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是不是影帝商帝武丁开辟玉石之路

《探索·发现》 《玉石传奇——玉石之路》
UID211&帖子21256&精华&积分148273&阅读权限200&在线时间5819 小时&注册时间&
《探索·发现》 《玉石传奇——玉石之路》
《探索·发现》 《玉石传奇——玉石之路》
本节目主要内容:
2009年,在河南安阳市的一处考古工地上,考古人员正在清理新发现的商代墓葬,墓葬里就有几件被压坏的青铜器,之后考古人员发现了随葬的玉器,这个重大的收获,从而也能解开那时年代的一些秘密。在3000年前一支商王朝的军队踏上了远征之路,商王为什么要劳师远行,在那个古老的年代里,是否已经存在一条渊源流长的玉石之路。本节目讲解商朝的历史和商朝的玉石传奇--玉石之路。
UID211&帖子21256&精华&积分148273&阅读权限200&在线时间5819 小时&注册时间&
《探索·发现》 《玉石传奇——巫神之玉》
本节目主要内容:
1971年8月在内蒙古南部的一个村庄里,一位村民无意中挖到了一个玉器,经过专家的鉴定,这是一件C形玉龙,来自五千年前的红山时期,本期节目向大家讲述巫神之玉。
UID211&帖子21256&精华&积分148273&阅读权限200&在线时间5819 小时&注册时间&
探索·发现》&&《玉石传奇——国之大事》
本节目主要内容:
1976年春季,在河南安阳市小屯村附近,考古工作者发掘的墓葬里出土了大量的玉器、青铜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考古探寻,发现这个小村庄正是商王朝都城殷墟的所在地。这个墓葬的主人是妇好,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她曾带领商朝军队开疆拓土,还是一位祭司。玉器在古代被王室贵族所占有,是身份和权利的象征。本期节目讲述了妇好墓、三星堆里出土的玉器和青铜器,探寻它们背后的历史。
UID211&帖子21256&精华&积分148273&阅读权限200&在线时间5819 小时&注册时间&
《探索·发现》 《玉石传奇——诸侯之礼》
本节目主要内容:
1993年秋季考古专家意外发现一座周代墓碑,墓葬里堆满了百把多件精美玉器,其中一件组合玉佩引起了专家的关注,并对其历史一探究竟。
UID211&帖子21256&精华&积分148273&阅读权限200&在线时间5819 小时&注册时间&
《探索·发现》 《玉石传奇——君子贵玉》
本节目主要内容:
1968年5月在河北省满城县陵山解放军某部奉上级的命令在这里进行一项绝对保密的国防工程,这次行动揭开了一个千古之谜,发现了一座古墓,发现了一个完整人形玉石匣子,并对其进行研究。
UID211&帖子21256&精华&积分148273&阅读权限200&在线时间5819 小时&注册时间&
《探索·发现》&&《玉石传奇——尊卑之序》
本节目主要内容:
1970年在西安市南郊何家村挖出大量金银器皿,其中有十条用上乘玉石制成的腰带,唐僖宗皇陵中的礼器都是用普通的玻璃制成,而这些窖藏的玉带却是选用上好玉料制成,这些玉带到底具有什么特殊意义,考古学家对此展开了考察。
UID211&帖子21256&精华&积分148273&阅读权限200&在线时间5819 小时&注册时间&
《探索·发现》 《玉石传奇——宫室之宝》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明朝万历皇帝陵墓中出土的玉器工艺精湛,但玉质却不是很好。乾隆时期,工匠们制作了我国现存最大的玉器。对于中国最后的两个封建王朝,明王朝和清王朝来说,玉器是宫廷中珍贵的宝物,它们象征着财富、奢华,但是能否拥有上等的和田玉料却并不是皇帝个人的喜好所能够决定。玉,最终成为疆域稳定、国力强盛的表彰之物。此时,在朝廷之外的民间,越来越多的寻常百姓开始成为玉石的拥有者,一个玉石收藏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 本帖最后由 静气轩 于
00:54 编辑 ]
UID211&帖子21256&精华&积分148273&阅读权限200&在线时间5819 小时&注册时间&
《探索·发现》&&《玉石传奇——百姓之藏》
本节目主要内容:
在中国玉石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是因为它值钱,更重要的是玉石还承载着很多的含义。玉石的价格超出人们的想象,在疯狂的玉石价格背后有着怎样的秘密。本节目将为您讲述玉文化。当前位置: &
早于丝绸之路的玉石之路来源: 发布时间: 18:34:52 人气: 评论:
摘要: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有一条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而许多人并不知道在丝绸之路的前身有条“玉石之路”。
  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有一条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而许多人并不知道在丝绸之路的前身有条&玉石之路&。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只有1600多年的历史,而&玉石之路&却有着6000多年的历史,是首开了我国新疆与中原,东方与西方交流的运输通道。
  在新疆罗布泊地区的楼兰遗址,新疆考古工作者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玉斧,是用制成,有的玉斧用和田青玉制成,形如现在铁斧一般大,玉质细润光滑。
  和田玉不仅在新疆被广泛应用,而且不断往我国中原地区传播和运输,成为贸易交换的主要珍品。据初步鉴定,在距今6000多年的关中地区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和田玉玉器。可见,那时和田玉已运输到了陕西、甘肃等地。
新疆和田玉白皮羊脂白玉籽玉玉牌 禅悟
  我国著名古玉专家杨伯达先生曾指出:&商、西周时期,我国的玉器由原始社会的石器时代进入了以和田玉为主体的时期。河南安阳发掘的殷墟玉器就有1200余件,其中最驰名的是妇好墓(妇好是商代第二十三代王武丁的配偶,是一位驰骋疆场英姿飒爽的女将)中出土的755件玉器,经鉴定,玉材大多为和田玉。在《穆天子传》中,更有许多关于和田玉的珍贵记录,如周穆王登昆仑山赞许它是&唯天下之良山,宝玉石之所在。&
  其实,西汉张骞通西域走的便是&玉石之路&。汉代在甘肃设置的玉门关,其实就是以运输玉石而闻名的,在汉代以后的玉帛之路则更加繁荣。正如唐代诗人杜甫所说:&归隋汉使千堆宝,少答朝王万匹罗。&又如元代维吾尔族诗人马祖常写到:&彩玉河边情事子,收来东国易桑麻。&
  根据历史记载,加上国内外考古工作者从地理和文化等方面的考证,和田玉经过河西走廊,逐步向东方转运,至公元前13世纪,和田玉终于被传送到殷都(今河南省安阳市),成为我国帝王皇宫最珍贵、最精美的宫廷用玉。这条&玉石之路&向东推进的路线分别是:南路由和田经策勒、于田、民丰、且末、若羌、米兰、罗布泊、楼兰至敦煌;北路由和田出发经叶城、莎车、英吉沙、喀什、库车、阿克苏、轮台、库尔勒、吐鲁番至敦煌。北南两路在敦煌汇合后,经安西、玉门关向安阳或山西南部,河南西部传播。
  北路为何舍近而求远呢?笔者于上世纪90年代曾踏南路考察,这一路自然条件恶劣,虽有野骆驼不时出没,伴随车左侧远方,然而飞沙走石将车身的黑漆都打磨成了花色。后来油底壳被沙中暗石击穿。若不是甘肃一个地质队相救,我们4人有可能早已离开人世。因此,即使在古代,南路较北路也艰险得多,这应该是北路舍近求远的主要原因。
  和田玉向西推进的路线是从和田出发,经喀布尔、伊斯法罕、巴格达向西至伊朗,地中海沿岸伊斯坦布尔。
  中国新疆各族先民们以和田玉为媒介,开发的&玉石之路&,不仅为后续的丝绸之路开辟了道路,而且在传播东方文化和艺术,沟通东西方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方面,不断发挥着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杭振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琢艺轩和田玉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琢艺轩和田玉网的价值判断。上一篇:
冯***: 内容:价格 ()310***: 内容:和田碧玉籽料原石,是十年前在和田维族人家里购买的 ()向***: 内容:请帮看看这是什么料 ()153***: 内容:老师你好,图片传不上,补发的。帮忙看看是不是老羊脂,价格如何,谢谢 ()153***: 内容:老师您好,麻烦您帮我看看,是否狭义的和田羊脂手镯,从一个维族朋友家换来的,用一个陶瓷,大概50万,证书是我亲自拿去鉴定的。谢谢你! ()江***: 内容:和田玉等级及大致价格 ()
商品货号:12136价格:¥600000元商品货号:10445价格:¥200000元商品货号:V0026价格:¥25000元商品货号:10991价格:¥40000元商品货号:12301价格:¥33500元
相关商品商品货号:12166琢艺轩实价:¥5500000元商品货号:12108琢艺轩实价:¥3200000元商品货号:10814琢艺轩实价:¥2800000元商品货号:12107琢艺轩实价:¥2300000元商品货号:11880琢艺轩实价:¥2250000元
上海实体店:上海市浦东新区羽山路721号
客服热线:雯雯: 小周: 冯语: 小芳: 桃子:
版权所有 并保留所有权利。
本网站销售的所有商品均可提供鉴定证书 | 支持货到付款 | 七天可退换货
本网站接受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的监督
ICP备案证书号:沪ICP备号摄影 & 玉石之路 
<img border="0" src="/images/logo1.gif" width="190" height="74" alt="欢迎来到月影社区,希望这里可以成为您美丽的梦幻花园,如果你觉得这里好请分享给您的朋友!- ">
摄影&#32;&&#32;玉石之路&#32;
摄影&#32;&&#32;玉石之路&#32;
第一部分昆仑山  冠盖天下的和田玉,出自昆仑山;和氏璧、西王母的传说,出自昆仑山。  一?昆仑美玉  共工触不周山,天为之倾,女娲采五色石补之。古代的神话传说往往有着惊人的预见性。我们不妨把共工的壮举 视为上亿年前喜马拉雅山的造山运动,这一运动至今还处在活跃期。珠穆朗玛峰每年以两厘米的速度长高,这一现象 是两大板块不断运动、挤压和撞击的结果。据考察,昆仑山与喜马拉雅山交汇之处也恰恰是两大板块交汇所在。在板 块间巨大的挤压力量和地壳下岩浆不断活动的情况下,板块之缝隙中的岩石形成了新的矿物结构,就是我们所谓的玉 石。  神话中所讲的不周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昆仑山。昆仑山,也许是我国名山大川中最神秘的地方,它的形状,它的色彩更是模糊不清。  珠峰,一年几次的攀登,天下第一可度可量。泰山不高,却一览众山小,有诗为证;至于“黄山归来不看山”、 “自古华山一条路”,更是人人有目共睹,耳熟能详。  而巍巍昆仑是个什么样?何以“巍巍”?谁又能道出个所以然?  昆仑山,倒是和传说中的神仙老祖们联系得紧,无论是谁,一提起神仙们的仙居宝府,必会想到那个远在天边的 地方。  昆仑山系地处内陆,属标准的大陆性气候,早晚温差很大,终年干燥少雨。因此,虽然海拔极高,但冰河并不发 达,仅在少数的高峰上终年积雪不化。全区四季云层稀薄,阳光普照,日耀山头,极为美丽。  古代的交通未发达,昆仑山可能是中原人士所知的天下最高之山脉了。直至汉朝年间,汉武帝派人去西域勘查河 源,才发现“河源出于于田,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按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由此可知,古代所称之  昆仑,是指今于田河上源之山。“昆仑”之名也定于此山。  昆仑其名与我们是那样的近,一直以来在历史和文学中被频频提及。昆仑和黄河、长江等同,都是中华民族的形 象,是中华民族的又一处发祥地。当人们津津乐道泱泱中华大地从昆仑山巅绵延到东海之滨时,可曾想到,是什么让 相距万里之遥的两地,纵数千年不可分割的联系到了一起?――套用《毛主席语录》里的一句:千头万绪,归根结底 就是一句话――“昆山之玉”。  昆山玉又称和田玉,昆仑之巅就是和田玉的源头。在无数光彩夺目的宝石中,惟有玉石被孔子比作“君子”, “君子之风”乃是无数文人贤士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其温润,其高洁,其坚韧,其风采,“玉”皆有之。  当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照亮华夏大地的时候,玉石就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大量的考古发现,使人们慢慢地看 到,这些价值连城的宝玉大部分都来自遥远的边陲,那个生活过女娲和西王母的地方。  公元282年,河南汲县一座古墓中发现了一批古简,其中有一部分记载了周穆王与西王母交往的一段故事。也许这 就是最早关于和田玉由西域进入中原的记载。  西周穆王,如果放在今天,定是个酷好旅游的人。穆王带着七队兵勇,驾着八匹千里马拉的车,边打猎边游览, 一路西行,先到达今天的内蒙古,再折向新疆,来到昆仑山北麓,进入一个母系氏族社会的王国――史书所载“西王 母”的领地。在这里,他受到西王母的盛情款待,返回时,又接受了西王母送给他的八车宝石。此外,穆王沿途在几 个大规模采玉、琢玉部落亦作停留,当地部落出于敬重,也纷纷拿出最好的玉石敬献周穆王,此行可谓满载而归。  据考,周穆王带回的玉石,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和田玉”。周穆王这段故事告诉我们,早在3000年前新疆产玉 地点已不少,并形成采玉和琢玉的部落,玉已大量流入中国内地。《周穆天子传》中周穆王西巡的路线,也大致说明  了当时新疆到中原地区“玉石之路”的路线,这条“玉石之路”对后来“丝绸之路”的发展,起到了先行作用。值得  注意的是,这条“玉石之路”一直延伸到新疆以西地区。  周穆王与西王母的佳话可谓经久不衰,令历代文人墨客称叹不已,唐代诗人李商隐还特为此作诗“瑶池阿母绮窗 开,黄竹歌声动地衰。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周穆王与西王母俨然一对恋人,不然何来“动地哀”、 “不重来”的诗句?不过,后人考证,西王母并非古人描写的美若天仙、情深款款,《山海经》中描写,西王母实际 是“青面獠牙,虎身,还长着一条尾巴”。第一部分玉石溯源路线图(图)  中原古人并不了解西部母系氏族社会还处在原始部落时期,看见那里的人们穿着兽皮兽衣,自然认为是一些半人半兽的神人。传说中的西王母距今不过5000余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人类的进化是不大的。今天的西域,也就是昆仑山一带多出美女,恐怕如果让这些美女披上兽皮,一个个也就是西王母的样子了。  科考队横穿大沙海(图)  科考队从北京乘飞机到达库尔勒,从在那里,我们开始启程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就此踏上了玉石之路。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人称“死亡之海”。每到达这里的人,一听这个名字,都会感到恐怖。塔克拉玛干沙漠全景(图)  塔克拉玛干沙漠流动沙丘面积广大,沙丘高度一般在100-200米,最高达300米左右。沙漠腹地中沙丘类型复杂多样,复合型沙山和沙垄宛若憩息在大地上的条条巨龙;塔型沙丘群,呈各种蜂窝状、羽毛状、鱼鳞状,变幻莫测。我们将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端一直南行,到达沙漠南端――直线距离600余公里。这段距离在交通不发达的过去简直不可想象,好在我们有过几次穿越沙漠的经验,心里还算有底。  越野车队驶进大沙漠,一条横贯沙漠的公路是如此得好走,真是出乎我们意料。这条公路比高“等”级的快速路还要平顺,更重要的是一马平川,路上几乎看不见其他车辆。越野车犹如撒了欢的野马一路狂奔,两边起伏蜿蜒的沙丘在光线的照射下宛如优美的人体曲线,令人想入非非。沙漠公路两侧的沙丘(图)  进入沙漠公路之后,我们便与外界失去了一切联系,方圆数百公里的茫茫大漠,手机信号全无。不一会儿,汽车进入了胡杨林地带,只见大片干枯的胡杨扭动着千奇百怪的身姿,张手于天,仿佛在呼喊着什么。传说胡杨,“活着千年不老,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朽”。被誉为沙漠之魂,它们伴着极度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苦度着数千年悠长的岁月。姿态百异的胡杨树(图)&  就是这片荒漠,汉代时曾是丝绸之路的中道及南道所在,沿途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绿洲和村庄,还有若羌、楼兰、且末、尉犁、小宛、戍卢、精绝等邦城小国,是非常繁荣的地区。楼兰当年是西出阳关的第一站;尉犁是中国开发西域最早的地方;若羌当年是羌人生息之地,早在公元前12世纪,羌人就懂得开采铁矿、铸造铁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铁的民族之一;且末古城也是荒漠中另外一处神秘所在,至今吸引着各方考古学家前往一探。现在的且末是巴州辖区最边远的一个县,离自治区首府库尔勒有800多公里,须横穿沙漠公路才能到达。清 白玉壶(图)  清& 白玉方胜洗  玉器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之一,经过数千年的继承和发展,从史前的古朴、雅拙到秦汉的雄浑豪放,又发展到明清的玲珑剔透、博大精深。  “玉”字始见于我国最古老的文字:商代甲骨文和钟鼎文。汉字曾选出从“玉”的字近500个,用“玉”组成的词汇更是无计其数,汉字中的珍宝类词汇大多数都与玉有关。“玉”字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古代诗文中,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千样玛瑙万样玉”、“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洁冰清”、“玉不琢不成器”、“抛砖引玉”、“金玉良缘”、“锦衣玉食”、“金口玉言”、“玉骨冰肌”、“香消玉殒”、“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金枝玉叶”……  白玉观音  玉的英文名称为jade,来源于西班牙侵略者,他们把由墨西哥掠夺来的玉起名为Piedabeijade,玉(jade)是该词的最后一个字。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玉有这样的解释:“玉,石之美者。”这一注解从物质上(石)和艺术上(美)两个方面,科学地阐述了“玉”字的概念。“象三玉之连其贯也”,“玉”的象形字初意为三块美玉用一根丝绳贯穿起来,是“丰”型。古人用玉象征万物,“三玉之连”代表天地人参通。玉代表人间祸福的主宰,古人有“黄金有价玉无价,藏金不如藏玉”之说。古代玉价值连城,为了占有它,人们不惜发动战争。后世流行的“宝”字,是“玉”和“家”的合字,这是以玉被私有显示出它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白玉花熏  白玉玲珑提梁瓶  玉作为装饰品,作为信物,作为法器,作为礼物,都是实用的,都与人类息息相关。玉的美感源于此,终于此。玉之美学所追求、歌颂的是自然的象征,是中国的宇宙观念。它是精神,是意念,是理想,更是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和升华。  碧玺坠  中国人把玉看是天地精气的结晶,用作人神心灵沟通的中介物,赋予玉所不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中国的古籍中把昆仑山称为“群玉之山”或“万山之祖”,《千字文》中也有“金生丽水,玉石昆仑”之说。早在3600年到3100年前的商代,和田玉已经从遥远的新疆到了商殷王都河南安阳。奴隶主贵族以拥有和田玉为荣,生前佩带,死后同葬。用玉之多,十分惊人。  碧玉大碗  新疆的和田玉要经过甘肃、陕西或山西才能到达河南。很明显,原始社会开拓的玉石之路,这时已经比较完善了。  玉器分类    玉器的玉材主要是和田玉,还有少量蛇纹石质玉、独山玉等。1863年,法国地质矿物学家德莫尔,对传到欧洲的中国清代玉器进行化验,结果表明,玉材有两种,即角闪石和辉石类。角闪石亦称软玉,英文写作Nephrite,它源于希腊语,有“肾脏”之意。它的硬度为莫氏6-6.5度,比重2.55-2.65,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钙的纤维矿物,属于角闪石的一种。此种角闪石色泽较近于油脂的凝脂,纯者色白,俗称羊脂玉,细腻温润,非常名贵,经济价值极高。又因角闪石含有少量氧化金属离子而呈现青、绿、黑、黄等色或杂色。  清 白玉壶  清& 碧玉梅瓶  辉石类亦称硬玉,硬度为6.75-7度,比重3.2-3.3。翠绿者质地最佳,在中国又有翡翠之雅称。辉石类以硅酸钠和硅酸铝为主,有隐约的水晶状结构,质地坚硬,密度较高,具有玻璃的光泽,清澈晶莹。翠绿色、苹果绿、雪花白、娇嫩的淡紫色,都是辉石类的典型色泽。辉石类18世纪后方被中国玉匠大量采用。因此,中国古代玉器绝大部分为角闪石制品。  :翡翠原料  中国玉器在世界琢玉工艺史上占有绝对优势。虽然,古代欧洲人和美洲人与中国人一样,都迷信玉,认为佩戴玉石可以辟邪。然而,在用玉历史、碾琢技艺和用途方面,无论是日本古玉,新西兰毛利族玉器,印第安人玉器,还是阿拉伯玉器,西伯利亚古玉,欧洲古玉,都无法与中国玉器相提并论,它们或是昙花一现,或源流无绪,或玉质粗劣,或碾琢草率,或种类单调,或用途狭隘。中国既是产玉大国,又是琢玉大国。中国玉器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独树一帜,闪耀着迷人的光彩。蛇纹石(图)  又称岫玉,形成于镁质碳酸岩的变质大理石中,全国最大的蛇纹石玉矿在辽宁省岫岩县哈达碑镇瓦沟,岫岩玉以绿色为主,还有红、黄、白、青、蓝、紫色和墨绿、淡黄、乳白色。可谓七彩斑斓,五光十色。硬度一般介于3.5度至5度之间。籽玉(图)  又名籽儿玉,指原生矿剥蚀被流水搬运到河流中的玉石,通常裸露地表或埋于地下,分布于河床及两侧阶地中。籽玉的特点是块度较小,常为卵形,表面光滑。按照和田玉的等级来说,籽玉最为贵重。山流水(图)  指原生玉矿石经风化崩落,被河水冲击至河流中上游而形成的玉石。山流水距原生矿近,块度较大,棱角稍有磨圆,表面较光滑。按照和田玉的等级来说,较籽玉次之。玉石小常识  山料  又称山玉,或叫宝盖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山料块度大小不一,呈棱角状,良莠不齐,质量不如籽玉及山流水。  盘玉  民间流传的一种赏玩玉石的方法,大致是用手在玉石上反复不停的摩擦直到玉石发热,稍停,对玉石欣赏片刻,再重复开始上述动作,一直持续下去。盘玉可使色泽晦暗的玉石整旧如新,并使玉石的颜色发生很大变化。  拣玉 捞玉  在河流的河滩和浅水河道中拣玉石、捞玉石,这种方法是古代采玉的主要方法,一般秋季是拣玉和捞玉的主要季节。  挖玉  是指离开河床在河谷阶地,浅滩、古河道的砾石层中挖寻和田玉砾。挖玉付出的劳动很艰巨,长时间局限在很小的范围里,玉石获取率很低。  于阗(同田字)  称雄丝绸之路南道的西域古国,唐宋时的“绢都”,今南疆和田所在地,清代改名为和田。  攻玉  古代管开采山石料叫“攻玉”,一是指加工琢磨玉,如《诗经小雅》所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此外也指开采山玉,即开采原生玉矿。[此帖子已被 木头女孩 在
9:13:02 编辑过]
作者: 回复日期: 9:17:51 摄影&#32;&&#32;玉石之路&#32;&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第二部分西周 玉鸟纹刀(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汉 双龙卷云古纹玉璧(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金 玉鸟花佩(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第三部分玉遁于形&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经过12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的车队终于驶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开进了一个有人烟的地方。  科考图片21:车队终于驶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开进了一个有人烟的地方。  这是一片绿洲――民丰县,眼睛看惯了金黄和灰土色调,此时顿觉一阵湿润,这是绿色与生命产生的共振。  远方有几处袅袅升起的炊烟,已经北京时间晚上十点多,这里还是晚霞满天,羊群在河滩边悠闲吃着青草。  河滩边的羊群  在民丰,我们住了一夜。翌日,科考队向和田县进发。  和田玉有两个著名的产玉之源,一处就是从于田县向南,进入昆仑山脉,那里有一个著名的阿拉玛斯矿区,目前,最著名的和田白玉山料就产于此;另外一处就是从和田市往南,沿白玉河溯源而上,那里就是盛产历史悠久的籽玉――山流水的源头。  和田玉、  和田白玉  和田玉可以分成三大类型:籽料、山流水和山料。籽料又名籽儿玉,指原生矿剥蚀被流水搬运到河流中的玉石,通常裸露地表或埋于地下,分布于河床及两侧阶地中。籽料的特点是块度较小,常为卵形,表面光滑。因为长期搬运、冲刷、分选,籽玉一般质量较好;山流水的名字本是由采玉和琢玉艺人命名的,它是指原生玉矿石经风化崩落,被河水冲击至河流中上游而形成的玉石。山流水距原生矿近,块度较大,棱角稍有磨圆,表面较光滑。第三类山料又称山玉,或叫宝盖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山料块度大小不一,呈棱角状,良莠不齐,质量常不如籽玉。因此,按照和田玉的等级来说,籽料最为贵重,山流水次之,山料又次之。  和田市不愧为玉石之乡,没有到过这里的人根本无法想象玉石对当地经济生活的巨大影响;没有到当地玉石市场去看一看的人,更无法想象玉石给人们带来那种强烈的诱惑。  玉石交易市场  玉石交易,和盐、铁一样,过去一直受国家控制。现在玉石集贸市场看到的兴旺场面,也就是近百年来的事情。  哪儿来这么多的玉石,没有人说得清;多少玉石是真正的玉,更没有人能说得清。和田市是和田玉最大的集散地。这里的商店几乎家家卖玉,价格高得惊人,一粒蚕豆大的山料饰物要价两百至三百元,集市上相对则便宜得多。贩玉人有汉族、也有维族,人人的腋下都夹一个小皮包,先从包里掏出一块,神秘兮兮地向你兜售,你看不中,他就再拿出一块更好的。第三部分黄玉佛手瓜(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清& 和田玉方壶    出于欺诈、牟利之目的贩卖假货,这两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  唐玄宗执政期间,为了祭拜天地,在礼玉失传、又缺少大规模玉材的情况下,命令手下按《周礼》上描述的古代宗璧形式缩小仿制。对今人言,这种玉器是唐代的文物;以先秦器论,就是不折不扣的赝品。  清宫的藏玉可谓丰富贵重,但谁也想象不到,下面历年进贡上来的玉器中,假冒伪劣者甚多。也不知是手艺百姓愚弄了逼债的官兵,还是贪官污吏愚弄了皇上,反正到了乾隆手上时,真真假假一大堆。”青玉(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青玉  青玉有淡青色到深青色,颜色的种类很多,古籍记载有虾子青、鼻涕青、蟹壳青、竹叶青等等。现代以颜色深浅不同,也有淡青、深青、碧青,灰青、深灰青等等之分。和田玉中青玉最多,常见大块者。近年,有一种翠青玉,呈淡绿色,色嫩,质细腻,是较好的品种。第三部分玉石人家(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在和田考察期间,我们见到了这次科考中的第二位奇人。  他是由当地有关部门帮我们找到的一位收购玉石的老人。他叫肉孜?买买提,今年六十多岁,干了四十多年的玉石收购工作,其祖父、父亲和儿子都是当地有名的玉石收购专家。四代传人,可谓玉石世家。  肉孜老人  肉孜像所有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人一样,刚见面就领我们去了一个小村子。这个村的名字用维语翻译过来叫“伟大的父亲”,为什么叫这名字,当地人也说不清。这个小山村有一条山涧,绕村而过,是出产籽料的白玉河的一个支流。拾玉采玉,就是这个小山村的主要生活来源。进了村,我们发现,家家户户的大门口都放着一堆码得齐齐整整的石头,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更多的是绿色。肉孜老人告诉我们,这石头就像是商店的招牌,说明这里有玉石可卖。&/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作者: 回复日期: 9:25:51 摄影&#32;&&#32;玉石之路&#32;第三部分肉孜老人带科考队去玉石人家考察(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肉孜老人和村庄里的收玉人打招呼)第三部分老乡家收藏的墨玉(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老乡家收藏的墨玉  我们在老乡家看到的玉石是一块质地纯净的墨玉,重达两吨半,像这样大的玉石,在村里我们一共看到了三块,另外两块虽说没有第一块那么大,但也是足有两吨左右的大家伙。玉石的主人们把它们宝贝似得放在院子中心,每天还要给它们浇水,让玉石保持润泽。  玉石主人给玉石浇水  收藏第二块大玉石的主人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他告诉我们,全家三十几口人的生活都靠儿子们从山上或水中拣回的玉石。这几年玉石的价格上涨,生活越来越好,村里盖了许多新房子。我们看到,他家的门窗上刷的漆都十分鲜艳,看来这也是新房。肉孜老人祖传的羊脂玉(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中国最大的水晶王:屹立在北京中国地质博物馆院内的重达3.5吨的水晶大王,1958年出土于江苏东海县房山镇拓塘村。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村庄里的老幼妇孺(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黑山村的维族老太太(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黑山村的维族老太太  专业拾玉人有较丰富的经验,很注意选择拾玉的地点和行进方向。他们找玉的地点往往在河道内侧的石滩,河道由窄变宽的缓流处和河心沙石滩上方的外缘,这些地方都是水流由急变缓处,有利于玉石的停积。拾玉进行的方向最好是自上游向下游行进,以使目光与卵石倾斜面垂直,易于发现;但最主要的要随太阳的方位而变换方向,一般要背向太阳眼睛才不受阳光的刺激而又能较清楚地判明卵石的光泽与颜色。鉴于昆仑山北坡河流的流向,主体上自南而北,所以,自上流而下最佳的拾玉时间是上午。但在河流流向变化的地方或阴天,则又当别论。  那些去碰到运气的拾玉者,没有什么经验,只在有机会去玉河时,放慢速度,运足目光,格外仔细地去捕捉有玉石表象特征的信息。他们往往只注意白色石头,常被石英质砾石所愚弄,先欢快后遗憾,若真正发现玉石则欢欣若狂,大喜过望,给下次拾玉又积聚了力量。从玉石收购情况看,一般偶然得玉的产量占籽玉总产量不到十分之一,但是拾玉者有时偶尔能获得很好的白玉,这大约是因为他们特别注意白玉的缘故。科考队发现的一块清代石碑(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科考队途中休整(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嵌玉yh(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后半夜,寒气袭人,我们把自己紧紧地包裹在睡袋里,可也许是某种高山反应,或者是过了疲惫期,大家躺在那里都睡不着,我看了看躺在旁边一言不发的专家,他也睁大着眼睛,仰望着星空。“夜半有人私语时”,成了我们今夜的主要活动。  这一路上,我们对玉又有了更深的感受。玉石不仅仅是一种宝石,它更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从古至今长盛不衰的文化。在我们人类的初期,有过一个几十万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石器时代,原始人拿起的第一块石头,也可能就是一块玉石,因为只有它握在手里,手感最好,最坚韧,是非常称手的打击工具。而对玉石美的认识,标志着人类文明曙光的到来,玉石因此而渗入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圭(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玉兽面纹龟(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玉兽面纹龟  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玉制礼器,为瑞信之物。长条形,上尖下方,也作“”。形制大小,因爵位及用途不同而异。《周礼?春官?典瑞》有大圭、镇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四圭、裸圭之别。周代墓中常有发现。&/DIV> 玉璧(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玉璧  也有用琉璃制的。扁圆形,正中有孔。璧分大璧、谷璧、蒲璧。大璧径长一尺二寸,天子礼天之器。玉璧是古代贵族所用的礼器,不同时代和不同情况下,也有起信物和装饰物作用的。汉代的玉璧,上有小孔,就是用来穿线做佩饰或挂在墙上做装饰用。璧在汉墓中发现很多,常放在死者胸部或背部,有的放在棺椁之间,甚至还镶嵌在棺的表面作装饰用。玉璧用途很复杂。大致可分以下几类。一为祭器,用作祭天、祭神、祭山、祭海、祭星、祭河等;二为礼器,用作礼天或作身份不同的标志;三作佩系;四做砝码用的衡;五作辟邪和防尸腐用。&/DIV>虎形佩(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春秋早期,虎形佩  一种琢雕成虎形的玉器,称“琥”。夏鼐:《商代玉器的分类、定名和用途》(《考古》1983年5期)一文认为:“我以为表面刻虎纹的玉器应依器形命名,前加‘虎纹’二字。至于虎形玉器,有孔的可称虎形玉佩,无孔的当为玩器或陈列品,可称玉虎”。&/DIV>玉佩(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玉佩   “佩”亦作“”。玉作的佩饰。《诗?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萧德言《咏舞》:“低身锵玉佩,举袖拂罗衣。”环i(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环i  两种佩玉,圆形的玉环和环形而有缺口的玉块。《汉书?隽不疑传》:“不疑冠进贤冠,带具剑,佩环i,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兽面纹玉带钩(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战国,兽面纹玉带钩  又名“犀比”。可能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发明,用以钩连腰带。带钩有铜、玉两种,流行于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河南固始在春秋末或战国初期墓中,发现一件玉带钩,是目前已知较早的一件。在河北满城、江苏铜山小龟山等西汉墓及河北定县北庄东汉墓中,均有玉带钩出土。西汉马王堆出土的玉衣(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西汉马王堆出土的玉衣  玉制的葬服,又称“玉匣”、“玉柙”。把玉石琢成各种形状的小薄片,角上穿孔,按等级不同采用金镂后银镂、铜镂连缀而成。《汉书?霍光传》:“光薨……赐金线、缯絮……壁珠玑玉衣。”从1946年在河北邯郸郎村汉墓中发现象氏侯刘安意的穿孔玉片开始,到1978年底为止,相继共发现玉衣22套以上,属于西汉的共11套,属于东汉的至少有十一二套,其中有5套保存比较完整,可以复原。&/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作者: 回复日期: 9:36:01 摄影&#32;&&#32;玉石之路&#32;第三部分玉蝉(图)1&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玉蝉  “含”亦作“晗”,有的书上还称“押舌”。古时入殓时放在死者口中玉。《周礼?天宫?天府》:“大丧共(供)含玉。”大丧,指皇帝丧。其余则有含壁、含珠、含瑁、含米、含贝等,因死者身份不同而有所区别。含玉,多为蝉形,故又称“玉蝉”。考古发现,早在殷商时,死者口中就含有。据记载,春秋时代死者口中含的是“珠玉”。河南洛阳中州路816号西周墓,在死者口中发现一件带孔的蝉形玉。玉蝉作为含玉,在汉墓中发现较多。玉蝉(图)2&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玉蝉  “含”亦作“晗”,有的书上还称“押舌”。古时入殓时放在死者口中玉。《周礼?天宫?天府》:“大丧共(供)含玉。”大丧,指皇帝丧。其余则有含壁、含珠、含瑁、含米、含贝等,因死者身份不同而有所区别。含玉,多为蝉形,故又称“玉蝉”。考古发现,早在殷商时,死者口中就含有。据记载,春秋时代死者口中含的是“珠玉”。河南洛阳中州路816号西周墓,在死者口中发现一件带孔的蝉形玉。玉蝉作为含玉,在汉墓中发现较多。玉蝉(图)3&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玉玺(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玉玺  皇帝的玉印。古代印、玺通称,以金或玉为之。自秦以后,以玉为玺,为皇帝所专用。因而又以指喻皇位。玉带(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玉带  唐、宋官员所用的玉饰腰带,以之分别官阶之高低。程大昌《演繁露》卷十二:“唐制五品以上,皆金带,至三品则兼金玉带。本朝玉带虽出特赐,须得x门关子许服,方敢用以朝谒。”又:“本朝亲王皆服玉带。”《宋史?舆服志五》:“太平兴国七年正月,翰林学士承旨李P等奏曰:‘奉诏详定车服制度,请从三品以上服玉带,四品以上服金带。’”明代惟亲王及一品文官用玉带,见《明史?舆服志二、三》。清代惟特赐及一品用衔玉版带。见吴荣光《吾学录?制度》。    至于“完壁归赵”,也就是那块“和氏璧”,更可从其身世看出玉石之尊贵。战国后期,被楚国用作向赵国求婚的聘礼,赠给了赵国。秦国也非常想得到它,宣称愿以十五座城池交换赵国“和氏璧”。后秦统一七国,和氏壁被秦始皇琢成世代相传的“传国玉玺”,上刻“受命子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成为帝王无上权力的象征。  战国晚期,秦王嬴政曾遣使送一玉连环给齐国,并捎话:这连环上的两个环没有人能分开,齐国人足智多谋,能不能把它解开呢?嬴政本想以此不可解之环试探齐国的虚实,不想齐国的王后听了来使之言,拿来铁锤,把玉环打得粉碎,并告诉来使,齐国已遵命打开连环。秦王政知道此事,认为齐国有宁为玉碎的精神,再不敢存伐齐之心。  还有一个“弄玉吹箫”的故事,更能说明玉石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弄玉是古代神化传说中的神仙佳人,据说是秦穆公的女儿,生时正好有人相赠一块碧色的美玉。弄玉一周岁生日时,宫中摆了很多珍珠宝石,弄玉惟独抓住这块碧玉不放,所以起名叫弄玉。弄玉长大后,出落得水灵剔透,聪明能干,弄玉天赋异秉,喜欢吹箫,根本就不需要乐师,就能自成音调,穆公便命令宫里的石匠将那块碧玉做成箫,送给弄玉。也许是她天生就与玉有缘,这个玉萧在她手中,能吹出无限美妙的声音,像凤凰的鸣叫一样动听。穆公宠爱此女,特为她修筑“凤楼”,楼前建 “凤台”,后穆公又为其女寻求佳婿,而引出了“吹箫引凤,弄玉成亲,乘龙快婿”的典故。  这些玉的历史和传说,使我们遐思无限,让人产生一种在太空中巡游的感觉。我把自己想象成一名驾着飞船的宇航员,一直向宇宙的深处行进。周围闪过大大小小玉石构成的星球,周围静得似乎能听见心跳……寒气在渐渐的从鼻尖慢慢的传到身体里,一种迷茫和无助的感觉,让我渐渐陷入黑暗……骑驴上路(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黑山,古代人称为“喀朗圭塔克”,是昆仑山的主峰之一,高峰达7562米,群山险峻,冰雪盖地。黑山乃找玉人必去之地,产玉地点为阿格居改山谷,是玉龙喀什河的支流之一,距喀什塔什乡黑山大队约30多公里,这里有部分河段山坡崩塌,巨砾遍地,只能徒步上山,而雪线以上终年冰川覆盖,海拔高达5000米以上。在冰山底部的河流中,经常可以发现和田玉砾,近十几年来,这里就曾发现两块大白玉。墨玉和史书中唐代高僧玄奘所谓的p玉,也多产于此地。  (黑山)  由于冰川的舌部高达数十米至百余米,晴天时,在阳光的照射下,冰川下移至雪线附近逐渐融化并不断崩裂,冰块夹杂着玉砾泻落而下,落入河中。因此可以断定,这个地区就是玉龙喀什河中籽玉的主要来源,且应该有原生和田玉矿床。这里盛产玉石,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爱玉之人来此探宝。只可惜和田玉矿床处在冰山之上,四周为冰川覆盖,人们可望而不可及。黑山是此次着重考察的地区之一,我们卯足了劲,想要找出藏在其中的秘密。不过要到达终点,获得胜利,我们知道,绝非易事。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被院子里的驴叫、鸡叫、人叫声给吵醒了。从山里来的人们很能吵,往往为了一件行李的摆放可以吵上半个小时。院子里早聚集了一大群从黑山村下来的毛驴准备驮我们上山。我们这些从城里来的人很少有骑乘驴马的经验,且个个身宽体胖,看着那一头头精瘦弱小的驴子,真不忍跨上去,听说,我们要骑着它,至少走一天的路程,真怀疑驴子们四根铁锹把儿似的腿能否支撑得下来。出发前,乡里给我们派了一位会讲普通话的工作人员。他既是我们的保卫和向导,又是我们的翻译,也是我们驾驶驴子的教练。他见我是科考队里带队的人,特地给我安排了一头比较健壮的公驴,与我昨天晚上就已经混熟的那位乡村武装部长悄悄告诉我,这头驴劲很大,而且还非常顽皮,一定要小心。  (科考队骑驴上路)  中午十一点,我们考察队终于可以上路了。四十多头毛驴排成长蛇阵,穿过乡里高低不平的街道,一到村口毛驴都散开了。这些毛驴由着自己的性子满坡地乱跑,驴子的性格在此得到了充分地展示。  一路上,土丘起伏不平,驴子们还算听话,和田地质勘探大队的王工程师趁机给我们讲了讲关于玉石的许多知识。  他说:“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都与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里是和田玉的故乡,和田玉就是从这输送到全国各地,继而进入皇家贵族,并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而世代流传。和田玉的玉质优良,几千年来在中华民族中形成了民族爱玉心理。玉是中华民族性格和精神的载体,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是中国人性格的体现。中国的玉文化,延续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范围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是许多其他文化难以比拟的。从古至今,玉就被赋予了它所独特的力量,犹如儒家一向所标榜的“君子”风范。多少人想成为君子而不得,玉可以帮他得之。不要小看这一小块一小块的“石头”,但是,它在我们中国所造就的辉煌绝不亚于长城和秦代兵马俑。甚至可以说,中国玉文化的成就已远远超过了中国的丝绸文化、茶文化、瓷文化和酒文化。  (高原草场  翻过第一个达坂(山岭)进入了高原草场,从沙土荒丘转变成一片青绿,驴子们再次开始撒欢,完全不听指挥。各顾个的,低头啃起草来,任凭你喊破了嗓子、打折了棍子就是不予理睬。赶驴的老乡说,每次到了这里,驴子都是这样,索性让它们吃饱再走。  吃草的驴   天降细雨,雨不大,却很快浸透了军大衣。驴子们开始向前跑去,由于速度突然加快,我们许多在驴背上煎熬的记者们纷纷跌落尘埃。在驴队中,最为亢奋的还是那些公毛驴,它们每走几步就要俯首闻闻前面驴子遗下的尿迹,然后举头向天,呲牙裂嘴,无声的笑开了。赶驴的老乡说这是它们想要“趴娃子”(交配)了。  这些家伙在如此崎岖的山路上跋涉,身上还要驮上几十公斤重的大活人,居然还有心思想入非非,真是驴性难改。  从乡政府通往黑山大队的山路要翻过四五个达坂,山路险峻,有的地方只有一尺来宽,走惯了山路的驴子步伐十分娴熟,四条腿踏成了一个“一”字,就仿佛是走台的模特,我们称之为“猫步”。长时间骑在驴背上决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但是徒步走在这样的山路,对我们这些长期待在城市的人来说,会更加痛苦。尽管我们双脚失去知觉,大腿两侧磨出了血泡,腰被颠簸得几乎要断了,但是大家仍然死死地趴在驴背上不肯下来。然而,驴子们对背上沉重的负担也不堪忍受,总是在想尽一切办法弯腰摆腿把我们摔下背。有些驴非常聪明,它们专选悬崖边上走,想把驴背上的人吓下来。记者尽管被吓得哇哇大叫,但仍然不肯下来。  (驴子在一尺来宽的山路上走着猫步)  坐在驴背上,刚开始还感觉十分悠闲,尽管坐不稳,整个身子都失去平衡,但是驴步一颠一颠的,很有节奏。我想八仙之中的张果老也不过如此,可是很快,我就感到驴子的脊背有点像一把钝刀,来回不断地在我身下拉扯。  我有点坐卧不安了,再往后,也就是一两个小时以后,坐在驴背上,简直如坐针毡,无论你怎么摆布自己,也无法让这种难受的劲减少,很难想象,两条腿吊在半空中,一吊就是好几个小时,到最后两条腿干脆麻木了,像是灌了铅,不知是谁最早使用这个词形容的,我想他一定是经历过,而且走过很长的路,要不然不会有如此贴切的感受。尽管周边美境无限,也全变得黯淡了,尽管雨过天晴,天放亮,一笔如洗;山色空灵,凹凸有致,空气清爽,沁人心脾,然而这一切在我的感觉中,只是一种躁动的痛苦。骑在驴背上的科考队员(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骑在驴背上的科考队员)  我想下来走一走,可是腿脚不听使唤,整个人已仿佛成了一根死木头,突然,毛驴疯狂地跑起来黑山村的维族小孩(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第四部分出土的古陶罐(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当地采玉人的帐篷(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高山草场的维族小孩(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车陷沙土堆(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第五部分驴程(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安矿长的玉石加工厂  安矿长的玉石商店和加工厂,距玉石山料的产地阿拉玛斯矿近一点,玉石加工点也十分兴旺。  尽管现在很难找到一块真正的和田籽玉,但是山料,也就是原生矿石经过人工研磨后,从外表上看,它们的成色和光洁度和真正的籽玉几乎没有什么两样。  我们在采访玉石专家李博生的时候,他教给我们一种鉴别籽玉和山料的方法,那就是需要一个能放大20倍到50倍的放大镜,或者一个像修钟表的人家架在眼镜上的镜子,仔细地观看。用山料加工成籽玉的石头,由于它的表面是用玉石机械磨制的,会有许多均匀的擦痕,而真正的籽玉其表面却是坑坑洼洼的,按照李博生的意思,就像一个麻子的脸,那些小麻点很不均匀,这是由于千万年玉石在水中和其它石头经过漫长的沁润和摩擦才形成的,同样是物理运动,造成的结果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等级。正是由于真正成色的玉矿矿脉现在已经非常难找,山料的价格也日见其长。  玉石加工厂    科考小分队到达阿拉玛斯矿中转站――流水乡以后,汽车再也上不去了。下面的路程又将仰仗我们可爱的驴子们了。  驴程  通往阿拉玛斯矿区的路,比科考队去白玉河源头还要难走。  我们越来越体会到,专家巫新华常说的一句话,“专业考察什么都不靠,只靠毅力。”  对玉石探源的考察探险与登山运动非常相象,除了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具有专业知识以外,更为重要的就是充沛、持久的耐力。  科考队来到新疆一共有十二人,现在只剩下四人,在我们的记者队伍中,有很多没出发之前,就有许多的豪言壮语,夸下海口,什么“不到顶峰非好汉了”、“什么这都是小意思了”等等等等,可是如今,不要让说他们继续进行考察,只要一提驴子,他们都会神经衰弱。可是现在他们必须面对现实,还要继续和那些令他们饱受惊吓的驴子再打上几天几夜的交道,他们还要仰仗这些山地的精灵,完成今后探险考察。  科考图片103 安矿长为科考队展示玉石标本.  安矿长在他的家里给我们展示了从他的矿点采下的一些玉石标本。这些标本和我们在这个地区所见到的玉石不一样,石体很软,硬度也就是4――5度左右,安矿长很困惑,他对专家巫新华说:“这种山料如果用来雕琢一些东西,要比以往采到的和田玉容易得多,而且色泽更为透亮。”巫新华对这些标本进行了反复的考察和研究。发现这些石料居然是新疆地区少见的蛇纹石!   当我们问及巫新华:“什么是蛇纹石?”时,他告诉我们:蛇纹石玉又称岫玉,形成于镁质碳酸岩的变质大理石中,全国最大的蛇纹石玉矿在辽宁省岫岩县哈达碑镇瓦沟,岫岩玉以绿色为主,还有红、黄、白、青、蓝、紫色和墨绿、淡黄、乳白色。可谓七彩斑斓,五光十色。硬度一般介于3.5度至5度之间。第五部分岫玉(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岫玉应用广泛,据考证,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所用的玉材,都产于岫岩境内细玉沟,俗称老玉,为透闪石软玉。第六部分发现古墓群(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清晨,柳什乡亮得比其他地方早,也许是我们住的地方地势较高。  科考队员还没起来,安矿长已经开始忙碌着炒菜做饭,为考察做准备。  新疆地区的烤馕,真是一大发明,非常适合长期在野外工作的人们。经过充分烤灼的馕水分极少,易于保管,一次制作,可以备藏很久,当地少数民族出门途中常带上一摞馕,吃时用开水一泡就可以食用,既好吃又方便。  烤馕是吐鲁番维吾尔族最主要的面食品。“可以一日无菜,但决不可以一日无馕。”足以看出馕在维吾尔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据考证,“馕”这个词来自于波斯语,是面包的意思。流行在阿拉伯半岛、土耳其、中亚细亚各国。维吾尔族原先把馕叫做“艾买克”,直到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后,才改叫“馕”。  烤馕  馕是在馕坑中烤制而成的,形如圆圆的大煎饼,四周微微上翘,薄薄的,吃起来香喷喷,质地劲韧有嚼头,虽然没有任何味道,但口感不错,越嚼越香,完全是面粉的本味。我们几个从城市来的人,一手捧着碗“汆汤”,一手拿着半边馕,围坐在一块,有说有笑,细细品味着这大西北独特的早晨。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中出土的唐代文物中,就有馕的碎片,说明馕的存在至少有1200年的历史了。  馕的品种很多,大约有50多种。主要有肉馕、窝窝馕、片馕和芝麻馕等。馕面中含有鸡蛋、清油。打一坑馕可以吃一星期。据说唐僧取经路过吐鲁番时,从高昌携带的食品就是馕。   驴子是山区最佳的交通“工具”  驴子仍然是山区最佳的交通“工具”。  鉴于在白玉河上游的经历,我们非常不情愿地骑上了山区“最佳交通工具”。这些“最佳交通工具”也非常不情愿地驮着我们走上崎岖的山间小路。  从流水乡骑驴沿着陡峭的山势向上攀登,这里的山体基本上是石头组成的。一路上,河谷纵横,山峦起伏,粗略地统计了一下,光骑驴过河就多达40多次。山雨袭来,透彻肌肤,我们的防雨衣几乎失去了作用,跨下的山驴极不老实,总在变着法将人摔下背。毛驴们尤其喜欢把人们摔进河里,我们至少有两次遭遇此劫。也就是说,浑身如果没有被风雨打透,也被河水浸透了。  驴过河  据说这一带就是西王母活动的地区,作为一个母系氏族的酋长,可以想象她身上除了披着兽皮之外,恐怕也挂满了晶莹剔透的玉石饰物。不过那个时候的玉石,大部分是在河流里拣拾到的,由于琢玉的工具还不发达,他们所佩戴的玉石可能具有更多的天然色彩。  可以想象,我们现在所穿过的一条条河流,也许其中不乏藏有大量的美玉,只是到了近代,采玉的人多了,河里的玉石才开始减少,不过这个地区由于交通极不方便,采玉人还没有采用现代化的挖掘工具,所以在这些河水中鹅卵石的下面,恐怕就有价值连城的宝玉,尽管如此,但还是没有一个人下到水中,因为河水实在是太冰凉了。  这段山路,还算是好走的,路上我们不时能见到一些小山村,还有一些修得很好的木桥。在一处开阔的地方,小分队停了下来,一小块开阔地上,有规律的排列着许多奇怪的石头,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发现古墓群  专家很快做出了判断,这是一个古墓群,这些石头就是墓主人的标志。石头上没有文字,说明年代比较早,而且是平民。  我们对它周边的地形调查,很快就发现了几处长年被雨水冲刷露在外面的洞穴墓室。经过简单的挖掘,出现了一些陶器的碎片,年代大约是公元前的东西,再向里挖掘,洞穴中又出现了人骨,头颅完好无损,经专家初步认定,两具人骨一为中年,一为青年,均属男性,头形很象欧罗巴人。第六部分出土的头骨碎片&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出土的头骨碎片)  由于这个地区许多的墓穴已经被雨水冲开,专家们在这里毫不费力的找到很多文物,特别是发现了几个保存完好的陶罐,引起了专家的高度重视。  新疆出土的陶罐和印欧地区的陶罐有许多相似之处,而眼前的这些陶罐从器型和文饰上却和中原地带,齐家文化出土的陶罐非常相近。而且这些陶罐和过去在西藏发现的陶罐几乎一模一样。这是不是说它与西藏的文化还有一定的渊源?  双鱼陶盘  发掘和考察一直进行了一天,收获丰厚,专家还发现许多陶制的盘子,上面绘有明显的双鱼,而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早期中原陶器上的标志。在这个古墓群中,值得注意的是,没有发现铁器,说明墓葬的历史很久远。  在这一墓葬群中,专家们还发现了许多玉石的碎片,正是这些碎片,把我们和那个久远的年代联系在了一起。  专家判断,在此长眠的人,很可能是一些几千年前的采玉人。意外的发现,令科考队大为兴奋,决定扩大寻找范围,并在当地小村子里住下来,对已发掘的东西进行初步分析鉴定。  科考队在未出发前,玉石源头考察曾拟定过一个题目,就是要找到古代当地人采玉用玉的遗迹。  按常理分析,玉的发现地应该是附近的部落,不可能是远距离的部落先发现。只有本地人知道玉的价值后,才会把它变成商品。  从已知的文献资料上看,和田玉大多是从河中拣拾的,直到清代,才有了从山上采玉的记载,这次发现了几千年前的采玉人的遗迹是我们没有料想到的。对这一片古墓的进一步考察中发现,这片墓地,远非一开始认定的那样,是一些穷苦的采玉人,据近年来的考古发现,青海高原确有古人类生存遗址。1983年,中科院青海盐湖所科研人员在柴达木盆地发现距今三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2002年初,青海文物考古所在昆仑山东区发现大量石器时代文物,经考证为一处重要古人类生存遗址。  (复原后的头骨).  在流水乡出土的人的头骨与中原人的头骨不一样,这种圆型的头骨除了和奥罗巴人相近以外,还和一些我们所知的少数民族的头骨形状差不多,不过墓葬的方式却与中原地区很相像,大都是头西脚东,俗话说,“万法归宗”,古人把入土为安当作比什么都重要的事情,无论是生前富有的人,还是平头百姓,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修坟,秦始皇陵建了整整两代,时间之长,可以和埃及金字塔相比,汉唐皇陵就更不用说了。  墓是人们最后的归宿,这里可以概括一切阳间的习俗,形制以及向往,所以说,要了解这一时期人们的社会和生活状况,只要看看他们的墓就够了。在流水乡的墓地,从方式上虽然和中原地区差不多,但从这里出土的文物上看,还有许多的不同,尤其是其中出土的一块扁圆的玉佩,据专家考证,这是目前新疆发现的历史上最早的一块玉饰。大约在三千年前,或更久的时间,这块玉佩还很原始,中间有一个洞用来穿绳子,将玉挂在身上,它不仅是新疆发现的最早的玉佩,它的形状和它出现的地点更令人感兴趣。因为除了这块玉以外,这里还出现了许多瓦罐,还有一些青铜制品,这些东西和目前国内外两大神秘的古文明似乎有着某种联系,一个是最近几年发现的三星堆,再有一个就是远在大洋彼岸的玛雅文明,关于三星堆文明早就有人假设,它和玛雅文明有着某种联系,有人说,三星堆是玛雅文明倒流回中国的一种产物;还有人说,三星堆是玛雅文明的先驱,不管这两种假说有没有根据,但是从这两个文明遗迹出土的玉器上看,他们的确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这两大文明都属于氏族部落发展后期已形成独立政治体系的一种社会结构。在这两个文明出土的文物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人兽合一、人神合体的奇异的雕塑形象,而与之相伴为伍的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大量用以祭祀的玉石神器。由于当时琢玉的工具不发达,所以那个时期的玉石雕刻非常的粗糙,或者说根本就没有雕刻,只是经过磨制,在玉石上打个孔,三星堆发掘出的玉器就是这样,无论是玉圭、玉璧、还是玉戈、玉刀,一律打孔,少见雕饰。南美发现的玛雅人的玉器更是这样。  流水乡出土的玉器,似乎在不经意之间,使这三处看似毫不相干的文明联系到了一起,可以设想,于田古国也许是联系东西方的一个中间站。  中国古文明和美洲印第安人和玛雅文明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极为感兴趣的课题,在使用玉的国家中,除了中国和一些周边的小国之外,远在美洲大陆上的玛雅文明就是另一个大量使用玉,并把玉当作神一样崇拜的民族。印第安人或玛雅人与中国人同属蒙古人种,这已是不争之实,而两大古文明对玉石的共同爱好,又一次拉近了两者之间的距离,地处“洪荒”的昆仑山一带,是我国文明的发祥地,其文明的辐射远及美洲,应该是合情合理的。对于玉石的研究,似乎不应该拘泥于国内一语,这也是许多专家的共识。目前关于流水乡古墓群的发掘还在继续,许多有价值的发现是可以期望的。  (2003年夏,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新疆队在昆仑山地区于田县境内再次对流水古墓葬进行发掘,专家认定,此处古墓是昆仑山区域内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文化。)第六部分发现的蛇纹石矿&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科考队来到一个叫“五彩沟”的地方)  在发现古代采玉人遗迹的地方,考察了一整天,科考队继续向发现蛇纹石矿的地方前进,经过八个小时艰难跋涉,科考队来到一个叫“五彩沟”的地方。民工们弹冬不拉(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民工们弹冬不拉昆仑山口(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第二天,天大亮,我们才开始新的攀登,在我们不远处就是阿拉玛斯矿区的一个重要矿点叫“塞地库拉母”。这里海拔已近6000米,队员们感到呼吸困难,随队一起来的安矿长说,他在这一带沿着山料矿脉已经寻找了半年多了,但是至今仍然没有找到一处有开采价值的玉石矿。昆仑山口(图)&DIV style="PADDING-RIGHT: 10 PADDING-LEFT: 10 FONT-SIZE: 10.5 COLOR: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矿洞里的山料  这些山料,表明了玉石最原始的形态和色泽。和田玉原来就是这个样子,我们感到就凭这一点见识,也可谓此行不虚呀。&/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作者: 回复日期: 9:36:59 摄影&#32;&&#32;玉石之路&#32;第六部分后记(图)1  大家总是在说,我国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悠久历史。但无论是历史教科书上,还是在既往古文献记载中,可资考据的文字记载最多也就是三千年,类似埃及金字塔、两河文明时期那些五千年历史的古建筑,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乏善可陈。  缺乏此类古代建筑,并不等于我们的文明历史就没有世界上其他地区久远。事实上,诸多历史遗迹和文物中,我们也许忽略了一个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东西――玉石。中华民族的玉石文明可以直追上万年。而玉石之路,恰恰为先秦时期古文明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文史、地理考据。  玉石之路的形成、通过玉石之路进行物质、文化交流的历史为我们清晰地勾勒出三千年前古代文明发展的轮廓。对于丝绸之路的描述可谓妇孺皆知,但玉石之路,在人们历史教科书中,在历史文献中也同样鲜有记载――或者可以说,关于玉石之路的记载和研究目前还仅存于少部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案头上。  目前我国考古界开展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把我国的确切历史纪年向前推进了一千多年。参与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专家们所研究的各种文物考据中,玉石和各种玉器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些玉器的由来,全都指向这条“玉石之路”。对此条玉石之路进行科考,意义可以说是相当重要和深远的。    在这次科考中,科考队有几个重要成果值得一提。  其一,沿途所发现的大量玉石标本和历史遗迹证明,昆仑山巅确系和田玉的源头。科考中采集的大量标本为考古学界提供了重要的参照资料。与此同时,大量的玉石标本也使我们对新疆和田玉的成分和储量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其二,众所周知,必须有足够大量的可开采的玉石和足够的玉石供应,才能形成玉石之路,这此科考队对几个高海拔玉石矿点进行了细致考察,发现玉石矿点的储量及开采量依然良好,这为研究玉石之路形成及发展的客观条件提供了有力证据。  其三,发现了几个汉代以前就已经大规模开采的矿点和遗迹。这在新疆过去历史文献中鲜有记载。这此科考,突破了文献纪录,使新疆向中原地区提供玉石的历史从三千年提早到六千年。  其四,发现了迄今为止中国储量最大的蛇纹石矿脉。整座整座的蛇纹石矿脉绵延几座山,这一发现再次证明了蛇纹石矿脉和和田玉矿脉应当是伴生的理论。同时也证明,新疆不仅富产和田玉,也富产蛇纹石。这也使我们以往许多的历史和考古研究需要重新审视,一些考古疑团因此得到证实。奉和田玉为玉文化之宗的历史,在中国起码也有三千年。后记(图)2  由于时间关系,沿途还有几处发现至今还不是很清晰,算是谜团吧。  一个是黑山村发现的千年古墓。墓主究竟是谁?究竟是什么人在此挖玉、安身?从地表上的建筑看,这一古墓的土围墙和俄罗斯古墓的惯用围墙很相像;而地下部分的发掘却令人迷惑不解,墓葬的规模相当于一个富豪,王侯,可是什么样的王侯能安心在如此一个道路险峻的穷乡僻壤安营扎寨呢?  第二,通往阿拉玛斯矿区的流水古墓的发掘,虽说找到了一块迄今新疆地区发现的最早的玉佩,但古墓的主人是谁?究竟是些什么人,目前还是个谜团。 在此不仅发现了玉佩,还发现了陶器和青铜器,这些古器都具有强烈的东西方交汇特点,绝非当地特色。  在深入挖掘过程中,考古专家还发现地下存在几个文化层,可谓墓下有墓,总归是越挖掘越迷惑。  第三,白玉河和墨玉河每年将近有上万人捞玉,自有记载以来,捞玉已经有三千年历史。从昆仑山巅顺流而下的玉石应当早就捞完了,可捞了三千年还捞不完,为什么?这是一个目前仍然为解决的谜团。不过有一个问题可以搞清楚,那就是,所谓“子玉”由于多年开采,应该说已几乎绝迹。如果谁说他有一块刚刚捞回来的子玉,八成是假的。    这次对玉石之路源头的考察,也可以说是整个玉石科考项目的一个开端,大规模的玉石科考还将继续下去。从世界文化角度说,历史学界应当给玉石之路写上重重一笔,让后人知道,遥遥大漠上,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除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外,还有一条年代更为久远、同样负载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举世闻名的――  玉石之路。[此帖子已被 木头女孩 在
9:38:15 编辑过]作者: 回复日期: 12:43:54 摄影&#32;&&#32;玉石之路&#32;可以可以 我也是转的嘛 好东西 一起分享 作者: 回复日期: 20:18:44 摄影&#32;&&#32;玉石之路&#32;哎呀!可找到你了,真是不容易!作者: 回复日期: 10:44:26 摄影&#32;&&#32;玉石之路&#32;经典中国的文化是需要更多的人去关注,去欣赏的作者: 回复日期: 14:04:26 摄影&#32;&&#32;玉石之路&#32;呵呵,好巧的,我就是新疆和田的,现在在西安读大学喽,和田玉是很出名,但是现在很少了!玉龙喀什河被破坏的很严重,并且封河了。我也只有3块而已了&作者: 回复日期: 14:09:40 摄影&#32;&&#32;玉石之路&#32;对了,教你们三句维语在我们和田必须会的哦1,亚克西木C子&&&&&&& 你好2,热和卖提&&&&&&& 谢谢3,好西&&&& 再见要快点的读才可以!
摄影&#32;&&#32;玉石之路&#32;
>>推荐主题
? ? ? ? ? ? ? ? ?
>>特色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帝吧是不是就是李毅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