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立ftz与fta将对老百姓产生哪些情况会产生纠纷影响

---07月14日 12:31中国为何要积极建立和参与世界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协定(即可以带来哪些积极和消极影响——贸易转移、贸易创造)?当前中国在国际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区参与情况如何(与那些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区)?当前中国参与国际自由贸易区建设面临的困难有哪些?美国在当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中国为何要积极建立和参与世界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协定(即可以带来哪些积极和消极影响——贸易转移、贸易创造)?当前中国在国际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区参与情况如何(与那些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区)?当前中国参与国际自由贸易区建设面临的困难有哪些?美国在当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一、自由贸易区 (一)自由贸易区与自由贸易园区的区分 在世界多边贸易组织的规则中,有两个概念的自由贸易区:一个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界定的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FTA),另一个是世界海关组织(WCO)定义的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FTZ),两者的内涵是不同的。  FTA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或单独关税区组成的,按照WTO的协议框架设计,区内就贸易开放、取消关税壁垒、降低关税达成互惠互利的双边或多边贸易政策,区外实行保护贸易的特殊经济区域或经济集团。例如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  FTZ则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或单独关税区,为降低国际贸易成本,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在自己境内设立的一个隔离的,置于海关管辖之外的特殊经济区域,区内 允许外国货物免税进口,取消对进口货物的配额管制。如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德国汉堡自由贸易区、美国纽约港自由贸易区等。FTA和FTZ,以往在中文都可以翻译成“自由贸易区”,很容易让人混淆概念。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商务部、海关总署于日下发了《关于规范“自由贸易区”表述的函》(商国际函[2008]15号)。该函指出:“自由贸易区”所涵盖的范围是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所有成员的全部关税领土,而非其中的某一部分。迄今,我国已与东盟、巴基斯坦、智利、新西兰等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从而建立起了涵盖我方和对方全部关税领土[1]的“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对应的英文是Free trade area(FTA)。Free trade zone(FTZ,“自由贸易园区”),指在某一国家或地区境内设立的实行优惠税收和特殊监管政策的小块特定区域,类似于世界海关组织的前身——海关合作理事会所解释的“自由区”。按照该组织1973年订立的《京都公约》的解释:“自由区(Free zone) 系指缔约方境内的一部分,进入这一部分的任何货物,就进口税费而言,通常视为在关境之外,并免于实施通常的海关监管措施。有的国家还使用其他一些称谓,例 如自由港、自由仓等”。我国的经济特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特殊经济功能区都具有“自由贸易园区”(FTZ)的某些特征,但目前我国尚无与“自由贸易园区”完全对应的区域[2]。由于FTA和FTZ按其字面意思均可译为“自由贸易区”,故常常引起概念混淆。为避免误解,便利工作,将前者统一译为“自由贸易区”,后者译为“自由贸易园区”。 (二)全球著名的自由贸易区 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迅猛。截至2013年1月,向世界贸易组织报告的区域贸易协议共有546个,其中354个已实施(大多数为自由贸易协定)。几乎所有世贸组织成员都参加了一个或多个区域贸易协议。经济规模较大的几个自由贸易区如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美洲自由贸易区(FTAA,包括美洲34国)、欧盟(EU)、中欧自由贸易区(CEFTA,包括波兰、匈牙利、捷克等中欧七国)、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包括东盟十国)、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印度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等。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历史话题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中国自由贸易区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中国自由贸易区
中国自由贸易区是指在国境内关外设立的,以优惠和海关特殊监管政策为主要手段,以、便利化为主要目的的多功能经济性。原则上是指在没有海关“干预”的情况下允许货物、制造、。中国自由贸易区是政府全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最重要的举动,其力度和意义堪与80年代建立深圳特区和90年代开发两大事件相媲美.其核心是营造一个符合国际惯例的,对内外资的投资都要具有的国际。2014年,随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运行试水以来,各项举措得到广泛好评。为顺应市场需求,中央政府决定继续实施一系列深化改革举措,把上海自贸区成功经验逐步运用推广至全国(如日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至此,在市场呼应下于2014年6月决定启动中国经济项目,该区不仅突破固有属地限制,更多采取由市场第三方经济体参与投资建设和提供各类专业服务(投资咨询、登记、财务、法律、税务和境内外合作等)。该区运营方为上海洋港经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招商运营和管理;监管方为各相关政府部门,具体参与指导和监管;评价第三方为市场和民间相关组织,参与各方监督和舆论评价。日,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权中国国务院在、、以及扩展区域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外文名China Free Trade Zone功&&&&能拓展增长特&&&&点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对外协定在建自贸区18个,涉及31国家
自由贸易区有两个本质上存在差异很大的概念:一个是FTA,另一个是FTZ。由于中文名称一样,会造成理解和概念上的混乱。
FTA(Free Trade Area):源于WTO有关“自由贸易区”的规定,最早出现在1947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里面。该协定第24条第8款(b) 对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概念作了专门的解释:“自由贸易区应理解为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关税主体之间,就贸易自由化取消关税和其他限制性贸易法规”。其 特点是由两个或多个经济体组成集团,集团成员相互之间实质上取消关税和其它贸易限制,但又各自独立保留自己的对外贸易政策。目前,世界上已有欧盟、北美自 由贸易区等FTA。还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也是典型的FTA。
FTZ(Free Trade Zone):源于WCO有关“自由区”的规定,世界海关组织制定的《京都公约》中指出:“FTZ是 缔约方境内的一部分,进入这部分的任何货物,就进口关税而言,通常视为关境之外。”其特点是一个关境内的一小块区域,是单个主权国家(地区)的行为,一般 需要进行围网隔离,且对境外入区货物的关税实施免税或保税,而不是降低关税。目前在许多国家境内单独建立的自由港、自由贸易区都属于这种类型。如德国汉堡 自由港,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等。
FTA与FTZ的差异与相同对比
多个主权国家
(或地区)
单个主权国家(或地区)
两个或多个关税地区
一个关税区内的
小范围区域
国际惯例依据
贸易区成员之间贸易开放、取消关税壁垒,同时又保留各自独立的对外贸易政策
海关保税、免税政策为主,辅以所得税税费的优惠等投资政策
双边或多边协议
两者都是为降低国际贸易成本,促进对外贸易
和国际商务的发展而设立的
国务院于日正式批准设立中国自由贸易区,消息公布后,各方普遍认为,中国自由贸易区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 正如加入进一步激发了中国经济的活力,自贸试验区建设也将促进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大发展。专家认为,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内,以政府放权为标志的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原先受到较多管制的创新类、商务服务、文化娱乐教育和医药医疗护理业等,将获得很大的发展机会。目前中国已批准设立与正在申报的自由贸易区包括:、、、、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等。根据《》,自由贸易园区是指一国的部分领土,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及其他各税而言,被认为在关境以外,并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
20多年前,中国内地第一个在上海外高桥成立。当时,它的英文译名就叫“Free Trade Zone”(自由贸易园区),而不是“Bonded Area”(保税区)。时至今日,包括在内,中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已有约110个,对促进中国外贸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不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实行的仍是“境内关内”政策,而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园区则实行“境内关外”政策,即放开一线(国境线),管住二线(与非自由贸易园区的连接线),在区内免除海关通常监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相关领域进行改革的呼声渐增。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尚未完全复苏,中国也面临着外需下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一系列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中国境内试点自由贸易园区,实施真正的‘境内关外’政策,或将大大促进中国与周边的贸易往来,对总量也能产生正面刺激作用。
长远来看,建设自由贸易园区是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下一步的改革方向。目前中国在建自贸区20个,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已签署自贸协定12个,涉及20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是中国与、新加坡、、新西兰、智利、、、和的自贸协定,内地与香港、澳门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以及大陆与台湾的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正在谈判的自贸协定9个,涉及23个国家,分别是中国与韩国、(GCC)、澳大利亚、斯里兰卡和的自贸协定,以及、《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RCEP)协定谈判和中国-东盟自贸协定(“10+1”)升级谈判、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
全球主要自由贸易区此外,中国完成了与印度的区域贸易安排(RTA)联合研究;正与等开展自贸区联合可行性研究;还加入了《》批准通过
国务院总理日主持召开。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会议强调,在等4个内,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
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转变,坚持先行先试,既要积极探索政府经贸和投资管理模式创新,扩大开放;又要防范各类风险,推动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使之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这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上海自由贸易区范围(深紫色区域)《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包括:
1、在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开放,并逐步实现可等金融创新;
2、未来企业法人可在上海自贸区内完成,个人则暂不施行
3、上海自贸区也很可能采取分步骤推进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方式,比如先行推动境内资本的境外投资和境外融资;
4、上海自贸区在中国加入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谈判中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有望成为中国加入的首个对外开放窗口。日,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权中国国务院在、、以及扩展区域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日,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权中国国务院在、、以及扩展区域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日,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权中国国务院在、、以及扩展区域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指在中国与东盟10国之间构建的自由贸易区,即“10+1”。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建成后的自贸区将覆盖1300万平方公里 惠及19亿人口,年GDP达6万亿美元、年贸易总额超过4.5万亿美元,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世界上由发展中国家间建立的最大的自贸区。
1997年12月,中国和东盟领导人在首次东盟-中国领导人上确定了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方针。
为扩大双方的经贸交往,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1999年在召开的第三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中国愿加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联系。这一提议得到东盟国家的积极回应。2000年11月,朱镕基总理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中国一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并建议在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合作联合委员会框架下成立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就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关系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2001年3月,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在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合作联合委员会框架下正式成立。专家组围绕中国加入的影响及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关系两个议题进行了充分研究,认为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东盟和中国是双赢的决定,建议中国和东盟用10年时间建立自由贸易区。这一建议经过中国-东盟高官会和经济部长会的认可后,于2001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正式宣布。
2002年11月,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首都举行,总理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这标志着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
《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提出了中国与东盟加强和增进各缔约方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促进货物和服务贸易,逐步实现货物和,并创造透明、自由和便利的投资机制;为各缔约方之间更紧密的经济合作开辟新领域等全面经济合作的目标。
2004年11月,中国-东盟了《货物贸易协议》,规定自2005年7月起,除2004年已实施降税的早期收获产品和少量敏感产品外,双方将对其他约7000个税目的产品实施降税。
2007年1月,双方又签署了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已于今年7 月顺利实施。目前,双方正共同努力,争取早日完成《投资协议》的谈判,确保在2010年全面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使双方业已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也对亚洲及世界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涵盖18亿人口,接近6万亿美元,贸易额达4.5万亿美元,是世界上由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自贸区建设进程回顾
1991年7月,中国时任外长出席第24届东盟外长会议开幕式,是为中国与东盟首次接触;
1992年1月,第四次东盟首脑会议正式提出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
月,中国与美国、欧盟先后达成加入世贸组织(WTO)的协议;
2000年10月,中国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新加坡举行的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在WTO承诺基础上,建设更加互惠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倡议。
2001年11月,中国与东盟各国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在当年10+1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拿出更为充实的议案,终于与东盟达成了自贸区共识。“10+1”宣布十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的目标。
日,《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自贸区建设正式启动。
2003年温家宝接任中国国务院总理。10月7日,温家宝出席第七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中国成为首个加入该条约的非东盟国家。
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早期收获计划实施,下调农产品的关税。到2006年,约600项农产品的关税降为零。
2004年底,《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签署,标志自贸区建设进入实质性执行阶段。
日,《货物贸易协议》降税计划开始实施,7000种产品降低关税。
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签署,标志主要谈判结束。
日,拥有19亿人口、GDP接近6万亿美元、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
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庆祝仪式上,中国—东盟18个合作项目正式签约,签约金额48.96亿美元。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鲁宁:FTA背后中国经济的深谋远虑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东方早报》首席评论员
关键字:&FTAFTZ自由贸易上海自贸区经济引擎经济全球化金融危机TPP
此外,目前由美国主导的“排斥”中国参与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谈判,以及同样由美国主导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议(TTIP)谈判若能完成,将构成全球最大的FTA。作为“反制”与“平衡”手段,中方加快实施FTA战略不但极为必要,而且事实上还要与美国赛跑。
我国已拥有充当“带头大哥”的实战经验和运作实绩。我国首个FTA是与东盟建立的自由贸易区。我国与东盟FTA建立初年,双边贸易额才区区68亿美元,至去年双边贸易已冲破4000亿美元。截至上月底,我国已与外国及区域经济组织签署双边与多边FTA协定近20个,正在谈判的还有十几个。
FTA背后的大雄心
需要明确的是,FTA绝对不只是零关税概念,也不仅仅是贸易零配额概念。它是集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传统贸易与新兴贸易、实物贸易与虚拟贸易、对外投资、对外兼并收购、对外工程总包、境外工业园区建设运营、丝绸之路沿线产业集群开发建设、技术贸易等具有广泛涵盖面和新生性的大外贸、大外经、大外资概念。
中央政治局提出加快实施FTA战略之大雄心,其主旨主要有三:
第一,以崭新的大外经和大外资来打破传统大外贸遇到的“天花板”,在大外经和大外资获得充分大发展的同时实现传统大外贸的升级换代和提质增效;
第二,由FTA担当“清道夫”,尽量扫除至少确保部分扫除“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服务”“中国成套”“中国标准”“中国货币”“中国规则”“中国理念”“中国文化”在走向世界过程中,面临的“政治障碍”“意识形态障碍”“价值观障碍”“人权障碍”“宗教障碍”“歧视障碍”“国资国企障碍”“技术与标准壁垒”;
第三,真正让周围边及域外国家搭乘我国发展之快(便)车。以利相通实现人相交和情相融,为我国实现大国雄心营造良好国际口碑和域外“群众关系”。
我国实施FTA战略已十数年,之所以这一次中央提出“要加快实施”,凭的不是中方一厢情愿的政治意愿,而是国家综合国力以及发展态势与后劲,的确已经“长大”到足以支撑我国全方位推进大外贸、大外经、大外资之实力。实力就是号召力、感染力、凝聚力、响应力、行动力,中央政治局所做的,就是登高望远、审时夺势、落子布局、营造后发优势、取事半功倍之功。
光有国家实力支撑还不够,FTA战略雄心与实际操作还要有合适的配套准备。“一带一路”建设,金砖银行、亚洲基础设施开发银行、丝路基金、丝路银行(筹)、高铁“铺轨世界”等,皆系我国实施大外贸、大外经、大外资为主要内涵之FTA战略必不可少的、充分的配套条件。
总之,中央政治局适时提出加快FTA战略,主要是服务于中国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深程度走向世界的。
上海自贸区大有可为
不过,FTA框架下的对外开放一向遵循对等原则,要让对方向我国开放市场,我国自身也要向外方开放市场。在这个意义上,封关运营已满14个月的上海自贸区试验,无疑具有为我国加快实施TFA战略进行探路试水的特殊功能和责任。正因为如此,笔者注意到,自上周五中央政治局提出FTA战略后,连日来反响最热、关注度最高、议论最多要数上海的网民。
稍严格点讲,上海自贸区与国际上目前的主流自由贸易区(也即FTA)的涵义有很大不同,与国际上现有的自由贸易园区(FTZ)也不尽相同。
FTA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之间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目的是实现这些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投资贸易便利化;FTZ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自身境内划出一个特定区域,再根据本国法律和市场规则,对外来投资和贸易提供便利化。
而上海自贸区作为我国在境内设置的一个投资贸易特区,其在设立形式上颇像FTZ。可若从其目前正在试验的诸多内容看,其着重探索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开放、金融开放和贸易便利化措施,都更接近于国际通行的FTA。
一言概括之,上海自贸区试验与国际通行的FTA不完全是一回事,但又有很大的相关性。这一“相关性”主要寄望于试验成果在国内的广泛复制和推广——也即以整个国家更大程度、广度和深度的市场开放和投资贸易便利化,为中方向外方提出同样的对等开放提供讨价还价之基础。
由于缺乏对贸易与投资两类负面清单管理之经验,我国与欧盟的FTA谈判以及与美国的BIT谈判皆进行得异常艰难。在这个意义上,上海自贸区试验对下一步中欧、中美谈判时,中方合理“要价”及合理“让步”之分寸拿捏显得弥足珍贵。
目前,已有27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或部分地区推广,20多项比较成熟的经验正被加速复制。例如,海关在上海自贸区的23项改革已全面落地,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14项创新制度,包括“先进区后报关”等。
在新形势下,要化解我国经济运行中积淀的深层次矛盾,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要成为世界经济真正的“带头大哥”,加快实施FTA战略堪称“胜负手”,而上海自贸区不仅是试验田,更应成为动力强劲的开放“引擎”。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观察者网
责任编辑:李楚悦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人表态
o&最热新闻&o
o&最热评论&o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雾霾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