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地区与美国密西西比河上的玛德流域的区域特点有什么相似与不同之处

下图示意某国R河流域及其周边区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练习题及答案
下图示意某国R 河流域及其周边区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  
材料  R 河流域被称为全球最大的热带半干旱地区,虽有广袤的土地,但长期以来经济十分落后,近年来,R 河中下游谷地成为该国主要时令鲜果---- 芒果、葡萄种植与出口基地之一,其产品主要销往欧盟,美国。 (1) 解释R 河中下游谷地成为热带半干旱地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从自然条件方面评价,R 河PQ 段的航运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R 河中下游谷地成为该国主要时令鲜果基地的区位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R 河上游与下游河段城市数量等级差异,并分析等级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综合读图题难度:中档来源:模拟题
所属题型:综合读图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找答案上)
(1)地处高原河谷低地,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2)流量较小,水位季节变化大(或)旱季水位低,多急流险滩瀑布,R 河通航能力差(3)光热充足,土地广阔,灌溉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国际市场广阔,快捷的航空运输及保鲜技术的提高。(4)上游比下游城市数量多,等级数多,等级高。上游地区纬度较高,高原地形,气候凉爽湿润,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矿产资源丰富,对外交通便利(与南部联系便利),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和服务范围的扩大。
马上分享给同学
高中一年级地理试题“下图示意某国R河流域及其周边区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河流特征、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形成原因、
中心地等级及服务功能、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地理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
考点名称:
1、河流的水文特征: (1)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 (2)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3)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4)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5)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水位变化: (1)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随雨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 (2)以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季节变化而变化(夏季径流量大) (3)有冬季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形成春汛和夏汛——东北地区的河流 (4)墨累—达令:上游流经亚热带湿润气候——夏汛;下游流经地中海式气候——冬汛。 流速:从地形坡度(落差)分析 山区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坡度小,河流的流速小 含沙量:从植被覆盖情况分析土质气候流速经济活动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尤其是上游山区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水土流失少,河流含沙量小例如:珠江,东北地区的河流。 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少,夏季暴雨集中,冲刷严重,含沙量大。冰期:从纬度位置、气候分析例:东北――纬度高,中纬度,寒温带,秦淮以北――位于暖温带,冰期短, 秦淮以南――流经亚热带,冬季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无冰期入海口盐度:入海口水量的季节变化与雨季结合 例:长江:冬季――盐度高夏季――盐度低2、河流水系特征描述: (水系特征是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它包括源地、注入、流程、流域、支流及分布,以及落差等要素,与地形最密切) (1)河流长度、流向 (2)流域面积 (3)支流数量及其形态(如;密西西比河是放射状水系) (4)河网形态、密度 (5)落差或峡谷分布 (6)河道的宽窄、弯曲、深浅。影响水系形态的主导因素:地貌 黄土高原河网密度、树枝状水系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四川盆地的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 横断山区南北状排列河流与平行状山脉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平行水系与冰川侵蚀地貌 水系与自然灾害 扇形水系:水流汇集、易成洪涝 南北对称状水系(长江):正常年份,可错开洪峰;异常年份,同时到达,易成洪峰。 东西对称水系(黄河中游):易成洪涝重点解析——等潜水位线类似于等高线,潜水面相等的点连成线。潜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相一致。潜水流动方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等潜水位线与河流、湖泊相交时,其数值等同于河面、湖面的海拔。潜水等水位线图就是潜水面等高线图。它是根据潜水面上各点的水位标高绘制成的;一般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绘制的方法与绘制地形等高线的方法类似。等潜水位线(潜水面的等高线):(1)判断地势的高低潜水位的高低起伏与地表地势的高低起伏基本一致,但潜水位要平缓得多。(2)判断潜水的流向垂直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3)判断河流的流向河流的流向与等潜水位线的递减方向一致。(4)判断潜水的流速等潜水位线越密集,潜水流速越快;等潜水位线越稀疏,潜水流速越慢。(5)计算潜水的埋藏深度一地的潜水埋藏深度(潜水面到地表的距离)等于该地的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的交点的数值差。(6)判断潜水与河水的补给关系方法1:首先,作出河流两岸的潜水流向;然后,依据潜水的流向进行判断。若潜水的流向向河流汇合,则潜水补给河水;若潜水的流向向河流分开,则河水补给潜水
方法2:依据等潜水位线的凹凸关系判断河流流经处,若等潜水位线是高处凸向低处,则河水补给潜水河流流经处,若等潜水位线是低处凸向高处,则潜水补给河水方法3:做垂直于河流的辅助线与等潜水线相交,比较同一水平线上地下水和河水水位的高低来确定补给关系若潜水位高则潜水补给河水,反之则河水补给潜水。
(7)合理布置取水井和排水沟为了最大限度地使潜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沟,当等潜水位线凹凸不平、疏密不均,取水井(或排水沟)应布置在潜水汇流处;当等潜水位线由密变疏时,取水井(或排水沟)应布置在由密变疏的交界处,并与等潜水位线平行。(8)等潜水位线有关问题
(9)水井的位置:地下水汇集(潜水位线类似于山谷处)埋藏深度小处(10)排水沟的问题:一般这类题所说的排水沟是指能将坡面上的地下水迅速排出,以免引起滑坡或大堤跨塌,所以与等潜水位线平行,有利于地下水流走。
考点名称: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两侧低气压控制地区
终年高温多雨,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太阳高度角大,地面接受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的信风带内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温两季
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
热带季风气候
东北信风带内大陆的南部和东南部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及大陆内部
终年炎热干燥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内部
冬冷夏热,年较差大,降水稀少且集中于夏季
远离海洋,湿润气流难以达到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北两极地区
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纬度高,接受太阳光热少2、气候类型的判读: 第一步: 根据7月温度判断南北半球 7月温度高则为北半球 7月温度低则为南半球 第二步: 根据最冷月气温判断气候带 以“温”定“带”——根据提供的气温资料,确定气候带。
最冷月气温
最热月&5℃
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
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
极地气候第三步: 根据降水量判断气候类型 以“水”定“型”——再根据降水资料,确定具体气候类型,主要从季节变化和年降水量两个方面讨论。
最冷月&15℃
全年多雨,&2000mm
干湿季明显,700-1000mm
雨旱两季,&1500mm
全年很少,&250mm
最冷月&0℃
冬雨型,300-1000mm
雨热同期,800-1500mm
亚热带季风
全年湿润,700-1000mm
温带海洋性
最冷月&0℃
雨热同期,500-1000mm
全年降水少,250mm左右
温带大陆性3、几种易混淆的气候类型比较 (1)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相似点:气温:全年各月均高温。降水: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 不同点: 降水量多少不同: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多,年降水量介于mm之间,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相对较少,年降水量介于750-1000mm之间。 雨季集中程度不同: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有突变现象,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有渐变现象。 (2)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相似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不同点: 最冷月均温不同:亚热带季风气候在0℃以上,温带季风气候在0℃以下。 雨季长短不同: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长,温带季风气候雨季短。 (3)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不同点: 最冷月均温不同:温带海洋性气候在0℃以上,温带大陆性气候在0℃以下。 降水季节分配不同: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 4、几个重要地区气候成因的分析: (1)亚马逊平原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原因:a、赤道低气压控制;b、北、西、南三面地势高,东面地势低;c、东北信风吹向大陆,带来丰富水汽;d、南赤道暖流的加入使北赤道暖流更强劲; (2)东非高原的赤道附近地区没有成为热带雨林的原因:海拔较高,气温比刚果盆地低些。 (3)马达加斯加东部为热带雨林、西侧为热带草原的原因:a、大部分在热带,气温高;b、东侧暖流通过;c、岛屿中部为南北走向山脉;d、东南信风吹向岛屿,形成地形雨。类似地区:巴西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中美地峡的热带雨林。 (4)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高温期出现时间:干季快要结束、雨季快要来临时。降水量热带季风气候超过热带草原气候。 (5)南亚地区5月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原因:热带过来的西南季风,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 (6)日本、朝鲜半岛的季风气候分布: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因为日本是岛国。朝鲜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是由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决定。
考点名称:
1、城市等级划分 (1)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类型:从小到大划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等。 2、城市服务范围 (1)地域空间范围:城市本身,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及广大的农村地区。 (2)特点:不固定,也没有明确的界线。 (3)城市等级和服务种类、服务范围、城市数目的关系
多3、影响城市等级的因素:城市能够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或达到一定等级,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小城市和大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城市数目、城市距离之间的关系
远影响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因素
不同地理位置决定城市能够形成的服务范围
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土地平坦广阔,为城市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
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如粮食、副食品)条件、丰富的劳动力条件、丰富的城市用地等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注意】城市等级是按人口规模划分的,我国城市不同等级的人口规模可列表归纳学习,这是了解城市等级体系的前提。城市的服务范围包括城市本身、附近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城市数目、城市距离不同。 利用坐标图理解城市不同等级划分
“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其含义是:一个城市的等级体系犹如一个金字塔,塔基是数目众多、规模较小的城市;越向塔尖,城市数目越少,规模越大;到了塔尖,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甚至一个规模最大的城市。城市等级高,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职能多;城市等级低,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城市等级与空间分布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中心地理论 (1)概念:为周围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场所。 (2)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中心地按照其提供的货物(或服务)的等级排列成有顺序的等级系统。低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被高一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所包括,高一级的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又被更高一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所包括。而相同级别的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是彼此独立和排斥的。各级中心地最终会形成一个具有等级关系的空间结构系统。 在这个体系中,高级中心地位于它的服务范围的中央,有6个低一级的中心地分布在服务范围的角上;低一级的中心地又有它比较小的服务范围,它的角上又有6个更低一级的中心地分布;以此类推,直到最低一级的中心地和服务范围。 在市场原则下,高一级的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一般相当于三个低一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等也影响中心地布局。 正六边形的各级城市的布局:
在此体系中,高级中心地位于它的服务范围的中央,有6个低一级的中心地分布在服务范围的角上,依次类推,直到最低一级的中心地和服务范围。各级之间构成了相互嵌套的关系。
考点名称: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相关练习题推荐
与“下图示意某国R河流域及其周边区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相关的知识点试题(更多试题练习--)
微信沪江高考
CopyRight & 沪江网2015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2012学海导航高中地理总复习(第2轮)地理课件:第16课时 区域特征分析
下载积分:300
内容提示:2012学海导航高中地理总复习(第2轮)地理课件:第16课时 区域特征分析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77|
上传日期: 11:52:2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012学海导航高中地理总复习(第2轮)地理课件:第16课时 区域特征分析.PPT
官方公共微信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1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修3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3部分 第3章 第2节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3部分 第3章 第2节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88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密西西比大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