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一路和街区别古代丝绸之路区别

一代人对“丝绸之路”的历史使命:完成七处世界遗产-陕西频道-西部网 陕西新闻网
一代人对“丝绸之路”的历史使命:完成七处世界遗产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沙莎
编辑:李杉
“丝绸之路”,是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年代以最昂扬的姿态迈向世界的脚步。无数地方、无数人一直守望着这条荣耀的道路。与这些人们的对话是穿越时空而意味深长的。
“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公元前138年,张骞带着一个宏伟帝国的梦想从这里走向世界。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张骞墓、彬县大佛寺石窟——陕西的七处遗址是人类在那个文明如夏花般绽放的年代用好奇和善意的目光,用无限的渴望和激情创作出的最美好的杰作。
“丝绸之路”,终将回到长安,公元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顺利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的注视让长安再次灼热。
这条回来的道路,是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年代以最昂扬的姿态迈向世界的脚步。无数地方、无数人一直守望着这条荣耀的道路。与这些人们的对话是穿越时空而意味深长的。
赵荣,2006年任陕西省文物局局长。作为陕西文物事业的牵头人,他文物工作的履历恰好和陕西“丝绸之路”申遗的过程重合。
八年前,刚刚履新的他对记者说:“世界遗产需要汉唐雄风。”一语道破玄机,八年后,丝绸之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证实了他当年的判断。作为陕西“丝绸之路”申遗领导小组副组长、申遗办主任的赵荣说:“丝路申遗是我们这一代人对这条道路的使命。”
不易——5000公里的丝路意味着申报了半个世界
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对话之路:‘丝绸之路’整体性研究”项目。为此,10年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组织了五次考察:1990年从西安到喀什的沙漠丝绸之路、年从威尼斯到大阪的海上“丝绸之路”、1991年中亚草原“丝绸之路”、1992年蒙古游牧“丝绸之路”,以及1995年尼泊尔佛教“丝绸之路”。
一遍遍行走于这条伟大的道路,人们惊奇地发现这条道路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在19世纪的定义。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的地图上描画出这条穿越千年长达5000公里的道路,他们清楚地知道他们描画出的实际是东西方文明共同修筑的关于勇气、交流、守望、和平的道路。
当“丝绸之路”进入申报程序,许多世界遗产保护的同行惊呼“你们申报了半个世界”。丝路因长安而走向远方,也终将在千年后在长安重筑灵魂——
然而,“丝绸之路”注定是一条需要勇气和坚持才能走完的艰苦道路。这一点,用13年“凿空西域”的张骞知道;这一点,在电脑前怀着万般滋味看着“丝绸之路”跨国申遗在多哈顺利通过的赵荣也知道。
记者:当卡塔尔公主玛雅萨敲响“‘丝绸之路’项目”通过的小锤时,您是什么感受?
赵荣:我当时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守在电脑前看网络直播,当公主的小锤敲下,办公室一片狂欢。然而当我回到自己办公室却在那里沉静了许久,轻轻的锤声好像把过往所有的故事都敲到了眼前。
记者:那是什么样的心情?
赵荣:应该是一个有关承诺和坚持的心情吧。承诺,是对陕西所有遗产保护弘扬的承诺,“丝绸之路”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承诺的一部分;坚持,是面对无数困难、挑战甚至是质疑时的坚持,当然我们坚持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做了一件对人类、对民族、对人民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记者:人类文明的发展是靠不断交流和互鉴中实现的,“丝绸之路”对于中华文化,西方文化和人类文明的成长是一条重要的交流渠道。
赵荣:是的,从这个意义说,“丝绸之路”沿线留下的重要遗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丝绸之路”遗址的两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两个文明的承载,特别是长安,不夸张地说,这是一座被文明层层包围的城池。尽管“丝绸之路”对于人类文明有无比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遗址保存现状或者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文物保护水平等问题,这条线路进入世界遗产显得特别的漫长和困难。
记者:听说申遗过程中我们曾面临许多困难?
赵荣:是的,困难是多重的。比方说世界遗产保护利用理念和我们遗产保护方案的制订、本体保护的方法、文化遗址和遗址保护的关系、宗教遗址的保护、居民的拆迁、遗址保护和环境风貌的协调……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兴教寺、乾陵的保护过程都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关注甚至质疑。我们的遗址主要是土遗址,可读性和可欣赏性较弱,同时还希望遗址能承担市民休闲和城市绿化的功能。我们在遗址区栽种了很多树木。一方面通过植物,将唐代的道路宫殿做以区分,另一方面满足城市绿化的需要。但是当时很多专家都不理解,甚至提出反对。还有,申遗的流程非常复杂,包括7个大项,33个具体项目这个过程非常复杂。由于东西方遗产有巨大差别,不仅要让百姓满意,更要让国外考评专家明白中国的文明。我们需要通过创造性的环境展示,遗产展示,遗产与周边环境展示来向专家展示中国对于环境以及遗产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这一切都使遗产保护管理利用显得困难重重。
记者:后来怎么改变的?
赵荣: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确保文物安全,结合中国遗址特点,在保护的前提下展示好文物的文化内涵。时任省长袁纯清要求我们处理好绿化和文化遗产展示的关系。为此大家做了大量创造性的工作。在大明宫的微缩景观以1∶15的比例真实还原了全盛时期的整个唐大明宫宫殿群;紫宸殿采用地面钢结构和植物标识相结合的方法,让人们感受“时间性”和“生命性”的变化;太液池重现了“平碧浅绿生绿塘,云容雨态连清仓”的盛唐皇家园林景象。当那些专家来到遗址公园,他们说,大明宫的建筑和情境,确实都淋漓尽致地传递出包容开放的盛唐胸襟,这是最成功保护的范例。前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索安、柬埔寨副首相在看完我们的保护后,对大明宫遗产保护有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邀请我们参与吴哥窟的保护与维修工作。
记者:听说我们为这七处世界遗产制定和颁布了五部法规?
赵荣:在世界遗产的保护上,首先要考量遗产所在地政府对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我们这七处遗产所在地所在政府对遗产都有高度的重视。在申遗过程中大家共同努力及时制定颁布了相关法规,体现了遗产所在地人大、政府和人民对遗产的尊重。这些法律的出台是申遗成功的重要保障。
使命——用八年时间完成一代人对世界遗产的使命
长安——西安,西安——长安。历史的轮回在此刻开始衔接。
2005年11月,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亚地区研讨会上,将“丝绸之路”中亚段作为线性遗产申报的计划。“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是世界对这条道路所承载的人类伟大性格的需要。
日,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顺利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一代人对这条世界上最伟大道路的使命在那一刻被证明。
记者:从1987年秦始皇陵成为世界遗产到今天“丝绸之路”申遗成功整整跨越27年,您觉得漫长吗?
赵荣:申遗只是形式,陕西一代代文物人一直在守护着在中华乃至世界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核心记忆。从陕西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和重要遗产所在地来说,27年是很漫长的;但是通过申遗我们来提升遗产保护管理水平来讲,多久也不算长。
记者:是否可以理解为,不论申报或不申报世界遗产,我们实际一直在为遗址的保护而竭尽全力?
赵荣:完全可以这样理解。早在上世纪70年代,陕西就拒绝了当时的第二汽车制造厂选址在汉长安城遗址的计划。上世纪90年代,规划建设的西安绕城高速公路北段又因为汉长安城遗址修改原设计。为此,增加建设投资2亿多元。
记者:“丝绸之路”项目似乎最早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导提出的?
赵荣:丝路申遗的项目从1988年就提出了,到2005年,ICOMOS建议把“丝绸之路”作为一个文化项目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记者:“丝绸之路”申遗用了八年时间,可能对于很多文物工作者意味着将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光阴都奉献了,这其中一定有许多甘苦吧?
赵荣:“丝绸之路”列入世界遗产是非常不容易的,时间漫长,过程复杂,很多人付出了心血、智慧,甚至承担不理解和巨大的压力。这个过程中,我们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们秉承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一次次在重要时刻进行了重要的抉择和努力。是与历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分不开的。我清楚记得,多次陪同时任省委书记赵乐际亲自过问踏勘申遗点的情况。在申遗进行到关键时刻,时任省长赵正永亲赴北京与国家文物局商谈陕西丝路申遗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娄勤俭省长多次考察遗产点的文物情况并和人们详细交谈。很多夜晚,我也接到白阿莹副省长的电话,不是询问申遗工作,就是对一些具体工作进行交流部署。时任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更是在相关申遗点的具体进程中倾心尽力。
记者:似乎每一个人在“丝绸之路”面前都有巨大的使命感?
赵荣:是的。“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先后有赵德全、景俊海、郑小明、白阿莹四任主管副省长担任申遗领导小组组长。他们在各自的任期都精心部署安排努力推动这项工作。还有无数在环境整治,项目建设过程中付出艰辛努力的建设者。特别是那些为了让出遗址而搬迁的群众,以及广大关心申遗工作的各界人士他们对申遗工作的理解支持,关心监督。也许这就是使命吧,张骞有这样的使命,我们这一代的陕西人,也有这样的使命。我们努力使祖先的文化遗产得到应有的尊重。
荣光——“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华民族最昂扬的精神从长安出发
当西汉人在长安从滚热的水中拉出长长的蚕丝,不仅仅编织出世上最炫目的织物,更将地球上两个不相连的地区纽结在一起,东方和西方。
因为丝绸,欧亚大陆两端的人开始彼此知道,开始了相互的寻找。而长安则像一个庞大的生发器,将盛世中国最不可思议的宝物经由长长的驼队运向远方。而从遥远西方而来的神秘、华丽和信息则在这座伟大城池中孕育出文明交流的奇彩华章。
当昔日的荣耀已经成为过往,重塑辉煌成为执着信念下脚踏实地的努力。“丝绸之路”申遗成功让中国以最昂扬的精神再次从长安出发。
这样的出发不再是昔日帝王盛世的奢华呈现,而是以一种最温情的民生情怀在世纪初的世界舞台上呈现一种纯朴的荣光。
这样的荣光闪耀在大明宫遗址改造过程中百姓赠送的三千面锦旗上;闪耀在遗址的创新型保护上;闪耀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申遗成功的呼应上;闪耀在前人和今人为遗产不断付出的汗水中。
记者:听说“丝绸之路”申遗成功的当天,在省政府周末讲座上江泽林常务副省长曾兴奋地说:“今天是陕西文物事业的节日!丝路申遗成功是陕西的一件大事。”
赵荣:那天大家都很激动,毕竟这是27年来陕西第二个世界遗产,这样的荣耀是无与伦比的,当时大家以茶代酒表示庆贺,那是我们共同的节日,许多单位、许多人都为申遗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娄勤俭省长签署了丝路申遗成功的贺信,赵正永书记批示以省政府的名义表彰嘉奖。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申遗工作巨大的支持,也是我们进一步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动力。
记者:我们引以为荣的还有我们在申遗过程中做了许多创新型工作。
赵荣:我们用东方的保护理念做了许多创新工作。我们是在用中国的方式让世界理解我们的保护理念,这也正是我们引以为傲的地方,我们一直在讲“文化遗产”这个概念,实际上“世界文化遗产”这个概念是有它特殊的定义的,它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不是我们某位专家或者单位想说是就是的,是有一定的前提和条件的。它首先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具有科学、审美、文化价值的自然景观及人类历史遗存,具有这些特点和价值的,才可以称为世界文化遗产。大家可能觉得这个表述不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事实上这个定义和说法都是西方定的,包括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表述,包括世界文化遗产的六项标准和世界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这些都是西方国家定的。
记者:这次“丝绸之路”申遗最重要的意义是在世界遗产保护领域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
赵荣:是的,无论是唐大明宫遗址、还是汉长安城遗址,无论是张骞墓还是彬县大佛寺石窟,包括隋唐洛阳城的定鼎门遗址的保护利用方案,我们都是用东方的思维呈现我们对历史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记者:对世界我们有属于自己的话语,那么对于遗址上生活的百姓来说,世界遗产会带给他们什么?
赵荣:从重视保护本体到保护遗址外围环境,再到关注遗址上的民生。丝路申遗已然超越了获得世界遗产称号这单纯的意义,而成为服务民生,提升保护管理水平的综合实践。“一定要让老百姓在申遗过程中得到实惠,让相关老百姓打心底支持我们的申遗工作”,这也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指示。拆迁老百姓向拆迁办送锦旗,这只有我们西安的申遗项目拆迁做到了,大明宫保护办,共收到老百姓3000多面锦旗,这些锦旗是最大的荣耀。
记者:你曾经说世界文化遗产需要“汉唐雄风”,“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可以说是您这句话最合适的注解,今后这样的理念将如何继续前行?
赵荣:在人类文明成长的过程中,“丝绸之路”向人们证明着人类最伟大的精神。汤因比一直在寻找着人类文明融合的地方,他把这个地方称作是“诗意的栖居”我认为那个地方就应该在汉唐时的长安。无论是汉唐长安城的雍容大气,还是大小雁塔混合东西方的造型,或者是彬县大佛寺作为东西方交流的成果,它们无一不在证实着人类文明在东方最生动的表达。在申遗成功以后我们会面临更大的责任和担当,一是我们要按照国际的准则把这七处遗产保护好管理好,二是要用这些理念提升陕西文物保护管理水平,积极推动更多能代表中华文明的遗产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比如说我们下一步将推动汉唐帝陵、西安城墙、黄帝陵等重大项目列入世界遗产。
记者:申遗成功对陕西未来发展还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赵荣:历史的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今天的西安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丝绸之路”申遗的成功将有助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进而推动陕西经济的长远发展。从长安到西,我们能看到历史对这片土地的成全。我确信中华民族最昂扬的精神注定会再次从长安出发,创造出更大的荣耀。
来源:陕西日报&&编辑:
&|&&|&&|&&|&&|&&|&&|&&|&
Copyright&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29-257538 商务:029-
本网站法律顾问: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一带一路最终圈定18省:福建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全文)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外交部 商务部
(经国务院授权发布)
一、时代背景
二、共建原则
三、框架思路
四、合作重点
五、合作机制
六、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
七、中国积极行动
八、共创美好未来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中国政府特制定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一、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共建原则
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
坚持开放合作。&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
坚持和谐包容。倡导文明宽容,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
坚持市场运作。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的作用。
坚持互利共赢。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各方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三、框架思路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中国政府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
&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需各国携手努力,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努力实现区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的陆海空通道网络基本形成,互联互通达到新水平;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基本形成,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深入,不同文明互鉴共荣,各国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
四、合作重点
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重点在以下方面加强合作。
政策沟通。加强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加强政府间合作,积极构建多层次政府间宏观政策沟通交流机制,深化利益融合,促进政治互信,达成合作新共识。沿线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共同为务实合作及大型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
设施联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在尊重相关国家主权和安全关切的基础上,沿线国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强化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建设和运营管理,在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影响。
抓住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优先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配套完善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设备,提升道路通达水平。推进建立统一的全程运输协调机制,促进国际通关、换装、多式联运有机衔接,逐步形成兼容规范的运输规则,实现国际运输便利化。推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畅通陆水联运通道,推进港口合作建设,增加海上航线和班次,加强海上物流信息化合作。拓展建立民航全面合作的平台和机制,加快提升航空基础设施水平。
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共同维护输油、输气管道等运输通道安全,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积极开展区域电网升级改造合作。
共同推进跨境光缆等通信干线网络建设,提高国际通信互联互通水平,畅通信息丝绸之路。加快推进双边跨境光缆等建设,规划建设洲际海底光缆项目,完善空中(卫星)信息通道,扩大信息交流与合作。
贸易畅通。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宜着力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激发释放合作潜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沿线国家宜加强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海关合作,以及检验检疫、认证认可、标准计量、统计信息等方面的双多边合作,推动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生效和实施。改善边境口岸通关设施条件,加快边境口岸&单一窗口&建设,降低通关成本,提升通关能力。加强供应链安全与便利化合作,推进跨境监管程序协调,推动检验检疫证书国际互联网核查,开展&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降低非关税壁垒,共同提高技术性贸易措施透明度,提高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拓宽贸易领域,优化贸易结构,挖掘贸易新增长点,促进贸易平衡。创新贸易方式,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的商业业态。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巩固和扩大传统贸易,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把投资和贸易有机结合起来,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
加快投资便利化进程,消除投资壁垒。加强双边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磋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拓展相互投资领域,开展农林牧渔业、农机及农产品生产加工等领域深度合作,积极推进海水养殖、远洋渔业、水产品加工、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工程技术、环保产业和海上旅游等领域合作。加大煤炭、油气、金属矿产等传统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合作,积极推动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合作,推进能源资源就地就近加工转化合作,形成能源资源合作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加强能源资源深加工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合作。
推动新兴产业合作,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促进沿线国家加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深入合作,推动建立创业投资合作机制。
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产业协同发展,鼓励建立研发、生产和营销体系,提升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扩大服务业相互开放,推动区域服务业加快发展。探索投资合作新模式,鼓励合作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在投资贸易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中国欢迎各国企业来华投资。鼓励本国企业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投资。促进企业按属地化原则经营管理,积极帮助当地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严格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资金融通。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深化金融合作,推进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推动亚洲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发展。共同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筹建,有关各方就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融资机构开展磋商。加快丝路基金组建运营。深化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上合组织银行联合体务实合作,以银团贷款、银行授信等方式开展多边金融合作。支持沿线国家政府和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符合条件的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可以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和外币债券,鼓励在沿线国家使用所筹资金。
加强金融监管合作,推动签署双边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逐步在区域内建立高效监管协调机制。完善风险应对和危机处置制度安排,构建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形成应对跨境风险和危机处置的交流合作机制。加强征信管理部门、征信机构和评级机构之间的跨境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丝路基金以及各国主权基金作用,引导商业性股权投资基金和社会资金共同参与&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
民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扩大相互间留学生规模,开展合作办学,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沿线国家间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开展广播影视剧精品创作及翻译,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共同开展世界遗产的联合保护工作。深化沿线国家间人才交流合作。
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互办旅游推广周、宣传月等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提高沿线各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合作。积极开展体育交流活动,支持沿线国家申办重大国际体育赛事。
强化与周边国家在传染病疫情信息沟通、防治技术交流、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提高合作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为有关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和应急医疗救助,在妇幼健康、残疾人康复以及艾滋病、结核、疟疾等主要传染病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扩大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
加强科技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海上合作中心,促进科技人员交流,合作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共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整合现有资源,积极开拓和推进与沿线国家在青年就业、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开发、社会保障管理服务、公共行政管理等共同关心领域的务实合作。
充分发挥政党、议会交往的桥梁作用,加强沿线国家之间立法机构、主要党派和政治组织的友好往来。开展城市交流合作,欢迎沿线国家重要城市之间互结友好城市,以人文交流为重点,突出务实合作,形成更多鲜活的合作范例。欢迎沿线国家智库之间开展联合研究、合作举办论坛等。
加强沿线国家民间组织的交流合作,重点面向基层民众,广泛开展教育医疗、减贫开发、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保等各类公益慈善活动,促进沿线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加强文化传媒的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运用新媒体工具,塑造和谐友好的文化生态和舆论环境。
[责任编辑:卢侨生]
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带一路和中国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