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加里路什么地方能买到香烟

你的位置 :
吵什么?外国网友为中国制造操碎了心
查看: 444|
摘要: 近日,有国外网友在论坛上放出这样一张照片:
这张嘲讽中国制造质量差的恶搞照片,到目前为止获得4万多次的转发。但这个“笑话”却没有逗乐所有人,反而意外引起大家对中国制造的一致拥护。网友@profess ...
近日,有国外网友在论坛上放出这样一张照片:
这张嘲讽中国制造质量差的恶搞照片,到目前为止获得4万多次的转发。但这个“笑话”却没有逗乐所有人,反而意外引起大家对中国制造的一致拥护。网友@professordoctor:“那我一定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因为我来自中国,而我已经20岁了。”
而在该照片下的最热评论,网友@adelf_hutlir写道:看看你的手机,中国制造;看看你的电视,也是中国制造;看看你的笔记本,还是中国制造。大多数人似乎忘记了自己用的大部分产品都来自中国。对中国来说,产品质量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只是山寨过多。
@47sahil:中国的市场很多元,有时候价格太低廉质量肯定会受影响,但中国也能做出质量好的产品,他们也有优秀的工程师。
@klausmadermann:我明白这个笑话,但我不觉得哪里好笑。
@handsomehenk:这个玩笑不好笑,我的一加手机就是中国的,这是迄今为止我用过最好用的手机。
@alexctk92:看完评论,我开始怀疑人到底能有多自大和刻板。
@ssjasianboy:随便你们怎么说,反正我用过的所有美国制造的产品都比中国制造的差。
@raskha:你说中国制造质量差,但是我的中国产手机比索尼Xperia用的更久。
@krysohmyz:所有不看好中国制造、嫌它便宜质量又不行的人,麻烦看看自己iPhone 的背板好吗?
接着,小编又翻了好几页评论,几乎全在说:“你手机就是中国造的,傻‘哔’”、“我的XX就来自中国,用了多久……”。
感谢国外网友的诚恳洗地,小编倒觉得对这张图不必当真,中国制造怎么样自有数据说话,原博主放这张图可能也就是开个玩笑,指不定自己怎么享受着中国制造呢~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零距离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零距离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加拿大零距离处理。
新闻点击排行
发布时间:
发布时间:
发布时间:
发布时间:
最新招聘信息
Copyright (C) 2014- 加拿大零距离华人网 版权所有
广告/网站管理: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宽度设置:
14.烟,如何随风而去(4)
书名:世界到底怎么了&&&作者:朱焱
时过境迁。现在的美国,公众人物哪敢在公共场合吸烟?!宣传烟草文化的当然有,但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早已成为时尚,无烟成为城市印象建设的一个重要元素。在美国,不仅仅纽约推行全面禁烟,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更是始终站在各种时髦社会运动的前线。20世纪90年代中期,加州就在办公室、餐厅等公共场所禁烟。2003年以来,南加州的海滩也全面禁烟。按说,室外吸烟应该不受追究,但是,一旦人们的意识中把吸烟和非健康联系起来,美丽的海滩岂容致癌陋习污染?这还不算,2006年,南加州洛杉矶郊区小镇卡拉巴萨斯(calabasas)把禁烟范围拓展到室内和室外一切有可能造成二手烟危害的地方,比如室外咖啡馆、公共汽车站、足球场、公园以及人行道等。烟民犯了瘾怎么办?可以在自己的车里抽,但是一旦旁人经过,车窗不能开,因为有可能造成二手烟害。真够难为烟民的。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自己车里也不让抽,家里总该不受限制了吧?非也。由于无烟运动深入人心,2007年加州的两个城市通过立法,限制公寓小区中的吸烟行为。南加州的葡萄酒名城蒂梅丘拉(temecula)的法律规定,无烟公寓必须占整个公寓建筑套数的四分之一。而贝尔蒙(belmont)的法律更为苛刻,要求公寓楼内全面禁烟。这些初见端倪的公寓楼禁烟法令着实让烟民不安,连自己家里都不能抽几口烟,一旦烟瘾犯了,这可如何是好啊!对于住宅楼禁烟令,地产商的意见分两派,一派觉得太过分,是对私有财产的侵犯;另一派认为是商机。后者的论据是,如果百姓的无烟意识日益高涨,那么无烟住宅可能成为趋势。趋势就是需求,需求就是利润。逐利,是商人的行为准则。近观美国的烟草控制运动,21世纪以来成效显著。布隆伯格市长禁烟前,美国只有加利福尼亚一个州执行无烟法案。纽约市通过全面禁烟法律三个月后,纽约州也通过了类似法案。之后,运用法律手段推进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立法遍地开花。到了2008年,全美国已经有一半的州要求餐厅和酒吧全面禁烟。控制烟草,成为社会风尚。烟,就这样随风而去。无烟奥运,路在何方放眼全球,无烟风尚正在借助各种群众运动之翼传播健康的生活方式,奥运会就是一例。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一次无烟奥运。奥运和无烟怎么联系到一起?我曾向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ioc)的一位媒体协调官请教。她说:“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生活哲学,即均衡促进身体、意志和心灵的结合与提升。1988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冬季奥运会正式成为无烟奥运之后,各主办国均高举无烟旗帜。而ioc乐于与各主办国组委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促进无烟生活方式和奥运精神的落实。”但是,ioc不负责各届奥运会无烟措施的制定和执行,那是各国组委会的事。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2004年,温家宝总理对来访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李钟郁承诺,“将无烟奥运纳入绿色奥运”。中国的无烟奥运,由此而来。说到北京的无烟奥运,就可以解释一下,为什么布隆伯格与盖茨捐的五亿美元里有一部分流到了中国。两个富翁出这么多钱,主要目的是帮助发展中国家搞烟草控制。中国和印度人口众多,自然是重中之重。对于烟草行业来说,卷烟销量在发达国家呈下降趋势。跨国烟草公司只好转战发展中国家,在自由贸易的旗帜下开辟新市场。中国有3.5亿烟民,理所当然地成为国际烟草巨头和烟控斗士的双重阵地。外国香烟早已遍及中国的大街小巷,但是外国烟控斗士的身影并不好找,他们很少直接面对老百姓。布隆伯格2006年捐出1.25亿美元后,受资助的一个美国非政府组织便联合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北京、昆明、广州等大城市开展针对记者的烟控知识培训。这样的培训我参加过两次。经过培训的记者们撰写出成百篇的新闻稿件,为无烟风尚推波助澜。然而,就在奥运开幕前不久的一次培训中,一位教授坦言,想借奥运会上台阶的中国无烟运动,恐怕这一步迈不出去。果然,纵观奥运会前后,无烟运动虽然有声势,但是缺乏实际效果。公共场所吸烟,管理力度十分有限。究其原因,无烟尚未深入人心,更没有形成社会风尚。在我国,烟草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最近几年不断发展壮大,2009年实现工商利税5131亿元,相当于当年整个上海市财政收入的两倍。当美国人提高烟草税让中低收入人群买不起烟的时候,我国烟草行业的工作重点恰恰是“让广大农民兄弟抽得起烟”。在西方,烟盒包装上印着醒目的警示语,外加令人作呕的发病器官图,以提醒吸烟之害。而我国烟盒上“吸烟有害健康”这几个字总是放在犄角旮旯,不易识别。为了迎接奥运会,北京市以政府令的形式扩大了公共场所的禁烟范围,但是餐饮场所并不在全面禁烟之列,烟民仍可以在吸烟区吞云吐雾。有趣的是,为迎接奥运而扩建的首都机场吸烟区里曾经无人光顾。这倒不是烟民克制,而是安检规定,乘客不得携带打火机和火柴。所以,过了安检,就是有烟你也点不着。另一个禁烟得力的地方是出租车。以前出租车里吸烟不好管,为了迎接奥运,出租车管理局颁布措施:一旦车上有吸烟行为,无论司机还是乘客,一律罚司机200元。奥运期间,北京的出租车成为禁烟模范。奥运结束后,就没人较真儿了。
(快捷键:←) (快捷键:回车)回目录 (快捷键:→)
一凡中文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所收录作品、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卡尔加里天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