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吴作人作品价格有邮贴画呵

吴作人于1930年赴欧洲学习,先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后考入比利时王家美术学院白思天院长画室学习。入学第二年,即在全院暑期油画大会考中获金奖和桂冠生荣誉。他勤奋学习,掌握了熟练的专业技能,创作了数量可观的油画作品,表现出非凡的艺术才能。白思天院长称赞他“既不是弗拉曼画派,又不是中国传统,用乃是充满个性的作者”。1935年回国,在艺术系任教。抗战期间,随校西迁重庆。1938年,率“战地写生团”赴前方作画。1943年至1944年,赴陕甘青地区写生,临摹壁画。1944年至1945年初赴康藏高原,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写各色风貌,作大量写生画,举行多次展览。1946年任国立北平艺专教授兼教务主任,并当选理事长。1947年,先后在英国、法国、瑞士举办画展。 生平吴作人,生于江省,并在那里度过了他的童少年时代。1926年入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系,1927年至1930年初先后就读于、美术系及南京艺术系,从师著名画家先生,并参加。早年攻、,功力深厚;间作国画富于生活情趣,不落传统窠臼。1930年吴作人赴欧洲学习,先入高等美术学校,后考入白思天院长画室学习。入学第二年即在全院暑期油画大会考中获金奖和桂冠生荣誉。他勤奋学习,掌握了熟练的专业技能,创作了数量可观的油画作品,表现出非凡的艺术才能。白思天院长称赞他“既不是弗拉曼画派,又不是中国传统,用乃是充满个性的作者”。1935年,吴作人回国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抗战期间随校西迁重庆。1938年率“战地写生团”赴前方作画。1943年至1944年,赴陕甘青地区写生,临摹。1944年至1945年初赴康藏高原,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写各色风貌,作大量写生画,举行多次展览。1946年任国立北平艺专教授兼教务主任,并当选北平美术作家协会理事长。1947年,先后在英国、法国、瑞士举办画展。1950年任教授兼教务长,1955年任副院长,1958年出任院长,1979年任名誉院长。曾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1979年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1985年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曾连续当选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84年法国政府文化部授予他“艺术与文学最高勋章”,1985年荣获比利时王国王冠级荣誉勋章。擅长油画、。吴作人在晚年后专攻,境界开阔,寓意深远,以凝练而准确的形象融会着的深厚造诣。他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在、、艺术教育方面都造诣甚深,他在创造方面更是别创一格,。,吴作人逝世。
吴作人夫人,也是一位美术家。前妻李娜,籍人,1939年底在中央大学的时候,因产后虚弱多病,加之日军对陪都重庆的大轰炸折磨,不幸早逝。
其油画《齐白石像》、《三门峡》,中国画《牧驼图》等均为收藏。发表有《印度绘画》、《谈风景画》、《对油画的几点刍见》等文。出版有《吴作人画集》、《吴作人画辑》、《吴作人速写集》、《吴作人文选》等。曾于1986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大型个人作品展览。多次出国访问,举办画展,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出版画册:《吴作人速写集》、《吴作人水墨画集》、《吴作人画选》、《吴作人、萧淑芳画选》、《吴作人艺术》、《中国当代美术家系列画传-吴作人》、《巨匠与中国名画-吴作人》、《吴作人速写集》、《吴作人画集-书法诗词卷、中国画卷、油画卷、素描速写水彩卷》、《中国近现代名字画集-吴作人画集》等。
吴作人和鹤尾巴1927年, 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是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都面临巨大变革的时期。热血青年吴作人走上了艺术道路,“五四”新文化运动,声势浩大迅猛,深刻有力地冲击着封建文化的传统格局,激起深刻的社会反响,引起了一系列重大文化问题的论争。在新的论争中如何认识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继承与革新;如何认识对待西方文化,如何吸收借鉴,集中表现为东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1935年,吴作人曾在给友人信中描述当年人们在各种选择前的焦急矛盾复杂的心态:“新思潮澎湃,求知求真的呼声唤醒一切迷幻,谁都谅悟自己就站在过去数百年艺运衰微黑暗里。逃避!放弃!一切旧有的都是可诅咒,立在歧途,嚷着需要新的。像久饥渴者接受一切之施舍,不暇辨味之甘苦。”因此,吴作人的艺术,反映了现代意识,具有民族色彩又有清晰的个性特征,无论其油画和中国画,都有突出的成就。他的水墨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却绝对不被人误会为明清某家的花卉、翎毛、走兽;它们具备古代艺术的特质,却又完全是现代的,它们融合西方艺术的优点,却又完全是中国的。他的油画,充分地继承西方油画艺术的造型与色彩体系之特长,但面对吴作人的油画作品,人们能够清楚地感觉到其中的中国艺术的气质。艰辛探索近七十年,吴作人终于走出了自己的艺术道路。
《鲶鱼》吴作人看到两千余年以前有两种文化在东西两方平行而各异其趣的辉耀着:一个是,另一个是。他们代表着,他清醒地看到两次大艺术体系,各自经历着初生、壮年、晚年,一直到垂灭的几个变迁,存在着各自的长处与短处、高潮与衰落。在这个基础上,的传入,形成了中国型的。而盛唐正是这一高峰的代表,中国文化具有深厚的基础与雄强的创造力,没有被外来文化所淹没,反而对其批判的吸收,而使自己更发扬光大,再度辉煌。因此,吴作人认为东西文化的互相影响,是件毋庸讳言的事。正是开放、交流,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吴作人先生清醒地看到中国绘画传统中的高峰,也深刻地看到低谷。更看清楚了造成这种反差的基本规律:不发展就衰亡,变才正常。在二十世纪初叶的历史条件下,吴先生像许多先辈画家一样,主动选择了西方艺术传统,这是历史的抉择。但游学西欧,吴先生更深切地体会,东西方艺术是两种不同的艺术体系,有不同的美学追求。因此,他没有丧失自我,不是盲目拜倒在西方艺术圣殿前,诚惶恐,而是首先冷静地辨别清楚西方写实主义艺术发展进程中的“上坡路”和“下坡路”,以明确取舍。
吴作人艺术馆1、“是横的,而不是纵的,所以潮流的力量无疑地要摧毁传统。德国的Cornelius之徒未尝不曾努力追求Dürer--德国过去的光荣传统,可是外来的法国作风的影响竟造成了伟大的被纳粹驱逐的Lieberman--德国现代的光荣。”2、“东西方艺术的面目虽然不同,但气质相通。况且有时连面目都近似,只要能欣赏FraAngelico'就不怕不懂阎立本;一幅Dürer的风景画,会使人疑为唐人所作;假如我们看过高昌壁画或者敦煌莫高窟的北朝作风,我们就不会觉得西方表现派或野兽派的恐怖。这类似的例子多的是,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界限究竟在哪里?”3、“我并不是说我们应该斩钉截铁地把中国过去的艺术作风和今日的中国艺术倾向切成两段,而否认艺术上传统的必然存在;可是我们得承认艺术作风的演变是跟着时代思潮的影响,工具与材料的支配,以及作家在某个时代精神生活的不同,不断地在时期与时期,个人与个人间,转替蜕变,而其结果是件不可预期的事。”
吴作人在60余年艺术生涯中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的沃土中。他禀赋深厚,,刻意探求,大胆创新。他以“法由我变,艺为人生”的艺术观,循着“师造化,夺天工”的创作道路,继承和发展传统,为“中国”的开拓了新的风貌,从理论和实践上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是中国当代美术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代杰出的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他的作品无数次地参加国内外各种展览,其作品为海内外收藏家、博物馆所搜求。多次应邀赴世界各地讲学、举办个展或联展、参观访问、文化交流等活动。1984年法国政府文化部授予他“艺术与文学最高勋章”,1986年比利时国王授予他“王冠级荣誉勋章”。
吴作人、萧淑芳纪念碑1908年——生于江苏省苏州市。祖籍安徽省泾县茂林村。
1912年——父丧,靠长兄当职员维持全家生活。1921年——就读于苏州工业专科学校附属中学。在校期间与同学组织美术组,参加反帝爱国学生运动。1926年——入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学习。1927年——入上海艺术大学美术系学习。加入田汉、欧阳予情、徐悲鸿组织的文艺团体"南国社",并参加他们所倡导的文艺革新运动。1928年——入南国艺术学院,在主持的美术系学习。同年秋转入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徐悲鸿工作室学习。1929年——与专程从北平来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徐悲鸿工作室旁听的萧淑芳女士邂逅。(,一九一一年生于广东省中山县,自幼喜爱绘画。一九二五年在北京从师、学画中同年被推举为南国画美术部长。在《》发表第一幅作品《和平神下的战舰》(素描)。1930年——在上海举办吴作人、吕霞光、刘毅三人联展。抵法国,是年秋考入西蒙教授工作室。同年冬,转赴比利时布鲁塞尔,考入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巴思天教授画室学习。1931年——在比利时皇家美术学校油画会考中获金质奖章,并享有个人画室及由院方供给全部绘画费用的待遇。1933年——在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晚班雕塑会考中名列第一,获金质奖章。1934年——参加巴思天教授承包的大型壁画绘制工作及其它建筑工程壁画。在法、比学习期间,曾先后赴奥、德、英、意等国,参观各大博物馆。这一时期主要作品有:油画《纤夫》、《哥萨克兵》、《静物》、《沙蒙鱼》、《柠檬》、《窗前》、《月季》、《争论》、《人体习作》、《坐思》、(《流亡者》)、《风磨》等。《远瞩》1935年——应徐悲鸿函约回国,任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讲师。创作油画《华陀》,原作已佚。1936年——参加中国美术会。在中央大学图书馆举行昌斯百、吴作人、刘开渠三人作品联展。作油画《玄武湖上的风云》(已佚)、《沐》等。1937年——任中国美术会理事,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中展出油画等作品。抗日战争爆发,随重庆,继续任教。作油画《人体习作》、《芍药》、《鸭》等。1938年——组织中央大学战地写生团赴潢川、商丘等前方阵地搜集素材。作速写多幅,有《受难者》等。参加在武汉举办的抗日宣传画展。参加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为理事。创作油画《擦灯罩的工人》、《故居》、(刘家院子)、《人瘦猪肥》、《播种者》、《嘉陵江畔》、等。1939年——作品参加赴美国中国画巡回展,参展作品有油画《门》、《老农》、《梯田》、《晨雾》等。重庆中苏友好协会在莫斯科举办《中国画展》,参展作品有油画《纤夫》、《擦灯罩的工人》等。1941年——与唐一禾、吕霞光、黄显之、吕斯百、秦宣夫、李瑞年、王临乙在成都举行八人美术联展。在第三次全国美术展览中展出油画《空袭下的母亲》、《不可毁灭的生命》等作品。1942年——列名为教育部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受教育部之聘为终身教授;任中国美术学院研究员。作油画《自画像》、《碉楼旧居》等。1943年——四月至一九四四年初,赴成都、兰州、西宁、敦煌莫高窟等地旅行写生、临摹古代壁画。赴玉门油矿收集素材、为全国矿冶展览会作大幅油画《玉门油矿》。1944年——三月,在成都与、、、、等组织现代美术会,并举行首次展览会。作油画《祭青海》等。1944年——六月至一九四五年二月,赴青康藏地区旅行写生。作速写和水彩多幅,并开始创作中国画。在康定举行个人画展。展出新作品有:油画《玉树》、《青海市场》等。1945年——五月在成都举办"吴作人旅边画展"。同年十二月在重庆举办"吴作人画作回顾展"。展出旅边写生、莫高窟所临壁画以及战火中幸存的习作,徐悲鸿、郭有守、陶行知、郑君里等先后在蓉渝两地报刊上撰文评述。1946年——由重庆到上海。与、等美术家组成上海美术作家协会,并举行第一次联展。在画展中与同为会员并参加画展的萧淑芳女士重逢。在上海举办"吴作人边疆旅行画展"。八月应徐悲鸿之聘到北平接管北平艺专,并任油画系教授兼教务主任。组织北平美术作家协会,任理事长。1947年——应英国文化委员会邀请赴英国进行学术访问。五月在伦敦、七月在瑞士日内瓦、九月在法国巴黎分别举行个人画展。1948年——与萧淑芳结婚,徐悲鸿先生为证婚人,并赠《双骥图》。画上题诗:百年好合休嫌晚,相接攀,譬如行程千万里,得看世界最高山。在北平组织北平美术作家协会、中国美术院、北平艺专联合展览会。参展作品有《古堡与坟场》(水彩)、《喇嘛寺跳神》(水彩,已佚)《惊马》(速写)、《兰州郊外》(油画)、《藏牦》(中国画)等。十二月七日在北平成立综合性艺术团体"一二七"艺术学会。《树熊》1949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任全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作油画《解放南京号外》。1950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任油画系教授兼教务长。到工厂、农村、草原牧区,水库工地深入生活,写生1951年——参加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印度、。并作速写多幅。1952年——任炳灵寺石窟艺术勘察团副团长,对石窟艺术作发掘整理和临摹工作。参加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工作,任美术组副组长。1953年——任麦积山石窟艺术勘察团团长,对石窟艺术进行勘察、临摹、石刻翻模等。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1954年——是年起当选为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作油画《齐白石像》。1955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斯德哥尔摩世界裁军会议。赴内蒙古写生。作油画《草原云雨》、《雨中草原》、《原始林》、中国画《套马》、《少女像》等。1956年——出席在瑞典隆德举行的国际艺术教育会议。与艾中信、萧淑芳、等合作绘制北京天文馆西馆大厅天顶画,惜尽毁于十年动乱中。赴旅顺、大连写生。作油画《三门峡》等。1957年——赴青岛写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作人速写集》。1958年——任。赴河北省束鹿县、涿县写生,创作油画《农民画家》、中国画《扁担萝筐》等。1959年——出版《吴作人水墨画选》和油画专辑《海》,作油画《沙漠变绿洲》、《李大钊与孙中山》、《芍药》等。1960年——赴宁夏旅行写生,为人民大会堂宁夏厅作中国画《枸杞园》、《进发》、《滩羊》。1961年——赴东北写生。作油画速写多幅。1962年——赴苏州、无锡等地写生。作中国画《太湖》、、《仙客来》及油画《月季》等。出版《吴作人画选》。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作人画选》。1963年——为祝贺中国运动员在二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夺冠,作中国画《鹰击长空》。所作中国画《熊猫》由邮电部印制成第一套《熊猫》纪念邮票(共三枚)发行。1964年——作中国画《知白守黑》、《忆漠上》等。1965年——作中国画《芍药》。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自此年至一九七二年失去创作自由。1969年——随中央美术学院师生下放河北省磁县部队农场劳动,赋《村北有荷塘》、《寐常少》等诗篇。1972年——为国务院国宾馆作画,创作《吴哥朝晖》、《贡嘎雪峰》、《镜泊湖》等大幅油画和中国画多幅。作中国画《熊猫》,由邮电部印制成第二套《熊猫》特种邮票(共六枚)发行。作《任重道远》、《太湖鱼塘》、《横空出世》等。1974年——赴大港油田写生,作油画《大海新貌》,并参加全国美展。1975年——赴福建省武夷山等地写生,作有水墨速写《武夷山泉》、《象》等。1976年——作中国画《武夷山下》(藏日本长崎唐人馆)、《警惕》、《金沙云崖》等。1977年——率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赴日本,参加在东京和长崎举行的"中国现代书画展"。为纪念周恩来总理作中国画《展翅重霄》,与萧淑芳、赵朴初合作中国画《丰碑》。作中国画《牧驼图》,选入UNESCO"联合国国际巡回画展",并于一九八○年被邮电部制成为邮票发行。为中国驻外使馆作画多幅:《林海雪原·兴安岭》(存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藏原牦牛》(存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作《金鱼》。邓小平出访尼泊尔时赠尼国王。197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作人画辑》。作中国画《通天河畔》、《戈壁行》、《凌云》等。《打箭炉少女》1979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作中国画《通天河畔》、《苇塘》、《藏原奔牦》。作《长驱》,邓颖超副委员长出访日本时赠大平正芳首相。作《祁连放牧》,由总理赠德意志联邦总理施密特。
1980年——秋至次年春,应邀偕夫人萧淑芳先后访问阿根廷和澳大利亚,作速写多幅。《客有问--谈师造化夺天工》,在《美术研究》发表。作中国画《金鱼》(存人民大会堂)、《池趣》、《长空》、《河西牧驼》、《翔天》等。1981年——作《戈壁牧野》(存中国驻美大使馆)、《天湖泻瀑》、《双玄鹄》、《雄鸡》等。1982年——率中国代表团赴法国参加在巴黎大宫举行的"中国现代艺术展览"开幕式。中国画《藏原放牧》荣获金奖。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委员会委员。朝华出版社出版、《青海之滨观舞》、《树熊》、《驼羊》、《六朝松》等。1983年——赴云贵高原写生、作画。中央美术学院摄制教学录像《师造化夺天工--吴作人的中国画艺术》。任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作中国画《立鹰》作为全国人大赠礼,赠给叶剑英。应埃德加·斯诺基金会邀请,偕夫人萧淑芳赴美讲学、展出作品,应聘为密苏里坎萨斯大学艺术系客座教授和奈尔逊·阿特金艺术博物馆客座中国部高级研究馆长。作中国画《荇鱼》、《双驼》等。1984年——法国政府和文化部授予最高勋章,授勋仪式于一九八五年在北京法国驻华大使馆举行。赴日本举行"吴作人中国画展"。完成大幅油画《油田的早晨》。作中国画《雪山牦运》、《奔牦图》、《群鹤翔天》、《长寿》等。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摄制《吴作人的艺术》电影片。受聘为总编辑委员会委员、名誉理事、名誉董事长。1985年——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任欧洲议会组副主席、中国人民对外友协国际和平年中国组织委员会委员、理事。赴安徽省参加全国油画艺术讨论会,并回探望故里。作中国画《绿洲灰鹤阵》、《他山之石》等,设计《六艺》壁画稿,与李化吉合作绘制山东曲阜休息厅壁画《六艺》。再版《吴作人萧淑芳画选》中、英文版,并出版中、法文第一版。1986年——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举办吴作人艺术活动六十周年纪念活动并举办"吴作人画展",率艺术代表团赴新加坡参加新国际和平年活动。在中国与比利时建交十五周年之际,赴比利时参加在安特卫普和布鲁塞尔举行的"吴作人萧淑芳中国画展"继此之后又在卢森堡展出。作中国画《世上奇珍》(熊猫)由国家主席李先念赠送菲利浦亲王。外文出版社出版中、英文版画册《吴作人的艺术》。作中国画《》等。1987年——应法国外交部艺术活动协会邀请赴法国巴黎塞努希博物馆参加"吴作人萧淑芳画展"开幕式,并参观、访问。在巴黎为旅法华侨举办的"救援中国北方火灾书画义卖"活动捐书法作品五幅。在天津举办"吴作人画展"。1988年——二月,国王博多安一世授予王冠荣誉勋章。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应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之邀在香港举办"吴作人萧淑芳画展",并进行艺术交流和友好活动。作《长城--威尼斯》书画作品,捐国际修复长城,拯救威尼斯委员会。应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奖者李政道教授之请为"二维强关联电子系统国际会议"绘制会标《太极图》,已作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标志。为促进中国艺术事业的发展,倡导建立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得到海内外热心中国文化事业人士的支持。作中国画《一览众山小》(立鹰)等。1989年——九月,由吴作人倡导,海内外知名人士发起的在京正式成立。向基金会个人作品。为荣获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首次设立的青年奖得主分别赠送《艺无穷尽》和《花开两岸》篆书作品。获首届南京师范大学”徐悲鸿奖学金荣誉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传记《吴作人》。作中国画《金尘漠漠迷天处》、《千程进发》、《地远天高》、《半天冰雪一天风》等。1990二月,应廖静文邀为阳朔徐悲鸿故居陈列馆题匾名。三月,为"中国风情油画艺术展"题名,并送油画《海上油田》参展。成立十周年之际篆写"十年艰辛风华茂"和"一朝延寿千秋"祝贺。赋诩并书"两岸衣带水,巨匠慕圣师;功德馨千代,垂杨碧万丝"。赠贺以日本艺术大师东山魁夷先生命名的美术馆落成。五月,蔡若虹先生从艺六十年之际,书"仰名廿载,同舟卅年;老当益壮,飞马挥鞭"致贺。六月,作中国画《奔腾齐进》赠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亚运动会。作中国画《母子山羊图》(中国邮票公司收藏)。七月,作中国画《沙渡漠跨》,日本山崎优子女士藏。八月,书《》祝邓小平大寿。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作人画传》(中国当代美术家系列画传之一)1991年——二月,患病住北京医院。四月,播出大型电视系列片《文化人物》中《吴作人》一片。七月,三十余幅作品参加中央美术学院第二届"名师的足迹"画展。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作人速写集》。香港新闻出版社出版传记《吴作人》。《足立千秋》1993年——荣获法国国家艺术学会双年大展一九九三年最杰出中国画家作品特别奖。1994年——古吴轩出版社出版《吴作人艺术馆藏品集》。1995年——被推举为中国民主同盟参议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作人作品集》,共四个分册----油画卷、中国画卷、素描速写水彩卷和书法诗词卷。1996年——11月因大面积脑梗塞送北京医院抢救;被全国文联六大聘为中国文联荣誉委员;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举办全国美术院校师生速写巡回展和学生优秀速写作品评选;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作人·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台湾麦克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吴作人·巨匠与中国名画》。1997年——4月9日在北京逝世;4月30日首都社会各界人士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为吴作人隆重举行送别仪式;5月28日在苏州举行吴作人作品捐赠仪式及开幕式,被聘为艺术馆。1998年——逝世一周年,各报刊、杂志发表文章、作品缅怀吴作人;苏州吴作人艺术馆举行开馆周年纪念活动;李政道博士在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举行的吴作人、先生逝世周年纪念会上发表演讲,盛赞吴作人和黄胄的艺术成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著《大漠情·吴作人》。
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 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吴作人基金会于1989年成立,是非营利的、具独立法人地位的民间。其宗旨是奖励和资助海内外华人及华裔优秀美术家从事创作、交流与研究工作;奖励高等艺术院校的中青年教师及学生在教学、研究、创作或学习中的成绩优异者,以促进现代美术事业的发展。& 吴作人基金会自成立以来,颁发了青年美术家奖、美术教育奖、美术史论专业学生优秀论文奖、美术院校在校生优秀素描奖和全国艺术院校学生优秀速写奖等奖项;举办了高等艺术院校素描教学研讨会、艺术院校学生优秀素描作品展、在全国7省市巡回展出的艺术院校学生优秀速写作品展和教师速写作品邀请展以及吴作人艺术大展、吴作人的艺术回顾展、萧淑芳中国画展、刘幸惠画展、等4人联展等活动;主持或协助编辑出版吴作人作品集、艺为人生的吴作人、吴作人研究与追念等出版物;协助吴作人艺术馆、泾县的建立。基金会还资助了美术家著作权保护一书的出版、留校作品的收藏和电脑工作室的建立、中国美术史资料库建立等项目。& 吴作人基金会的工作在美术界获得广泛的支持和很高的评价。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54次
参与编辑人数:28位
最近更新时间: 21:15:28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画家吴作人爱画什么_百度知道
画家吴作人爱画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国画水墨小动物,如熊猫、金鱼,骆驼等。用笔简洁,生动!
熊猫、金鱼,骆驼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吴作人的相关知识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论文】伉俪泼墨“方寸”美――已故著名画家吴作人、萧淑芳夫妇作品邮票赏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6.00
&&¥2.00
&&¥2.00
&&¥2.00
&&¥1.00
&&¥1.00
&&¥1.00
&&¥2.00
&&¥0.50
&&¥1.00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伉俪泼墨“方寸”美――已故著名画家吴作人、萧淑芳夫妇作品邮票赏析
邮​票​,​“​先​天​”​决​定​了​是​“​方​寸​”​艺​术​品​,​同​时​也​素​有​“​国​家​名​片​”​的​美​誉​,​故​作​品​登​上​方​寸​邮​票​(​包​括​带​邮​资​的​明​信​片​、​信​封​等​)​向​为​画​家​看​重​。​通​常​,​邮​政​部​门​或​邀​约​画​家​专​为​邮​票​、​明​信​片​、​信​封​等​作​画​,​或​将​画​家​现​成​作​品​搬​上​邮​票​,​不​管​何​种​形​式​都​被​视​作​一​种​荣​誉​和​对​作​品​的​肯​定​。​中​国​历​年​发​行​的​邮​票​间​断​选​用​了​古​今​多​位​画​坛​名​家​的​代​表​作​,​几​乎​构​成​一​部​中​国​绘​画​史​。​而​其​中​以​夫​妻​伉​俪​在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同期刊文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邮票剪贴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