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怎么死的的功绩彪炳史册

东方敦刻尔克&&功绩彪炳史册
法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纪念碑
敦刻尔克(DUNKIRK)是法国北部第三大港口城市,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而闻名于世。1940年5月,盟军被德军包围在敦刻尔克至比利时边境的海边。5月24日至6月4日,经过十天奋战,30余万英法士兵成功地撤到英国,为此后彻底战胜德国法西斯保存了实力。
中国的宜昌大撤退纪念雕塑
而在七十五年前的中国,也发生过一次堪比“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壮举,那就是1938年10月到11月的“宜昌大撤退”。湖北省的宜昌,素有“川鄂咽喉”之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自1876年,中英签署《烟台条约》后,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它便成了长江航线上的一个重要转运港。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京沦陷,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并确定四川为战时大后方。随着国民政府的西撤,大批人流、物流,从华东、华中、华北地区涌向四川。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这股撤退潮更是达到顶峰。最为严峻的是,这年10月中旬以后,长江上游还剩有40天左右的中水位,较大轮船尚能航行,过后便是漫长的枯水期,大型设备根本无法入川。也就是说,滞留在宜昌的所有的人和货都必须在40天内运走。
当年的民生公司大楼和轮船
但是当时能走峡江的只有中国当时的一家民营“民生轮船公司”的22艘轮船和2艘外轮。而民生公司单船运载能力只有200吨至600吨。按照通常的运力计算,全部物资和人运至重庆需要整整一年时间!为了保护中国民族工业的精华,将战时物资抢运进川,保存好能长期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实力,民生轮船公司总经理、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过人的胆识,倾力组织民生轮船公司的职工和船只以及另外租用的850条木船,冒着日寇飞机的狂轰滥炸,在40天的时间里,成功完成了这一非常壮举,这一次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历史事件,被称为中国抗战史上的“东方敦刻尔克大撤退”。
宜昌大撤退纪念雕塑的两个方案
随着岁月的远去,当年组织、实施、参与“宜昌大撤退”的亲历者所剩无几,但这段可歌可泣的史实却应该永远被铭记!于是,在宜昌一批有识之士的积极倡导下,经过宜昌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几年的努力,最终于2008年10月,也就是“宜昌大撤退”七十周年的时候,将一座“宜昌大撤退纪念雕塑”在长江边矗立起来!
雕塑上面的浮雕细节
如今,人们来到宜昌秭陵长江大桥北岸的西侧,就会被一座长15米、高9米、厚3米的巨型雕塑所吸引!这座雕塑是由红色花岗岩构成的一组巨大数字“”和一个大铁锚组成,厚重、沉稳,十分震撼。那组数字不是按整齐排列的,而是呈不规则的形态咬合、堆砌而成。同时在数字的表面用浅浮雕再现当年“宜昌大撤退”的历史场面:卢作孚缜密组织,现场指挥,装卸工日夜搬运货物上船,纤夫拉船抢过险滩……雕塑的东侧镌刻着为宜昌大撤退而牺牲的民生公司的职员姓名,以及被日军飞机轰炸沉没的船只名称。
宜昌大撤退铭文
&&&&而在雕塑的西侧,则用中英文镌刻着一段“宜昌大撤退铭文”,全文如下:
发生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宜昌大撤退,是一部民族救亡的悲壮史诗和英雄乐章。浩然正气,低徊大江流日夜,高悬星汉壮春秋。
1938年秋,继侵华日军屠戮沪宁后,武汉分战攘敌维艰,宜昌告急。华北华东和华中许多工矿、院校、军机要部之物资设备、兵工航空器材及大量负伤将士、难民孤童、军政工商人士和社会贤达名流,经水道陆路,涌堵蕞尔宜昌,俟迁蜀渝。挟地壤荆门雄关,扼天下西江襟喉的古城,去谲波诡。惟长江枯水季节前10月至11月约剩40天的中水位期完成超年运总量之疏运,救亡图存,垂成攸关。民族实业家、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临危受命交通部次长兼疏运总指挥,以超凡勇智,赴宜督导。民生公司为主力,联合招商、三北等轮船公司并租用盟国外轮,集24艘轮船和850余只木船于宜渝之间分段转运。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通过中共海委水陆各基层支部广泛动员,鼎力相助。滞宜爱国民主人士和抗敌演剧队也热忱响应,奔走呼吁。铮铮宜昌,倾全城之众,数万码头工人、海员、船工和纤夫,在敌机狂轰频仍、硝烟弥漫的宜昌码头和岭寒涧肃、滩湍水阻的峡江航道,鏖战于惊涛,劈波于漩流,万民挽臂,百姓伏脊,搬运号子和拉纤绞滩之呐喊怒啸苍穹。英雄城市,展开波澜壮阔之恢弘画卷,竭尽砥柱挽澜于磅礴力量,将民族工业精华近10万吨物资设备、3万人员如期成功转移,演绎了中国大内迁最壮观一幕。
宜昌大撤退历公元年三载,轮帆二千余,疏运百万吨,迁民于后方运兵于前线数百万,世界军事史称“中国伟大的内迁”。此三年中,日寇疯狂阻截,轰炸码头货栈,空袭船舶民众,致我伤亡惨烈。仅民生公司计员工116名捐躯、61名伤残,更佚名英魂无数。宜昌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惊天地,泣鬼神,以热血写就中华民族历史一页。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宜昌大撤退与法国敦刻尔克大撤退齐名,气壮山河,彪炳史册。宜昌撤退体现了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之际,万众一心、勇于牺牲和包容团结之精神,谱写了民族统一战线新篇章,奠定了抗战胜利基础,勋业照人,万古流芳。
行看云雨过去,五陇烟收,西陵形胜,三峡浪开东海日。七十寒暑,山川不泯英雄气,征途依然当年月。借先辈慷慨,添今人豪情,逞长江之志,铭耿耿肝胆。辟园塑景勒石镌珍岁在丁亥。祈黎民安,社稷足,世界和谐,彝陵丰华千秋,华夏玉帛万代。
卢作孚先生
这篇铭文共约800字,将宜昌大撤退的前因后果阐述得十分清楚,将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作用定义得十分准确!特别是对组织、指挥此次行动的灵魂人物卢作孚先生的功绩给与高度肯定,还了历史一个清白!
卢作孚(日-日),原名魁先,别名卢思,重庆市合川人。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民生轮船公司(现民生集团的前身)的创办者,民生公司到1949年,拥有148艘江海轮船,投资有60多个企事业单位,成为中国最大和最有影响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卢作孚先生于1938年临危受命,担任了中华民国交通部次长兼疏运总指挥,并于1940年就任中华民国全国粮食局局长。1950年以后,卢作孚先生担任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并继任民生公司总经理。在“公私合营”和“三反五反”等政治运动中,卢作孚先生因为上述政治背景受到不断的冲击,终在日服毒自杀于重庆市民国路20号的家中。
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不能绕过去的重要人物,最终以悲剧的形式结束了一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历史遗憾!然而历史是公正的,宜昌人民没有忘记卢作孚先生在宜昌大撤退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在巨型雕塑的显著位置镌刻除了他的形象。卢作孚先生在天之灵有知,一定会对他与无数勇士创造历史奇迹的地方——宜昌回眸一笑!这正是:
&&&&&&&&&&&&&&&&&&宜昌撤退多险境,不畏牺牲逆江行;
&&&&&&&&&&&&&&&
齐心协力创奇迹,铭记历史祭英灵!
&&&&&&&&&&&&&&&&&&&&&&&&&&&&&&&&&&&&&&&&&&&&&&&&&&&&&&&&&&&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抗战:不朽功绩 彪炳史册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大解放。说它是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主要是指&&&&&&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使反动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这主要指它A.沉重打击了反动统治的力量B.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C.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共和”、“民主”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根据对这两个关键词在中国部分著作和报 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年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①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②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②④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二以上者为当选。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三十一条 临时大总统为执行法律,或基于法律之委任,得发布命令,并得使发布之。……第四十一条 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反映出中华民国采用什么政治体制(&)A.总统共和制B.总统专制C.君主立宪制D.君主专制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毛泽东说:1911年,我在文章里提出,把孙中山从日本请回来当新政府的总统,康有为当总理,梁启超当外交部长!现在来看,当时思想还有些糊涂。文中“思想还有些糊涂”是指混淆了(  )A.立宪派和革命派的主张B.旧官僚和立宪派的主张C.旧官僚和革命派的主张D.维新派和洋务派的主张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中国同盟会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每逢“五一”和“十一”这样的重大节日,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总会摆在天安门广场,与天安门城楼正中的毛泽东主席巨幅画像遥相面对。孙先生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关键是&&&&&&&&&&&&&&&&&&&&&&&&&&&&&&&&&&&&&&&&&&&&&&&&&&&&&&&&&&&&&&&A.组建同盟会B.领导黄花岗起义C.领导武昌起义取得成功D.创建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从清末立宪到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中国的宪政建设经历了近半个世纪。下列关于中国宪政建设的表述,准确的一组是①《钦定宪法大纲》仿效日本近代宪法&&②《临时约法》体现了启蒙运动的精神③《共同纲领》具备国家根本大法性质④1954年宪法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兴怎么死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