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之乡云南ppt姑娘结婚前先给父亲那个一下

云南金平女孩13岁结婚 20岁不结婚就算“老伙子”_社会_政经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N
当前位置:
个股查询:
云南金平女孩13岁结婚 20岁不结婚就算“老伙子”
本文来源于 
按照当地人的说法,如果20岁结不了婚,就算是“老伙子”了。“姑娘就那么多,结婚晚了,好姑娘都被别人挑走了。”临乡勐拉的几位年长村民说道。
①秀秀端坐在闺房中,等她的新郎。
②不爱说话的小听背起秀秀,害羞的表情不如伴娘笑得甜。
③小两口的婚房墙上还留着小听辍学前的奖状。
④小听背着自己的新娘回家。 京华时报记者潘之望摄
11月27日,13岁的秀秀和16岁的小听成了云南金平县者米乡小翁寨村的主角。在鞭炮声中,他们举行了婚礼。初中未毕业就辍学回家,结婚生子,这种现象在云南红河州金平县内,并不罕见。对于这种&早婚现象&,金平县副县长普红芳并未回避,&现象有,但政府一直在努力做工作改变。&
京华时报记者孟凡泽
未成年人的婚礼
13岁的秀秀和16岁的小听成了夫妻。站在他们身边的,伴娘只有12岁,伴郎16岁,两人亦早就辍学在家。
11月27日,云南金平县者米乡小翁寨村。
白婚纱、银西装,鞭炮声中,洞房花烛。13岁的秀秀和16岁的小听成了寨子里的主角。
婚礼间隙,秀秀从记者手中接过红包时,满脸羞涩,笑着道谢后,便赶紧低下了头。为婚礼特意抹的浓妆下面,是没藏住的稚气和调皮。
新郎小听背着手站在几桌酒席中央,望着父母和长辈忙前忙后,张罗客人,自己却不知所措,帮不上手脚。一会儿在墙角抽根烟,一会儿偷偷在没人注意时整理下发型。
当天凌晨4点,小听便和父亲刁成金早早地起床了。换上前几天特意从县城花一千多元买回来的银灰色西装和酱棕色皮鞋,去新娘家小翁邦村见新娘。
同行的还有新郎的朋友,一群十五六的小伙子。&我们的习俗,见新娘之前要被泼水。&小听说,凌晨4点,朋友们用水给他浇了个透。然后是8碗白酒,喝完酒才行。过了这两关,小听见到了屋内的新娘秀秀,两人在朋友的陪同下,前往镇里换婚纱、化妆。
9点半,打扮好的夫妻俩回到了新娘家,新婚仪式正式开始。在小翁邦200余村民的见证下,身着白色婚纱的秀秀和着银灰色西服的刁依听结成了夫妻。站在他们身边的,伴娘只有12岁,伴郎16岁,两人亦早就辍学在家。
杀猪、宰鸡,山村中狭窄的街道里,满满当当挤满50桌酒席,村民们推杯换盏,喜庆热闹。
娘家的酒席结束后,新郎家叫来了两辆轿车和两辆农用车,新郎官背起蒙着红头纱的新娘子,跑向婚车。新娘趴在新郎背上,小腿努力向后抬起,可那双红色的高跟鞋还是套不住秀秀32码的小脚,掉了两次。
婚车后面的农用车,装满了新娘的嫁妆:一辆新式的踏板摩托车、一台滚筒洗衣机,一张席梦思床和一堆床上用品。
新郎的家同样在者米乡,茨通坝村,紧挨着新娘家的寨子。这条不足5公里的山路,一直鞭炮声不断。
秀秀离开娘家的那一刻,从小和她相依为命的奶奶哭了。这位80多岁的傣族老人,身着黑色的民俗服饰,用衣袖捂住眼角,抽泣得像个孩子。是高兴,是不舍,也是中国婚礼上娘家人躲不开的情结。
辍学打工的日子
&学的这些知识,够读书、写字和算账就足够了。&村民刁成金说,现在的生活不错,并不需要用知识改变命运。
&你回来娶我。&接完秀秀的电话,远在广东打工的小听立马就回到了金平者米乡,开始筹备婚礼。
其实早在几个月前,刚读到六年级就辍学的秀秀已经&嫁&了过来:像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住在了对象的家里。
小听的家有个二层小楼,楼上西侧,是他们的房间。东侧两间,则是父母和哥哥的房间。
3年前,刚上初一的小听便选择了辍学,班主任老师来家里给其父母做过3次工作,告诉他们读书的重要性,但最终还是没有劝动。父亲刁成金对于孩子辍学的态度是:并不赞同,但尊重孩子的意见。&没有办法,在我们这里,绝大多数的孩子初中就不读了,娶妻生子是常态。&
寨子里的村民们介绍称,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每家都有大片的香蕉林和橡树林,好的家庭每年收入十几万元,中等收入的家庭也会有五六万的进账。
&学的这些知识,够读书、写字和算账就足够了。&刁成金说,现在的生活不错,并不需要用知识改变命运。他们这边农活基本不多,基本上就是闲在家里。香蕉全部雇工人去收割贩卖,每公斤最贵可以卖到8元钱左右。而收集橡胶也比较轻松:早上家人一起上山,在橡胶树上割一刀,放一个小桶,就可以回家休息。下午小桶就会收满橡胶,然后再去橡树林把橡胶桶拉回来。
小听认识秀秀后,便出去打工了。&说是打工,其实就是去玩儿,&刁成金说起二儿子的三次打工经历,抿嘴笑了。小听初中辍学后,先是去东莞打工,做了一个月,就回来了。第二次又去了江西,做了3个月油漆工,又跑了回来。第三次,去广东长安,十几天,就被准儿媳妇一个电话叫了回来。
&他一个月工资有2800,不但一分钱没拿回来,去了这三次总共带走一万多,全花了。&刁成金说,自己从未在意过孩子的花销,现在有钱了,就是用来享受生活的。
结婚前,小听闲在家里时,每天都会从父母那里拿50元零花钱,买烟买酒去网吧,打发时间。
衣食无忧的婚姻
早婚好像只有我们这代才普遍些,可能是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衣食无忧,结婚更容易些。
&打工就是为了出去见见世面&这种观点,并不止刁家有。
几公里外洋信村的杨老大也有相同的看法。他还认为,过早的结婚,和现在日益好转的生活条件有关。
杨老大22岁,妻子21岁,上个月3号才领了结婚证。他们的大女儿今年快6岁了,小女儿刚刚8个月。
&早婚好像只有我们这代才普遍些。&杨老大说起父母那代人,现在30多40岁,还算正常。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衣食无忧,结婚更容易些。当地人的主要来源是香蕉和橡胶,这些山脚下的村落,近些年开垦了大片的香蕉林和橡胶树,每家基本上都有几亩香蕉林和千余棵橡胶树。
杨老大介绍说,他家有4、5亩香蕉林,2000棵橡胶树,每年的收入大约在十来万左右。初中没毕业,他便回到家里。
杨老大6月份带着妻子一同出去打工,做了一个月就回来了,只带回来一部苹果手机。&想家,外面挣得也少,就当去见识世面了。&杨老大说,他在广东东莞电子厂打工,一个月两千多一点,做一年也不如家里年收入的一半多。
所以,越来越多的家庭,孩子早早地就休学了,回到家里享福,条件富裕,便早早把婚结了。
按照当地人的说法,如果20岁结不了婚,就算是&老伙子&了。&姑娘就那么多,结婚晚了,好姑娘都被别人挑走了。&临乡勐拉的几位年长村民说道。
无心学习的现状
为了让当地的孩子完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金平县下了很大的功夫。政府、乡镇、学校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控辍保学&。
像小听和秀秀一样,6年前杨老大辍学时,老师也曾来家里劝他上学。&即便从现在来讲,辍学也让学校很头疼。&杨老大说,现在每个月,学校都会有一两次家长会,学校会动员家长,让孩子们多读书,不要过早辍学结婚,但效果不佳。
杨老大刚上初一的时候,年级有3个班,他辍学后,听没有辍学的同学讲,初三时,年级还有一半的学生。
据公开报道,者米中学教了10多年书的赵永华校长曾无奈地表示,在边远的者米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都很难。他认为,家长观念的转变确实非常重要。
者米乡边防派出所教导员吴庆林说,他来这里之后,发现这里早婚现象非常严重,&孩子都生了几个了,夫妻两人的结婚证都还没办。孩子没有出生证明,有的连年龄都不准确。&派出所也正努力通过各方面宣传,想方设法减少早婚现象。
京华时报记者走访了解到,三棵树的圆圆,今年15岁,早已辍学回家,挺着7个月大的肚子在街头买菜。某寨子的杨丽菲,今年19岁,3年前结的婚,大女儿已经快3岁了,小女儿不到一岁。据杨丽菲介绍,因为一直不外出打工,用不到身份证,所以她一直没办,等到明年她够法定结婚年龄了,她会去县里办一个身份证,然后和丈夫一起领结婚证。
金平县教育督导室主任陈章伏曾对媒体称,为了让当地的孩子完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金平县下了很大的功夫。政府、乡镇、学校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控辍保学&工作是重中之重。
枯燥的婚姻生活
&她厌倦了这种生活,死活都要离开。&19岁的刁依清说,三年的婚后生活,每天睡醒觉基本上就是看电视,做饭。
不单教育问题上出现了困境,就是已经早早结婚的家庭,也会出现问题:城外面的人想进来,而城里面的人想出去。
在小听的婚礼上,哥哥刁依清偷偷地告诉记者,就在两三个月前,他刚刚离婚。
&她厌倦了这种生活,死活都要离开。&刁依清说,三年前,他和弟弟一样的年纪时结的婚,现在育有一儿一女,妻子刚离开时,家人陪着刁依清一起去找过几次,但对方不愿意回来了,也就没强求。回忆起这三年的婚后生活,每天睡醒觉基本上就是看电视,做饭,没有城里人生活丰富。离婚后,两家商量了一下,男方要男孩,女方要女孩。
父亲刁成金说起大儿媳妇,也没有过多埋怨。只是觉得大儿子太过老实,家里给钱让他出去转一转,他都没有动过心。&其实出去看看还是好的,至少能见见世面。&
在刁依清屋里的桌子上,摆着一幅当年的&结婚照&。新娘子依偎在他的肩膀,两人并未看镜头,目光注视着远方。桌子上摆满了信纸,上面手写了一首首情诗。而粉白的墙壁上,这些写给&前妻&的情话,又被重新抄了一遍。&结婚之后,每天的生活很乏味,如果我以前会给她写情诗,也许她不会执意离开。&
刚会走路的儿子拉着他的衣角玩耍,刁依清淡淡地说,孩子长大了,可能会让他先读完书。
当然,刁依清的情况在乡里绝非孤例。京华时报记者在者米乡走访中了解到,结婚后两三年且还未领证的未成年离婚者,也大有人在。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一般碰到这种&过不下去的&,两家会商量一下,如果是一方提出离婚,会稍微补偿对方一些钱,&几千几万的都有&。
各级政府的努力
为了控辍保学,政府做了很多工作,今年,已有200多名辍学的孩子被劝返回学校读书。
地处边境、少数民族众多、贫困可能是&早婚&现象的主要原因。也不排除物质条件得到满足,反而选择辍学在家享受。
&客观讲,现象确实存在,在一些村寨中,不排除有少部分人辍学后,偷偷结婚生子。但金平县被扣上&早婚县&的帽子我们并不认同。&金平县主管计生和教育的副县长普红芳对京华时报记者说,现在各级人民政府都在积极地做工作,想办法,抑制早婚现象扩散。
11月29日上午,京华时报记者前往金平县人民医院,在该院妇产科内了解到,仅11月25日到11月28日三天时间里,分娩住院的产妇中,不满18岁的就有4人,其中最小的才15岁。在病房中,记者还见到来自铜厂乡的15岁小产妇,她身旁,依偎着刚刚出生4天的宝宝。
&地处边境、少数民族众多、贫困可能是&早婚&现象的主要原因。&普红芳称,金平县作为全云南省边境线第二长的县,拥有502公里的边境线,在这条边境线上,村庄分布不均,而99.7%的山区面积,又让这些地方的村民思想封闭落后。&在这种边疆多山地区,问题很多。&普红芳称,这里是曾经的老战区,经济发展缓慢,早婚、跨国婚姻的问题都有,解决起来很困难。有些民族,以前居住在大山里,人民政府花精力、做工作,将他们请到山外来,他们直接从原始生存状态进入现代社会,没有过渡,一些陋习和弊病一时半会改不掉,都需要慢慢调整。
普红芳也不否认,部分早婚的家庭,正是因为物质条件得到满足,反而选择辍学在家享受。
  ■效果
今年表彰&控辍保学&现金单位1个,奖励资金两万元,更有200多名辍学的孩子被劝返回学校读书。
普红芳称,为了管理辍学早婚的现象,政府做了很多工作,比如专门成立&控辍保学&工作组以及人民政府下发《金平县中小学学生控辍保学管理规定(暂行)》的通知。
在一份学年&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中,要求如下:首先建立健全本乡镇&控辍保学&管理制度。结合乡镇实际,修订和完善本乡镇的&辍学学生报告制度&、&动员辍学学生返校复学制度&和&义务教育入学零对接&等制度。其次,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全乡镇&控辍保学&工作专题会议,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社区)签订责任书。并实施&三包&责任制,即:乡镇干部包村,村委会干部包组,村民小组干部包户,督促家长按时送子女入学的责任落实到责任人。此外还有,建立健全0-20周岁人口花名册,为监控和掌控适龄儿童、少年和青年按时入学提供依据,建立辍学学生花名册。
而在《金平县中小学学生控辍保学管理规定(暂行)》的通知中,也有明确的奖惩细则:对完成&控辍保学&任务的乡镇,可奖励1万元、8000元和6000元三个级别奖项。
未完成&控辍保学&任务的乡镇,罚款5000元。个人奖惩中,完成指标任务的,奖励个人1万元,其中,书记、乡(镇)长各3000元,&控辍保学&办公室工作人员4000元。完不成的单位,给予5000元的惩罚,书记、乡(镇)长各1500元,&控辍保学&办公室工作人员2000元。
这些工作实施后,普红芳介绍称,起了很大效果,譬如今年就表彰&控辍保学&现金单位1个,奖励资金两万元。而在今年,更是有200多名辍学的孩子被劝返回学校读书。
  ■困难
以后可能会立法通过学摩托驾照要初中文凭的法条。也许只有用这种另类的方法,才可以让老百姓切身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
&现象还是存在,我们还是在想办法,还要努力改变。&普红芳说。
目前存在的困难也有,《九年义务教育法》和《计生法》都难以实施。&法律中声明可以对辍学给予处罚,但并没有细则,罚多少?谁来罚?&普红芳说,没有处罚主体,就很难操作。政府一直在劝阻,也想找到一个案例&杀一儆百&,实施处罚,虽然和县里公检法部门研讨过,但始终没有想出一个好的办法。
&为了减少学生过早辍学,我们是想尽了办法。&普红芳介绍,对于教育,以后可能会通过县人大立法,推出学摩托驾照要初中以上文凭的法条。摩托车作为当地重要的交通工具,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也许只有用这种另类的方法,才可以让老百姓切身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
政府绞尽脑汁地想尽办法&控辍保学&,但未必能改变当地居民辍学早婚的现状。&再过两年,是盖栋楼还是买辆汽车&这个问题,刁成金还未想好,他看着身后摆着的3辆摩托车,追求的物质生活可能更高。
(编辑:zhangbo)
财经网微评论(人参与)
说说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条)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财经网联系。未经财经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京公网安备号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一个云南少数民族山寨风水师的灵异经历  灵异开篇  说起灵异鬼怖,或许大家第一想到的是湘西,其实在我们云南的山寨里一样存在在着无法解释清楚的灵异怪事,下面我就把自己的一些经历些出来,为大家以后到云南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时提个醒,避免惹上甩不掉的麻烦。  初听阴狗哭  在我们这山寨一直流传着一个密言:狗可以看到活人的魂魄离开,当它看到活魂魄后就会凄厉哀哭,这样的狗称为阴狗。  不是所有的狗能是阴狗,传说谁家要是养上阴狗必富三代。其实到现在为止我也就亲身听过一次阴狗的哭,那年我16岁,也就是那一次的经历让我入了风水师门。  那是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我和另外一个同伴阿木去邻村窜门回来(其实是去找外村的小姑娘约会),刚到我进入我家的岔路口时我突然听到隐约有很刺耳的狗嚎声,我停住脚步仔细一听,那声音来自村上半的地方,那的人家户里只有一条狗就是堂叔的“灰虎”。灰虎其实是一条黑色的土狗,只因它和堂叔上山的时候能捕捉到野兔、野鸡、豪猪之类的野物才被堂叔取了个这样的名字。  起初听到那声音,我并不知道就是传说中的狗哭,只是觉得那嚎声入耳后让人觉得很悲凉的感受,而且一声比一声悲凉。我驻住,问阿木听到没有?阿木很干脆地回答我没有听到。  阿木的回答让我的的内心一下子开始害怕和恐惧起来,后背开始发凉。我赶紧拉上阿木冲进我家院子(家里穷,没有围墙和大门)。  阿木和我睡在一张床上,没几分钟他就睡着了,而那条狗的阴嚎却还一声声传进我的耳朵里,看看黑色的那块电子表,时间显示0点36分。
楼主发言:277次 发图:
  鬼抓饭,全村人开始害怕  第二天早上7点左右,一阵阵鞭炮声把我吵醒了。我们这个小村就只有60多户人家,一般只有过年节的时候才会放鞭炮。  我一咕噜翻身下床,走到院子里四处张望,有4个人抬了一口棺材往村东边走去,前面有个人专门一路在燃放鞭炮。  看着那口涂满黑漆的棺材我想起了昨晚狗的嚎戾声,心理不自然的又恐惧起来。毕竟才16岁的我对死人、鬼、神的事情都还很惧怕。
  果然,中午就有人来家里报丧客了,村东的二贵昨晚因发黑痧死亡了。  在吃中午饭的时候,我把昨晚听到狗嚎的事情和父母讲了。听完我的话,父亲一言不发,只是吧嗒吧嗒的狠抽他的草烟锅,母亲却开始默默的流泪。看着父母异样的表情和行为我百思不解。  抽完一个烟锅头,父亲对母亲说,哭也没有用,等下你去弄些斋饭我们带林子(我的小名)去老祖坟上拜拜吧,只有求先人保他了。父亲的话刚说完母亲就“哇”的放声痛哭起来。我不知道他们俩说的是什么意思,但我知道肯定是我有大麻烦了。
  午后,父母带着我来到了离村7、8公里左右的一座山腰上,一棵高苍粗大的榛树下矗立着3座乱石砌成坟墓,母亲点香烧纸,父亲则叫我跪在地上不停的磕头。在我磕头期间父亲也在我的左边跪下地,用蔼低的声音说:“老祖上人,家门孩子不幸命理薄,你们一定要保佑他平平安安过完一生,别人邪巫脏东西缠上他,保佑保佑”。
  休息准备吃饭,本人文笔不好,只有初中没毕业的文化,不能像大神们那样写的细致淋漓,请大家见谅!!
  本文主要以鬼、墓,蛊和五行易数为主,望大家多多关注!
  @茨黑枯 5楼
17:52:00  本文主要以鬼、墓,蛊和五行易数为主,望大家多多关注!  -----------------------------  是么,看起来很好看的样子。我也是云南的。
  @茨黑枯
17:52:00  本文主要以鬼、墓,蛊和五行易数为主,望大家多多关注!  -----------------------------  @安忆旭 7楼
18:05:00  是么,看起来很好看的样子。我也是云南的。  -----------------------------  老乡您好
  接着写《鬼抓饭,全村人开始害怕》  二贵在死后的第二天出殡。8个人抬着装二贵身躯的那口黑漆棺材,棺材上面盖着一张鲜红色的毛毯,毛毯上捆放着一只压棺材的公鸡,穿白衣戴白孝的亲属一个个在棺材队伍后哭得悲天怜地,加上幽凄的唢呐声,更让人觉得撕心裂肺阵阵哀痛。  二贵家里却客来人往,熙攘热闹,在我们寨子里丧事办的酒席比盖房子还大,不管你家里有没有钱都必须杀一头猪,然后再到几十公里外的县城买些干货和蔬菜办酒席。然后基本从下午3点到天黑一直上流水席。  好多外村来的客人都已经坐在席上等着开吃,可是到下午4点左右还没上菜,很多人开始焦急了,那时还没有“村村通”公路,都靠双脚走回去,再不上席路远的那些就得摸黑赶回家。  焦急中有些人按捺不住,直接到做菜的厨坊里去询问原因,结果才知道肉和菜早就好了,就是蒸的米饭还没熟。杂乱中不知道谁说了一句:“一顿饭蒸了几个小时都没熟,会不会鬼抓饭”。人们听到这句话都恐慌起来,女人找小孩,男人找老婆,年轻人找自家的老人,一时间喊声、叫声和小孩子的哭声一片哄乱,而我则感到后脊背开始一阵比一阵地发凉,渐渐地全身开始冒冷汗,还好我看见父亲那高大的身影正朝我这边走来。  父亲走到我面前,轻轻地摇了摇头,我却不知道他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慌乱的人群中慢慢走出几个村里的老者,其中一个光头老人走到蒸饭的锅边,放下手中的拐棍大声说:“大家别慌,让我们来瞧瞧到底是不是鬼抓饭”。老人伸出枯黄的手揭开草编的锅盖,大家都不出声等着答案,却又不敢靠近去看。揭开草锅盖,老人鼓起双眼看了又看,又把它盖好才对着人群说:“真的是鬼抓饭,手印迹都还在,想见识的都过来看看吧,不然死了都不知道真相。”  相传出现鬼抓饭的地方,是因为有些恶人死后不能轮回转世,他要捉够7个人的魂魄后才能转世投胎,也就是说村里还要在七七四十九天内再死6个人。刚刚光头老人说的那句:“不然死了都不知道真相。”就是这个意思。  父亲在我耳边轻轻的问道:“刚刚你看见什么了吗”?我回答他:“没有”。原来他刚才在向我摇头,是以为我会看到什么不干净的事物,然后告诉大家,他的意思也就是叫我别说出来。  几个村里的老者聚在一起窃窃私语了几句后光头老人又开口说道:“事到如今,只能看看祖辈先人留下的化解方法灵不灵验了,你们年轻的小伙子去捉6只公鸡来,事情紧急也就别分是谁家的鸡了,只要能快速捉来就好。”
  打算睡觉了,简单的把文章的内容提示写下:  一、灵异开篇  二、初听阴狗哭  三、鬼抓饭,全村人开始害怕  四、傍晚见鬼  五、病患迫入风水门  六、雨天选墓穴 ,小试身手  七、相亲被下爱情蛊  八、坏事变好事 ,巧遇蛊长老  九、不幸入狱中,偷学精技能  十、村中伏女巫 ,惊现蛤蟆蛊  未完待续
  继续,老乡  
  哥们的回复就是楼主发贴的动力!  
  一、灵异开篇  二、初听阴狗哭  三、鬼抓饭,全村人开始害怕  四、傍晚活见鬼  五、病患迫入风水门  六、雨天选墓穴 ,小鬼来档道  七、相亲被下爱情蛊  八、坏事变好事 ,巧遇蛊长老  九、不幸入狱中,偷学精技能  十、村中惊现蛤蟆蛊,蛊主是何人  未完待续
  @90后辣妈erer 13楼
22:57:00  继续,老乡  -----------------------------  老乡,明天再写,今晚还有事情.谢谢你的关注!!!!
  @人是钱的奴隶 14楼
23:08:00  哥们的回复就是楼主发贴的动力!  -----------------------------  谢谢哥们的支持,由你的关注文章一定更精彩!!!!
  支持,绝对的支持。坐等更新,  
  @茨黑枯 15楼
23:09:00  一、灵异开篇  二、初听阴狗哭  三、鬼抓饭,全村人开始害怕  四、傍晚活见鬼  五、病患迫入风水门  六、雨天选墓穴 ,小鬼来档道  七、相亲被下爱情蛊  八、坏事变好事 ,巧遇蛊长老  九、不幸入狱中,偷学精技能  十、村中惊现蛤蟆蛊,蛊主是何人  未完待续  -----------------------------  写的还行,就是太少了。每个章节,估计都吧超出1500字。
  @90后辣妈erer 18楼
10:01:00  支持,绝对的支持。坐等更新,  -----------------------------  谢谢您的关注,开始更新!!!!
  @茨黑枯
23:09:00  一、灵异开篇  二、初听阴狗哭  三、鬼抓饭,全村人开始害怕  四、傍晚活见鬼  五、病患迫入风水门  六、雨天选墓穴 ,小鬼来档道  七、相亲被下爱情蛊  八、坏事变好事 ,巧遇蛊长老  九、不幸入狱中,偷学精技能  十、村中惊现蛤蟆蛊,蛊主是何人  未完待续  -----------------------------  @安忆旭 19楼
10:52:00  写的还行,就是太少了。每个章节,估计都吧超出1500字。  -----------------------------  第一次写,敬请谅解!!!
  傍晚活见鬼  听到光头老人的吩咐,一群年轻的男人迅速散开捉鸡去了。  光头老人又安排大家伙在二贵家正堂里烧起一堆大火,他自己则去找了一把砍柴用的弯刀和一条犁田用的铁链,“哐呛”一声把铁链丢进火堆里。  不多时几个捉鸡的年轻人陆续回来,都把手里提的公鸡交给光头老人。老人一首接过公鸡,一手抡起弯刀,就着门槛一刀就把公鸡的的头从脖子上剁下来。一鸡一刀。老人把6只公鸡都杀完后,有其他5个老者走过来,和光头老人一起每人提起一只还在扑腾的无头公鸡朝着人群乱甩起来,公鸡的鲜血洒遍了在场的每个人的身上。
  洒完鸡血,光头老人叫人把火堆里的那条铁链弄出来在地上摆成一个圈,摆放好铁链后又叫人拿来3柱香,6份白冥钱,一大碗井水和一把勺子。  光头老人把井水放在铁链中央,那3柱香插在旁边,后老人点燃1份白冥钱在铁链圈里燃烧,同时他嘴里低咕道:“谁家先人来索命,黄泉路上无伴生,东边来的东边找,西边来的西边去,莫在这里害众生。”老人一直循环这这句话,可1份冥钱烧完也没什么反应。老人一直在循环低咕,冥钱烧了一份又一份,第四份冥钱快要烧完的时候我看见那碗井水上飘起一道白色的影子,忽见光头老人极速间用那把勺子铲起一勺火土灰泼向那碗井水,一声凄厉的“呲”响,那白影瞬间消失。  后来我才知道,光头老人使用的方法叫“换生念鬼”,先用鸡血把活人的魂魄粘紧在身,不让恶人的鬼魂抓到,然后用3柱香和白冥钱把恶人的鬼魂引诱出来,而那恶人的鬼魂一旦进入烧红的铁链圈就会暂时被镇住,在用那勺带着火星的火土灰消灭它。  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也和我一样看到了那碗井水上的白色影子,但当时我看到的只是魂魄而已,七天后的那个傍晚我却真正见到了白鬼,4只白衣鬼。
  准备吃中午饭,下午和晚上继续,谢谢大家的关注!
  直播开始
  回复的人好少啊,朋友们给点来点汽加加油啊!
  楼主继续哈,千万别弃楼。。  
  @辰乔尘 27楼
15:16:00  楼主继续哈,千万别弃楼。。  -----------------------------  谢谢关注!!!
  继续写《傍晚活见鬼》  县城离我们寨子有十几公里,逢五、十五、二十、二十五、三十这几天日子是赶集日。那时候我们这些偏远的小县城还没有VCD,录像室放映的都是胶卷带,影片也没有现在这些国外大片,都是些香港武功片,比如《睡拳怪招》、《少林木人巷》、《飞渡卷云山》等等都是我们这些毛头小子喜欢看的。二贵死后的第七天刚好是赶集日,向父亲要了五块钱后我就早早到集市看录像去了。  初冬的太阳落的早,等从录像室出来太阳已经大偏西了,随便买了碗凉米线吃吃我就急忙往家里赶,生怕摸黑路。  太阳往西山下落,我急着向寨子的东山赶,出了县城到寨子的路上没有任何的人家户,所以心里还是阵阵的害怕。
  终于,再翻一个山头就可以看见寨子了,只要在天没黑之前到家就没事。最后这座山的名字叫“杨家坟”,这座山过去是一家姓杨的地主所有,后来被政府划分给了我们村。山的名字虽然叫杨家坟,其实并没有坟墓埋在山上,可能是当时杨地主家想把它作为坟地使用吧。  杨家坟山是座好山,漫山生长着密密麻麻的华山松,一条浅浅的小河从半山腰一直往远方流淌,山间一条白土路直插村寨口。赶集和上山砍柴放牧的人都喜欢在这条河边歇歇,然后喝上几口清甜的河水。  我急赶到这条河边心里踏实多了,捧了几口河水喝下去,那种从嘴中一直清凉到肚里的感觉太舒服了,再看看太阳差不多等我到家也就该完全落下西山了。喝完河水我不敢多休息就开始起程,刚走几步前方传来有人说话的声音,我大喜,原来我前面还有寨子里的其他人。我加快脚步,想追上他们一起走回家。  才刚加紧走几步,转过几个松树就看见前面的人了,几个人说话声不大,奇怪的是我快他们也快,我慢他们也慢。追他们几个人一小阵后我想从声音中听听是寨子里的哪些人,然后直接喊他们等我一起走。  我停住脚步,细听他们讲的话,奇怪的是却听不清楚他们到底在讲什么,不管了,听不清就直接追。我又小跑着追了上去,渐渐看清人影了,一共4个人。但是不管我再怎么快都跟不上他们。不理我就自己走。  快到寨子口的时候,我终于追上前面的人了,他们和我家还是邻居,按村里的辈分我都叫他们阿叔。
  楼主继续
  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他们:“阿叔,刚刚你们是不是故意逗我啊,也不等等我?”  “我们没看见你”。其中一个阿叔回答我。  我又说:“别开玩笑了,从杨家坟河边开始我就一直追赶你们,你们却不理我,还有其他的另外那两个穿白衣服的人呢?”  “你怕是见鬼了”还是之前那个阿叔和我开玩笑地说道:“从城里出来到现在就我们俩人,哪里还有什么其他人。”  他的一句玩笑却把我点醒了,确实当时我看见的是4个人,我再看看他俩穿的衣服一个是蓝色一个是黑色,而我看见的是4个穿白衣服的人。  后背发凉,我开始害怕起来:四个白衣人,说话有声音却听不清,我快他们快,我慢他们慢。再仔细一回想,我只看见人身却没看见他们穿什么鞋,而且他们走路好像是在随风飘动似的,不是鬼身那还会是什么。  心中的恐惧越来越大,我差不多是大跑着回家,也不管身后的那两个阿叔一直在喊我的名字。  下文提示《病患迫入风水门》
  @茨黑枯 31楼
17:04:00  终于,再翻一个山头就可以看见寨子了,只要在天没黑之前到家就没事。最后这座山的名字叫“杨家坟”,这座山过去是一家姓杨的地主所有,后来被政府划分给了我们村。山的名字虽然叫杨家坟,其实并没有坟墓埋在山上,可能是当时杨地主家想把它作为坟地使用吧。  杨家坟山是座好山,漫山生长着密密麻麻的华山松,一条浅浅的小河从半山腰一直往远方流淌,山间一条白土路直插村寨口。赶集和上山砍柴放牧的人都喜欢在这条河边歇......  -----------------------------马克
  @辰乔尘
15:16:00  楼主继续哈,千万别弃楼。。  -----------------------------  @茨黑枯 28楼
15:45:00  谢谢关注!!!  -----------------------------  客气,一篇好文便是最好的奖励啦,加油!
  哥们,万事开头难,开帖也不例外!  
  开始直播,有人的捧个人场,没人的捧个鬼场,谢谢大家!!!
  @茨黑枯
17:04:00  终于,再翻一个山头就可以看见寨子了,只要在天没黑之前到家就没事。最后这座山的名字叫“杨家坟”,这座山过去是一家姓杨的地主所有,后来被政府划分给了我们村。山的名字虽然叫杨家坟,其实并没有坟墓埋在山上,可能是当时杨地主家想把它作为坟地使用吧。  杨家坟山是座好山,漫山生长着密密麻麻的华山松,一条浅浅的小河从半山腰一直往远方流淌,山间一条白土路直插村寨口。赶集和上山砍柴放牧的人都喜欢在这条河边歇......  -----------------------------  @coco想去西藏 34楼
17:27:00  马克  -----------------------------  OK
  @辰乔尘
15:16:00  楼主继续哈,千万别弃楼。。  -----------------------------  @茨黑枯
15:45:00  谢谢关注!!!  -----------------------------  @辰乔尘 35楼
19:38:00  客气,一篇好文便是最好的奖励啦,加油!  -----------------------------  精彩还在后面
  @人是钱的奴隶 36楼
19:45:00  哥们,万事开头难,开帖也不例外!  -----------------------------  多谢理解,谢谢关注!!!
  @辰乔尘
15:16:00  楼主继续哈,千万别弃楼。。  -----------------------------  @茨黑枯
15:45:00  谢谢关注!!!  -----------------------------  @辰乔尘
19:38:00  客气,一篇好文便是最好的奖励啦,加油!  -----------------------------  @茨黑枯 39楼
20:16:00  精彩还在后面  -----------------------------  那我期待后文喽,go on
  病患迫入风水门  回到家里,我把路上遇到的事情告诉了父母。母亲气得发抖,也不管会不会被别人听到,站在院子里就骂:“二贵你个挨千刀的,临死前来找我儿子也就罢了,头七回魂天你还要来捉弄他,信不信我去把你坟挖了。”相反,父亲却只是小声对我说以后别跑出家门到处乱走。  晚上躺在床上,手里拿着书却看不进去,脑海一幕幕地回想着这几天发生的事:先是听到堂叔家的阴狗凄嚎,接着被父母带到那棵高苍粗大榛树下的祖坟前,后来是二贵丧席上的鬼抓饭和光头老人的“换生念鬼”,还有今天傍晚杨家坟山的那4个无脚白衣鬼。  不知不觉我全身冷汗直冒,身上的背心都被浸湿。更让我心惊的是今晚是二贵的头七回魂夜,二贵临死前那的那晚魂魄到处乱飘,今夜呢,他的魂魄会不会再来找我。突然,窗外一团黑影飘动起来,并飘进入我的房间,慢慢朝我的方向过来,四步、三步、两步,它离我越来越近。  我全身发软,两眼一黑,就这样迷糊过去了。
  @圆圆坏宁 32楼
17:21:00  楼主继续  -----------------------------  谢谢关注!!
  今天就写到这里,晚安!
  加油  
  @hzfu007 45楼
22:41:00  加油  -----------------------------  谢谢支持!
  本章开始要慢慢加入一些灵异恐怖,不然后面的内容中鬼和蛊的出现大家会适应不了?  
  朋友们,给点攒\  
  楼主继续,看好你哦
O(∩_∩)O哈哈~
  @辰乔尘 49楼
08:10:00  楼主继续,看好你哦 O(∩_∩)O哈哈~  -----------------------------  谢谢支持!!!
  接着写《病患迫入风水门》  不知多久后,缓缓睁开眼睛,一道耀眼的白光刺进我的双眼。我又合上眼皮,再慢慢睁开看看周围,左边是一堵白色的墙,我又转向右边看,一道白色的窗子紧紧关着,离窗子四、五米的地方有一道门,父亲正站在门边微微笑,我再抬头看,白色的屋顶上一盏灯光灼刺着我。  到底怎么了,为什么周围都是白色的?我努力的使自己往前回忆,记得当时我躺在床上想着这几天来所发生的事情,再后来想到是二贵的头七回魂夜,然后就是一团黑雾从窗外向我飘来,我就.....我就,难道我已经死了,还是这只是我的魂魄被二贵带出来了,我应该躺在自己的床上睡觉的啊,还有我手里不是还拿了一本书吗?
  我动了动,发现自己睡在一张白色垫辱的床上,身上盖的被子也是白色的。我用手肘撑着床沿坐起来,看见父亲就睡在墙角的一张钢丝床上打呼噜。我又四处看了看,才发现床头放着几个装针水的输液瓶子,床的对面摆放这一张印有红色十字的抽屉桌子,原来自己是在医院,差点自己把自己吓死了。
  。。。  
  不多时父亲也翻了个身就醒起来,他告诉我那天晚上我一直在发高烧冒汗,没办法父母只要找了几个亲戚连夜把我抬到县医院救治,可能要住几天院才能回去。  医院的时间不好熬,白天还好人多热闹,到了晚上12点后,整座医院除了雪亮的灯光就什么都没有,安静、出奇的安静、死一般的安静!!!  在我住院的第5个晚上,睡梦中我隐约听到有人在叫“哥哥、哥哥”。我睁开眼睛坐起来,看见父亲还是老样子睡在墙角的那张钢丝窗上。我看看那块黑色的电子表,时间显示凌晨2点46分。
  我以为自己在做梦,甩了甩头,看看父亲的酣睡样又躺下去想接着睡。  谁知那叫声有响起来,没有别的就只是“哥哥、哥哥”的叫。我又坐起来,仔细一听,确实是有人在叫哥哥。都这么晚了,谁还在找哥哥啊?  我疑惑地下了床,打开病房们朝外看,只见离我住的病房向东的转角处有个公共卫生间,有个穿红衣服的小女孩手上抱着一个红皮球站在卫生间门口的洗手处在喊哥哥。我天生心地善良,看见小女孩一个人站在那里找哥哥就走过去,想帮她看看哥哥是不是在男卫生间里。  走近了我才发现小女孩长的非常可爱,稀疏的头发上带着一个黄色蝴蝶结的发夹,一张幼嫩的苹果脸白净清晰,小小的嘴因为找不到哥哥而嘟起来,一双又圆又黑的小眼不停地眨动着,红色的外衣里面穿了一条淡绿的裙子,脚上是一双棕黑色有带皮鞋。
  楼主加油!顶个!喜欢我也是云南的  
  小女孩看起来3、4岁的样子,我走过去,她也向我看过来。我在离她2米远的地方停住脚,微微地向她笑了笑,问道:“小妹妹,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呢?”  她用左手的指指楼梯口的电梯门说:“哥哥带我一起出来,他却自己跑回去了。”她甜甜的说话声略带沙哑。  在医院住院的人很多,小女孩应该是大人睡着后哥哥带着她偷偷跑出病房的,现在哥哥一个人自己回去后把她丢在这里了。  我又向她笑了笑,说:“你别着急,大哥哥带你一起回去找他,好吗?”  小女孩脸上露出天真的笑容朝我点了点头。  我走过去牵起她的手问道:“你还记得住几楼吗?”  “不记得了,应该是2楼下面吧,我带你去坐电梯,在电梯里我知道要按哪个键。”小女孩的声音明显低了很多。  我在内心里无奈地笑笑,牵着她一起走进电梯。
  @紫韵幻曲 54楼
12:33:00  。。。  -----------------------------  及时更新中,别着急1
  @翁散 58楼
13:23:00  楼主加油!顶个!喜欢我也是云南的  ------------------------  老乡您好!
  我牵着小女孩的手走进电梯里面,她很娴熟地朝B1键按了一下,电梯开始往下动。B1....B1键是地下1楼,地下1楼怎么会是住院病房呢?我的心开始乱跳起来,而这时我才感觉到小女孩的手一直是冰凉的。  我急虑地朝小女孩看了看,她却没什么事似的,一手抱着那个红色的皮球,一手被我牵着静静站在我身边。  电梯的指示灯停在了B1上不在闪动,电梯门缓缓打开,我抬头一看,一条漆黑的走廊尽头亮着一个昏黄的灯箱,距离太远我看不清灯箱上面写的是什么字。  我双腿发软,但还是努力很镇静地对小女孩说:“小妹妹你自己回去吧,哥哥不送你了。”  她看看我点了点头,说:“大哥哥,我想要一个小木马玩具,你帮我买一个好吗?”我回答她好。  小女孩又露出了笑容,这次我看见她笑得把洁牙都露出来了,应该是很高兴吧。  小女孩的手往我衣兜里塞一下,然后一个人走出了电梯,向着那盏昏黄的灯光亮处走去。处于好奇,我也跟着走出电梯,想看看她究竟住在什么地方,才走出离电梯5、6米的距离,我抬头一看,灯箱上的字触目惊心——太平间。  我吓得只想哭爹喊娘,双腿连拖带跑回到电梯里,急急关上电梯门往上走。
  今晚12点前想把本章写完,不知道能不能完成,这个章节的里发生的事情太多了。
  小生第一次写作,希望文笔好的朋友能指导下写作技巧,谢谢!!
  @茨黑枯 65楼
14:15:00  小生第一次写作,希望文笔好的朋友能指导下写作技巧,谢谢!!  -----------------------------  老乡,我来指导你吧。  嘻嘻  我的QQ是:
  出了电梯,我三步并做两步地冲进病房,“哐”一声把门砸紧。我靠在门边的墙体上,小腿不住的颤抖着。  巨大的关门声惊醒了睡梦中的父亲,看到我惊惧的神情他也着实吓了一跳,问我发生什么事情?  我没回答他,想想刚才的事情,我心里怕得开始堵。父亲走过来,把我扶到床边,又给我泡了一杯白糖水。
  喝完糖水,大概休息了40多分钟我才逐渐平静下来,但我再也不愿去提起小女孩的事情,只是很简单的告诉父亲,说有只小鬼叫我帮她买一个木马玩具。  父亲用异样的口吻说道:“小鬼叫你帮买玩具,怎么买,这不是明着为难人吗?”  父亲的话让我想起了小女孩,不,应该说是小女鬼临走时在我衣兜了拽了一下。我把手伸进那个衣兜,果然有东西,拿出来一看,吓得我脸都绿了居然是冥钱,一大把的冥钱。看着那些冥钱我的心又堵上了,大脑一片麻木的。  天亮了,可小女孩的样子和说话的声音却一直在我心头缠绕,感觉自己大脑昏沉不清醒,心里又乱得慌。  母亲从家里带了几个鸡蛋来给我吃,原以为我已经恢复了,可看到我样子后让她心痛不已。
  父亲和母亲商量,认为我在医院也无助身体的回复,反正高烧已退,还是把我带回家休息的好。  吃过中午饭,父亲办了出院手续,母亲提着几件简单的行李我们就离开了医院。走出医院才几步路天空黑云密布,父亲看看天气对母亲说:“可能要下雨了,先找个地方歇歇,不能让孩子再淋雨。”母亲点头表示赞同。  父亲带着我们来到一条街边的茶室,老板还没把茶泡上来大雨就倾盆而下,父亲皱着眉头说:“这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晴,不知道今天还能不能回家,要是不能回家就只能先找个旅社住下了。”母亲没回答父亲的话,我也没出声,此时的我还在想着那个红衣小鬼的事情。  “这位小老表(在云南老表是兄弟的意思)是不是生病了?”不知什么时候我们旁边的茶桌上坐了个人。  不想理他但我还是抬头看了看,这人一副老实庄稼汉的样子,衣裤都是蓝色的旳卡布,脚上的胶鞋和头上的帽子都是青黄色的。
  也许看着都是农民样,父亲没什么戒备,反而把凳子往他那边挪了挪说道:“老表你真有眼力啊,孩子自从听到了一次阴狗哭后就一直遇到不干净东西,医院都住几天了,还是不得行啊。”从父亲的话语中我能听出那种无奈的心思。  母亲和我都没搭话,就只静静地坐在一旁。  也许是好奇,那人起身过来看了看我的脸又坐回去。他低沉了一下又对父亲说,在离成东边2里的地方有座石拱桥叫“龙王庙桥”,过了桥往南走,那儿又座小庙叫“李家寺”,听说李家寺里有个俗家尼姑对阴阳这方面的事很在行,要不你带孩子去找她吧。”  久病乱投医,何况我染上的又是些邪事,听完他的话父亲连声感谢,还帮他付了5角钱的茶水钱。
  也许看着都是农民样,父亲没什么戒备,反而把凳子往他那边挪了挪说道:“老表你真有眼力啊,孩子自从听到了一次阴狗哭后就一直遇到不干净东西,医院都住几天了,还是不得行啊。”从父亲的话语中我能听出那种无奈的心思。  母亲和我都没搭话,就只静静地坐在一旁。  也许是好奇,那人起身过来看了看我的脸又坐回去。他低沉了一下又对父亲说:“在离城东边2里的地方有座石拱桥叫“龙王庙桥”,过了桥往南走,那儿有座小庙叫“李家寺”,听说李家寺里有个俗家尼姑对阴阳这方面的事很在行,要不你带孩子去找她吧。”  久病乱投医,何况我染上的又是些邪事,听完他的话父亲连声感谢,还帮他付了5角钱的茶水钱。
  文化低,越写越吃力,要休息了,晚上接着上。
  欢迎风水同行一起交流,互相学习探讨!
  哈哈,顶下,同是云南人!  
  @当年明月未照你心 74楼
18:33:00  哈哈,顶下,同是云南人!  -----------------------------  谢谢
  楼主文笔还不错,记得我第一次写文章,文笔比你差多了,时间长了就熟悉了,加油↖(^ω^)↗  
  今天的也看完了,不错不错,明天继续啊楼主,我去洗澡睡了。
  @茨黑枯 75楼  @当年明月未照你心 74楼
18:33:00  哈哈,顶下,同是云南人……  -----------------------------  期待啊,楼主是哈尼族的吗?  
  回复第71楼,@茨黑枯  也许看着都是农民样,父亲没什么戒备,反而把凳子往他那边挪了挪说道:“老表你真有眼力啊,孩子自从听到了一次阴狗哭后就一直遇到不干净东西,医院都住几天了,还是不得行啊。”从父亲的话语中我能听出那种无奈的心思。   母亲和我都没搭话,就只静静地坐在一旁。   也许是好奇,那人起身过来看了看我的脸又坐回去。他低沉了一下又对父亲说:“在离城东边2里的地方有座石拱桥叫“龙王庙桥”,过了桥往南走,那儿有座小庙叫“李家寺”,听说李家寺里有个俗家尼姑对阴阳这方面的事很在行,要不你带孩子去找她吧。”   久病乱投医,何况我染上的又是些邪事,听完他的话父亲连声感谢,还帮他付了5角钱的茶水钱。  --------------------------  写的可以啊怎么就没有了赶快更新  
  @茨黑枯
75楼  @当年明月未照你心
18:33:00  哈哈,顶下,同是云南人……  -----------------------------  @泪海彬 78楼
22:35:00  期待啊,楼主是哈尼族的吗?  -----------------------------  我是彝族的
  @辰乔尘 76楼
20:34:00  楼主文笔还不错,记得我第一次写文章,文笔比你差多了,时间长了就熟悉了,加油↖(^ω^)↗  -----------------------------  谢谢 鼓励
  回复第71楼,
@茨黑枯  也许看着都是农民样,父亲没什么戒备,反而把凳子往他那边挪了挪说道:“老表你真有眼力啊,孩子自从听到了一次阴狗哭后就一直遇到不干净东西,医院都住几天了,还是不得行啊。”从父亲的话语中我能听出那种无奈的心思。  母亲和我都没搭话,就只静静地坐在一旁。  也许是好奇,那人起身过来看了看我的脸又坐回去。他低沉了一下又对父亲说:“在离城东边2里的地方有座石拱桥叫“龙王庙桥”,过了桥往南走,那儿有座小庙叫“李家寺”,听说李家寺里有个俗家尼姑对阴阳这方面的事很在行,要不你带孩子去找她吧。”  久病乱投医,何况我染上的又是些邪事,听完他的话父亲连声感谢,还帮他付了5角钱的茶水钱。  --------------------------  @善缘师兄 79楼
00:44:00  写的可以啊怎么就没有了赶快更新  -----------------------------  今晚有事情耽误了,明天再继续,谢谢关注!!
  楼主好好写,不要担心没人看,在这个版块的人最喜欢这样的故事  
  额,木有了吗?当故事看了  
  @不许禁我言 83楼
01:18:00  楼主好好写,不要担心没人看,在这个版块的人最喜欢这样的故事  -----------------------------  谢谢支持!!
  @迷离棉花糖 85楼
02:24:00  额,木有了吗?当故事看了  -----------------------------  马上开始
  接着写《病患迫入风水门》  按照那个人指引的路线,我们一家三人先出了城东门,直走了2里多的泥土路后果然看到了一座石拱桥。桥长6米左右,离河面高约二十丈,石拱桥把两端的石崖连接在一起,在桥头一端的路边竖立着一块刻着文字的石碑,石碑上的字是这样写的:“唐宋元明登龙桥,光绪十二大水潮,一夜河水冲垮桥,众乡听了泪汪留......。”后面的字被埋进土里看不到。按石碑刻的字来讲,这座石拱桥的名字该是叫“登龙桥”,起建于唐朝,在经历了唐、宋、元、明几个朝代后在光绪十二年被一夜的大水冲垮了,也就是说眼前这座石拱桥其实是第二次建造的。
  石碑上的字是这样写的:“唐宋元明登龙桥,光绪十二大水潮,一夜河水冲垮桥,众乡听了泪汪流......。”后面的字被埋进土里看不到。
  走过石拱桥出现一个小山包,小山包把路一分为二,一条路向东边一直延伸,另一条路叉向南方。小山包的确很小,上面有一栋塌墙断梁的层叠房屋,我看见其中一间房屋门口上悬挂着一块破旧的木匾,木匾上写着“龙王庙”三个字。难怪石拱桥会叫“登龙桥”,原来是登往龙王庙的一座桥。  我们继续向着正南方前行,约摸走了一刻钟左右的时间后,又看见一座寺庙,在远处看庙不大,也就只有四、五间方位不同的房屋组合成,不过灰瓦红墙的鲜丽比起刚才那座龙王庙就崭新多了。  看到后面这座寺庙我的心又开始紧张起来,我在猜想那个所谓的还俗老尼长的什么样子,书上描写的一般孤寡老女人的面貌都比较凶煞吓人。
  我们走到寺庙门口,两扇红大门关得紧紧的,大门上方一块写有“李家寺”三个字的木匾悬挂在正中位置,一副毛笔对联书写得苍劲有力,仅看笔法就给人一种莫生敬畏的感觉。大门左旁边有一棵高大的柏树,看它的粗壮个头少说也在60年以上的树龄了。  父亲走进大门,拿起门环轻轻敲了几下却没人回应。他又用很礼貌的声音喊道:“请问师傅在吗(我们这一般称高人和陌生的年长人为师傅),我们有事相求您老人家。”  半天里面还是没有人回应。  天空又下起了小雨,因为没有带伞,我们三人只好一起站到那棵大柏树下面避雨。眼看天就要黑了,而庙里面的人依旧没有出来给我们开门。
  父亲走近大门,拿起门环轻轻敲了几下却没人回应。他又用很礼貌的声音喊道:“请问师傅在吗(我们这一般称高人和陌生的年长人为师傅),我们有事相求您老人家。”
  雨一直没停,父亲和母亲商量:是要继续等待下去,还是返回县城先住一夜,明天再来。我的内心一直在忐忑起伏肚子却咕咕地叫起来。最后父亲决定先回县城住一晚,明天一早再来拜访。  正当我们打算离开的时候,有个背着小竹箩的人朝这边走来,我们一直盯着她,她却没发现我们就站在大柏树下。等走到离我们6.7米的时候她才发现我们在看着她。  她先是看了父亲一眼,接着又看看母亲,最好才把目光落在我身上。她第一眼看到我的时候我观察到她的眼神“蓦”的犀利了一下,后又恢复原来的神情。  她走到庙门口先把小竹箩放在地上,才向我们走来。这时我也才得以看清楚她的样子:身高在1.6米左右,白色皮肤瓜子脸,皱纹浅淡,鼻梁不高双眼炯睿,眉毛偏淡,身穿一套被洗得褪色的灰色尼袍,脚上一双黑布鞋沾满泥土,看样子年轻的时候也是个美人胚子。
  走近我们后,她象征性地向父亲点了一下头开口道:“请问三位在这里是避雨吗?”  父亲连忙回答:“不是避雨,我们专程带来孩子来看病的,”  她又看了我一眼,说道:“这里没有大夫,你们应该去诊所才对。”  母亲可能急了,抢在父亲前面答道:“医院已经住过几天了,还是没有治好,有个好心人指引我们说这里有个师傅会看病,所以特意来的。”  “这座庙里就只有我一个人”她一直看着我,继续说道:“除了念经拜佛我什么也不会,你们回去吧。”  她这一说母亲更急了,“扑通”一声跪地哀求道:“师傅,请您一定要帮帮孩子,他年龄还小,再这样下去会支持不住的。”  她连忙把跪在地上的母亲扶起来,期幽的眼神看着父亲,父亲忙接过话题,毫不避讳的把我的经遇一五一十的全部说了出来。
  听完父亲的讲述,她沉思了一会儿,说道:“出家人虽然慈悲,还是要看看你孩子是否与佛有缘。”说完转过身去,又背起地上的小竹箩打开大门走了进去。她人进去后却把大门给关紧了。  不多时,她又打开大门走出来,手里拿了一张纸和一支毛笔,到我面前把纸和毛笔递给我,说道:“你在上面写个字,是不是与佛有缘就看你的这个字了。”  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我不知道该写什么。天上下着雨,而身边的这棵大柏树却能让我们在下面避雨,我感觉现在最好的东西就是这棵大柏树了。  提起笔,我认认真真地在纸上写了个“树”字。  看我写完这个“树”字父亲疑惑地看着我,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去写这个与佛半点边都沾不上的“树”字。  她看了我写的“树”字后,脸上露出浅盈盈的笑容,开口说道:“想不到你真是与佛有缘,或许又是天命注定!”  父亲反到不解了,迷惑地问道:“孩子就写了一个“树”字,怎么会与佛有缘呢?”  母亲狠狠地瞪了父亲一眼,生怕他把事情弄砸了。  还俗老尼淡淡地解释道:“‘树’把它拆开就是木、又、寸三个字,佛家讲究普渡众生、一心向善,木、又、寸三个字连起来释为‘枯木逢春发新芽,又长一寸’,想要枯木逢春发新芽:须人心善良、不弃枯朽、不嫌老;又长一寸有尺度:不打狂、不妄语、不偏不倚。以上意念正是佛门造诣必备之德。”
  这回轮到我懵了,看到天在下雨,而这棵大柏树枝繁叶茂能让我们避雨自己就随意写了个“树”字,怎么就会成为佛门造诣必备之德呢?  看得出听完她的诠释后父母都双双喜上眉梢,谁知还俗老尼又说:“要想让我出手相助,你们得答应我五个要求,不然就缘聚缘散,各安天命。”
  今天一口气写了这么多,休息下,累不住了。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