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名字全国有多少个个名字叫何猛

南充汽车网
南充汽车网
南充本地专业的汽车评测网站,最新汽车促销,丰富的买车养车信息。
南充汽车网小小说学习笔记(1-24)
小小说学习笔记
  &&&&&&&&&&&&&&
  1)王奎山《赶野猪》(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4.P9)
  2)刘建超《老街汉子》(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1.P17)
  3)夏阳老师的《捕鱼者说》(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3.P185)
  4)秦俑《我的网恋手记》(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1.P165
  5)红酒《头牌张天辈》(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4.P247)
  6)邓洪卫《甘小草的竹竿》(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1.P41)
  7)冯骥才《快手刘》(冯骥才《快手刘》P52)
  8)非鱼《桃梦》(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3.P139)
  9)白小易《客厅里的爆炸》(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1.P73)
  10)何立伟《永远的幽会》(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1.P84)
  11)于德北老师《杭州路10号》(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1.P86)
  12)陈力娇《雪祭》(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1.P210)
  13)周海亮《请求支援》(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1.P250)
  14)陈毓《爱情鱼》(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2.P18)
  15)苏童《老爱情》(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2.P46)
  16)田双伶《罗拉拉的爱情兵法》(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2.P151)
  17)申平《头羊》(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2.P54)
  18)黄建国《谁先看见村庄》(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3.P37)
  19)陈永林《半小时的故事》(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3.P72)
  20)刘志学《长大后俺都嫁给你》(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3.P178)
  21)韩昌元《生如夏花》(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3.P250)
  22)庄学《保守一个秘密》(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3.P270)
  23)王奎山《偶然》(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4P5)
  24)魏永贵《王得光最后的要求》(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4P60)
*********************************************************************
小小说学习笔记
  学习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想应该是提出恰当的问题。
因为一个“好”的问题,往往会对应一个良好的思路,沿着不断走下去,最后先前的“问题”反而会变成一柄解密全文核心的钥匙。这听来的确是种奇怪的情况,我们真的总是在“执迷不悟”么?这个可以慢慢去想,我想说的是,下面的这些,都是我平时在“小小说高级研修班”学习过程中所读所感所想所记所录,虽然很琐碎,却都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把它们分享出来,一来是对自己这近一年来学习的一次整理归纳,二来也是因为有同学问到了类似的问题,而那许多的问题大都不是用三言两语或是一时片刻就能够回答清楚的,比如像“你是如何写好小小说的”或是“你是如何写好评论的,评论到底该如何下笔?”类似这样的。
&&&现在,我把自己平时的所思所想整理出来形成文字,这些东西可能并不是特意针对某个问题所作,也并不代表我的阅读方向就真的正确。但是一路看下去,我想那些会学习并善于思考的人,铁定不会空手而归。
1)王奎山老师《赶野猪》(王奎山《乡村传奇》P71)(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4.P9)
  王奎山老师的《打野猪》初读后整体一看,很让人疑惑不解:为什么超过百分之八十的篇幅都用在了赶野猪这件事上?
  很显然,全文要说的核心是最后那段被无意撞破的情事,可占据的篇幅如此之小,这似乎有点不符合“写作常识”(核心内容要占主要篇幅),但是如果不去分析只是读的话,却没有感到有什么“异常”的感觉,这是怎么回事?
  答案可能是,这一篇是不太同与常规写法的。此篇王老师在前面运用了类似修辞手法中的比喻,用赶野猪这件事的失控情形,来解释最后相关人物情感失控的愿因。
  这样处理,在主题上把一个很难理解的问题给具体化了,把不可捉摸的情感世界的风波,实化为一场看得见的赶野猪的过程。
而在形式上,题目取为《赶野猪》,大部分篇幅写的也是“赶野猪”,直到最后才点出来表达的是人情感的失控,这种用一种事情去解释比拟另一种事情的方式,以及对于主题的隐藏效果,都很让人惊奇。
2)刘建超老师《老街汉子》(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1.P17)
  刘建超老师的《老街汉子》开头和结尾分别写道:
  “老街像一条被人随意丢弃的麻绳,弯弯曲曲又错落有致地卧在伊河岸边。”
  “牛五摇摇头,欠我的工资给我,公司的钱我一分不要。”
  这种视觉上有形的曲与性子里无形的直,分别呈现出生存空间的特点和秉性里的特征,相互比照,和题目相映成趣。
这种对比是不经意的,甚至都可能被读者所忽略。但也恰是这种波澜不惊的阐释,也才有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审美不是高音喇叭式的宣讲,而是小桥流水式的潺潺无声。
3)夏阳老师《捕鱼者说》(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3.P185)
  夏阳老师的《捕鱼者说》显然化用了《捕蛇者说》这个名字,这算是对于前辈的一种遥相致敬。但是这是主题设定,那么在结构形式上呢?
  其实跳出具体内容,换个角度来看待就豁然开朗了——
  如果文中的女人代表着一种美好的生活,那么父亲对于儿子心中美好的粗暴霸占,以及父亲死后儿子对于女人的“继承”,这无非是在预示着结尾处生活环境的恶劣变迁,控诉的是身为“父辈”的当代人,对于后代所生存的环境的无情掠夺。而夏老师用“夺妻”这个细节来传达前辈对于后辈生存的摧残,这种切肤之痛的产生,最终是为了传达主题背后的那种撕心裂肺的沉重。这种身感同受,远要比大声疾呼更能刺入内心。
所以,这一篇前半部分那捕鱼的月夜写得越是让人陶醉,这后半部分的结尾也就越发的让人压抑和沉重。不只是为了文中的儿子,而是无以面对我们的子孙未来。
4)秦俑老师《我的网恋手记》(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1.P165)
  秦俑老师的《我的网恋手记》潮味十足,读来好玩有趣,结尾变化更是出人意料。但是这一篇的结尾如此设计,其目的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为了揭示那个女人在说谎?
  细细思索之后,发觉这种奇巧的结尾除了很夺人神采之外,更重要的是揭示出了一个虽然显而易见,但是却又往往被当事人忽略甚至无视的情形,就是感情的难以捉摸。
  因为很多时候爱与不爱全是一种感觉,但凡是已经说出口的理由,听起来都会有点儿那么不够充足。因此,文中通过让一个女人用一个幻化的“我”拒绝一个真实的“我”,这种无厘头,恰恰表明“不爱了就是不爱了”,如果你一定强要一个理由的话,那么得到的就只能是谎言。
  当然这无关网络,很可能就是情感的原本模样。
所以,这结尾的设计,好就好在传达出了那种难以言明的感觉。这种对于细微之处的把握和展示,使得此篇在众多情感作品中别出一格。
5)红酒老师《头牌张天辈》(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4.P247)
  先前是读过红酒老师的《头牌张天辈》的,但直到近来,才突然领悟到解读这一篇的入手点。
  因为这一篇作品的写作手法是一反常规的,所以先前的解读思路全部都不对头。
  其实结论很简单,这一篇最大的特点就是用侧写的手法来写人物。
  当然侧写没有啥稀奇,问题是这是一篇有点儿类似传奇人物的传记,通常传记是必需要有正面描写的。虽然文中张老先生也现身说话了,可他的传奇性在于戏,而文中连他吊嗓子的情节也没有,更别说什么登台。这就像你要写一条河,但是全文中连半点水星也看不见,你怎么让读者相信你写的不是戈壁或者沙漠?
  自然,写的有痴心相恋的女戏迷,但这对于伶界来讲属于寻常见惯,对于塑造人物只能算是一个起手式,还无法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
  其实理解全文的钥匙在标题的前两个字中。这篇要讲的其实不是人物,而是身为伶园“头牌”的那种气势——
  以苍老之姿引得大姑娘春心萌动,在新社会里竟然能让舆论接受婚姻中这种年龄的巨大落差。
  这种动心和只能吐酸水,恰恰说明了这个“头牌”的货真价实。
然而这一篇最大的成功之处还在于,把两件事(女戏迷的痴情和旁人对于张氏的感官)给融合成一件,这在主写人物的作品中是不多见的,因为通常大家都会一二三地分别谈好几件事。
6)邓洪卫老师《甘小草的竹竿》(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1.P41)
  邓洪卫老师的《甘小草的竹竿》中,其实关于竹竿的就开头那点儿还有结尾点的那一下。那么仍旧这么郑重其事地写在题目中,弄得好像全文就是要大讲特讲竹竿一般,目的是什么呢?
其实,本篇中采用的是一个意象的手法。通过竹竿的修直和目的用途的简单,来反衬人心的复杂和难以估量。这个手法真得是很巧妙,更为关键的是,把一个复杂的状态用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给呈现出来,还没有让读者当场察觉。看来用有形的东西来比拟无形的东西,不只是让人更容易理解,往往还可以产生无穷的回味。
7)冯骥才老师《快手刘》(冯骥才《快手刘》P52)
  冯骥才老师以小小说的形式写了不少的传奇人物,但其中《快手刘》却是比较独特的一篇。里面通过对一个街头货郎的两次记述,传达出了时间对于生命力的无情剥夺。曾经无往不胜的快手刘,最终落败在自己苍老的年龄里,这样的一篇,或者可以看作是作者对于所有传奇人物宿命的总结——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此篇的一个让人注意的地方在于,作者于不经意间写出了时间的流逝。当然这点也许对于一个成熟的作者来讲并不难,但是《快手刘》所写的是一个孩童眼中神奇世界的坍塌,在这个无法抗拒并让人期待的过程中,有少年的成熟有来自于童年的失落。
& & 时间让我们富有并最终将我们拥有的一切剥夺。
8)非鱼老师《桃梦》(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3.P139)
  非鱼老师的《桃梦》读着轻松却又沉重。这是在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事件上,穿插起一个个严肃的社会现实问题。通过主人公对一方小小的泥土的求而不得,以这种小小的一个心愿的无法达成,来折射出我们自身生活空间受到的挤压。于是让我们不得不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一方土地不能养一方人的这种结果。
  贯穿全文的关键就是“土地”。而把桃核的需求和一个人的需求连接起来的也是“土地”。
一般来讲,我们写的主题往往会成为情节内的主要内容和线索,但这一篇主题却是做为一种背景来存在着的,主要的情节反而只是做为一个线索和升华情感的道具。所以“桃梦”不只是桃核的渴望,更多的也是做为一个“人”的“我”对于香甜生活的向往。
9)白小易老师《客厅里的爆炸》(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1.P73)
  白小易老师《客厅里的爆炸》情节很简单,简单到甚至放弃对于具体人物做出基本的描写,而仅代之以“主人”、“父亲”、“女儿”这样公式化的称呼。小说不是应该通过塑造人物来表达主题么?但这一篇似乎有点不同寻常,因为人物的面目和特征在里面并没有成为描写的重点,甚至被作者有意淡化。这是很让人感兴趣的所在。想起曾经听到过的一句话:
  创作是打破理论的最有力的巨斧。
& & 不论如何,这一篇呈现出来的现象值得关注。
10)何立伟老师《永远的幽会》(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1.P84)
  何立伟老师《永远的幽会》我没有细数,大致是前六百字组成第一段,约莫随后的二百字组成第二段——也是全文的最后一段。
  这真是太奇怪了,一篇八百字左右的小小说却只有头重脚轻的两个自然段落,是书本的校对出现问题了么?
  再细细地看一遍,果然没有那么简单。这拥挤的第一段中,全是关于主人公不断的梦境的世界,然后剩下的用来收尾的第二个段落里,叙述的是真实的现实场景。
& & 原来如此!原来竟可以如此!!哈。
11)于德北老师《杭州路10号》(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1.P86)
  于德北老师《杭州路10号》写了一位可敬的老者临终前,对于一个素未谋面的孩子细心入微的关怀。这份关怀是一份双向的礼物,即让老者最后的人生时光里,没有全任凭死神折磨,也给一颗处在人生关键时期的幼小心灵,以安慰和鼓励。
在细节上,把题目设置为一个地址,而情节中结尾处那个地址却已经空无此人。这种有迹可寻却终不能见的“到达”和“无法抵达”的冲突,是激发情绪突破临界点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当读完全文后再回到标题,心中生出的是一种远远相望心至而人不能随的失落和敬意。
12)陈力娇老师《雪祭》(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1.P210)
  陈力娇老师《雪祭》写了件情感里的欺诈。在结尾处被友人点醒的女人痛哭流涕,不是因为被对方骗钱,而是哭着说何必呢,需要钱直说不就完了么?还绕那么大个弯子。
  正是因为这种“我爱你所以你可以拿走我生命中的一切,只是你为什么不直接开口”的撕心裂肺,才对得上《雪祭》这样一个题目。因为女人明白,钱可以再来,而那样的爱的感觉可能再也不会有了。
这份痛心,这种对于常规主题的深度剖析和细微体察,是本篇作品极为引人注意的地方。
13)周海亮老师《请求支援》(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1.P250)
  周海亮老师《请求支援》这篇构思的巧妙之处在于,用“求助”这种形式打通了虚拟和现实之间的界限,把主人公在虚拟世界里最后的孤立无援,以及那里面情谊的廉价和虚假,和现实中的那份信任与体贴对立起来,共同呈现在读者面前。当游戏中的警报解除主人公能大松一口气之时,其身后的读者的内心却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从写作策略上来看,作者是先把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放在等同的位置上,然后各自选取了一个紧急时刻,来呈现两个不同世界里各自的运行规则。作者不是直接呼吁不要沉迷游戏,而是说好那么我们假设游戏里的世界是有价值的,那么你注意看好了那里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由此,什么才是最该珍视的,这个问号就深深打在了读者的脑海中。
14)陈毓老师《爱情鱼》(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2.P18)
  陈毓老师《爱情鱼》主人公取名叫“庄子”,讲的细节中却又是鱼而不是蝴蝶。这种若即(庄子这个字眼产生的幻化和爱情本身的虚无)与若离(鱼的腥与蝴蝶的美),产生了一种内外错位的效果。
  实际上,无论是开篇、中间还是结尾,行文里都在营造着一种反差,像名叫“庄子”的人却一点儿也不飘逸、男主人公捕了鱼却总爱送人、女主人公压根儿就讨厌鱼腥、徐导话语中对曾经台柱子妙儿的刻意回避、两个容貌颇为相似却又命运不同的女人、充满鱼腥味的夜里的房顶的燥与屋内人的静。
  在这些反差下,最后可以看到的是,庄子极力捕捉和维持的,其实只能是风干的鱼干,是一种失去了原有的鲜活,仅仅以尸体的形式来呈现的爱情。
所以,鱼腥味儿弥漫的夜晚,那房顶上的吵闹,其实反而是人物内心孤寂的一种外现。
15)苏童老师《老爱情》(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2.P46)
  如果情节的开篇或是前半部很平淡,但心里又实在是担心,读者没有耐心看完这些必要的铺设,该怎么办?苏童老师《老爱情》里给出了一种方法,就是先主动降低读者的预期,然后再伺机而为。
  实际上也必须如此,因为这一篇小小说前面三分之二的情节,哪怕对于一个不太勤奋的读者来讲,也依然是很寻常见惯。那么阅读的必要性在哪儿呢?所以作者开篇就讲了,这里要说的爱情故事可能会让你失望,我也觉得它可能不够精彩,但是,听我讲完后,你会发现里面有着让人震动之处。
  就是这么巧妙!这样的开篇方式,取得了读者暂时的谅解,甚至能够容忍你先去念一段长达四五百字哪怕与情节无关的开场白。
  当然苏童老师没有空许诺言,读完后确实很震动。不过遇上较真儿的读者可能就会另有疑惑,觉得这结局有点儿超现实。但却无妨,因为苏童老师在结尾开解道:
  “这个故事叙述起来就这么简单,不知道你怎么看,我一直认为这是我一生能说的最动人的爱情故事。”
  在这最后一段中,第一个“故事”还能理解成“上述事件”的话,那么第二个“故事”听起来就有点儿“这是虚构勿要过于较真儿”的味道了。这即抵挡了“情节真与假”的质疑,也阐释出了全文所抱有的观点:
  是真实或是虚构都无足轻重,关键是你信仰不信仰或是向往不向往那样的爱情。
可能还会有读者讲现在哪里还有这样的事么!对!所以本篇的名字叫“老爱情”。
16)田双伶老师《罗拉拉的爱情兵法》(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2.P151)
  写作往往是有性别意识的。表现在男作者作品中很多的女人形象都处于一种非常规状态。要么属于美得不可方物,要么完全就是一个妖孽;如果不美了,则会去表现某种美德,比如说坚忍或是坚贞。当然唯一的例外就是“母亲”,但是母亲就是母亲,在文学形象中她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只是母亲,还有其它的比如“女孩子”这个词也是如此。
  在文字中“女人”之所以无法成为一个正常的女人,很可能是因为以男性为主的作者群体里,男人们拥用更强势的话语权的缘故。所以他们笔下的女人,更多的带有些以男性为中心的设想或是奢求。就是说他们认为“女人应该是这样”或是“可能是这样”。后来的创作者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会通过“借鉴”和“继承”前人的创作成果,而延续这样的一种偏颇。甚至女性的创作者也是如此。她们笔下写的也是男人世界中理解的“女人”,而不是自我的归属“女性”。这种固有的惯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但至少身为女性创作者,应该意识到这一点,而不甘于固步自封的男性创作者也需要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意识到了以上这些,就能从一个更高的层面来看待田双伶老师《罗拉拉爱情兵法》这一篇爱情小小说了。也许里面把罗拉拉写得太过于能干,但是起码一个女人不再只是做为一件爱情的附属品,而是以一个生活和事业的伙伴出现,这种从能力到身份的强化,背后展示的是一种人格的独立意识。虽然这种煞费苦心最后还是脱不了一个女性心中的爱恋,但是起码在恋爱中这是一个主动与从属的本质上的区别。女人不是“需要被爱”,而是拥有着和男人一样的“爱和去爱”的权力。
  所以,只有在把女性的独立自主意识考虑进去后,你才能更好的理解这一篇小小说与其它小小说的大有不同。
  虽然也清楚一篇小小说解决不了什么,但至少让人看到了火星儿。
17.申平老师《头羊》(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2.P54)
  申平老师《头羊》的内容简单说来就是“怀念一只羊”。然而文中并没有透露真正怀念的原因,何况那只羊性子也直,远不是和蔼可亲人见人爱的那种。
  但一切并非无迹可寻,细想一下就会发现,其实怀念的原因在羊的名字里:“和平”。
  理解这个,要加入进时代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一个核心的冲突就是新与旧、外来与原住间的难以协调。这种冲突,其深层原因不全是利益纠葛,还有几乎无法克服的思想习惯感情伦理方面的积淀。
  这反映在文中就是,羊倌对于和平的排斥主要来自于原来头羊的死亡。可是从经济考量上来讲改善羊群很有必要,这是划得来的,不然村委也不会下这样的本钱。但是从羊倌的个人感情来讲,却始终无法接受失去原来的头羊之痛。这表现为一个矛盾,就是经济利益有时无法弥补情感和观念习惯上受到的伤害。这之间没有决然的对与错之别,那么这冲突就是一种左手和右手相互间的伤害。所以本文才会怀念一头羊,而那头羊的名字代表着一种双方的和解,而不是分个高下或是你死我活。
18.黄建国老师《谁先看见村庄》(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3.P37)
  黄建国老师《谁先看见村庄》,开篇处“她们”这个人称代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读着给人一种急促的感觉。如果阅读时的语速控制恰当的话,那种迫切的心情已经跃然纸上。于是下面人物说出“我不知为啥一点儿也不激动”时,就有那么点儿“口是心非”或是“兴奋过头儿”的效果了。
  另外,题目中问“谁”,开篇处一再地提“她们”,这应该是一种不着痕迹的呼应。这种呼应在读者初读时表达的是人物内心的急切,而当读完重新回头琢磨时,品尝到的却是书写者内心哀怜中所散发出的苦涩。因为当问“谁”时,作者用笔端在开头一再地回应说应该是“她们”,然而现实却无情地摇了下头。
  还有一个让人注意的情形是,在文中作者极力避免出现人物名字,只是给出了一个“二丫”这种不正规的小名儿,而剩余的则用“不叫二丫的姑娘”来做区别。思前想后,这种淡化人物特征的处理,其效果是,明明写的是一个具体的人,然而因为特意地虚化,所以反而从其身上直接看出了一群人的效果。这和平常的那种描写一个面目特点清晰的人物,然后由其代表某一类人的手法是不一样的。前者是在文中直接就能看到那样的一群人,后者则要在读完后在读者的思维里才会产生(汗,不晓得自己到底在说什么!)。
19.陈永林老师《半小时的故事》(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3.P72)
  一个好的题目,对于文章的提升是非常显著的。这是因为,标题往往就“是”或是“指向着”全文的魂,也就是主题。所以好的标题,意味着一个好的主题指向,文章怎么可能不出彩呢。陈永林老师《半小时的故事》就是这样的一篇。
  文内一开始就写主人公何猛面临的几种可能,或好或坏或前途待定,然而在何猛的一个举动下,这些可能一下子都如水泡般破裂了。虽然何猛没有意识到,但是读者却一一看在眼里。
  对于一个从来不曾知道,自己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可以改变人生的选择的人来讲,生活一如平常那样舒缓。然而读者心里却不免有些唏嘘。这时题目的效果就出来了——
  半小时的时间,却决定了今后人物一生的命运。半小时如此短,而一生多长啊,这是如此荒谬,我们就是生活在这样的偶然之中的吗?
  把人生不同的可能,在半小时内呈现在读者面前,却又不让主人公觉察,这种对于命运的无可把握,在命运前的徒有叹息,是一个古老,却又始终生生不息的文学主题。
20.刘志学老师《长大后俺都嫁给你》(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3.P178)
  刘志学老师《长大后俺都嫁给你》,这名字立马让人想到了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也许只是一种巧合,但是这种字面和句型的接近,很容易让人把两者联系起来。更为巧妙的是,歌曲的寓意和这篇文章在主题上也有暗在的关联。
  这可真是一举两得,不但有了一个好的题目,而且还可以借这种主题上的关联来扩充或是强化文章的指向。关于这个,比如说夏阳老师的两篇文章,《捕鱼者说》在主题上从《捕蛇者说》中的延伸。以及《在那遥远的地方》对于同名歌曲意蕴上的借用。
  自然这也是有难度的,因为珠玉在前,达不到足够的分量,反而会造成相反的效果。因此这一手法不只是一个技巧,也展现了写作者的能力透露着某种自信。
21.韩昌元老师《生如夏花》(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3.P250)
  对于爱情的歌颂有很多种,韩昌元老师《生如夏花》却截取了一个别有意味的瞬间,展现了另一个与众不同的主题。
  情节很平常,不过是一个自诩的颓废文学青年,与一个风尘女子间的花花草草,放在千年之前,也许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一桩风流韵事。而置于当下,却只沦落为一场情感游戏。只是当虚假的承诺延续得过于长久且超出底线时,那真得还算是欺骗么?于是主人公韩昌元在结尾处突然泪流满面,因为那女人要他等她出狱,而韩昌元先前说过是要和她玩到底的。
  面对一个风尘女子这样的期待,韩昌元发觉自己竟然玩出了感情,虽然动情的是对方并不是自己,然而身为一个虽然不上档次,却是实实在在的文学青年的他,发觉自己竟然无意间遭遇了赤诚的爱情。韩昌元是个渣子,却不是个坏蛋,生命里能遇到这样的感情是上天的一种恩赐,只是这个头开得太坏了,这样的结局也不是他所设想的。这究竟是一个怎样可笑的世界,是一种怎样混乱的人生啊!为什么最美好的东西,却在这样的情形下出现?!
  人生如夏花般灿烂的原因是什么?
  对,遭遇爱情。是“遭遇”,而不是“获得”。因为我们都懂,有些事遇见了,却不一定会存在。然而只要遇上了,便是生命中的一场恩赐。
22.庄学老师《保守一个秘密》(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3.P270)
  庄学老师《保守一个秘密》情节处理得别有趣味。一个模糊不清的发现,让裴干明如鲠在喉。虽说是不吐不快,然而思前顾后,弄得这个似是而非的所谓秘密形同发霉,让他从开始的兴奋变成一副愁眉不展。
  是啊,瞧见同事和一个漂亮的女人逛街,这是件多么起劲的事儿,对方老婆多半不知道吧!中间到底有什么内情!
  只是这种事情好看不好说啊,得注意自己的形象不是。所以裴干明一下子就从秘密的发现者,变成了秘密的保管员!这都叫什么事!
  结果后来上班碰到这个同事时,对方还关心地说,老裴,工作不能拼命,要注意身体,你看你这一副生病了的模样,要注意休息!
  人家是心怀坦荡,老裴完全成了自寻烦恼。如此这般来处理,主题一目了然,笔下却又没有多说,深得小说写作之法。
23.王奎山老师《偶然》(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4P5)
  题目对于一篇小小说简直是太重要了。个中的乾坤,随着学习和思索的深入,会愈发让人深深体会。就比如王奎山老师的《偶然》。
  王奎山老师是一个说故事的能手。他把故事的所有的好处(像叙述简练、线索清晰明了、情节紧凑、易读上口等)全都移用到了小小说之中,而把故事的一些不足(诸如情节简单、文学性弱、主旨单薄等)又都摒弃于外。这使王奎山老师的作品,往往既具有外在形式上可读性极高的故事,又有内在的小说里主旨的深远和重大。
  这就是《偶然》给我的最直观感受。实际上咂摸这个题目,再结合全文,你会发现,就是这两个字,一下子把整个问题,从一两个人的争执和不幸中,给升华到了对于一系列社会现实的叩问。如电话中的那个男人粗俗无礼的话,然而如此繁重的工作,却寥寥可数的收入,似乎又给那份不以为然和怠工做上了注解。这两人的冲突和老人的死亡只是一个特例,但是这种收入或是说社会待遇的不均衡,或者说这种生活环境上的巨大裂痕,使得不同的人群间无法达成共识,无法就某一问题达成一致,往小了说是产生一场争吵,大了去就是社会发展方向的摇摆不定。当然这已经属于引申,离小说本身有点远了。话题还回来:我的结论是,如果没有这个题目,这一篇就更近于一篇故事或是新闻旧闻之类,因为全文在形式上就是如此。而有了这个题目,则产生了画龙点晴的效果,一下子变得与众不同了。
  经常看到大家在议论一篇小小说太故事化或是可读性太弱之类,其实,故事不故事只是外在,小小说与故事的核心区分,我的感觉是,应该是在这些文字之外的其它地方。比如全文的架构,情节的取舍编排,或者说只有一两个字的题目。当然,题目也是“内容”,但是从关联上来看,就本篇来讲,《偶然》这个题目,可是和正文几乎是完全不相关的。它站在更高一个层面上,对正文做了提升,而不是总结。说到这里就想到了一个问题,题目和正文到底该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偶然》的处理方法显然只是一种,它的好处是,可以放心地在正文中讲故事而不会失去小说的特性。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为这给了写作者更多探索的可能。
就比如像司马攻老师的闪小说《意恐迟迟归》一般,在这样一种狭小的体裁下,却依然保持了小说的那种回味。实际上这又让我想到古文学中的诗,字数更少,却流传至今。那么这就指明了一个问题,字数或是文字这种表面上的东西,一定不是写作中的核心。而至于应该是什么,我想那不会是一个简单的客观答案,而应该是需要每一个热爱文字的人身体力行,用心去感受,去思索。
24.魏永贵老师《王得光最后的要求》(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4P60)
  一篇小小说在什么地方结尾,是很展现作者的功力的。有时它不只是展现功力,更透露着作者试图透过作品,传递出什么来。魏永贵老师的《王得光最后的要求》的结尾,恰就是这么一个可以观摩学习的机会。
  实际上,这一篇作品是一个“双结尾”。我的意思是,这一篇实际上写出了两种结尾的方式,前后延续排布在全文的后边。下论断说是两种结尾,是因为在不同的节点结束,传达出了截然不同的主题。
  比如,就目前来讲,王得光这人有失足有悔过,虽然结尾未如人愿,但是那画在墙上的太阳,却是一个正向的肯定。能得到这种回应,在人生即将画上句号前,也算是不再凄凉。
  而如果移到另一个节点,在“那场雨是从半夜下起来的”这一段就结束,可以看到,主题变成了一种嘲讽和无情的否定。整个作品的调子,也倾向偏冷。
  以哪个节点做为结尾更好,我以为这不只是个技术问题,更多的是传达着作者的创作观和对于写作者的社会责任的不同琢磨与取舍。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有多少个名字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