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帝国有越南帝国吗?

您的位置:
历史上中国与越南持续2000年的战争与和平
发贴人:222.67.177.*发贴时间:【】[]
&& ()&& ()&&&&    秦、汉对越南北部的统治  秦始皇嬴政在消灭六国、统一中国以后的前214年,派大军越过岭南占领今日越南北部和广西、广东,征服当地的部族,秦朝在这一带大量移民,设立了桂林郡、南海郡、象郡三个郡,其中越南北部归属于象郡管理。&& ()&& ()&& ()&& ()&& ()&& ()&& ()&& ()   公元前203年,秦朝的南海尉赵佗在秦朝末年的混乱时期,自立为南越武王(后改称南越武帝),首都在今广州越南北部成为南越国的一部份前111年,汉武帝刘彻灭南越国,并在越南北部地方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实施直接的行政管理  越南南部占婆人的独立  东汉永和二年(137年),占婆族(语言接近马来人,与越南人语言不同,民族各异)人区连杀死汉朝的日南郡象林县令,从东汉独立,占据了原日南郡的大部份地区(越南中部),以婆罗门教为国教,建立占婆国(既后来的占城国),与东汉以顺化为界1190年至1220年,占婆被真腊(即现在的柬埔寨与泰国,当时是一个国家)占领,后复国占婆人一直控制着整个越南南部的大片土地,一直到中国明朝时的1471年,才被越南人的黎朝灭亡越南人控制了整个现在的越南全境的土地  东汉初年征氏姐妹反叛东汉  征侧(越南语:Tr?ng Tr?c)和征贰(越南语:Tr?ng Nh?)从小耳濡目染军事技能和汉朝官吏的横征暴敛,于公元40年在今天的越南北部武装反抗中国东汉政权建武十八年(42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在得知征氏姐妹造反后,派伏波将军马援、伏乐侯刘隆和楼船将军段志率汉兵八千和交n兵万余共两万军队和两千艘车船,水陆并进,南征交n(汉朝人对今越南北部的称呼)二征战败而死建武二十年马援回军,功封新息侯汉朝和后来的魏晋南北朝在马援之后一直直接管辖越南北部广大土地  南北朝时期越南前李朝的建立与短暂独立出中国  李贲于541年十二月集合交州数州人士起兵交州刺史萧咨逃亡广州大兴佛事、几次想要出家当和尚的南朝梁武帝萧衍下令新州刺史卢子雄、高州刺史孙壮霰542年春季,李贲势力占领交州州政府所在地龙编(今天的越南首都河内),并以其为根据地544年正月,李贲自称“南越帝”,改元天德,建立国号为“万春”  后来建立了取代了南北朝中梁朝的陈朝的陈武帝陈霸先,成为了唯一一个能够击败李贲的中国将领546年正月,梁军攻陷嘉宁城,李贲逃奔屈獠洞蛮族546年九月,李贲率领二万人屯驻典澈湖一带制造船舰,陈霸先指挥军队在一个夜晚趁江水涨而注入湖中之时进攻;李贲部众溃败,李贲本人又逃奔屈獠洞蛮族  548年李贲逝世后,李贲的兄长李天宝逃到九真郡地区继续领导抗梁,集结残部二万人进攻德州,随后又北上包围爱州;但都被陈霸先率军击败  550年起投靠南朝梁朝的北朝西魏将领羯族人侯景反叛,杀向一直信任和重用自己的梁武帝萧衍,将萧衍围困在皇城中饿死,掌握实权梁朝各个将领纷纷割据一方,相互交战,梁朝政局出现一片混乱,陈霸先趁机率军北上,击败并杀死侯景,后来开创陈朝;交州空虚,龙编又被前李朝控制  李贲部下同姓将领李佛子在李天宝死后兼并了李贲的手下另一位将领赵光复的势力,占领了全部地盘  602年,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要求李佛子进长安朝拜皇帝李佛子违抗隋朝的旨令603年年初,在杨素推举下,隋朝派长安人刘方(卒于605年)为交州道行军总管领军进攻,在都隆岭击败前来迎敌的李佛子2千人军队将被迫投降的李佛子押回隋朝京都长安,前李朝灭亡  五代十国时杨廷艺的独立自治与吴朝、丁朝、前黎朝、李朝、陈朝与宋朝和的战争  杨廷艺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越南的爱州人士,曾任交趾静海节度使曲颢的将领当时,位于中国岭南的南汉(五代十国中的“十国”之一,当时的一个割据政权)与另外一个割据势力曲氏势成水火,南汉君主刘?出兵,擒获曲承美,占领交趾地区,并派骁将梁克正、交州刺史李进驻守,而杨廷艺则获南汉授以爵命,名义上成为了南汉的臣僚  据《安南志略》,刘?虽已得胜,但洞悉到“交趾民好乱,但可羁縻而已”,认为当地民众不会服从其统治而杨廷艺亦为驱逐南汉而作好准备,《大越史记全书》提到,到了大有四年(931年)农历十二月,南汉官员李进向刘?告发“杨廷艺养假子三千人,图恢复”,廷艺随即先发制人,攻破李进所在的大罗城,李进逃归适值南汉派遣程宝率兵赶来,包围杨廷艺,杨廷艺出战,击杀程宝杨廷艺取得军事胜利后,便自称节度使,领州事杨廷艺独立自主,不受中国管控,但是仍然表面上称臣南汉,经常送些礼物之类,但是却不受实际管束  杨廷艺的部将矫公羡在造反杀死杨廷艺后,统治交州(越南北部)然而杨廷艺的将领吴权不服他,于938年举兵攻击,矫公羡则向南汉求援吴权在击杀矫公羡后,南汉将领刘洪操率军攻入白藤江之后吴权率军击败南汉军,并将刘洪操杀死吴权巩固在交州的势力后称王,史称前吴王  944年,吴权去世后,大臣杨绍洪篡夺吴朝继承者吴昌岌的王位,史称十二使君之乱至此越南进入十二使君时期地方豪强纷纷割据,自称使君越南进入军阀混战时期  丁朝开国君主丁部领于968年扫平群雄,统一全国后,便即皇帝位,尊称为“大胜明皇帝”(后世又称为“丁先皇”),改国号“大瞿越”,以华闾洞为国都  980年(丁朝太平十一年、前黎朝黎桓天福元年),中国宋朝得知丁朝发生几个皇子争端皇位继承权的内乱,宋太宗赵光义(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认为可趁此机会兼并越南,便决定南侵宋廷派出军队南下后,杨太后派黎桓自选勇士抗敌黎桓手下范巨俩认为“今主上(丁废帝丁璇)幼弱”“不如先册十道(十道将军黎桓)为天子,然后出师可也”(在出兵打败宋朝之前,先把丁朝那小破孩皇帝废掉,让黎桓将军继承皇位当上皇帝,再出兵挡住宋朝军队),于是黎桓便被军士拥立为帝,废丁璇,仍封为卫王丁朝遂告灭亡,前黎朝建立宋朝派出侯仁宝、孙全兴等率军讨伐黎桓(981年,黎大行帝天福二年),宋军水师进抵白藤江,黎桓守军撤退宋军追击到支棱(在今越南谅山)时,黎桓遣士卒访降侯仁宝,将之诱杀,继而出兵,溃击宋军,稳固了前黎朝的基业  1009年(黎卧朝帝景瑞二年)农历十月,前黎朝皇帝黎龙铤去世,太子年幼龙铤的弟弟黎明提、黎明昶起兵争立,但却被手握重兵的李公蕴(时任左亲卫殿前指挥使)所攻杀李公蕴获群臣拥立为帝,建立李朝,前黎朝灭亡  李太宗李佛玛时期,广源州地区首领侬存福、侬智高父子起兵作乱,李氏朝廷出兵讨平,擒侬智高回升龙李太宗怜悯其一家遭遇,便赦罪放回1052年(崇兴大宝四年)四月,侬智高与宋朝联络,要求归附宋朝,但宋廷不允,智高便入侵宋朝南部边境,自称“仁惠皇帝”,国号“大南国”,受影响地区包括邕、横、贵、龚、浔、藤、梧、封、康、端、广等州宋廷派狄青等征讨,智高战败,逃至大理国,被当地人斩首,首级被送交宋朝朝廷  位于宋越边境的广源一地,本是北宋的羁縻州,由部落首领侬氏世袭管治,但因宋廷须与辽、西夏争持,无暇南顾,侬氏便实际上受越南李朝的支配到1052年(崇兴大宝四年)广源州首领侬智高被宋人消灭,李朝更将该州顺手而得李仁宗初年,宋越两方虽曾爆发战事,广源一度被宋军夺回,但战后宋廷仍将之交还李朝  李朝对中国宋朝边境的侵扰,始于李太祖时期1014年(顺天五年),越南的“獠户”张看因被李朝治罪,逃到中国钦州李朝便以追捕逃犯为由,寇掠钦州的如洪寨宋真宗命广南西路转运使向李朝追讨责任1028年(顺天十九年),李太祖“令子弟与女婿申承贵等,领众入本道,剽掠边民”,宋廷亦依旧命广南西路转运使向李朝追讨其后李朝对侵扰有增无减1036年(通瑞三年)农历十月,李太宗发兵侵宋朝思陵等州,并肆行掠夺破坏,“掠牛马、焚庐舍而还”1059年(彰圣嘉庆元年),李朝入寇宋朝钦州思禀管1060年(彰圣嘉庆二年),谅州牧申绍泰追捕逃亡兵士,追入宋境,掠夺宋方人员及牛马而回  宋朝在神宗熙宁年间(1068年-1077年),对越南李朝采强硬态度据宋人司马光记述在此期间,宋廷先后起用的桂州长官沈起、刘彝二人,制作战船,收编当地部落民众为兵,授以战争技巧,但这些举动已引起当地民众的不安岭南汉族商人徐百祥(又作徐伯祥)将消息泄露到越南,向李朝君臣提出,先法制人可控制敌方的心理,所以不如先出兵入侵宋朝于是,李朝便于1075年(太宁四年)发动侵宋战争,由大将李常杰领兵,攻破中国钦州、廉州、邕州等地在邕州一役中,知州苏缄奋力抵抗,城破后自焚而死而李军则大行杀戮,在钦、廉、邕三州屠杀数十万人,并俘掳民众而回宋方旋即作出反击1076年(太宁五年)三月,宋朝命郭逵、赵l等领兵,并与越南邻近的占城、真腊等国联合出击越将李常杰在如月江(在越南北宁省如月村,W江下段)击破宋军,郭逵撤走其后郭逵部队夺回广源州 ,又于富良江(一说为W江,一说为红河)大败越军,击杀越将洪真太子李仁宗对此深感不安,便向宋方要求停战,愿意归还所掳掠人众宋廷亦将广源州(宋改名为顺州)交还李朝,两国重归和好  李惠宗李C在海邑刘家村所娶的陈氏被立为元妃,其兄陈嗣庆获封为“彰诚侯”,日,陈嗣庆去世李惠宗病况并无好转,而陈氏同族兄弟陈守度便担任“领殿前诸军扈卫禁庭”,成为控制李氏朝廷的权臣1224年十月李惠宗退位,成为上皇,由年仅七岁的公主李佛金继位,是为李昭皇李昭皇继位后,1225年(天彰有道二年)农历十月,权臣陈守度安排了让其族兄弟陈承之子陈(年仅八岁),娶李昭皇为妻十二月,陈接受李昭皇禅位,建立陈朝,李朝灭亡  帝国(蒙元)于13世纪曾三度出兵攻越(分别为1257年至1258年;1284年至1285年;1287年至1288年),但在陈朝君主及名将陈兴道等人的奋力抵抗下,成功击退军  第一次出兵攻越南爆发于1257年(元丰七年),派使团到越,要求陈朝臣服,但被陈太宗所拒,还拘留来使该年十二月,元军将领兀良合台攻入越境,向国都升龙进发,陈太宗亲自率兵抵抗在双方初交锋时,军占较大优势,《安南志略》记载:“国主陈王(指陈太宗),遣士卒乘象迎敌时大师(即兀良合台)子阿术,年十八,率善射者射其象;象惊奔,反蹂,其众大溃”陈朝君臣退至天幕江(在今兴安省东岸县),而军攻入升龙后,找到之前派出的使团人员,其中一人死亡,军便悍然屠城但逗留九日后,军因不适应越南的“气候郁热”而北返陈太宗乘机在东步头击退军,军回程时又被归化寨人袭击1258年,(元丰八年)正月,陈朝遗使到,共定越南向三年一贡的规例,越南遂成为的朝贡国  1278年(宝符六年)陈圣宗传位给陈仁宗后,蒙元向陈朝施加压力,双方关系渐渐紧张元廷遣使到越南,要求陈仁宗亲自入朝,但仁宗自称“生长深宫,不谙风土”而婉拒忽必烈对此大怒,乃命皇子镇南王脱欢(又作脱欢、脱O)为统帅,与唆都、乌马儿等率军,向陈朝提出借道攻占城国,以入侵越南  1285年(绍宝七年,九月改元重兴)年中,越将陈日胨稳苏灾业牟慷樱谙套庸兀ㄔ谛税彩。┗靼茉舳迹角榭寄孀元军有感越军的顽强,加以自身实力日渐虚耗,死伤众多,骑兵又未能全面发挥战斗力,便弃守升龙(今河内)陈朝军队乘机收复升龙,并在各地进袭元军在西结之役,越军击毙元将唆都脱欢则在万劫之役中被陈国峻的军队打败最终,因时值炎热酷暑,元军难以适应,脱欢领兵撤出越南  蒙元于1287年(重兴三年)第三度攻越忽必烈册封降元的陈益稷为“安南国王”,于1287年发江淮、江西、湖广、云南等地的军、汉军、广西峒兵、海南黎兵,由镇南王脱欢统率南下在农历十二月的云屯之役(云屯位于在广宁省锦普),越方海军将领陈庆余击破元将张文虎的运粮船,使元军粮食补给困难脱欢看到“地热水湿,粮匮兵疲”,便决意撤退回国1288年(重兴四年)三月,脱欢命水军先回,但经过内傍关、白藤江等地时被越军击破,脱欢大军行至内傍关时又遭越军截击,双方激战,最后元军奋力撤出越南战后,陈朝遗使到元朝通好,要求按照前例朝贡,忽必烈亦允许和好  胡季用鸪隆⒚鞒淘萃持卧侥虾屠枥⒑罄璩  胡季邮且桓鼋器铮杏缕偷缘娜耍⒃诙哉计殴战争获胜后成为陈朝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胡季釉1400年废陈少帝自立为皇帝,建立胡朝  1404年农历八月乙亥(西历9月10日),陈朝遗臣裴伯耆到明朝首都南京,控诉胡季痈缸印斑敝鞔畚唬篮χ页肌保竺鞒霰扒苊鸫嗽簦闯樾祝戳⒊率献铀铩卑嗽露∮先眨ㄎ骼10月2日),有一位自称陈氏子孙,名叫陈天平的人,从老挝入明,亦向明帝诉说胡氏篡位的经过,要求恢复陈氏统治其后,明成祖当着胡朝的来使面前,安排陈天平与他们会见,使一众来使都错愕下拜,甚至涕泣,适值裴伯耆在场,向来使责以大义,场面紧张  1406年,明朝派镇守广西都督佥事黄中领五千士兵护送陈朝“前国王孙”陈天平回越南当进入越南境内的支棱隘时,遇上胡军截击,明军不敌,陈天平及部份士兵被俘陈天平经胡朝审讯后,被“处陵迟罪”明成祖得悉后大怒,便“决意兴师”  同年年中,明成祖朱棣派总兵官朱能,(并由他佩“征夷将军”印后来在行军时病卒,由副将张辅代替)、左副将军沐晟、右副将军张辅、左参将李彬、右参将陈旭等领兵,号称80万大军(有夸大)南下征讨越南胡朝  西历日,胡军的主力退守多邦城,明军亦看准该城位于河边,有较大面积的沙滩可供抢滩,于是分兵进攻,成功以火铳击退胡军象兵其后,明军攻入越南的重要城市东都升龙(今河内)  1407年年初,明军攻破升龙后,向胡朝的首都清化继续前进农历三月,胡军集合水步大军七万,号称二十一万,与明军爆发咸子关之战结果胡军溃败,胡氏父子被明军俘获,胡朝灭亡,领土被明朝占领明朝于是在越南设置交址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将之直接管辖  1407年,明军占据交址后,访求陈氏子孙,想加以册封高官但陈氏子孙仍然纷纷起义反抗,对抗明军陈肇基起兵,在V安、化州一带活动,建立后陈朝1413年农历四月,张辅军攻打V安,城内残存者仅十分之三四最终,张辅攻破化州,陈季扩潜逃不遂就擒,被押解燕京途中投海自尽后陈朝告终  1418年农历正月,清化梁江蓝山乡的豪族黎利发动起义,自称“平定王”  1424年,黎利听从少尉黎只的建议,制定了“先取茶隆(在今越南V安省),略定V安,以为立脚之地,资其财力,然后返涠肌钡姆铰裕谠街械厍战プ螅鞫迹妓郴⑿缕降鹊兀魍⒁膊坏貌欢嗯杀备霸皆鲈1426年,黎利军进迫河内,明征夷将军王通会合十万大军迎敌农历十月,在洞之役中,王通拟定设置伏兵,引诱黎利军队,但因军中的侦察人员被黎军所擒获,因而早有准备黎利军便故意引诱明军,时值大雨滂沱,道路难行,明军遭黎利军四面夹击而大败据《大越史记全书》所说,此役中明军阵亡者有五万余人,被俘者万余人  明朝征夷将军王通在洞之役大败后,便争取机会重整军力,又佯作与黎利议和黎利明白这一点,便继续进兵,攻取东都(河内)附近城池到1427年正月务求把一部份明军部队围困在内,使之孤立无援明廷派柳升再加兵十万前来增援黎利军则采取诱敌深入的方法,在支棱之役中击杀柳升,明军又遭黎利军从各路进攻,陷于总溃败的状态  明宣宗朱瞻基考虑到“数年以来,一方不靖,屡勤王师”, 便允许所有明朝军队从越南全部撤兵其后黎利建立后黎朝,1431年农历正月五日(西历2月12日),黎利接受明朝册封,两国停战言和  后黎朝后期的郑阮纷争 西山朝的崛起与乾隆与西山朝的战争  黎利使越南脱离中国统治,于1428年建立后黎朝()的主要首领然而到了1520年,一连串昏庸暴虐的王位继承者使得整个独立的新政权陷入了内战的状态在接下来的20年里,郑氏与阮氏携手同盟,对抗篡位者莫登庸(越南语:M?c ??ng Dung)在理论上,他们是代表后黎朝帝王黎庄宗(Lê Trang T?ng)而战;但实际上当他们击败了莫登庸,将莫朝逼迫到中越边境之后,后黎朝的皇帝们完全被他们所软禁,完全变成了没有实权的橡皮图章和傀儡工具郑家控制北方,控制南方  1672年,在的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调停下,郑家与阮家同意停战,并以灵江(越南语:Linh Giang/灵江?)为界(1673)虽然名义上阮氏奉黎王为越南国主,事实则是阮家统治著南方,而郑氏政权统治著北方  公元1771年出身西山地区的阮岳、阮侣及三兄弟率领农民起义,推翻了阮家的统治,之后一路扩张,先后歼灭了北方的郑氏政权以及后黎朝,结束了越南自莫登庸建立开始,达二百五十多年的混乱割据状态,建立西山政权  公元1769年,暹罗(泰国)吞武里王朝的统治者郑信(父系为中国汉人移民,母系为泰国人)出兵,企图恢复暹罗对柬埔寨的统治,但事实上是主要针对越南南部的阮家最后暹罗获胜阮家被迫放弃原来属于越南领土的柬埔寨  对外战事的失败,沉重的苛捐杂税,导致广南国境内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其中包括最著名的“西山起义”(阮文惠)当时只有19岁,但S健壮而有军事胆略,对军事领悟能力甚高,并且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因而在军中甚得众望他声称西山军的目的是停止广南国阮氏对百姓的压榨,重新统一越南及重新分配田地  西山军夺得南圻后,仍需海上战力以对付越南南部的阮氏家族以及北方的郑氏家族,以巩固刚建立的西山政府,同时亦急需物资以应付军事开支于是便以授与官军头衔为诱因,赋予海盗为西山军募集势力的权力,在各取所需的情况,华南海盗陈添保、莫官扶、郑七等人受聘与西山军建立伙佯关系在西山政府的认可下,海盗具有封官赠衔的能力,成了吸收兵员的重要手段,小股海盗势力亦因此日渐壮大  西山起义军击退了暹罗的援军,推翻了南方的阮家;并以扶黎灭郑为名义于1786年北伐,推翻了郑主,让后黎朝昭统帝亲政,统治北方  但北方后黎朝陷入内乱,郑家复辟夺权遣武文任再次北伐,攻占了升龙(今河内),另立宗室黎维(礻堇)监国一直作为郑家和阮家的傀儡工具的黎昭统帝,不愿意继续做西山朝阮家的傀儡工具,携家眷出奔高平皇太后阮氏等人在高平都统阮辉宿的保护下,经高平逃入广西太平府下属的龙州境内,后被安置在广西南宁  1788年,孙士毅奉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圣旨,调两广、云贵之兵出征安南孙士毅与提督许世亨率两广兵一万出镇南关(今中越边境友谊关),镇守谅山的西山将潘启德投降,阮文艳逃往京北(今北宁省)孙士毅遂以八千人直捣升龙,以二千人驻守谅山为声援田州知府岑宜栋率军进入高平云南提督乌大经率部八千人取道开化府的马白关,渡过赌咒河,进入宣化镇云贵总督富纲驻守都龙(在马白关之南),负责监督粮饷的运输10月,孙士毅、许世亨由谅山分路进军升龙,广西总兵尚维升、副将庆成率广西兵,广东总兵张朝龙、李化龙率广东兵进军后黎朝遗臣纷纷响应,宣称清军数十万来吓唬西山军沿途的西山军不知虚实,惊恐之下纷纷大败溃散唯独三江一带的西山军据险顽抗十一月十三日,尚维升率广西兵趁雾天大破西山军,渡过寿昌江;张朝龙也率广东兵破西山军于柱石  十九日,清军到达富良江(今红河),大破西山军而富良江乃是通往升龙的门户,消息传到升龙后,镇守升龙的西山朝大司马吴文楚非常惊恐,遣文官阮衙等人前往孙士毅营中求和,请求立黎维(礻堇)为监国,以为缓兵之计,等待富春的援军孙士毅拒绝了这个请求吴文楚召集众将商议,最终接受了吴时任的主张,决定保存西山军的实力,焚毁并抛弃了升龙城,退往三叠山(位于宁平省和清化省交界处)据守  孙士毅率清军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升龙,但升龙已经成为一片废墟黎昭统帝得知清军到来,前往升龙谒见孙士毅孙士毅奉乾隆帝的旨意,册封昭统帝为安南国王但孙士毅自恃有恩于昭统帝,十分轻视他乾隆(爱新觉罗·弘历)十分高兴,封孙士毅为一等谋勇公、许世亨为一等子,各将士也都有赏  由于是以扶持黎昭统帝归国当皇帝为名义的,西山朝诸将纷纷请求当皇帝以正出师之名,于是于十一月十五日登基即位,改年号为光中,率水陆之军齐进二十九日,的军队驻扎于V安一带,研究了清军的作战计划  西山军士气高昂,趁清军准备欢度春节之机,在除夕夜(即西历日夜)越过涧水(今宁平省与河南省交界的涧渡口)后黎朝的山南镇守黄冯义毫无防备,大溃西山军逮捕并杀害了所有清军的斥侯,因此清军无人知晓  清军从升龙城外至上福河洄一带设置了不少屯堡,堡外埋下震地雷,防卫工事坚固在正月初三夜(西历1月28日夜)突然将清军的河洄营(位于今河西省常信县)围得水泄不通,以军用喇叭大声劝降清军大骇,全部投降,军资器械尽数被西山军缴获又于初五日的黎明包围了玉洄垒(位于今河内市清池县)垒上的清军向下不断开炮,下令西山军用湿稻草包扎的大木板抵挡清军的枪炮,自己身先士卒,驱象兵攻破了堡垒攻入玉洄垒后,命西山军将木板放在地上,用短刀向清军乱砍清军大溃,提督许世亨、总兵张朝龙、尚维升阵亡于南同屯(今河内市永顺县)黎昭统帝得知清军兵败后,带领家小先自逃入镇南关孙士毅惊慌失措,仅仅率领少数的骑兵仓惶向北逃跑为了防止西山军的追击,孙士毅下令切断了浮桥,清军兵夫万余人溺死于河中,富良江之水为之不流  西山朝在法国、暹罗(泰国)和的合作下被阮朝取代 阮朝感谢开始允许百姓穿着服装  乾隆帝命令福康安代替其职准备继续讨伐安南福康安得知西山朝强大,欲停止干戈而虽然在这场战争中大胜,但他畏惧清朝起倾国之兵前来征讨,于是贿赂福康安,请求其上表建议停止出征另一方面则以阮光平的名字向清朝请求册封不久派遣部将范公治假冒自己前往京师谒见乾隆帝乾隆帝大喜,当即封为安南国王而后黎朝的君主黎昭统帝,乾隆帝称他先后两次失去了皇位,说明后黎朝已经被上天唾弃,因此拒绝再支持黎昭统帝  在议和后试图入侵并占领广东、广西两省,以报复发动这次战争,试图拉拢中国沿海一带的华南海盗势力,例如郑一、张保仔等著名海盗不少曾被西山朝授予官职与此同时,还拉拢反清复明的势力为己所用,例如四川的天地会(洪门、哥老会、袍哥会等)成员在起义失败之后逃到安南(越南),任命这些人为将领但不久后的1792年得病将死,这些计划才被取消  从周朝开始,历经秦、汉、隋、唐(现在所说的对襟蜈蚣扣的“唐装”其实是的马褂,跟唐朝没有任何关系)、宋、明,汉族(华夏族)一直身穿宽袍、大袖、右衽、Y字领、有带无纽扣为典型标志的名为“汉服”的民族服装,这种服装不仅在中国大地上存在了数千年,同时还影响了中国的近邻日本、朝鲜和越南现在在日本和朝鲜的民族服装身上,我们依然还能看到汉服带给他们的深深影响可惜,到了1644年,随着入关和明朝灭亡,汉服这一汉民族维持了数千年的民族服装,就这样在政权血腥的暴力手段下彻底消失,被现在被冒称为“唐装”的对襟、盘扣(蜈蚣扣)、窄袖、无衽、无带的马褂所取代汉族人民的发型在政权的血腥屠刀下,也由从西周后一直延续数千年的蓄长发而竖起发髻,变成了前额剃光、脑后留起猪尾长辫  越南一开始也和日本、朝鲜一样,继续穿着宽袍、大袖、右衽、Y字领、有带无纽扣的仿照汉服的“四身袄”,坚决拒绝穿着服装――马褂和长袍阮朝世祖阮福映登基后,情况有了变化由于阮朝曾经被原属臣下的推翻,并且被西山朝取代而的西山朝又不愿向称臣,接着又与乾隆政权爆发了战争之后在和法国、暹罗(泰国)的联合支持下,西山朝终于被一度流亡暹罗的阮福映击败,阮朝重新建立阮朝重建(1802年)以后,为了感谢的帮助和支援,废除不准越南百姓穿着服装(只准穿明朝服装)的禁令,开始允许越南百姓穿着服装,以表谢恩之意越南人的日常服饰产生了一些变化,其中一开始主要是来自中国服饰的深远影响(一些越南读书人开始穿着类似读书人穿着的长袍,一些越南商人开始穿着的对襟盘扣的马褂但是仍然有很多越南人继续穿着完全模仿照搬于中国汉服的“四身袄”“五身袄”),类似于女子的旗袍那样服饰的“奥黛”也在这一时期开始成型;虽然在民间出现了明清混穿的现象,但在阮朝朝廷上,无论是朝会、祭天、祭孔子、接见使者、祭拜祖先等等重大的仪式,还是平时的上朝议政中,皇帝、皇族和官员们的朝服、礼服和官服,仍然完完全全的是中国明朝的汉式朝服、礼服和官服的照搬重演,没有任何化的痕迹!!向好友推荐本贴:&&&& 标题:《历史上中国与越南持续2000年的战争与和平》&&&& 地址: .cn/Article/201212/showp1.html
& Re: 历史上中国与越南持续2000年的战争与和平
大幅的说法
作者:6 7i&&&
发表您的评论
点评字数 0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间接导致的民事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共同建立健康的网络社区,请向管理员举报不良帖子
?举报邮箱:为什么蒙古、韩国、越南的历史教育都强调与中国的历史仇恨?
按投票排序
我想到了一个大学期间认识的,关系很好的越南同学。他说越南人假如恨中国的话,就会去烧中国国旗。但现在没人烧中国国旗。相反,越北大户人家中必备中国国旗,以保障他们被解放时能保留财产。————————————————————————————————蒙古和韩国为什么宣传仇恨中国的教育我不了解,但我知道越南爱国教育中和中国有关的部分和近几十年的冲突没什么关系。越南人现在没有,也从来没有过”幻想着自己出能敌国外患“,也没有”天下大同之心“。越南历史上只有三件大事:从中国独立从中国独立还是从中国独立越南的原住民”百越族“在被中国人”开化“以前没有历史。中国人赵佗带领移民殖民建立了南越国,但百年以后就被汉灭国。在此之后,越南历史上大多数时间是中原政权领土的一部分或者是附属国。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伟大的帝国就像蛋糕一样,最容易消失的是它的边缘。每当中原政权不稳定时,越南就能摆脱中国控制。(这段错误太多被知友指出,可以跳过)五胡乱华期间,越南人李贲建立了第一个越南人的封建王国。安史之乱时,越南人吴权建立了越南历史上第一个纯正“越南正统”的王国,在这以后中原政权就再也没有长期掌控越南。后来明朝曾经占领过越南几十年,但最终向越南频繁的民族起义认输。在越南史里,这三次独立是越南人自治的权威来源。越南人为他们驱逐北方占领者引以为豪,认为这些前辈的鲜血换来了越南自治。我那个越南朋友曾经好奇问过我苗族在中国有没有像西北角的少数民族一样的独立运动。我回答没有,他想了几秒钟后说,越南大城市的大街都是以杀过无数中国人的“民族英雄”命名的,假如没有他们,越南人也许和苗族下场一样。他还认为,世界史上最大的不幸是安史之乱。这场内战消耗了三千万人口,相当于世界人口的八分之一。但他说这是越南人最幸运的一次机会,让越南有机会在没被完全汉化前建立有信誉的独立王朝。但他认为越南人不是憎恨中国人。越南对中国的敌视完全来自恐惧。他们看到了他们民族的命运和中国的命运息息相关 —— 每当中国出现帝国的曙光时,他们就该准备俯首称臣。他们19,20世纪受了太多苦难,就是为了民族自治。现在的很多迹象表明他们的努力将在中国崛起后付之东流。就像胡志明说的一样,越南人吃了一百年的法国屎,但那总比吃两千年中国屎舒服。所以中国完全没有必要害怕越南“不自量力”和中国反抗。他们在外交上的强硬只是提醒中国不要把他当软柿子,延缓第五次“北属”。
奥威尔有句名言:历史决定未来,现在决定历史。对于此事,你可以类比本国,你看看何伟的《江城》,里面提到他几次问中国人最恨哪个国家,都说是英国,其次是日本。那本书的背景是九十年代初,香港回归一事正闹得沸沸扬扬,于是历史教育让我们把对英国的仇恨无限拉高,与时下一比较,你便明白那种仇恨简直说的上是达到了匪夷所思的高度——这年头还有几个人会仇视英国?你现在结合他们的历史背景便可以清楚明白为什么这三个国家会这样强调仇恨,一个是趁乱从本国脱离出去的信奉nationalism的少数民族国家,一个是信奉patriotism的稳步崛起且与中国有不少利益争端的民主国家,一个是国家历史几乎就是从中国独立的历史的社会主义穷国,他们身边都有着历史上一直威胁着他们的存在,他们必须与我们竞争,那么,他们的历史教育可能会忽视这种重要的刺激要素吗?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最高票答案关于蒙古的回答有一些问题,我就我所知进行补充。并不是源于恐惧,根据我对蒙古学生的接触了解,这种反中情绪来自于以下方面:首先是中国人对蒙古国的看轻。流传的「蒙古国希望回归被拒绝」的段子就可以折射出中国对这个邻居在很长时间里面并没有重视。不论对其人文还是经济,都缺乏了解(没兴趣)。而蒙古是个心高气傲的民族,必然在这种误会曲解漠然的环境下对中国有所排斥。其二是贸易中中国有着优势。早期贸易中国的假货泛滥,没有贸易素质,一锤子买卖诈骗其财富。后期又总是以原料为主要购买对象。没有国家希望总是出口原材料的。在商业上的不良口碑也导致了华人在蒙的口碑不好。其三是反华势力。据我所知,但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反华势力的聚集。他们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对大陆进行抨击辱骂,用夸张的图片语言进行洗脑式的攻击,以此宣扬自己的政治立场。加上近年来中国发展较快,这种声音势必越来越大。其四是蒙古人的心态已经变化。其以200万人人口占据大片土地,自诩会成为亚洲最富裕的国家,并且以世界第一的GDP增长率快速发展,目标直指发展成阿联酋建设东亚迪拜。他是没有长大的新贵富豪,中国是个老派土财主,他觉得你中国不就是现在富点资历厚点,中国觉得蒙古才小学毕业,酱紫就彼此看不顺眼,也是情有可原。再者。蒙古目前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尴尬的,人口有限,四面包围,没有港口。所以可能会有一些消极情绪吧。
越南,蒙古,韩国这三个国家对于中国的,以及中国对日本的,基本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这里不说统治者对民间舆论的需求,这些是肉食者谋之的。怨仇(尤其是战争,更尤其是入侵战争)是仇恨的起源,但是,仇恨的根却扎在现时环境的土壤里。只看两国的历史,只能知道双方在道德,恩怨,历史上的孰胜孰劣,但是,只有结合双方现下的环境,才知道为什么一方会对一方有着深入骨髓的仇恨。越南:说实话,越南是中国的好学生,甚至学得比日本还要好。毕竟和中国有陆地接壤,而且曾经是中国的领土(叫做),中国的文化对越南影响很深,越南对中国的文化学习得也很好。但是恰恰就是因为这个,让越南走上了错路。简单的讲,就是没有大国的命,却得了大国的病。中国古代的思想对中国周围的国家都有影响,所以许多国家都或多或少得推崇中国思想。越南尤为突出。可是问题在于,越南就这么大点地方,但是总是幻想着自己出能敌国外患,入能法家拂士,想拥有中国引以为傲的天下大同之心,这只能是心有不逮。看越南史,简直就是和韩国史一样玄幻,简单地讲就是心怀天下,身居敝室,胸怀太大而能力太小。所以越南本身就是有野心的国家,在战胜法国和美国以后,觉得好像自己无所不能了,然后野心就变成了狼子野心。自己号称世界第三,觉得自己原来的宗主国就是个软蛋,吱吱哇哇得就想着席卷东亚了。结果从79年反击战打到88年海战,中国把越南北部城市弄成了断壁残垣,曾经的世界第三现在需要卖新娘。这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现在的越南还是个心气很高的国家,结果恰恰又碰上了现在它的环境却又如此的差,对越南来讲翻身很难,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我不认为曾经的兵戈会造成永久的仇恨,仇恨的持续性是因为被欺负国家却一直看不到希望。所以越南对于中国的仇恨,直接原因是79年和88年的战争,深层原因是对国力翻盘的无望,根本原因是他千百年来因为中国文化所渲染上的傲气。蒙古:蒙古国对中国的敌视超出了一般人想象。蒙古国是个很悲剧的存在,不但没有出海口,而且完全被夹在世界第一领土大国和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中间,关键是这两个国家有着世界前三的陆军。并且蒙古国的成立也是苏联对中国分解的产物。并且蒙古从成立开始,工业一直没有发展,他的主业还是畜牧业(农耕也发展不起来),虽然有些许矿产,但是也受迫于糟糕的交通,只能出售给中国。蒙古从中华民国分裂出去以后,基本在国际交往上总是会被中国这多阴云笼罩,因为他的地缘实在是太奇葩了。作为分裂出来的国家,它本身就会对自己的旧国有一种敌对态度,不管是为了维护自由还是出于被抛弃的痛苦。然后很快成为了中国和苏联的战略缓冲地,战争阴云久久笼罩。再到后来,鄂尔多斯的财富神话,难道不也是对蒙古的一次刀割么?蒙古国的人均GDP能有多少,碰到鄂尔多斯他怎么想?另外,内蒙一些富裕的人也经常去外蒙花天酒地,然后难免胡作非为,在民间也助长了仇恨。蒙古和越南也有一点不一样,就是他知道自己的国家有振兴的希望,可是悲剧的是,这个希望绑在中国身上(和中国相互贸易),这就好比为了赚钱又强颜欢笑,也许他们可能觉得自己这样很像小姐…所以蒙古对中国的仇恨,起始于古代的相互征伐,发展于被割掉后又成为战争缓冲的恐惧,现在又被中国综合国力越来越强所辐射。这种仇恨,有点像兄弟相争,其中一人被逐出家门,吃着残羹冷炙又害怕被胜利者打击的恐惧。他的主要来源是恐惧。韩国:我不觉得韩国对中国有啥仇恨……我觉得应该觉得恨的是咱们吧(不是一个恨)……韩国这个国家,因为是半岛国家,而且还是远陆端的。所以难免有点……夜郎自大……而且很容易能力低下,这个从它的历史上总是被日本跳过来打,但是每次中国去救援总是被高丽队友挖坑埋就能看出来……到后来,北朝发难,把南韩推倒,然后还是靠美国在仁川登陆才把北朝逆推到要灭国……不过半岛国家的地缘也决定了他们民族性格里有自大和偏执吧。韩国七十年代起步的时候,简直连军政府形态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没收民间金银,宵禁等等……一方面是政府的强力,体现了偏执的性格,另一方面,韩国居民对这件事的民意情绪却表现得应该是世界范围内最好的,这就说明他们有抱团行为,而抱团,就是基于他们对自己民族的无限推崇。用我们那里的话,韩国人是比较梗,也比较拧的。到后来韩国经济起飞,那这些人就不可一世了呗,觉得自己的国家人均这么高,所以世界都是韩国的思密达。题主说的韩国人仇恨中国,指的应该是韩国在国际上,尤其是在文化申遗上,处处责骂中国的行为吧。这个也简单,土财主家有点钱儿了,就想着扒拉点旁边穷秀才家一点风雅来,穷秀才要是不给,土财主才不会和颜悦色的谈判,总是仗着财大气粗,动手动脚的。你看,这不中国国家实力上来了,韩国人相应的动作小了很多吗?韩国人的纠结就是,自己没有多少历史,但是有着比较好看的现在,他总想附庸风雅,谁说他焚琴煮鹤,他就对谁又哭又闹。…………………………………………………………………………………………………………我总结下我的观点。国与国的仇恨,的确有一部分是执政者用来引导民意,以此来巩固统治的。但是另外一方面,仇恨的起源和持续,却是基于两国的历史和现状所开始和继续的。当一方强大以后(尤其是原来受欺负的国家),这种仇恨会小很多。想当年,美国轰炸中国南斯拉夫大使馆,中国人民全体上街游行,但是如果是现在发生一些美国敌对中国的行为,比如说美国说要贯彻美日安保条约,帮助日本抵抗中国,及时这样,中国人民也不会再群情激奋到当时的地步。为什么?因为当时中国在美国面前不堪一击,人们心虚啊,所以受了点委屈就又哭又闹,现在呢,即使仍然赶不上美国,但是,总是家里有粮,心里不慌了。再次申明,其他答案说的维持统治,有旧仇,给政府立威,宣泄民间情绪,这些都对,我也赞成。但是我觉得仇恨能一直高涨且持续的原因,还是在于有仇国的自身能力不足。王小波说过,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林肯也说过,一个国家如果对另一个国家长期怀着仇视或崇拜的态度,这就是弱国心态。
“历史仇恨”只是前半句,后半句“在伟大xx领导之下,我们打跑了汉人鬼子”或者“在伟大的xx领导下,汉族鬼子再也不敢来了”才是重点。”法统“这种东西,无非就是在家门口摆一个大怪兽,然后告诉民众必须团结在伟大的XX身边,才能吓跑怪兽。
主要两个原因:突出历史纠葛,是常见的团结民心、树立政府权威的宣传手段,一般越是落后没自信的国家,其政府越喜欢搞这种历史教育。本朝政府,也不可避免落入这个俗套,所以我们对天朝历史上扬威四方的年代,对周边国家做的烂事一概不提。因为不知道不了解,我们才会觉得这些国家怎么这么针对我们。其实像中国这么个庞然大物,在历史长河里,就算是无心,整天扮熊猫,也难免踩死些花花草草;更何况有些年代其实是头喷火龙。远的不提,就举两个近代的例子。有没有人觉得19世纪后期,朝鲜国内的亲日派很奇怪?按理说,中国历史上从丰成秀吉手里把李家王朝给捞出来了,他们怎么还这么没心没肺?其实,除了权力斗争和对国家发展路线的争执外,亲日派出现,和中国当时的举动也有很大关系。自鸦片战争被打开国门后,中国被迫签订了一堆不平等条约。然后呢,我们也仿照西方国家,强迫朝鲜签了一些不平等条约……比如,外兴安岭被老毛子割走后,黑龙江出海口成了问题,我们就强迫朝鲜割一块地出来。还有,就是越南和中国的反目。除了苏联大腿更粗,以及历史上对中国的戒心外,我们其实是拿越南的利益做了点交易的。1954年日内瓦和会,其实本来北越是不同意17度线的,在中国“力劝”之后才勉强同意的。后来为了这点,越南觉得他们多死了超过百万人。尼克松上台后,访华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兑现竞选承诺——结束越南战争。怎么结束呢?大家坐下来谈停火,让美国人有台阶下。越南当然不肯,它知道美国人已经火烧眉毛,坚持不下去了,胜利就在眼前。然后,中国又“力劝”了一把,加上尼克松恢复对北越大规模轰炸,越南人吃不消,就只好答应了。当然,最后还是统一了,但是越南人觉得中国背地里和美国做了交易,很不爽。在我们看来,没我们大规模援助,你和美国打个毛啊。但从越南人角度看,本来就是你欠我的,而且没有我流血流汗,美国佬根本不会去北京。另外说一点,当年中国一度被认为是最革命的国家,全世界有一大票左派拥护。然后,突然我们和美国人打起交道来,是很让一些人受伤的……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即使如果没有,他们也需要设定一个(吓唬吓唬老百姓)。而中国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又与他们毗邻,自然而然是“首选”。当然,历史上,他们和中国都有不断的摩擦、冲突,分合,其他答主已经讲得很详细。
大国边缘的 弱势心理 .几个国家都有被我国庇佑的日子,更有因为不听话而被打压的时候....人在韩国,以此为例...感觉他们对我天朝 的态度 可谓 讳莫如深....一方面他们离不开中国...君不见 明洞的化妆品店里中国人一箱一箱地购买货物...君不见韩国土地物产之缺乏,物价高原因在此,如果没有庞大的天朝运进来萝卜白菜,思密达泡菜都吃不起了呜呜呜(夸张一下,严肃来讲是会更贵)!所以,他们很清楚,自己需要中国....另一方面,自古以来 他们就是天朝坚定的小弟...他们“事大”,以求中国“字小”,但这种保护让他们战战兢兢...特别是面对日本的侵犯,他们自我感觉如此无力....俗话说不想当大佬的小弟不是好小弟...所以他们越是忌惮中国,心底就越恨....你知道 甄嬛传 里面 安陵容 对比她出身高贵的嬛娘娘 那种既想抱大腿 又 充满怨念 的心情嘛?其实我还是恶毒地想再说一句,你永远不可能让心怀异心的人死心塌地,所以,平时就得 踩!结!实!了!
赞成第一个回答,没有树立一个大敌人。怎么合法统治,怎么收税… …看看咱们的历史教科书就明白了
我要去打谁,我就告诉我家的一群没读过书的奴才们,他们不好…它们恨我们…我们恨他们…奴才你去!上网敲键盘骂去!要不然奴才们就要想一些有意义的事了
对内是团结广大群众,加强民族认同,消解社会矛盾的工具。对外是讨价还价,互有所图的国际政治。我们自己也一样,历史不是虚无的。补充下,人类有异性相吸,同类相斥的操性。同质化的产品竞争更激烈吗?东亚文化都一个内核,本质上差不多,更了解就更麻烦,互相能为个正统打起来打很久。看东亚国家对美国,欧洲……是不是也一个操性。
坐等朝鲜“篮球外交”震撼世界,投身美日怀抱共同围剿“老大哥”的那一天……
蠢尔蛮荆,大邦为仇—《诗经.小雅.采芑》
再不宣传一下仇恨,就被温水煮青蛙般的同化了。
《1984》里面为什么互相都掐不死对方的两个大国要一直维持战争状态呢?因为需要一个能把人变成群众的东西对某个虚无缥缈的外敌的憎恨是相当不错的选择而人一旦变成群众,就容易控制得多具体请参考《乌合之众》
仇恨来源于恐惧。
韩国不用说了,要不是当年中国的介入韩国早就统一朝鲜半岛了(联合国军帮忙下),也不至于像现在天天担心朝鲜一炮打到首尔了(更不用提早些年的暗杀朴正熙、全斗焕以及差点成功的青瓦台事件)至于越南,则是早些年南海的那几仗还没有彻底解决问题(顺带灭了从越战以来的“世界第四军事强国”的威风),领海问题一直拖到了现在重点要说蒙古资料来自这里2006年,是对中蒙关系颇具考验的一年。只因这一年是大蒙古国建立800周年。前中国驻蒙大使高树茂出于淡化历史、搁置争议、共同发展的考虑,说出了 “成吉思汗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既然我们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就要共同发展”的话,结果被蒙古媒体列为最不受欢迎的外国人之一,说这是大国沙文主义的表现。从这里可以看出,蒙古对于夹在中俄两个大国的中间是比较无奈的,先说苏联,在幕后推动蒙古独立就有它一份,不过从资料上看,在20世纪20年代,苏联的黑手就已经伸向了蒙古:1921年苏联控制蒙古以后,没收佛教寺院的财产,摧毁庙宇,逮捕喇嘛,基本上毁灭了藏传佛教。在1932年蒙古出现反抗苏联的行为后,苏联当局开始在 蒙古进行清洗迫害。从1933——1953年,有36000人死亡或失踪,而当时的蒙古只有73万人。短短20年间,这个国家将近5%的人非正常死亡。在 文化上,蒙古遭受了与越南同样的命运,老蒙文被改为俄罗斯式的斯拉夫文字,隔断了他们自身文化的传承。 1919年,西边边防军司令徐树铮仅仅用了两旅一团的兵力,就撤销了蒙古的自治。蒙古国家博物馆是这样回忆此事的:“蒙古如此之少的人无法与中国人抗衡。”可见蒙古对这段历史的耿耿于怀,对与中国人口的巨大差距忐忑不安。以上数据,都来自蒙古国家博物馆。而现在 蒙古人口294万,中国13亿这也许是为什么它那么恐惧大国沙文主义的原因回到中国蒙古用的是“满族统治”而不是“中国统治”,似乎对两者的概念还有所区别。但在普通蒙古人眼里,这种区别是微乎其微的。他们认为,清代是中国人殖民了蒙古将近300年,并不会理会是满族还是汉族。不仅如此,随之拥来的中国商人用尽了各种手段抬高物价,骗取金钱(今天这是用大批廉价劳动力抢蒙古人的饭碗)1911年辛亥革命后,外蒙古宣布自治,八世呼图克图出任皇帝。1919年北洋政府派徐树铮将军入蒙,解散自治政府,外蒙古重归中国。“蒙古如此之少的人无法与中国人抗衡,先后向俄、日、英、法、美求救,但均遭拒绝。”蒙古国家博物馆回忆这段历史时这样说到。 在蒙古国家博物馆的描述里,从没有“分裂”这样的词汇,他们形容徐的军队时用到的词汇是“入侵。”其中一幅北洋军在广场阅兵的照片令人印象深刻,兵士们看上去趾高气昂,旁边的英文图说是:中国政府撤销蒙古自治的一个庆典。如今在蒙古国,中国人几乎涉足到了所有的商业领域。其中最主要的集中在矿产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以至于很多蒙古人会抱怨说,中国人正在掠夺他们的资源,抢夺他们的饭碗。
高仓健去世的时候有个微博这么写的:“高仓健火的时候,中日正在蜜月期,那时日本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各种古怪新奇的东西,从尿素到电器,从松下广告到连续剧动画。黑白电视机与《聪明的一休哥》给了我无比快乐的童年。几十年过去,如今只剩下横店与环球中的日本,野蛮丑陋。”叹口气吧,太阳底下本无新鲜事。
救亡图存喊了百多年,终于把别人逼到了救亡图存的境地;在虎狼环伺中活了一辈子,现在发现自己才是虎狼;什么叫自我实现,这就是。
以上转自北朝,虽有感性夸大,但也差不多。就像现在中国,反日的很多,仇日的却少,因为我们已经有了打败对方保护自己的力量。就像香港,大陆穷的时候关系不错,大陆富了自己发展机会越来越小,就越发作死了。
为什么中国的历史教育强调与日本的历史仇恨?一个道理。+++++++++++++++++++++++++++++++额,点反对的人不少啊。蒙古比较特殊,就不说了。站在越南的角度,宣扬与中国的仇恨太正常了吧。从前常年给中国进贡啥的。不久前又被冲进家里打一架。更重要的是,现在又有利益冲突。“英勇的越南人民,沉重的打击了美国入侵者...”“英勇的越南人民,沉重的打击了*国入侵者...”“越南人民爱好和平,但在领土问题上决不让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帝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