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晶山水画图片

这是我收集的&关于整顿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的通知&,希望你能够喜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关于整顿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的通知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跟着《非常旅行》来一段“纸上行旅”(图) 19:07&&&&
跟着《非常旅行》,来一段纸上行旅。
杭州网讯 在电影《碟中谍4》中,阿汤哥在哈利法塔上的那一幕人让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也让很多影迷追寻阿汤哥的脚步,寻访电影取景地迪拜的梦幻与奢华。
去年12月上映的小成本贺岁影片《人再囧途之泰囧》,不仅票房大卖,连电影拍摄地泰国,也成了国内游客争相前往的旅游目的地。
随着电影市场的火爆,跟着电影去旅行,也已成为时下的一种潮流。今天下午,记者从浙江摄影出版社了解到,该社近日也适时推出了20册精美图书——《非常旅行系列》,这些精美图书将带你展开一段非一般的“纸上行旅”。
社长陶文杰告诉杭州网记者,《非常旅行系列》丛书包含20种,8000余幅美轮美奂的摄影图片展示了全球著名的各个景点,20卷本的人文地理巨著,编织出一次穿越空间的梦幻之旅。
该丛书包括《跟着电影去旅行》、《中国100风情小镇》、《环球国家地理精华》等,图书封面采用了桔红、嫩黄、草绿、天蓝四种色彩,契合当今色彩流行趋势,用荧光墨印刷,非常抓人眼球。
“《非常旅行》就是这样一份献给心怀远方的人们的礼物。在这套书里,你可以走遍欧洲、大洋洲、美洲、非洲和亚洲,看到奇妙趣味的地球之最,触摸震撼人心的文化遗产,欣赏多姿多彩的山水画卷,感受东方西方的不同风韵。”陶文杰说。
图书灵动的文字和焕彩的照片浑然天成,不仅有国内顶尖设计师打造的页面版式,还有精良的全彩印刷,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体验这趟“纸上行旅”。
据了解,《非常旅行系列》是摄影社继《西湖天下系列》图书之后,为扩大图文类旅游图书版图而有目的性地、倾情打造的一套精品文化旅游图文书。目前,杭州各大书店均有销售。
来源:杭州网&&&&作者:通讯员 王凌晶 记者 蓝震&&&&编辑:方志华&&&& 1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 今年7月份,随着杭州火车东站枢纽工程的建设完工,杭宁、杭甬高铁又将从杭州起跑。距离正式开通的日子越来越近,作为主要站点的杭州火车东站准备好了吗?[]
··········
··········
··········
· · · · · ·
· · · · · ·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号-1(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法律顾问: 马宏利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川美教[2007]08号
下载积分:500
内容提示:川美教[2007]08号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4|
上传日期: 16:39:55|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川美教[2007]08号.DOC
官方公共微信获得全国十佳教师作家奖
一、“十佳”教师作家
李林芳(山东胶州市实验中学)
李桂芳(四川苍溪中学)
陈&&雄(湖北省仙桃市汉江中学)
仇媛媛(安徽寿县二中)
张&&明(毓新)(甘肃会宁县教育局教研室)
蒋&&林(安徽定远二中)
吉布鹰升(四川昭觉县委党校)
陈振林(湖北监利县第一中学)
薛暮冬(安徽滁州市实验中学)
杨&&飞(八零)(安徽宿州市第九中学)
二、教师文学专著奖及提名奖(35部)
(一)专著奖(20部)
绿如蓝(长篇小说,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5) 张明(毓新)(甘肃会宁县教育局教研室)
请你回短信(中篇小说集,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12) 温新阶(湖北宜昌市教科院)
一块玻璃值多少钱(小小说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5) 陈振林(湖北监利县第一中学)
神奇的手(童话集,金盾出版社2013.5) 李桂芳(四川苍溪中学)
艾涧诗草(新诗,阳光出版社2012.4) 李林芳(山东胶州市实验中学)
西门大街(新诗,大众文艺出版社2011.5) 蒋林(安徽定远二中)
汉字经方(新诗,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9) 伍小华(贵州务川自治县都濡镇鹿坪完小)
一壶夕阳(新诗,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9) 周彦虎(宁夏西吉中学)
忧伤的南瓜(新诗,河南文艺出版社2012.10) 杨飞(八零)(安徽宿州市第九中学)
一朵花开的时间(散文集,大众文艺出版社2013.9) 王勇(潇湘)(四川旺苍中学)
走在文化边上(散文集,天津教育出版社2013.3)仇媛媛(安徽寿县二中)&
天上一个月亮(散文集,文心出版社2012.3) 薛暮冬(安徽滁州市实验中学)
悠长的神往(散文集,时代文艺出版社2012.12) 桑永海(吉林吉林市龙潭区教育局)
中国情怀系列(散文集三本:《大唐情怀》《大宋情怀》《明清情怀》2014.1)陈雄(湖北省仙桃市汉江中学)
美丽的瞬间与永恒(散文集,广西美术出版社2013.1) 吉布鹰升(四川昭觉县委党校)
怀念一棵树(散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13.3) 赵炳庭(宁夏西吉中学)
走不出你的情怀(散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5)周碧麟(湖北省长阳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
假如动物会说话(散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4) 莫永忠(云南昆明石林育才教育集团)
温一壶月光(散文集,敦煌文艺出版社2013.9)&高凤香(禅香雪)(陕西省杨陵中学)
指尖上的香溪(散文集,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10) 王芳(湖北省兴山县职业教育中心)
(二)专著提名奖(15部)
蓝色仙人掌(长篇小说,线装书局2014.1) 黄青春(山东寿光世纪学校)
古村奇事(长篇小说,作家出版社2012.4) 陈瑞欢(浙江永嘉县碧莲中学)
古赵雄风(长篇小说四部曲,作家出版社2012.9) 范文华(河北省邯郸学院历史系)
利泽在天边(短篇小说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12) 陈静、陈俊瑜(重庆市合川中学)
春梦(新诗,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8) 周洪明(四川省宜宾市高县罗场中学)
会飞的红苹果(儿童诗,珠海出版社2011.5) 凌晶(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中心小学)
阁楼上的樵歌(散文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2011.8) 苏启平(湖南长沙市浏阳第六中学)
还看香山(新诗,珠海出版社2009.9) 叶才生(广东省中山市纪中三鑫双语学校)
大河向东(新诗,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2013.6) 梁观元(四川省苍溪歧坪中学校)
逍程散文精选(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9)&逍程(邓勇)(四川省剑阁县柳沟中学校)
若水如诗(散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5) 王群(浙江杭州青春中学)
学会在谈话中尊重别人(散文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6)邵茹波(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皮皮老师这女人(散文集,中南大学出版社2012.6) 皮访贫(湖南长沙市长郡中学)
梦里炊烟(散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9) 王清蓉(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教育局)
吾心安处是故乡(散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12) 张欣芳(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
三、教师文学奖单篇奖(48名)
(一)一等奖(6名)
等待一个电话(小说)&薄尊娥&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实验学校
可怜的小鸟(小说)&阮华君&安徽省明光市张八岭中学
思想的芦苇(散文)&屈绍龙&山东省邹城市石墙中学
乡村十二月(散文)&马振国&山东省陵县徽王镇中学
乡村无语(组诗)&富永杰&甘肃平凉市华亭县西华镇青林小学
历史的进步与作家的担当(评论)&吴平安&湖北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
(二)二等奖(9名)
倒单(小说)&梁友彬&江苏省建湖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傻儿(小说)&李爱群&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学校初中部
父亲带我去看水(散文)&李玉上&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一中学
秦淮水骨(散文)&郑&&毅&河南省灵宝市第二初级中学
醉爱童言(散文七章)&孙鸿雁&辽宁市鞍山市台安县实验小学
绿色的承诺(散文)&文霖&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白芒营镇中心校&&&
家访(散文)&&赖全平&福建省宁化县安远初级中学
让春雨也滋润荒芜的内心(组诗)&黄世昌&湖北省黄梅县小池二中
李存葆文化散文的艺术品格(评论)&王&&剑&河南省漯河实验高中
(三)三等奖(13名)
生死劫(小说)&郑夫&湖北大冶市刘仁八镇陈如海小学
叼鱼狼(小说)&周鸿&辽宁省鞍山台安县新开河镇中学
老麻粒(小说)&唐江云&广东深圳市松岗中学
一个人的教学点(小说)&杨岁平&甘肃省瓜州县第二中学
述而且作(散文)&韩君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人文系
千里走单骑(散文)&金明春&山东省莱芜市新兴路学校
丢失的乡村夏夜(散文)&向善华&湖南省溆浦县谭家湾镇中学
在那槐花飘香的日子里(散文)&文军贵&四川省苍溪县东溪中学
仰望长白山(散文)&王力(溪汪)&吉林省吉林市北华大学校报编辑部
停下来真好(散文)&唐生琼&贵州遵义市余庆县城关中学
歌者轻吟(散文诗五章)&骆德平&贵州省务川自治县第一小学
热&爱(组诗)&谢家雄&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李棋街道玉河小学&&
补&课(话剧)&李思亮&安徽省淮北市张庄中学&
(四)优秀奖(20名)
田娃的学费(小说)&黄璜&安徽省肥西县金桥学区中心学校
对讲机(小说)&胡焕亮&安徽省凤台县经济开发区中心校
一张宣传单(小说)&刘&&瑜&山东邹城市鲍店煤矿学校
白黑红(小说)&袁旭东&河北省定州市实验中学
收集记忆力(小说)&梁安早&广西桂林市灌阳县观音阁中学
狼事二则(小说)&杨凯&陕西省神木县第七中学
星星的心事(散文)&韦福强&山东省曲阜市石门山镇中心小学
又到槐花飘香时(散文)杨&&萌&山东省商河县孙集镇中学
开在高原上的雪莲(散文)&赵云峰&重庆市彭水县汉葭镇中学校
跌落凡尘的天使(散文)&王莲琴&浙江省乐清白石中雁学校&
睡&莲(散文)&杨坤&吉林省梨树县教师进修学校&&
一位把教材和备课本备成宝贝的人(散文)&&刘孙贤&湖南省洞口县一中
让孩子的心里充满阳光(散文)&陈巧燕&山西运城市绛县教育局
山的味道(散文)&康广潮&安徽省蚌埠高新教育集团实验中学
人生如茶(散文)&范长斗&河北邢台外国语学校&
移动的风景(散文)&梁天许&浙江省临海市哲商现代实验小学
劳动的记忆(散文)&张欣华&甘肃省嘉峪关市五一路小学
关注精神发育,拓宽生命宽度(随笔)&仇兰芳&济南市历城区第二中学
拥抱灾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诗歌)&余振伟&浙江仙居宏大
八月与村庄(诗歌二首)&王盼盼&河北赞皇县邢郭乡东王俄小学&&
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和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第二届教师作家奖揭晓,本人荣获全国十佳教师作家奖。
这次评奖的评委有:尹彦友、吴思敬(著名评论家)、王世龙、张鹏举、庄之明(著名作家)、樊发稼(著名儿童文学家)、张之路(著名作家)、王本华、舒晋瑜、张树伟、尹学芸、李宏岳、陈东杰、孙纪峰等。评奖范围为:图书类为2009年1月——2014年5月出版的文学专著,单篇类为2011年——2013年创作的作品。十佳教师作家奖,从图书类作者里面产生。
第一届教师作家奖除了设立了“十佳教师作家奖”,还设立了教师作家特别荣誉奖(参评者须为当前从事教师职业,以校园(教育)为题材创作了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或校园文学作品),为推动校园文学发展或开展文学教育教学活动做出了突出贡献的知名作家)和教师终身成就奖(除具备“教师作家特别荣誉奖”参评条件外,还须为年龄在70岁以上,终身从事教师职业的知名作家)。
第一届颁奖地点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金波和毛志成两位老作家获得、教授颁发“终身成就奖”,著名作家、中国语言大学教授梁晓声和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获得“教师作家特别荣誉奖”。
第二届“教师文学表彰奖”评选活动通知
(注意:评奖活动时间延长到日)
各省、市(县)教科研单位、文联(作协)、文学报刊社、出版社及各学校、广大教师:
  为倡导教师文学创作,展现当今教师的文采、情采与风采,把教师文学推向社会,同时推举富有文学魅力的素质教育新型教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特联合举办“全国教师文学表彰奖”评选活动。有关评选活动的指导思想、评选范围、评奖标准等诸项事宜,详见《全国教师文学表彰奖评奖条例(修订版)》。
  首届评选活动的成功举办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文艺报》、《解放军文艺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齐鲁晚报》、《中学语文教与学》、《中学生》、《文学校园》等报刊及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中国作家网、中国教育文学网等网络媒体先后进行大篇幅报道。在首届基础上,经主办单位研究,重新修订“评奖条例”,定于日启动第二届。现将有关参评作品和参评教师的推荐、申报等工作通知如下:
  一、参评方式及要求
  (一)参评方式
  1.单位推荐: 各级各类学校(含高校)、市(县)教科研单位、文联(作协)、 文学报刊社、
出版社等均具有推荐申报资格。其中学校、市(县)教科研单位、文联(作协)只能推荐本单位或本地区的教师作品;报刊社和出版社只能推荐本刊(社)发表出版的作品和作品作者(教师)。推荐篇目限汉语文本,推荐教师限中国籍。
  2.个人申报: 具备教师资格的个人也可直接申报。
  (二)参评要求
  1.参评教师首先在中国教师文学网(&)上进行实名制注册,根据需求,选择性下载参评登记表。
  2.参评教师须快递加盖单位公章的参评登记表至评奖办公室,以此视为具备参评资质。
  3.参评教师在中国教师文学网(&)上根据要求自行上传作品,同时,需将参评作品以word附件形式发送至投稿邮箱。特别说明:已出版专著除在网站上传电子版外,还需快递5册样书;已发表作品,除在网站上传电子版外,还需快递5份复印件。
  二、参评类型及标准
  (一)作品参评
  参评作品按照体裁分类,类别为:散文(包括杂文随笔、教育叙事)、诗歌(包括散文诗)、小说(长篇、中篇、短篇、精短篇)、报告文学、剧本(小品)、评论(包括文艺评论、教育时评、文学教育)等。
  1.图书类
:凡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在国内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的文学专著,均可参评;每人限3部。
  2.篇章类
:凡评奖年度(2011年~2013年)组稿时间内创作的作品,发表与否不限,均可参评;诗歌类每人限1~10首,其他类每人限1~5篇。
  (二)申报个人荣誉奖
  1.“全国十佳教师作家”奖
参评者须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一定成果(出版文学专著或在文学权威报刊发表作品),并成为地市级以上作家协会会员。
  2. 教师作家特别荣誉奖
参评者须为当前从事教师职业,以校园(教育)为题材创作了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或校园文学作品),为推动校园文学发展或开展文学教育教学活动做出了突出贡献的知名作家。
  3.教师作家终身成就奖
除具备“教师作家特别荣誉奖”参评条件外,还须为年龄在70岁以上,终身从事教师职业的知名作家。
  三、申报参评时间
  日起至日。
 四、奖项设置及奖金
  (一)个人荣誉奖
  1.“全国十佳教师作家”奖,10人,每人奖价值10000元人民币礼品。
  2.“全国十佳教师作家”提名奖,若干,每人奖1000元人民币价值的物品。
  3.教师作家特别荣誉奖,1人,奖价值10000元人民币礼品。
  4.教师作家终身成就奖,1人,奖价值10000元人民币礼品。
  (二)作品奖
  1.图书类
  (1)“全国教师文学奖”专著奖,10部,获奖专著作者同时获“全国十佳教师作家”,奖金不再另列;
  (2)“全国教师文学奖”专著提名奖,若干,获奖专著作者同时获“全国十佳教师作家”提名奖,奖金不再另列。
  2.篇章类
  (1)一等奖,2篇,每篇奖金为2000元人民币或者同等价值的物品;
  (2)二等奖,4篇,每篇奖金为1000元人民币或同等价值的物品;
  (3)三等奖,6篇,每篇奖金为500元人民币或同等价值的物品;
  (4)优秀奖,若干,每篇奖金为300元人民币或同等价值的物品。
  五、组织、评选机构
  “全国教师文学表彰奖”评选工作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和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分设组委会和评委会。组委会负责宣传、组织、颁奖典礼等事务工作,由政府、企业等社会各界贤达人士组成,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秘书长一名,委员若干名。评委会负责评奖工作,由在文学界、教育界有影响的作家、专家、评论家、编辑家和文学组织工作者担任评委,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秘书长一名。
  (一)评委会组成
  主&&任:
  白&&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导)
  副主任:
  苏立康(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授)
  吴思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校园文学委员会会长,教授、博导)
  秘书长:
  王世龙(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副会长)
  评&&委:
  1.教育界专家评委
  苏立康(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授)
  顾之川(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人教社语文教材编审)
  张鹏举(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
  张&&蕾(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主编)
  章景曙(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副会长,中语会校园文学与社团课题组组长)
  程&&翔(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副会长,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徐&&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副会长,北京潞河中学校长)
  邓&&虹(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附中特级教师)
  张树伟(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报》资深编辑记者)
  2.文学界专家评委
  白&&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导)
  吴思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校园文学委员会会长,教授、博导)
  金&&波(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毛志成(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庄之明(原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编辑)
  张之路(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曹文轩(北京大学教授、博导)
  梁晓声(中国语言大学教授)
  林&&莽(《诗刊》编委,《诗探索》主编)
  张清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吴义勤(中国作家协会现代文学馆副馆长)
  施战军(《人民文学》主编)
  商&&震(《诗刊》副主编)
  胡&&军(《文艺报》副总编辑)
  刘&&颋(中国作家网主编,《文艺报》评论部主任)
  (二)组委会组成
  顾问:
  吴思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兼校园文学委员会会长)
  苏立康(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其他待加)
  主任:
  王世龙(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副会长)
  副主任:
  尹彦友 (全国教师文学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
  王光第(校园文学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秘书长:
  尹彦友(兼)
  副秘书长兼评奖办公室主任:
  朱伯莲(全国教师文学创作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中国教师文学网主编)
  委员: (待请政府、企业界、专家等各界贤达人士、名流)
  六、其他说明
  (一)本届活动不向参评者收取评审费,所有经费及奖金由企业赞助。&&
  (二)所有参评材料不退,由中国校园文学馆收藏,并将选编出版获奖作品图书,所有参评作品视为作者同意评委会有编辑发表、出版发行等专有使用著作权。
  (三)获奖者及其获奖作品将进行媒体推介,扩大影响。
  七、联系方式
    教师文学表彰奖组委会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南路46号国润商务大厦1009室
 邮编:100073&&
    电话:010-650144
Q&&Q:&(教师文学表彰奖组委会)
Q&&Q:&(教师文学创作研究中心)
    QQ群1:&(教师文学创作研究中心 1群,未满)
    QQ群2:&(教师文学创作研究中心&2群,未满&)
   &E-mail:(投稿邮箱,收到邮件后,工作人员会和您联系)
    官网:中国教师文学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原创】缓慢流逝中的永恒——对沈从文小说时空观念的
要:沈从文在小说中通过回忆、反复等叙事手法描写了和缓乃至静止的时间变化,显示了永恒的乡村景物、风俗和人性美。通过对客观时间的淡化,扩大了文本中的“湘西世界”的空间容量,构成了作者理想中的世界。本文探讨的是沈从文小说中运用的特殊的叙事模式,解析其时空特色,展现沈从文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时空观念、和缓、永恒、“湘西世界”
时间和空间是文本叙述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元素。时间在上指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是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空间指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的表现?文学作品就是在时间和空间的基础上展开叙述而产生的艺术。
在文学作品的艺术时空中,“时间和空间的标志融合在一个具体的整体文本中,浓缩、凝聚的时间在这里变成可见的东西,而空间被卷入时间、情节以及历史的运动之中。”[1]在这里,“空间奉献给我们一个生存的空地,而时间让我们体会到在历史中的存在”[2]。世界因时空显现出秩序,文学因时空显现出魅力。沈从文的小说正是采用了不一样的叙事模式来构筑时空,使作品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而愈久弥香。&&&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用美丽细腻的文笔、散文化的结构、田园诗意般的风格、浓郁的乡土色彩,为我们构筑了一个“健康、优美、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湘西世界”。这个世界充满了人性之美,它远离了世俗,在缓慢的节奏中流淌出永恒,形形色色的人物在这里登场,带着热情、真诚、雄强与纯朴在那如诗如画的风景中演绎着一出出属于自己的优美故事。在小说的叙述过程中,他采取了一种特殊的叙事模式,客观时间在文本中是模糊与不确定的,他的小说中“普遍是些缺乏时间观念的乡下人”,他们对时间、岁月总是无知无觉,处于一种混沌状态的,其中有一句特色语言:“糊糊涂涂把一大堆日子打发过去。”因而我们在他的“湘西世界”中难以看到具体时间的描绘,人们仿佛在一个恒定的世界中遵循着同样的轨迹——生老病死,过着平淡、宁静仿佛诗化般的生活,而通过对这缓慢流逝甚至近乎停滞的时间描写,写出了永恒的时间内蕴,展现了一种独特的时空观念。
一、时间的和缓
时间意识不仅是人们在求真活动中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而且在求美的过程中也左右了人们的审美感知、审美体验和审美创造。中华民族传统时间观上有循环论,“这种时间观念承认时间的无限性,认为文化的存在是一种时间的循环圈内的存在。一切都处于循环圈之内。时间的循环流程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3]它的无限性就表现为它的循环性,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正如老子说的“周行而不殆”。时间的循环就是文化的循环,反过来也是一样,文化的循环就是时间的循环。古时的农耕生活使人趋向于稳定的生存空间,更易于体验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性、相似性,而难以感受到一种具有开放性的无限延伸的线性时间。
进入近现代以来,“线性时间意识逐渐取代传统循环时间观的主流时间意识地位。”【4】现代人通常把时间理解为一个“线性过程”。线性时间是在一个方向上伸展的单行道,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人们常常用“时间之箭”形容它“一去不复返”的特性。时间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它表现为一种持续性和相继性的发展过程。时间之矢向未知将来的无限延伸,使它具有一种开放性、不可预期性。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基督教义在沈从文思想中的长期积淀,因此在他的许多小说中不厌其烦地重复着时间的无限性。这种封闭式的近似圆形的时间结构比起线性思维,更具有整体性、包容性、意象化和诗化的特质。彰显地域民间风情和传统文化特色是沈从文小说的独特时空建构方式。文本中的时间不是流转的,而是凝止的,循环的,凝止循环于非时间性的,充满风俗景物、人情文化的空间。小说在时间的凝止中磨出一面平静而通透的镜子,用来映照出纯朴、自然、温情、充满诗意的生存空间。
沈从文笔下有很多描写湘西生活的创作,与同时代的大多数作家不同,沈从文从未试图泼墨于波澜壮阔的历史与现实,他的作品并没有20世纪很多作家选择的政治斗争、左翼文学,他所描写的只是平淡的事,平凡的人,普普通通的生活,没有血与火的硝烟,没有那激烈昂扬的呐喊,只有那活生生的湘西山水,大自然的雄伟美丽,原始民族自由放纵的生活和那充满宗教色彩的神秘之美。在他的叙事时间里,减缓、停顿、回忆、反复等叙事手法时常出现,虽然这些手法在时间上的表现方式不同,但叙述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表现湘西山民们生活的和缓与永恒。
在作者构筑的独特的时空体系中,一切生活的节奏似乎都相当缓慢,所有的人和事都放慢了脚步,与都市快节奏的生活毫不相干,不慌不忙的展现湘西的风土人情。如在《边城》中小说一开始就以很简洁的语言交待地点、人物,但却省去了时间,诸如“再过一会”、“又过了一阵”这样表示时间缓漫流逝的词语总是频繁出现,历史在这单纯的如世外桃源般的世界中变得凝缩而绵长。在《神巫之爱》中,作者以“第一天的事、晚上的事、第二天的事……第三天晚上的事”作为标题,这同样说明故事都是在极短的时间里发生的。作者以叙事模式的减缓突出了“湘西世界”的宁静与美丽,用水一般缓慢流动的笔触写出了他所怀念并热爱着的乡村生活。
作者在创作中有意无意地淡化了作品的时代性,因而在某些方面呈现出一种时间的静止性。由于受作者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的影响,作品充满了田园风味的人情、人性美,呈现出一幅幅静态的生活图景,几乎淡化或回避了一切因不平等的政治、经济关系而造成的苦难和惨剧,更没有什么重大的社会事件和变革。并且,作家的作品多是以普通民众为主,缺乏最能体现社会变革、时代思潮的知识分子形象,描写的也多是这些普通乡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个人、群体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
沈从文的很多小说中都存在大量的作为自然风景或民俗风情的静态描写成分。作者以对物态风情的描写来冲淡时间的质感,在时间的缓慢流逝中阐释着永恒的空间内蕴。时间在这里似乎出现了短暂的停滞,作者以一种近乎静止的缓慢脚步带领我们去漫游湘西,将大自然的古朴、宁静、美丽和湘西人民的自由舒展、无拘无束、纯朴诚实展现给我们。如沈从文在《三三》中写道:“从碾坊往上看,看到堡子里比屋连墙,嘉树成荫,正是十分兴旺的样子。往下看,夹溪有无数山田,如堆积蒸糕,因此种田人借用水力,用大竹扎了无数水车,用椿木做成横轴同撑柱,圆圆的如一面锣,大小不等竖立在水边。这一群水车,就同一群游手好闲的人一样,成日成夜不知疲倦的咿咿呀呀唱着意义含糊的歌。”这里的房屋、绿树、山田、水车等景物仿佛构成了一幅优美和谐的乡村山水画,让我们在感受古朴宁静之美的同时也感到了时间的静态化与驻足。
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一开始,叙事者如一位导游引领读者进入边城茶垌的地域空间,“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垌’的小山城时,有一条小溪,溪边有一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位外在于小说叙事空间的叙事人,似乎用了一架高倍摄像机,把镜头聚焦于茶垌这个地区,摄下一幅幅青山碧水、民俗风情的多彩画卷。无论是依山凭水的小城、宛如长蛇的城墙,还是空间场景均是缺乏时间因素的共时态的静态呈现。”[5]
《月下小景》里,无论是“初八的月亮”,“薄暮的空气”,“柔软的白白月光”还是“青石碉堡”,这一切的一切静止而美丽。时间和历史在这一刻都止步不前了,诗意而唯美的爱情在这近乎停滞的时间叙述中被刻画的淋漓尽致。
面对湘西这块不受世俗侵染的美丽世界,作者将自己全部的爱与信仰奉献于此,他童年的湘西生活已经沉淀为他心灵中的一方最美好的净土。这块土地上有着自己的亲人、朋友,自己的土地、民族,更有着自己一切的天真与淳朴,每每写到湘西,他的笔触总带着怀念、渴望与回忆,产生了一种不一样的美感。
然而,1934年和1937年的两次湘西之行后,“桃源梦断”的现实促使沈从文重新审视故乡。他意识到昔日美好的湘西已经开始成为模糊的远景,他感觉到现在的湘西已经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湘西在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和碰撞中向着现代社会演变,面对种种的陌生和动乱,那些淳朴的乡民不禁对故乡的未来产生了迷茫和困惑,甚至有些人已经发生了改变。而沈从文却固守着自己“乡下人”的角色,固守这属于他自己的那份真实。
现实中的种种不如意催生了其一生中最重要的两部杰作——《边城》和《长河》,他采取了回忆的方式来对抗城市的污浊,把美好的事物赋予过去的时间,并向过去频频地深情回首。“作者从十多年前的‘过去’与此时此境的‘当前’的比照中发现:时间对于沅水两岸的人们仿佛已经凝固”,他跨越时间的限制对“过去”的世界充满深情的怀恋,回忆过去的那个神秘、美丽的湘西,追寻着已经逝去的美好。
《边城》和《长河》两部作品正是通过追忆的时间叙述形式,对湘西民族祖祖辈辈的众多人生形式进行了罗列,祖父的真诚、翠翠的自然活泼善良、夭夭的聪明智慧、三黑子的顽强的生命力,对这些优秀人物优良品质的描写既是对湘西过去的一种承认与肯定,又可以说在回忆中指明了湘西的未来。
《媚金·豹子·与那羊》叙述的是一个久远的美好爱情悲剧,主人公用青春与热血来证实和捍卫生命的圣洁高贵。《龙朱》描写的是一个百年前另一个时代的白耳族王子的故事。《扇陀》也是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了过去很久时间一个在波罗蒂长国发生的神奇传说。《月下小景》取材于黄石寨那对年轻男女为爱而殉情的传说,是沈从文小时侯从祖父一辈那里听到的一个故事,也是继《龙朱》、《神巫之爱》之后又一篇充满异域风情的湘西苗族传奇。《凤子》中先写了“我”——
一个湘西镇的青年,在北京失恋后来到青岛,在这里偶然遇见一位青年时期曾去湘西镇考察过的工程师。两人均为湘西情节所牵,这位工程师便讲述了他20年前在湘西考察时的一系列故事。
这些小说大都充满了神秘的宗教色彩和民俗风情,作者在作品中追溯了久远时代湘西的生活,他凭借自己的常识和想象,把湘西描绘成自然、宗教、爱情合为一体的伊甸园,同时歌颂了美好的人性,理想的生命形态和雄强的生命力。作者在《凤子》中写到:“时间使树木长大,河流改变,天地变色,少壮如狮子的人为尘为土,……不过有许多事情,……在我们记忆上却永远年青。”作者希望能在时间的倒流中忘却,或用回忆来抵御时间的前进,抵御现代的喧嚣。他精神层面上的“湘西世界”往往停留在过去的某一时空,构建在感性层面上的现实时空也就随之而停留及延长了。
“沈从文的时间意识呈现在小说中,一方面发出今不如昔的复杂感慨,一方面又诉说着时间循环的命运悲凉。”[6]
《一个女人》写了三翠13岁给苗子哥做童养媳,15岁圆房,16岁生养儿子,18岁时,爹病死,丈夫被抓了壮丁。儿子长大娶亲。翠翠30岁时,抱上了孙子。而《萧萧》的构思与《一个女人》相似,萧萧12岁过门做了拳头大丈夫的童养媳,15岁被人引诱,16岁生子牛儿。26岁与丈夫圆房,28岁时又为牛儿接亲,为了凸现时间的循环与反复,作者将两代人的命运交叠呈现,突出了代代循环的悲凉景观。《边城》中翠翠的命运与其母亲也有相似之处,《雪晴》系列小说中,巧秀妈与外族的打虎匠偷偷相好被罚以沉潭,而六十年后巧秀仍在重蹈母亲的悲剧。
历史单调的循环往复,送走了一辈又一辈的过去,又迎来了一辈又一辈毫无变更的未来,懵懵懂懂、糊糊涂涂便走完了人生的路程,却始终未能挣脱历史的轮回。作者给她们的下一代安排又一个生命轮回时,在个体生命按命运的形式周而复始的同时,我们都感受到了时间的分量。
二、空间的永恒
沈从文采取废名“用抒情诗笔调写创作”之长,弃其拘谨偏狭,艰奥晦涩之短,“以浏亮明净、潇洒随心的文字把湘西千里沅水和武陵山系十余县的山光水色、风物人情倾入艺术之杯,使人看惯三十年代作品中豪华堕落的都会和动荡分解的沿海乡镇之时,一睹‘化外之地’山寨、河水、码头上宁静秀美而又古朴奇幻的风俗画。”[7]
作者面对都市中的种种不平经历和湘西之行后看到的一个军阀混战下的日益贫瘠的家乡,他深感痛心的同时不由的用手中的笔来构筑他心目中的理想世界。作者在自己的小说中试图构建一个与现实社会有一定距离的“内部空间”,这个空间正是其理想世界的代表。作者赋予了它永恒的意义与价值。
沈从文的作品总让人迷醉于那种隐逸、冲淡的情调和静谧悠远的意境,以及远离尘嚣和纷乱的静态之美,让人感受到一种笼罩在尚未被文明打破的世界中的安谧气氛。显然,作者试图通过对宁静、和谐的自然生命的静态化书写来寻求一种被都市躁动所搅乱后的精神上的平衡与安慰。因此,“人性之美”以一种静态的形式显现,不仅折射出他笔下“湘西世界”的现实环境的秀美与和谐,更是作者理想世界的静态存在,作者希望通过对以大自然为背景的边地人们健康、野性、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的展示重塑民族道德理想,表现的是人类主题内在的和谐。
在作者构筑的“湘西世界”中,虽然我们能感觉到时间的缓慢流逝,但这个世界仍旧好像一成不变的处于一个恒常状态,千百年的时间在作者笔下仿佛弹指一挥间,我们在作品中感受到的是这些人物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他们的活动,历史的有规律的一次次重合,仿佛亘古不变的永恒。似乎无论经过多少时间,湘西的生活仍然都会沿着旧日的轨迹,柏子们依旧会如从前一样走到河街的小楼上去,也会有黑猫那样的女子,从死水中寻找生命的快乐。在沈从文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不论”、“必”、“皆”、“有时”、“照例”、“通常”、“永远”、“一定”等此类展现时间规律性的词语,指代人物也常用“每一个人”、“每家”等表现相同历史状态和活动规律性的群体人称,展现了这个恒常的湘西、永恒的时空。
沈从文著名中篇小说《边城》的一段叙事:“老船夫不论晴雨,必守在船头。有人过渡时,便略弯着腰,两手缘引了竹缆,把船横渡过小溪。有时疲倦了,躺在临溪大石上睡着了,人在隔岸招手喊过渡,翠翠不让祖父起身,就跳下船去,很敏捷的替祖父把路人渡过溪,一切皆溜刷在行,从不误事。”
这里“不论”、“有时”、“从不”、“皆”一类词语的使用,都表现湘西人的习惯性状态和美好的品质。
《长河》篇中有“六月尝新,必吃鲤鱼、茄子和田地里新得来的包谷新米……,七月中元节,仿佛事有孟兰盆会,必为亡人祖宗远近亲戚烧纸钱……。八月敬月亮,必派人到镇上去买月饼,办年货,一家人团聚赏月。”这类句子,“必”字的反复出现,显示了年复一年的农家在六、七、八月份的主要生活样式。这种不可动摇的规律性在时间的缓慢流逝中构筑成了空间世界的永恒。另外,“在橘园旁边临河官路上,陌生人过路,看到这种情形,将不免眼馋口馋,或随口问讯‘嗳,你们那橘子买不买?’坐在橘子堆上或树桠间的主人,必快快乐乐的回答,话说得肯定而明白,‘我这橘子不买’。”这里一个“将”字,一个“必”字,使作者从这特殊的现象和场景中展示了人物活动的规律,把特殊的动作提升到普遍的层面,体现了沈从文追求普遍性、概括性的渴望。
《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里:“照例到这些时节,年轻人便红着脸一面特别勤快的推磨一面还是微笑。”“照例”同样意味着这是一种习惯。
《凤子》中:“边境的大山壮观而沉默,人类皆各按照长远以来所排定的秩序生活下去。日光温暖到一切,雨水覆被到一切,每个人民皆正直而安分,永远想尽力帮助到比邻熟人,永远皆只见到他们互相微笑。从这个一切皆为一种道德的良好习惯上,青年男女的心头上,皆孕育到无量热情与智慧,这热情与智慧,使每一个人感情言语皆绚丽如锦,清明如水。兵皆纯善如平民,与人无侮无扰。农民皆勇敢而安分,且莫不敬神守法……”这里短短一小段就反复出现了八个“皆”字,让我们从这八个“皆”字上看到了湘西人民的正直、微笑、热情、纯善、勇敢,在湘西的世界中他们这些人并不是特例,而代表的是“每个人民”,他们永远都向世人展现着他们的美好人性,他们始终如一的表现构成了一个似乎恒定的世界。时间的流逝、历史的前进都没有超出从前的范围,也没有改变人们固有的生活方式和纯朴的人格。湘西也因此在时间的流逝中产生了永恒的意义。
沈从文在他的作品中通过反复叙事手法的运用,使人物的活动从个体性演变为湘西的某种习惯与风俗,甚至成为了一种代表地方性的文化。我们可以从作者笔下主人公田园式的生活和规律性的活动中,感受到历史在反复轮回间的一次次重合。作者在向我们展示“湘西世界”中的数年、数十年的历史时,让我们见证了那千百年来始终如一的纯朴乡民和美丽风俗画卷。
我们发现作家用空间替换了时间,将本应推动故事的时间流由景物、风情所替代,有效地消解了时间,解构了历史感,将风俗、传统插入故事,扩充了空间,使文本丰满丰富起来,营造出了特殊的韵味。
从中我们可以读出作者对这种单纯环境的留恋,可以看出作者希望这种清澈、不受污染的状态得到保持,实现永恒。“所以,生活在这幅画面上的人与事、景与物、《阿黑小史》中那古老的油坊、《边城》中那古老的渡船,这一切都仿佛是亘古不变的,仿佛成了一幅静止的历史画面,说是历史,有似是永恒”。[8]湘西在时间的缓慢流逝中而成为永远。从小说的字里行间我们都能看出作者对“无时间性的醉心”,“对永恒的冥想”。[9]
作者通过反复叙事,以有限的时间写出了无限的空间,时间的流逝、侵蚀并未改变湘西固有的文化、风俗和习惯,这个空间所达到的永恒也就是沈从文确立的“常”。以“常”的角度观之,湘西在相对隔绝的地理环境中,依然沿袭着千百年一贯的简单落后的经济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在此种方式中孕育而成的生命常态。时间仿佛停滞下来,以千年不变的模式延续着同样的生活,“这些东西于历史似乎毫无关系,百年前同百年后皆仿佛同目前一样”。[10]
小说中的人物、主观时间好像独立于客观时间之外,构成了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世界。“从他们应付生活的方法与排泄情感娱乐上来看,竟好像古今相同,不分彼此。这时节我所眼见的美景,或许就和两千年前屈原所见的完全一样。”[11]这就是作者笔下的湘西世界的本质所在——亘古如斯的场景与人物,在这里生命以某一种形式和状态凝固下来,形成了一个纯洁明净如碧水般的世界。
毫无疑问,湘西孕育了沈从文的文学理想,作者在自己小说中构建的与现实社会有一定距离的“内部空间”,
这是一个遥远而偏僻、原始而古朴的空间,那是风光旖旎、山青水碧、近乎梦幻般的世外桃源,是他永远的精神家园和灵魂栖息地。这里充满了“自然的美,生命的真,人性的善,世风的淳;发现了人格的雄强和健康、生命的生机和活力;发现了人性的庄严和美丽、崇高和伟大。”[12],没有欺骗,没有虚伪和狡诈,没有礼教的束缚,没有世俗的庸俗,有的是真诚、热情和燃烧的感情,雄强的生命力,鲜活自然的人生。
他将那未被“现代都市文明”侵蚀和异化的边地雄强人格和善美人性以时间的和缓、静止以及小说中始终如一的场景固定了下来。他赞美翠翠、三三、阿黑、萧萧们自然的天性,赞美柏子、贵生、龙朱、虎雏们雄强的生命和原始的野性,在现代文明的侵蚀下,乡村固有的正直朴素的人性美、人情美正渐趋消亡,沈从文不由得在自己的作品中以那个千百年不变的生活方式展示、回忆着那曾经的美好,这一切一切的叙事无不渗透着作者所特有的审美理想,对湘西的行为方式、人事风情做了全景式的描绘,湘西人民固有的美好人性,仿佛跨越了千年岁月,像流淌不息的河水,永不枯竭,滋育着影响着这块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人。让我们品味出了这个世界种的自然之美和人性之美,人性、风俗与生命一道,获得了超越时间的永恒。
纵观沈从文在小说中对于叙事时间、叙事空间的描绘,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所描写的生活是人类历史的一隅,是浓缩在空间的历史时间。他将生命中某一种自己所欣赏的形式和状态固定在一个特定的空间里,形成一种永恒的存在和延伸。作者在“文明”侵入这片古老平静的乡村大地时,在农村社会所保留的那点正直朴素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时,用减缓、回忆、反复的手法来刻画那片土地上朴实淳厚的风俗与人情,重塑了民族道德,弘扬了民族精神,穿越了时间和空间,最终达到了生命中美的本质的传承。
[1]刘进才.论京派小说的空间形式[J].河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
[2]王凌晶.&边城&中的时间性[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
雷霞.比较中西传统时间观[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研究)& 2005年6月第3期
[4]张舒敏.线性时间意识对中国现代作家的影响[J].文学·艺术&&&
2006年第1期
[5]刘进才.论京派小说的空间形式[J].河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
[6]刘进才.时间的对照与结构的循环[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一期
[7]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04页
[8]刘伟厚.静谧·和缓·永恒——沈从文小说的叙事时间解读[J].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9]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王文献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5页
[10]沈从文.《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沈从文文集》第9卷[M].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11]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1卷[M].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78页
[12]康长福.沈从文文学理想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9页
参考文献:
[1]凌宇.沈从文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版
[2]陈思和、汪涌豪主编
张新颖著.沈从文精读[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3]覃新菊.沈从文的时间意识[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12月第6期
[4]叶晓青.《时间形式蕴含的两重叙事——从〈萧萧〉、〈一个女人〉叙事时间看沈从文矛盾的女性观》[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10月 第5期
[5]高冰峰.沈从文小说文本时间形态解析[J].现代文学研究(基础教育版)2006年第4期
[6]刘洪涛.沈从文研究资料(下)[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郑薇.神话重构——沈从文湘西作品中的时间维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4期
[8]王络.沈从文评说八十年[M]中国华侨出版社,2004年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墨山水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