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如何提高幼儿的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欣赏能力?

您的位置: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03-04页 数:1页上一篇:下一篇: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39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小班儿童在泥工中塑造(   )
A.平面物象&&&&&&&&&&&&&&&&&&&&&&&&&&&&&&&&&&&&&&&&&&&&&&&& B.简单立体物象
C.结构复杂物象&&&&&&&&&&&&&&&&&&&&&&&&&&&&&&&&&&&&&&&&& D.物象主要特征和细节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引导中班儿童在绘画中表现感受过的物体的(   )
A.轮廓特征&&&&&&&&&&&&&&&&&&&&&&&&&&&&&&&&&&&&&&&&&&&&&&&& B.基本形态
C.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 D.动态结构
3.学前儿童手工发展的第三阶段称样式化期,它的年龄段为(   )
A.2岁~3岁&&&&&&&&&&&&&&&&&&&&&&&&&&&&&&&&&&&&&&&&&&&&&&&& B.2岁~4岁
&C.4岁~5岁 &&&&&&&&&&&&&&&&&&&&&&&&&&&&&&&&&&&&&&&&&&&& D.5岁~7岁
4.罗达&凯洛格列举了大量世界儿童画资料,说明了儿童绘画发展的详细历程。在这一历程中由抽象到绘画途径的重要一环,标志着幼儿已能画出具有构造意义的图画的是
(   )
A.结合体&&&&&&&&&&&&&&&&&&&&&&&&&&&&&&&&&&&&&&&&&&&&&&&&&&& B.集合体
C.曼陀罗&&&&&&&&&&&&&&&&&&&&&&&&&&&&&&&&&&&&&&&&&&&&&&&&&&& D.放射型
5.初入园的儿童用四条边线组成方形物时非常困难,因为此时他们尚处于(   )
A.&垂直性&无区别阶段&&&&&&&&&&&&&&&&&&&&&&&&&&& B.&方向性&无区别阶段
C.&水平性&无区别阶段&&&&&&&&&&&&&&&&&&&&&&&&&&& D.&平面性&无区别阶段
6.在美术起源学说中,认为&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的观点属于(   )
A.游戏说&&&&&&&&&&&&&&&&&&&&&&&&&&&&&&&&&&&&&&&&&&&&&&&&&&& B.表现说
C.模仿说&&&&&&&&&&&&&&&&&&&&&&&&&&&&&&&&&&&&&&&&&&&&&&&&&&& D.巫术说
7.大正时期,领导日本自由画教育运动的画家是(   )
A.山本鼎&&&&&&&&&&&&&&&&&&&&&&&&&&&&&&&&&&&&&&&&&&&&&&&&&&& B.福禄培尔
C.乌索娃&&&&&&&&&&&&&&&&&&&&&&&&&&&&&&&&&&&&&&&&&&&&&&&&&&& D.西泽克
8.根据比纳(A&Binet)关于儿童对图画感知阶段的划分,能说出关于人或动物所做事情的简短语句的儿童处在对图画感知的(   )
A.罗列对象时期&&&&&&&&&&&&&&&&&&&&&&&&&&&&&&&&&&&&&&&&& B.解释时期
C.描述对象阶段&&&&&&&&&&&&&&&&&&&&&&&&&&&&&&&&&&&&&&&&& D.涂鸦阶段
9.关于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程目标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应让幼儿对某些名画有初步的印象&&&&&&&&& B.应培养具有知觉美的某些基本要素的能力
C.应让幼儿有叙述和谈论艺术作品的能力&& D.应让幼儿能开展高质量的艺术批评
10.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在儿童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最近发展区&&&&&&&&&&&&&&&&&&&&&&&&&&&&&&&&&&&&&&&&&&&& B.成熟
C.同化和顺应&&&&&&&&&&&&&&&&&&&&&&&&&&&&&&&&&&&&&&&&&&&& D.模仿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心理层次目标包括审美感知目标、审美情感目标和____________。
12.小班儿童的绘画教育目标之一是引导儿童认识绘画工具材料,掌握其基本使用方法,养成正确的____________和作画姿态。
13.小班儿童的美术欣赏教育目标之一是引导儿童参加美术欣赏活动,体验美术欣赏活动的____________。
14.美术起源学说中的&模仿说&是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它始于____________哲学家。
15.图式初期,大约从5岁到7岁左右,是儿童的____________思维发展最敏感时期。
16.自由画是在绘画题材、内容、形式和____________上对幼儿不加任何限制,完全按照幼儿自己的意愿去作画。
17.对于艺术,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第一是从精神层面;第二是从活动过程层面;第三是从____________层面。
18.在艺术分类中,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____________艺术。
19.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____________、建筑艺术等类型。
20.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学前儿童____________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性教育。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21.&能综合运用多种媒介和工具创作&属于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审美感知目标。(   )
2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包含手工教育目标和欣赏教育目标两大类。(   )
23.学前儿童平面手工活动有粘贴、剪贴、撕贴、染纸四种形式。(   )
24.学前儿童的美术是他们表达情感与进行交流的工具。(   )
25.就对色彩的认识而言,幼儿首先发展的是指认和命名,然后逐渐向辨认颜色、正确配对发展。(   )
26.线条是中小班儿童画中最基本的成分。(   )
27.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涂鸦期、图式期、定型期和写实期。
(   )
28.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适当地使用灌输法还是非常必要的。(   )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9.发展性原则
31.美术欣赏教育中的对话法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34.在泥工活动中,学前儿童可以学习哪些基本技法?
35.简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的低控制原则及实施要点。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试述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过程中各阶段的指导。
37.试述教师在指导学前儿童各类手工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38.以下是一位教师在指导大班幼儿欣赏《缠线》这幅画时使用的语言(幼儿回答省略):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画。请大家仔细看,你在画上看到了什么?
师:嗯,你说的这些是远处的东西。
师:你们看得很仔细,这是近处的。
师:你们说的这道墙是怎样的呢?
师:你感觉这幅画里的天气怎么样?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师:有了阳光的颜色, 再看这幅画你感觉怎样?
师:其他小朋友说说看,你有什么感觉?
师:你们来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好吗?
师:请小朋友们自己画一幅画,画出你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希望小朋友画画的时候也能用不同的动作、线条、色彩把画画得更好,把心里快乐的感觉画出来。
以上实录中教师使用了何种教学方法?体现了哪些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原则,为什么?
自学考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答案2007年4月
在线模拟考试
&2009- 版权所有教师应如何选择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内容2014最新最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离线作业及答案-工作总结范文网
全站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教育心理学
2014最新最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离线作业及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作业
姓名:年级:
号: 学习中心:――――――――――――――――――――――――――――― 音乐部分第一章
学前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特征第一节
儿童音乐发展的系统与阶段
综合复习题一、填空题1.加德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是:
制作系统 、
、 感受系统
。2.儿童艺术发展三阶段是: (0-1岁)前符号阶段、(2-7岁)符号运用阶段、 (8岁后)继续进步与可能的退步阶段。二、名词解释1.制作系统:制作系统的产物是行动,而行动是指向目的的,不只是单纯的身体运动。2.知觉系统:知觉系统的产物是识别,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是对各种音乐形式样式的辨别、确认。3.感受系统:感受系统的结果是情感,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这种情感可以包括任何有关儿童的情绪情感反应。三、简答题1.谈谈在我国音乐教育中出现的制作、知觉、感受三大系统分离的状况。 答:1、在专业的音乐教育中缺失感受系统的参与;2、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缺失制作系统;3、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缺失知觉系统。
2.前符号阶段儿童的艺术感知特征是什么?答:这一阶段儿童艺术感知的特征是感官原动性,即感知能力与艺术感知能力还没有分化,艺术品的呈现只是作为一般的刺激物,只是起到促进儿童一般感知能力发展的作用,儿童还不能把艺术品当作审美对象。3.符号运用阶段儿童的艺术感知特征是什么?答:这一阶段儿童艺术感知的特征是脱离了对事物、对人物的?直接知识?,可以借助符号间接地来理解事物、人物了。4.在八岁前已经获得全面而基础的音乐经验的儿童,其音乐发展的可能前景是什么? 答:继续发展他们的音乐能力,他们会在音乐上变得更加自信,在音乐经验上朝着更加老练、有深度的方向生长。5.接受早期音乐教育的儿童在八岁前没有获得全面而基础的音乐经验的可能原因是什么?答:第一,早期音乐学习缺乏感受系统的参与;第二,早期音乐学习缺乏音乐知觉系统的参与;音乐学习缺乏制作系统的参与。
学前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特征
综合复习题一、简答题1.舒特-戴森归纳的学前儿童音乐发展的一般年龄特征是什么?0-1岁:对声音作出各种反应。
1-2岁:自发地、本能地?创作?并歌唱。 2-3岁:开始能把听到的歌曲片断模仿地唱出。3-4岁:能感知旋律轮廓。4-5岁:能辨别音高、音区、能重复简单的节奏。5-6岁:能理解、分辨响亮之声与柔和之声。6-7岁:在歌唱的音高方面已较为准确。2.低幼儿童在音高歌唱方面的发展特征是什么?答:12个月-18个月婴儿在歌唱时,其音高是模糊不清的;19个月开始出现分离的音高,主要是二度音程与小三度音程的清晰;17个月-23个月半数以上的清晰音高还是二度音程,但音程的跨度随年龄增大在增大;到二岁半左右,四度、五度音程已经出现,但大二度与小三度仍是能清晰歌唱的主要音程。3.低幼儿童在音高辨别方面的发展特征是什么?答:3-4岁能辨别八度及八度以上距离的音是有明显的?空间?差异的;4-5岁能辨别五度及五度以上的音是有明显的?空间?差异的,能从前奏中辨别熟悉的歌曲;5-6岁能辨别三度距离的音是有明显的?空间?差异的,另外已经能够从前奏、间奏中轻松地辨别熟悉的歌曲。7-8岁儿童在实验情境下已经能够辨别全音、半音、四分之一音的音高差别,辨音功能在这时期已经成熟。4.低幼儿童在旋律轮廓线方面的辨别特征是什么?答:5岁左右已经能够辨认级进的上行、下行旋律轮廓线,已经能够辨认跳进旋律轮廓线,但只是轮廓线而不能准确辨别音程,所以歌唱时音程跳度是不稳定的。
5.低幼儿童节奏型发展特征是什么?答:从18个月开始作出试图使身体动作与听到的歌曲合拍的努力,到4-5岁时幼儿能成功地模仿打出2-4个音符组成的简单节奏型,6岁幼儿大多能准确地模仿3-4个音符组成的节奏型。6.幼儿节奏感发展特征是什么?答:3-4岁幼儿可以通过大量的身体动作表演与打击乐演奏表演获得稳定的节拍感;4-5岁幼儿通过快与慢的配合理解节拍,通过歌谣朗诵理解节奏型;5-6岁幼儿已经能够理解歌曲的节奏型,能独立完成快慢节拍的变换,能理解节奏的主题、动机。7.幼儿对音色知觉与感受的年龄特征是什么?答:对音色的注意早在婴儿时期就已经出现,但是婴幼儿对音色的知觉兴趣主要在于对日常生活中的音色而不是音乐音响中的音色。对音乐音响中的音色来说,无论让幼儿分辨的是器乐音色还是声乐音色,幼儿感兴趣的还是那些区别明显反差大、能生动刻画事物的音色。8.幼儿力度知觉的年龄特征是什么?答:到了3-4岁幼儿已经有比较声音强弱的能力了,能自如地辨别说、喊、悄悄话与唱的区别,并且能够用嗓音去表达这些区别;4-5岁幼儿能辨别歌曲、讲话、打击乐中的强弱,并且能够用歌唱、打击乐演奏等制作方式去表达强弱;5-6岁幼儿已经能辨别并理解强弱的所有变换关系。9.幼儿速度知觉的年龄特征是什么?答:3-4岁幼儿能用简单的身体动作合中速、稍快、中速偏慢的音乐;4-5岁的幼儿可以辨别渐快、渐慢,并能调节身体动作去合速度;5-6岁幼儿能辨别与理解快慢的所有变换关系。10.简述幼儿歌曲学习的四个阶段。答:(1)掌握歌词阶段;(2)掌握节奏阶段;(3)大致掌握音高轮廓阶段;(4)初具调性感阶段。
二、论述题1.论述学前儿童的三大音乐趣味。答:(1)音量要素是幼儿最主要的音乐兴趣;(2)运动是幼儿对音乐感兴趣的第二重要因素;(3)让幼儿感兴趣的音乐作品类型是?关于?某些事情的音乐。2.学前儿童的音量趣味给学前音乐教育的启示是什么?答:(1)在让幼儿感知器乐作品时,我们有责任让幼儿听到最好的音响效果;(2)在让幼儿感知器乐作品时,教师尽量少用嗓音;(3)在歌唱学习中,教师发出悦耳的声音很重要。
学前儿童音乐学习的意义与制约条件
综合复习题一、简答题1.简述大脑神经系统发展领域对音乐学习关键期的二种解释。答:(1)神经元轴突的髓鞘化过程对儿童早期的发展非常重要,也正是神经元轴突髓鞘化是产生学习关键期的基础。(2)在生命的早期,许多神经元尚未被确定今后负责、控制什么,10岁之前,所有关于运动的经历和经验决定皮层上究竟有多少神经元控制身体的各个具体部位。2.为什么说能获得音乐经验的音乐学习是儿童的感知、感受、制作系统交互作用形成合力的一种学习。答:没有感受与制作参与的音乐学习儿童是不会喜欢的,同样没有对音乐形式样式的感知为内核的感受与制作,看上去儿童热热闹闹地在学音乐,实际上没有后续效果。
学前儿童音乐特性(一):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特性第一节
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本体特性
综合复习题一、填空题1.音乐的句法因素是旋律、和声、节奏。2.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音色、织体、速度、曲式结构与力度。3.节奏的两个方面是
。4.幼儿拍感的两个方面是 合拍,二拍、三拍的强弱韵律感。5.要求幼儿理解的句子结构内容是
。6.要求幼儿理解的段落结构内容是
主副歌结构、三段体结构、回旋体结构、引子、尾声 。7.用肌肉感引导幼儿辨认先紧后松节奏型的方法是 双手抱拳与伸展
。二、名词解释1.音乐作品的形式性答:音乐作品中涉及由句法与非句法因素组成的作曲或即兴的音乐设计。2.音符单一的节奏型答:只有一到二种音符组成的节奏型。3.音乐作品的再现性答: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主要用来描绘或刻画人、物、地点、事件等客观现实的性质。4.音乐作品的表现性答: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对人类情感、情绪的表达性质。三、简答题1.培养幼儿拍感的二个规定性是什么?答:(1)在歌曲中进行;(2)在动作中进行。2.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所指的音乐风格是什么?答:指音乐体裁之间所具有的典型差异。3.符合幼儿趣味的歌曲特点有哪些?答:(1)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的口味,幼儿容易朗诵;(2)歌词所描述的主题突出、故事性强、幼儿容易动作表演;(3)旋律音调与词调吻合,幼儿容易歌唱。4.学前儿童再现性音乐作品的类型有哪些?答:(1)句式规整、童趣盎然的再现性器乐曲;(2)句式规整的再现性成人器乐曲;(3)句式不规整的再现性器乐曲。5、艺术心理学对音乐音响能引起人的情感反映的解释是什么?答:客观的物理现象与人的心理现象之间有一种?同形?关系。6.音乐所能表现的两种情感状态是什么?答:(1)表现与人类的说话调、动作姿态比较接近的情感;(2)表现生命意义上的广泛的情感。7.简述幼儿园音乐作品表现性的二种依附性。答:(1)对形式的依附;(2)对再现性的依附。四、论述题1.论述学前儿童音乐作品再现性的挖掘步骤。答:(1)曲式分析,旨在捕捉再现内容的音乐主题;(2)动作表现,旨在诠释再现内容。2.论述幼儿园音乐作品再现性的形式规限。答:幼儿园音乐作品再现特性的挖掘是处理张力的结果,其中再现性是价值范畴,是我们追求的;而形式性是规限范畴,即所有的再现性内容的挖掘以符合形式性为基本条件,离开了形式规限的再现性往往是离了题的臆想。五、音乐材料分析题1.分析“未出壳雏鸡的舞蹈”的曲式结构与再现主题内容。曲式结构:,
a’ 尾声再现主题内容:小鸡在壳里努力着想出壳,先用喙啄壳,再用屁股顶壳,然后用翅膀敲壳,再重复用喙啄壳、用屁股顶壳,最后根据尾声的音区下行特征,表明小鸡没有出壳,还得继续努力。2.分析“喜洋洋”的曲式结构与再现主题内容。曲式结构:‘
c再现主题内容:在粮食丰收后的一个晚上,农村男女青年喜气洋洋地敲锣打鼓、跳舞欢庆。有几个男青年敲起了鼓(第一段ab两句),有几个男青年敲起了钹(第一段c句),有几个男青年敲起了吊钗(第一段d句);然后所有的女青年拿着绸带跳起了绸带舞,先是把绸带往头顶甩(第二段ab句),然后把绸带往身旁甩(第二段cd句);最后男青年又出来了(第三段重复第一段)。
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历史-文化特性
综合复习题一、填空题1.从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产生的渊源来看,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内容是 西方音乐作品。2.我国幼儿园音乐作品的文化特性其实质是 民族性、传统性、创作性、流行性的协调与把握。3.幼儿园音乐的四种实用性是教育性、说教性、知识性、娱乐性。第三章
学前儿童音乐特性(二):学前儿童音乐的实践特性第一节
幼儿的音乐制作
综合复习题一、填空题1.幼儿的三种身体动作类型非移动动作、移动动作、与物体一起移动动作 。2.非移动动作可以从四个方面探究,它们是 意识到身体的部分与整体、空间、层次、重量。3.移动动作可以从八个方面探究,它们是意识到身体的部分与整体、空间、层次、重量、时间、移动、流动、其他人。4.3-4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
。5.4-5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
。6.5-6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12二、名词解释1.故事性歌曲答:指那类歌词内容有故事情节的歌曲。三、简答题1.体态律动学的二个主要内容是什么?答:身体动作与实践活动。
2.柯达伊歌唱教学的主要方法是什么?答:(1)字母谱与节奏谱;(2)手势;(3)指挥。3、在柯达伊歌唱教学中,准确音调歌唱的三个条件是什么?答:(1)选择适合幼儿智力和身体发展程度的音域合适的短小歌曲进行教学。(2)选择在合适的音高上歌唱。(3)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具有准确音调、正确发音吐字和带有愉快情绪的范唱。4.幼儿歌唱音调不准的可能原因是什么?答:(1)缺乏歌唱练习;(2)害羞;(3)一些幼儿的声音低沉或音色特殊,他们因为和别人的声音不一样而不敢歌唱;(4)一些过于自信的幼儿可能又会唱得太高太响,因此可能听不到他们自己唱得和别人不一样;(5)只有相当少数的情况属于生理原因。
5.简述幼儿歌唱能力发展的步骤。答:(1)短小片断的模仿歌唱;(2)模仿唱出短小的句子;(3)和教师一起歌唱;(4)在集体歌唱中找准音调;(5)教师起音后不再跟唱,幼儿可以按照所给的音高和速度集体歌唱;(6)幼儿乐意自己歌唱;(7)小组独立地按照所要求的音高和速度歌唱;(8)幼儿自己选择歌曲在合适的音高和速度中歌唱。6.幼儿打击乐演奏的三种主要方式是什么?答:(1)音色探究中的打击乐演奏;(2)对歌曲与乐器中典型节奏型提炼的演奏;(3)多声部演奏。7.幼儿进行打击乐演奏的目的是什么?答:是为了把头脑中的关于音响的表象(主要是节拍与节奏型表象)表达出来。8.幼儿对歌曲与器乐曲节奏型提炼的四种方式是什么?答:(1)对音符单一的旋律直接提炼节奏型;(2)对重拍特征明显的旋律提炼重拍节奏型;(3)对拍子突显的旋律提炼拍子节奏型;.(4)提炼重拍或拍子,但在长音处保留长音的时值。9.奥尔夫音乐教学中除乐器演奏外的其它方法是什么?答:(1)身体打击;(2)韵律朗诵;(3)集体舞。四、论述题1.论述柯达伊教学法中幼儿歌唱教学的三个要点。答:(1)按照准确音调歌唱;(2)克服幼儿的不良音调;(3)歌唱能力的发展步骤。
幼儿的音乐即兴
综合复习题一、填空题1.歌曲即兴的两种类型是 创编歌词、自发咏唱。2.幼儿的音乐创作形式是
。二、名词解释1.音乐即兴答:是音乐制作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中一人或多人自发地、同时地对一音乐作品进行诠释、表演、创作。2.创编歌词活动答:是利用幼儿语言发展能力先于音乐能力的优势,通过把歌唱的心理能量主要用于编歌词的方式促进嗓音控制能力自动化的活动。3、自发咏唱答:幼儿基于一个很熟悉的歌曲片断或一个简单的词,或是无词的,哼唱出在一个简单的音调上绕来绕去的旋律。
三、简答题1.音色探究活动可以展开的内容有哪些?答:(1)自然界的风、雨、雷、电;(2)各种动物的叫声;(3)机器发出的声音;(4)生活环境中的与人有关的各种声音。
2.歌曲再现内容的身体动作表达有哪四种类型?答:(1)身体打击;(2)拍律身体表达;(3)重拍与弱拍的身体表达;(4)再现性内容的动作表达。3.歌词创编活动可能存在的两种偏差是什么?答:(1)使音乐活动变成语言活动;(2)在新学歌曲活动中就进入歌词创编。
4.适合幼儿进行歌词创编活动的歌曲特征是什么?答:(1)每段歌词一般只含一种形象,且词句有较多重复的歌曲;(2)喊答式、问答式歌曲。5.简述引发幼儿自发咏唱的策略。答:(1)在日常生活中教师经常与幼儿进行喧叙调式的对话;(2)当引导幼儿创编完整曲子时,要求幼儿最起码说三件事。6.演奏即兴有哪几种契机?答:(1)音色探究活动的展开;(2)进入音乐思维的迁移环节;(3)音乐创作。7.进入音乐思维迁移环节有哪四种情况?答:(1)歌曲的动作表演与歌唱活动完成后进入音乐思维的迁移环节;(2)舞曲的动作表演完成后进入音乐思维的迁移环节;(3)器乐曲的动作表演完成后进入音乐思维的迁移环节:(4)身体打击乐完成后进入音乐思维的迁移环节。8.进行即兴表演的两个条件是什么?答:(1)经验铺垫;(2)明确的任务意识。
学前儿童的音乐经验第一节
学前儿童音乐经验的类型
综合复习题一、填空题1.音乐制作的关键经验有动作制作、歌唱、演奏。2.音乐形式的关键经验有节奏、音色、力度、旋律、结构、速度、织体、风格 。第二节
学前儿童音乐经验获得机制
综合复习题一、填空题1.幼儿音乐学习中的原有知识是 音乐音响之外的内容
。2.音乐再现性最重要特征是 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连 。3.幼儿音乐感知有效性的两个制约条件是 在行动中感知;感知的内容指向音乐形式的样式 。二、简答题1.学前儿童音乐经验获得的三个条件是什么?答:(1)在听音乐的同时让幼儿?见?到音乐的再现内容;(2)用一种制作方式让幼儿去感知与其音乐经验相符的音乐形式样式;(3)用其它类型的制作方式让幼儿去解释他们对音乐形式样式的理解。2.再现音乐内容的三项标准是什么?答:(1)形式规限标准;(2)意象思维标准;(3)以身体动作呈现方式为主,以其它呈现方式为辅标准。3.“水族馆”的音乐再现内容是什么?答:A段表示鱼在水中游,鱼儿先是尾巴打圈然后轻盈游出,这样的动作在A段反复;B段表示水中的水草由高到低的飘浮;C段表示大波浪的翻腾、D段表示水泡泡的出现与消失、E段或B’段又是水草。
4.一个经验的二个特征是什么?答:(1)一个经验具有整体性;(2)一个经验具有模式和结构性。
5.音乐制作能力迁移有哪两种情况?答:(1)用同一音乐作品但用不同的制作方式来表达;(2)用同一制作方式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表达。
三、论述题1.针对幼儿音乐经验,谈谈一个经验二个特征的含义答:对幼儿音乐经验来说,一个经验第一个特征的含义是表现与再现性(情感)、制作性(实践)、形式性(理智)三者融合为整体,而这种整体是以音乐制作的方式出现;第二个特征的含义是这种经验以音乐形式模型的方式在头脑中留下表象,表象的形成与表达都依赖三种音乐制作方式。
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编制原理(一)目标、内容与评价第一节
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的确定
综合复习题一、填空题1.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的主要取向是
表现性目标
。2.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两类体系的名称是
以音乐教育内容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以学前儿童音乐经验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
。3.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的四个层次是
音乐课程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具体活动目标 。4.课程目标表述角度的转换,一方面体现着
教育理论界对?教学?重心从?教?转向?学?的意志
;另一方面也确实能
促进这一重心在实践层面的转移
。5.课程目标表述性质就是指 课程目标取向的确定
。二、名词解释1.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答: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音乐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音乐教育活动的总和。三、简答题1.以音乐教育内容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中组成体系的四部分内容结构与三个目标纬度各是什么?答:四部分内容结构:歌唱、韵律活动、打击乐器演奏、欣赏;三个目标纬度:认知、情感与态度、操作技能。
2.以学前儿童音乐经验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中组成体系的二类音乐经验分别是什么?答:音乐形式关键经验与音乐制作经验。3.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表述需要关注哪三个问题?答:(1)表述的角度;(2)表述的性质;(3)表述的准确。四、论述题1.阐述幼儿年龄阶段音乐关键经验目标中第一、二个层次的音乐形式经验目标。答:(1)节奏:稳定的节拍;疏密节奏型。(2)旋律:声音的高低;旋律的上行与下行;旋律的跳进与级进。(3)音色:日常音色、打击乐音色、人声、乐器音色。(4)速度:快与慢;渐快与渐慢。(5)织体:打击乐、舞蹈中声音的多层次;有伴奏无伴奏比较;声音厚薄比较;多声部歌唱。(6)力度:轻与重;渐强与渐弱。(7)结构:模仿句;重复句;喊答句;主副歌;三段体、回旋曲;引子。(8)风格:摇篮曲、舞曲、进行曲。
2.阐述行为目标准确表述的要求,并举例。答:行为目标的制定准则是行为与内容的双维度制定,?行为?是指要求儿童表现出来的行为,?内容?是指这种行为所适用的领域。在制定行为目标时在行为纬度又有以下二个准则:第一,指出儿童外显的表现行为;第二,指出这种表现行为的条件或公认的准则。举例(略)
3.阐述表现性目标准确表述的要求,并举例。答:表现性目标的的制定准则是情境与任务的双维度制定,即交代儿童需要完成的任务情境与具体任务。举例(略)
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综合复习题一、填空题1.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选择涉及的二个问题是内容选择的标准、范围 。2.幼儿园音乐作品选择标准是
音乐作品的形式性、再现性、表现性
。3.幼儿园音乐作品选择范围有 不同区域的选择、不同音乐种类的选择
。4.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内容组织讨论三个问题是 组织要素、组织标准、组织形态
。5.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组织的标准是
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 。二、名词解释1.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内容组织答:指在音乐价值观的指导下,将选出的课程内容要素妥善地组织成幼儿园教育活动结构,使教育活动要素在动态运行的教育活动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便有效地实现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三、简答题1.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的形式要素是什么?答:节奏、旋律、音色、速度、织体、力度、结构、风格。2.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组织有哪三种形式?答:1、以音乐版块内容为组织要素的幼儿园音乐课程;2、以音乐经验为组织要素的幼儿园音乐课程;3、以幼儿社会生活经验,包括自我、社会、自然及关系为组织要素的幼儿园音乐课程。
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评价
综合复习题一、填空题1.幼儿园音乐课程评价的四个基本问题是
评什么、谁来评、为什么评、怎么评。2.学前儿童音乐课程评价的主体主要是
教师、幼儿
。3.学前儿童音乐课程评价的目的是
进行课程研究
。4.表现性评价的二种评价方式是
课堂情境、非课堂情境评价
。二、名词解释1.等级量表评价答:指用数字或等级的形式来评定幼儿。2.表现性评价答:指在真实情境中,根据幼儿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而进行的评价。3、档案夹评价答:指根据课程目标,有意识地将各种有关幼儿表现的作品及其其他证据、信息收集起来,并通过对档案夹制作过程和记录结果的分析与解释,反映幼儿在学习、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反映幼儿在达到目的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进步。
三、简答题1.简述学前儿童音乐课程评价的对象。答:幼儿园音乐课程方案、幼儿园音乐课程方案的实施过程与幼儿园音乐课程方案的最后效果。2.作为音乐课程评价重要评价“对象”的幼儿,其作为评价主体的体现方式是什么?
答:一方面体现在他们也参与对他们自己音乐学习活动目标与过程的设计,对音乐学习目标是否实现的评估与反省;另一方面则体现在通过他们对音乐课程方案实施过程的音乐行为反应和发展变化来?发表?对音乐课程的看法的。3.音乐表现性评价设计的三个步骤是什么?答:第一步,确定表现性任务;第二步,设计表现性任务的情境;第三步,确定评价标准。4.学前儿童音乐课程中比较合适使用的二种档案夹评价是什么?答:(1)展示型档案夹评价;(2)评选型档案夹评价。第六章
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编制原理(二)幼儿园音乐教学原理第一节
学前儿童音乐学习所需的技能
综合复习题一、填空题1.学前儿童音乐技能类型有身体动作音乐技能、嗓音表达音乐技能、打击乐器音乐技能、即兴音乐技能 。二、名词解释1.音乐技能答:指对感知到的音乐再现性与表现性做出符合音乐形式特性的表达,即音乐能力。2.技能答:指做身体动作、咽喉肌肉控制、打击乐器的肌肉动作等能力,它们本身与音乐可以毫无关系。
三、简答题1.技能的出场方式有哪些?答:游戏方式;探究方式;角色表演或剧情表演方式;圈舞、对舞方式。
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经验铺垫策略
综合复习题一、填空题1.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运用铺垫手法的两种目的是
为音乐审美经验铺垫、为生活经验本身铺垫。2.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两种铺垫方式是
围绕目的进行铺垫、以综合为视角进行铺垫 。3.以综合为视角进行铺垫的四种方式是
借用语言教学方式的铺垫、借用科学探究方式的铺垫、借用体育活动方式的铺垫、借用其它艺术形式进行铺垫 。二、简答题1.在音乐教学中需要把音乐经验先还原到幼儿原始经验有哪二层意思?答:为音乐审美经验铺垫;为生活经验本身铺垫。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观。答: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过程是学习者的新旧知识反复地、双向交互的过程。只有针对学习者已有经验和兴趣的教学,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有可能是主动、有效、深入的。
幼儿园歌曲教学的一般过程与目标
综合复习题一、简答题1.幼儿歌曲学习的四个阶段是什么?答:掌握歌词阶段;掌握节奏阶段;大致掌握音高轮廓阶段;初具调性感阶段。2.指向拍感目标的歌曲所具有的特点与开始学习这类歌曲时所用的方式是什么?答:特点:歌词本身要么直接指向身体动作要么充满了身体动作提示,只要把歌曲的身体动作做到位歌曲也就会唱了。开始方式:学习这类歌曲是从幼儿跟着老师做动作开始的。3.指向先密后疏节奏型经验目标的歌曲所具有的特点与开始学习这类歌曲时所用的方式是什么?答:特点:是它们的歌词通常都比较深情。开始方式:从幼儿跟着老师做抱拳与伸展手臂的动作开始。4.指向分辨大跨度音高目标的歌曲所具有的特点与开始学习这类歌曲时所用的方式是什么?答:特点:是歌词主题一定是描绘一事或一物,这事与物在空间的高低状态上有强烈的对比效果。开始方式:从幼儿探究歌词所描绘的事物的空间状态开始。5.指向旋律轮廓分辨目标歌曲选择的二种情况与这类歌曲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答:二种情况:情境味道很浓的歌曲;故事性的歌曲。学习方法:围绕着情境表演、故事表演、游戏展开。6.指向力度经验目标的歌曲所具有的特点与开始学习这类歌曲时所用的方式是什么?答:特点:具有强烈的故事效果,而且故事中有力度对比的需要。开始方式:从故事表演开始的。7.指向速度经验目标的歌曲所具有的特点与开始学习这类歌曲时所用的方式是什么?
答:特点:具有强烈的情境效果。开始方式:与情境表演或动作表演紧密不可分。8.指向句子结构经验目标的两类歌曲与学习这两类歌曲时所用的方法是什么?
答:两类歌曲:重复句歌曲与对答句歌曲。方法:重复句的歌曲主要通过模仿方式进行学习;喊答句的歌曲需要布Z劳动情境或对唱情境来让幼儿学习这类歌曲。
9.选择主副歌歌曲的标准与学习主副歌歌曲的方式是什么?答:标准:两段音乐的性质要有一定的对比性,而且比较适合用对比性的身体动作去表达。方式:有身体动作式(歌词包含动作动词的歌曲)、故事表演式(讲故事、看图说话、角色扮演等)、情境表演式(劳动情境、催眠情境、探究情境等)、歌词朗诵式(具有节奏难度的歌曲往往采用)等。
幼儿园器乐曲教学的准备与一般步骤
综合复习题一、简答题1.器乐曲动作意象有哪三种方式?答:(1)依据作品原意进行情节性的动作意象;(2)离开作品原意,进入幼儿能理解的生活情节的动作意象;(3)带有舞蹈意味的无情节的动作意象。2.器乐曲教学的一般步骤是什么?答:(1)用语言简要描述音乐作品的内容主题,提出第一次倾听音乐、观看动作所需要完成的任务。(2)分段倾听与观看,每次倾听与观看前提出需要幼儿关注与完成的任务。(3)幼儿完整地合音乐地进行动作表演。二、音乐材料分析题1.分析“水族馆”的曲式结构与音乐内容主题。答:
曲式结构:
音乐内容主题:小朋友在水族馆先看见鱼儿尾巴打着圈、轻盈地游着;再看见水草由高到低地飘浮;又看见波浪在翻腾或者看见一圈一圈的鱼群;然后看见水中的大泡泡与小泡泡;最后又见水草。
幼儿园集体舞类型与教学一般步骤
综合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邀请舞
a b c d答:是一种找舞伴并与舞伴对舞的集体舞。2.单圈舞答:是全体围成一个圈,以圈为基本队形而进行的集体舞。3.双圈舞答:是全体围成二个圈,以双圈为基本队形而进行的集体舞。4.直列舞答:是指以两直列队形为基本队形的集体舞。
二、简答题1.集体舞教学有哪三阶段?答:(1)基本舞步与手的动作的学习阶段;(2)幼儿边做动作边合音乐的尝试阶段;(3)完整舞蹈阶段。三、论述题1.具体描述单圈舞“彩带”的教学步骤。答:第一阶段:(1)先请幼儿朝带手腕花的方向走八步;(2)请幼儿再朝不带手腕花的方向走八步;(3)两个方向合起来练习;(4)改成走四步;(5)学习手臂上举的向上走动作;(6)学习手臂放下的向后走动作。
第二阶段:(1)请幼儿围成一个大圈,在圈中听老师的口令做动作;(2)合第三阶段:完整合音乐,这时即使幼儿有一些问题也只是语言提示,让幼儿
四、音乐材料分析题1.写出单圈舞“彩带”的动作说明。 音乐;(3)观察幼儿合音乐、保持队形、调整身体使身体舒适等方面的情况。 沉浸于音乐之中不要打断幼儿的舞蹈乐趣。答:全体围成圈,手拉手。A段:第1-4小节、第9-12小节,第17-20小节,右脚起步逆时针方向走四步,特别关照第四步身体转向圈心,脚步调节,准备左脚的起步。第5-8小节、第13-16小节,第21-24小节,左脚起步顺时针方向走四步,特别关照第四步身体转向圈心,脚步调节,准备右脚的起步。B段:第1-4小节、第9-12小节,右脚起步朝圆心走四步。第5-8小节、第13-16小节,右脚起步退回圈中原位。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美学与教育性原理第一节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美学原理
综合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意象答:是由想象力形成的一种形象显现,经由感知、表象到意情统一。二、简答题1.“妈妈用梳子,梳着我的头发;风是树的梳子,梳着树的头发。”这句儿歌的原有形象与意象是什么?答:原有形象:用梳子梳头发。意象:风?梳?树的?头发?。2、简述动作意象的原则。答:(1)把握音乐形式结构,事先画出句段图的原则;(2)动作诠释遵循音乐重复、对比等音乐形式组织手法的原则;(3)动作与音乐句法与非句法形式吻合原则;(4)动作简单原则。3.动作意象的方式有哪些?答:(1)依据作品原意进行情节性的动作意象;(2)离开作品原意,进入幼儿能理解的生活情节的动作意象;(3)带有舞蹈意味的无情节的动作意象;(4)集体舞动作意象。4.简述“瑞典狂想曲”音乐内容的主题。答:A段表现农民扛着劳动工具上田头,接着浇水、松土,然后回家的情境;B段表现禾苗茁壮成长,并与同伴嬉戏、玩耍的情境;A’段又表现农民扛着劳动工具上田头、浇水、松土,然后回家的情境。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教育性原理
综合复习题一、简答题1.能与自我、社会、自然和谐的人所能表现出来的特征是什么?答:与自我和谐的人表现为具有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与社会和谐的人表现为具有合作性、亲社会性,与自然和谐的人表现为爱自然、爱生命。
学前儿童音乐经验(一)节奏
综合复习题一、填空题1.节奏经验的年龄目标有
稳定的节拍、疏密节奏型。2.用不移动与移动动作合拍的五种音乐材料类型是
常规游戏、童谣;动作模仿歌曲;不移动动作与歌词对应的歌曲;移动动作与歌词对应的歌曲;移动动作与歌词对应的游戏。3.节奏与节拍分离的二种音乐材料类型是
童谣与常规游戏;一字一音并具活泼风格的歌曲
。二、简答题1.简述节拍音乐经验获得机制。答:(1)幼儿通过模仿老师的身体动作制作方式来感知拍子。(2)用同样的身体制作方式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表达对拍子的理解。(3)对同一音乐作品通过打击乐制作方式来表达对拍子的理解。2.在语言节奏中让感知节拍教师需要具备的二个条件是什么?答:(1)教师的示范准确并一以贯之;(2)教师的评价准确并一以贯之。3.简述节奏型音乐经验获得机制。答:(1)幼儿通过模仿老师的身体动作制作方式来感知节奏型。(2)用同样的身体制作方式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表达对节奏的理解。(3)对同一音乐作品通过打击乐制作方式来表达对节奏的理解。4.“雨落在草地上,雨落在树上,雨落在房顶上,就不落在我身上。”写出这首童谣的节奏型与节拍。答:节奏型:A xAxcA xAxcA A’A xAxcA A A’A xAxcA xAxcA A’xAxcA xAxcA A xAxcA/
三、论述题1.论述幼儿提炼乐曲节奏型可能使用的四种方法。 节拍: A A A A’A A A A’A A A A’A A A A/答:(1)提炼出节拍,用打击乐演奏出来。(2)提炼出音符简化后的节奏型,即出掉附点、切分等难的音符,只留下四分、八分、二分等简单音符,并组成节奏型。(3)基本上也是提炼节拍,但在延续音上又保留了节奏。(4)完全根据重拍提炼节奏型。
学前儿童音乐经验(二)旋律
综合复习题一、填空题1.旋律经验的年龄目标有 声音的高与低、旋律的上行与下行、旋律的跳进与级进 。2.进行声音的高低感知的三类音乐材料类型是
能让幼儿分辨并模仿的带有声音高低的生活音响材料;内容含有视觉高低形象的歌曲、儿歌;能用高低身体动作表达音的高低的乐曲
。二、简答题1.简述声音高低经验获得机制。答:(1)幼儿通过对空间高低的探究来知觉声音的高低。(2)幼儿通过教师手势的提示来理解声音的上与下。(3)用嗓音模拟生活环境中的高低声音。2.简述旋律轮廓线经验获得机制。答:(1)用身体动作的制作方式来感知旋律的轮廓线。(2)通过嗓音模拟生活环境中的高的声音的方式让幼儿意识到头腔共鸣。(3)头声歌唱。3.简述幼儿对声音高低进行感知与歌唱的特点。答:一方面幼儿对声音高低的辨别需要用音与音之间大的跨度来提醒;另一方面幼儿的歌唱却是从二度、三度开始,幼儿最容易模仿与喜欢唱的音程是二度、三度、四、五度。
学前儿童音乐经验(三)音色
综合复习题一、填空题1.音色经验的年龄目标有
日常音色、打击乐器音色、人声、乐器音色。2.四类日常音色是
生活环境中的音色、自然环境中的音色、动物叫声、机器声音
。3.学习打击乐器音色所用的三类音乐材料是
打击乐器演奏的音响材料;能用打击乐乐器模拟的生活中的声音;即兴创作打击乐作品
。4.学习人声所用的四类音乐材料是
分辨说、唱、悄悄话与喊叫的音响材料;故事;歌曲;用于辨别的音响
。二、简答题1.简述日常音色经验的获得机制。答:(1)运用嗓音、打击乐器、自制乐器来探究日常音色;(2)演唱与打击乐制作相结合。2.简述打击乐器音色经验的获得机制。答:(1)用打击乐器模拟日常生活音色;(2)探索录音中的打击乐声音是如何发出来的,并实践尝试;(3)即兴创作打击乐器作品的演奏。3.简述人的音色经验的获得机制。答:(1)用嗓音模拟日常生活音色;(2)绘声绘色地表演故事中的角色,尤其是需要头声的角色;(3)努力进行头声歌唱。4.简述乐器音色经验的获得机制。答:(1)通过模仿教师身体动作制作方式来感知器乐曲的再现特性,并知道此器乐曲的演奏乐器;(2)即兴创编身体动作表达器乐曲的再现特性。
学前儿童音乐经验(四)速度
综合复习题一、填空题1.速度经验的年龄目标有
快与慢、渐快与渐慢
。二、简答题1.简述速度经验的获得机制。答:(1)通过身体肌肉感来理解速度的各种变化,累积有关音乐速度的经验;(2)通过歌唱、身体动作制作方式体会速度的变化。
学前儿童音乐经验(五)织体
综合复习题一、填空题1.织体经验的年龄目标有
快与慢、渐快与渐慢。2.多声部歌唱的四种音乐材料类型是
唱与说的二声部;轮唱式二声部;第二声部为象声词的二声部;段落结构变化的二声部
。二、简答题1.简述打击乐多声部经验获得机制。答:(1)意识到自己演奏的声音与其他小朋友的声音是不一样的;(2)意识到身体打击的层次。2.简述音层厚薄经验的获得机制。答:(1)在歌唱与打击乐制作活动中分辨出不同的声音;(2)在打击乐演奏活动中意识到乐器种类的加入与退出;(3)用语言表达音层厚薄的表现性。3.简述多声部歌唱经验的获得机制。答:(1)在模仿教师歌唱的过程中学习多声部合作歌唱;(2)在歌唱自己声部时能够听到其它声部的声音。
学前儿童音乐经验(六)力度
综合复习题一、填空题1.力度经验的年龄目标有
重与轻;渐强与渐弱
。二、简答题1.音量表现性的特点是什么?答:强的音量往往传达强烈的情绪情感;中等的音量可以表达温和或深沉的情绪情感;弱的音量可以传达特别安静的心情,孤独单一的情绪情感等。2.用身体动作与嗓音表达轻重的区别是什么?答:幼儿用身体动作表达轻重的情绪状态是高涨与控制;然而在用嗓音表达轻重时,无论是唱重还是唱轻基本的情绪状态是平静的。
学前儿童音乐经验(七)结构
综合复习题一、填空题1.结构经验的年龄目标有
模仿句、重复句、喊答句、主副歌、三段式与回旋式、引子与尾声。2.句子结构学习的三种音乐材料类型是
模仿句、重复句、喊答句
。3.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涉及的曲式有
三段式、回旋式
。二、简答题1.简述句子结构经验的获得机制。答:(1)跟着教师歌唱,理解歌唱时重复句的?回声?状态;(2)在模仿老师歌唱句子的同时,模仿老师的发声;(3)通过歌唱、身体动作制作活动辨认重复句、喊答句。2.副歌的音乐特征是什么?答:与主歌相比具有句式更为规整、旋律更容易上口、节奏更为简单等音乐特征。3.简述曲式经验的获得机制。答:(1)在理解主副歌的前提下,分辨不同情绪或风格的两段乐曲;(2)用不同的身体动作去表现不同的段落;(3)用不同的节奏型与乐器去表现不同的段落。
学前儿童音乐经验(八)风格
综合复习题一、填空题1.风格经验的年龄目标有
摇篮曲、舞曲、进行曲。2.进行曲的音乐特点是
用偶数拍子、节奏鲜明、重拍突出、结构整齐
。3.进行曲的二种类型是 比较优雅的进行曲、比较喧闹的进行曲
。二、简答题1.简述摇篮曲风格经验的获得机制。答:(1)以教师为榜样进行身体摇摆与演唱为感知制作方式;(2)独立地进行身体摇摆与演唱为理解制作方式。2.简述舞曲风格经验的获得机制。答:(1)用不同的摇摆与舞步表达不同风格的舞曲;(2)能在不同的队形中跳集体舞;(3)把身体动作的节奏感迁移到打击乐演奏中去。
美术部分第一章作业:一、名词解释1、美术答:美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占据一定空间、具有可视性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2、美术创作答:美术创作是指依据自身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体验,运用自身掌握的美术语言和方式所进行的从审美意象到艺术形象、情境或意境创造性活动。二、简答题1、简述儿童美术的特点。答:1)时间性与主体性2)审美游戏性3)直觉性2、简述美术创作对儿童发展的意义。答:1)开阔视野,发展儿童创造性的审美能力。2)发展儿童的想象力与思维能力。3)发展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4)发展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儿童全脑功能与一般智慧的发展。5)帮助儿童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3、简述幼儿园艺术教育目标。答:1)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与体验。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4、简述艺术教育课程改革视野中的儿童美术创作的观点。答:1)美术创作是儿童美术教育的范畴。2)美术创作是儿童情感表达的需要。3)美术创作是需要技术支持的。4)美术创作是儿童个性化特征的体现。5)美术创作强调儿童的?创造?。
三、简析题1、简析美术创作对儿童发展的意义。答:(1)开阔视野,发展儿童创造性的审美能力:儿童在美术活动中的创造性表现能力的发展往往是由于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兴趣、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活动所引发的。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美术所特有的吸引人的工具、材料,以及在美术表现中的乐趣与满足,激发了他们美术创作的欲望。美术创作活动中多样化的操作材料,使得儿童在直接操作活动中发现美,激发美感。儿童在想想、画画、做做的愉快情绪中,会引出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促使他们创造性审美能力的发展。儿童美术创作活动的开展要求儿童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与体验,有一定的美术知识与技能支持。在日常生活中,儿童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界的万物,获得关于物体的形与色的经验,了解与积累有关社会现象的体验。结合幼儿园与学校中的美术学习,儿童在获得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可以在生活中运用美术的一些元素表现他们的所知所想,在不知不觉中发展审美的意识与能力。(2)发展儿童的想象力与思维能力:艺术欣赏是艺术作品本身、艺术家的生活和社会背景等与欣赏者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情绪情感等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艺术欣赏过程实际上是欣赏者积极主动的创造过程。研究证明,儿童对抽象作品作出反应的热烈程度,对线条、形状和色彩的感受水平,围绕作品的意象和情感所展开的想象力,是绝大多数成人所不及的。抽象作品为儿童提供了一个不受拘束和自由想象、创造的广阔空间。此外,在美术创作活动中,讨论作品情感,透过作品猜测画家心境和个性特点,给作品起名字等,也有利于儿童想象力和创作能力的发展。(3)发展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美术创作过程中,儿童与美术表现题材、工具材料、美术作品等都需要通过对话的方式进行信息的沟通与交融,它具体涉及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的对话,也包括儿童与美术表现题材、工具材料、美术作品之间的对话等几个方面,无论是那种对话,都要借助语言这一中介来实现。通过这种发自内心的、言之有物的表达,儿童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种发自不仅表现在表述的流畅、长句子的经常出现、各种词语特别是与情绪情感有关的词语的大量运用上,还表现在儿童乐于表达且能自然地将这种能力迁移到其他学科活动和日常交往上。(4)发展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儿童全脑功能与一般智慧的发展:
全脑功能均衡协调发展是完满型人格形成的生理基础。人脑是一个高度组织起来的巨大的系统。由左右两个半球组织而成,两个半球的功能是不对称的。儿童美术活动对全脑功能的开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美术活动主要由右脑半球控制,儿童右脑发育要先于左脑。另一方面,美术活动也是大脑两个半球协同作用的结果。右脑半球在以形象和情感体验的表达为特点的儿童美术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儿童在左右脑协同工作的美术活动中,可以整合他们的各种知识与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及思维的开拓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于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好处。美术活动中又有许多操作性活动,视觉、听觉、触觉的信息刺激与反馈的双重作用,使得儿童手、眼、脑的协同活动能力得到发展。(5)帮助儿童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儿童在感受力、领悟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的良好发展,有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归根结底是由艺术的无错特点以及它给儿童提供的巨大的想象和创造空间所带来的。儿童可以通过美术创作表达自己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意见,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儿童作品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并予以及时、适当的引导。美术创作为儿童提供了一种宣泄情绪的通道,为教师、家长了解儿童提供了方便,也为引导儿童将消极情绪体验转换为积极情绪体验提供了可能。这也是美术本身的审美特质的体现。2、简要说明你对幼儿园艺术教育教育目标的理解?答:幼儿园艺术教育目标体现了通过艺术教育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感、体现成就感,艺术活动是幼儿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幼儿艺术活动是精神创造活动三个方面的基本思想与原则。幼儿园课程是以领域课程的形式呈现的,艺术教育领域目标可以理解为美术教育目标与音乐教育目标两个层面的内容。从美术教育目标的层面理解,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选择是开放的,可以涉及环境、生活、艺术多维度的美的内容;美术教育需要关注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状态,需呀注重美术学习范围的创建;儿童美术技能学习与美术创作之间是互为支持的关系,学习技能是为更好地进行美术创作服务,美术创作同时也会对美术技能学习提出进一步的要求。第二章作业:一、简答题1、 简述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四个阶段。答: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四个阶段是:1)涂鸦期
3)概念画期
4)写实期2、简述儿童手工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答:儿童手工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是:1)无目的活动期
2)基本形状期
3)样式化期3、简述儿童美术欣赏能力发展的四个阶段。答:儿童美术欣赏能力发展的四个阶段是:1)婴儿的感知期(0―2岁)2)符号的认识期(2―7岁)3)?写实主义?的高峰期(7―9岁)4)?写实主义?高峰的衰退和审美感受性的出现期(9―13岁)4、简述儿童美术创作的三个阶段。答:儿童美术创作的三个阶段是:1)信息获取
2)视觉转化
3)表现输出5、简述儿童在象征期时,色彩认知与运用方面的特点。答:从色彩上看,这时期儿童的辨色能力提高很快,对颜色开始有了自己的喜好。他们对红色、黄色等波长较长的温暖色比较喜爱,而对波长较短的冷色,如蓝色、紫色等不太喜爱。他们用喜爱的颜色来描绘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把自己认为不好看的颜色涂在自己不喜欢或可有可无的事物上。画面上的色彩种类在增多,但缺乏色彩的协调。涂色逐渐由无序、不均匀向方向一致、均匀发展。6、简述儿童在涂鸦期发展的几个阶段。答:儿童在涂鸦发展的几个阶段是:1)未分化的?涂鸦?
2)有控制的?涂鸦?
3)圆形?涂鸦?4)命名?涂鸦?二、简析题1、请结合儿童美术创作阶段理论,谈谈应该怎样开展儿童美术创作教学。答:美术创作中的?教?意指学校美术教学应该为儿童提供美术知识、技能、习惯与态度养成策略等方面的支持。作为?教?的主体,教师应该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等问题。首先,教师应该明确自身在学校美术教学中的身份。在实践中,要让儿童的内在能量释放出来,让他们在活动中真正?活?起来,从原有的静听模式中走出来,建构积极、有效的多向互动。不仅要把儿童看做对象、主体,还要把儿童看做教学资源的重要生成者。作为学校美术教师,其工作价值取向应该是致力于借助美术手段激活儿童内在的表现与创作动机,促使儿童从可能的主体转向现实的主体。教师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儿童适合的技能支持,对儿童美术创作顺利展开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儿童美术创作所需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包括色彩、造型、构图与构思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又与儿童所处的年龄阶段相关联。对不同能力与年龄阶段的儿童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教授方式是有区别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在美术学习能力与美术学习的需要上有明显差异,教师的?教?如能在儿童需要的时候发生,儿童主动学习的动机就容易诱发,学习效率会大大提升。教师学习、了解儿童美术学习的可能,依据美术学科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美术创作教学就显得很有现实意义。2、简要分析儿童美术创作教学中“教”、“学”、“用”三者之间的关系。答:运用所掌握的美术表现技巧、知识表现自己所思、所想的过程是儿童美术创作的本质特征。对儿童进行美术表现需要怎样的美术技能、知识,应该怎样教授儿童所需的美术技能、知识,儿童学了有什么用以及儿童是怎样学习美术技能、知识等问题的回答体现了对儿童美术创作中教师的教、儿童的学与用的关注。理性考察儿童美术教学中?教?、?学?、?用?三者的逻辑关系,是儿童美术创作的基本要求。教与学是辩证的对立与统一关系,既有美术知识与技能层面的教学,也有学习态度与规范方面的教学,要研究?教?,也要研究儿童的?学?。自主性的美术创作行为发生在儿童美术教学的理想追求。美术的?教?与?学?应以?用?为目的,?用?要以?教?与?学?为依托。第三章作业:一、名词解释1、艺术无错原则答:艺术无错原则旨在明确儿童美术创作要追求创造的自由与变化。美术创作没有绝对的规则与是非对错。2、个体差异原则答:个体差异原则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儿童,让课堂充满生气。改变一般传统美术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时间不是听教师讲,就是听教师一问一答的被动式?听?讲的局面。教师要为儿童积极参与美术表现活动提供广泛的可能。3、审美性原则答:审美性原则是由美术的学科性质、儿童审美心理特征所决定的。审美性原则的基本内涵是指教师在引领儿童美术创作时,要遵从美术学科的特性,了解儿童的审美心理特征。4、体验优先原则答:体验优先原则强调儿童创作应基于儿童的生活、儿童的体验,追求创作的生命意义。儿童通过实际行动获得体验,或通过角色游戏等虚拟获得获得体验,往往会给儿童带来认知或情感上的满足与冲击,加上成人合适地引导与评价,他们的内部动机轻易被激活,进而激发并强化学习的兴趣与探究的欲望。5、在“关系”中学习答:美术创作过程中涉及不同维度的多种?关系?的构建与运用,诸如美术知识、技能与儿童内心体验的?关系?,美术各个表现要素之间的?关系?,儿童内心体验与环境的?关系?等。美术表现基点的寻找可以帮助儿童在?关系?的范畴中学习与运用美术创作的知识、技能,以提升美术创作的效益。6、尝试错误答:尝试错误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来的。他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形成一定的?刺激――反应联结?,而这种联结主要又是通过试误建立的,即在重复的尝试中,错误的反应逐渐被摒弃,正确的反应则不断得到加强,直至最后形成固定的?刺激――反应联结?。7、联想与迁移答:联想与迁移是儿童美术创作教学的重要引导方法。联想是指由某物或者某种情景想到与之有关联的某物或者某种情景,比如由白色联想到茉莉花的香味,而由桃红联想到桃花的香味;看到水想到了船;看到了大海的图片,想到了到海边游玩的情景等。迁移是指以前的学习对以后学习的影响。儿童美术创作中的迁移是指旧的美术知识、技能对学习新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影响,与联想有所不同。8、多维示范答:多维示范是指在儿童美术创作教学中,教师为儿童提供多维度的范例刺激,以促成儿童美术创作基本能力的养成。多维示范包含了示范方法的多维与范例的多维两个方面。9、命题式儿童美术创作答:命题式儿童美术创作是指教师根据儿童的能力、兴趣以及美术学习的需要,提出创作主题与要求,儿童按照创作主题与要求完成美术创作。命题式美术创作是儿童美术创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其作用在于帮助儿童学习诸如造型、构图、用色、构思等美术的形式语言。10、意愿式儿童美术创作答:意愿式儿童美术创作是指儿童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由自己独立确定美术创作的主题和内容,运用所掌握的美术知识与技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愿望的美术创作形式。二、简答题1、简述美术欣赏四个基本环节。答:美术欣赏的四个基本环节是:描述阶段、形式阶段、解释阶段、评价阶段2、简述美术创作的意义。答:美术创作的意义是:1)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2)形成必要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态度;3)构建美术创作氛围,诱发创作冲动;3、简述儿童美术创作方法。答:儿童美术创作的方法有:1)在?关系?中学习;2)尝试错误;3)联想与迁移;4)多维示范;4、简述示范的方法。答:示范的方法有:原形示范、正反例示范、发散性示范、变化示例数量、示范恰当的行为五个方面。5、简述幼儿园美术教学的三种主要形式。答:幼儿园美术教学的三种主要形式是:1)命题式儿童美术创作;2)意愿式儿童美术创作;3)命题式儿童美术创作与意愿式儿童美术创作的关联;三、简析题1、简要分析尝试与直接教授相结合的美术技能教学过程设计与直接教授的美术技能教学过程设计的异同。答:不同点:尝试与直接教授结合的美术技能教学过程设计的优点在于教师为儿童提供体验的机会,鼓励儿童在没有习得必要的美术技能前大胆尝试。儿童切身体验问题的发生刺激儿童对美术技能学习的兴趣。而直接教授的美术技能教学过程相对更注重儿童原有美术知识、技能与新学美术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结,比较多地用于儿童已有相关美术知识、技能基础的美术技能教学当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儿童的反馈,了解需求,注重互动关系的构建。相同点:都是为美术教学的具体开展、计划制定提供较为科学的模本。 2、试分析儿童美术创作的艺术无错原则基本内涵。答:艺术无错原则旨在明确儿童美术创作要追求创造的自由与变化。美术创作没有绝对的规则与是非对错。个体在面对同一个美术作品时,所获取的视觉印象以及相关的视觉心理的反应是有很大差异的,这反映了美术的生理特征。美术作为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直觉的,也是感性的,适合传达情感、情调、情态,这就是美术的情感特性。当然,离开了儿童所处的社会与生活环境探讨美术的生理性与情感性,是没有意义的。由此可知,儿童美术创作是一个形式感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性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综合效应的过程,这就决定了艺术创作过程与艺术作品的多样性特征。倡导艺术无错,意味着为儿童创造自由的艺术表现空间,意味着为儿童的多元艺术发展创造条件。对教师而言,意味着要学习从儿童生命的视角欣赏儿童的美术创作,简单临摹的教学方法有待改进,要思考儿童美术创作需要哪些基本元素与技能以及如何引导儿童学习掌握这些元素与技能并能自主运用。3、试分析儿童美术创作的审美性原则基本内涵。答:审美性原则是由美术的学科性质、儿童审美心理特征所决定的。审美性原则的基本内涵是指教师在引领儿童美术创作时,要遵从美术学科的特性,了解儿童的审美心理特征。美术有审美、教育、认识、娱乐等功能,而教育、认知、娱乐等功能均以美术的审美性为核心展开。美术的任何一种特殊的功能意义必定要以美术的审美本质为中介。美术的审美特性很大意义体现在以直观的形式体现出审美效果,如形状大小、色彩的明暗在视觉上产生的对称感、平衡感,线条、色彩、形状的疏密、曲直、明暗、鲜浊所产生的节奏感,色调的统一与变化、空间的远近距离、姿态的动静所产生的和谐感,形象的象征性与夸张性等。儿童审美心理结构主要包含审美认知与审美情感体验两个部分。两者是一个相互联系、交叉的统一体。儿童的审美感知发展有它的阶段性,许多美术教育家与儿童心理学家把儿童审美感知发展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审美性原则的提出意味着儿童美术创作辅导应该依据儿童审美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征,在儿童审美发展的原有基础上进行有益地提升。儿童美术创作是儿童依据自身的能力进行审美想象与创作的过程,美术本身是儿童创作的一种手段或者形式。教师需要思考的是寻求适合特定儿童需要的美术表现形式,充分动员儿童个体审美感知与审美情感,高效地表现审美想象。审美性原则要求美术教学与辅导要体现美术学科的特点,帮助儿童形成一些简单的审美概念,建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儿童个性的健全与完善。儿童的认知特点,特别是审美特点,应该作为教师辅导的根本性依据。4、试分析命题式儿童美术创作与意愿式儿童美术创作的关联。答:命题式与意愿式儿童美术创作应是互为支持的关系。命题式儿童美术创作关注的是?什么?、?怎样?以及?应该怎样?的问题,对儿童来讲更偏重于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教师监控程度较高。而意愿式美术创作需要有很好的命题式美术创作作为铺垫,它所关注的是儿童是否乐于主动发生美术创作行动,创作行动的自主性如何,作品是否有独特性等问题。儿童参与意愿式美术创作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他们对教师教学的投入水平,可以说两种类型的儿童美术创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般来说年龄小的儿童以命题式美术创作为主,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可以逐步增加意愿式美术创作。意愿式美术创作对儿童个体的能力、创作意识以及独立创作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四、实践分析题1、请举例说明儿童美术创作引导中在“关系”中学习的方法运用。答:美术创作过程中涉及不同维度的多种?关系?的构建与运用,诸如美术知识、技能与儿童内心体验的?关系?,美术各个表现要素之间的?关系?儿童内心体验与环境的?关系?等。美术表现基点的寻找可以帮助儿童在?关系?的范畴中学习与运用美术创作的知识、技能,以提升美术创作的效益。在?关系?中学习、领悟美术学科中诸如点、线、形状、形态、色彩等要素之间的关联,可以帮助儿童获得运用美术技法的意识与能力。以动物、人物造型以及动态教学为例,比如引导儿童学画小鸡,一般是在两个大小不一的圆组合的基础上添加嘴巴、翅膀、脚以及相关的背景物。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如果以两个圆的相互关系为表现基点引导儿童感受,在同样两个圆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很多变化,对儿童学习兴趣的诱发与学习效率的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可以给予儿童处理画小鸡所用的两个圆的关系的示范。如告之先画的大圆为小鸡的身体,后画小圆为小鸡的脑袋;然后结合示范告之小圆与大圆的两种关系,即:小圆可以画在大圆的外面,但必须与大圆的圆周相连;小圆也可以画在大圆的里面;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物件的添加。这样一来,儿童创作出来的小鸡就会比较生动与多样。在理解?关系?的基点上学习造型,这一点在教师的教学中得以延续的话,儿童在美术创作中处理关系的意识与能力就会得到加强。画鸡可以这样教,画人、牛、猫、狗等同样也可以这样教。2、请举例说明儿童美术创作引导中尝试错误的方法运用。答:儿童美术创作中的尝试错误是指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给予儿童自由体验式的尝试机会,以获取有关美术学习或者美术表现的?困难?与?问题?经验的引导策略。尝试错误策略运用要谨慎。教师需要主动观察,及时帮助儿童有针对性地梳理美术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结合他们的感受予以辅导,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儿童美术创作中的尝试错误可以指向美术表达,也可以指向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如儿童知道家里冰箱的结构与储存的食物,他在画冰箱时,会先把冰箱里面的食物画好,然后很认真地用油画棒把食物覆盖,说是要把门关好。他把知道的东西通过美术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得到满足。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在不断地与外界的人、事、无的交互过程中,逐渐修正自己的审美观点、行为,在表现关着的冰箱时就不再画里面的物品了。儿童的这种表达方式很珍贵,这种?错误?是需要容忍的,解决的最好的方式就是理解与等待。又如,在儿童对水粉材料的特性还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设Z水粉写生的情景,搭建水果与蔬菜的水粉写生台,在简单告诉儿童水粉写生的任务以及材料的类别、名称后,请儿童大胆运用写生的方式描绘水果与蔬菜。在写生过程中,儿童可能会发现?红?颜料不红、画面脏了、颜料会流下来等问题,教师可以在儿童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开展讨论式的讲解,这种基于儿童?错误?的帮助可以更好地引起儿童美术学习的热情,也能提高儿童在美术创作时的自我监控能力并培养儿童审美思维的批判性。3、请举例说明儿童美术创作引导中联想与迁移的方法运用。答:联想是指由某物或者某种情景想到与之相关联的某物或者某种情景,比如由白色联想到茉莉花的香味,而由桃红联想到桃花的香味;看到水,想到了船;看到了大海的图片想到了到海边游玩的情景等。儿童联想能力与意识的养成需要教师、家长支持。经常有意识地借助或者创设一定的情景,引发儿童的兴趣,开阔他们的思路,通过一个个可以引发联想的问题,诱发儿童的想象,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比如看看天上的白云、地上的落叶、河滩的石头、树干上的疤痕等,进行物象的联想;也可以设计一些主题,引导儿童设计不同的内容、情节,或者根据同一内容设计不同的造型、构图与构思;还有可以指定某种特定的形式加以改造,塑造不同形体等。儿童迁移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在传授美术知识、技能时,要关注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归类。在学习新的美术知识与技能时,应该引导儿童回顾相关联的、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帮助儿童在新旧美术知识与技能间建立联系。当然提供给儿童自主运用美术知识、技能的机会也很重要。比如,儿童已经掌握了描绘猫的动态的知识,即先画猫的脑袋,然后画身体,身体只要与脑袋相连,可以画在脑袋四周的任意一个位Z。教师引导儿童描绘狗或者其他动物的时候,这个方法就可以运用了,其他也就是不同动物之间的细节上的差异二楼。第五章作业:一、名词解释1、线描画答:儿童线描画是一种以线为最基本表现手法的儿童绘画形式。在儿童线描画中,线条是最有生命力的元素。2、油画棒画答:油画棒是一种棒形画材,由颜料、油、蜡的特殊混合物制作而成,油画棒的手感细腻、滑爽、铺展性好,而且叠色、混色性能优异,不仅能充分展现油画效果,还能在儿童创作的过程中充分展示儿童随心所欲的创作天性。3、水粉画答:水粉画是用水调和粉质颜料来作画的一种绘画形式,它和水彩画类似,但它在同样用水调和的基础上,没有水彩画透明;它和油画类似,表现力强,有较强的覆盖能力,但水粉画是用水作为媒介的,因此比较油画颜料有很大的干湿变化。4、水彩笔画答:水彩笔画是一种用水彩笔直接在纸上作画的绘画形式。水彩笔用透明染料制成,色彩鲜艳,轻盈明快,很有吸引力。5、中国画答:中国画简称?国画?,也叫?水墨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绘画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美术领域中独树一[的绘画体系。6、刮画答:刮画是一种很奇妙的绘画游戏。在黑黑的纸上,按照创意随意地在画纸上刮画,瞬间就像魔术般地刮出五彩缤纷的画面,完成的作品犹如民间的蜡染,具有一种朴实的美感。7、版画答:版画是一种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审美价值的画种。版画不同于一般的绘画,是画者按照自己的构图、制版、印刷等步骤来完成的美术创作。8、装饰画答:装饰画是指运用一定的装饰手法对具体的对象进行再造、组构,创造出富于装饰美的艺术形式,是?将自然物象加以规则地变形加工后用于装饰的画?。9、综合材料绘画答:综合材料绘画是把各种材料媒介通过剪切、拼贴等方式运用在静态的美术创作中,使不同种类的材料特质在对比中得到更好的凸显,创造出新的审美形象。二、简答题1、简述写实类线描画的创作建议。答:1)写实类儿童线描画创作可以从写生入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2)写实类儿童线描画创作可以从画身边亲人入手。3)风景也是写实类线描创作的主要题材之一。2、简述装饰画的创作建议。答:1)儿童装饰画教学要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2)装饰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3、简述综合材料绘画创作步骤。答:1)在知道儿童进行综合材料绘画创作的时候,可以先确定一个主题,如创作树的主题。然后让儿童自己去收集可以创作的材料:如树皮、树叶、纸片、锡箔纸、卡纸、塑料皮、报纸、照片等,让儿童用这些材料围绕主题开始创作。2)综合材料绘画创作的特点是即兴、联想、想象、创造。3)材料的对比。材料有软硬、粗糙光滑、凹凸、纹理变化之分。第六章作业:一、名词解释1、木艺答:木艺创作是以木材的边角料、枯树枝为主要材料,利用一些枯叶、果实、树皮、铜丝、铁丝、麻绳等辅助物,用锯、钉、黏合、修、劈、削、磨等技法进行创造性组合物体的活动。2、石玩答:石玩创作是以石头为主要材料,辅以铁丝、毛线、小木块等小型材料,用黏合剂固定,经过修饰,赋予石头灵性,创作出各种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的一种活动。3、沙画答:沙画是以沙子为材料,运用不同手法进行创作的一种绘画形式。4、绳结答:绳结是我国古老的文化艺术,绳结一般以红色为主色调,品种繁多,如挂件、香袋等,以玉石、小饰物等物巧妙融于其中,别具一格,多寓意?喜庆、吉祥?。5、泥塑答:泥塑是以泥土、软陶、面泥等为基本材料,借助一些辅助工具,运用揉、搓、捏、粘等基本技巧进行的立体塑造活动。6、布艺答:布艺创作是儿童对布头进行艺术加工、创造的过程。7、纸塑答:纸塑是一门独立的雕塑体系,具有古老的传统技法、鲜明的民族特点、独特的造型手段。纸塑通常分为纸的干塑与湿塑两种。二、简答题1、简述木艺创作的指导要点。答:1)儿童的创意想象需要一定的技能与生活经验支撑。2)根据难易程度把木艺创作内容分成几个阶段或者几个类型。3)在自主性木艺创作活动中,一定要与儿童共同商议制订活动规则。4)引导儿童根据自己要创作的物品进行分解,然后寻找相应的材料与辅助物品,再参照图示或者图片进行制作。5)在指导的过程中会有不断生发的问题,教师要仔细观察,适时介入,个别指导。2、简述石玩活动的指导要点。答:1)石玩活动要有一个基本的创作方向。2)注重单个作品的后续组合与创新。3)注重石玩创作后的延伸性活动。4)教师应掌握石头的具体特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及接受能力,进行科学、合理指导。5)创作上,变简单模仿为大胆创作。6)制作上,边?乱涂乱抹?为有效控制。3、简述沙画的指导要点。答:1)教师需要根据儿童沙画操作台的实际大小,决定实际参加活动的人数。2)在活动开展初期,应培养儿童良好的活动习惯,如操作材料的使用、摆放、整理等。3)教师可以根据沙画创作活动的需要,引导儿童收集有用的生活材料,用于沙画创作。4)由于沙画作品的流动性和易变性,作品很难保留。在作品的评价上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作品现场评价、作品保留评价、现场演示评价。4、简述绳结活动的指导要点。答:1)引导儿童根据自身的喜好或者编织绳结的能力,确定要制作什么编织成品,然后可以参照图示开始编织,结的长短依据编织物品的需要自己设定。2)引导儿童根据自身的意愿,创造性地将各种绳结相互组合,再加上一些辅助材料,创造各种不同的挂件和饰品,也可以将儿童作品用作幼儿园、学校环境的装饰。3)在儿童自主性美工活动区域中,教师需要把各种结按照编织的难易程度分成几个阶段,分别呈现不同阶段的各种结的编织图示,以便儿童自主学习。4)教师在指导儿童学习编织各种绳结时,帮助儿童学会看懂图示,理解图示与实际操作的对应关系是学习的难点。5)儿童学习绳结创作时的难点是如何根据编织的绳结和辅助材料创造性地组合编织成品。5、简述布贴画制作步骤。答:完成一幅布贴画作品,共分为四个步骤:设计、制作纸样、剪裁和拼贴。6、简述布艺小制作的基本步骤。答:布艺小制作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画纸样、裁剪、缝合和塞填充物、缝合返口。第七章作业:1、色相答: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2、色彩构成答:色彩构成是指通过色彩造型教育(设计)来促进儿童创造力和表现力的提高。色彩构成就是将几个单一的色彩要素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其构成原理主要包括统一、均衡、变化、秩序、强调、节奏、反复等。3、色彩情感答:色彩运用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情感。色彩本身无所谓情感,情感只发生在人与色彩之间的色彩联想和心理感应中。如红色令人联想到太阳、火焰、节日,于是便产生热烈、温暖、喜庆、欢乐的情感。4、色彩认知答:色彩认知就是理解色彩的功能和作用,了解周围环境和外部世界,拓宽知识面的过程。5、色彩游戏答:色彩游戏是指在画面上利用不同物质材料、使用不同工具和技法进行色彩创作,形成纹理效果的过程。二、简答题1、简述色彩教育的四个纬度。答:色彩教育的四个维度是:色彩认知、色彩联想、色彩情感、色彩构成。 色彩实验活2、动的教学意义。答:1)色彩实验是儿童的科学实践工厂。2)色彩实验的指导过程是动态变化的。3)色彩实验的教育功能因材而异。4)色彩实验活动能使环境创设的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元化。5)色彩实验活动能让儿童的参与性、独立性更强。3、色彩实验活动对儿童发展的意义。答:1)有效提高对色彩科学使用的兴趣。2)有效提高儿童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3)能丰富儿童的知识面,让他们了解一定的科学原理和色彩知识。4)把色彩实验中获得的经验更好地运用到美术创作中去。
第十章作业:一、名词解释1、美术作品评价答:美术作品评价主要指针对儿童美术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教师通过评价能了解儿童当前的美术能力水平和美术活动过程中的身心发展水平,如表现力、智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2、美术作评赏析答:美术作品赏析是一种较为简单、直观、易行的评价方式。教室通过对同年龄段的不同儿童的作品进行横向比较,能发现儿童美术创作的一般特征和个体差异;通过对同一儿童的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持续的收集和评价,可以分析出该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情况。二、简答题1、儿童美术作品评价的标准。答:1)作品是否在其发展阶段中有足够的表现。2)技巧是否足以表现。3)技巧是否儿童作品的一部分。4)完成作品表现的努力程度是怎样的5)作品细节单独部分的意义6)作品单独部分在环境中的意义7)儿童遵循一种表现方式的程度如何8)任何改变对作品意义的扰乱程度如何。2、儿童美术作评赏析的基本原则。答:1)适龄性2)题材性3)创造性4)艺术性三、简要分析题试分析儿童美术作品评价与赏析的区别。答:儿童美术作品评价主要指针对儿童美术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教师通过评价能了解儿童当前的美术能力水平和美术活动过程中的身心发展水平,如表现力、智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评价结果,教师可以总结儿童美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反思教学活动中活动设计、组织、指导的效果,为进一步的美术教育和指导提供依据。而儿童美术作品赏析是一种较为简单、直观、易行的评价方法。教师通过对同年龄的不同儿童的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持续的收集和评价,可以分析出该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情况。相比较而言,儿童美术作品评价更为规范化,有具体、客观的评价标准,是对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侧重于对儿童感受和思维能力的评价;而儿童美术作品赏析是结合具体的作品分类,侧重于创造表现能力的评价,主要从美术创作的角度对作品的内容、形式(如构图、造型、色彩、材料和技法等)等进行具体的作品分析。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儿童美术作品评价与赏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儿童美术是一种艺术创作,没有对错之分,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应该把作品评价与赏析相结合,让儿童参与评价,把自评和互评相结合,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四、实践分析题请对如下作品进行赏析。
图1:喝醉酒的爸爸/谷虚怀/6岁
图2:叔叔给我们盖新楼/李冠群/6岁
答:图1――这幅图充满了童真与野性的趣味,杂乱的线条和对比强烈的色彩都传递着?爸爸喝醉了?这个信息。红色能给人兴奋、刺激的视觉感受,用在这里更生动地描绘出爸爸醉酒后满脸通红的样子。图2――儿童对建筑工人盖房子的场景饶有兴趣,于是用绘画的方式把这个令他印象深刻的场景记录下来。在空间处理上,呈现出低龄段儿童无遮挡关系的开放式的排列方法,表现了繁忙热闹的工地劳动的景象。虽然表现技法很稚拙,但富有动感的形象透出勃勃的生机。
上一篇: 下一篇: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防晒日本安耐晒代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