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里七夕乞巧渡是什么意思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甘肃西和乞巧节:七夕民俗活化石
图为位于西和县晚霞湖畔的大型剪纸文化墙。
  记者夏和顺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唐代诗人林杰笔下的民俗如今仍在甘肃陇南西和、礼县一带流传着。8月28日,记者一行来到西和县美丽的晚霞湖畔,虽然错过了“七夕”,错过了第四届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但是通过参观访问,我们领略到了被称为“中国古代民俗文化活化石”的西和乞巧文化的魅力。
  秦人古老遗风的传承
  七夕乞巧,是中国传统民俗,流传甚广,历史悠久。它源于汉文化中织女、牵牛、河汉三种天象,后来演变成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已经记载七月七为重要民俗节日,但并未言及乞巧,而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是古文献中关于乞巧民俗的最早记载。“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智慧的意思,“乞”指乞求,“巧”则指心灵手巧或有巧思妙想。
  盛行于陇南西和县长道及礼县永兴、盐官一带20多个乡镇的乞巧习俗,据传是秦人古老遗风。因为这里是秦帝国的发祥地、秦文化的渊源和秦人立国以至后来统一中国的摇篮。据专家考证,秦人东迁前建立的第一个都邑西垂即位于此地,秦人四大陵园之一的西垂陵园即被发现于礼县大堡子山上,乞巧习俗是这里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秦人后裔从事的民间祭祀活动。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帝颛顼之苗裔孙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为秦人之祖,传说中的秦人始祖女修,就是以织而闻名,传于后代。相传周人的始祖叔均发明了牛耕,女修与叔均的传说结合在一起,逐渐演变后形成牛郎织女的传说,这也是我国古代农村社会男耕女织经济结构的反映。
  西和乞巧风俗中的“汉”字,既指天上的星,也指地上的河。秦人先民居住汉水上游,因而将晴天夜晚天空呈现的银白色光带也称作“汉”,“汉”或“云汉”、“天汉”成了银河的通用名称。秦人将银河北侧呈三角形排列的一大两小三颗星称作织女星座,以纪念自己的始祖。而专家指出,西和民间供奉的“巧娘娘”有传说是王母娘娘的第七个女儿,即七仙女,但实际上就是织女。
  甘肃省的文化名片
  据介绍,第四届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8月22日在陇南西和县体育馆开幕,为期3天。西和县的民风民俗已经上升为甘肃省的一张文化名片,本次活动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旅游局、文联、妇联和陇南市联合主办,西和县委、县政府承办。其间,还在西和举办了甘肃省女性书画家邀请展、乞巧之乡刺绣剪纸展、文化遗存成果展及档案图片展、乞巧文化动漫展播及文化旅游产品展等活动,毛阿敏、克里木、刘和刚、凤凰传奇等众多明星到场助阵。
  西和乞巧节又称“巧娘娘节”,是指农历六月三十日至七月初七,独由女性欢度祈福的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日晚至七月初七晚,当地要举行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女孩子们怀着对“巧娘娘”的虔诚心情,抱着美好的期盼,乞求“巧娘娘”赐予聪慧、灵巧。
  在场的民俗专家告诉记者:“国内其他地方的乞巧节多是七月初七当天举行,唯独西和县的乞巧节从农历六月三十日至七月初七,整整七天八夜。西和县的乞巧风俗,可以称为我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西和乞巧活动时间之长、规模之大、程式之完整,国内绝无仅有,而参加者全为女性,又是名副其实的“女儿节”。
  西和县的乞巧节受到国内民俗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2006年12月,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成为继岷县和临夏回族自治州被命名为“中国花儿之乡”之后,甘肃省第3个被命名的“中国民间文艺之乡”。2008年6月,“西和乞巧节”被增补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和县委宣传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西和县政府非常重视这一重要的文化品牌,已经连续4年举行文化旅游节,明年还要争取将其打造成国家级节会。
  致力于整理传承乞巧文化
  陇南日报社的同仁石鼓是礼县盐官司镇人。他告诉记者,小时候他们家乡一带就有这种风俗,仪式跟西和相近,后来作为“四旧”被破除了一段时间,现在又恢复了。可见这种民风民俗在当地群众基础深厚,具有很强的延续性。
  近年来,西和县有关方面一直致力于这一传统民俗活化石的整理、保护与传承,他们搜集整理出版了《仇池乞巧风俗录》、《西和县乞巧志》、《西和乞巧歌》等珍贵的文史资料。该县文化部门先后在20个乡镇选拔了一批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为“乞巧节”的传承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传授乞巧歌舞的过程中,他们将原本只有擦肩、十字步和点跳等几个单调动作的乞巧舞改编后,再到各个乡村去指导传授。
  除了坐落在县城的乞巧文化广场,风景如画的晚霞湖畔是展示乞巧文化的又一个重要场所。记者一行游览晚霞湖时,目睹了关于乞巧文化的大型剪纸,欢乐的节目气氛尚未褪去。我们参观了雕塑家何鄂创作的大型织女雕塑以及湖畔高地上的民俗文化展览馆。在展览馆里,我们除了观看形象逼真的乞巧文化动画作品外,还观看了丰富多彩的西和民间手工艺品,从手工鞋垫、刺绣枕头,到竹编、藤编、麻编,各种产品琳琅满目,做工精美,这些大概就是西和妇女年年乞巧的结果吧!
  西和县
  小资料
  迎巧歌
  七月初一天门开,我请巧娘娘下凡来。
  巧娘娘,驾云来,给我教针教线来。
  巧娘娘穿的绣花鞋,天河边上走着来。
  巧娘进了院,天天教我做茶饭。
  巧娘请到神桌上,天天给我教文章。
  巧娘请上莲花台,天天教我绣花鞋。
  巧娘娘请来点黄蜡,天天教我绣梅花。
  巧娘娘来了献茶酒,给我赐一双好巧手。
  巧娘娘来了献油饼,教我越做越灵心。
  巧娘娘,下云端,下云端,
  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陇南日报
责任编辑:唐春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今年国庆8天假期第一次实施小客车免收通行费政策。今日零时至10月7日24时,7座以下(含7座)小型客车行经全市所有收费公路都将免费通行。免费通行期间,北京市各收费公路收费站...
甘肃生活通
天气·出行更多>>
考录·求职更多>>
购物·消费更多>>
二手·交换更多>>人文温州>>>>>正文七夕“乞巧”找不同:11个县(市、区)大PK来源:作者:
记者 钟捷音 通讯员 徐振铃 郑金开
核心提示:市区风俗简化;洞头、泰顺等将古老的习俗保留了下来
  温州网讯 七夕夜,坐看牛郎织女星,是流传千年的民间习俗,亦是多少人对七夕的印象。
  早在宋元之际,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置办乞巧物品,乞巧市场上天天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其风情一点不亚于春节。七夕乞巧,其实是一个专门为女儿设置的节日!
  七夕乞巧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穿针乞巧的记载。
  唐宋诗词中,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传说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在民间,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
  而在我们身边,七夕除了早有中国情人节之称,更在温州有着自己的独特民俗故事:温州人喜欢以&巧&给那些出生在七夕的人取名,&阿巧&、&巧丽&、&巧儿&,蕴含着几多期望;娘家送巧食,长辈送巧人儿,吃风消麦麦,那是孩子们最爱的时刻;扎七星亭,拜七仙女,设祈福宴,祈福感恩早日成人&&
  七夕&乞巧&找不同
  温州各地七夕的风俗、传说都会有所差别,11个县(市、区)各有各的特点,越靠近温州市区,一般风俗越简化,七夕前后,长辈会给晚辈送巧食(如糕饼店出售的麻巧)、时令水果等;而像洞头、泰顺等相对封闭的海岛、山区,则将古老的习俗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
  龙湾 舅舅给外甥送巧食
  讲述人:项有仁
  龙湾人人情来往很频繁,亲属间四季八节都会有些礼尚往来,如除夕长辈给晚辈送压岁钱,春节时,女婿到丈人家拜年,丈人家再回年(即回拜),还有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冬节(即冬至)等,都有礼物来往。人情往来密切,也增进了亲戚间的感情。
  七夕节,当地一般是舅舅给外甥送礼,包括米饼、九层糕、巧食等物品。以前在农村,家家户户在七夕前几天就开始忙开了,磨米粉,制作这些送礼的点心,一些大户人家也会从糕饼店直接购买。
  不过,在龙湾一带,当地人将巧食改称为&巧舌&(如市区称鸭舌),因为&食&字的本地话谐音折本的&折&(舌),反倒是&舌&字在本地话中和&赚&是同音。这和当地人重商的文化有密切关系,尤其在永嘉场一带(永强旧称)表现得特别明显。
  有些人家还会将脸盆里装满水,放在瓦背上,第二天早上拿下来洗手洗眼睛,表示洗了以后会眼明手快。
  孩子们则会在天井铺上竹板床,一边听长辈给他们指认天河、牛郎星、织女星,一边等着看牛郎织女相会,不过常常等着等着就睡着了,第二天醒来就十分懊恼,互相发誓明年一定得坚持不睡觉,观赏这一奇景,十分有意思。
  乐清 七月七,送巧人儿
  讲述人:赵顺龙
制作好的&明尖&看起来绵软而富有弹性
  乐清有&七月七,送巧人儿&的习俗,也是一个长辈给晚辈送礼的节日。
  以前,我曾经听说清末时期,乐清本地有很多大户人家的小姐到了七夕晚上,会用彩线穿针乞巧的。不过,普通人家一般就是在七夕晚上,大人们摇着蒲扇,坐在道坦里,教孩子念一些和七夕相关的儿歌,如&天上星、亮晶晶;七月七,巧人(方言音&能&)大家分。巧人分成双。园里种株瓜;糍麻少,分阿嫂,糍麻多,分阿大(音&豆&)。园里种株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泰顺 七夕拜马仙
  讲述人:季海波
泰顺:竞做&明尖&,看谁最巧手
  每年七月初七,泰顺家家户户都会组织年轻人祭祀马仙。马仙是从丽水一带传来的,也称马仙娘娘、马天仙、马氏三显真仙娘娘等。据民间传说和《景宁县志》记载,马仙原本是丽水市(古称处州)景宁县鸬鹚乡人,因其孝顺父母,受到朝廷(唐代)敕封,为&唐孝妇&,人们于此建马天仙殿,作为求子的地方。
  七夕清晨五六点,祭祀的人就带着祭品去马仙宫,除了传统的香烛外,还要带上时令水果、鱼鲞、鸡蛋、肉、茶叶、酒等物品,最重要的是要带上一种叫&明尖&的年糕制品,这种用米粉制成的糕点原来是做成小人状的,现在会做成圆锥体、鹤形等各种形状,一般会带上三五个,但也有人家特意做个特大的年糕,这种年糕制作不易,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如果做得不好就容易开裂,从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七夕求巧的寓意。
  马仙宫还会有社戏表演,意思是&请神看戏&,通常会演一个早上。中午,祭祀结束后,大家将祭品带回家分给孩子们吃,求个吉祥如意,女孩子们还会求心灵手巧。有去祭祀的人家还会请客人到家里来吃祭品。
  泰顺的孩子对周时,还会在孩子的手上系上红绳,男孩系左手,女孩系右手,当地称为&绑蹄&,到第二年七夕节当天,再将红绳取下,主要就是希望小孩子的手以后能拿笔稳一点,做事手巧一点。
  洞头:扎七星亭、拜七仙女
  讲述人:陈爱琴
  全国各地的七夕节风俗多半和牛郎织女有关。而洞头的七夕节在经历漫长的历史发展后融入了更多的民俗元素,除具有情人节元素外,更具有儿童节、成人节、乞巧节、女儿节、祈福节、感恩节的成分,其中儿童节、成人节的成分最重,这也和洞头特殊的地理环境,渔业生产的高危险性有关,要求青少年必须早日成人,承担起家庭和社会责任,有十分鲜明的渔村特色。
  洞头总人口12.6万,其中五分之三讲闽南语,其先人从福建泉州、惠安等地迁入,居民以渔业生产为主。&七夕&习俗最早从福建泉州随着人口迁徙传入洞头,主要分布在讲闽南语的北岙镇、东屏镇、元觉乡和霓屿乡等50个村居。习俗的祭拜程序、制作技艺等一直保留完整,原生态的民俗传承300多年,在当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2009年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东岙村被列为市级&非遗&项目传承基地。
  洞头和闽南地区一样,在七夕节当天要祭拜七仙女(口语上尊称为七星娘妈,文学作品写作七星夫人),这源于洞头岛上广泛流传的古老传说。很久以前,玉皇大帝派王母娘娘体察人间疾苦善恶。王母扮成乞丐下凡,见有人用糯米饭捣油灰来砌坟墓,上前乞讨却遭到一顿鞭打。王母大怒,惊异世人如此糟践粮食、势利寡情。玉帝降灾人间,连旱三年,五谷不生,六亲不认,让大家&人吃人&!七仙女得知,半信半疑,也化作乞丐下凡人间,向一摆渡老伯乞讨,得知用糯米饭捣油灰砌坟墓的是财主,而很多穷苦人连糠菜饼都不一定吃得上。七仙女拿着糠菜饼上报天庭,但是君令如山,不能更改。于是七仙女再次下凡代行天令,用米粉印成人形饼,施舍给百姓,瘦小的孩子吃了后长得又高又壮。人们感念七仙女的恩德,把这种印有人形的饼取名&巧人儿&,年年七月初七制作;为了给七仙女下凡以后有个遮风挡雨的歇息地,于是就扎出了&七星亭&,祭拜七仙女。大家盼望自家孩子能得到七仙女的关照,快长大,便有了成人节的仪式。
  在洞头,七夕来临前半个月左右,就有一些匠人做成&七星亭&售卖。凡有16岁以下孩子的家庭都要买。如果孩子刚好满16岁,就一定要买&圆亭&(有两层),如果孩子不足16岁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则买个扁亭(即平亭单层)亦可。近年来,大家的经济条件都提高了,所以扁亭几乎都没人买,匠人们也都不做了,反而是三层的圆亭风靡起来,更讲究的家庭还会买五层或七层的圆亭。
  &七星亭&是用蔑扎纸糊彩描制成的,无论哪一种&七星亭&,都贴有七仙女像,还有少数&七星亭&里会有一种叫做&磨喝乐&的泥偶,头是用泥做的,但因为制作麻烦,除非买家有要求,否则很少有匠人会做。
  七夕傍晚五六点钟左右,岛上居民就开始准备在天井或家门口祭拜七星娘娘,贡品有七星亭、&巧人儿&、红龟、红圆、一盘花(7朵,一般为染指甲的凤仙花,讲究一点的家庭会用玫瑰、康乃馨等),彩色丝线七条(古时候,女儿出嫁都会用丝线来开脸,即用彩线将脸上的绒毛刮干净,而这彩线便是给七星娘娘开脸用的)、香粉七块(给七星娘娘化妆用的)、蛋(必须煮熟切成七瓣)、红绳串起来的铜钱、贝壳、长寿面、红枣等干果、时令水果、熟食等。有16岁孩子的家庭必须要杀一只公鸡做祭品,如果家庭经济困难,可以用米鸡代替,家里有属鸡的孩子如果刚好遇到鸡年,也要用米鸡代替。
  祭拜时口念祈福歌谣,与孩子一起祷告,焚烧七星亭。也有将七星亭放在第二年焚化的,讲述者曾经在半屏一带的一户人家里看到,他家因为孩子从小体弱多病,就将七星亭一起放在平时供奉土地、财神的供桌上,初一十五烧香,求七星娘娘保佑孩子平安长大,到了第二年七夕,买新的七星亭替换,再将老的焚化,年复一年,直到孩子16岁成人。
  撤供后,公鸡供16岁孩子食用,寓意快长快大;红龟、红圆分送亲朋好友,告知孩子已&成丁&。拜七星娘娘的仪式从孩子一岁开始,一直到16岁成人,才结束。现在有些家庭是从家里的媳妇怀孕就开始祭拜,一岁和16岁时的仪式最为隆重,家里有一岁的孩子,祭拜时,红龟和红圆的数量是有规定的,一般为每样12个,遇到闰年每样准备13个,而孩子到了16岁祭拜时,红龟和红圆则是每样16个。
  撤供后其他祭品由亲友们一起分食,如今的祈福宴就是由此演变而来。今年,东岙村的90桌七夕祈福宴已经被预订满了。今后,将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祈福宴&,像泰顺的&百家宴&一样,进一步提升洞头的文化旅游品牌。
  讲述者表示,她小时候的七夕晚上,女伴们会相约到葡萄架下,听织女和牛郎说悄悄话,大家还会用明矾和凤仙花染指甲。
  平阳:&巧舌&加&风消&
  讲述人:郑金开
  平阳人会吃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甜饼,形似长形口舌,放在油里炸过,遍体粘上芝麻饼条,叫&芝麻巧&或&巧舌&。还有一种,将糯米和糖炊熟捣韧,先做成半寸多高,一寸多阔,一尺多长的年糕,放在风里稍晾干,再用木刨刨成薄片,进一步晒后,放在油里炸,当地人称之为&风消&(也有叫烘烧、风尚、烘鞘等,都是读音的关系)。样子其实有点像虾片,但虾片是五颜六色的,味道是咸的;而&风消&则是甜的,白色,边缘有一道红线,这也是七夕节孩子们最爱的零食。
  这两道糕点都是妈妈送给女儿的,姑娘们一边尝吃巧食,一边在月下做各种手艺,姑娘们相信织女会使她们的手更灵巧,同时心里祈祷着仙女鹊桥会。或是外公外婆给外孙送巧食糕饼蓬包,寄托着长辈希望小孩子吃了巧食后聪明又伶俐,还有&巧合&的寓意。
  《平阳县志》记载:农历七月初七日夜,传说牛郎、织女渡银河,过鹊桥相会。民间孩童食&巧食&和&烘烧&,均为米粉制成的甜食。晚,妇女在中庭设巧食、瓜果,向天祭拜,并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以五色丝线竞穿绣花针,名为&乞巧&。平阳县内很多地方的百姓有过七月七的习俗,并流传一些歌谣,如昆阳、鳌江有&七月七风消和麦麦(蚕豆)&、萧江有&七月里来七秋凉,牛郎织女会鸳鸯;若要相会七月七,草桥排落河中央&。
  在鳌江还流传着&七月七日吃巧食&的故事。话说明朝时,浙南某地有一姓朱的员外娶妻苏氏,年届四十才得一子,乳名朱墨贵,夫妻爱似掌上明珠。墨贵时至七岁,员外亲自教子习文,可是这墨贵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之下,越来越笨拙。某年七月七,苏氏再三向员外求情破例给儿子到舅父家做客一次,舅母用麦粉拌上红糖芝麻做成长长饼条给他吃,墨贵非常喜欢,还请求舅母明年的七月七多给他送来面粉饼条。舅父陪他游山玩水,并带他到田间学点农艺,这使他大开眼界,增加自然知识,心胸开阔。回家后在父亲面前滔滔不绝说起农业栽种知识,头脑比以前灵活轻巧许多,不比从前笨笨拙拙的样子,遂改名朱巧军。事后,老员外在大门上张贴四个大字&耕读之家&。日间让他田间劳动,晚上习文读书,学业大进,舅父母得知也是万分高兴。于是每年七月七做起很多很多麦条,定名&巧食&,专给朱巧军吃。后来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开来,七月七送巧食也就蔚然成风,直到现在。
  平阳七月七习俗还与端午节习俗相关联,端午当天,小孩子的手腕和脚腕上系着的五色长命线,要在七月七剪下,并在剪下的线上系好&巧食&抛到屋瓦上,好让喜鹊叼去帮助牛郎织女搭鹊桥。也有小孩将时令果品陈于瓦上,并用小竹棒击之,以庆牛、女相会,叫做&敲瓦翎&。
  在平阳闹村还有&仓头宫七月七庙会&,当天要给马仙娘娘拜寿。
  在平阳的农村,还延续&分七月七&的习俗。当年七月以前娶新媳妇的人家会给亲戚和房族分巧舌、烘烧、麦麦等食物。这些东西都是新媳妇娘家提供的。
  瑞安、文成等地
  另外,瑞安、文成等地,会吃一种形状、大小和手指类似的面点。瑞安当地一般用米粉拌上红豆,制作成手指般大小,蒸熟食用,以求&手巧&;而文成则是在面点里加上薄荷等,夏天吃起来,有种凉凉的感觉。当地也把这些面点称为&巧食&。
本文转自:
编辑: 叶双莲|责任编辑: 黄作敏
下载温州网新闻阅读器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温州爱购¥69¥80抢购 | 泰顺白枇杷
¥100¥120抢购 | 泰顺蓝莓
¥15¥16.5抢购 | 嘉兴五芳斋
爆料平台扫描二维码关注温州网新闻热线:(66爆料邮箱:欢迎网友提供线索编辑推荐
精彩策划&&温州网视
两、三轮摩托车
轻便摩托车
发送短信777至,立即订制交通小秘书!&&&&合肥市的胡女士几天前购买了金锣火腿肠,没想到回家切开一看,里面竟然有一只蟑螂。……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宁波七夕旧俗 :七夕望鹊桥 瓜灯映乞巧
新闻热线:  【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图
  雕刻着精美浮雕图案的西瓜灯
  宁波独有的&凤穿牡丹&七夕金团
  主讲人郑建军
  文学学士,某中学高级教师。镇海区政协文史委员会委员。宁波市文化研究会会员。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的七夕节,又将来临了。农历七月初七夜称&七夕&。此节源出牛郎织女的典故,相传牛郎和织女因忤犯天条,被隔在天河两边,每年七月初七晚喜鹊搭桥,让牛郎织女渡过银河相会一次,俗称&鹊桥相会&。《镇海县志》载有《七夕时令歌》:&牵牛郎:&月亮姊,织女姑娘在哪里?&月亮姊:&心莫急,等到七月七,鹊桥相会有日脚。&&
  每逢七夕,宁波民间有妇女拜织女、乞巧、对月穿针、槿叶洗头、听悄悄话、印巧果等习俗,宁波各地方志均有相关记载。明代嘉靖《鄞县志》:&七夕妇女陈瓜果乞巧。&明嘉靖《镇海县志》:&七夕妇女用槿叶汁(温水)汤梳栉,庭院陈瓜果乞巧。&清代雍正《慈溪县志》:&七夕妇女陈瓜果乞巧。&清代康熙《象山县志》:&七夕妇女陈瓜果乞巧&等。千百年来,几度轮回,当年家家户户参与的七夕习俗,而今渐行渐远,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时至今日,七夕已逐渐演化成了新时代的浪漫情人节。
  设香案拜织女
  昔年七夕宁波民间有女子结伴乞巧的习俗,因此&七夕&也称&女儿节&或&乞巧节&,甚至整个七月也被称为&巧月&。清代宁波候选同知戈鲲化《甬上竹枝词》:&频年(连年)乞巧向天孙(织女星),砖上双趺(双脚)拜有痕。&相传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宁波十二月歌》:&七月七,姑嫂把巧乞。&相传织女心灵手巧,能织&云锦天衣&,每当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七夕&,民间妇女就放瓜果于庭中,向织女&乞巧&。
  七夕这天,妇女们聚集于宗祠或自家明堂内,在浩瀚星空之下,摆设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是用纸糊的,案上用茶、酒以及&五子&: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和瓜子作供品,寓意&早生贵子&;陈列瓜果、巧果、胭脂花粉、纸制的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鲜花等,琳琅满目,称为&贺双星&。姐妹们在香案扎制上下功夫,暗比高下,看谁制作得精巧。
  从初七晚开始至初八晚,一连两晚,姑娘们务必穿新衣,戴首饰,一切都安排停当后,便焚香点烛,对织女星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需连拜七次。每次拜时,口念:&梭子星、犁耙星,七巧扁担稻桶星,念过七遍会聪明。&连念七遍后,谓可乞得一双灵巧之手,绣花织布,裁衣制鞋,引线刺绣,样样女红都得心应手。&七巧&,乞巧的意思,与&乞巧&谐音。
  七夕凡间的妇女坐看双星相会,向织女乞巧,或求智巧,或求巧艺,或求幸福,或求子嗣,也少不了求赐美满姻缘。
  在宁波民间的七夕祭品里,有一种宁波独有的供品,那便是印有&凤穿牡丹&纹样的金团。凤,象征女性;牡丹,喻富贵人家。&凤穿牡丹&图样隐含了将待嫁的少女嫁入富贵之家的期盼。
  在宁波农村,七夕这一天,少女会独自一人去葡萄架下或生长茂盛的南瓜、茄子田塍里蹲着,敛声屏气,凝神谛听,依稀能听到织女的洗碗声,或许还能听到牛郎和织女相会时低声密谈。未婚少女在遐想双星的浓情蜜意之余,趁机祈求牛郎织女保佑自己日后嫁个如意郎君,赢得纯真的爱情。&[1]&&乞巧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3.70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一位正在IT行业中学习的小人物,想分享一些学习资料给所有人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从民间信仰到民间娱乐——乞巧习俗的功能转换规研究
下载积分:1250
内容提示:从民间信仰到民间娱乐——乞巧习俗的功能转换规研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7:01:4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从民间信仰到民间娱乐——乞巧习俗的功能转换规研究.PDF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乞巧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