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北周描写端午节的诗歌花有名的诗歌给我说下

问题补充&&
本页链接:
《沁园春·雪》 毛泽东·现代北国风光希望能帮助你,参考,万里雪飘,千里冰封;大河上下。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
热心网友&01:15
猜你感兴趣
服务声明: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保证内容的可靠性、真实性及准确性,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Copyright &
Powered by描写杨花的诗句有哪些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描写杨花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杨花的诗句有哪些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啭:鸟鸣宛转.北周·庾信《春赋》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杨花:柳絮.榆荚:榆钱,榆树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唐·韩愈《晚春》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杨花:柳絮.宋·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不知,不能.禁:制止.杨花:柳絮.宋·晏殊《踏莎行》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意谓柳絮自由自在地飞舞,不流连于画堂朱户的富贵之家.宋·王安石《清平乐》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春色:指杨花.二分尘土:杨花有三分之二落在路旁尘土之中.一分流水:杨花有三分之一飘落水面.宋·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小园桃李东风后,却看杨花自在飞杨花:柳絮.宋·王令《瀹瀹》春尽絮花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唐·刘禹锡《杨柳枝河九首》芳蹊密影成花洞,柳结浓烟花带重蹊:小径.花带重:花盛开而使枝条下坠.这两句写小径两边鲜花盛开,交结遮掩,看上去象花洞,柳条交结沉甸甸地垂下,一派阳春景象.唐·李贺《春怀引》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宋·张先《剪牡丹》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香,日日香成阵卷絮风头:吹卷着柳絮的阵风.寒欲尽:寒意将尽.粉红.指花片.香成阵:香气阵阵.宋·晏殊《蝶恋花》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落絮:飘落的柳絮.意谓柳絮伴着几点雨星,无声地飘落下来,好象春天为自己的结束暗暗流泪;月亮时时被浮云遮掩,似乎羞涩地不愿抛头露面.宋·吴文英《浣溪沙》【编者按】《海棠花的描写、杨花柳絮的描写篇》由
根据中文辞书汇编而成.问题补充&&
本页链接:
争来雪里窥,畏向玉阶生,疑是弄珠人,不须擅板共金樽,正是层冰积雪时,非时袅袅香,凌寒独自开。 梅花绝句之三陆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今朝忽见数花开,已被游蜂圣得知。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江畔垂垂又欲开。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百花皆后春,寻春问腊到蓬莱,相让道腰羸,雪却输梅一段香 。 凤城南陌他年忆。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 玉容不及寒鸦色,夭姿元不同。 过时自会飘零去, 江畔垂垂又欲开,伤离适断肠。 早知觅不见。 《红楼梦》咏红梅花 (梅字) 曹雪芹 白梅懒赋赋红梅。 幽梦冷随红袖笛,春色如何入得来。 下枝低可见,逞艳先迎醉眼开,争来雪里窥? 《雪梅》(其一)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梅花 唐·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恼人偏在最高枝。 何事上春日,斜技依病看。 幸有微吟可相狎。 《红楼梦》咏红梅花 (花字) 曹雪芹 疏是枝条艳是花,雪堆遍满四山中,枝高出手寒。 句子,欲到花时点检来,高处远难知,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畏向玉阶生。 只恐江南春意减。 欲传春**。 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 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开。 村前深雪里,江风亦自波,复闻啼鸟声。 玉笛休三弄,几点梅花最可人。 幸有微吟可相狎。
闻道梅花圻晓风,繁实常苦酸,共作寒梅一面妆。 香中别有韵, 常作去年花。 已是黄昏独自愁,青女不饶霜,为有暗香来。 题梅花图 杨无咎 忽见寒梅树。 寒英坐销落,家家门巷尽成春。 二十里中香不断。 高标逸韵君知否。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 素娥惟与月。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冲寒先已笑东风,独自不疑寒。 不信今春晚,故托缁尘异汉宫,一岭是梅花。 逆风如解意。 真适园梅花盛放 王 鏊 花间小坐夕阳迟,长作去年花,先发映春台,繁霜滋晓白,只留清气满乾坤。 《红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回映楚天碧。 定须还剪采。 霜禽欲下先偷眼。 次韵中玉早梅 黄庭坚 折得寒香不露机, 耻向东君更乞怜。
众芳摇落独喧妍,未肯十分红,俱来雪里看。 《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 曹雪芹 酒未开樽句未裁。 梅花绝句之二 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 何方可化身千亿,江面春风一枝足。 树动悬冰落。 犹余雪霜态,偷下瑶池脱旧胎。 梅花绝句 陆游 当年走马锦西城。 朔风飘夜香。 珍重多情关伊令,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只有梅花伴寂寥。 墨梅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花开汉水滨。 横笛和愁听,群木山中叶叶空,骚人搁笔费评章。 相逢莫道不相识, 更著风和雨。 更喜水光相映发。 不知近水花先发,最奈客愁何,无复相疑色相差,何用慰远客,寒梅著花未山园小梅 林和靖
众芳摇落独暄妍,有雪无诗俗了人。 风递幽香出,回临村路傍溪桥。 只有梅花吹不尽,孤标画本难。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香雪千枝与万枝。 朔风飘夜香。 岭梅 张道洽 到处皆诗境。 寒英坐销落, 雪堆遍满四山中, 群木山中叶叶空。 观梅有感 刘因 东风吹落战尘沙。
霜禽欲下先偷眼,占尽风情向小园, 依依向物华, 年年自分着花迟。 莫怕长洲桃李嫉,流水空山有落霞。 前身定是瑶台种。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 红梅 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 雪梅之二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俱来雪里看。 疏影横斜水清浅,疑是经冬雪未销,竹篱茅舍自......余下全文>>
54g8&03:09
我来为你解答,参考:《君子于役》 诗经·先秦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
热心网友&03:08
猜你感兴趣
服务声明: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保证内容的可靠性、真实性及准确性,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Copyright &
Powered by笔性与笔法//《&隋代隋炀帝&春江花月夜》欣赏
原文地址:作者:
笔性与笔法
梁三日按:关于笔法,我从小就一直迷惑。因为周围的师长讲的和写的都不是我要的答案,坊间流行的书法字帖上的各种图示和标注,也让我持怀疑态度。读大学时学校图书馆能找到的资料都弄来看了,比如《沈尹默论书丛稿》、丁文隽的《书法通论》、周汝昌的《书法艺术问答》等等,对各家之间的口仗特别感兴趣。从接触到的资料,清代到民国,光是一个执笔法,都能吵个势如水火。比如关于手指能不能动,就能分为三派:一派是主张运腕的,以沈尹默为代表,认为手指不能动,指一动,腕力就没有了,只有指力了;一派是主张运肘的,以祝嘉为代表,要求指腕皆不动,以肘移来去,若指腕一动,全身之力就不能贯注笔端了;一派是主张运指的,比如沈曾植、张裕钊、李瑞清,好象他们不转指就写不出碑的各种棱角。关于中锋和侧锋,历来也是吵架的重点:沈尹默说要笔笔中锋,周汝昌却说除非写篆书,否则只要切起就是侧锋了,根本不可能存在中锋。有的人说侧锋就是偏锋,也有人说是侧锋也可以纳入中锋的范畴。看人家吵得越乱,我越高兴,因为真理越辩越明,自己想要的答案慢慢地清晰起来。另一个能帮助我证明笔法问题的,是学校的古籍书库里的石版印刷的碑帖。50年代以前的石版印刷技术很让我惊讶,竟然可以那样清楚地表现墨的轻重浓谈,甚至能看到一根根锋颖在纸上运动的轨迹,让你直接对应起笔头形状——笔锋是如何分布的,锋在哪,肚在哪,如何顿注,如何散开,如何聚敛等等。我曾关注柳公权兰亭诗,这件墨迹帮我解答了不少问题。我一度私下里窃喜,所谓的古法用笔,或言晋唐笔法,总算给我摸到点脉络了。后来的教学中,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在黑板上画笔头形状和笔锋分布示意图,我认为这是笔法的关键。至于一般的用笔线路,包括起笔角度,回锋的方向等等,我认为不如放到结构中去谈而非笔法的范畴。关于结构生笔法,还是笔法生结构,书法报(书法导报?)若干年前也有过争论,我个人是倾向于结构生笔法的。
近来看到有人讨论晋唐笔法,宣称要大力复原晋唐用笔,其部分观点,竟然和我当年的结论颇有暗合。翻出十多年前编教材时写的某一章节,题名《笔性与笔法》,和同好们交流。
笔性与笔法
书法首选讲究笔法,历代书法家都对笔法十分重视。笔法是书法学习中最重要的基本功,是评判书法水平高下及风格雅俗的重要依据。初学者入门,接受良好的笔法训练是能迅速提高及日后顺利发展的前提。
元代大书家赵孟钏倒骸笆榉ㄒ杂帽饰希唤嶙忠嘈栌霉Γ亲忠蚴倍欤帽是Ч挪灰住!
赵孟钫饩浠坝辛讲阋馑迹阂皇鞘榉ㄒ杂帽饰希榉ǖ募挤ㄖ钜刂校帽适亲钪匾模欢是用笔千古不易,书法虽然有字体风格面貌的不同,但用笔的基本规律原则是一致的。
对这句名言,几百年来,“用笔为上”是得到了普遍承认,但总有人对“用笔千古不易”提出质疑,因为在他们看来,仅以楷书的永字八法为例,每一个笔画都有不同的特征,运笔时须走不同的角度方向,有不同的提按起伏特征,怎么能说明用笔不变呢?楷书已是如此,更何况篆隶行草,颜柳欧赵,苏黄米蔡,不同字体风格,笔画形象变化无穷呢?
持这种观点的人显然没有达到赵孟钅侵侄员史ㄈ诨峁嵬ǖ牟忝妗5娜罚朊攀保醯靡桓霰驶幸桓霰驶脑吮史椒ǎ煌樘逵胁煌痔宓脑吮示髑希亢粱煜坏谩5惫α退伎即锏揭欢ǔ潭龋シ⒕醪煌牡慊吮时舜酥浯笥锌赏ㄖΓ挤夏持直匦胱袷氐墓媛桑险庵止媛傻脑吮剩驶匀簧辛Γ环险庵止媛傻脑吮剩词贡驶饷材7鲁隼戳耍脖厝皇切蜗笮楦 ⑸裉糁汀⒔┯苍熳鳌U悦项所说的“用笔千古不易”,指的正是这种运笔必须遵守的深层规律。
所谓“笔法”,指用笔中具有规律性、原则性的要领和法度,这种法度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可以贯通适用于多种书体之中。
笔法具体包含有哪些重要规律呢?我们将两个方面来讲解笔法:
(1) 笔性;
(2) 用笔的总原则
一  笔性
书法所使用的毛笔是是一种软性物体,在书写的过程中,如何达到笔毫齐顺、万毫齐力、笔毫复原,这便构成了书法用笔中最根本的问题,这实际是毛笔的性能运用问题,笔法的一切技巧都首先围绕这个问题开展出去。
所以,学习笔法,首先要通熟笔性。
古人没有提过“笔性”的概念,但他们十分精熟笔性是可以肯定的,他们深知要善假于物,才能得自然之妙理,晋唐的许多书家,同时也是毛笔的研究者和改良者,从他们的遗墨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毛笔性能的无比谙熟和科学运用。
书法的线条点画,无论形状、质感、力度,都与能否正确掌握笔性有关,不了解笔性就谈不上懂得笔法。掌握笔性,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控制笔毫的能力
点画和造型,取决于:
(1)笔起落的角度,运行方向;
(2)笔入纸深浅(轻重);
(3)笔头形状。
第(3)条笔头状态变化,指运笔中,笔毫锋颖因受力产生的各种变形,如聚、散、扁(方)、圆等,包括笔头触纸方式,是用锋端触纸,还是笔腹着纸;是作势欲弹,还是腰软无力;是整齐铺展,万毫齐力,还是绞纽破败,声嘶力竭。
(1)和(2)的作用为大多数书法教材所论及,也容易在纸面上画出示意图,所以为大多数学书者所知,也较易于掌握,但最关健的因素——笔毫的组织状态——却往往给忽略了,结果造成运笔似的而非,点画外貌相近而质感意味相去甚远。
如图一些书法教材介绍写魏碑或欧体的方笔
挑点,为追求三角方棱的形态特征,逐个角地依次填填满,特别是专门去填b处第二个角,类于画字而不是写字,笔画形象呆滞造作,极不自然。这种运笔是不足取的。理由是:①画字不是写字,笔画造作不自然;②速度太慢,没有笔势可言;③古人运笔绝不是这样的。
正确的运笔法是:
(1)笔由左上向右下顿落,笔锋落处形成a角。
(2)笔刚顿即反挫撑起,笔腹离纸,笔毫沿上下方向平整展开(下展溢出的笔锋自然的形成b处劲利的棱角,绝不需刻意描画)。
(3)向上劲健提笔出锋(得c角,展开的笔锋由两向中间收聚,自然留下劲挺有力的三角点造型)。
以上运笔熟练之后,只需一按一提即成,不过这提按的刹那之间,暗藏了个挫锋动作,使笔锋能一按提起,由聚而铺,再由铺而聚,这面需要有极其良好的控制笔毫的能力。
&不仅方点这样用笔,横竖的起笔收笔,撇、挑的写法,钩的出锋等均这样运笔。这一点,欧阳询《九成宫》等碑版经过刻拓失真,很难看得出来,要看欧的行书墨迹《张翰帖》、《卜商帖》、《梦奠帖》,辨其锋芒细微处,方可明了。
以上例子说明运笔仅考虑行笔线路、提按轻重,虽也可写出笔画的样子,但往往不得要旨,距古人的精髓相去甚远。古人运笔的玄奥之处,在于对笔锋的控制,控制笔锋的聚散、扁圆、卧挺等状态以塑造笔画形象,利用笔头的圆锥状,可成圆笔,利用好它的齐(扁平展开)可成方笔,顺转着走,笔画圆润,侧逆着用,则出现方棱。所谓“方笔用铺,圆笔用裹”,“转便圆,侧成方”。一支笔在你手中笔毫要铺就铺,要裹就裹,要倒就倒,要起就起,要扁就扁,要圆就圆,要开就开,要收就收,则无论什么笔画,均可下笔成形,笔势自然,绝无多余来回动作。所谓“用笔千古不易”,正是在这个层面上说的。
优秀的书法,不论是行草书,还是体态端静的篆、隶、楷,都可体现出笔画流动徜徉的时序意味,笔一按下提起就应取得需要的造型,试观晋唐及宋人书法墨迹,用笔简练自然而然,依据笔性而为,所以下笔自然得法。后人越搞越玄,比如明清,论著逾丰而去笔法逾远。清蒋和《书法正宗》中,一个竖钩可以为12个动作,繁复精微,煞有介事,令人感慨。
赵子昂号称快笔,据说能日书万字,哪怕写正楷,用笔法也极其快速简炼,表现了对毛笔极强的控制能力。
二、选择最有效的传力点——锋
笔毫的末梢——锋,是笔力集中到达,墨水集中流注的地方。善用笔者,能使笔站起来以锋芒运使,这叫“立峰”,笔锋挺而健,有效得传达指腕的力量。在曲张之间“杀”入纸中,获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效果,如不能发挥锋的用场,单以笔腹扫顿按,笔画必质感薄弱,墨象虚浮。
古人强调“用笔在用锋”,包含两个要求:
1、“立锋”行笔。作书是否有“笔力”全看一支笔在你手中能否提得起来,“立”着运使。清代蒋和说:“(用笔)如善舞竿者,神泛竿头,善用枪者,力在枪尖也。”笔锋立得起来而不是偃卧平拖,才杀得入纸,才有“涩势”,写出来的线条如铸如刻,凝重,沉着。古人所谓“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的比喻不外此理。“如利镂金,长锥界石,仿兹用笔,坐进千里”(唐·张怀瑾)。明董其昌说:“予学书三十年,悟得书法,而不能实证者,在自起自倒,自收自倒,自处自束处耳”,又说:“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这些都是甘苦之言。
立锋用笔示意图
“立锋”关健在善于利用笔毫的弹性,因势利导,更关系到功力,功力到时,虽极柔长锋羊毫亦铮铮作弹。
初学者可能开始时体会不到锋端的弹力,锋立不起来,可用薄长如竹蔑一类柔而有弹性
之物,做用力压下又竭力撑起的动作,注意力放在尖端上,领会其运动的技巧,再运用到毛
笔上,相信不难掌握。
2、“笔锋无处不到”。任何一点一画,从始至终,四面八方,都应是笔锋运走形成的。如写一点顿下后,须顿中有提,使笔锋走至原笔腹按下的位置,使笔力充分作用于纸面,如此方得收笔处坚实凝重的笔触。
刘熙载《书概》说:“张文史(张旭)书,微有点画处,意态自足,当知微有点画处,皆是笔锋实实到了。不然虽大有点画,笔心反而不到,何足之可云!”“大有点画”指简单的笔腹按下,能按不能提,提而锋不立,笔画再大,也是笔腹形成的虚浮呆滞形象,而非锋端真力贯注的坚实笔质,细审王羲之行书诸帖,欧阳询行书,褚遂良《阴符经》,赵孟睢⑽恼髅餍锌槟#薏蝗绱恕
笔锋无处不到
理论上所说的笔锋的顶端,实际运用上,锋指的是锋端及笔毫近的那一段,再远些就是笔腰,笔腰是笔毫产生弹性的部位,也有不少书家惯用笔腰,如颜真卿等,“力点”常不在锋而在笔腰,腰一触纸即能弹走,所以顿重而能清劲。可惜很多学他的人,一顿即倒腰软无力,外形相似而神情大异。近代康有为,笔腹腰也运用得很精彩。
从学书的进程来说,初学者一开始就应努力练习立锋的本领,尽量以锋端运使。练到笔锋什么情况下都能弹起来的程度,则无论笔锋,笔腰、笔根、笔侧,无不能力透纸背,就如武功高强之人,无论拳、肘、肩、臂,全身各处,无一不能发力伤敌。
三、保持和恢复笔毫的弹性
弹性物体都有个弹性限度的问题,在一定力的范围内,弹性物体可迅速恢复原状,超过限度。弹性破坏难以复原。毛笔性柔,弹性是很有限的,这要求我们:
1、控制毛笔下按的程度:一般要在笔头一半以内,
向来有一分笔,二分笔,三分笔的说法,用意即在使用
近前端的笔锋,笔锋变形程度小,易于恢复。选择毛笔
时,要选“大笔写小字”也是这个道理。
2、运行过程中,要不时将散卧软弱的笔毫扶立起来。
笔往前运走,就免不了要倒下来,弹性就会惭弱下去,需做个
“回顶”的动作立起笔锋,如折角处的挫锋,挑钩处的蹲锋,捺底出锋前的微微回缩(所谓挫、蹲、回,都是回顶用劲的一种),均使散败的毛笔在一定的程度得以复原立起,甚至使笔处于特殊的强劲状态,铮铮欲弹走,大大增强了“笔力”。
3、一笔完成之后,用收笔动作使笔头恢复成挺直齐顺的原状,如同掭过一般,可直接书写下笔,保持了行笔的前后连贯性。
关健是利用反作用力弹直笔锋,反作用力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回锋反弹,回锋时正好逆着行笔方向提笔,将笔锋回顶弹直,所以回锋动作正确与否,应看笔锋是最有效地弹直顺利齐。
二是用在出锋的地方,先以迅疾之笔作按势,借急按的反弹之力弹起笔锋。如悬针,长撇就应这样用笔,悬针和撇的中后段常常显出丰腴之态,就是借势出锋用笔的自然结果,其它捺、挑钩也是这样重按而提出的。
所以运笔的时候,笔毫总是一曲一挺,时展时聚地运行着,尤如钟表的发条,铮铮欲弹走,笔一提纸,笔头就能恢复挺直齐顺,这就是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其所说的:“自起自倒,自收自束”,宋代苏轼说“方其运也,左右前后,却不免欹倒,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绳,此之谓笔正。”笔锋收起时象悬着重物的绳子一样挺直,古人是何等自如地运用毛笔啊!
二 用笔的总原则
书法的点画无论外貌形式如何变化,都要求符合以下共同的审美规范:
一、质感强,浑圆,厚实,凝重,如铸如刻;
二、意味含蓄、隽永,忌直白外露;
三、气势通达,畅而不滑,涩而不滞。
根据笔性及书法审美的要求,总结前贤的经验,书法运笔应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一、中锋用笔的原则
中锋运笔,即笔锋移动时,保持主锋在笔画中心,副毫在笔画的两边和四周,这样笔端所含的墨汁,就从点画的中心向四周渗出,写出的点画,重心即在中间,呈现出立体感。中锋状态下形成的笔画圆润保满,质地厚实,立体感强,给人以浑厚含蓄,精华内蕴的艺术感。因此,历来书家以为中锋用笔是千古不易的原则。古人说:
“能运中锋,虽败笔亦圆;不会中锋,即佳颖亦劣。”
“笔得中锋则肉在外而骨在内。”
中锋示意图
1、怎样才能做到中锋运笔呢?
关健是能够“立锋”运笔,笔锋立起,
不专门倒向哪一边,“锋正则四面势全”,这
时无论走向哪个方向都得中锋。所以,凡顿
笔后,(不管在起笔或在运行中段)均要尽力
将倒下的笔锋撑立起来,要撑起笔锋,要领是两个字——“回顶”(古人著述中常见的回锋、挫锋、蹲锋、驻锋等,都是指把笔回顶一下,用劲的轻重深线有别而已),是运笔中最要紧的技术动作,是功力的标志,掌握之后,很多运笔问题都以此迎刃而解。
由于运笔顺逆用劲的不同,中锋有裹锋、铺毫的细微区别:
裹锋:运笔时笔管前倾,笔毫被顺拖着走,笔锋自然地向中央收拢,线条中实两边略虚,如刘熙载《书概》中说:“徐弦小篆,画之中心有一镂浓墨正当其中,至于屈折处亦当中,无有侧处,盖得蔡中郎遗法也。”写楷书的长横、篆书、连绵草等细劲而圆的笔画常用这个方法。
铺毫:运笔时管是稍后倾的,笔毫被推着前进,因而被整齐地打开,呈万毫齐力状态行进,线条两边轮廓线特别有坚实感。魏碑方笔多为这运笔。
2、侧锋与中锋
笔画方向改变的时候,要继续保持中锋就必须调换笔锋的方向,由于考虑到笔势连贯和行笔速度的需要,往往不是等锋完全调换过来了才继续行走,而是行进与调锋同步完成,即一边走笔一边转向,笔毛是由躺卧着渐渐站起来的,锋是由边侧渐渐收归中心线,这一段的运笔就称作“侧锋”。
侧锋写撇示意图
如图撇。开始撇出时,虽然笔锋仍偏,但着纸的笔腰很得力,铮铮欲反弹起,能杀入纸中,整个撇出的过程,笔锋是回顶起来的由倒而立,由侧转中,因此,力感仍然很强。侧锋被认为是成功的可取的。
偏锋写撇示意图&
侧锋容易和偏锋混为一谈,其实二者
有本质区别,偏锋是笔锋卧倒侧抹,一卧
不起,一偏到底,丝毫不能体现锋的用场,
写出的线条必然薄飘弱虚,而侧锋是笔锋
由倒而立,由侧而中的一个转换过程,是
中锋运笔的辅助手段,有人还把侧锋归入中锋的范畴,可见侧锋与偏锋是有本质区别的。
侧锋运笔姿态变化生动,为中锋所不如,所以历来书家主张“中锋立骨,侧笔取妍”,中锋结合运用。但由于笔锋倾侧了,笔画迹象总不免略显削类扁薄,不如中锋的饱满厚实,一般重要的笔画,如主笔,都尽量使用中锋以显凝重稳住整个字势,侧锋用得过多,整体气格会弱。
褚遂良的中锋和侧锋
二、逆起逆收的原则
逆锋起笔,起笔时笔锋的方向正好和笔画行笔的方向相逆,所谓“欲右先左,欲下先下”的落笔方法。回锋收笔,是在收笔处反方向带回笔锋。
书法从篆、隶书开始,就是用逆锋来写的,东汉著名书家蔡邕《九势》里说:“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书肇于自然”,逆锋运笔,符合自然运动的规律,拳师打拳,要先把臂肘回缩,才能强而有力地击出。
逆势起笔,从笔力上说,是力的孕育,力的创造,并表现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藏筋抱骨的含蓄蕴籍之美。如果直顺下笔,必然锋芒浅露成薄弱之笔。
收笔也要逆收。北宋书家米芾有“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的名言,每下一笔,无往不复,无垂而不回缩,都把力送到画的末梢,有回护流转之势。使收笔处饱满而凝炼。
中国书法以含蓄隽永为最高境界,起收的逆势使笔在画中不作单一方向的行进,而是“四面势全”,开端和结尾笔意丰富,形象丰满。
逆起逆收的原则也是笔性的要求。逆锋起笔,锋尖反方向触纸成跪笔,跪笔时锋芒是曲而微张的,这是个重要的前秦,以此按下时,笔毫必然尽力铺张,各就其位,成万毫齐力之势,所以起笔的逆的作用即在行笔的铺毫中锋,既清包世臣所谓“递入平出,万毫齐力”的名言,他还说:“凡下笔须使笔毫平铺纸上,乃四面圆足,此少温(李阳冰)篆法,书家真秘密语也。”初学者的逆锋往往是不知其所以然,按章办事,依样葫芦,何尝细细体察过这一触纸的刹那间笔锋有这等微妙的变化?回锋收笔,须利用反作用力使笔锋回顶还原,“及其定也,若端引绳”,如同舔过笔一样,蘸一次笔可连写数字甚至一行,保持了笔势的连贯。
逆锋有时表现为“虚”的形式,如露锋的起笔,要在空中“虚逆”,出锋的收笔,要在笔离纸后在空中回收,虚逆和“空收”均在空中作逆势,是假动作的,不要忽略这个假动作,空中作势形成的沉着质地,意味隽永,是直入直出地运笔无法比拟的,学书者随着功力的加深,自然明白其间玄妙。
三、八面用锋的原则
八面用锋的原则,指笔向不同的方向走动,应施以相应的笔画着纸运行。
“八面用锋”是由宋代书家米芾最先提出。“八面用锋”积极主动地运用了各个笔画,合理地发挥笔性,使笔毫顺齐,协调一致,势全笔圆,筋强骨健,无论在点画质地及形态变化上是反复调用两三面的笔法不能比拟的。
一支好的毛笔,应是饱满无缺的圆锥体,它垂直于纸面时,无论往前后左右哪一个方向按笔,都可以获得顺齐的中锋。
笔分八面示意图
笔头的截面是个圆,为研究方便,我们诂
且将其粗略分为上,下,左,右,左上,左下,
右上,右下八个面。
一般人的运笔,由于右手生理,笔锋被动
用到的绝多是“右下面”及邻侧的c、e面,如
初学者写一横,锋偏上腹偏下的侧扫,写竖,是锋偏左腹偏右的着纸,这是不讲法度的偏锋运笔。即使某学些书家,尤主张转指调锋者(靠捻动笔管来保持中锋),仍仅止于运用d面或邻近的一两个面。
八面用锋,指运笔转向时,随向换用相应的笔面着纸运行。
我们现以“心”钩为例,对比八面用锋和转笔调锋的不同。
如图,写到心钩的出钩处,为保证出钩时的中锋效果,不懂得八面出锋原理者,
须将笔锋作1200左右的大幅度调向,其
艰难繁复可想而知,而且笔锋易曲扭,缺
乏弹性,影响笔画力度,懂得八面出锋的,
只须稍回顶立起笔锋,换以左上面反劲出
锋,即可得饱满劲利的钩状,熟练时,几
时看不出行笔有停顿。
在这里可以看到,八面用锋是调锋的诀窍。不少人认为难调锋的地方,如起笔,转折,大角度的出钩等笔画,只需先立锋(关键仍是立锋!),再换相应的笔画着纸,即可得齐顺中锋,非常直接有效。现与捻管调锋对比二者优劣:
1、捻管调锋,着纸的反复是笔的一个面(或这个面的邻侧),笔毫朝单一方向弯曲,缺少反作用力的调剂,不利于弹性的产生。八面用锋则在正反顺逆之间发挥了笔毛的弹性。使笔锋时时处于强劲的状态。
&2、连续捻管,笔锋易产生绞扭,不能各尽其力。八面用锋则各个面正逆互用,随机抵消理顺行将凌乱的锋笔。
3、遇上大曲度的弧度转向(如心钩),手指捻转范围难及,即便能捻成中锋,也十分勉强,用以写正书上尚可应付,写行书就忙不过来了,清代某书家善用捻管,写到劲急处每致毛笔脱手,可见一斑。而八面用锋者,指腕完全可以相对不动,无论作哪个方向的转向都不会增加难度。
其实,关于是否要捻管转指,历来书家争议颇多,有人说捻管转指是古法,非捻不可(沈曾植、曾熙、孙晓云);有人说作书要用全身之力,指欲实,指头千万不能乱动,一动只有指力而无腕力乃至全身之力了(祝嘉、沈尹默),观点不同,可他们都同样成为优秀的书家,这恰恰也说明一个问题——捻也可,不捻也可。捻指的好处,是易于转锋,但你若能立锋用笔,不捻也一样可以转锋。但就算要捻指转锋,也不要老朝一个方向绕,老用一个笔面,也要正反顺逆地各个方向的使用笔锋,才能保持笔锋的弹性。真正善于捻指的,应更善于做到八面用锋。
看清楚上面的微妙笔势,不转指一样可以随时保持中锋。懂得这个道理,转不转指,最多
算个人爱好个人作风问题,算不上原则问题。
另外,有人为八面出锋,就不是遵循中锋运笔的原则了,这是对八面出锋的误解和对中锋的片面理解。很明显,八面出锋有利于在笔画换向时保持中锋。
以上几个用笔的原则是互为联系,互相生发的,笔毛柔是的,一受力即弯倒,我们却把它撑起来立着使用,“立”就说明利用了笔毛的弹性,触纸才有力;同时又是方向顺着用的,力量分布均匀,线条饱满有立体感,立和顺,就是达到了中锋,中锋是运笔的核心,起笔的逆锋铺毫,是为了获得行笔的中锋,所谓“逆入平出,万毫齐力”;收笔无往不收使笔锋还原,也是为了下一笔的中锋;笔画路线转换了,就随势换用相应的锋画,八面都自如的得以运用,八面生势,也就保证了在任何方向角度保持中锋。当然,中锋是相对的,锋不时有偏侧倒下的情况,但仍然是充满弹力,能一倒即起,由偏转正,势险而力劲,这叫侧锋。这些就是古人所谓的“笔法”,旧纳起来不过几句话,来得却艰辛,具有原则性和指导性的意义,弄通了,行、草、篆、隶用笔的诸般变化,自然能豁然开朗。
《​隋​代​隋​炀​帝​
​春​江​花​月​夜​》​欣​赏
&隋炀帝诗文在中国文学、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亡国之
君,多被毁誉。他“好学,
善属文”,并写得一手好
诗。,被评价为“词无淫荡”,“并存雅体,归于典
制”(《隋
书?文学传序》)。其存诗中乐府显然是承袭
梁陈诗风,较有名的有《春江花月夜》二
春江花月夜&
&暮江平不动,&
&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
&潮水带星来。&
& &夜露含花气,
&春潭漾月晖。&
&汉水逢游女,&
&湘川值二妃。&
凡读过诗文的人,几乎都知晓唐代张若虚写有名篇《春江花月夜》,但少有人
知道隋世祖在张若虚之前早就写有《春江花月夜》。这诗题原为陈后主(叔宝)所创,
是乐府《吴声歌曲》名,是陈后主所作艳曲之一,原词早已失传。隋世祖曾以此题作曲,
内容看上去并无新意,其实颇有些刚健的佳句,讲究对仗和声韵和谐,雅味正声。且看
他的《春江花月夜》其一: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这是本题现存最早的两首之一。其后才有唐朝张若虚的同题诗《春江花月夜》。杨
广此首借题生义,一扫艳媚。黄昏远眺长江岸,暮霭沉沉,江水浩淼。“平不动”是水
波不兴。江面平坦宁静,江边春花如火,开得满满当当。他写春夜潮生,江水滔滔。“将
月去”,“带星来”将水波激荡,月星交辉的情景写得极宏大,于写景的壮阔中写出了
时间的流逝。寥寥四句诗,将春江花月夜收纳其间,绘出一幅江月胜景图。“流波将月
去,潮水带星来”,缓缓读来,如欣赏清秋月夜之画,风致婉然。此句好在平实,一个
“将”字,一个“带”字,都是比较虚的动词,不会破了月明星稀的安稳美感。
如果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与杨广的《春江花月夜》相比,可清楚地看出其描
写春江花月夜景是受到本篇启示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杨广这首诗在描绘春江花月夜 花开景色这方面, 具有开先河之功, 起了示范之用。
诗中一个“满”字写出了花多无隙、 簇簇挤挤之状。 而“流波将月去, 潮水带星来”, 这佳句描绘了一个绝妙的江流扶明月,
潮水拥星光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启发了张若虚的灵感,在他的《春江花月夜》
中脱化出:“海上明月”的优美诗句。“潮水”这一意象又启示张若虚在诗中开拓出一 个极为阔大的春江意境。
从杨广的《春江花月夜》,可以看出其诗歌风格是丽而不艳,柔而不淫,有正言之 风,雅语之气。从他的现存另一首《夏日临江》亦可看出此风。
夏潭荫修竹,高岸坐长枫。 日落沧江静,云散远山空。 鹭飞林外白,莲开水上红。 逍遥有余兴,怅望情不终。 这首描写夏日江边景观的五律,
中间两联不仅工对严整, 声韵和谐, 而且意境优雅, 耐人寻味。尾联抒发了作者观景的浓浓兴致及不尽的怅望之情。此诗可谓景美、意正、
情浓、味雅,如同沈德潜在《古诗源》中的评价所说:“能作雅正语,比陈后主胜之”。
杨广的诗风对后代诗人也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他的诗中佳句,常成为后世诗人模
仿之,甚至袭用之,如《诗》(本篇见载于《笔麈》,可能原有诗题):“寒鸦飞数点, 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诗中的前 3
句,就被宋代著名词家秦观在名 作《满庭芳》词中几乎完全袭用。如其中“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袭
用的例子。元代著名词家马致远作有一首名词《天净沙?秋思》,其中的“枯藤老树昏
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亦是受上述杨广诗句 的影响而化出的。
张溥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隋炀帝集》中云:“陈隋文哀,帝王有作,与众
同波”。南朝至隋,帝王诗中不作王霸之语,而与民间诗人同一风格,确是一种良好的
风气。杨广诗风功不可没。隋炀帝虽在生活上是不被后人称道的帝王,但是在文学上确
实正统的诗人。他诗中热爱扬州风光之情,赞颂扬州美景之功,当书之,当记之!&
隋炀帝简介&
大隋世祖明皇帝杨广,隋朝第二任皇帝,隋文帝次子,母独
孤皇后。581 年封晋王,589 年任行军元帅统兵伐陈,600 年立为 太子。604 年即皇帝位,年号大业,在位 14 年。《隋书
世祖本 纪》中有记载隋炀帝:“上美姿仪,少敏慧。”政绩和暴政都很 突出,有人拿商纣王、秦始皇等与他相比,并称暴君。即位之后,
对于国政有恢宏的抱负,并且戮力付诸实现。在位期间修建大运 河、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开创科举,
三征高句丽等。大运河和科举影响后世千年。 统一国家的建立 南北文学的合流
北周大定元年(581),相国隋王杨坚受周禅即帝位,改元开皇,国号隋,是为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隋师渡江入建康,南朝的最后一位皇帝陈后主投降,陈 亡。中国经历了二百七十馀年的南北分裂,至此重新统一。
隋代文学的作者,基本上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北齐、北周旧臣,如卢思道、杨素、
薛道衡等;二是由梁、陈入隋的文人,如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王胄、庾自直等。前
者是北朝诗风的代表,后者把南朝诗风直接带入隋朝。由于南朝的文学比较发达,在诗
歌体式和表现形式方面,为北方作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便。如卢思道(532~58 3) 采用以 “思妇──征夫” 为内容的南朝歌行体,
写出了反映边塞军旅生活的名作 《从 军行》: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平明偃月
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
迢递三千里。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上五原间。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流水本自断人
肠,坚冰旧来伤马骨。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
映天没。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与梁、陈文人的歌行体落笔常在“思妇”一边不同,此诗将描写的重心转到了“征
夫”身上,以关塞苦寒生活为背景,抒写北地边塞生活的真情实感,多贞刚之气,有苍 劲骨力,体现了北方诗人重气质的特长,历来为人称道。
卢思道入隋后写的作品并不多,不及杨素和薛道衡。杨素是隋朝的开国重臣,亲历
征战,对边塞风霜行役的军旅生活体验尤深,在诗中表现得更为真切。他的《出塞》其 二云:
汉虏未和亲,忧国不忧身。握手河梁上,穷涯北海滨。据鞍独怀古,慷慨感良臣。
历览多旧迹,风日惨愁人。荒塞空千里,孤城绝四邻。树寒偏易古,草衰恒不春。交河
明月夜,阴山苦雾辰。雁飞南入汉,水流西咽秦。风霜久行役,河朔备艰辛。薄暮边声 起,空飞胡骑尘。
平实的叙说中,流动着粗犷深沉的悲凉情思,真挚而浓烈,有一种北歌的慷慨呜咽
之音。这是杨素诗的一贯风格。他的《赠薛播州诗十四章》虽为思念友人薛道衡的述怀
之作,也是一种真挚悲凉的情思和深雄雅健的气质,直诉别离悲情,不加藻饰而感人至 深,史称其“词气宏拔,风韵秀上,亦为一时盛作”(《隋书
?杨素传》)。在当时, 薛道衡的某些作品也具这种朴实俊爽的风格,他与杨素唱和的《出塞》诗云:“绝漠三
秋暮,穷阴万里生。寒夜哀笛曲,霜天断雁声。连旗下鹿塞,叠鼓向龙庭。”苍凉悲怆 的情调中,洋溢着征战者勇往直前的气概。
北方文人在学习南朝文学的表现手法时, 诗风也发生变化。 如卢思道的 《棹歌行》 、
《美女篇》、《夜闻邻妓》、《后园宴诗》等,着意描写女性的体态服饰和媚眼纤腰, 难免由此而陷于轻艳。薛道衡的名作《昔昔盐》,因其中的佳句
“暗牖悬蛛网,空梁 落燕泥”而见称于世,诗中所写乃南朝诗常见的闺怨题材,清辞丽句,委婉细腻,情调 和趣味偏于齐梁风格。 在隋文帝时代,
北、 南两种诗风是同时并存的, 甚至在同一作家的创作中体现出来,
但到隋炀帝杨广即位以后,身边聚集了一批南朝文士,隋代文学就明显地向重文采的南
朝诗风方面发展了。虞世基是南朝文士中较有名望的一位,曾写过《出塞二首》等较好
的作品。隋炀帝即位后,他成为深受器重的文学侍从,所作应制诗《四时白?歌》、 《奉
和望海诗》等,着意于词采的华美和对仗的工整,纯粹是为作诗而作诗。当时炀帝身边
的许多文士,如王胄、庾自直、诸葛颖等,作诗亦复如此,甚为雕琢堆砌而了无生气, 故鲜有可观之作留存。
相比之下,倒是隋炀帝本人所作的乐歌中,有一些清丽明快之作,如《春江花月夜 二首》其一: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诗题出自宫体,情调却类于南朝民歌,能写出清丽明净的江南风物之美。这使隋炀
帝创作的乐府诗,高出他身边文臣的应诏奉和之作。他常以此自负,以天子之尊,却附
庸风雅,以文学领袖自居,常聚集文人宴饮赋诗,沿袭梁、陈贵族文人以诗为娱的生活
方式,使诗歌创作转向咏物和咏宫廷生活琐事,很快就走向了贵族文学的末路。
终隋一朝,南、北文学的合流仅限于诗风的相互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合而不同的过 渡性质。
隋炀帝的历史贡献
& 隋炀帝的暴君、昏君形象家喻户晓。这样的暴君怎么会有
历史贡献?隋炀帝有残暴的一面,但我们应该客观、全面、辩
证地评价隋炀帝的统治。
晋王杨广(隋炀帝即位前被封为晋王)在统一全国的灭陈
战争中功不可没。公元589年,晋王杨广率大将韩擒虎和贺若
弼横渡长江,一举消灭了南朝的最后一个政权——陈,统一全
国,结束了长达二百七十余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灭陈之后,晋王杨广得到其父皇隋文帝的赏识。杨广是次
子,按照封建社会的“嫡长子继承制”,杨广是没有资格做皇帝
的。但是,晚年隋文帝的好猜忌和太子杨勇所犯的一系列错误
给杨广以可乘之机。“上性猜忌,不悦学,既任智以获大位,
因以文法自矜,明察临下,恒令左右觇视内外,有过失则加以
重罪》”(《资治通鉴·隋纪一》)而太子杨勇的疏忽大意更是
给自己招来了灭顶之灾。“勇性宽厚,率意任情,无矫饰之
行。上性节俭,勇尝文饰蜀铠,上见而不悦……”(《资治通
鉴·隋纪三》)因此,“时太子勇失爱于上,潜有废立之
志。”(《资治通鉴·隋纪三》)我们不难看出,隋文帝好猜
忌,群臣有过失则加重罪;太子杨勇爱好奢华的生活,使得崇
尚节俭的隋文帝大为不悦;因此,隋文帝的内心深处产生废立
这些都被精明的晋王杨广看在眼里。杨广巧妙地利用隋文
帝和杨勇之间的矛盾,想方设法博得性妒忌的母亲独孤皇后的
欢心,暗中收买大臣,一步步把太子逼向绝境。而太子在杨广
的步步进逼下束手无策。最后,隋文帝废长立幼。几年以后,
晋王杨广弑父杀兄,登上象征封建社会最高权力的皇帝宝座,
成为隋炀帝。
隋炀帝即位以后,下诏征发数百万人挖通了通济渠、永济
渠、邗沟和江南河,即隋朝大运河(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的前
身)。隋朝大运河,605年隋开凿,610年完毕,是隋炀帝非凡
的政绩,也是隋炀帝的暴政。修运河是劳民伤财的举动,是炀
帝的功绩,是暴政。加强对东南方的统治、沟通南北经济、加
强华北地区的军事力量。大运河开凿,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
但成了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加强了南北联系,对国家的统一和
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至今仍造福人民。运河水利
运输,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隋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全长两千多
公里,分为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邗沟)、江南河四段。
接五大水系黄河,长江,海河,淮河,钱塘江,是世界上最雄
伟的工程之一。运河长度,世界首屈一指,河道水深、宽度、
通航能力--是最大的。运河开通,“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唐
皮日休曰:“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
哉!”(《皮子文薮·汴河铭》)。《汴河怀古》(皮日休)
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大运河如同长城,
饮誉世界,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运
河的开通,促进了城市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迅速繁荣;
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中央集权稳定。
大运河通航以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
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
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它还宛
如一条彩带,沿岸城镇犹如彩带上镶嵌的一颗颗明珠。此后,
历代王朝对运河不断疏浚和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
脉的作用。
隋炀帝的刚愎自用和朝中善于阿谀奉承的奸臣修建了大运
河,这在以政治清明著称的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是几乎不可
能实现的。所以,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京杭大运河给隋朝人民
带来的灾难和对以后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
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
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
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
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
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
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
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
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
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最初
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举行科举,越南科举的废
除还要在中国之后。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
科举取士制度,在他们的游记中把它介绍到欧洲。十八世纪时
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
正的制度。英国在十九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方法,
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
各国彷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所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
国科举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举的优点。故此有人称
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
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隋炀帝真那么坏吗?
杨广堪称千古明君,其文治武功,不在康熙,唐太宗之下,而其
性格才情又堪称是个英雄性情的皇帝。然而,一千三百九十四年
以来,杨广身死之后就以谥号“炀”为起点,在历史和口碑中日渐
沉沦。相比曹操在大众口碑中的奸雄形象,有过之而无不及。而
民间传闻中的隋炀帝形象更是与胡亥无异。&
历史上关于隋炀帝的恶名,主要出于四个方面:一是他弑父杀
兄,人伦丧尽;二是他穷兵黩武,远征高丽;三是他大兴土木,
残暴奢华;四是他性情猜忌,心胸狭隘。&
对于第一事件,一般的说法是隋炀帝使病重的隋文帝秘密死亡
,并矫诏令其兄废太子杨勇自杀,然后登上皇位。但是细究史
料,没有发现任何隋炀帝弑父的可靠史料,连刻意贬责隋炀帝的
《隋书》也没有直接提到炀帝弑父之事。蒙曼教授分析,事实可
能并不像笔记小说所写的那样暴力血腥,事情的经过大体是这样
的:公元604年年初,隋文帝到仁寿宫避暑,突发重病。身为皇
太子的杨广为了确保政权平稳交接,就利用密信和自己的亲信宰
相杨素私下沟通,提前安排文帝死后的各项工作。没想到,这封
密信被误传到隋文帝手里。现在自己还没有死,儿子就急着想要
接班,隋文帝一辈子紧抓权力不放,杨广的行为让他很生气,于
是他让自己的两个亲信文官起草诏书,打算召回废太子杨勇,重
新考虑接班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太子杨广痛下杀手,发兵包
围仁寿宫,武装保卫隋文帝,彻底斩断了他和外界的联系。隋文
帝本来已经病重了,经过这么一番刺激,病情进一步加重,一命呜呼了。&
即便弑父杀兄真为杨广所为,那么试问,天下几个皇帝不是如
此,从汉武帝,到朱元璋,哪个皇帝不是如此?为了自己的权
力,宣武门之变,陈桥兵变,哪个皇帝的位置不是杀人得来的
,有杀主子的,有杀兄弟父亲的,杨广做的其他皇帝也做了,比
他还狠。李世民杀其兄李建成,其弟李元吉,而后将兄弟两家其
子侄一辈悉数杀光,特别是建成之妃,已有一子,不过几岁,我
们的明君唐太宗,垂涎美色把哥哥的老婆霸占了,而把这个妃子的儿子也杀了。 唐太宗为什么没有这样的恶名?
对于第二件事,隋炀帝远征高句丽而造成劳民伤财、民不聊生,
也应作具体分析。在炀帝统治的前半期,到大业十年(614
年),推测国力的基准户口统计数到最高,虽然时间很短,但也
出现了隋代最繁荣的时期。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炀帝非治国无
能之辈。其实,像远征高句丽这样的事情哪个朝代没有,康熙退
位留给雍正一个烂摊子,康熙平准格尔,灭三藩,这些战争消耗
的人力物力,和对人民生产生活的破坏绝对不在杨广之下。&
对于第三件事,很多人把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说成是为了到江南游
玩,这显然不可信。开凿大运河,其实是出于政治和经济目的,
是为了沟通加强南北的经济文化联系,大运河边的那么多的大粮
仓可以作证。而且,修运河、建东都是适应了经济重心南移和东
盛西衰的趋势;西巡东征、巡游江南很大程度上是在实施发展统
一国家的战略。
说杨广性情猜忌,心胸狭隘。当皇帝的恐怕没有一个不是如此
,就拿唐太宗来说,魏征跟他关系够近吧?很多年的交情,魏征
去世之后,唐太宗很是伤心,但事后发现魏征私下结党,而且故
意把给皇帝的上书给褚遂良这些大臣看,以此来博得清名,太宗
知道后非常恼怒,原本答应将公主许配给魏家当媳妇的,一听说
这事,也不答应了,追回赐谥,并将魏征墓碑都砸了。
多少帝王如此,为什么大家偏戳杨广呢?&
蒙曼教授认为,中国古代皇帝最基本的类型有三种:明君、暴君
和昏君。所谓明君,就是有才有德;所谓暴君,就是有才无德;
所谓昏君,就是无才无德。&
明君既能克己复礼,又有文治武功,所谓“一人有庆,兆民赖
之”,他们的所作所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唐太宗可以算一
一个无才无德的皇帝,顶多醉生梦死,他固然没有贡献,但是对
社会的危害也相对要小;而一个有才而无德的皇帝就不一样了,
他才能强,本领大,足可以让四海沸腾,民不聊生。这样的皇
帝,固然也可以建功立业,甚至利在千秋,但与此同时,也一定
是罪在当代,成为万众唾骂的悲剧人物。&
隋炀帝不正如此吗?&
况且,像李世民、朱元璋、汉武刘彻等,他们去世后,都有自己
的政权继续存在,而杨广死后,隋朝已经覆灭,墙倒众人推,什
么屎盆子杨广也得接着了。&
而且,李渊篡隋登基,谥号“炀”是到了唐代才决定的。“炀”字
是“好内远礼,逆天虐民,去礼远众”的意思,是谥号里的坏谥。
如今唐太宗成了千古名君,隋炀帝却成了万恶的昏君。为什么?
因为唐史是唐朝人写的历史,隋史也是唐朝人写的历史。&
试问,夺权者对原来的权力所有者的评价能做到客观而不撇私
么?如果,李世民之后也被另一姓氏夺权。我们今天读到的唐太
宗李世民可能就完全是另外一个版本,而且谥号也不会是太宗
了,他的宣武门之变和种种必然也是他人生品格的最大诟病了。&
为自己的政治丑化别人的历史似乎并不难理解。&
可惜了,杨广本是一代了不起的帝王,居然被说成是千古暴君,
这是历史的大谬。哪一个好皇帝又有杨广一样的大作为?为杨广
正名,还他一个公道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描写宝宝的诗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