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描绘流水声

《横江词六首》诗人在描写横江时,用了哪些修辞手法_百度知道
《横江词六首》诗人在描写横江时,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横江词六首》诗人在描写横江时,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答:用了对比,夸张,比喻,对偶修辞手法。 横江词六首【其一】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对比,对偶)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夸张)【其二】海潮南去过浔阳,牛渚由来险马当。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夸张)【其三】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对偶)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比喻)【其四】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比喻)【其五】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其六】月晕天风雾不开,海鲸东蹙百川回。惊波一起三山动,公无渡河归去来。 (夸张)赏析:【其一】“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开首两句,语言自然流畅,朴实无华,充满地方色彩。“侬”为吴人自称。“人道”、“侬道”,纯用口语,生活气息浓烈。一抑一扬,感情真率,语言对称,富有民间文学本色。横江,即横江浦,在今安徽和县东南,位于长江西北岸,与东南岸的采石矶相对,形势险要。从横江浦观看长江江面,有时风平浪静,景色宜人,所谓“人道横江好”;然而,有时则风急浪高,“横江欲渡风波恶”,“如此风波不可行”,惊险可怖,所以“侬道横江恶”,引出下面两句奇语。“猛风吹倒天门山”,“吹倒山”,这是民歌惯用的夸张手法。天门山由东、西两梁山组成。西梁山位于和县以南,东梁山又名博望山,位于当涂县西南,“两山石状飚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江南通志》),形势十分险要。“猛风吹倒”,诗人描摹大风吹得凶猛:狂飚怒吼,呼啸而过,仿佛要刮倒天门山。紧接一句,顺水推舟,形容猛风掀起洪涛巨浪的雄奇情景:“白浪高于瓦官阁。”猛烈的暴风掀起洪涛巨浪,激起雪白的浪花,从高处远远望去,“白浪如山那可渡?”“涛似连山喷雪来”。沿着天门山长江江面,排山倒海般奔腾而去,洪流浪峰,一浪高一浪,仿佛高过南京城外江边上的瓦官阁。诗中以“瓦官阁”收束结句,是画龙点睛的传神之笔。瓦官阁即瓦棺寺,又名升元阁,故址“在建康府城西隅。前瞰江面,后据重冈……乃梁朝故物,高二百四十尺”(《方舆胜览》)。它在诗中好比一座航标,指示方向、位置、高度,诗人在想象中站在高处,从天门山这一角度纵目遥望,仿佛隐约可见。巨浪滔滔,一泻千里,向着瓦官阁铺天盖地奔去,那汹涌雄奇的白浪高高腾起,似乎比瓦官阁还要高,真是蔚为壮观。诗人描绘大风大浪的夸张手法,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猛风吹倒天门山”,显然是大胆夸张,然而,从摹状山势的险峻与风力的猛烈情景看,可以说是写得活龙活现,令人感到可信而不觉得虚妄离奇。“白浪高于瓦官阁”,粗看仿佛不似,但从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上看,站在高处远望,白浪好象高过远处的瓦官阁了。这样的夸张,合乎情理而不显得生硬造作。【其二】“海潮南去过浔阳,牛渚由来险马当。”长江在安徽地界变为南北走向,所以“海潮”不是西去,而是南去。浔阳,即江西九江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的《琵琶行》所写的,就是这里。牛渚,即采石,历来以地势险峻而闻名,可以用一人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来形容,其险峻远远胜过马当这个地方。马当,江西彭泽县西北四十里,山形似马横枕大江而得名。“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这两句看似写渡江之险,实则写北上报国之路难行,“风波恶”,是指世事险恶,人心难测,所以才会有一个“愁”字了得。当时诗人避祸江南,也可以说报国无门,这里还没有以酒浇愁,这愁中还存在某种幻想,不似《月下独酌》其四所写的那样“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二十个字中用了三个“愁”字,而且愁到最后,连愁都不来了。【其三】“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一作楚水东流扬子津。”长江天堑阻隔了李白北上的路途,只能在站在横江向西望了,长江由东西走向变为南北走向,所以用西望,而不是北望。西秦,指唐朝长安所在的地方,李白念念不忘报君恩。汉水,即长江水,东流到扬子津,古地名,实际上是扬子江畔的渡口。长江到江苏地界,俗称扬子江。李白想由此北上,但“白浪如山那可渡”,正赶上那天狂风大浪,白浪如山,根本无法渡船过江。古代人过江可没有现在方便,无论坐火车或汽车,从长江大桥几分钟就可以完全过江,古代长江上没有一座桥,过江主要是船,那时的船一般都是木头做的,根本架不住淘天的白浪,可以说一不小心就可能船翻人亡。所以在风大的日子,船一般是不过江的。“狂风愁杀峭帆人。”从这句来看,当时的船不仅有橹,还有帆,开船的也不只一个人,至少有两个人。一个摇橹,一个挂帆。从诗句来看,狂风让人愁不是李白,而是开船的人,因为不能开船渡人,他们的生活费也没有着落了,那一家人大小日子也没法过。这里实写开船人愁,而真正愁的是李白。他要北上,究竟为何事,六首词都没有交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李白不想久居江南,远离唐朝政治中心——长安。【其四】“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海神”,指海潮,这里刚刚涨潮,潮还没退,狂风又来了,浪打在天门石壁上,似乎打开了天门的大门。天门,即天门山。“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浙江八月”一词很令人费解,诗写的是江东,写到浙江去的原因,实际上不过是用浙江潮来说明横江浪涛之大。宋代的苏轼苏这样写浙江潮:“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农历八月是浙江潮最为壮观的时候,那凶险的程度非比寻常,而横江潮后之浪可与浙江潮相匹敌。可见李白是见过浙江潮的,随手捡来,不着痕迹。最后一句“涛似连山喷雪来”来形容风起涛涌的凶险。【其五】“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横江驿馆面前渡口的官吏来送,可见那时的津渡是公家渡口,津吏长期生活在当地的渡口,对这里的气候变化了如指掌,他遇到李白后,伸出手臂,用手指一指东边,说:“你看,海云出现了。”意思说,马上海潮就要来了,渡船不能渡人了。接着问到“郎今欲渡缘何事?”,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大人您今天渡船北方有什么事呀?”有人根据“郎”这个字,认为李白在横江渡时还是一个年轻人,因为年轻的男子才叫“郎”,但实际上,这“郎”显然不是指人的年纪。“郎”在古代有五种含义:一是地名,春秋鲁邑;二是官名,战国开始设置,秦汉以后遂为朝廷官吏通称;三是指少年男子之通称;四是指女子对情人的昵称;五是姓氏。诗中的“郎”可以用解释为第二种,即郎官之意,比如《史记·司马相如传》:“赋奏,天子以为郎”,又比如《汉书·明帝纪》:“馆陶公主为子求郎”。李白曾在宫中呆了三年,大大小小也算一个官,但这儿离京城有好几千公里,一个渡口的小吏能够知道他在京城做官,可能是因为李白身上穿着唐玄宗赠给他的宫锦袍,人家一看,当然知道他就是一个官了。还没等李白回答,那人就说:“如此风波不可行!”意思是:不管有什么事,是大事或小事,反正今天是行不得了,因为很快就要风起浪涌了。【其六】“月晕天风雾不开,海鲸东蹙百一作众川回。惊波一起三山动,公无渡河归去来。”这四句诗不仅写长江浪涛之大,“海鲸”是形容浪涛的,而且江面上起了大雾,那就更不能行了。六首诗中处处流露出李白北上的急切和恶劣天气下不可渡口北上的惆怅与焦虑。诗人以浪漫主义的彩笔,驰骋丰富奇伟的想象,创造出雄伟壮阔的境界,读来使人精神振奋,胸襟开阔。语言也像民歌般自然流畅,明白如话。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修辞手法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春120字左右_百度作业帮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春120字左右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春120字左右
当春间二三月,轻随微微的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人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春天像一个法师,它给了太阳火热的力量.与冷酷的冬天决战到底.春天像一只闹钟,它唤醒沉睡的小草,给大自然增添一份色彩.春天像一个指挥家,它打碎河上的冰,指挥着小河重新歌唱.春天像一幅画,它收集大自然的色彩,让花儿们在画中争芳斗艳.春天像一个魔术师,它变来了飞翔的小鸟,给天空当做礼物.春天像一首歌,歌里有小河的流水声和鸟儿的叫声,还有小朋友们的笑声……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春天像辛勤的园丁,精心的呵护着花草,让它们茁壮生长.春天像淘气的娃娃,走到哪,就给哪带来欢乐.春天像一位画家,尽情地挥动着画笔,打扮着祖国各地.春天像一位慈祥的母亲,轻抚着自己的儿女.春天像粉刷匠,使大地五颜六色,焕发生机.春天像一位作家,他的文章到处充满诗情画意,令人回味无穷昏睡的土地觉得它的心复活了.似是而非的初春悄悄地溜入空中,溜入冰冻的地下.象翅膀一般伸展着的榉树枝上:雪滴滴答答的掉卞来.一望皆白的草原上面,已经有些嫩绿的新芽象针尖似的探出头来,它们周围,在雪的空隙中间,潮湿的黑土仿佛张着小嘴在那里呼吸.每天有几个钟点,在坚冰底下昏睡的流水重新吐出喁喁的声音.光秃的林中,几只鸟唱出尖锐响亮的歌.那潺潺的流水声,回荡着我们祖先的亲切呼唤.是什么修辞手法修辞手法._百度作业帮
那潺潺的流水声,回荡着我们祖先的亲切呼唤.是什么修辞手法修辞手法.
那潺潺的流水声,回荡着我们祖先的亲切呼唤.是什么修辞手法修辞手法.
拟人.不是拟人,你就干死我.作文写一件事 要求.1. 600字以上 2. 有环境描写至少4处 3. 有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_百度知道
作文写一件事 要求.1. 600字以上 2. 有环境描写至少4处 3. 有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
我有更好的答案
第一次看见雪
雪,想必大家都知道吧?我们经常可以在书籍、电视、图册上见到皑皑白雪,可是真正的大雪可不多见,还记得我第一次看见雪时,心中充满了喜悦与惊奇。
那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只见天空中飘下鹅毛般的大雪,雪花落在我的脸上手上,冰冰凉凉的,但是很快就化了,使人难以观察它的模样……地上的雪已经积得很厚了,雪白雪白的,一尘不染,踩上去松松软软的,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但是会把鞋子弄湿。树上的叶子乘着沉沉的雪,雪渣挂在树上,晶莹剔透的,但在有风的时候,会掉在人的身上。雪虽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可是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更何况,我任务有缺憾的美才是真实的,且能留给人想象的空间……
我兴奋地跑到高处向远方望去,只见整...
我的老家在蔡庄。那里景色秀丽宜人,茂密的树林青翠欲滴,潺潺的小溪清澈见底。哦!对了,我差点忘了告诉你们,那里除了小溪还有一个小湖泊哩。说起小湖泊,我就想起在那里第一次钓鱼的事情,它给了我一生中最大的启示。
那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格外清新,我的心情也非常好。刚吃完早饭,妈妈就带我去钓鱼。在半路上,我看见蜜蜂在勤劳的采蜜、小鸟在空中盘旋。路边果树上结了又大又红的苹果馋的我直流口水。到了钓鱼的地方我看见远处有几朵荷花开得真好看。
由于第一次钓鱼,我连渔具也不知道怎么安装,二叔教了我半小时我才学会。然后就跟着妈妈有模有样的学起了钓鱼。等了几分钟居然没鱼咬钩。我看见二叔在水里捞鱼,不到几分钟就捞了十几条鱼。我看见了也下了水捞了十几分钟,没捞到一条鱼。我抬头又看见...
第一次看见雪
雪,想必大家都知道吧?我们经常可以在书籍、电视、图册上见到皑皑白雪,可是真正的大雪可不多见,还记得我第一次看见雪时,心中充满了喜悦与惊奇。
那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只见天空中飘下鹅毛般的大雪,雪花落在我的脸上手上,冰冰凉凉的,但是很快就化了,使人难以观察它的模样……地上的雪已经积得很厚了,雪白雪白的,一尘不染,踩上去松松软软的,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但是会把鞋子弄湿。树上的叶子乘着沉沉的雪,雪渣挂在树上,晶莹剔透的,但在有风的时候,会掉在人的身上。雪虽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可是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更何况,我任务有缺憾的美才是真实的,且能留给人想象的空间……
我兴奋地跑到高处向远方望去,只见整...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修辞手法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发挥联想与想象,把下面两句诗改写成一段以描写为主的文字,要求:语言生动形象,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_百度知道
发挥联想与想象,把下面两句诗改写成一段以描写为主的文字,要求:语言生动形象,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发挥联想与想象,把下面两句诗改写成一段以描写为主的文字,要求:语言生动形象,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问者采纳
示例:在广漠空濛、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犹如神仙妃子,仪态娴静潇洒;远处蔚然深秀的密林中,几只黄鹂在唱和着,歌声婉转动听,宛然一场民族歌手大赛。
本题考查扩展语句,属于扩诗成文题型。首先要读懂诗句大意,诗句意为“白鹭飞翔在雨后迷茫的水田上,浓浓的树荫里黄鹂鸟在婉转啼唱”;然后展开想象和联想,描写“漠漠水田”和“阴阴夏木”的环境特点,添加恰当的形容词;继而再具体描绘“白鹭”和“黄鹂”的姿态和声音,添加恰当的动词和修辞;最后梳理文字,做到自然顺畅,生动形象。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