜运行战时机制,拼消耗,朝鲜怎么耗得过美韩啊。  不过话说回来,发明这一招的,正是***,当年唐高宗玩的就是这一套,不断的骚扰,破坏对手的生产和生活,拖垮了朝鲜半岛敌对国。
  @happyfast1
11:34:21  因为朝鲜没有石油...  -----------------------------  @ta2009n
11:39:40  这个看不出与石油有多大关系啊。  -----------------------------  @happyfast1 4楼
11:45:23  现代农业,其实就是石油农业  没有石油,就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没有农膜,没有农机...  产量下降三分之二以上挺正常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朝鲜有大量苏联石油的时候,是粮食出口国...  朝鲜粮食在八十年代,年产量最高达五六百万吨,九十年代没有石油后,一下子就降到了只有一百多万吨到二百万吨,所以年年饥荒.  朝鲜不过是率先遇到了人类的共同问题,石油峰值过后的情况.  ------------------------  这个是实质性的问题,也是未来人类面对的问题,所以美国人明白自己的过境内还有很多石油可以开采,但是已经限制开采了,发展新能源或者进口石油,毕竟粮食和能源比起来,粮食更重要。
  @诸葛隆中 54楼
14:59:24  三十年前的中国也是温饱都解决不了,整天搞运动,开大会,军事化,和今天的朝鲜一个样。现在不是有一些人整天怀念文革吗,让他先饿三天再说话,所以楼主,并不怨美国,问题出在朝鲜本身,制度问题。  -----------------------------  放你的狗屁,你难道不知道什么叫“抓革命促生产”?40年前的中国已经完成了中国80%的农业水利工程,把北大荒开发成了北大仓,正在努力在每个县普及小型化肥厂  没有这些努力,你以为光凭什么三自一包中国人就能吃饱饭?  北朝鲜欠缺的,恰恰就是这种自力更生战天斗地的总动员
  回复第24楼,@pp3034  回复第22楼,@寻找天使123456   回复第8楼,@铒   @happyfast1 7楼
11:50:21   其实中国也差不多,中苏1958年交恶,没石油了,接着就是"三年自然灾害".不过1959年大庆油田发现了,等到大庆油田达产稳定时候,你会发现"三年自然灾害"就突然就不存在了.是不是巧合,大家自个去想吧.   -----------------------------   据父母说59年粮食长势非常好,应该不是你说的原因。   --------------------------   59年根本就没什么天灾,完全是大锅饭这个人祸,家庭连产承包制后中国就迅速解决了温饱问题。   --------------------------   没听说过美国人的气候武器吗?是美国人在背后搞的鬼   --------------------------  对,这是美帝的阴谋,主题思想放光芒,不要污蔑我大朝鲜,在将军的带领下,我们一定会建成强盛大国!  
  回复第59楼,@我不是牛鬼蛇神  @ta2009n 资源如此丰富的朝鲜为何会越过越穷?   最近,朝鲜和韩国这两个同文同种的国家因为朝核问题,居然又一次走到战争边沿。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这两个同胞兄弟相煎何急?   历史上,朝鲜半岛上曾有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朝鲜。20世纪初,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20世纪中叶,二战结束后,由于政治的原因,朝鲜被人为地分成两部分: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和南部的大韩民国,其间是著名的军事分界线——“三八线”(北纬38。线)。韩是朝鲜历史上的一个国号,甲午战争后日本完全吞并朝鲜,1910年时朝鲜改国号为韩,1919年被日本长期囚禁的朝鲜国王猝死,朝鲜完全成为日本殖民地,直到二战结束后才摆脱日本殖民统治。美苏沿北纬38度线分别接受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日军的投降。之后美国极力在南部扶持傀儡政府,1950年时由极端反共的李成晚组织“大韩民国”政府。我国长期不承认这是合法政府,认为北朝鲜的社会主...  --------------------------  顶,心服口服!  
  @happyfast1 7楼
11:50:21  其实中国也差不多,中苏1958年交恶,没石油了,接着就是"三年自然灾害".不过1959年大庆油田发现了,等到大庆油田达产稳定时候,你会发现"三年自然灾害"就突然就不存在了.是不是巧合,大家自个去想吧.  -----------------------------  一个人早晨出门,看见了一只猫,摔了一个跟头,把腿摔折了。是不是因为遇见了猫,所以就骨折了哪?  日本,韩国,台湾还想也没石油,是不是也挨饿哪?  人类发现石油这玩意儿有用,大概也就一百年,从前也闹饥荒,是不是因为没有石油哪?
  @诸葛隆中
14:59:24  三十年前的中国也是温饱都解决不了,整天搞运动,开大会,军事化,和今天的朝鲜一个样。现在不是有一些人整天怀念文革吗,让他先饿三天再说话,所以楼主,并不怨美国,问题出在朝鲜本身,制度问题。  -----------------------------  @原子手榴弹 63楼
16:24:40  放你的狗屁,你难道不知道什么叫“抓革命促生产”?40年前的中国已经完成了中国80%的农业水利工程,把北大荒开发成了北大仓,正在努力在每个县普及小型化肥厂  没有这些努力,你以为光凭什么三自一包中国人就能吃饱饭?  北朝鲜欠缺的,恰恰就是这种自力更生战天斗地的总动员  -----------------------------  你简直是个疯狗,还沉浸在“抓革命促生产”上,你应该抱着文革的僵尸嚎啕大哭才对!
  最根本原因是没有包产到户,都是集体大锅饭,谁去卖力啊。咱们以前不也是这样啊。
  体制的原因加上一些客观的天灾地貌等,但是主要是体制的原因,上面有朋友的贴对比南北朝鲜已经很清楚了,朝鲜不愿意承认罢了
  LS的左愤们,  什么朝鲜饥荒是因为“美国制裁,没有石油”?  这叫拉屎不出怨地心引力。  这是公有制的致命缺陷,  前苏联啥石油没有?一样闹饥荒!  毛时代一样把中国人饿的七荤八素,而改变方向后就能吃饱了。  虽然嘴上还说是所谓社会主义-----不过是“中国特色的”。  再给你们举个例,汉朝初年的“文景之治”,  几十年后官府的仓库都装满,堆不下粮食了。  左愤们,汉朝那时候可没有一点石油哦。  公有制完全逆人自私的本性,抑制民众生产的积极性。  时间一长,不产生饥荒才怪!
  汉唐时期不知道有没有石油?  
  @happyfast1
11:34:21  因为朝鲜没有石油...  -----------------------------  @ta2009n
11:39:40  这个看不出与石油有多大关系啊。  -----------------------------  @meiduio 11楼
11:56:12  化肥+农药
粮食产量的最关键两个因素,化肥主要是氮肥,氮肥基本都是石油、天然气为原料制造的。  -----------------------------  也可以用煤来造。
  回复第14楼,@黄俄万碎  回复第1楼,@happyfast1   因为朝鲜没有石油...   --------------------------   南韩也没有石油的   --------------------------  所以南韩的粮食也不够吃,可人家有钱买呀,  
  @苍山似海残阳如血 5楼
11:46:09  农业国,农产品产值本就低,卖不出钱来,还要花大量钱搞核武器、养活与国家人口总数不匹配的军队和特务,监督国民的一举一动,以防止对金家父子的不满。大量的劳动力不事生产,又不允许市场经济,还被国际封锁,特权阶层过着普通朝鲜人无法企及的奢侈生活(相对于朝鲜普通国人),国家又小,偏偏还以为自己很强大,头皮翘得很,连中国也敢得罪,会好么?  -----------------------------  绝对赞同 我们中国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一定要坚决让朝鲜放弃核武器
  -----------------------------  @meiduio
11:56:12  化肥+农药 粮食产量的最关键两个因素,化肥主要是氮肥,氮肥基本都是石油、天然气为原料制造的。  -----------------------------  @adlelee 73楼
19:01:03  也可以用煤来造。  -----------------------------  但北棒子原来靠石油支撑的化肥工业已经完蛋了,想重建由煤炭化学工业,小白兔会这么轻易让北棒子有吗,而且整条链路的建设成本也会非常高。
  难道地球没有应用石油前,人们是一直吃不饱的?
  @苍山似海残阳如血
11:46  农业国,农产品产值本就低,卖不出钱来,还要花大量钱搞核武器、养活与国家人口总数不匹配的军队和特务,监督国民的一举一动,以防止对金家父子的不满。大量的劳动力不事生产,又不允许市场经济,...  -----------------------------  总而言之一句话穷得瑟。  
  @happyfast1
11:50  其实中国也差不多,中苏1958年交恶,没石油了,接着就是"三年自然灾害".不过1959年大庆油田发现了,等到大庆油田达产稳定时候,你会发现"三年自然灾害"就突然就不存在了.是不是...  -----------------------------  估计没石油是不是都吃树皮?  
  @happyfast1
11:50  其实中国也差不多,中苏1958年交恶,没石油了,接着就是"三年自然灾害".不过1959年大庆油田发现了,等到大庆油田达产稳定时候,你会发现"三年自然灾害"就突然就不存在了.是不是...  -----------------------------  古代没石油是不是都吃树皮?  
  @yueyueee
12:04  就像67十年代的中国,有精力搞生产吗?有点钱还拿去搞核了。  -----------------------------  那个时候是这个世界秩序二战以后的波动期。你没那东西美国和苏联都想搞你的。  
  @happyfast1
11:50  其实中国也差不多,中苏1958年交恶,没石油了,接着就是"三年自然灾害".不过1959年大庆油田发现了,等到大庆油田达产稳定时候,你会发现"三年自然灾害"就突然就不存在了.是不是...  -----------------------------  @不睡觉的路人甲 80楼
19:55:46  古代没石油是不是都吃树皮?  -----------------------------  但古代有现代这么多人口吗?在全世界土地面积基本饱和的情况下,现代农业的增产越来越离不开工业了。
  作者:苍山似海残阳如血 来自:UC浏览器 时间: 11:46:09   农业国,农产品产值本就低,卖不出钱来,还要花大量钱搞核武器、养活与国家人口总数不匹配的军队和特务,监督国民的一举一动,以防止对金家父子的不满。大量的劳动力不事生产,又不允许市场经济,还被国际封锁,特权阶层过着普通朝鲜人无法企及的奢侈生活(相对于朝鲜普通国人),国家又小,偏偏还以为自己很强大,头皮翘得很,连中国也敢得罪,会好么?  ============================================================  这种独夫进化到最后总是目空一切的,不要说中国,全世界哪个国家他不敢得罪?从小就浸泡在赞美声中,能看清目前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么?肚子饿了就搞风搞雨的勒索周边国家,被打痛了就窝回老家用纸扎一个白宫命令士兵用机枪扫平来为自己打气,什么叫神经病?这就是了!
  @happyfast1
11:50  其实中国也差不多,中苏1958年交恶,没石油了,接着就是"三年自然灾害".不过1959年大庆油田发现了,等到大庆油田达产稳定时候,你会发现"三年自然灾害"就突然就不存在了.是不是...  -----------------------------  @不睡觉的路人甲
19:55:46  古代没石油是不是都吃树皮?  -----------------------------  @chenqink 83楼
20:00:57  但古代有现代这么多人口吗?在全世界土地面积基本饱和的情况下,现代农业的增产越来越离不开工业了。  -----------------------------  朝鲜没石油和美国封锁没关系吧?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这些都是石油出口大国,都没对朝鲜封锁。
  我父母是农场的,搞了一辈子地,曾经承包过多年,大约300亩地,7、8年前农场改种树了。我也在农场待过很多年,要是没有化肥、农药、机耕机械、电力要想获得高产量那是做梦。还有天气预报也是很重要的,播种、打药水、收割都要根据天气预报安排的。
  @happyfast1
11:50  其实中国也差不多,中苏1958年交恶,没石油了,接着就是"三年自然灾害".不过1959年大庆油田发现了,等到大庆油田达产稳定时候,你会发现"三年自然灾害"就突然就不存在了.是不是...  -----------------------------  @不睡觉的路人甲 80楼
19:55:46  古代没石油是不是都吃树皮?  -----------------------------  说得对,很多时候就是吃树皮,甚至是观音土,你倒看看,中国古代一直都是几千万人,包盛唐时期,全国也就是五千多万人.人一多了,饭就不够吃,就要农民起义,杀掉个几千万,达到生态平衡,周而复始.
  作者:happyfast1 时间: 20:09:45  @happyfast1
11:50  其实中国也差不多,中苏1958年交恶,没石油了,接着就是"三年自然灾害".不过1959年大庆油田发现了,等到大庆油田达产稳定时候,你会发现"三年自然灾害"就突然就不存在了.是不是...  -----------------------------  @不睡觉的路人甲 80楼
19:55:46  古代没石油是不是都吃树皮?  -----------------------------  说得对,很多时候就是吃树皮,甚至是观音土,你倒看看,中国古代一直都是几千万人,包盛唐时期,全国也就是五千多万人.人一多了,饭就不够吃,就要农民起义,杀掉个几千万,达到生态平衡,周而复始.  ---------------------------  清朝也是几千万人?清朝有用机械化?化肥?石油?
  再给你们举个例,汉朝初年的“文景之治”,  几十年后官府的仓库都装满,堆不下粮食了。  左愤们,汉朝那时候可没有一点石油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朝人口多少?  汉朝人相食的记载不要太多.  就是唐朝武则天掌政的繁荣时期,一样有当街买人肉的.
  明显农民不够,全造兵去了。  升级老家不足,兵营建太多!
  最根本的原因是朝鲜没钱  有钱的话  要买石油也可以,买化肥也可以,买粮食也可以
  日本,韩国,台湾还想也没石油,是不是也挨饿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韩国台湾如果不是给美国当看门狗  就凭他们百分之二三十的粮食自给率,还不如朝鲜  如果日韩台真正象朝鲜那样搞核弹,美国制裁一下他们  他们还不如朝鲜!饥荒会比朝鲜更严重(台湾可能好一点,毕竞快到热带了,物产丰富些)  日本明治维新后也是发生过严重饥荒的,全球到处输出妓女和灾民.  所以他们拼了老命也要打中国,占东北.  九一八以后,日本派出了百万人口殖民团体,他们叫开拓团到中国东北搞农业  后来全给中国赶回去了.  日本战败后,也发生过严重的饥荒,不过时间比较短,不到一年.
  @happyfast1
11:50  其实中国也差不多,中苏1958年交恶,没石油了,接着就是"三年自然灾害".不过1959年大庆油田发现了,等到大庆油田达产稳定时候,你会发现"三年自然灾害"就突然就不存在了.是不是...  -----------------------------  @不睡觉的路人甲
19:55:46  古代没石油是不是都吃树皮?  -----------------------------  @chenqink
20:00:57  但古代有现代这么多人口吗?在全世界土地面积基本饱和的情况下,现代农业的增产越来越离不开工业了。  -----------------------------  @fightformyright 85楼
20:06:53  朝鲜没石油和美国封锁没关系吧?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这些都是石油出口大国,都没对朝鲜封锁。  -----------------------------  北棒子原来靠经互会,记账就有原油拿,现在那什么买呢?而小白兔的改革开放政策北棒子又不能照搬,因为他不像安南已经统一了,也没有像小白兔对秃子这样具有绝对的优势,北棒子人口比南棒子还少呢。
  清朝也是几千万人?清朝有用机械化?化肥?石油?  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朝经过康雍乾三世后,人口过亿,一个主要原因是美洲高产的玉米,土豆,红蕃自明未引入中国后,大范围本土化了.  但是太平天国,东干战争,南方土客械斗等死亡达千万人口的战争,主要诱因还是土地不够,粮食不够吃.
  高寒山地的朝鲜,粮食自给85%,平原温暖的韩国,粮食自给约35%。  不学不光无术,不学也无数啊。
  所以南韩的粮食也不够吃,可人家有钱买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以为粮食能源这些东西,你有钱就可以买到...  这样认为你就天真了.  韩国日本台湾的粮食能源安全完全靠美国保证  美国叫他们往东,他们就不敢往西.  妥妥的当狗,叫你签啥协议,就签就是了  讨价还价?作梦去吧.
  也可以用煤来造。  -----------------------------  但北棒子原来靠石油支撑的化肥工业已经完蛋了,想重建由煤炭化学工业,小白兔会这么轻易让北棒子有吗,而且整条链路的建设成本也会非常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煤也必须是焦煤当中的肥煤.  虽说朝鲜煤不少,但根本就没有焦煤,更别说肥煤了
  朝鲜缺粮:  1、山地多,良田少;  2、农业技术不发达;  3、外部封锁,且没钱买粮食;
  @happyfast1
11:50  其实中国也差不多,中苏1958年交恶,没石油了,接着就是"三年自然灾害".不过1959年大庆油田发现了,等到大庆油田达产稳定时候,你会发现"三年自然灾害"就突然就不存在了.是不是...  -----------------------------  @不睡觉的路人甲
19:55:46  古代没石油是不是都吃树皮?  -----------------------------  @chenqink
20:00:57  但古代有现代这么多人口吗?在全世界土地面积基本饱和的情况下,现代农业的增产越来越离不开工业了。  -----------------------------  @fightformyright
20:06:53  朝鲜没石油和美国封锁没关系吧?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这些都是石油出口大国,都没对朝鲜封锁。  -----------------------------  @chenqink 93楼
20:22:30  北棒子原来靠经互会,记账就有原油拿,现在那什么买呢?而小白兔的改革开放政策北棒子又不能照搬,因为他不像安南已经统一了,也没有像小白兔对秃子这样具有绝对的优势,北棒子人口比南棒子还少呢。  -----------------------------  那怎么办?朝鲜人要想不饿肚子,就只能指望别国养着他?有这样的好事?
  @mf10169 98楼
20:31:35  朝鲜缺粮:  1、山地多,良田少;  2、农业技术不发达;  3、外部封锁,且没钱买粮食;  -----------------------------  和外部封锁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朝鲜屁大点个国家,只有中国没有封锁他,他有什么卖不出去?又有什么买不到?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巴人均gdp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