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如何改变自己己很强的控制欲,应该读读什么书。

&p&看得想哭,心碎。&/p&&p&还好您不是我妈妈。&/p&
看得想哭,心碎。还好您不是我妈妈。
抱歉。从亲身经历来说,我没有办法和这样的人相处共事。除了远远地离开让ta控制不到,就是服从,否则只有无穷无尽血淋淋的战争。能和控制欲重度患者平安相处共事,除非是圣人或者菩萨,我才疏学浅,无能为力。&br&&br&灌鸡汤的省省吧,你们只是没碰到过重度控制欲患者……
抱歉。从亲身经历来说,我没有办法和这样的人相处共事。除了远远地离开让ta控制不到,就是服从,否则只有无穷无尽血淋淋的战争。能和控制欲重度患者平安相处共事,除非是圣人或者菩萨,我才疏学浅,无能为力。灌鸡汤的省省吧,你们只是没碰到过重度控制欲患…
先给题主点个赞。人最可贵的是能够客观认识自己并接受自己的不足,你做到了。&br&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控制欲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控制欲其实是比较根深蒂固的东西,但也并非不可改变,前提是你能深刻意识到并强烈有想改变的心。题主有,所以我愿意把自己的心得体会跟你说一说,共勉。&br&首先,控制欲是怎样形成的?个人认为控制欲跟一个人从小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比如父母过分溺爱百依百顺,慢慢就会形成觉得什么事情都必须按照自己预料的进行,那么事情变得失控就会难以接受,因此总想全方位控制。或是另一个极端,从小被要求太多。一个人习惯了被怎样对待就会慢慢常态化一件事或一种行为。从而长大也总会这样或那样去要求别人。而题主的控制欲属于比较严重的过度控制了。从心理角度来说,控制欲其实是一种缺乏安全感和缺爱的表现。比如从小家庭不和,就很可能会导致孩子敏感暴躁。比如从小感情缺失,就可能会使孩子过度寻求关注和重视。这里不得不说,父母感情不和,争吵甚至打架,简直就是子女教育的万恶之源。一般这样家庭长大的孩子,脾气都比较暴躁。(希望我们新一代的人都能重视家庭温暖和睦的重要性,才能养育出更优质的下一代啊)&br&&br&其次,从本质上分析控制欲的源头是什么?很多人会觉得控制欲是一个人的性格。其实不然。控制欲从本质上分析,是因为不懂得尊重。这是性格缺陷,不是性格。我们生而不同,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个体。因此我们都有自己的习惯和自己的处事方式。私以为恋爱中相比较去爱对方,尊重对方的行为习惯来得更加重要。所以,你现在要学习的第一堂课也是最重要的一堂课就是学会什么是尊重。我上网搜了一下,认为这个解析最接近我理解的意思。“尊重是指平等相待的心态及其言行——即无条件承认并接受对方所拥有的一切,不因自己的好恶而挑剔、指责和论断。”是啊,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有些人一辈子都学不会。深刻去思考这句话,深刻去理解这句话。&br&如何让自己发自内心的觉得没必要控制对方?我想你也应该明白了。不是没必要管,而是站在人权和尊重的立场上,你压根没有权利和资格去管。只是我们很多人认为恋爱了对方就属于自己,便习惯了这样去做。要求她控制她只不过让对方反感,继而离你越来越远。何不放她开开心心去做自己爱做的事情呢?相信我,她会越来越爱你,越来越离不开你的。也许,这就是恋爱中的无为而治吧。&br&心态上到位了,我们现在来讲讲实操吧。每个人都喜欢自由,都喜欢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是真理。没有人甘心被控制被束缚。一个处事冷静的人有控制欲改善起来比较容易,最悲哀的是很多有控制欲的人往往性格也比较急躁。所以在你控制欲蠢蠢欲动时,想方设法让自己冷静下来是最重要的。比如打个座深呼吸(笑场)?或者出门走走转移一下注意力?换位思考下自己正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被叫停那种滋味,是不是也很不爽?&br&当然,两个人恋爱,都不是养野马。也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味纵容。为了更好在一起,总会有需要相互体谅和改变的地方。这就牵涉到了有效沟通这个问题。什么是有效沟通?我认为是讲道理。任何分歧可以试着用这个方式来开场:“亲爱的,我很理解你…,我也很想支持你…,但是…”。比如,TA沉迷网络总是三更半夜还不睡觉…事情发生时你先放任TA。等第二天可以找个机会和TA说:“亲爱的,我很理解你喜欢网上聊天购物,我也很想你能开开心心继续做你自己爱做的事情,但说实话你影响到我正常休息了。”为什么要第二天呢?一是不要扫兴,被扫兴时人容易被不满情绪主导而很难讲道理。二是任何事情学会避其锋芒,沟通会有效得多。&br&纵观世间所有姻缘,最终能幸福者不过寥寥数人。要想拥有常人不能拥有的福,就该体会常人不能体会的苦。或是说,修行修心。&br&暂时就这么多吧。希望对你有用。
先给题主点个赞。人最可贵的是能够客观认识自己并接受自己的不足,你做到了。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控制欲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控制欲其实是比较根深蒂固的东西,但也并非不可改变,前提是你能深刻意识到并强烈有想改变的心。题主有…
嗯,我要好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又牵扯到童年的“依恋关系”了。&br&&br&所谓依恋关系,就是指婴儿和养育者之间的情感依附。&br&&br&题主应该是典型的“矛盾—焦虑型”依恋关系。&br&&br&占有欲过于强是因为童年时期题主和你的照料人(妈妈)之间的互动关系导致的。可能题主的照料人是比较没有耐心的人,因为自己的一些原因总是鼓励或者教导年幼的题主过早的进入独立阶段。&br&&br&但他们忘了这个时候的孩子是需要“反复确认”安全感的,他们并没有满足题主年幼探索时期的安全感。&br&&br&或者他们也有可能在题主小时对题主说一些类似于:“去,自己一边玩去!”“没看见我正忙着吗?”“你是个大孩子了,别老缠着我。”的话。&br&&br&&br&结果导致题主潜意识中对“独立”的恐惧。题主年幼时可能会反复确认父母在不在,眼睛一直盯着父母怕他们消失。&br&&br&&br&题主成年后,会因为依恋关系形成时的记忆,去对待自己的感情,形成“追求型人格”。也许题主会为了保持和女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想尽办法。因为婴儿时期的影响,题主内心中会非常恐惧被抛弃。想和女朋友亲密,又怕吓跑她。&br&&br&&br&对追求型人格来说下班回到家看到家里的灯是黑的,早上看到配偶不在身边都是很难以忍受的。&br&&br&&br&&br&同时你平常会压抑自己的需要和不快,把对方放在首要位置,习惯于看人眼色,生怕惹女朋友不高兴。&br&&br&&br&&br&&br&有时这种行为如果表现出来会使女朋友感受到窒息,没有一点个人的空间。对于失去的恐惧常常造成猜疑和嫉妒,题主十分留意对方的行踪或者表情,对可能出现的所谓“第三者”非常敏感。题主可能常常会感叹“活得太累”。&br&&br&&br&&br&那么从小形成的依恋关系怎么改善呢?&br&当然,可以去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是最好的。&br&&br&如果没机会条件的话,你要清楚一点:你的占有欲是在通过一种过度激活的手法来获取一点点的安全感,这样容易让自己付出很大代价。因为过度占有的行为本身,是想把自己的痛苦凸显到让女朋友无法忽视的程度。这种不停索取安全感的方式会损害自己的自尊和对女朋友的信任。&br&&br&至于解决现状的方法,其实很多你都明白,只不过是潜意识会把你的防御性放大。而想改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br&&br&现阶段最快速有效的方式就是,你也去找自己的朋友玩,做一些别的感兴趣的事情转移注意力。但这只是暂时的,要想解决问题靠自己很难。&br&&br&你自己既然清楚这是病,就一定要早日开始咨询治疗,让专业人士帮你,不要让童年的记忆毁了现在的关系。:)
嗯,我要好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又牵扯到童年的“依恋关系”了。所谓依恋关系,就是指婴儿和养育者之间的情感依附。题主应该是典型的“矛盾—焦虑型”依恋关系。占有欲过于强是因为童年时期题主和你的照料人(妈妈)之间的互动关系导致的。可能题主…
&p&我记得有人对我说过,他最讨厌情侣之间的互相占有,我当时不能理解。为什么呢?两个人在一起不是为了羁绊对方,而是要形成相互促进的动力,这才是一段好的感情。说什么没有安全感,自卑,这些话都是为自己的&b&自私&/b&找的借口。&/p&&p&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格姆(E.Fromm)在他的名著(爱的艺术)中有这麽一句名言:&/p&&p&  不成熟的爱是因为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 ----&/p&&p&  而成熟的爱是因为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 ----&/p&&p&  可以有很多原因,结合却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不需要原因&/p&&p&  一个人付出的爱是不是成熟,从他最原始的动机与表达得到验证。&/p&&p&  如果是基于需要(例如:因为我孤单、寂寞,所以我需要你陪我与安慰),那麽他所说的爱其实不是真爱,而是一种&b&条件的需索却假冒爱的名义。&/b&&/p&&p&  这假爱的鑑别非常容易,就是当他的需求已得到满足。(例如:因为你的陪伴安慰,他已不再感到寂寞),便会对你的存在觉得多馀与厌烦。&/p&&p&  所以,当你的情人打电话给你,诉说他见不著你的日子真是茶不思饭不想,而求你赶过去给他看看的时候,你且慢高兴,因为说穿了,他只是要你去给他下饭罢了!他只是需要你,那裡是爱你呢!&/p&&p&&b&而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自由付出,所谓需要,其实只是一种邀请:他需要一个人和他共同完成这桩爱的事实,所以他对你提出邀请了。&/b&&/p&&p&  而这样的真爱也很容易鑑别,就是当你对他的邀请婉拒甚至只是沉吟的时候,他立刻就能尊重你的意愿而停步,而不会死追活缠,非要你答应才甘心。&/p&&p&  何以故?只因他并不是荏弱的人格需要你去支持,而是秉其人格的独立坚强,愿邀你分享他生命的美好时光。&b&因此我们说爱的第一要义就是自由,这一方面是指爱的付出应当基于自由意志,而别无潜在的暗动机。&/b&&/p&&p&  一方面则是指对对方人格自由的充分尊重,而不在付出的爱上面附带有渴想、期望、要求乃至逼迫的压力。而真的相爱是一种愉悦甜美的经验,而不是互相剥削的债务。&/p&&p&  但许多情人的相处却总是从无私的愉悦始,而以沉重的负担终。情人总忍不住想用对方的束缚来保障自己的安全,却不知只会带来更多的忧。&/p&&p&&b&  而一个愿意对方完全自由的人,又有谁舍得离弃?&/b&&/p&&p&  只是道理虽然简明,当事到临头,总是不容易做到罢了!&/p&&p&  有人问:『你为什麽喜欢一个人?』&/p&&p&  我只能够说出为什麽不喜欢一个人,却说不出为什麽喜欢个人。&/p&&p&  喜欢一个人,是一种感觉。不喜欢一个人,却是事实。事实容易解释,感觉却难以言喻。&/p&&p&  爱情是忽然有一个人,我们觉得一见如故,很想靠近他,我们的内分泌忽然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想拥抱他。以后,无论快乐或哀愁,我们也想不起当初为什麽爱他。只有当我们不爱一个人时,才会找出不爱他的原因,因为我们开始挑剔。&/p&&p&  任何一个人,只要你去挑剔,一定找得出缺点。越去挑剔,缺点越多,我们便可以说出为什麽不喜欢他。&/p&&p&  我们想买一件衣服时,即使发现他有小小瑕疵,埋怨几句,也肯将就,因为只有这一件,而且我们太喜欢它了,瑕不掩瑜嘛!假使我们根本不想买那件衣服,它的小小瑕疵便是致命伤。我们更会努力地找出其他缺点,譬如质料不够挺,颜色太鲜豔,向售货员证实,其实我们不是随便来逛逛的,我们都是有认真考虑过的呀!&/p&&p&真爱本质上不是一种需求,所以不会有心理上的匮乏、渴欲之感,也不会构成强大的追求动力
。真爱是一种自由的付出,它的动人经验不是来自我的渴欲得到满足(如口渴因喝水而获得满足),而是来自我的真诚付出获得对方的真诚接纳。我快乐是因为他快乐,更是由于我们共享了这份快乐;由于我们到后来实在分不清楚是我让你快乐还是你让我快乐,反正是我们一起快乐。这就是所谓心心相印、两位一体,也就是真正的动情。&/p&&p&但这样生命互动的爱不是我一个人能完成的,所以我需要你的参与。不过这不是一种情欲的需要,而只是一种事实的需要,它的本质其实是一种邀请。所以如果你接受我的邀请(也就是感受到我的付出并因此快乐),我当然很高兴、很感激;如果你拒绝我的邀请(其实是没有接收到我的付出),我也会尊重。这就是所谓无私,也就是所谓爱。&/p&&p&&b&但假爱则不是,它是以自我的需求为主,所以会有空虚、匮乏、渴欲之感。遇到能满足我的渴欲的对象,就不住去追求、恳求、哀求,乃至威迫利诱,非要对方答应不可。像这样完全不尊重对方的感受和意愿,而一厢情愿去强求,竟还假冒爱的名义说我爱你,这当然是自私而不是爱,说我爱你也只是说谎,只是自欺欺人。&/b&&/p&&p&如题主所说,你想要掌握对方的一举一动,为了什么呢?你这种强烈的控制欲起源于你爱对方爱得不够成熟,当你渐渐成熟,成长,你会发现你的所作所为会给别人造成多大的困扰,如果你这么一直下去,接下来的几任女朋友估计和你相处,都不能维持相对较长并且稳定的时间。&/p&&p&依照题主所述问题,我给您提几点建议。&/p&&p&1充实自己&/p&&p&首先,你会想要控制对方,源于你的工作时间相对来说并不紧凑,你有足够的时间去想控制对方,占有对方,请问,如果你每天把你的时间安排得妥妥当当,该完成的都去完成,你还有这么多空余的时间去想着要不要在控制对方的边缘里徘徊。你太多的时间想你的富贵闲愁,要是你忙,你就不会整天想着控制别人的生活。你见过哪个成功人士天天沉溺于这些内心纠结的,如果一个人每天想着控制对方,他也没时间去成功了。你知道怎么样的人会让人离不开吗?当你变得更好,你足够优秀,足够自信地再到对方面前给她承诺一个可以相信的未来的时候,她能重新回到你的怀抱里的几率更大,如果她真的爱你,她会被你的作为打动的。如果她心里已经没有你了,你变得优秀也无害,你优秀,只会让你的人生过得更好。&b&送你一句话: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b&&/p&&p&2互相尊重&/p&&p&你想过没有,如果你和她分手的原因,是因为你想让她过得快乐,你打从心底里希望她获得快乐,那么,你爱得够深,你有足够的理由说服你自己,你足够爱她。如果,你分手,只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那说明你不够爱她,你更没有理由说你是因为爱她所以控制她,占有她,不管是因为什么,你想要控制都是没有办法继续下去维持一段感情的,你要知道,要改掉控制欲,你就要改掉你的占有欲,占有欲可以有,但不能太强,你得知道,&b&世界不是以你为中心的,你得考虑别人,你不可以那么自私&/b&,就算你不爱你的对象,你也得尊重她,给她自由的空间,这是相处的基本。&/p&&p&相处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呢,&b&尊重,理解&/b&&b&,&/b&&b&信任&/b&。你可以和普通朋友做到互相尊重,为什么不能和爱的人在一起的时候做到尊重呢,这不是控制欲的问题了,这涉及到人格,人家不喜欢你这种控制的做法了,你得尊重她的生活,不可以给她带来负担。&/p&&p&你们在一起是为了更快乐,不是因为互相羁绊而带来痛苦,两个人在一起,可能不是最合拍的,但不可以因为对方更爱你,或者你说你更在意对方,就对她不尊重,尊重她的心情,尊重她的选择,如果她喜欢你控制她,那请你继续,如果她感到不舒服了,请你尊重她,并且停止。&/p&&p&3对自己负责&/p&&p&控制欲对人生无益,你知道,&b&很多东西我们都知道对自己无益,但是为什么改不了了,因为我们有理由有借口对自己不负责啊&/b&,让双方都愉快轻松相处的感情,才是一段健康的感情。不想让她觉得和我呆在一起很累,所以我尝试去改变自己,不为了她,也为了自己。&/p&&p&以上就是我的建议和观点。&/p&&p&总之,希望我的建议对你有用吧。希望你在每一天新的生活里发现自己越来越进步越来越积极。又是一个新的开始,2月快乐,加油咯。&/p&
我记得有人对我说过,他最讨厌情侣之间的互相占有,我当时不能理解。为什么呢?两个人在一起不是为了羁绊对方,而是要形成相互促进的动力,这才是一段好的感情。说什么没有安全感,自卑,这些话都是为自己的自私找的借口。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格姆(E.Fromm)在…
控制欲太强说白了就是不懂得尊重别人,太自私,太自我。&br&&br&等你学会尊重他人,懂得为他人着想,懂得换位思考,你的控制欲也就不这么强了。&br&&br&第一步,把嘴闭上!不是每个人都想听你的见解和意见的。学会当一个倾听者。&br&&br&第二步,你说的对,然后呢?不管你觉得再不正确,都要表现出认同,然后让对方继续这个话题,而不是转为你开始发表见解和看法。&br&&br&第三步,深深的告诉自己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人都有你所不知的过去和经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智慧,你没有权利代表别人。&br&&br&第四步,意识到自己并没有这么完美和强大,意识到也许自己在说服别人控制别人的时候,对方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只是把你当做一个愚蠢的小丑。&br&&br&第五步,戒掉一些口头语,“我觉得……”“我认为……”“我希望……”“你不要……”“你听我说……””等……发生之后,别怪我没告诉过你。“”我早就说了……“等等等等,有意识的控制自己不说这些话。&br&&br&基本上做到这些,你的控制欲就会降低很多,也不会这么讨人厌了。
控制欲太强说白了就是不懂得尊重别人,太自私,太自我。等你学会尊重他人,懂得为他人着想,懂得换位思考,你的控制欲也就不这么强了。第一步,把嘴闭上!不是每个人都想听你的见解和意见的。学会当一个倾听者。第二步,你说的对,然后呢?不管你觉得再不正…
她想和你聊聊,却不知道说些什么你会开心,就只能说点关心,她也知道自己会被烦,会被嫌弃,但是,她控制不住自己。&br&她不在乎你怎么回答她,她只是希望一次次确认你们的关系,想对你付出关心。&br&真诚的接受她所有的关心,就是她最大的开心。&br&别克制自己,你的不耐烦会全写在脸上。&br&你总会后悔的,只是在她离开之前,还是之后。&br&&br&我奶奶也喜欢玩汤姆猫,&br&她玩的很开心,&br&和汤姆猫说话,&br&大家围着看,&br&很开心,&br&她也很开心。&br&后来家里人心安理得的给她一个手机,&br&便可以不要听她唠叨下去。&br&她还是会傻傻的和汤姆猫玩,&br&但是眼光总是瞄着厨房里的妈妈。&br&或许她知道,&br&她傻傻的玩,&br&家里人会开心。&br&所以,她就在玩,&br&即使玩多了真腻。&br&&br&别愧疚,这份爱你还不清,留给你的孩子,留给你的孙女,生命的轮回就是一次次的愧疚推动的。
她想和你聊聊,却不知道说些什么你会开心,就只能说点关心,她也知道自己会被烦,会被嫌弃,但是,她控制不住自己。她不在乎你怎么回答她,她只是希望一次次确认你们的关系,想对你付出关心。真诚的接受她所有的关心,就是她最大的开心。别克制自己,你的不…
&p&安雅说的对……&br&
两个基本点:&br&
1.他很牛:听他的,顺毛捋,跟他学,等比他牛了踢了他。&/p&&p&2.他很渣:让他滚,他滚不了你滚。总之不要耽误时间。&/p&
安雅说的对……
两个基本点:
1.他很牛:听他的,顺毛捋,跟他学,等比他牛了踢了他。2.他很渣:让他滚,他滚不了你滚。总之不要耽误时间。
I think it's a worldwide phenomenon, although not everyone is gonna act like this when he/she is old. To think and understand that you're very likely to be like so when you have grandchildren, maybe your impatience and angst can be eased a little bit.&br&&br&My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perhaps don't nag like yours do, but I live with them, therefore I am bothered by their concerns and chatters more or less from time to time. &br&&br&My tips are: &br&&br&1. Listen to them with plenty of patience but soon forget about what you're asked. It's just some trivia everyday routine, ignore it like how you treat noise.
&br&2. Joke when they are being garrulous, try to dominate the conversations to what you like to talk about. You must have stories you're proud with, share with your family.&br&3. Ask them the same stuff that they ask you about, for example: Gran asks what you and
your buddies do at school, your answer could be: We're busy with our study, what did/have you do/done today ? Did you do anything interesting with xxx ( her friends etc.) ? I wanna know what you and your pals were doing at my age, would you like to share with me ( a concrete question would be better ) ?&br&&br&And so on...you figure....&br&&br&The key is, don't take it as the way they are attempting to peek/manipulate/control your life ( though in fact this might be the truth ) , take it the best chance to build and develop the emotional attachment between you and your family. Trust me, they have strong emotional need to keep you around like used to be ( like you're still a little boy ), make them your dear friends who just haven't known you well, instead of some unfriendly strangers. Let them know you, and get to know and understand them in return. &br&&br&It's your turn, now, to show your love and gratitude and patience to them, like they used to do ... to you and for you.
I think it's a worldwide phenomenon, although not everyone is gonna act like this when he/she is old. To think and understand that you're very likely to be like so when you have grandchildren, maybe your impatience and angst can be eased …
无论理性,还是感性,人一般情况下,都会按照自己感觉正确&舒服的方式去看待人、事或做出选择。&br&———————————————————————————————————————————&br&1. 客观上讲,控制欲强,跟一个人成长的原生家庭有不可切断的关系,大部分控制欲强的人,其父亲或者母亲必定也是同类人,这样的孩子在严格的要求下长大,所以惯性上会对自己有严苛的要求,进而波及到对其他人也有同样严苛的要求。当其他人不能达到他们的预期要求时,他们多半会暴怒不能自控,很多人会因此被伤害。即便如此,对于控制欲强的人,我们还是不能一味地职责,应该给与理解。&br&2. 主观上讲,如何看待控制欲强的人,我觉得得从自己跟这个人的关系来谈。如果楼主跟这个控制欲极强的人没有太多接触的机会,只是偶尔接触会给你强势的感受,那就避免不必要的接触。如果是跟控制欲强的人一起生活,那就得做好各种心理准备。一方面,要理解,另一方面,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指责、哭闹、争吵,非但不能使对方的控制欲缓和,反而会使对方更加想控制。跟控制欲强的伴侣要走完一生,斗勇完全不可取,只能斗智。
无论理性,还是感性,人一般情况下,都会按照自己感觉正确&舒服的方式去看待人、事或做出选择。———————————————————————————————————————————1. 客观上讲,控制欲强,跟一个人成长的原生家庭有不可切断的关系,…
4票的鸡汤看吐了……这些话也许“正确”,在某种传统社会舆论很占优势,但并不是事实,也没有切中问题核心。对一个被砍的人说你要是皮厚点就好了,皮厚就难以受伤,现在受伤是你个人太脆弱了——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孩子会本能地寻求父母的爱,无论他们多么糟糕,在父母面前,孩子心理上都是弱势的。&br&&br&这是病,被病人用“爱”的名义来掩饰,并且自认为的“为家庭牺牲奉献”感会让其自我感觉良好,最终摧残毁灭健康的亲密关系。有些人会丧失自我意识被终生控制,认为对方的“爱”都是对自己的“好”,这是一种很大的错觉,以至于被洗脑到即使对方的行为在旁人看来出格也难以觉察不对劲。题主并非不够独立而是尚存一定的自我意识才能有反抗的意识,建议看看武志红的为什么家会伤人等书,相当透彻阐述了家庭父母关系。&br&&br&至于你父亲,如果没被很好地“洗脑控制”到完全觉得这一切天经地义,就很可能会因为长期压抑有相当程度的心理问题。同意上面说的,带你母亲去看病(这基本办不到),或你和你父亲去心理咨询。他人也许不可能改变,但你有自救和更好地生活的权利,你也对你自己有这个责任。
4票的鸡汤看吐了……这些话也许“正确”,在某种传统社会舆论很占优势,但并不是事实,也没有切中问题核心。对一个被砍的人说你要是皮厚点就好了,皮厚就难以受伤,现在受伤是你个人太脆弱了——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孩子会本能地寻求父母的爱,无论他们多么…
控制欲强的人,掩饰不了内心的缺憾。他们渴望一切处在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恰好是他们内心不安的表现。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满足了内心渴望得到关注的欲望。
控制欲强的人,掩饰不了内心的缺憾。他们渴望一切处在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恰好是他们内心不安的表现。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满足了内心渴望得到关注的欲望。
&p&我就说说我的故事吧,很长。。。&/p&&br&&p&我的父母都是生于农村,靠高考改变了命运的那一代人,最后在大城市扎根下来。我是独生女,爸爸是公务员,妈妈也是国家单位,工作稳定,收入中等,生活在这个城市也算中上水平。妈妈长期出差,但是我读书的时候,每天都会打电话来,读鸡汤教育我,blabla别人家的小孩读书好,别人女儿贴心听话乖巧。说烦了我也会生气,总是拿我和别人比,她说,“我就是说说别人的事,又不是说你,听听就好了”,然后还是继续说谁家儿子读硕士双学位,谁家女儿出国读博了,表妹嫁得好,表弟家买车等等等等。在我的人生选择上,只要有和她不一样的想法,她就会说,“是我的错,总是不在家,没把你教好”,回头又怪我爸,把女儿教成这样。&/p&&br&&p&我爸对我主要是生活的照顾,是对我很疼的,但是不会娇惯,对我妈言听计从。虽然我妈不在家,但是他们每天都会通电话,我爸会向她报告我的工作学习生活和行踪。我爸一直希望有个儿子,从小遇到他想看战争片,我不想看,或者有重活,例如换饮用水的桶,他就会说,“要是你是个儿子就好了”。高中一度偏激地想,长大了赚够钱就去变性。工作以后,正面地和他沟通表示听这样的话很不舒服,他说,“我就是说说,又没别的意思”,后来他还是改了,不再说了。同样,我有没按照他意思做的事,他就会说,“你小时候多听话啊,不像现在”。&/p&&br&&p&初中、高中、大学的所有志愿都是父母填的,我根本说不上话。到高中选分科的时候,和我妈的意思相左,才开始意识到我妈的强势和控制欲,她说了很多为我好的道理,逼我放弃了我的兴趣科目和我喜欢的计算机专业。后来我才意识到,选分科就会影响到高考志愿,以至于以后的工作,她一直希望我要从事和她一样的专业,一切从那时候就开始了。&/p&&br&&p&大学第一年过去,我发现真的不喜欢我妈选的专业,而且读不下去,我想重新高考,换个学校换个专业。我妈又说了很多道理,要我再读一年试试,而且这样的对话一直持续到我大学毕业。期间我挂科过一次,我妈情绪失控,大半夜打电话来大骂,说怎么把我养成这样了,学坏了,人生毁了等等。从此,我对考试有了极大的阴影,得了肠易激综合征和抑郁症,每次考试前失眠,一天腹泻十几次,以至于毕业也没有参加考研,就是因为考试恐惧,身体承受不了。&/p&&br&&p&实习的时候,因为这个专业的工作压力很大,抑郁症加重,一度厌世想自杀,去医院确诊为重度抑郁重度强迫,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因为压力根源还是父母,药费也不便宜,于是和父母沟通,能不能不要给我那么大压力,换个工作,以及日后的治疗问题。我爸直接说,“你这也叫抑郁,那我也抑郁了,就是你自己性格不好”,所以只能放弃治疗。后来每次抑郁发作,我爸就觉得我矫情,我妈说因为我,她也抑郁焦虑失眠神经衰弱,要吃药,我爸对她很是同情(我妈神经衰弱失眠是从她大学读书开始的)。&/p&&br&&p&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想转去行政上做轻松点的压力小一点的工作,我妈一直各种阻拦和打击,最后还是如她所愿从事和她一样的专业。工作要求学历高,要一边读书,考试也多,还有值班夜班的压力,抑郁症不断发作,也只能靠自己去调节,忍住不去自杀,也就算熬过去了。&/p&&br&&p&感情上,高中大学一直不让谈恋爱,毕业就开始说我是剩女,一直催一直催,提出很多要求,我一直也没遇到个能达到她要求的人可以带给她看。过了几年,又怪是我要求太高,她说,”学历比我高,年纪比我大,不求样貌,非独生子女”就够了。最近又和我表妹说,只要我带个男的回来就好了。&/p&&br&&p&其实一直有人追,也不断在相亲,这几年,陆陆续续也见了20几个人,不是不符合她的要求,就是和我合不来,我觉得没有必要告诉父母,让他们担心,也就过去了。最后同学介绍了个师兄,满足她”学历比我高,年纪比我大,不求样貌,非独生子女”的要求。一起了半年,他对我也挺好,是同行,不同单位,踏实稳重,工作上进,乐于与人交往。因为有行政的工作机会,他暂时转去行政工作半年。两个人有结婚的打算,于是想带给父母看看,我以为这是满足她的要求的人,我们两个年纪也不小了,父母会顺顺利利让我们结婚的。结果完全不是这样。&/p&&br&&p&第一次见面吃饭,我妈就针锋相对,责难他去了行政,不好好干自己的专业,半点不给他插嘴解释的机会。他也是第一次见家长,很紧张,最后不欢而散。回家后,爸爸和奶奶说样子不好,不愿再见。家里做主的是妈妈,我说了他很多优点,我妈才答应单独见了他一面,后来又在上班时间打电话给他,把人家祖宗十八代问了个遍,最后提出强烈的反对,反对的原因是这样的:&/p&&br&&p&1、 外貌不好,眼睛小的人计较,胡茬多,有痘印,抬头有抬头纹不利家庭;&/p&&p&2、 大我三年,算命的说大3、6、9不好;&/p&&p&3、 只是预备党员,不是正式党员;(我也不是党员,连预备都不是)&/p&&p&4、 父母农村人,学历不高,两个姐姐就初中文化,姐夫从商,收入不稳定;&/p&&p&5、 行政的东西谁都能做,不稳定;&/p&&p&6、 他收入和我相当,男人应该比我收入高才对;&/p&&p&7、 他不会做饭;(我也不会)&/p&&p&8、 我妈说他反应太快,一问他就回答上来,一定是说假话;&/p&&p&9、 外省人,哪个省不说了,说是婚前会对我好,婚后会打老婆的;(我身边不少那个省的男生,婚后都是很疼老婆的)&/p&&p&10、他有20年房贷,我妈不肯让我跟他过还房贷的苦日子;&/p&&p&11、爸妈还怪我认识的时候就应该把照片给他们看,他们觉得样子不好就别继续了;我们见第三次面就该见父母,父母觉得不好也别继续了;一起半年才告诉他们,是我的错;(我妈说,我之前认识了这么多人,都不和家里说,很不对,还要求我把以前条件好的那些,现在都叫回来,带来给她看看。我告诉她那些人合不来的问题在哪里,她说那都不是事儿)&/p&&p&12、他妈妈曾经得过急性病,已经治愈了,但还是不能过劳,我妈断定她以后会变成慢性,并且会恶化,要花很多钱,还要我照顾她,说日后难道要我们家卖房来救她吗,这是反对的关键点,并且这样夸大事实地去和我爸爸奶奶说,要求他们一起来反对我;&/p&&p&13、 他是他们家唯一的男孩,父母肯定要接到身边赡养的,他买的房离我上班远,我妈问过他怎么解决,他想我调到他们单位,但是没有编制,我妈就炸毛了;&/p&&p&14、 我爸见完第一次,就问我,”还有别的选择吗?“;我妈怪我应该带两个回来给他们挑,有选择他们才能选出哪个比较好;(我表哥当初也是谈了一个,别人介绍一个,最后我妈跑到介绍的这个女孩的单位,上班时间把女孩叫出来,问了人家祖宗十八代,觉得这个女孩的条件比我表哥当时的女朋友好,和我舅舅舅妈说了很多,表哥迫于家庭的压力,和女朋友分手,和她结婚)&/p&&p&15、我和我妈强调了他踏实稳重,上进,有事业心,对我好,我妈觉得对我好都是假的,结婚以后就会变的,现实条件才是最重要的;&/p&&p&16、 她要求他拿出生辰八字去算,我拒绝了;&/p&&p&17、最后,她说,找人去给我算过了,何仙姑说,我还没遇到那个人,现在所有认识的人都不是,让我死了这条心吧。&/p&&br&&p&就在见面后的一个星期内,我天天哭,天天和我妈说他的好,讲道理,说人是有感情的,要专一,一脚踏两船是不对的,我和他都不迷信。谁家父母不会病,我愿意和他一起赡养父母,绝不拖累家里,我不怕苦,也不嫌弃他,只要病的不是自己的父母,我都能承受。我愿意学做饭做家务,努力赚钱存钱,和他一起奋斗,担起一个家。我年纪也不小了,工作这么几年,也遇到过很多奇葩,相亲的路很辛苦,希望过失望过,努力表现自己,努力讨人喜欢,也曾经被人的嫌弃,合不来的矛盾,这个过程一点也不开心,我真的很累了。我自己身体也不好,性格也不好,我们两个能互相包容体谅,就很好了。&/p&&br&&p&我妈还是死活不同意,以断绝经济支持,断绝母女关系作要挟(其实从工作开始,我除了住在家里,其他经济都独立,不再向家里拿钱,每个月的收入都能攒下来,不乱花)。在家里,爸爸奶奶也孤立我,抑郁症一直压迫着我。就在见完父母后的一个星期后,我和他说还是暂时分开一下吧,两个人都在哭,真的太难受了。我看过很多网上和现实中不被父母祝福的婚姻不幸福的结局,我当时还没看清楚到底是我的错还是我妈的错,我确实迟疑了,现在想来还是我们感情基础不够深,是我太脆弱,不够坚持。&/p&&br&&p&在这之后一个星期,我都在和同事朋友倾诉,他们觉得是我妈和我的家庭太强势,太势利,满足我家这么多条件的就很难找到,真的有那么好的人,也未必会看上我,忍受我这样的家庭,给我的建议是:&/p&&br&&p&1、 坚持我想要的,父母总是会让步的,日后幸不幸福就靠自己了;&/p&&p&2、 让我妈找她满意的人,忍气吞声一辈子;&/p&&p&3、 独立,离开这个家,过自己想要的日子,如果还是这样控制着我不放,最坏的结局只有断绝关系了。&/p&&br&&p&我觉得要是坚持和他一起,大家都会承受很大的压力。他是无辜的,他的父母有经济来源,也有他姐姐照顾,不需要他操心。他有房子,有喜欢的工作,原本可以生活得很好的。为了我,要他委屈自己,和我一起面对这样的父母,这样的家庭,陪我受罪,我真的于心不忍,也觉得很对不起他。即使勉强结婚,我妈的控制也会延伸到我的先生小孩,我的家庭,甚至对方的家庭,我夹在中间,处理不好,日子也不会好过,两个人的感情婚姻还是会变质的。&/p&&br&&p&我也忍受不了和一个没感情又合不来的人过一辈子。所以我还是决定离开这个家,决定先考研,研究生毕业再到一个小城市去找工作,那里也有我的同学和朋友。如果那时不能再找到合适的人,我就在那里给自己养老了。父母有房子有医保有退休金,也反复强调不需要我照顾,日后就过年见见,病重了过来照顾,送终,也算尽了做子女的责任了。&/p&&br&&p&我从小是爸爸奶奶带大的,他们对我还是很疼的,我也很感恩,离开他们,不能在身旁尽孝,陪伴他们晚年真的很愧疚很难过。但是我的人生从来没有自由,一直听话妥协了这么多年,最后连恋爱婚姻自由都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上。我曾经有过这样结婚的机会,突然面对有可能孤独终老的余生,还是很遗憾痛苦,甚至恐惧的。我不敢说这就耽误了我一辈子,人生还有一段路可以走,也许我还能遇到合适的人,但是不走出去,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遇到再多的人,也只能再次错过。&/p&&br&&p&现在除了还会遗憾我失去的,怨恨父母和这样的家庭,心也慢慢淡了。没有了恋爱结婚的压力,我就继续边工作边读书,努力考到外省的研究生,一年考不到考两年,两年考不到考三年,工作也是为了攒学费和以后的生活费,为了彻底的独立。这是支持我活下去的动力。我一直期盼着到那个小城市安顿下来,有自己的家的那一天。&/p&
我就说说我的故事吧,很长。。。我的父母都是生于农村,靠高考改变了命运的那一代人,最后在大城市扎根下来。我是独生女,爸爸是公务员,妈妈也是国家单位,工作稳定,收入中等,生活在这个城市也算中上水平。妈妈长期出差,但是我读书的时候,每天都会打电…
在我们的文化中,对爱的追求是经常被用来对抗焦虑、获得安全感的一种方式,而另一种方式则是对【权力】病态的追求。&br&&p&首先,对权力的追求可以作为一种保护性措施以对抗孤立无援、无能为力的状态,我们已知这种状态乃是焦虑中的基本因素之一。神经症病人对自身任何一点软弱无能或丧失希望的感觉都十分敏感和极不情愿,他越是感到自己事实上的软弱,他也就越是焦虑地想要逃避一切看起来与软弱有某种相似性的东西。&/p&&p&其次,对权力的病态追求,使神经症患者形成了一种顽固的、非理性的权力理想,这种理想使他相信:他应该能驾驭一切,无论是多么困难的处境,他都应该立刻就能对付它。这种理想渐渐与骄傲感联系起来,其结果,神经症患者不仅视软弱无能为一种危险,而且视为一种耻辱。他把人分为“强者”和“弱者”,崇拜强者而蔑视弱者。他对他视为软弱无能的一切毫不留情。他总是或多或少地瞧不起那些同意他的看法,顺从他的愿望的人,瞧不起那些内心有种种禁忌,无法完全控制自己的情感,因而总是显得表情冷漠的人。同样,他也瞧不起他自己身上的这些品质。如果他终于不得不承认他自己身上存在着某种焦虑和某种抑制,他就会感到屈辱,并因为自己有神经症而瞧不起自己,急于把这一事实掩盖起来。他也因自己不能独立对付这一困境而瞧不起自己。&/p&&p&对权力的追求所采取的这些特殊形式,取决于权力的缺乏是否是神经症病人最恐惧最蔑视的事情。我将要提到这种追求的一些特别常见的表现。&/p&&p&其中之一是:神经症病人往往既希望控制自己,也希望控制他人。凡不是由他发起或赞同的事情,他都不希望发生。这种对控制的追求可以采取一种淡化的形式,即有意识地允许他人享有充分的自由,但他却坚持要知道他人所做的一切事情。一旦有什么事情对他隐瞒,他就会勃然大怒。&/p&&p&同样,这种类型的人也往往希望自己永远正确,而一旦被证明出了错,即使仅仅是在微不足道的细节上出了错,他们也会变得十分恼怒。有时候,他们会强调希望预先知道即将发生的事情,希望预期或预言各种可能性。这种态度可能是不愿意出现任何不能控制的局势,不愿冒任何风险的心理。对自我控制的强调表现为不愿意让任何感情摆布自己。患有神经症的女性可能会感受到某个男人对她的吸引力,但一旦他真的爱上她,她又会突然转而轻视他,看不起他。因为那就意味着失去控制和让自己被卷入到未知的领域中去。&/p&&p&另一种标志神经症病人对权力追求的态度是希望一切符合自己的愿望。如果他人所做的事情不是恰好符合他的希望,或者不是恰好按他希望的方式,在他希望的时间去做,他就可能经常因此而恼怒。神经症病人自己往往并不知道他有一种支配一切的态度,至少是不知道这种态度对自己影响有多大。不承认这种态度,不改变这种态度,确实更符合他的利益,因为这种态度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同样,也不应该让他人发现这种态度,因为如果他人发现了这一点,他就有失去他人的爱的危险。&/p&&p&这种不自觉的态度在恋爱关系中有着重要而微妙的意义。如果丈夫或情人未能恰好符合自己的期望,如果他迟到了,忘了打电话,或因事外出,女性神经症患者就会觉得他并不爱她。她把这种事情视为她不被人需要的证据,而没有意识到,她这种感觉乃是因为对方未能顺应她自己这种常常是模糊不清的愿望而产生的一种愤怒反应。这种谬误的确十分常见,它在极大程度上构成了不被人需要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在神经症中往往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这种反应通常是从父母那儿习得的。一个支配欲很强的母亲,由于十分反感孩子公然不服从自己,往往会相信并声称这孩子并不爱她。在这种心理基础上,往往会产生出一种奇怪的矛盾现象,这种矛盾几乎可以使一切恋爱关系归于失败。一个患有神经症的女人由于瞧不起任何软弱无能而不可能爱一个“软弱”的男人,但她又因为总是希望自己的伴侣顺从自己,而同样不可能与一个“坚强”的男人相处。因此,她内心深处所渴望的男人是一个英雄,一个超人,而与此同时又十分软弱,所以才会毫不犹豫地屈服于她的一切愿望。&/p&&p&追求权力的另一种态度是决不让步的态度。同意他人的意见或接受他人的建议(即使这些意见和建议被认为是正确的)会被神经症病人视为一种软弱,而且哪怕仅仅是想到要这样做,也会在神经症病人心中唤起一种逆反心理。那些顽固坚持这种态度的人往往会因为害怕屈服于他人,而矫枉过正地强迫自己采取一种相反的立场。这种态度最常见的表现方式,是神经症病人在心中暗暗坚持认为世界应该适应他而不是他应该适应这世界。精神分析治疗中的一个基本困难就来源于这一点。对病人的分析治疗,其最终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内省的知识,而是利用这种内省来改变病人的生活态度。而这种类型的神经症病人尽管知道这种改变对自己有好处,却十分憎恶这种未来的改变,因为这种改变对他来说即意味着最后的让步。在爱情关系中也同样包含着这种不能这样做的态度。&/p&&p&对权力的病态追求所包含的支配他人的倾向,并不一定公开的表现为一种针对他人的敌意。它可以伪装成有社会价值或人本主义性质的模样,表现为诸如给予忠告的态度,爱管闲事的态度,以及希望成为开创者或领导人的态度。但如果在这些态度中确实隐藏着敌意,那么他人(子女、伴侣、下属和雇员)便会感觉出来并对此作出或顺从或反抗的反应。神经症病人本人往往意识不到这当中包含的敌意。即使当他因事情不顺他心而勃然发怒时,他也仍然坚信不疑地认为:他这个人本质上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只因为他人竟然愚蠢到起而反对他,他才动了肝火。然而实际发生的情形却是:神经症病人的敌意已经取得了文明的形式,一旦事情不能称心如意就会公开的爆发出来。使得他发怒的事情,很可能在其他人看来根本就不是什么对他的反对,而只不过是意见不同或没有按他的意见去办,但就是这些小事也可以使得他勃然发怒。我们不妨把这种支配他人的态度视为一种“安全阀”,经由这一安全阀,一定量的敌意可以用一种非破坏性的方式释放出来。由于这种态度本身乃是敌意的一种淡化了的表现,它也就为阻止纯粹破坏性的冲动提供了一种途径。&/p&&p&由他人之反对导致的愤怒,也可能受到压抑,而正如我们知道的那样,这时受到压抑的敌意就可能产生新的焦虑。它可能表现为抑郁消沉或疲劳委顿。由于引起这些反应的事件是如此微不足道,因此它们完全不为人们所注意,而由于神经症病人意识不到他自己的这些反应,这种抑郁或焦虑的状态就可能看上去毫无任何外来刺激。只有精确的观察,才可能逐渐揭示刺激性事件与继之而来的反应两者之间的联系。&/p&&p&由这种强迫性的支配欲所产生的更深一层的特性,就是缺乏与人平等相处的能力。这种类型的人要么必须领导他人,要么必然感觉到完全茫然、六神无主和软弱无能。由于他是这样专制独裁,因而任何不能完全被他支配的事情,都会使他感到自己处于奴隶般的地位。如果他的愤怒受到压抑,这种压抑就会使他产生抑郁感、沮丧感和疲劳感。然而,这种软弱无能的感觉却可能仅仅是一种迂回方式,以确保自己的支配地位,或表现自己因不能指挥他人而产生的敌意。&/p&&p&我们大多数人都熟知婚姻伴侣、兄弟姐妹、朋友伙伴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神经症病人往往表现得像一个奴隶主,他用他的软弱无能像鞭子一样抽打对方,以便驱使对方为他的意志服务,向对方索取无止境的关怀和帮助。这种状况的典型特征,就是神经症病人从未能够从别人为他作出的种种努力中获得任何好处,而只是报之以不断的埋怨和不断的要求。更坏的则是报之以责难,硬说别人忽视了他,亏待了他。&/p&&p&在心理分析的过程中也可以观察到同样的行为。这种类型的病人可能会拼命要求帮助,然而,他们不仅不遵循医生的任何建议,而且还会对没有得到帮助表现出愤怒和怨恨。如果他们确实获得了某些帮助,因而对自己的某些性格特征有所了解,他们就会立刻坠入先前的苦恼之中。然而,就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似的,他们会设法消除这种通过医生艰苦劳动得来的自我洞察和自我反省。最后,这些病人会再次迫使医生作出新的努力,而这些努力又注定将再次遭到失败。&/p&&p&病人从这种处境中可以得到双重满足:一方面,通过表现自己的软弱无能,迫使医生像奴隶一般为他服务,并获得一种胜利和满足。与此同时,这一策略又往往能够使医生产生无能为力之感,这样,由于病人自身的种种纠葛使他不能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去支配别人,他便找到了一种消极的方式以支配别人。不用说,以这种方式获得的满足完全是无意识的,就像为获得这种满足所运用的技巧也完全是无意识的一样。病人自己能够意识到的一切,只是他非常需要得到帮助而又没有能够得到帮助。正因为如此,所以在病人自己看来,他的所作所为不仅完全合情合理,而且他还觉得他有充分的权利对医生发火。尽管如此,病人却不可能不在内心深处意识到他正在玩弄一种狡计,并因此而害怕被人发现和被人报复。因此,出于自卫,他感到有必要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于是采取反守为攻的方式来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不是他暗中使坏,而是医生轻慢他、欺骗他和虐待了他。&/p&&p&在这种支配他人的态度中,往往可能包含太多的敌意,从而导致新的焦虑。而这又可能产生这样一些抑制作用,如不能下命令、不能下决心、不能表达确切的意见等。其结果则是神经症病人往往显得过分顺从,而这又反过来使他把自己的抑制作用误认为一种天生的软弱。&/p&&p&卡伦霍妮&/p&
在我们的文化中,对爱的追求是经常被用来对抗焦虑、获得安全感的一种方式,而另一种方式则是对【权力】病态的追求。首先,对权力的追求可以作为一种保护性措施以对抗孤立无援、无能为力的状态,我们已知这种状态乃是焦虑中的基本因素之一。神经症病人对自身…
有此亲身经历,同时同意王小汪的回答。&br&&br&我认为任何两个人,任意一种关系都应该是这样的相处模式:如果你有事情告诉我,我可以倾听,可以跟你一起感情附和,可以给你建议,但我不能强迫你接受我的建议。如果不接受,生气、吵架、指责对方不理解自己,这样的行为都是控制欲。&br&&br&对于任何一个被指责的一方,都会觉得这是非常不尊重的表现。不过中国这现象貌似很普遍,以“为你好”之名,你就不得不接受他的决定、建议,就好像这是他的人生。&br&&br&再亲密的人,也不能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建议。你想关心他,就在他的坚持后面支持他,受伤后去安慰他,而不是在他选择的那个重要的时期因为他没听你的话,跟他吵架给他的生活再添更多的麻烦。&br&&br&我的男朋友,在我找工作初期,不看好我的工作单位,当时极力劝阻我辞职,我考虑再三没有辞职,因为这个跟我吵了一架。八个月后,我决定辞职,他一方面埋怨我没有早听他的话早辞职,一方面因为我没有按照他的话说辞职理由跟我吵了一架。从头到尾我的感觉就是,我坚持在这个工作也不对,辞职了也不对,只要没有按照他的要求第一时间完成,在他面前好像做什么都是错的。不尊重我,太想控制我,我直接就说出了口,当然控制欲金句:“我都是为你好啊,你为什么不理解我?”也随之而出。&br&&br&借用《美女上错身》里Kim的一句台词,当时被好几个控制欲包围的我听到这句话简直呐喊出了心声!&br&“You Walking into my office to tell me about my life, who the hell do you think you are!!”&br&这是最简单有力的反驳!话说剧中也只是因为别人给Kim建议,Kim不想接受而已,还没到中国这样如果不接受就生气吵架以死相逼的的程度,Kim可以理所应当的说出这句话,听到的人也就闭嘴离开,明白自己做的太过头了。
有此亲身经历,同时同意王小汪的回答。我认为任何两个人,任意一种关系都应该是这样的相处模式:如果你有事情告诉我,我可以倾听,可以跟你一起感情附和,可以给你建议,但我不能强迫你接受我的建议。如果不接受,生气、吵架、指责对方不理解自己,这样的行…
来知乎,参与讨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改变自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