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高二的高二文科生学习方法,从小比较喜欢语文,还经常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诗歌朗诵和演讲比赛等。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与教材整合的研究报告
&&&&&&&&&&&&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与教材整合的研究报告&
作者:夏海燕&&&&文章来源:夏海燕&&&&点击数:7933&&&&更新时间:&&&&
[摘& 要]本课题从时代对人才、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语文新课标理念、建构主意理论、元认知迁移理论,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地整合起来,从阅读内容的整合、教师阅读指导、学生自主阅读、阅读评价这四个方面开展研究。通过两年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学生、教师两个方面。在总结讲演的同时,还形成了初步的研究结论,并对研究中的困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材&& &课外阅读& &整合&&&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背景
1.社会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它对人才的知识、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今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也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坛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
2.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这一重要改革,切中了语文教学注重课堂语文教学、忽视课外阅读的弊端。有关专家指出:日前,中小学阅读教学存在两个最大的缺乏,其中最为“严重的是缺乏课外阅读,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课外阅读没有得到落实”,“造成学生缺乏自主的整体的阅读”。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需要拓展性积累,更需要情感的投入,更需要以此为基础的体验。学习语文就是要让学生在理解、内化大量鲜活语言的基础上,运用积累实现知识的迁移,增强语文实践性与可操作性。学生单靠课堂是无法把语文学好的,只有把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实现新语文课程的目标。
“大语文教育”观念下的语文教育,它要求师生从语文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脱出来,升华为开放式的思维与创造力发展;要在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文本,将学习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时空。
3.学生发展的需要
本校地处城乡接壤之处,绝大多数的学生是农村的孩子。该地区文化氛围淡,家庭没有读书的氛围。由于外在读书环境的影响,相当的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不浓,阅读量极小,阅读面很窄,这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紧要而又值得密切关注的问题。
基于以上几点的思考,本课题组提出把课堂内外、书本内外结合起来,提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机整合的研究。
(二)研究理论依据
1.语文新课标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加大思维容量的同时,扩大有效信息量的传递,课文阅读与课外阅读要紧密结合。要指导学生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的经验背景。学习过程同时包括两方面的建构:(1)对新信息的理解是通过运用已有的经验,超越所提供的信息而构建成的。(2)从记忆系统中所提取的信息本身,也要按具体情况进行建构,而不单是提取。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同时又包含原由经验的改造和充足。建构注意学习观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而获得。这种建构必须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同时原有的经验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
3.元认知迁移理论
在“为迁移而教”、“教会学生学习”日益成为教育主题的今天,元认知迁移理论的提出启示我们:认知策略在学习和问题解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能否成功运用认和策略又取决于个体的元认知水平,因此教学不能囿于仅仅传授给学生具体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还必须加强元认知的培养,以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知识,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概念的界定及预期目标
(一)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所要实施的课外阅读是指就阅读教学中某一阅读素材,围绕自己判定的研究专题,通过收集与专题相关的各种信息冲构文本语境,在重构的语境中扩展与延伸、联系与比较、发现与创造,并不断反思的过程,对该素材所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者就某一特定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加深、拓展对课堂阅读素材的理解。通俗地说,就是以语文教材为中心,向周遍辐射,学习与文本相关的课外读物,使课内阅读成为课外阅读的凭借和依托,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扩展和补充。
(二)预期目标
1.通过学生不断实践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读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阅读效率。
2.通过课外阅读,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为语文实践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也有利于形成知识体系。
3.课外组织学生有计划的读书积累活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并在不断的阅读积累中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为说话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研究的具体措施及方法&
(一)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为了更好地推进课外阅读与教材整合的研究,让研究更加有成效,我们采取了行动研究的策略:(1)计划在先,即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作好问题的汇总,从而掌握的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然后查阅相关的资料文献,阅读相关的理论,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实施。(2)行动落实,即教师调整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3)反思调整,将整合的内容、方法,以及开展的活动中的各种现象加以归纳调整,并作出评价、分析,调整其中不合理的地方。
2.文献查阅法
用文献法进行理论的搜集和学习研究,全面掌握国内有关课外阅读的研究成果、研究动态和现状等相关信息资料。课题组成员结合自己的教学和所任教的班级学生,将一些成功的教学案例和学生的阅读摘录卡以及考核成绩等成长的资料积累起来,作为研究的重要资料和研究成果。
(二)研究内容
1.内容整合的研究
(1)释疑解惑    &&&
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难点、疑点,教师适时地出示相关材料,学生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阅读、比较、分析、整合,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由古及今、由物及我、由人及己的自塑性拓展,从而对该素材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者某个特定的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加深对课本素材的理解,进而形成另一种认识,另一种思维。这样,不同角度的几个信息在教学中形成合力,有助于学生对阅读文本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理解。
以教材疑难问题为切入点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指导阅读,既有助于解决疑难,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又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这种阅读一般在课堂内进行,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准备相关的资料发给学生,或指定学生翻阅相关的书。学生通过阅读,联系教材的上下文的意思,实现“无师自通”的目的。
整合释疑解惑型的阅读材料,引进“活水”,利用教材以外的知识火花来引爆课文中出现的问题,引发学生思索,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能使陈旧的文本焕发出现代的气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增加亮丽色彩,为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铺桥引路,也会让我们语文教学“柳暗花明又一村”。
[案例1]《太阳》一课时,有学生问:“太阳的温度既然这么高,就是钢铁也要变成气,那太阳的温度是怎么知道的?”当这名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时,“一言惊醒梦中人”,更多的学生附和着问:“怎么知道的?”执教老师出示一份阅读材料:
我们不能拿温度计到太阳上去,那怎么测量太阳的温度呢?我们直接接触到的是太阳光,通过太阳光就可了解太阳的温度。将一个直径1米的凹面镜对着太阳,逐渐调整焦点,当得到了一个小硬币大小的太阳像时,把一片金属放在焦点上,金属片立即弯曲熔化了。测定焦点上的温度是3500摄氏度。因此,太阳上的温度绝不会低于3500摄氏度。
人们又通过对温度和光的辩证关系的分析,也逐渐地掌握了太阳的温度。太阳温度可以根据它的颜色估计出来,平时看到的是金黄色的,考虑到地球大气层的吸收,太阳颜色就与6000摄氏度.的温度相对应。另外,通过测量太阳的总辐量、光谱分析和射电技术等方法,也能证明太阳上的温度是6000摄氏度 。当然,这是太阳的表面温度(也就是说,是我们肉眼所见的太阳光球层的温度)。至于太阳中心的的温度,据推算,大约有2000万摄氏度。
学生在阅读了这份材料后,嚷道:“这个办法我知道,能把纸烧焦。”有的说:“太阳的温度还有表面温度和中心温度啊?”教师紧接着说,要想知道地更详细,更清楚,课外请读读《十万个为什么》。
(2)学法迁移
只掌握了学习方法,不一定能发展成为学习能力。因为某一种方法只有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才能使用,而能力则可以在变化了的情境中仍具有生命力。要使学法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就必须在学法揭示的基础上加强定型训练、纵横迁移,在迁移训练中使学生逐步掌握,学法的成效才越发明显,学生运用的意识才能逐渐树立起来,及至增强,最终形成学习能力。更多的语文教育者认为,语文能力的形成,不是靠大量的机械的训练而达成的,而是大量地存在着重构,即重新组织所学过的知识。这种“提取或建构”、“重新组织”实际上就是“迁移”。
古人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知所以出。”我们充分发挥教材的范例作用,坚持以教材为本,让学生通过课文品读,了解掌握基本的阅读过程、阅读技能,并结合教材的特点,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使学生掌握方法,不断地从中汲取营养。在用足教材的基础上,课外我们选择与课内文体或内容、写作方法上比较相似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整合,组织学生在课后用课内阅读的方法来阅读拓展性材料。再把课内所得之法,及时应用于课外阅读之中,以求化方法为能力,使课外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又从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学习知识,增长见闻,以求以课外促课内。这样,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文本便不再是孤立的一棵树,而是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森林,自然也就能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了。
[案例2]教学了《翠鸟》一文后,我链接了学生习作《胖子》:……那胖子活像一个大南瓜。一张又圆又胖的脸上堆满了肥肉,起码有五磅重,连走路时都一抖一抖的,仿佛在激烈地“抗议”。一双细小的“眯眯眼”嵌在他那柔软的“肉团”上,眼珠不时骨碌碌地转来转去,使人觉得他仿佛又在打什么鬼主意。嘴呢?差点被胖脸挤没了,要不仔细观察,恐怕连它的影子都找不到呢!
学生一读这份习作,就哈哈大笑起来,接着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每一句话都是讲胖。”执教的老师随即说:“对。下面几句中通过几个方面可见胖?”学生说:“从脸上的肉、眼睛、嘴也能读出胖来。”执教教师随即说:“第一句话是总起句点出胖的特点,下面分开来叙述,通过脸上的肉、眼睛、嘴巴来显示他的胖。这种方法叫总分描写法。”
在学生充分研读了描写翠鸟外形的片读后,教者引进了学生的习作,这就对该生的习作给予了“发表”,学生读起来亲切真实,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内外阅读材料一辉映,紧抓外形特点,这种总分的描写方法,不用教师多说,学生已了然于心。这样课内外有机地整合起来,使两者相互引发,相得益彰,可以有效地巩固课堂训练项目,从而使学生形成学习的能力,有效地达成教学的目标。学生对这种写作方法形成了清晰地概念,那么在继后的仿写过程中,相信能够得心应手了。这个案例中,被整合的阅读材料有效地成为了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阶梯。
(3)比较鉴赏
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思维的基础”。教师要善于选取相关的教学资料,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对比,使学生由此及彼、组合积累,实现类化、迁移。选择该类阅读材料,意在与课内教材形成鲜明的对比,运用阅读材料,把两者放在一起,更加能突出作品各自的特点,更能说明问题。同时,在比较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阅读的效率,使学生认识到表达同一主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这也是学习写作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案例3]在教学人教版第四册《画风》的文本内容浅显,富有童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欢愉的同时,也形象得感受到风无处不在,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开启我们的智慧。我根据文本的语言内容,选择《风在哪里》这个阅读材料,内容如下:
风在哪里?风在天上。你看,它吹着云儿向前跑,像帆船驶在海上。
风在哪里?风在柳树上。你看,它吹着柳条轻轻飘,像孩子们在舞蹈。
风在哪里?风在水面上。你看,它吹起粼粼的波浪,水面上的浮萍在不停地摇晃。
风在哪里?啊!风在我的手上。我挥动空气,风就来了。
在学生研读了这份材料后,教师问:“这两篇都是写风,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学生有的说喜欢《风在哪里》,因为读这篇可以有问有答,读起来很有趣。有的说喜欢《风在哪里》是因为它很美。也有的学生说喜欢《画风》,它让我看到书中的小朋友都很爱动脑筋。
把两个同是描写风的却截然不同的材料放在一起,《画风》的童趣和《风在哪里》的诗情画意的特点顿时跃然而出,这样更能使学生感染到美的形象,在心灵上产生共鸣,在性情上得到陶冶。链接这样的阅读材料,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欣赏的渗透。久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习惯地去体验、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接受文章的情感熏陶,把握文章的内在意蕴,到高年级就能较好地理解作者的审美理想、创作意图,从而得到美的感悟。
(4)拓展延伸
&“大语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圆形的完整结构,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语文有着广阔的天地,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一篇课文学完后,当学生意犹未尽,悬而未决的时候,教师要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将语文的视域打开,不局限于语文书这一方狭小的空间,对一些教学内容进行延伸,或者引导学生就某一学习内容生发开去,把语文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去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教材中不乏名家名篇或名著的节选或缩写,在教学的前后,教师把原文、原著推荐给学生,使它们与教材整合起来,这样学生们会将课本与原文进行比较,探究,使学生更立体地、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读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案例4]学生们很喜欢《西游记》,他们所接触到的《西游记》大凡是从电视上看的。学习《三打白骨精》时,学生饶有兴趣,绝大不分的学生在字里行间都能读出对文本个性化的理解,说出自己对各人物的看法,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评价。趁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之际,我们向推荐学生《西游记》的原著,鼓励学生读原著,读后并跟进《“大话”西游记》的故事赛。随着阅读的增进,学生对《西游记》各人物的评价较之在读《三打白骨精》时就更全面、更立体了。
教材中的选文篇章短小,学生只读篇章,眼光往往受到局限,遇到篇幅较长、部头较大的书籍,就不容易驾驭,无法做到钩玄提要,取其精华。何况在通常情况下,整本书的知识容量更些,思路的拓展更复杂。指导学生读整本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有利于扩大他们的知识领域,提高阅读能力,锻炼思维能力。
2.学生自主阅读的研究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学好语文就要广泛读书,只读几本薄薄的语文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必须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以课文阅读来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
优质、大量课外阅读的真正实现,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将针对以下几点对学生进行引导。
(1)设计“阅读摘录卡”
学生喜欢看书,但往往看书的效果体现不出来:语言表达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用词造句还是那样贫乏,不规范的语言屡屡出现。经我们跟踪观察发现,大多数学生看书只关注书中的情节,更多关注书中搞笑的细节或是一种逆反的行为,而且看书时速度“迅速”,囫囵吞枣,细细咀嚼书中意味的学生为数极少。其实很多学生也有烦恼,为自己读了那么多书却提不高写作水平而愁眉不展。怎样让学生积极地看书,让书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我们设计“阅读摘录卡”,促使学生“厚积”以备“薄发”。在阅读摘录卡上我们设立了“书名”、“作者”、“国别”项目,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的不同,知识能力的不同,我们设计高、低年级不同的阅读摘录卡。针对低年级特点我们设立了“学会的生字新词”、“摘录的好句子”、“不懂的地方”和“老师的评价”这几个项目,对于高年级我们设立了“积累的词语”、“摘录的好段落”、“我的感想”、“我的疑惑”、“老师的评价”这几个项目,对于学优生鼓励他们做创作笔记,包括续写、扩写、所写、改写、写读后感等。这样学生在阅读中,才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建构记忆,甚至创造意义。
我们教育学生要积累摘录卡的同时,还教会学生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使用。“阅读摘录卡”一周填写一次,主要是在双休日进行。整个流程对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主动积累语言,起到了极好的促进作用。
&&& (2)定时定量地阅读
语言的学习还需要博采。没有大量的阅读,没有多种语体的熏陶,学生的语言之翼难以丰满。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为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阅读,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在校期间,固定课外阅读时间,每天中午定时阅读,每周定期保证一个晨读、开辟一节语文课用于课外阅读。在家之时,鼓励学生每天睡前进行休闲读,双休日、节假日照例读。并规定读一本课外书须摘录几张卡,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并且在阅读量、质方面提出一定的要求:每日安排一篇文章阅读量、篇幅:低年级300字左右,中年级800字左右,高年级在1000字左右;文体安排:低中年级以童话、寓言、成语故事为主,高年级逐步扩大范围。低中年级学生课外读物可由老师指点或推荐,高年级可慢慢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通过定期检查“阅读卡”,了解学生拓展阅读的执行情况,并督促学生完成定量定性的阅读任务,养成习惯,锻炼学生的拓展阅读意志。
(3)提倡亲子读
家庭是育人的摇篮,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的言行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大力提倡亲子共读。家长以身作则培养家庭的阅读氛围,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需家长做阅读的领路人。因此我们也循序渐进开展家庭读书活动。首先在家长会上作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专题报告,使家长不仅理解学校开展读书活动的意义,还认识到家庭也应为孩子创造"好读书"的条件,并给他们发了“每天陪孩子看30分钟书!”的倡议书。从此,家庭读书的星星之火逐渐蔓延开来,许多家长经常带孩子上书店,给孩子先购书籍。其中还有些家长放弃休息娱乐的时间,与孩子一起读书,边读边议,相互讨论。家长们反映,现在孩子在家里作业量少了,看课外书的时间多了,学习成绩也上去了。其次,为了更好地促进家庭读书活动的开展,设置了“亲子阅读表”,要求每位家长每天陪孩子看30分钟的书,及时记载。有检查才会有落实,我们对“亲子阅读表”定期进行检查,对于坚持亲子阅读的孩子经常性地家长会上进行表扬,学期结束时发一封感谢信感谢他们的参与及对学校的贡献。
亲子读书活动的开展,使书香从校园飘进了家庭,伴随着每一个家庭,影响着每一个孩子,为家长开辟一片崭新的育人空间,使每一个家庭都能在民主平等的家庭气氛中父母与子女共同读书。这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读书热情,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而且也加强了亲子沟通,增加了家庭的凝聚力,提升了现代家庭生活的质量。
(4)师生共读
对学生来说,兴趣是阅读的第一原动力。在学生的读书兴趣和习惯没有养成之前,读书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枯燥的工作”。在课外阅读的实施中,有一点引起了我们的足够重视,那就是“生读师不读”现象。我们发现了这种现象,并且深刻注意到这种现象背后的严重问题,那是就对构建班级阅读文化的严重的伤害。罗曼?罗兰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所以在推荐给孩子好书的时候,至少自己得先了解一下内容。如果学生所读的内容,老师也读了,就能够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指导,也能够在师生交往中增加有意义的相互影响的谈话内容,形成老师、学生、作品三者之间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共鸣对学生阅读的兴趣,情感的熏陶,对学生如何做人都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3.教师阅读指导研究
学生读书的普遍问题是“快”和“浮”。“快”即无暇思考,“浮”即无心思考。读书不少却收效不大,或只看热闹,或纯为猎奇。课堂是阅读教学的主阵地,我们充分利用课堂上的阅读指导,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一定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并能应用到阅读实践中去。
(1)课堂指导&&&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代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古人曰:“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生。”为此,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尤其在学生刚开始阅读时,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鼓励学生学习一些常用的阅读方法,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去读,在内容清理、语言艺术上多去领悟,做到耕有所获。
读物介绍课。在课题方案中,我们只考虑到开设疑难点指导课和赏析课。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感受到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较差。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学生阅读。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对课外阅读是茫然无所从,不择而食。对此,我们认识到在课外阅读的内容上,教师的指导作用应体现在“导”上。于是,我们增加了“读物介绍课”。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基础,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学生推荐,向学生介绍与课文有关的读物、原著、作者的其他作品、或者相同体裁的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之读起来亲切,而且也有利于加深理解所学的内容。
疑难点指导课。低年级由于学生知识、经验的有限重在疑难的指导和学法的指导。我们注重培养学生善于审视文本、发现阅读障碍,能先自行释疑解惑的习惯,把学生的 “阅读菜单”分三大块。第一块是“生字新词是基础”,主要让学生预习生字新词,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不懂的词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扫除文字障碍;第二块是“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通过动笔做好课前准备,如划好词佳句、划出疑难句等,并鼓励学生对不懂的句子,通过反复阅读去领会,教会学生如何自行去质疑、释疑;第三块是“善思会问多查找”,让学生思考后提出不懂问题,运用网络查找资料等。教师再针对学生共同的疑难处,在课堂上进行稍加点拨,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问题重点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答案。这样做,既克服了预习时“没有内容、蜻蜓点水”的随意现象,又改变了“过于具体、面面俱到”的“保姆”现象,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独立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 &&阅读欣赏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美是最大的磁力,美的追求是一种最好的动力,那么利用它就可以使人变得文明。”阅读欣赏课的开设是针对高年级学生。教学时主要指导学生抓准文章“美点”,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去欣赏那些优美的语言,吸收丰腴的营养。我们主要抓住以下几点而进行欣赏:①形象美,叙事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托物言志类散文中的事物形象。②结构美:好文章无不重结构的紧凑和清晰,赏析时抓住不同题材文章的结构特点,还要注重文章的中心句、过渡句、主旨句、抒情句等重点句。③语言美:几乎每篇文章都可以赏析其语言美,可以是词语品析、可以是句式品析、可以是修辞的欣赏、也可以是感情色彩的分析。④手法美:文章的表现手法也可以欣赏其“美点”,如对比、设置悬念、前后照应等等。⑤音画美:用语言文字来塑造声音的形象,使文章具有音乐的美,充分运用对比鲜明的色彩词语,给人以视觉的冲击。这类课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领会全书的主要内容,学会归纳整理知识,让学生围绕一点,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同时在交流的基础上使大家升华认识,进一步对文章进行鉴赏,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逐渐培养起学生以欣赏的眼光阅读,以评判的思维体会。
(2)课外阅读指导
课外阅读指导内容包括:怎样阅读一本书,如何做内容摘要,怎样在书上画批及写读书笔记、读后感等。生只有正确合理地选择自己所需的作品,快速准确地运用阅读方法,课外阅读才有效率,才有收获。
在指导过程中,我们着重培养学生以下三种阅读能力:训练学生抓关键词句、重点词句圈圈、点点的能力;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手到”的习惯,提高学生阅读的时效性和探究性。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用笔在文章上圈圈、点点、画画、注注。除此,让学生学会包括工具书、批、划、摘、抄、背等方法,这些方法按照难易逐步进行。孩子一开始课外阅读,我们就鼓励学生学习一些常见的阅读方法,要求不高,贵在养成习惯。
古人云:阅读无甚妙法,唯从有疑到无疑,从无疑到有疑。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阅历少,对字词理解较差,这对学习语文形成了一定的障碍,在阅读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程度的疑点和困难。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程度的阅读方法后,我们着手培养摘记疑难点的能力。在理解字词层面上的疑难,我们鼓励学生自主解决为主。自主解决不了的摘记在“摘录卡”中,与教师进行交流。经教师的检查、抽查后,提取共性的东西,再在课堂中进行交流,共同解决、释疑。
4.阅读评价的研究
(1)阅读展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有兴趣才能自觉主动地阅读,有兴趣才能有坚持不懈阅读的动力,有兴趣才可能形成阅读的习惯。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它反映人的需要,成为人对某种事物认识的先导。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小学生年幼贪玩,对读书不可能顷刻间就“如饥似渴”,必须循循善诱。如何使学生产生这种“需要”,并发展为阅读兴趣呢?我们的做法是广泛开展一些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自然地产生“需要”,从而激发阅读兴趣。在活动中,我们努力为学生搭建阅读展示的平台。“要让儿童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学生花费了力气而看不到成果”(苏霍姆林斯基主张)。我们定期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如成语接龙、讲故事、趣背古诗、办小报、开朗诵会、复述情节比赛、结合书法竞赛抄写最欣赏的课外阅读段落,课本剧表演等。学期临近结束,先进行评比活动,包括小小书迷、书香家庭、优秀读书笔记的评比与展示。我们让学生把自己的阅读积累全部带来,举办小型展览会,有的学生还举办了个人展览。这样树立了几个阅读能力强的榜样,让他们协助老师指导好其他同学的阅读,带动全班同学阅读能力的提高。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细细的品味中,回顾自己的成长足迹感受成功的快乐。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就有了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内在条件。
(2)阅读考核
心理学的原理告诉我们,对于能不时体验到成功的事情,人们从事此事的内驱力会更强。我们不光以展示的形式让学生感到成功,而且对他们的课外阅读实施量化,进行阅读考核。编制表格,实行积分管理。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科学评价,是保障课外阅读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一环。为了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地、持之以恒地进行有益的课外阅读,都能与书籍结成终身的朋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分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抓住这一心理,绘制了课外阅读积分一览表。表格分为材料积累、阅读摘记、阅览课表现几个栏目,满分为一百分。每周小组内互评,每月由班委总评,算是一次测验成绩,并且累计,在期末实施评定。这样做的效果很好,无形地给学生树立起榜样,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
课外阅读积累检测。“积学以储宝”。阅读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使之日积月累,变成自己聚宝盆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收其效于朝夕。为防止学生持有“猴子下山”似的的情怀,进行课外阅读积累的检测。学习有经验的教师,采用“课外阅读段位法”,激励学生,定期地出综合性的试题。内容设置上,以填空、判断、选择为主。以100分来设置学生掌握的程度。学生根据测试的成绩,获取相应的“段位”称号,再阅读,又有新的收获,再申报新的“段位”,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阅读成效,激发阅读的持久兴趣,使阅读逐渐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
阅读制度的建立,让学生能真正阅读并收到效果。随着课题的深入,这种外在的规律已逐步向内在的价值取向上发展,使学生们产生了一种完美自我的内在动力。
四、研究的成效
通过两年的实践与探索,课题组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生方面
1.提高了语文素养
在课题实施前,我们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的项目主要是“每天读课外书”、“经常读课外书”、“偶尔读课外书”、“是否自觉地看”,以及“看课外书的时间”。两年后,我们还是针对以上这几个项目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调查。然后对前后两次的调查情况进行统计,绘制了“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对比表”。现列表如下: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对比表
从上表可以清晰地看出:课题实施前,大部分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不浓,许多小学生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进行被动的课外阅读。如果让他们在电视与课外书籍之间选择,他们大多数会选择前者。但是如果让学生过分地依赖声像材料,久而久之,势必会削弱儿童对语言文学的感受能力。
数据的对比能够说明:自从课题实施以来,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绝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上了课外阅读,从被动阅读向主动阅读转化,做到了“乐读”。在学校,我们发现学生们安静了,做完作业就自觉地浏览起课外书,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已经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读书、按计划去读书,阅读的范围也大大地扩展,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阅读的方法,边读边摘录、批注,真正做到读思结合,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说话交际能力比书面交际能力在生活中使用得更多、更普遍,无论是传授知识、学习经验、交流感情,还是从事一切社交活动都离不开它。农村的孩子大部分口语表达能力不尽人意。踊跃发言的人少;日常交际能力差,能言善辩的少;在各类活动场合中羞羞答答的多,落落大方说话的人少。自从课题实施以来,一方面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大量的词汇,丰富了学生的口头语言。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看了同一本书,他们之间的共同话题多了,交流多了,更重要的是,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如读书心得交流会、演讲、讲故事、诗歌朗诵等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展示的平台,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学生从说话表达顺利向书面表达过渡打下良好的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在其《作文研究、理论与应用》说:“学生自发的兴趣课外阅读,比增加经常性的写作训练对学生发展作文能力更有效。”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课外阅读是材料综合积累,在阅读中,所搜集的材料十分丰富,这为写作留下了充实的写作素材。所以,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如何,在写作中最能凸显。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写、续写、仿写,对书中的人物、事件进行点评,写读后感等等,学生把课外书中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写作能力也获得了提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奖,尝到成功滋味的学生也由被动写作逐渐转化为主动写作,做到真正的“乐写”。身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已经体会到课外阅读“润物细无声”的成功喜悦。
学生作文获奖具体如下:2007年6月,金雨佳等5位同学获“全国冰心作文大赛”银奖;2007年12月,邵曼莎等3位同学获温岭市第一届“豪成房产”杯中小学生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荣获小学组二等奖;2007年12月,谭欣悦等7位同学获温岭市第一届“豪成房产”杯中小学生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荣获小学组三等奖;2007年10月,邵曼莎温岭市中小学2007年“快乐夏天 绿色行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获社会调查报告评比二等奖;2007年12月,邵曼莎同学获温岭市中小学生“食品安全”有奖征文评比中荣获小学组三等奖。
2.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加强
首先我们采用奖励法,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去收集。然后指引方法,让学生有效地收集信息,学生在活动中逐渐能在预习的基础上,针对疑难问题有目的地收集信息。有重点地收集信息,并能够对收集摘录的信息能够加以梳理整理,分门别类,为今后的查阅方便。在阅读展示活动中,我们坚持为学生的搭建一个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平台,定期开展信息交流活动,促使学生养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习惯。在实践中,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学生们切切实实体会到了收集信息对自己学习上的帮助。
3.成功体验的获得
在这两年的实践中,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基本上能获得成功感,他们觉得阅读课外书不是一件枯燥的工作,而是很有乐趣的。
(1)展示中体验成功。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认真地做着摘录卡,在每张卡上精心地描绘着美丽的图案。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中,开辟一个“好书我推荐,快乐众分享”的读书感悟展示栏,通过它用来展示学生的一些摘录卡,阅读小报。对于中高年级学生,为调动它们的阅读和写作兴趣,给他们展示的是以读书笔记、读后感为主。对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引导他们自编作文集,自己命名,自己设计,自己打印,自己装订并进行展示。我们不仅让学生的作品得到展示,还定期开展朗诵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展示自己的风采,体验到了成功与快乐。
(2)在阅读考核中体验成功。学生在系列的活动中得到了肯定,感受到了读书带来的乐趣。在量化考核中,学生们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成绩,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伴之间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喜人风气。在阅读检测与阅读考核的基础上,我们对在活动中获胜或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或给学生加上“阅读之星”等称号,给学生家长发送“喜报”,或给学生适当的物质奖励。形式多样的评先评优,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机会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对自己充满信心,不断增强阅读的兴趣,真正提高了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二)教师方面&&
1.促进了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
课外阅读与教材的有机整合这个课题的实施,使得教师们的教学观念转变了,不再“唯书本为中心”,更多地树立起“教材是个例子”的观念,改变了陈旧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尽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减少不必要的机械重复的低效作业,把孩子的时间释放到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去,还孩子以好学好动好问的真本性。教师的教学观有了转变,其质量观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师评价学生从单一的看学生课本知识掌握的情况转向对学生的综合评价。综合评价要素之一就是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态度和效果。
2.建立了各种课型的模式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和活动质量,我们在学习他人的基础上,将有效的成功的教学实践通过概括、归纳、综合、提炼上升为有典型意义的操作范式,并提出各种教学的模式。
读物介绍课。此种课型的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这种课型的操作程序一般为:①师生谈话,激发兴趣。②展示内容,扬其优点(故事情节生动的作品,讲一个有趣的情节;语言优美的作品,朗读一段;知识丰富的作品,讲一些前所未闻的知识)。③方法指导,尊重选择(对于方法不作统一的规定,让学生自由选择重点阅读的内容,营造宽松的阅读氛围,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④广泛交流,拟订计划。好书推荐课在时间上可长可短,不必拘泥于40分钟。
疑难点指导课。教师学生之间能帮助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来解答,对比较复杂的问题,教师稍加点拨,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问题重点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答案,整个阅读过程中可概括。课型程序有:①点明疑难处②学生自读回顾。③教师点拨。④重点阅读。⑤解释疑难。
综合评点课。这类课型对所读内容不面面俱到,而是选择一两个阅读点进行专题式评点、赏析。课型的主要程序有:①课前明示目标,点明评议点。②学生自读,搜集整理信息自评。③课堂交流,升华认识(主要是让学生围绕一点,充分地发表意见,使大家的认识更深刻)。④教师小结,提炼观点。
赏析创写课。这类课型,主要是针对适合学生想象性写作的文本。其基本模式为:①整体感知(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观点,理解作品内容和思路)。②讨论鉴赏(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语言)。③拓展想象(引导学生进行创新阅读,发挥想象,探索文本空白,进行创写或续写)。④写作交流。
成果汇报课。这类课型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展示,可以是围绕近期共同阅读的内容,也可以是学生自主阅读的内容。其一般程序为:①学生主持,明确内容。②学生展示,形式自定(可以是单个的,也可以是合作的;可以是静态的,如手抄报、读书笔记;也可以是动态的,如朗读、表演)。③教师小结,课后拓展(对别人所读感兴趣的,借来读一读,也可以对已读的内容进行深层次阅读)。
3.积累了一批优秀的论文、课例、习作等资料&&&&&&&&&&&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课题组的教师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摸索出的课外阅读课内指导的课例、经验论文等,他们从对课外阅读的思考定位,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一些做法,以及摸索出的指导课外阅读的方法,对课外阅读正在启动阶段的学校具有很实在的参考价值。
“校园之星评选方案”、“书香伴我成长方案”的策划与实施活动,拉开了我校课外阅读的序幕,掀起了师生读书的热潮。“好书伴我成长”的主题读书会,让学生们见证了“书籍是我们成长的阶梯”的事实。学生们在这里享受到了读书的乐趣,感受到了知识的魅力,收获到了醉书、痴书的喜悦。
通过研究,我们教师在不断的实践、积累中不断地得以成长,其专业得到了相应的提升,这主要体现在我们课题组成员的系列获奖上,具体如下:2007年4月,夏海燕撰写的《浅谈课外阅读与教材整合的研究》获温岭市语文学科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20007年6月,陈海琴、夏海燕合写的论文《信息链接:让阅读教学轻舞飞扬》获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三等奖;2008年4月,陈海琴、夏海燕合写的论文《信息链接――阅读教学重难点突破的重要策略》获台州市中小学教师课程改革论文评比一等奖;2008年5月,夏海燕撰写的《依标扣本,链接课外――浅谈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机整合》获台州市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评比三等奖;2008年11月,夏海燕撰写的《浅谈课内外阅读的有机整合》获中国教育学会第21次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季秀华撰写的《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与陈晓燕撰写的《结合课文学习指导选择课外读物》等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课外阅读予以探索思考。
五、研究结论
两年来,我们不断地探索着、思考着,也在不断地调整着、整理着。如何对课外阅读与教材的整合也有我们自己的思考。
(一)课外阅读与教材整合需指导得法
课外阅读与教材有机地整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课外阅读针对性、目的性不强的弊病,并能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文本的各种拓展、整合普遍感兴趣,但不会自主地整合。这就需要教师让学生明白整合必须得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正是语文本身。在方法上更要予以指点,要紧紧抓住文本中的某一点,去寻找课内外的联结点。这个点可以是课文的重点、难点,也可以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一个触发点。只有教师在整合方法,包括整合策略和思维路径上,点拨到位,指导得当,学生的课内外阅读的整合才会目的性强,有价值。
(二)整合课外阅读,须把握住度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教学的时间是个恒数,一方面的过度,必然导致另一方面的不足。如果在有限的时间里整合了大容量的阅读材料,而挤压了学生理应拥有的读写时间,那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将成空中楼阁了。整合内容的选择是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是为学生更有效的“学”而服务的。我们认为,整合课外阅读始终要以教材为本,当学生思维的“风筝”腾飞了,能够在教材这方天际翱翔了,那么就该收回手中的这一条牵住“风筝”的线了。
(三)整合课外阅读要用足教材,重视质的提升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我们要利用好教材,用足用透这个本,努力以教材为载体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与文本产生谐振。意犹未尽的学生若能体味到读书之乐,就会乐意与文本进一步对话,并产生阅读其他相关补充材料的“需要”。阅读固然要重视量的扩张,但更应重视质的提升。整合课外阅读材料首先得研究它的功能和价值,要慧目识真,要把立足文本,围绕文本,超越文本,反哺文本,能够与教材同构形成合力的材料引进来,帮助学生深入而准确地感悟、理解文本,丰腴语言的土壤,构建起丰富的精神世界,让课外阅读材料在学生学的过程中发挥了最大的效益,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思考与困惑
在课题研究实施以来,我们在课堂教学时会自觉地整合课外内容,体会到课外阅读所带来的欣喜,同时也看到了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注意、思考和研究。
(一)要加强教师的文化底蕴
“大语文观”的教学理念让很多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都树立起语言和文化的积累意识。但是教学时什么时候整合课外的阅读材料,在哪里拓展,链接什么内容,无一不依赖于教师深厚的文化功底,否则不用说去整合,即使把这些材料摆在那里,也不知该如何与教材的内容相融合。所以要想整合得合理有效,巧妙无痕,教师首先要丰富自己的文化积累,让自己先“厚实”起来,才能信手拈来。
(二)要处理好课内与拓课外的关系
在课堂内整合课外阅读材料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更是对我们教学机智的考验。何时整合,整合什么,都需要认真思考,合理把握。课外阅读材料是对教材的拓展和延伸,这决定了整合课外阅读材料只能是教学“佐料”,而不应该成为教学的“主食”,切不可喧宾夺主。因此,在教学中,务必要坚持教材为本的原则,切实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三)要珍惜动态中拓展生成的机会
在灵动的动态教学过程中,总会有新的生成,如果抓住了新的生成进行拓展,进一步整合,必然会使阅读教学呈现绚丽多姿的生动局面。但是,实际教学中,很多拓展生成的机会都被我忽视和扼杀,课后反思时又懊悔不已。我想,我们应该在课前多做一些准备,多一些预测,多几种假设,站在学生的角度,多想想学生将会有什么反应。这样,对话中生成的机会才可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参考文献】
[1]李争平 丁志鹏.小学新课标资源库[M].语文卷.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2]毛明叶.从摘记到批注[J].小学语文教学,2004(2).
[3]李秀霞.找准文本生发的落脚点[J].教学月刊,2006(4).
[4]余文森 郑金洲.新课程语文教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5).
[5]韦志成 韦敏著.语文教育心理学[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1).
[6]夏家发.试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阅读指导[J].小学语文教学.2001(3).
[7] 张维平.让学生在需要中读书[J].小学语文教学.2001(3).
[8] 林若易.课外阅读指导[J].小学语文教学.2002(4).
[9] 吴立岗.小学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4).
[10] (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11] 夏家发.试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阅读指导[J].小学语文教师,2001(7).
[12] 阎 蔚.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小学语文教学,2001(8).
[13] 魏南江.语文教学散论[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4] 吴红梅. 高中语文课的拓展艺术[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依标扣本 链接课外
&&&&&&&& &&――浅谈课内外阅读的有机整合
温岭市城西小学& 夏海燕
[摘要]链接课外阅读材料,使它与课内阅读有机整合,应以教材为中心,向课外的阅读材料进行幅射,以作家、作品内容、作品思想以及作品的表达方式等为依托,有机整合课外相关的作品进行阅读,以次增加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文从阅读内容的整合,即释疑解惑型阅读链接、学法迁移型阅读链接、比较鉴赏型阅读链接、主题深化型阅读链接、文本复原型阅读链接这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课外阅读& 链接& 语文素养
一、释疑解惑型阅读链接
二、学法迁移型阅读链接
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课外阅读,用想象化的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2]可见,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法式”在实践中的应用。阅读教学要“依标扣本”,但阅读教学也并非“教课文”,是“用课文教”。即凭借课文的语言素材,章法作法(字、词、句、段、篇),学读学写,培养能力。教学中,我们结合教材的特点,链接相应的学法迁移型阅读材料,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使学生掌握方法并得到强化。
选材时,“我们注重从与课内文体或内容、写作方法上比较相似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阅读,组织学生在课后用课内阅读的方法来阅读拓展性材料。”[1]“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1]把课内所得之法,及时移植到课外阅读之中,以求化方法为能力,使课外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又从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学习知识,增长见闻,以求以课外促课内。例如教学了《翠鸟》一文后,我链接了《胖子》这份阅读材料:……那胖子活像一个大南瓜。一张又圆又胖的脸上堆满了肥肉,起码有五磅重,连走路时都一抖一抖的,仿佛在激烈地“抗议”。一双细小的“眯眯眼”嵌在他那柔软的“肉团”上,眼珠不时骨碌碌地转来转去,使人觉得他仿佛又在打什么鬼主意。嘴呢?差点被胖脸挤没了,要不仔细观察,恐怕连它的影子都找不到呢!
这份材料出自学生之手,学生读起来亲切真实。课内外阅读材料一辉映,紧抓外形特点,以总分的描写方法,不用教师多说,学生已了然于心。选择该类课外阅读材料,使课内外相互引发,相得益彰,可以有效地巩固课堂训练项目,从而使学生形成学习的能力。
三、比较鉴赏型阅读链接
在教学《画风》一课时,在学生读出了风在旗子的“飘”中、在小树的“弯弯”中、在雨丝的“斜斜”中……,我链接了优美的散文诗――《风在哪里》:
风在哪里?风在天上。你看,它吹着云儿向前跑,像帆船驶在海上。
风在哪里?风在柳树上。你看,它吹着柳条轻轻飘,像孩子们在舞蹈。
风在哪里?风在水面上。你看,它吹起粼粼的波浪,水面上的浮萍在不停地摇晃。
风在哪里?啊!风在我的手上。我挥动空气,风就来了。
把两个同是描写风的材料放在一起,《画风》的童趣和《风在哪里》的诗情画意的特点顿时跃然而出。
四、主题深化型阅读链接
教材中的文本一般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同时引领学生感悟人文内涵,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精神的底色。“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学生的感受和思考,并最终积淀成为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3]而这些“最终积淀成为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文字所蕴藏的正是文本的主题。“广度决定深度”。为了使学生的感悟更深沉,有时需要我们拓展文本,链接相关的信息,引领学生努力贴近作者的心路与思路,促进学生与作者的视域自然融合,进而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懵懂的良知,让他们在浓郁的人文情怀、积极的价值引领中启迪思维、涵养性情、提升品位。
再以《小珊迪》为例,文本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心碎的故事,孤苦伶仃、贫穷困苦、悲惨离世的心碎,更是一个善良、诚实、守信、有志的生命的终结。然而,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有的学生可能认为小珊迪很傻,为了几个先令而搭上一条命。那么,学生就无法体验这种心碎的心灵感觉,就无法在课堂上获得精神上的高峰体验了。为此,本课题组一位教师在高明地在课的尾声时,链接了一中国留德博士生因几次的逃票,而在德国找不到工作的的资料,与文本形成一组互文。这份材料的链接使学生越过理解语言、欣赏语言的层面,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文本的主题,在无形中自然而然地,在学生的脑海中升腾着,且上升为体现个人人生价值观。它对于每个为之受到心灵震撼的学生无疑有着很大的启迪。
五、文本复原型阅读链接
一个人知识的积累和人生视野的拓展,一个人心灵和思想的成长,都离不开阅读。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都将最终目标指向增大阅读量,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水平。这样才可望能依凭着文学的滋养达到吸取人类文化精髓,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争平 丁志鹏.小学新课标资源库[M].语文卷.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毛明叶.从摘记到批注[J].小学语文教学,.
[3]李秀霞.找准文本生发的落脚点[J].教学月刊,.
[4]余文森 郑金洲.新课程语文教与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5.
[5]韦志成 韦敏著.语文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1.&&&&&&&&&
信息链接――阅读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的重要略谈
温岭市城西小学& 陈海琴& 夏海燕
【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整个对话模式操作枢纽的主体是学生,核心是理解。教师理解知识盲点处、解读疑惑处、体验缺失处、情感空白处、主题开掘处进行信息链接,使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更真切的体验。
【关键词】信息链接& 阅读教学& 重难点& 突破& 策略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1]整个对话模式操作枢纽的主体是学生,核心是理解。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形成一定难度时,阅读教学的重难点也就出来了。
由此,我们提出了与文本的信息链接。所谓信息链接,即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预设学生解读文本时可能出现的理解障碍,搜集与文本内容、主题等相关的信息加以链接,以加强学生对文本的深入认识和真切体验,并化解其理解上的难点。它要求教师在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的同时,把文本与学生的状态结合起来分析,对教学内容做出专业化的判断,尽可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经验与文本的内容之间的距离,多维度、高效度地立体推进。
一.在知识盲点处链接
“知识盲点是指一个人尚未掌握的知识点。”[2]对于小学生来说,其知识盲点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受文本篇幅和自身学习阅历的限制,再加之学习过程中对文本知识只求表面,不求深入体会领悟。形式上的知识“盲点”实质是对知识系统构建的断线。为此教师要尽可能准确地预设“盲点”的断线位置,并通过及时疏通、挑明,以不断地加以消除。但有些知识盲点通常是老师的讲解、疏通也难以说清的。此时,就很有必要为学生链接其所需要的信息。有效的信息链接不仅可以及时消除学生的知识盲点,也能快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与文本进行轻松地对话,同时也能较好地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如《我盼春天的荠菜》这一课,文中出现了不少乡村田野随处可见的野菜名词。“荠菜”、“灰灰菜”、“马齿苋”、“嫩蔷薇枝”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斯涅克有句名言:“语文的外延几乎与生活的外延相等。”[3]笔者在教学这些新名词时,就以实物进行了信息链接:“看,这就是荠菜。(出示马齿苋、灰灰菜)猜猜看,这两株菜哪一株是马齿苋?哪一株是灰灰菜?为什么?”有利于学生形成对文本良好的阅读期待。
二.在矛盾疑惑处链接
如《一夜的工作》中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这一句,就有一个矛盾点:作者仅仅看到总理一夜的工作,为什么却说“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这也是学生所的。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时,就针对学生的这一矛盾疑惑点链接了总理临死前的相关信息《总理在最后的日子里》。王老师链接的这一张“总理最后一段日子的工作时间表”,不仅诠释了学生的矛盾疑惑,同时也使总理的崇高形象在孩子们的心中高高耸立。这样的处理让学生的心头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开,使他们对文本的理解逐渐丰满起来,同时也使学生对总理的伟大人格有了较深的体会,学生完全进入了情境,他们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内心都充满了对总理的崇敬爱戴之情。这样的信息链接让人心动,令人拍手称快。
三.在体验缺失处链接
“阅读教学的价值不能只在文字和形式的浅层次上做文章,而是要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寻找生命的痕迹。”(陈锦才语)但在教学中,我们会经常发现,由于学生生活体验、社会经历的不足或缺失,往往对文本言语文字所负载的蕴含文本无法理解或领悟不深。链接相关的信息,能有助于教师在短时间内全力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帮助学生把理性的、抽象的认识形象化、直观化,使学生主动感染,从而弥补这一缺失,感受他未曾感受的生活,体验他未曾体验过的情感,并加以正确的价值引导,让学生走进文本,去发现,去领悟,与文本中人物同悲喜,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
20学生们不可能有那个历史的体验,也无需去亲身感受。但在此,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文本内涵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一课时,。使学生们真切地、强烈地感受到了在那个特定的时期洋人在中国国土上的猖獗和“中华不振”、华人之辱……这样由链接的信息生发出来的体验活动,紧紧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活动,轻而易举地突破了难点,高效地揭示了文本的内涵,同时也使学生对那个被西方瓜分的那段屈辱的历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并在学生中进一步树立建设祖国,使祖国不断跻身世界强国的历史使命。
四.在情感空白处链接
以荔枝为线索贯穿全文,赞扬了母亲的伟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念念不忘母亲的恩情。感悟“母亲”的“母爱”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文中有那么一个细节,即对于“母亲”这双“筋脉突兀的手”,大量的学生可能所感知的仅仅是“筋脉突兀的手”的表象,却无法自觉地联想到导致“母亲”那双手“筋脉突兀”的辛酸的生活和无私的爱。这位后娘的信息,极富呈现给学生的是一幅幅凄苦生活的磨难画卷,故能很好地唤醒了学生们那一颗颗正沉睡的心灵。学生们入了情入了境,他们“喉咙哽咽”、“泪眼模糊”。
教材中的文本一般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同时引领学生感悟人文内涵,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精神的底色。“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学生的感受和思考,并最终积淀成为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7]而这些“最终积淀成为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文字所蕴藏的正是文本的主题。“广度决定深度”。为了使学生的感悟更深沉,有时需要我们拓展文本,链接相关的信息,引领学生努力贴近作者的心路与思路,促进学生与作者的视域自然融合,进而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懵懂的良知,让他们在浓郁的人文情怀、积极的价值引领中启迪思维、涵养性情、提升品位。
者呈现了一个悲惨、凄苦的童年。尤其是冬天的故事,每一个字都深深地揪着读者的心。但由于学生远离那个丑恶的社会,故在“盼” 的后面也只能读出了饥肠辘辘、没有边际的害怕,读出对万恶旧社会的控诉的同时,领悟出的仅仅是张洁人生当中的一个“冬天”而已。著名青年教师张祖庆老师为开掘主题,就不惜重墨,高明地在课的尾声时链接作者的个人资料《走过人生的冬天》,与文本形成一组互文。这个信息链接使学生越过理解语言、欣赏语言的层面,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此时,从“感”“春天的荠菜”所得的人文体验已非单纯的“冬天”与“春天”了。文本的主题,在无形中自然而然地,在学生的脑海中升腾着,且上升为体现个人人生价值观的“冬天与春天”,并在脑海中凝固。它对于每个为之受到心灵震撼的学生无疑有着很大的启迪。
当然,由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认识和认知中的问题流向不尽相同,因此,课堂中常常会出现教师事先难以精确预料的问题情景,需要随时“节外生枝”和“现场处理”。而这正是教学艺术的高妙之处。只要教师遵循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时链接学生所需的信息,就会从教材这个独木桥走向无限延伸的宽阔大道,从而使学生拥有了自由翱翔的语文天地。
参考文献:
[1]常汝吉.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7.
[2]刘文俊.编辑的知识盲点及相关问题.中国出版..
[3]胡中方.生命的对话――关于语文教学本质的思考.教学月刊..
[4]洪方煜.让思想在课程的跑道上驰骋――试论新课标指导下现代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3(36):15.
[5]王向东.阅读教学的三个问题...
[6]李秀霞.找准文本生发的落脚点.教学月刊..
浅谈课外阅读与教材整合的研究
温岭市城西小学& 夏海燕
【】& 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地整合起来,以语文教材为中心,向周遍辐射,使课内阅读成为课外阅读的凭借和依托,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扩展和补充,以此增加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文从阅读内容的整合、教师阅读指导、学生自主阅读、阅读评价,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 &&&&&&&& &&&&
(一)释疑解惑型阅读材料
以教材疑惑问题为切入点,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指导阅读,既有助于解决疑难,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又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这种阅读一般在课内进行,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准备相关的资料发给学生,或指定学生翻阅相关的书。学生通过阅读,联系教材的上下文的意思,实现“无师自通”的目的。一位老师在《一夜的工作》中教学“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这难以理解的句子时,这样处理:“同学们,你们看到的是总理一个晚上的工作,是吧?为什么却说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肯定吗?”并且出示通过学生、教师、拓展性阅读材料间的对话,学生从“只可意会”的状态,产生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开!并深刻地体会到周总理的兢兢业业、不辞劳苦,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对总理的崇敬、爱戴的情感。这里,教师根据预见,以疑难为联结点,选择阅读材料,取得了很好的阅读效果。
求以课外促课内。例如《蝙蝠和雷达》一文是表现仿生学的科普文章,可以选择《青蛙的眼睛》这篇结构相似的文章。选择该类课外阅读材料,使课内外相互引发,相得益彰,可以有效地巩固课堂训练项目,从而使学生形成学习的能力。
系统性,强调阅读中的比较,提取共同点,挖掘差异处,梳理文选之间、作者之间的联系点,横拓纵掘,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领悟学习的方法,也有利于形成知识体系。
设立专题阅读方法指导课,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最终达到“自能读书”
学生阅读的方法,直接影响到阅读的实效,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才能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古人云:阅读无甚妙法,唯从有疑到无疑,从无疑到有疑。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生活的阅历有限,在阅读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程度的疑点和困难。对此,在理解字词层面上的疑难,鼓励学生自主解决为主。自主解决不了的摘记在“摘录卡”中,与教师进行交流。经教师的检查、抽查后,提取共性的东西,再在课堂中进行交流,共同解决、释疑。
(二)专题阅读方法指导课
“读书得法,潜力巨大。”读书要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有必要进行课堂指导。设立专题阅读方法指导课,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最终达到“自能读书”。
1.指导内容要目标集中,每次只能教给学生一种阅读方法甚至一种方法的一个方面。如品味性的精读可以分为词句的品味、段的品味、篇的品味等多个专题。使学生真正认识某种阅读方法的精髓,并通过阅读实践,切实掌握,以提高读书的品味和质量。
2.教给学生“读”的方法。交给学生再多的书,不如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为寻找知识点去浏览性的泛读和探究性地速度,按照“速度――寻找知识点――摘记”的程序进行。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作品,需要品位性地精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把书中的精华变成自己的知识营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各有侧重。低年级重在学法的指导,怎样自行查字典解决,不懂的词如何联系上下文理解;对不懂的句子,通过反复阅读去领;也可进行词语品析类的赏析。高年级重在阅读赏析,指导学生抓准文章“美点” 。教师进行指指点点,如同导游解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一样,在美的事物的重点处精彩处指一点门径给一点暗示,让学生自力品文,“自求得之”,得到美的欣赏,充实自己的经验,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和文化品位。
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阅读,帮助学生科学分配阅读时间,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感受阅读快乐的同时,又能得到合理的休息和调整。在校期间,固定课外阅读时间,每天中午定时阅读,每周定期保证一个晨读、开辟一节语文课用于课外阅读。在家之时,鼓励学生每天睡前进行休闲读,双休日、节假日照例读。
家庭是育人的摇篮,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学生家中订阅报刊杂志,设立家庭书架、家庭小图书室,让学生产生一种置身与精神文明宝库的神圣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长的言行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以身作则的阅读可以培养家庭浓浓的阅读氛围。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需家长做阅读的领路人。家长与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通过爱的传导,让孩子热爱书籍,让快乐阅读的习惯陪伴孩子终身。
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的阅读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抓住学生对教师的崇敬和模仿的心理,教师以身示范,组织、带领学生阅读,有利于教师阅读与学生阅读之间形成“共生”效应,达到相互依存、彼此有益的境界。而且,师生的年龄和生活阅历的差别,导致他们的感悟和体验的区别。教师若与学生共读一本书,师生及时交流,进行心灵的对话,不仅有利于师生情感的沟通,而且有利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充实,更能激励和督促学生的阅读。这将有效地引领学生踏上与书为伴的人生之路。
四、为稳定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建立持久的评价激励机制,逐渐发展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持久有效性,解决的办法是搭建必要的交流展示平台,活动牵手,让学生品尝课外阅读的乐趣,建立持久的评价激励机制,逐渐发展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一)阅读展示
(二)阅读考核
&&&&&&&&&&&&&&&&&&&&&&&&&&&&&&&&&&&&&&&&&&&&&&&&&&&&&&&&&&&&&&&&&&&&&&&&&&&&&&
参考文献:
「1」李争平、丁志鹏.《小学新课标资源库.语文卷》.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2」余文森、郑金洲.《新课程语文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3」韦志成、韦敏著.《语文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设.2004年1月&
「4」毛明叶.《从摘记到批注》.《 小学语文教学》.2004年2月
&&&&&&&&&&&&&&&&&&
浅谈课内外阅读的有机整合
温岭市城西小学& 夏海燕
[摘要]链接课外阅读材料,使它与课内阅读有机整合,应以教材为中心,向课外的阅读材料进行幅射,以作家、作品内容、作品思想以及作品的表达方式等为依托,有机整合课外相关的作品进行阅读,以次增加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文从阅读内容的整合,即释疑解惑型阅读链接、学法迁移型阅读链接、比较鉴赏型阅读链接、主题深化型阅读链接、文本复原型阅读链接这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课外阅读& 链接& 语文素养 
新课程提出一个重要的思想:学习语文要两条腿走路,既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要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充满智慧的课外阅读总不会脱离课内文本而孤立存在,它应有机地与文本整合,发挥最大的作用。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时,必须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抓准课内外的融合点整合课外阅读材料,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拓宽、调整、重构,使教学从课内到课外,从点到面,打破封闭的教学格局,形成开放的势态,帮助学生深入而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使拓展的资料在学生学的过程中发挥了最大的效益,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下面根据课题实施的措施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课前整合
众所周知,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是有效地上好课的保证。它是课堂教学的准备,是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去思考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的一个自学的过程,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准备策略。 叶圣陶先生对预习曾有这样精辟的论述:“预习的事项无非翻查、分析、综合、体会,审度之类;应取什么方法,认定哪一些着眼点,教师自当测知他们所不及,给他们指点,只是实际下手得让他们自己动脑筋。因为他们将来读书必须自己动脑筋。”在实践中,根据叶老对预习的论述,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我们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做好“预习三字诀”,即读、查、思。尤其在“查”和“思”上,让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内容、课后问题,提出不懂问题,尽自己所能搜集、查阅,作者的生平事迹、背景故事,以及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如文章、图片等,并做好摘记。这些资料,可以从书籍中查,也可以从报刊中查,还可以通过网络来查。它们既能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实现课外阅读材料与教材的有机整合。课前预习的到位、充分,不但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而且能较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主动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对课堂教学起到促进作用。从而使有效教学得到落实。
&二、课中整合
课前的整合以学生自主为主,那么课中的整合是教师主导。教师要紧扣文本,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研读文本、思考问题,从而预测学生在研读是可能出现的疑点、困惑处,并提出多种假设、各种预设,选择立足文本,围绕文本,超越文本,反哺文本,能够与教材形成合力的课外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感悟文本,获得意义。
(一)在释疑解惑处整合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韩愈《师说》)“学贵有疑,学习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有疑到无疑的螺旋式的上升的累积过程,学生的疑惑点又往往是学生学习动力所在。”我们经常发现,人们阅读的疑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体验的不足或缺失,导致无法理解或领悟不深。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和自身生活经验的限制,往往对文本言语文字所负载的蕴含存在或这或那的体验缺失。
“以教材疑难问题为切入点,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指导阅读,既有助于解决疑难,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又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1]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准备相关的资料发给学生,或指定学生翻阅相关的书。学生通过阅读,联系教材的上下文的意思,实现“无师自通”的目的。
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因课本的知识范围有限,选文距现实社会较远,学生对“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这句话煞是费解。本课题组老师针对学生理解中的困惑,适时地链接当时的背景材料: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他们残酷剥削劳动人民,镇压革命力量,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人民没有民主与自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看不到光明。为了唤醒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团结起来与反动派斗争,推翻这个黑暗的社会,鲁迅先生勇敢地站出来,用他的笔无情地揭露反动派的嘴脸,他的文章如同一把把钢刀直刺向敌人。反动派对他是又恨又怕,禁止他发表文章,而且要逮捕他,暗杀他,因此鲁迅先生遭受到许多的挫折、打击和迫害。可是鲁迅先生并不畏惧,先后更换了一百多个笔名发表文章,巧妙地和反动派进行斗争。1933年,鲁迅先生地好友杨铨因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统治被特务组织“蓝衣社”暗杀。当时,盛传鲁迅也被列入黑名单,因此大家劝他注意安全,不要参加在万国殡仪馆举行的杨铨的葬礼,但鲁迅毅然前往,并且不带家门钥匙,表现出视死如归的决心。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缺少理解句子所必需的知识背景时,以疑难为联结点,恰时地出示拓展性阅读材料。在学生充分阅读该材料之后,该老师又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理解‘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的意思”。学生们一经点拨,悟出“四周黑洞洞的”与“碰壁”的深层含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没有被动地接受说教、灌输,而是在教师的引领下,主动地把这份阅读材料与文本联系起来认真思考,实现了对知识的意义构建。
(二)比较鉴赏型时整合
在教学中,我们会经常发现,由于学生生活体验、社会经历的不足或缺失,往往对文本言语文字所负载的蕴含无法理解或领悟不深。而此刻,作为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中间桥梁――教师,就显得弥足珍贵。教师在当中采用何种教学方式作为课文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口,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
选择比较鉴赏型材料,可以与课内教材形成鲜明的对比,把两者放在一起,能更加清晰地突出作品各自的特点,更能说明问题,这不失为帮助学生缩短乃至消除与文本之间距离的好办法。同时,在比较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阅读的效率。例如我在教学《画风》一课时,在学生读出了风在旗子的“飘”中、在小树的“弯弯”中、在雨丝的“斜斜”中……,我链接了优美的散文诗――《风在哪里》:
风在哪里?风在天上。你看,它吹着云儿向前跑,像帆船驶在海上。
风在哪里?风在柳树上。你看,它吹着柳条轻轻飘,像孩子们在舞蹈。
风在哪里?风在水面上。你看,它吹起粼粼的波浪,水面上的浮萍在不停地摇晃。
风在哪里?啊!风在我的手上。我挥动空气,风就来了。
把两个同是描写风的材料放在一起,《画风》的童趣和《风在哪里》的诗情画意的特点顿时跃然而出。在两者的吟诵中,在两者的相互参照中,我问学生:“你喜欢哪一篇?”“我喜欢《画风》,因为它很有趣!”“我喜欢《风在哪里》,因为它很美!”从学生朴素的话语中,我们已经领略到,小朋友们已领悟到它们不同的内在之美。链接这样的阅读材料,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欣赏的渗透。久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习惯地去体验、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内在意蕴,到高年级就能较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同时它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表达同一主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这是学习写作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在主题深化处整合
教材中的文本一般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同时引领学生感悟人文内涵,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精神的底色。“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学生的感受和思考,并最终积淀成为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3]而这些“最终积淀成为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文字所蕴藏的正是文本的主题。毋庸置疑,要深入文本主题必须发现,有了发现应设法开掘。“广度决定深度”。为了使学生的感悟更深沉,有时需要我们拓展文本,链接相关的信息,引领学生努力贴近作者的心路与思路,促进学生与作者的视域自然融合,进而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懵懂的良知,让他们在浓郁的人文情怀、积极的价值引领中启迪思维、涵养性情、提升品位。
例如,课题组的一位教师在教学古诗《夏日绝句》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诗词的悲壮激烈,感受李清照的爱国深情,这位教师超越文本,整合了这样一份课外阅读的材料:
北宋末年,外族侵略者横行中原,腐朽昏庸的北宋朝廷东渡南逃,在“江东”建立南宋,可他们依旧纸醉金迷、寻欢作乐,老百姓遭受家破人亡的痛苦。公元1129年,李清照途径当年西楚霸王兵败自刎处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对比宋朝官员的贪生怕死,不肯抵抗,她对项羽宁死不屈、悲壮豪迈的英雄气节更加钦佩和赞赏,于是悲壮地写下《夏日绝句》,呼唤……
古典的、苍伤的音乐缓缓响起,学生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他们运用内隐的视觉、听觉看到了一千年的劳动人民包括李清照在逃难的路上颠簸流离。学生们动容了,同时也理解李清照为什么要写这样激昂慷慨的一首诗,也被婉约派女词人的铿锵、悲愤、爱国深深地折服了。这份课外阅读资料的,与文本形成一组互文。它的有力补充使学生越过理解语言、欣赏语言的层面,走进了女诗人的内心世界。文本的主题,在无形中自然而然地,在学生的脑海中升腾着,且上升为体现个人人生价值观。它对于每个为之受到心灵震撼的学生无疑有着很大的启迪。
三、课后整合
(一)学法迁移时整合
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课外阅读,用想象化的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2]可见,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法式”在实践中的应用。阅读教学要“依标扣本”,但阅读教学也并非“教课文”,是“用课文教”。即凭借课文的语言素材,章法作法(字、词、句、段、篇),学读学写,培养能力。小学生可塑性强,他们接受能力强,但又忘得快。掌握知识是成才的基础,而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则是成才的关键。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们结合教材的特点,链接相应的学法迁移型阅读材料,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使学生掌握方法并得到强化。
选材时,“我们注重从与课内文体或内容、写作方法上比较相似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阅读,组织学生在课后用课内阅读的方法来阅读拓展性材料。”[1]“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1]把课内所得之法,及时移植到课外阅读之中,以求化方法为能力,使课外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又从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学习知识,增长见闻,以求以课外促课内。例如教学了《翠鸟》一文后,我链接了《胖子》这份阅读材料:……那胖子活像一个大南瓜。一张又圆又胖的脸上堆满了肥肉,起码有五磅重,连走路时都一抖一抖的,仿佛在激烈地“抗议”。一双细小的“眯眯眼”嵌在他那柔软的“肉团”上,眼珠不时骨碌碌地转来转去,使人觉得他仿佛又在打什么鬼主意。嘴呢?差点被胖脸挤没了,要不仔细观察,恐怕连它的影子都找不到呢!课内外阅读材料一辉映,紧抓外形特点,以总分的描写方法,不用教师多说,学生已了然于心。在后继的片段练习中,学生能围绕着一个中心通过几个方面进行分述,学会了总分式的描写方法。选择该类课外阅读材料,能使课内外相互引发,相得益彰,可以有效地巩固课堂训练项目,从而使学生形成学习的能力。
(二)拓展延伸时整合
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必须建立在阅读需要的基础上。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密切注意和教材的联系,找到与文本的原著或相关著作,引导学生阅读,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1、以课文为“点”,链带出与文本相关的材料。如同作者、同主题、同结构的文章学习,提炼聚焦文内文外的共同点,强化落实学习要点。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全诗以“望”为诗眼,写出了诗人心存天下的情感。诗人写了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表露出自己心头的失望,但失望又不同于绝望,悲壮而又深沉。一位教师教学时结合《示儿》一诗,让学生了解诗人临终时还希望“王师北定中原”,从绝笔、遗嘱中看出诗人爱国的一生。接着学生交流作者的生平及诵读其他诗作,体会诗人虽然一生失意,但爱国热情是如此强烈、执著,对国家、民族一往情深。通过系列阅读,读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这种“链带型”的阅读重视选文的相关性、系统性,强调阅读中的比较,提取共同点,挖掘差异处,梳理文选之间、作者之间的联系点,横拓纵掘,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领悟学习的方法,也有利于形成知识体系。
2、“以点带面”完整性阅读
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初,叶圣陶先生就指出,指导学生读整本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有利于扩大他们的知识领域,提高阅读能力,锻炼思维能力。
小学教材中不乏名家名篇或名著的节选或缩写。在教学的前后,教师把原文、原著推荐给学生,引导学生读整本书,使学生更立体地、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读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教学《将相和》,介绍《史记》;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选》。拿《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的学习来说,学生感受到的是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生妒忌,才千方百计想办法陷害他。但阅读《三国演义》原著,我们可以看到,周瑜决议要除掉诸葛亮,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他是为东吴今后的发展扫清道路。学生们若不续读《三国演义》,就感受不到更立体的、深谋远虑的周瑜。
引领学生课上读片段,课后读原著,可深化对课本的认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树立起经典意识。这样才可望能依凭着文学的滋养达到吸取人类文化精髓、陶冶身心得目的。
一个人知识的积累和人生视野的拓展,一个人心灵和思想的成长,都离不开阅读。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都将最终目标指向增大阅读量,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水平。这样才可望能依凭着文学的滋养达到吸取人类文化精髓,提高语文素养。
[1]李争平 丁志鹏.小学新课标资源库[M].语文卷.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毛明叶.从摘记到批注[J].小学语文教学,.
[3]李秀霞.找准文本生发的落脚点[J].教学月刊,.
[4]余文森 郑金洲.新课程语文教与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5).
[5]韦志成 韦敏著.语文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1).
文章录入:cxpscjm&&&&责任编辑:cxpscjm&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下一篇文章:
浙江省温岭市城西小学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地址:浙江省温岭市城西街道北兴路1号 备案序号:
联系电话:8 65906 传真:06 电子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二文科生学习计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