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走向我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道路的

《我的文学启蒙老师》 &我&因为什么事获得人生中第一次隆重的褒奖,从而走上文学道路?_百度知道
《我的文学启蒙老师》 &我&因为什么事获得人生中第一次隆重的褒奖,从而走上文学道路?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经验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很重要的,像以前遇到的很多人,原来一切都是假的。知不知道,任由我往水里沉,但是当我知道原来你不曾像我这样想过有一只手伸过来带给我生的希望,让我以为自己仿佛是他的整个世界!从天堂掉下地狱。你对我很重要,所有的希望交个那个人的时候,你真的对我是很重要,说着很好听很好听的话,却丢下我走了,当我知道你根本就不曾在乎过,就在我真的真的想要把自己生命
因为“我”写的一篇作文被老师赞扬,而得到一生中第一次隆重的褒奖,从而走上文学道路。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启蒙老师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茅盾是怎样走上文学道路的
一、茅盾是怎样走上文学道路的
茅盾是1896年7月4日诞生在乌镇的。比鲁迅小15岁;比郭沫若小4岁;比叶圣陶小2岁;比曹禺大14岁;比巴金大8岁;比冰心大4岁,比老舍大2岁。&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童少年时代人生态度的形成
19世纪末叶,这是中国历史上灾难深重的年代,也是新旧交替的时代。维新之风吹进了乌镇,茅盾接受时代的洗礼首先是通过他的家庭。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环境是儿童个性的第一个“塑造场”。&最能表现这个家庭的时代色彩的是茅盾的父亲沈永锡。他接受资产阶级的科学、民主思想比较早,具体表现在:第一,他热衷新学,有习一技之长报效国家的抱负。第二,新学的影响,扩大了他的视野,也使他关心国家大事。第三,他的维新思想使他对孩子的教育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态度。这使茅盾有机会较早地接触古代圣贤书以外的文学作品。他的维新思想和对新学的热衷,很自然地在茅盾的思想中注入奋发求新、立志图强的新鲜血液,为茅盾后生埋下了不断追求的种子。
时代给予茅盾的影响还表现在学校教育方面。戊戌变法维新以失败告终,但教育制度的改革—废八股改试策论和开办新式学堂这两项“新政”,继续得到推行,并有了很大发展。茅盾是幸运的,他赶上了这样的时机,使他从小学起就进了“新学”。&茅盾8岁时进入国民初等男学,国文兼历史、修身教师沈鸣谦给予茅盾的的影响就不容忽视。《乌青镇志》称誉沈鸣谦其时“慷慨有大志”“读书务博览”&“康梁倡新政,里人犹多固步自封,鸣谦独与意合。”这一个具有维新思想的老师继续着茅盾在家里从父母那里受到的教育,并使其得到深化和加强。
&&母亲陈爱珠是茅盾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母亲严格的家教,使茅盾养成好学深思的习性。茅盾的母亲是当地著名中医陈世泽的续弦夫人所生。陈老医生很喜欢这个女儿,视作掌上明珠,给她取名爱珠。从小接触古典文学,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文学修养。14岁当家理财,而且治理得井井有条。19岁与沈永锡结婚。茅盾出生以后,她对茅盾要求很严,她爱看小说,常把小说中的故事讲给儿子听,这就无形中培养了茅盾对小说的兴趣。茅盾的父亲去世以后,母亲对孩子的管教很严。学校就在家的隔壁,学校的铃声,家里都可以听得见。一下课就要准时回家。有一天教算术的老师生病没来上课。茅盾急着回家。一个比他大五、六岁的同学拉着他,叫他一起玩,茅盾不肯,向学校门口跑去。那同学在后面追赶,不小心跌了一跤,擦破了膝盖手腕上也出了血。他拉着茅盾去找茅盾的母亲告状。陈爱珠安慰了那个同学一番,还给了他几十个铜钱,让他医治手腕。然后,她把茅盾拉到楼上,关上门就要打茅盾,茅盾急中生智,开了房门,直往楼下跑,陈爱珠气愤地大声说:你不听管教,不要你这儿子了!茅盾在街上无目的地走着,心里想,又不是我的错,妈妈为什么要打我呀!他觉得还是应该到学校去,请当时看到那个同学绊了一跤的沈先生替他说情。沈先生带茅盾回家,对他母亲说:这件事我当场看见,是那个大孩子不好,他要追德鸿,自己绊了跤。又说:大嫂,知书识理,岂不闻孝子事亲,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乎?你家德鸿做得对呀!听了先生这么说,陈爱珠说:谢谢沈先生。说完就转身回房了。过后,茅盾问母亲。沈先生说的那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呀?陈爱珠说,天下的父母没有不爱子女的,管教他们是要他们学好,父母盛怒的时候,用大杖打子女,如果子女不走,大伤了岂不反而使父母痛心么?所以“大杖则走”。从这以后,母亲就再不打他了。由于母亲的严格家教,茅盾养成了好学深思的习性,放学回家,不是完成课业就是读小说,常常临窗苦读。
故乡的习俗见闻对形成茅盾的人生态度也有影响。乌镇是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传统的水乡古镇。水路交通发达,当时就是个有五六万人口的中等城镇。关于乌青镇名称的由来,有过神话般的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个姓乌的将军为讨伐叛臣,力战死于车溪河畔,葬在这里,化为一株银杏;他所骑的青龙驹也死于乱剑中,化成一条青龙,潜藏车溪河底。人们为了纪念捐躯社稷的乌将军和青龙驹,把这地方称为乌镇和青镇。
&&&&乌青镇名胜古迹很多。有梁昭明太子萧统读书的地方的遗址。关于昭明太子的传说,在乌镇家喻户晓。相传萧统刚生下来时,右手紧握成拳,不能伸直。梁武帝接受大臣的进谏,张榜招贤,谁能扒开太子的手,太子就拜为老师。沈约前来,捧起太子的手,轻轻一扒就扒开了。梁武帝非常高兴,就封沈约为太子的老师。沈约是乌镇人,他的先人墓就在乌镇河西十景塘附近。每年清明沈约都由京城返故里扫墓,并要守几个月墓。梁武帝怕儿子荒废学业,就命昭明太子随沈约到乌镇读书,因此就在河西建起一座书馆。萧统来乌镇,见书馆所在地鸟语花香,景色宜人,竟因贪玩忘了读书。沈约治学严谨,见太子不思上进,就要拿戒尺打他。后来,他收起玩心刻苦读书,终于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
&&&&&茅盾小时候经常听到大人们谈论起昭明太子勤奋读书,编选《昭明文选》的故事。他对博学多闻的昭明太子不觉产生一种敬慕之心。因此,在一次寒假中,当茅盾在堆放杂务的平房里找到唐李善注的《昭明文选》时,竟一见如故,爱不释手。他暗暗把昭明太子的勤奋好学当作自己效法的榜样。
时代和家庭以及故乡见闻的影响,使茅盾从小就萌发忧国忧民、扶正祛邪,
立志自强和企图除旧布新的民主主义思想,形成了关注人生的生活态度。从童年到少年,从家庭到学校,茅盾在时代洪涛激荡下,在政治思想上由最初的忧国忧
民发展为推翻满清帝制的民主主义思想,由朦胧的爱国观念,发展为爱国主义的情感。这样的一些思想基因都为他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我们探究茅盾走上革命的文学道路的最早渊源,不可忽视他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
茅盾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究竟吸取了什么?它的独特性在哪里?&
首先,中国古人,尤其是儒生们几乎从一开始就把文学与政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文学可以成为人心与世道之间的中介。中国古人不但注意到世道对于人心和文学的决定性影响,而且注意并且重视文学对于世道和人心的反作用。是否可以说,正是由于茅盾对世事的关注才使他对传统文化并不十分反感。茅盾在回忆他的小学生活时说:“……我对于我所进的小学发生好感,因为这里的课程都比《天文歌略》容易记也有兴味,即使是《论语》罢,孔子与弟子们的谈话无论如何总比天上的星座多点人间味。”《天文歌略》本是“新学”,而茅盾独不喜爱这“新学”而津津乐道《论语》的“人间味”。这除了茅盾的父亲让茅盾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违反孩子的接受心理外,恐怕更重要的是《论语》中所反映的社会、世道对幼年茅盾更有吸引力。这“人间味”就是文章中曲折地反映的世道人心。由此可以推断,茅盾在走上革命道路之后,拿起文学的武器,是政治与文学在更高层次上、更完整意义上的联姻。
其次,在传统儒学思想中,含蕴着一种对国家安危、天下兴亡的负责精神和把“国”与“民”统一起来的民本思想。儒家思想中这种“入世”的积极进取、自强向上的因素,浇铸着人们为国献身,为民请命,坚持正义、反对邪恶的高尚品格。中国自古以来史不绝书的志士仁人、英雄豪杰,就是传统文化精英所铸造的民族脊梁。茅盾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与扬弃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他生活的时代是新旧经济、新旧政治、新旧文化斗争十分剧烈的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把中国古代与西方近代的政治文化作了比较,他们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抱着批判态度。先进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态度,决定了茅盾接受传统文化时,有可能扬弃仁、礼、中庸所构成的传统思想体系,而对其中的某些部分或方面加以继承和发扬。如民本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威武不屈、爱国主义、既爱好和平又不畏强暴等等,对中国民族性格的形成都起过重要作用的因素。茅盾在他小学的作文中所抒发的忧国忧民之情、所寄托的民族自强信念,以及对先贤的褒扬都说明他对传统文化中优秀东西的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入世思想与时代赋予一代先贤的深沉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与父母对茅盾的教育相结合,使茅盾形成了关注人生的生活态度。
&&如果把茅盾和鲁迅在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方面作一番比较,更可以看出他们不同的特色。鲁迅接受启蒙教育的年代比茅盾早了十几年。这十几年正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剧烈变动的十几年。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接受,经历了一个“走进去”又“打出来”的过程。尽管他从小就对传统的封建文化抱一种反感和怀疑的态度,但他所生活的时代还是决定他在封建教育的熏陶下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后来,在维新思潮,特别是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又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经过抉择自食,严格的自我解剖,才清算了自己身上的“毒气”和“鬼气”,成为封建阶级的逆子式臣,走到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前列。茅盾比起鲁迅是幸运的。
他开始接受教育时,先进的知识分子已经经过了自己的思考,选择了破旧立新的思想革命的道路。这使茅盾用不着经过鲁迅那样痛苦的内心交战过程,就有可能扬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而吸收其中优秀的部分化为自己的思想因子。这种思想因子一旦与家庭影响和时代因素相结合,就形成了茅盾关注人生的生活态度。
3,五四运动中茅盾人生道路的抉择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一次划时代的历史转折,它标志着一个旧历史时期的终结,预示着一个新历史时期的开始。一大批新文化的猛士应运而生,挺身而出,以崭新的姿态和势如破竹的气概,向着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道德礼教发起进攻。这是以往半个多世纪新旧思想、新旧文化斗争的总汇集和总爆发。茅盾原有的思想基础,使他很快顺应形势,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开始他的人生抉择。
茅盾对1915年创刊的《青年杂志》特别关注。他读了《青年杂志》上的文章,产生顿开茅塞之感。他与刊物中宣扬的以科学、民主为旗帜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一拍即合,感到学校生活的厌倦。1916年经卢学溥介绍,进了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
时代又一次给茅盾带来了机遇。中国呼唤着革新。上海文化界也亟需领导潮流的思想激进分子。这种激进分子不仅要有否定、批判旧传统的勇气,而且要具有先进的思想和渊博的学识。茅盾以他自身的条件,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茅盾的文化构成使他具有继往开来的学识和魄力。他自幼以来博览群书,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而在时代光泽烛照下,他又能摆脱传统文化中糟粕的束缚。他能以当时先进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面对需要革新改造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使他在不长的时间里就以其业迹证明他是一位顺应时代的先进者,成为商务印书馆引人注目的改革者。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和中国“五四”运动的发生,震撼着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心灵。这两个伟大历史事件对茅盾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加速了茅盾对马克思主义接受的进程。茅盾从1919年底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他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特点是:第一,他是从注意研究俄国文学入手接近马克思主义的。第二,他与早期共产主义者及其组织上的联系,使他得到了在实践中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机会。
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对茅盾另一方面的影响是促使他接近文学。他说:在“五四”运动影响和推动下“开始专注于文学,翻译和介绍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而为了借鉴西洋,他利用商务印书馆涵芬楼的藏书,对I9世纪的欧洲文学作了一番系统的研究,同时还从事古希腊、罗马文学、骑士文学、文艺复兴文学的研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茅盾形成了自己的文学观点,其要点是:①阐明新思潮与新文学的关系;②主张大力介绍写实主义、自然主义,而今后新文学运动该是新浪漫主义文学;③新文学是进化的文学,④提倡“为人生”的艺术。茅盾对西洋文学的穷本溯源,开阔了他的视野,使他有可能作为改革者主持《小说月报》的改革。
&&以上所述茅盾在“五四”前后受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影响在政治思想上和文学上的特点,分别为他以后的政治事业和文学事业上的双重定位准备了条件。从此他以新文学倡导者和组织者以及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的双重身份开始了他文学与政治交织的生活。
4、中国革命的曲折性与茅盾的矛盾
茅盾在家乡读完小学,又到湖州、嘉兴、杭州读中学,后又到北京大学预科学习毕业后到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
&&&五四运动后,主持《小说月报》改革,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后到武汉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教官,后任《汉口民国日报》主编。大革命失败后思想充满矛盾。
&&首先是革命理论与现实的矛盾。在革命高潮中,他看到敌人的种种表演——从伪装极左面貌到对革命人民的血腥屠杀;也看到革命阵营内部的形形色色——右的从动摇、妥协到逃跑,左的从幼稚、狂热到盲动,党中央在纠正右倾投降的错误以后,又发生左倾盲动的错误,面对大革命中党内意见分歧和错误倾向,他不得不向自己提出本来以为已经清楚了的“中国革命的道路应该怎样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理想和眼前大革命失败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使茅盾无法解释。他需要思索。
茅盾生活上和思想上的矛盾又影响他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大革命失败后的现实而陷入悲观、迷茫之中。
&&&在生活上茅盾经历着积极入世的生活态度与现实生活处境的矛盾。曾几何时,他在大革命的中心武汉从事革命工作,如火如荼的革命生活尽管紧张,但很热烈,如今却成了国民党的通缉犯,蛰居家中,无所适从,生活处境的强烈反差,难免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
&&&正因为这双重的矛盾,茅盾的思想情绪也充满了激昂奋发和缠绵幽怨的矛盾。
&&&在这样的情况下,茅盾开始了创作生涯,在动荡的时代中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生活位置。
&&&&茅盾终于走上创作的道路,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有时代的机遇。他从事创作时。新文学已经走过了近十年的发展历程。经过长达十年的酝酿和准备茅盾开始创作生涯,无论是思想的起点还是艺术的修养的起点,他都超过了当时的一般作家。
从艺术准备来说,茅盾经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洋文化两个穷本溯源的过程。茅盾从小学到中学所受的主要还是旧学的教育,北大三年的寒假,他通读了二十四史。到商务印书馆,为了编《中国寓言初编》,更系统地读了先秦诸子、两汉经史子部,还以《四库提要》为线索,读遍晋以后的志怪和笔记,又研究过中国神话。五四以来,他进行了另一个穷本溯源的工作。他研读了从希腊、罗马开始,横贯19世纪,直到世纪末的作品,特别详细考察了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进步文学。在两大借鉴体系的融通与改造过程中,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文艺观。广博的中外文学知识和理论修养,使他在开手创作时就具有扎实深厚的艺术根底。
理论准备。从宏观的角度说,茅盾的文学活动是从翻译介绍外国文学和文学批评开始的。他的文艺思想的起点是较高的。无产阶级文艺观确立之后,他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新文学的实践相结合,在开手创作之前,他的文艺思想就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以现实主义理论为核心,涉及到文学的本质、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文学发展的动力与源泉,以及以小说为核心的文学体裁、文学翻译等文艺理论的各个方面。为了指导新文学创作的发展,他很注意批评的导向性。出于一种导向的责任感,他自1921年起就注意文坛的动向,写了不少指导文坛的文章。这样的一些理论准备,使他一开手创作就可以自觉地按照自己的理论主张进行实践。
生活基础,茅盾终于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是有着扎实深厚的文化背景的。当我们考察茅盾独特的文化素养时,不能忽略地域文化给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较多保守性和封闭性,而吴越地域文化却具有开放性和吸收性。这是因为吴越文化区处于东南沿海地区,与海外文化有长期交流的历史,对外来文化的抵抗情绪较少。及至近代,随着海禁的开放,西方的现代思想不断涌入,商品经济也有很大发展,在与海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沿海地区的人民形成一种开放性、吸收性的心理结构。
江南以水乡著称,人民与水有着特殊的感情,而水也以特殊的方式介入人们的感情世界,参与塑造了这里人们的文化性格。水的柔和、明净陶冶了人们文静、宽和的性情;它一时的怒嚣、汹涌又磨砺出人们愤烈的性格。江南水乡隽丽的自然风光则胎孕出人们对美的敏锐感受力和艺术思维能力。
吴越地域文化这几方面的特征对形成茅盾独特的文化素养起了深远、潜移默化的影响。茅盾是怎样接受地域文化的影响的呢?一是他的祖母以及水果店的老太婆给他讲述的民间故事;二是在家乡乌镇的丰富见闻;三是接触农民。
上述特殊的地域文化熏陶,再加上母亲严格的家教,形成了茅盾独特的文化素质和性格特征。其主要特点是逐渐形成了一种开放型的思维方式。这使茅盾有较开阔的接受视野,对传统文化和西洋文化具有容纳百川的精神,同时具有强烈的创造动机。这样的思维特点成为他接近文学,从事文学创作的一个心理因素。另外,是他形成了磅礴而又精细的性格特征和好学深思、谨言慎行的品性。这对他走上创作道路后迅速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埋下了基因。
茅盾从事文学创作另一方面不容忽视的生活基础是他早年的革命生涯。这不仅对他选择文学创作的道路有直接关系,而且对他一生的文学活动与创作个性都产生深刻而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他的政治信仰、社会伦理观与审美观上,也表现在他得以亲身参加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生活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使他有可能担负起用文学来反映时代的历史使命。
创作的开始,标志着茅盾走出了人生矛盾的一处低谷,重新找到了自己在即将到来的革命新高潮中的位置,表现了他政治上的坚定性。从此后,茅盾追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前进的步伐,一步步攀登,用他的全部革命实践和文学创作,谱写了一曲革命者之歌。
二、《子夜》创作始末
&&&&1930年夏秋之交,茅盾的眼疾有所好转,他又可以读书看报了。当时一些报刊上正在开展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大讨论。论战的中心问题是:帝国主义的侵略阻碍、打击还是帮助、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势力的发展?破坏还是维持了中国封建经济和封建势力?一句话,中国社会究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还是变成资本主义了。茅盾看了论战几方面的文章。托派分子严灵峰、任曙等在《动力》上撰文,胡说帝国主义侵略促使中国封建经济解体,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势力的发展,胡说中国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看了他们的文章,茅盾十分气愤,觉得这些谬论只能骗骗那些不明真相的糊涂虫。他实地观察了解的情况完全不是这样。
原来,1930年4月茅盾从日本回国后,眼疾、胃病、神经衰弱并作,医生嘱咐他少用眼,多休息。闲来无事,他常到表叔卢学溥的公馆去。卢学溥是南京中国银行监察、交通银行董事长、浙江实业银行常务理事。在他家里,茅盾结识了不少银行家、公务员、商人和在交易所搞投机的人。从他们那里,茅盾听到了许多过去没听到过的事情。他对当时的社会现象看得更清楚了。他了解到当时上海经济不振、市场萧条、工厂倒闭、工人罢工的情况;认识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外资压迫和农村动乱、经济破产的影响下,正面临绝境,而为了转嫁危机,资本家加紧剥削工人,工人的斗争正方兴未艾,因此一眼就识破了托派的欺骗宣传。他把自己对金融工业中心上海的实际情况的观察,特别是对民族中产阶级的处境与前途的观察同托派鼓吹的中国已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谬论一对照,就产生了写小说的想法。
最初,他想写一部白色的都市和赤色的农村的交响曲。可是由于他对农村的革命活动不够熟悉,又决定缩小计划,只集中写城市。为了写好小说,除了走访亲友、到工厂体验生活外,茅盾还设法混入交易所去观察体验。前后有半个月的时间,他每天都出现在交易所中。他仔细观察那些骚动着的人群,聆听他们疯狂地叫嚷着“多头”、“空头”的买卖。有时,他活跃得像个商人,挤在生意买卖人丛中去打听行情,显得那样认真和老练。每天,他都到交易所休息时才蹒跚地离去。
1931年10月,茅盾焚膏继晷地开始了创作。由于构思时用过一番深思熟虑的工夫,又有详细的写作大纲,因此进展很顺利。
几经变故而辍笔,书稿写了近一年。1932年12月5日,长篇终于脱稿了。
这部小说刚写好前面几章时,曾应《小说月报》主编郑振铎之请,打算从1932年起在《小说月报》上连载。不料,“一·二八”战争爆发,商务印书馆被日本侵略者的炮火所毁,《小说月报》从此停刊。茅盾的小说没有刊载成。那时,茅盾曾给小说拟了3个题名:夕阳、燎原、野火。最后决定叫《夕阳》。取“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之意,暗喻蒋介石政权虽然战胜了汪精卫、阎锡山,表面上是全盛时代,但实际上已在走下坡路,是“近黄昏”了。茅盾写完全书后,经再三斟酌,终于把署书名改为《子夜》。他想:“夕阳”,概况着旧中国社会的日薄西山,一派浑浊、暗淡、被黑暗吞噬的全貌,而“子夜”不仅包含着旧中国黑暗的一面,同时也象征着既已半夜,快天亮了,黑暗过去,黎明就要来临了。
“子夜”是最黑暗的时刻,也是黎明到来的先兆,取名《子夜》更能预示革命发展的形势。书名的更易,正反映着茅盾创作意图的不断深化和主题的升华。
《子夜》以30年代初半殖民地城市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表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国民党新军阀混战的影响下,奋斗、挣扎,直至破产的必然命运,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力地驳斥了托派散布的中国已是资本主义的谬论。作品的结构颇具匠心。全书以吴荪甫作为一切矛盾的焦点,以吴荪甫和买办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矛盾冲突为主线,同时展开了吴荪甫与同行、裕华丝厂工人、双桥镇农民以及家庭内部的矛盾,结构浑然一体,缜密清晰。茅盾调动了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描写人物,注意运用个性化的语言,使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子夜》成功地塑造了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的形象。这一形象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呢?翻一下茅盾的《子夜》写作大纲,可以看出,茅盾创作意图中的吴荪甫,不仅生活上挥霍放荡,而且在事业上也软弱无能,最终妥协投降。但是小说中的吴荪甫,生活上比较节制谨严,事业上才能卓越,不屈不挠。显然,茅盾在《子夜》创作构思阶段,更多地注意到的是主人公作为资本家的共性特征,构思中的吴荪甫更多的是观念的产物,而实际创作出的吴荪甫,是作家创造性形象概括的产物。
茅盾在养病期间接触卢学溥和周围的人,这对吴荪甫形象的塑造带有潜在性影响。它不仅是当前的诱发性事件,而且它唤起了茅盾对旧事的回忆。卢学溥之于茅盾,是表叔,也是可亲的良师。他当过茅盾小学时的老师,茅盾在北大3年,他又给予照顾,结业后又介绍茅盾到商务印书馆。在茅盾的记忆中卢学溥是一位性格刚强、很有事业心和民族气节的银行家。这样当茅盾从卢学溥身上取了部分原型加以典型化而塑造吴荪甫形象时,势必带有茅盾对卢学溥的个性情绪色彩,这就使吴荪甫这个资本家带有了某种英雄气。
吴荪甫形象的塑造,还有来自外界的影响。茅盾曾把《子夜》创作意图详细地与瞿秋白谈过。瞿秋白的建议,多少代表了当时一种左翼文艺思潮,这种思潮投射到茅盾的心理,对创作《子夜》是有影响的。另外,茅盾作为现实主义作家,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社会历史存在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势必会投影在他的创作心理活动中,对吴荪甫形象的塑造产生影响。茅盾在创作吴荪甫时,在政治理智上,是站在一个共产党人的立场上,把吴荪甫看成异己分子,然而,作为一个真诚的艺术家,他那敏锐的观察使他无法否认这样的事实:当中国的封建社会解体,中国的资本主义合乎历史必然地逐渐成长起来时,它不仅遭到工人阶级的反抗,也遭到外国帝国主义的排斥与压迫,使他们不论妥协投降,还是血战到底,都摆脱不了悲剧境地。在当时中国的条件下,多了一个外国的帝国主义和一个本国的封建主义,而不是多了一个本国的资本主义。应该说,吴荪甫的存在,在当时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合理的,进步的。因此,吴荪甫作为悲剧主人公的某些英雄式气息,不是不可理解的。吴荪甫是茅盾复杂的创作情绪浇铸出的复杂的审美体。
《子夜》创造性地吸收了中外文学遗产,它的独特风格同欧洲古典文学名著有着血肉联系。
在艺术风格技巧上,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的史诗风范对茅盾写《子夜》有影响。《子夜》运用复式结构来大规模地表现旧中国的社会现实,它所运用的结构技巧也受到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的启示。托尔斯泰惯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理活动,善于通过人物外在形态描写心理活动,惯用细致的心理分析的方法。这些心理描写的艺术手法,在《子夜》中也都得到运用。在人物关系的设计上,《安娜·卡列尼娜》中卡列宁与安娜的关系和《子夜》中吴荪甫与林佩瑶的关系有某些相似之处。只不过卡列宁是一部政治机器,吴荪甫是一部经济机器。在人物塑造上,茅盾还学习了大仲马、莫泊桑从紧凑情节中发现人物性格的长处。文学语言方面也适当采用了欧洲语言有用的成分。
《子夜》也可以看出同中国古典文学遗产的血缘关系。在艺术结构上,《子夜》继承了在朴实单纯中包含着庞大繁复的时代生活的《红楼梦》的结构特点。从艺术技巧上说,《子夜》摄取了《红楼梦》用琐细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长处,也汲取了《水浒》采取在一连串的一正一反的螺旋式的事件中逐步点明人物性格的方法,还师承了《儒林外史》嘲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锢弊的手法。从语言上说,吸取了古汉语中饶有生命力的词语,在语句上有魏晋骈俪句式的影响。
《子夜》第2、4章分别以《火山上》及《骚动》为题发表在《文学月报》第1卷1、2期上。1933年1月,由开明书店出版单行本,封面上“子夜”两个字是叶圣陶篆刻的。这部小说,不仅是茅盾创作发展道路上的里程碑,也是党领导下的30年代左翼文艺的重要收获。
《子夜》出版后赢得了广泛赞誉,出书后,3个月即印了4次。据北平《晨报》1933年4月份的报道,某书店一日内曾售出《子夜》1百余册。当时,评论和研究《子夜》一时形成热潮。评论涉及作品主题、人物及艺术特色等方面。鲁迅多次对《子夜》作了充分肯定。瞿秋白也说《子夜》“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作者能够“应用真正的社会科学,在文艺上表现中国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1)朱自清指出:“这几年我们的长篇小说渐渐多起来了,但真能表现时代的只有茅盾的《蚀》和《子夜》。”(2)这些评论,说明了《子夜》所取得的成就。
《子夜》的读者不仅是新文学的爱好者,就是向来不看新文学作品的资本家少奶奶、大小姐也都争着看。当时上海一家小报还登过一段逸闻:有位青年作家娶了一个曾经当过舞女的人为妻。后来因为家境艰窘,舞女重操旧业。一天,忽然有一男子来与她跳舞,此人自称是茅盾。这舞女知道茅盾是作家,因为她刚读过《子夜》。今天见到“茅盾”,并且邀她跳舞,不胜惊异,回家后就告诉了丈夫。这位青年作家从来没有听说过茅盾进跳舞场,就嘱咐妻子,如果这人再来,可以向他要《子夜》,并须签名。第二天,那人果然又来了。舞女找他要《子夜》。那人居然拿出《子夜》,签名“MD”(“茅盾”的英文字头)。以后,这个人就没有再来。茅盾听朋友讲起这件事,真是啼笑皆非,不明白这个人为什么要冒名顶替。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子夜》影响之大。
当时,《子夜》的读者组织了“子夜会”,讨论这部作品。《子夜》传到了日本,在的一些中国左翼文化人也举行了《子夜》讨论会。有人还把这部作品改编成4幕7场话剧剧本。《子夜》早已跨越了国界,被译成德、俄、捷、保、匈、蒙、日、越、朝等文字,受到各国文化界的推崇与重视。
《子夜》是中国30年代无产阶级文学的骄傲。它开辟了一条宽阔的革命现实主义道路,不愧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现实主义的宏伟基石。
《子夜》以半殖民化的典型大都市上海为中心,截取年月至月中的事件,把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矛盾斗争作为全书的主线,表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影响下,奋斗挣扎直至破产的必然命运,揭示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子夜》揭示出:中国并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是更加殖民化了。
&&&&三、茅盾创作的当代意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作是走向成功的道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