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白描画稿两只在一起的鹅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白描画两只在一起的鹅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_百度知道
白描画两只在一起的鹅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首先白描,多注意手法,线条流畅优美,尤其在鹅的颈部,一定不可生硬,流畅富有张力的,线条能够让,白描中的鹅活灵活现,不会产生僵硬死气,鹅的眼睛也要注意,认真观察下,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白描画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挡土墙设计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本文引自 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原创作者:张幼书
挡土墙是水利水电工程中面广量大的建筑物,几乎在所有的防洪、治涝、灌溉、供水、发电等水利水电工程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它不但具有挡土作用,而且还兼有挡水、导水和侧向防渗等多种功能,应用广泛和运用复杂是挡土墙的两个显著特点。我个人认为,一个水利工作者如果能把挡土墙的设计问题搞清楚了,其他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20多年来,我有幸参加了石台寺提灌工程的设计,主持了余码头大闸、东湖泵站、浮桥河水厂等新建工程的设计,成功的经验有一点,但失败的经验不少。今天是内部交流,成功的就不用多讲,我会多讲讲失败的事。
二、墙后填土问题
我把墙后填土问题作为第一个问题来讲,说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我有幸审查了在座各位的设计图纸,发现大家对填土的技术要求不是过于简单就是指标提的太苛刻,太不符合实际,比如某平原湖区一个水闸进出口墙后填土要求回填砂石,这我就奇怪了,周围几十公里哪里去找砂石啊,除非购买。这就明显不符合经济合理的设计理验。
有个土力学博士生导师亲口对我说过,你设计的再稳的挡土墙我填土时都能给你填垮,开始我还不相信,但通过两个工程的实践后我才理解这话是多么正确。
第一个工程就是我设计的余码头大闸进口挡土墙,墙高6m,填土设计基本参数是粘土,土的内摩擦角是180,压实度为0.96,含水量为24%,分层碾压,分层厚度为不大于35cm。可实际施工时是用推土机把附近的淤泥质土一推了事。结果可想而知,填土高度到设计的一半时墙就移动了5cm,事后检测土的内摩擦角是60,含水量为35%,没分层碾压,大家回去可以计算一下,按实际的指标墙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是多少,不变形移动就不正常了。事后挖除墙背后填土,用两个30吨的千斤顶把墙顶复位,并采取高压旋喷桩加固地基,墙背后采用土工格珊回填等综合措施才把墙的稳定问题解决好。
第二个工程就是我设计的东湖泵站前池进口挡土墙,墙高13m,由于墙比较高,基础采用灌注桩加固,桩经1m,桩长35m,填土设计基本参数是粉土,土的内摩擦角是160,压实度为0.96,含水量为24%,分层碾压,分层厚度为不大于35cm。可实际施工时也是用推土机把附近的开挖土一推了事。我当时在现场,明确要求停止施工,并指出这样的回填迟早会把墙填歪的。我记得很清楚,从工地回来晚上去随州大洪山水库的火车上就接到了电话,墙歪了1cm!幸亏发现的早,问题还不大,后来采取分层填土和砂的方法才把问题解决。
还是回到主题吧。
填料土的选择应根据防渗、排水和土料来源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尽量选取抗剪强度指标高的土料。处于防渗段的填土宜选择粘性土,非防渗段的填土可选择无粘性土,填土中不应含植物根、垃圾、淤泥、粉细砂等杂务。这是设计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则。
我们时常在土压力计算方法上纠缠不休,我想请大家记住的是:填料土抗剪强度指标选择是否正确合理对水工挡土墙的设计影响非常大,指标不确切引起的土压力误差可能远远大于计算方法引起的误差!
我们往往提出过分的强度指标,实际上施工单位很难达到。比如说墙后位置往往很小,大型机械不易于操作,尤其是紧靠墙背的范围内,往往还需小型机械进行压实或人工夯实,此时回填土的压实度很难达到规范要求。对此,我的意见是:技术要求可以按规范要求写,但实际计算时要考虑施工达不到要求的情况,还是留点富裕吧,这样挡土墙安稳,你自己也睡觉安稳啊。
三、稳定计算
稳定计算大家做了很多,对计算方法了如指掌,本不需要我多言,但有些细小的地方如果不引起注意还是会出大问题的,这也是我把该问题作为第二条来讲的原因。
《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之6.1.6条文解释中这样说:“对于按圆弧布置的挡土墙,根据土压力作用原理,水平力垂直于墙背方向,故取相邻两道永久缝之间的墙体部分作为稳定计算单元较为合理;但在一般情况下,沿弧长方向取1延米作为稳定计算单元是偏于安全的。”
我个人的观点是:对于重力式挡土墙,这段解释是正确的,因为重力式墙主要是靠自重来稳定。但对于悬壁式和扶壁式墙,“沿弧长方向取1延米作为稳定计算单元是偏于安全的”这话是否正确就很值得研究。我们知道悬壁式和扶壁式墙主要靠墙后拖板上的土重来维持稳定,而按圆弧布置的挡土墙的背后拖板的面积是扇形,受两端直墙拖板的影响,圆弧段拖板的面积大幅度减少,因此其稳定如果还是沿弧长方向取1延米作为稳定计算单元,那肯定是偏于不安全的!除非减少两端直墙拖板的面积来保证圆弧段拖板的面积,而工程师们在设计时很少作出这样的调整。
我在黄冈磨盘嘴节制闸进口挡土墙设计时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受地形限制,圆弧段墙拖板的面积很小,如果沿弧长方向取1延米作为稳定计算墙的稳定能满足要求,但如果取相邻两道永久缝之间的墙体部分作为稳定计算单元,其稳定安全系数则差很多,怎样调整都难满足要求,最后只能把圆弧段墙改为重力式才满足要求,两边的仍为悬壁式。这样又带来了一个新问题也要引起大家注意,就是墙的型式不一样,墙高一样,那么地基应力差别较大,如果是软基,沉降问题会相当突出。不瞒大家,我上面提到的磨盘嘴节制闸进口挡土墙,就因为圆弧段墙为重力式,两端的墙为悬壁式,建成后弧段墙沉降就明显大于两端墙,尽管问题不大,但这也算是个教训。
说半天,我的意见是:按圆弧布置的挡土墙,必须取相邻两道永久缝之间的墙体部分作为稳定计算单元。务必请大家记住。
我在前面谈到过:填料土抗剪强度指标选择是否正确合理对水工挡土墙的设计影响非常大,指标不确切引起的土压力误差可能远远大于计算方法引起的误差!但绝对不是说计算方法不重要,不正确的计算方法同样会导致严重后果。
我在审阅大家的设计报告时发现,无论
何种情况,大家在计算墙的稳定时都是采用主动土压力公式计算,一般来说这样做并没有错误,但在特殊情况下同样可能发生严重后果。大家都知道,土压力有主动和被动之分,采取那种计算方法主要根据结构在土压力的作用下可能产生的变形情况确定:土基上的建筑物(比如泵房),在土压力的作用下往往产生背离土方向的变形,因此可按主动土压力计算,岩基上的建筑物(比如泵房),由于结构底部嵌固在基岩中,且因结构刚度较大,变形较小,因此可按静止土压力计算。至于被动土压力,因其响应的变形量已超出一般挡土结构所容许的范围,故一般不予考虑。土基上的挡土墙,由于这类结构比较容易出问题,为安全起见有时也可按静止土压力计算。静止土压力目前没有计算公式和方法,一般可采用主动土压力系数的1.25~1.5倍作为静止土压力系数。
四、基础处理
针对不同的基础有不同的基础处理方法,但这不是我今天讨论的主题,如果大家感兴趣并认为有必要的话,我下次就基础处理再做个专题报告,我今天在这里讨论一下另外需要注意的细节。
避免建筑物建在不均匀的地基上,这是设计的基本原则。但在水工挡土墙设计中往往难以避免,尤其是建在土质地基上的挡土墙,由于基坑边坡的开挖,在挡土墙与河(渠)坡衔接处,挡土墙的基础总是一半落在原状土一半落在回填土上。即使回填土质量控制得较好,仍不能避免尾部挡土墙发生倾斜和变形。
这是黄冈东湖泵站进水前池平面布置图,4号挡土墙就不可避免的一半落在原状土一半落在回填土上,尽管对回填部分进行了换基处理,收到了一定效果,但还是有一些变形,留下了遗憾。
在此,请大家记住,对于一半落在原状土一半落在回填土上的建筑物,寄希望于严格控制回填土的质量来保证建筑物不变形是不切实际的!可靠的办法是在回填土处采取地基加固措施,如换基、深层搅拌桩、回填混凝土、水泥土等处理办法。
五、结构计算
土质地基上悬臂式挡土墙的前趾和底板可简化为固定在墙体上的悬臂板,按受弯构件计算;墙身可按固定在底板上的悬臂板按受弯构件计算。这大家后知道,不用多解释。
土质地基上扶臂式挡土墙的前趾可简化为固定在墙体上的悬臂板,按受弯构件计算;问题在于底板、墙身和扶臂怎么计算?我审核大家这方面的钢筋图,发现你们所犯的一些错误很严重,受力钢筋配错了位置,我分析主要原因就是结构的分析计算没搞清楚。
请大家记住:土质地基上扶臂式挡土墙的底板和墙身距墙身和底板交线1.5倍扶臂间距以内部分可间化为三边固定、一边自由的弹性板,按双向板计算,其余部分按单向板计算。扶臂可间化为固定在底板上的悬臂梁,按受弯构件计算,但一定要加强斜面钢筋的布置,并应按中心受拉构件分段计算扶臂与墙身水平连接强度、扶臂与底板的垂直强度。
软质岩石地基上的挡土墙可按土质地基的方法计算;硬质地基上的挡土墙可只计算前趾,不计算底板。
最近我们设计水库溢洪道比较多,其边墙设计大多采用了衡重式,我在审核有关图纸时发现在一些地基条件不好的地方也才用了这种形式,因此我觉得在这里讨论一下很有必要。
衡重式挡土墙是一种较特殊的断面结构,其稳定主要是靠墙身自重和衡重台上填土重维持。由于衡重台有减少土压力作用,因此衡重式挡土墙断面比重力式小,但因其底板较小,故对地基要求较高。规范没有禁止在土质地基上采用衡重式挡土墙,但我个人的观点是土质地基上最好别采用衡重式挡土墙,资料揭示江苏省有些建在老粘土地基上的衡重式挡土墙运用一段时间后都出现了变形变位问题。
六、设计心得
在座各位大部分学历比我高,知识比我丰富多了,但光有知识还不行,死按书本知识来设计的人是书呆子,设计人员还必须有常识。我上面所讲的大部分就是常识问题,大家别看不起。有很多小学都没毕业的人当了大老板,为什么?就因为他们尽管没知识,但有常识。那么有了知识和常识行不行呢?行,但不够,还必须有见识,俗话说见多识广,这人就上档次、上台阶了。怎么才能长见识呢?多到现场看。我们有些同志好不容易到工地,但怕吃苦,只是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这样是长不了见识的。有了知识、常识和见识,如果再有胆识,那么我们的设计质量会产生质的飞跃的。
& 就到这里,耽误大家时间了。谢谢大家。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这几天去欧洲玩,像法国德国这些国家,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啊 ?_百度知道
这几天去欧洲玩,像法国德国这些国家,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啊 ?
例如天气啊 ,带的服装啊 ,住宿啊,餐饮的问题,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 > > 儿童学简笔画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儿童学简笔画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简笔画平面化的简笔划,表现2维的平面结构比较简便,简笔画简单易学,是很多幼儿学画画的首要选择。虽然儿童画不讲究规则,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一、学简笔画之前要对描绘对象有一点了解
如在画小猫之前,我们先要对它进行一定的了解:猫的身体由头、躯干、四肢、尾巴组成。头部为扁圆形,有两只小耳朵,两只圆眼睛,一个小鼻子,一张嘴。在嘴的两边长有胡须。猫眼的瞳孔随光线变化,白天光强时呈一条线,夜晚睁大呈圆形。猫的身体比较长,上面有皮毛覆盖全身,后边拖着长的尾巴。猫的四肢长在腹部下面,脚掌上长有肉垫,跳下来没有声音,有尖的爪藏在脚里。只有了解了猫的身体结构,才能正确地把握猫的形象,画出猫的基本形态。
儿童学简笔画:莲花
二、使用正确的画画方法
几何图形概括法、组合法是一种有效的简笔画绘画方法。如画小鸭子时,我们可先启发孩子说说小鸭子的脑袋是什么形状?身体又是什么形状?然后可以把小鸭子的外形用四句顺口溜来概括:&脑袋滴溜圆,身体像小船,颈上嘴巴扁,眼睛是半圆。&可让孩子边说顺口溜边画小鸭子。除了几何图形归纳法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图形想象画、图形添画法等。
三、掌握正确的画画顺序
教幼儿画画时,我们要指导孩子并亲自示范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画,养成一个正确的作画顺序。
四、抓住物体的动态变化
由于物体所处的方位和运动状态不是固定不动的,所以基本形状也不是固定的。例如,侧面的小猪和正面的小猪二者的基本形状就有所不同,正面的小猪身子应画成圆形的,侧面的小猪身子是椭圆形的。且孩子们的想象力丰富,他们经常会说:我们的小猪在跳舞、在吃东西、在洗澡&&这时我们应及时引导孩子说一说&跳舞的小猪和站着的小猪有什么不同?&并请个别孩子画一画。由于孩子的切身参与,他们就轻而易举地掌握了小猪跳舞的动态。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他们对于物体动态的表现无非就是四肢的变化、头部方向的不同、站姿的变化和正面和侧面的转变这四大类,&教人半桶水,自己必须满桶水&,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之前要胸有成竹。
儿童学简笔画:小松鼠
五、根据各种物体的特征采取夸张、拟人的手法来画,使形象更加突出
在孩子的心中,每个物体都是一个生命,他们会笑、会跳、会玩、会说话,孩子们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投射在小动物等身上,所以我们的简笔画应夸张、突出,生动有趣,用拟人的手法进行表现,一定深受孩子的喜欢,能激发孩子的表现欲望。例如把熊猫的脑袋画得大大的可显得更可爱,把小鸟的头画得大些可显得更活泼,让狗熊穿上裙子,两只小猪在拔河&&
儿童学画画有很多好处,但这并不是一个简单容易的过程,作为家长应该时刻关注到可能发生的问题。以上就是关于儿童学简笔画应该注意的问题的全部内容,感兴趣的朋友请继续关注我爱画画网。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ertong/jianbi/4821.html
------分隔线----------------------------
下一篇:没有了
中国画家:
外国画家:
儿童专题:
其他专题:当前位置: > > > 素描教程:画素描人物时最需要注意的八个问题
素描教程:画素描人物时最需要注意的八个问题
  素描中人物素描可谓是最常见的,可是也是有不少同学总是在素描人物中取不得高分的,其实关于素描人物,也是有需要注意的问题的,我们现在就来看一下。画素描人物时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八点:
如何画素描人物
  一. 位置、朝向或方位
  在形体的形状、大的体块关系确认之后,加之合适的光源,就要进一步决定形体在空间中的确切位置。这里有一个更为复杂的情况:即画家还要决定自己所处的或者想要处在的位置与形体之间的关系。尽管画家现在是站在画室的地板上,但如果他认为必要,他可以像从地下室往上看,或是从吊灯上往下看那样来观察模特。换句话说,画家可以在任何位置画这个形体,或是从任何能充分体现他的表现意图的位置来画。
  学生们必须学会选择决定形体的确切位置与自己的关系,这与选定形体的方位,或是像画家们常爱说的明确&朝向&是一样的。一个形体一次只能占有一个位置,也只能指向一个方向。就像一架飞机,显然在特定的时间内只能占有一个特定的位置,同时,它又冲着一个特定的方向,或用画家的话来说,它是有一个特定的朝向的。
  二. 如何确定素描人物的朝向
  在画素描的时候,决定一个物体的位置并不算太难。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要始终保持这一位置则相当困难。学生们常常容易在画头像时让脸朝向一个方向,最后鼻子和嘴画出来会朝着不同的方向。这样下去,画上半部躯干也会造成正面的方向与侧面的方向不一致。画手的时候,这个朝向或叫方位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拿整个手腕来说,实际上加起来共有十六个各自的朝向或方位问题要解决。可想而知,画手有多难。
  头部和躯干上半部都是较复杂的综合形体,上面充满的各种细节最使学生们感到困惑。确定这些形体的朝向是很难,但如果把这些综合的形体作为简略的体块来呈现,就能较快地解决这个问题。头部有眼睛、嘴、鼻子、耳朵、眉毛等等。这些可以先搁在一边,把头作为一个简单方块体来考虑,就很容易决定体块的方位。
  如果把头部作为一个方块体,并且在这个方块体正面中央画出一条线,你就已经给予头部一个确定了尺度的方位,再把头部作为一个圆柱体,并且围绕其画出弧线,就确定了头部的整个方位。这两条头部的结构线多少代画家用起来都是很灵的。
  把胸廓想做一个蛋形,在它的中间画线,表示从脖颈的陷窝穿过两个乳头之间的中点。再把胸廓想做一个圆柱体,围绕它穿过乳头画出圆弧线,你就确定了胸廓的方位。
  胳膊和腿可以作为圆柱体,弧线围绕这些圆柱体时,它们的方位就被确立了。
  通过体块概念和这些决定方位的方法,最困难的画手的问题就变得简单些了。伸直的手指可以作为长方块体或圆柱体来考虑。如果手指是弯曲的,可以把它分成三段长方块体或三段圆柱体,每一段都有各自不同的方位。手指的形体和朝向确定后,你就要试着用体块概念画出整个手掌的形体。不过在拇指球部位就不能套用这个办法了。
  三. 确定朝向中的问题
  接下来要决定形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朝向问题,这时学生会遇到不少麻烦。如果一个形体是在运动的状态下,你得决定你想画的是运动中的哪一段姿态。明暗调子常常有赖于形体的方向,方向也可以为改善形体的明暗关系而加以变动。形体的方向改变时,作用于形体之上的线条也要跟着改变。因此,在用线之前,一定要确定好形体的方向。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如果不改变形体的位置或方向,形体就不能反映其真实的形状。学生们还必须决定形体上衣褶的朝向,以便使其特征真实可信。最后,学生们要决定作为整体的构图所能接受的位置和方向,并使其与他所想要的最终效果相适应。
  我们首先来考察一下动作变化中的形体问题。照理,一个形体不能同时被画出两个或更多的位置。因此,学生们必须确定并果断抓住形体动作中的一个单一的瞬间。所幸的是,大部分动作都有重复的性质,并且从开始到结束动作都有间歇的片刻,这些间歇的片刻正好可以被画下来,它们通常对我们最富于启发性。伐木工人对着树木抡起斧子一起一落的样子就表现了这种动作。
  表现连续或不重复动作的问题,从来就没有十分令人满意的答案。常常是画家捕捉到一个任意的动作瞬间,再通过结合一些像风吹的衣褶或展开的头发这些明显的标志画出来。
  四.素描人物时, 模特总是在动的
  初学者在画人体时总在抱怨模特任何一点明显的变动。有时,他们忽然发觉模特在喘气,就要求教师去制止。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模特动作的变化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他已经确定好了形体的方位。
  但初学者不怎么会抱怨模特动作缓慢的变动,实际上这种变动却极为有害,并且在所摆姿势中会始终存在。常常因为疲劳,模特的肩膀会慢慢低垂下来,重心在变化,头部、胸廓和骨盆在慢慢转动。有经验的学生很快能明白,如果他想表现模特的身体活力和健康朝气,他必须在一开始就捕捉到身体姿势的朝向。如果他想表现身体劳累的感觉,就应当抓住他所期望姿势的最后样子的朝向。要是他想表达其他情绪,就必须准备创造一些能涵盖这些情绪的动作朝向。
  五. 明暗调子与形体的方位
  如果光源是固定的,形体上明暗调子将随形体方位的变化而变化。打个比方,如果一扇门是关着的,它的调子和照在墙上的调子是一样的,如果门是开着的,门会变得比墙亮或比墙暗,这取决于光如何照过来。同样,如果两座摩天大楼的正面都是同样的调子,而其中一个摩天大楼突然前倾一点,这幢前倾的摩天大楼的正面要比另一幢的正面暗一些,这是说光是从上面照过来的情况。由此说如果模特双腿,并立站着,双腿的正面会有相同的调子。但如果模特的腿是一前一后站着,向前的腿会比向后的要亮。
  形体的朝向是创造明暗调子最为决定性的因素,在头部、躯干、胳膊和腿这些形体相互变化方向时,尤其如此。
  六. 朝向与线条
  学生们很快会发现在没有确定形体的准确朝向时,他没法用线条来塑造形体。因为朝向变化了,线条也要跟着变。线条的作用在于用它的运动变化来塑造形体的形状,所以形体的朝向一定要确定下来,才能用线条准确地画出来。
  一个圆柱体的朝向改变时,围绕着它的圆弧线也随之改变。既然我们能够把一个伸直的手指比作圆柱体,这也就意味着手指变化朝向时,手指关节部的线条也会一同改变。在手掌心一面有两条很重要的线横穿过手掌:一条首线和一条心线。这两条线在表现手的造型上具有特殊价值。一般这两条细微的线条不被注意到,就不可能被画出来,所以一定要创造它们。画家在画出这两根线条之前必须确定出手掌的朝向。
  七. 位置与真实的形状
  为了表现好一个形体的真实形状,必定会随时调整它的位置或方向。一个立体迎面复制下来只呈现出一个方形的平面,应当移动成能见到两个面的角度。一圆柱体的纵面复制下来是一个正圆的平面。一个蛋形的纵面是一个圆球。它们都要稍微移动一下方向才好辨认。
  所以,画家很少去画直接指向自己的手指,他会朝这边或那边挪一点再画。也避免去画人体的全正面和全背面,好像侧面总是次要的,稍微移动一下人体的中线,就容易揭示形体的真实形态。
  有时,一个形体的局部会被其他形体挡住,妨碍了其真实形态的再现,这时要变动一下该形体的位置。有时,仅仅为了保留耳朵上的银饰得让头转动,不如干脆省去这只耳朵更好。另外就是耳朵有时画得看上去好像奇怪地长在头的侧面很远的地方,一种办法是头转过来一点让耳朵多露出一些。有时一只乳房会完全躲在另一只的后面,或者一边的屁股几乎被另一边的完全挡住了。不要担心这会省去了看不见的乳房或是半边屁股,只要按你的意思转动一下人体,直到这些形状真实反映了各自的特征就行。
  八. 朝向与衣褶
  衣饰的褶皱有其鲜明的特征,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它们可以很好地揭示人体的动作。变动肩膀、胳膊、大腿及身体其他部位的位置和方向会明显影响到衣褶。现在学生们应该做的是,既然他已能按自己的想法改变身体形状的位置和方向,那就一定能在体现衣褶的特点和节奏方面有许多好主意。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素描人物主要是有八个问题需要注意的,我们若是以前没有留意到,就要注意了。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sumiao/renti/4267.html
------分隔线----------------------------
下一篇:没有了
中国画家:
外国画家:
儿童专题:
其他专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花卉白描画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