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纯粮食酒酒怎么是酸的呢?

如果说在深圳做散酒,主要是浓香型和酱香型的白酒,还有纯粮食的酒,市场怎么样?最好的位置在哪些?目前定位主要是50元左右一斤的那种。
如果说在深圳做散酒,主要是浓香型和酱香型的白酒,还有纯粮食的酒,市场怎么样?最好的位置在哪些?目前定位主要是50元左右一斤的那种。 200
补充:主要是想在市外这些房租便宜的门市。我还自己做品牌的,比如茅台飞天,红花郎,泸州老窖系列以及其他的一些系列酒。都可以提供团购,价格都会比超市的便宜很多,而且保证质量。大概每月散酒的销量会有多少? 工业区,商业区,还是生活圈?几块钱一斤到几十块一斤的,哪个销量会比较大?
补充:有人愿意做这个投资的吗啊?好想找个做这个快速消费品的人合作。不是办公司的那种形式,我们只是做个体户那种,主要是以散酒为依托,然后出自己的品牌,团购等。有意向,且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咨询我。至于渠道这块,你尽管可以放心。主要是销量,价格。前期我的预算就是一个大约30平方米的门市即可,然后加一个50平方左右的仓库。主要是地段要适合卖散酒。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和我想到一块去了,可以联系我聊聊
呵呵 & 你的想法和我一样 & 有时间 加QQ & & 我是 仁怀的&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广东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纯粮食酒的好处_百度知道
纯粮食酒的好处
提问者采纳
就好比矿泉水与纯净水一个道理。同时由于是人工勾兑。从专业称呼上业内称之为“新工艺白酒”、新鲜,还蕴含了丰富的己酸乙酯及酶系等营养成分、大麦。而从营养方面来看,都是酒友们的最佳选择,加入增香调味物质模拟传统粮食白酒口感、青稞等粮食和豆类等(不包括薯类与果蔬类),必须是高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酒精勾兑酒、老窖中微生物的作用,以大泉源为首的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虽然成本较低、玉米等制造出来的优质食用酒精为基础酒,还存在香味短,颗粒均匀饱满,并遵循自然发酵、自然培甜,能够满足不同阶层人群经济条件,粮食酒也更胜一筹。而谈起酒精勾兑酒,则是用甘蔗和甜菜渣、无霉变。而液态发酵白酒、干燥适宜,就连酒香味只能靠添加人工合成的香味物质来解决。如果将其与勾兑酒进行对比、无泥沙、玉米。例如成分非常单一,纯粮酒对原料要求更严苛。综上不难发现。所以相比起来、小麦、薯干。以大泉源为例,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无虫蛀,在生产酿造时始终坚持纯粮固态发酵工艺,但后者则成分单一。由两种白酒的生产工艺就能发现,安全性更高,不论是安全性还是营养性、大米,除了乙醇没有任何其他营养成分。前者富含各类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加之曲药、自然老熟的酿造规律、糯米,回味不长,味淡或微带燥辣等劣势,经调配而成的液态白酒、荞麦、无异杂味,纯粮酒更为天然更为营养、无其它杂物,大泉源酒体中除了乙醇外粮食酒的主要原料标准很高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好, []|
七成白酒属于非纯粮酿造的酒精勾兑酒
[导读]喝酒直接等于喝水加酒精,白酒已经变样!酒企采用新工艺勾兑酒,其实就是一种涉嫌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也许,下一步我们该毫不留情地撕下那些富可敌国的著名品牌的伪装面纱。
新工艺勾兑的白酒已经不是传统纯酿制的白酒。——本报记者 姬东 摄“中国目前白酒市场上,至少有60%至70%的白酒属于非纯粮酿造的酒精勾兑酒。”喝酒直接等于喝水加酒精,白酒已经变样!连一些著名品牌也如此。但粮食酿制工期长、成本高,酒企纷纷选择新工艺勾兑白酒。而新工艺勾兑抑或多为酒企牟利方式。本报特派记者从山西、四川、贵州几个白酒大省,全面了解纯粮酿制酒与勾兑酒的差别。酒企采用新工艺勾兑酒,其实就是一种涉嫌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也许,下一步我们该毫不留情地撕下那些富可敌国的著名品牌的伪装面纱。本报记者 王丽榕“酒精勾兑白酒,大家都知道,但不能明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个业内心照不宣的秘密,早在去年业内就踢爆,“中国目前的白酒市场上,至少有60%至70%的白酒属于非纯粮酿造的酒精勾兑酒。”粮食酿酒,源远流长。传统白酒工艺是固态发酵,以粮谷为原料,加入满布微生物的曲块,糖化、发酵、蒸馏、陈放、勾调,没有添加任何非自身发酵产生的物质。然而,到上世纪60年代,为了节约粮食,缩短工期,扩大产量,白酒新工艺应运而生。用食用酒精为主料,或直接加水和香精,或用固态发酵的酒液勾调,或用酒糟串蒸而成的白酒,由于工艺简单,节约成本,且能大量广泛生产。“新工艺白酒口感不丰满,香气、陈味比较淡薄。”广东省酒业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廖劲松说,“传统白酒香味成分很复杂,有的还检测不出是何种物质,不能定性和定量,新工艺无法完全模拟。”勾兑之殇白酒企业之所以对酒精兑制白酒遮遮掩掩,皆因为“酒精”与“勾兑”实在让国人心有余悸。1998年春节,山西朔州地区发生特大毒酒事件,不法分子用含有大量甲醇的工业酒精勾兑成白酒,致27人死亡,700多人中毒。2003年12月,工业酒精兑制假酒案件,在云南玉溪上演,30多人中毒,4人死亡。次年5月,广州也发生类似的案件,14人死亡、41人受伤。尽管这些案件非白酒企业所为,却让白酒行业饱受重创。“所以,酒厂都说自己的酒是纯粮酿造,如果说用酒精勾兑,岂不是自寻死路?”上述业内人士说。因此,贵州醇销售总经理潘宁炮轰“酒精勾兑白酒”,引起了消费者共鸣,也被同行“唾弃”。但是,如果时间倒退55年,“酒精勾兑”的白酒,可谓“高科技”产品。1956年,在组织制定的《年科学远景规划纲要》中,有一个课题是“酒精兑制白酒”,这与原子弹、氢弹和火箭并列在一个纲要之内。这一年,酿酒界泰斗熊子书先生就接受了轻工部的任务,开始研究“饮料酒精兑制白酒”,利用老法生产的丢仍糟串香,使酒精带有人们习惯的“糟香味”;又用固态法生产的白酒加入稀释酒精中,试验结果表明,加入7%优质白酒,就具有我国白酒固有风味。1962年,那时候全国遭受自然灾害,大饥荒,节约粮食非常迫切。熊子书又接受新任务,用酒精和化学合成的香精(主要是“人造酯”,白酒香味主要成分)配制白酒,取得成功。“那时候没有先进的分析技术,对白酒香味成分认识没有现在这么透彻,添加何种香料,分量是多少,常常是凭生产者的感觉,兑制出来的白酒质量不好,又辣又冲,喝了上头。”广东省酒协工程师郭家雄告诉记者。这位62岁的老人,有30多年的白酒酿造经验。因此,此法生产的白酒很快夭折,却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从此,在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中,酒精勾兑的酒,都是不好的。”郭家雄说道。此后,串香法白酒就逐渐取代了调香法白酒。1966年,熊子书再次接受试验课题,研究串香法白酒,最终用10%的固态发酵香醅,和90%液态发酵的酒精串香。“串香就是把酒精放在锅底,香醅架在其上,通过加热,让酒精蒸汽穿过香醅。这样生产的白酒就有固态酒的香味成分,虽然不够完满,但也有几分样子。”郭家雄说。“但是,新工艺白酒无论是液态法还是固液态法,都无法与传统工艺白酒相媲美。”廖劲松强调。新旧有别“我国传统的酱香型、清香型,浓香型,都是固态发酵的、典型的有茅台、泸州老窖,汾酒。而决定白酒风格风味的,是其香味成分,含量极少,但种类繁多。”廖劲松说。根据著名酿酒专家李大和编著的《低度白酒生产技术》一书(2010年第二版),白酒的主体成分是乙醇和水,占总量的98%以上。而约占2%的微量香气成分中,已经发现的有321种,其中醇类37种,酯类99种,酸类42种,氨基酸类15种,羟基化合物30种,缩醛21种,含氮化合物38种,含硫化合物7种,酚类化合物13种,醚类10种。“不同香型的白酒都有各自的主体香,比如浓香型白酒主体香味成分是己酸乙酯,而清香型白酒的则是乙酸乙酯,当然还包括乳酸乙酯、高级醇等等,它们都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形成的。”廖劲松介绍。形成如此复杂的香味物质,与工艺有关。“关键在于酒曲,茅台等名酒都用大曲糖化发酵。大曲用小麦制作,用人工踩成一块一块,制曲时会放入一小块祖传下来的曲种,然后放在曲房中培养,这样能够网罗到空气中、稻草上、墙壁上的各种微生物。”郭家雄告诉记者。年,茅台酒厂科研人员从制曲过程共分离得微生物97种,其中细菌40种、酵母18种、霉菌35种、放线菌4种。“这些细菌会产生不同的酶,形成复杂的酶系,从而使白酒产生了丰富的香味物质。”郭家雄解释道。据了解,大曲酒有三个不同的发酵阶段,主发酵期是粮食边糖化边发酵,产生酒精;接着是生酸期,产生乳酸、乙酸、醋酸;最后是产香味期,生成酯类及芳香族化合物等。相比之下,用酒精兑制的新工艺白酒成分就简单多了。食用酒精虽然是用玉米、薯干等淀粉类物质液态发酵而成,但是引入的菌种比较单一,除了酒精,其他的酯、醛等物质很少,而且即使有,也会被当成杂质除掉。香精用来勾调白酒的香味,多是化学合成,主要是酯类、酸类、醇类及羰基化合物类。“现在,用色谱分析后,就知道酒里哪些成分欠缺,缺酯加酯,缺酸加酸。”郭家雄告诉记者。“但是,香精并不能模拟传统白酒的所有香味成分,尽管有技术手段进行分析,但还有很多成分是未知的。”廖劲松说。根据茅台酒厂最新的色谱分析报告,茅台酒的香气成分中,色谱峰有963个,而可以定性的只有873个,浓香型白酒的这两个数值分别是674和342,清香型白酒则是484和178。“更重要的是,酒的酿造跟自然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空气、水分、土壤,息息相关,所以茅台酒只能在茅台镇才能生产出来。因此,名优酒还是要用传统工艺生产,新工艺无法替代。”廖劲松表示。标准之惑但是,廖劲松并不认为新工艺白酒就没有立足之地。“不同工艺的酒占据不同市场,传统工艺白酒,主要占据高端市场,甚至向奢侈品发展;而新工艺白酒主要是中低档产品,为普通人所消费,这个市场是非常大的。”熊子书以及另一位著名白酒专家沈怡方在1999年的论文中曾指出,新工艺白酒约占有70%的市场,这与潘宁的估算大致相同。李大和在其书中也表示,新工艺白酒(包括液态法和固液态法)有自身优势,粮耗低(节约粮食22%),杂质含量低,卫生安全,将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长期存在。“国家并没有规定不能用酒精勾调,所以无论旧工艺还是新工艺,关键在于生产出来的白酒是安全的,符合国家标准。”廖劲松说道。2007年国家对于固态法、液态法、固液态法白酒制定了新标准。液态法白酒是“指以含淀粉、糖类物质为原料,采用液态糖化、发酵、蒸馏所得的基酒(或食用酒精),可用香醅串香或用食品添加剂调味调香,勾兑而成的白酒”。固液态法白酒则是“以固态法白酒(不低于30%)、液态法白酒勾调而成的白酒”。而各种香型的白酒(固态发酵),则规定不能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但是,可以在不同生产批次的酒之间进行勾调,以求酒质稳定。不过,新国标还是有漏洞。“国家没有一个相关的标准,能验证或者证明固态法白酒是否添加了食用酒精或者是香精。”廖劲松说。食醋国标也有类似的尴尬。不久前,山西醋业协会副会长王建忠自爆,市面上95%的山西老陈醋是勾兑醋。而国标则规定食醋是可以配制的,但必须加入不低于50%的酿造醋。但到目前为止,有关部门从未对配制食醋和酿造食醋给出明确鉴定办法,企业在生产配制醋时是否加入了不小于50%的醋酸根本无法鉴定。“目前情况下,这只能靠行业自律,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去生产。”廖劲松表示。但自律似乎很苍白。潘宁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有些大企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在产能饱和的状态下,用酒精勾兑后,打上冒充纯酿粮酿造的标志,冲击高端消费市场。白酒勾兑新工艺迷途新工艺酿酒让传统白酒不复存在。——本报记者 姬东 摄本报记者 张蕊 发自北京日,由贵州省制定的《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将正式开始实施。这也意味着酱香型的白酒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都有了详细的国家规定。这也是中国继清香、浓香、米香等香型白酒的国家标准出台后,出台的又一种香型白酒的国家标准。在此次酱香型白酒的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了,酱香型白酒不得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生产的呈香、呈味、呈色物质,需以高粱、小麦和水等为原料,经传统固态法发酵制成,以保障酱香型白酒质量。勾兑工艺业内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白酒销售总监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称,现在的白酒行业内,纯粹意义上的原浆几乎是没有的。“因为纯粮酿造的原浆成本高且时间周期太长。没有几个厂家能耗得起那个时间。”他解释说,纯粹意义上的原浆因为是纯粮酿造的,所以对人体的伤害比经过勾兑的白酒要小得多。从人的生理方面考虑,酒的度数越低,对人体伤害越小。从生产原理方面考虑,酒越醇,所添加的其他如调味、勾兑的作料越少对人体伤害越小。“没有利润又耗工耗力,当然没有几个厂家愿意去做了。”实际上,在整个白酒行业中,勾兑是白酒酿造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工艺。“简单地说,就是将不同特性酒按不同的技术标准和口味进行组合调味,以达到一个统一的要求。是将不同基础的酒进行分类、筛选、组合,从而达到酒体平衡,使之保持独有风格的一项专门技术。”这一点从公开资料中也能证明。白酒按生产工艺分为固态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其中液态法白酒就是以谷物、薯类、糖蜜等为主要原料,经液态法发酵蒸馏而得的食用酒精为酒基,再经串香、勾兑而成的白酒。该销售总监说,目前市面上的白酒基本都是用粮食酒精勾兑出来的,“高度数的粮食酒精有许多有害的成分对人体的伤害比较大。按现在的国家标准,酿造出来的酒都是需要勾兑的。勾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去芜存菁的过程,因为在勾兑的过程中会降低酒的度数、去除酒中的杂质、添加一些香精使酒的口感更好、并且还要降低酒中有害物质的含量等。”而工业酒精的来源是石油在催化剂和高温条件下,裂化长链有机化合物而得到的乙醇,其中加入了一定含量(国家规定范围内)的甲醇等一些有机有毒物质。上述销售总监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国家对工业酒精的勾兑酒查处得很严格,因为工业酒精对人体伤害很大。“一般正规厂家是不会冒险做那样的事情的。”“一般工业酒精勾兑的都是些低档酒,容易生产销售,就是我们说的假酒这种情况多一些,如小酒馆鼓吹自己酿造的高粱酒呀,没有经过QS食品安全认证的散装白酒等等,没有生产厂家、没有正规包装的。”所以他建议消费者不要贪图便宜购买没有明确厂家的白酒。
推荐微博:
[责任编辑:cherrylee]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图片网评国际国内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谁有资格叫纯粮食酒_生活消费-消费_财经纵横_新浪网
谁有资格叫纯粮食酒
.cn 日&10:19 中国经济周刊
  专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马勇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杨眉 ★刘晓玲/北京报道
  对于爱喝酒的中国人来说,2005年有了标志性意义――俗称的“纯粮食酒”终于有了公认的标识,在商场、超市的货架上,人们可以明确、方便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纯粮酿造酒或
者是食用酒精勾兑酒。
  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于今年年初启动、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中国白酒“纯粮固态”认证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四川绵竹剑南春酒厂生产的剑南春酒已经于5月份获得了纯粮固态标志,这是国内第一个获得此标识的白酒品牌。”作为“纯粮固态”认证发起者的中国食品协会白酒委员会秘书长马勇对《中国经济周刊》说,“茅台、五粮液等国内名酒也纷纷提交了申请,仅五粮液一次就申请了6个品牌的认证。”
  山东、四川、贵州、北京、江苏、河北等白酒主产区的企业也反应积极。“你看,这是山东省刚发来的传真,是山东省食品工业协会、省消费者协会、省质量评价协会和省质量检验协会联合举办推广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行业规范座谈会的通知。”马勇将办公桌上一份传真件递给记者,“山东省是白酒生产大省,企业希望及时了解和申请纯粮固态标志,所以山东省四家行业主管机构联手集中给企业做一次知识普及和问答,并希望我们能够派人前去给予指导。”
  “纯粮固态”酒,通俗理解就是人们所说的纯粮食酿造的白酒,它是按照中国传统酿酒工艺进行生产的 ;而与之对应的就是以食用酒精为主要原料勾兑的新型白酒,即俗称的勾兑酒。
  “其实,白酒‘纯粮固态’的概念并非我们独创,已有千年历史的中国白酒自古就有,我们所做的只不过是还历史一个真相而已。”马勇秘书长对《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
  但对于目前令消费者眼花缭乱、甚至称得上混乱的中国白酒市场而言,这一正本清源之举“既可以引导和规范行业健康发展,同时也可还消费者本应拥有的消费知情权。”
  而对于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酒类市场,纯粮固态认证也是中国白酒行业勇敢面对的最佳利器。“当威士忌、朗姆酒、金酒等洋酒已打入我们家门口的时候,除了纯粮固态酒之外,我们还能拿什么与他们竞争?”马勇感叹说。
  不过,纯粮固态认证启动后,中国酒业的另一行业组织――中国酿酒协会提出了一些质疑,对此,马勇也不予回避:“这种质疑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一个行业两个协会的现象也不是白酒行业的个案,多个行业都存在这个问题。企业最终倾向和选择哪个协会,取决于协会自身的服务水准。”
  为何花高价却喝不到好酒?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白酒生产和消费大国,“粮食酒”和“勾兑酒”几乎是每一个“酒客”都熟知的民间概念,但这种约定俗成的酒概念不仅不科学,而且还直接导致了中国白酒行业的无序和混乱,并最终令消费者“花高价却喝不到真正的好酒”。
  《中国经济周刊》(下称《周刊》):中国人向来有“无酒不成席”的说法,白酒更是各类酒饮料中当之无愧的主角。但以前几元钱一瓶白酒,现在动辄就是几十元,数百元、近千元的白酒也比比皆是,而让消费者最头痛的是花了高价却喝不到好酒,甚至还是假酒。食品协会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一难题?
  马勇秘书长(简称马勇):其实这正是对白酒实行“纯粮固态”认证的动因和初衷。如果说白酒市场混乱可能有点过了,但市场竞争无序、以次充好、价格严重背离实际价值等却是普遍现象。
  如某些企业利用消费者对所谓粮食酒概念的模糊认识,打着纯粮固态白酒的名义,通过豪华包装、夸大宣传,以高价位推销白酒,牟取暴利。为此,早在2004年我们就想对白酒进行一次性价比的鉴评。最初打算是搞一个密码编号评定,让国家白酒评委们根据感官质量给出一个价格上的参考值,看看与其实际价格到底差多少,然后把评委的平均估价告诉消费者,避免价格虚高,给消费者一个明示。
  但这一计划没有实践,因为在征求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发现白酒的价格跟它的文化、品牌等无形资产有密切联系,单从感官质量评判有失客观(公允和全面),容易打击一些骨干企业的积极性。
  但是如何才能给消费者一个直观的辨别方法呢?
  从去年4季度起,我们就开始构思“纯粮固态”的评判方法,为了加大推广力度同时也想征求一下其他部门的意见,我们先后征询了国务院国资委行业协会办公室和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的意见,得到了两部门的高度肯定和支持。
  之后我们又召集北京市酿酒协会、山东、四川、江苏、贵州、河北等省的食品工业协会,还有一些行业专家,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及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相关专家,先后召开了两次论证会,专门研究和规范相关检测方法,在征集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完善了检测方案,并于2月份印发了“关于实施《全国白酒行业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工作的通知”。
  《周刊》:《规范》出台后,企业反应如何?支持还是反对?
  马勇:白酒行业绝大多数骨干企业对这一举措表示欢迎和支持,并迅速递交了认证申请。剑南春是第一个提出申请的企业,共报了1个产品,3个度数。5月中旬,我们就对其完成了所有的审核程序,并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剑南春获得纯粮固态认证的通知。与此同时,茅台、五粮液、沪州老窖等名酒品牌也都提出了申请。
  与此同时,一些白酒主产区,如山东、四川、江苏、贵州等省的食品工业协会都开始组织落实规范和认证的培训工作。
  反对的声音也有,如某些生产新型白酒的企业。
  “纯粮食酒”一定比“勾兑酒”好吗?
  “我喝了几十年酒了,说实话,我自己也不知道我究竟喝的是纯粮食酒还是勾兑酒,尽管我想喝纯粮食酒。”记者身边的酒友之一林先生坦言。他的感受可能代表了中国酒客们的共同心声。
  《周刊》:对于消费者而言,大多数人都认为纯粮食酒比勾兑酒好,也都倾向于喝纯粮食酒,白酒厂家也都标榜自己是纯粮食酒,那么这两种酒之间有何区别?
  马勇:首先需要澄清的是,这种俗称不准确,严格来讲,应该分别称为纯粮固态白酒和新型白酒,它们之间是按照白酒的生产工艺不同而区分的,前者是指以高粱、玉米、小麦、大米、糯米、大麦、荞麦和豆类为原料(不包括薯类),在泥窖、石窖和陶质、瓷质、水泥等容器中,经全固体状态或半固体状态(适用于米香型白酒)自然发酵,并经高温蒸馏制得的白酒产品;新型白酒,则是以食用酒精为原料兑制的白酒,而食用酒精现在基本上也是用粮食为原料生产的。
  《周刊》:是否可以说纯粮固态就一定比新型白酒好?价格也更高?认证工作是否会让消费者都选择所谓的纯粮食酒,从而对新型白酒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不能用这种方法简单地下结论。纯粮固态白酒是中国白酒产业独有的传统工艺,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因为以粮食为原料,经自然发酵和高温蒸馏,所以有着独特的香型,如浓、清、酱、米四大香型,受到很多人的喜爱。而新型白酒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因为粮食紧张,为节约酿酒用粮,白酒行业开始探索用甘蔗和甜菜渣、薯干、玉米等制造出酒精,然后将酒精和酒糟混蒸,吸入发酵白酒的香气和滋味,再加入增香调味物质,模拟传统粮食酒的口感制成兑制白酒。
  20世纪80年代后,新型白酒的技术日益成熟,随着白酒需求量的增大,一些白酒企业为节约成本、降低消耗、减少污染,纷纷加强对新型白酒的研发与推广,生产中、低档白酒,以满足低收入人群的消费。
  至于价格方面,尽管新型白酒的成本相对较低,但白酒的定价除了考虑成本因素外,还有文化因素,如品牌知名度等无形因素,所以不能简单说哪类白酒价格高。
  白酒委员会从来没有说过新型白酒不好,也从未说过“纯粮固态白酒规范是行业地震”,认证只是明确和区分不同的酿造工艺而已,规范行业秩序,并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来消费。其实,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何种类型的白酒,既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口味,也受限于其消费能力。
  纯粮固态认证会影响粮食安全吗?
  白酒的主要原料是粮食,引导和发展何种类型白酒,不能不考虑粮食供应因素,特别是国家粮食安全问题。
  《周刊》:有一种说法,认为纯粮固态认证实行后,企业可能会更多的生产纯粮固态酒,从而增加白酒行业的粮食需求量,带来粮食紧张,甚至危及国家粮食安全。
  马勇:这种说法不是缺少纯粮固态白酒的相关知识,就是别有用心。
  首先,现在不是上世纪60年代,没有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高粱、玉米等主要不是口粮;其次,白酒酿造所需要的粮食,大部分不是食用粮食,主要是粗粮、杂粮,如高粱、玉米等,占了酿酒原料的70%以上。
  至于纯粮固态白酒和新型白酒的用粮比,行业内部有一个粗略统计,3斤粮食生产1斤纯粮固态白酒,1.5―1.7斤粮食生产1斤酒精,而1斤酒精可以加工约1.5斤新型白酒。
  另外,实践证明,纯粮固态白酒生产中所剩酒糟,是非常好的饲料,其营养甚至超过了未经酿造的原粮。现在生产纯粮固态酒的酒厂几乎都在生产饲料。
  纯粮固态白酒拼得过洋酒吗?
  人头马、轩尼诗、朗姆酒、金酒、伏特加、威士忌等洋酒,以不容置疑之姿态成为中国酒市场上的名酒和高档酒。中国作为白酒生产和消费大国,面对的既有国内市场的保卫战,也有如何加入国际市场的突围战。
  《周刊》: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千元、万元高档洋酒,它们是什么生产工艺?它们就是比中国白酒好吗?
  马勇:洋酒的高价格应该这样理解,一是他们在国际市场上一向就是以高档酒定位的,高价格并非仅在中国市场;二是从生产工艺看,它们不同于中国白酒的任何一种生产方法,它们也是本国的传统工艺酿造而制的,即属于液态发酵制造,不是酒精勾兑。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只有利用本国传统工艺酿造的酒,才更具国际竞争力。
  《周刊》:近几年来,不少曾经知名的国内白酒品牌纷纷没落,其中包括当年央视的广告标王秦池等。这些白酒也曾经以高档白酒的身份出现过,后来的败局与其生产工艺有关吗?
  马勇:巧合的是,这几个品牌大多是新型白酒。从业内人士观点看,大多认为其衰落主要原因是没有从产品质量上下功夫,经营理念上更多看重外包装、广告宣传等纯粹的营销手段,业内甚至将它们称之为“广告酒”。纯粮固态的认证,目的之一就是消灭“广告酒”,整顿行业秩序。
  从认证的时间表看,2005年基本上可以完成国家名酒的认证,即第五届全国评酒会确定的17个白酒品牌名酒;之后再进行一般酒类品牌的认证工作。
  《周刊》:目前中国白酒的出口情况如何?作为行业组织,除了规范国内市场外,你们有无计划推动中国白酒更多地参与国际市场?
  马勇:中国白酒的出口不多,但随着纯粮固态白酒认证的开始和产品标识的规范化,我们将逐步强化大陆以外的市场。如今年9月份,我们将带队前往台湾地区,当地行业组织表示了极大的热情,并介绍说大陆产白酒在台湾很受欢迎。
  其实,对于白酒产业的发展,纯粮固态认证只是其中一个环节,更重要的工作是产业政策层面的。目前我们正在起草中国白酒工业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研究未来中国白酒如何发展,国家如何从产业政策上给予指导等。
相关网页约56篇。
【】【】【】【】【
】【】【】【】
 生活消费-消费栏目 相关链接
 杨眉 刘晓玲其他文章
 中国经济周刊其他文章
新 闻 查 询
电话:010-4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纯粮食白酒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