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此是伤心地,亦到维舟首重回.十七年的夏天中多少事,春帆楼下晚涛哀

当前所在位置: >
热门微信号:
故事||春帆楼,伤心地
作者: 浏览数: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文/李长声十年前(该文写于2005年——编者注),时逢《马关条约》签订一百年,忽生怀古之心,从东京直奔下关(
文/李长声十年前(该文写于2005年——编者注),时逢《马关条约》签订一百年,忽生怀古之心,从东京直奔下关(旧俗称马关),却未得入住春帆楼。岁月荏苒,依然有心怀古,这次提早预约,如愿一泊春帆楼。《马关条约》就是在这楼里签订的。春帆楼是日本式旅馆,只有几个房间。虽然又到了吃河豚时节,但新年刚过,旅客寥寥,我住的是“环之间”。此间在三楼北端,是套房:一洋式,有床有桌椅;一和式,铺满草垫子。和式用餐,洋式就寝,各享其用。和式房间朝东,一壁明窗,竹帘半掩。倚墙立一木板,上书“皇太子殿下御座所”,原来昭和天皇当太子时曾下榻于此,当今皇上即位之前也住过。天皇则临幸最上层,叫“帝之间”。悄悄上去看,此层(四楼)只有一个大房间,像会议室或者宴会厅,空空荡荡。春帆楼现状。图/FOTOE 啜茶小憩,但墙上的挂轴却不容我喘息,仿佛“愿宾摅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那是梁启超的墨迹:“明知此是伤心地,亦到维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楼下晚涛哀。”戊戌变法不成,梁启超亡命日本,1911年去台湾,途径下关,写下这首诗。恰好十年前的1901年,李鸿章与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两个月之后吐血而死,又过了不到两个月,曾嘱人刺杀他的梁启超却为他立传,说:“凡人生于一社会之中,每为其社会数千年之思想、习俗、义理所困,而不能自拔。李鸿章不生于欧洲而生于中国,不生于今日而生于数十年以前,先彼而生、并彼而生者,曾无一能造时势之英雄,以导之翼之,然则其时其地所孕育之人物止于如是,固不能为李鸿章一人咎也。而况乎其所遭遇,又并其所志而不能尽行哉。故吾曰: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旅馆说明上“伤心地”被译作感伤的心情,大概译者把诗句误断为“心地”。临窗观望,眼下又一片灰瓦,屋脊横陈,多少遮挡了远山近海的景色,好似电视屏幕上施加障眼法,这就是日清讲和纪念馆。以前读过一本书:《春帆楼下晚涛急》,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是台湾学者。卷首有一帧彩图,那图上并非春帆楼,而是日清讲和纪念馆,建于1935年。春帆楼也早已不是梁启超过马关时的春帆楼,1945年原楼毁于战火,劫后重建,颇有点巍峨。二楼有一个大房间,名为“讲和之间”。各房间都装饰了“汉墨”(汉文墨书),“帝之间”里是李鸿章的手迹。三楼走廊悬挂着郭沫若的诗,写在一尺见方的色纸上,也是七言绝句:“六十年间天地改,朝来独上春帆楼。海山云雾犹深锁,泯却无边恩与仇。”诗下明记“乙未冬”,为公元1955年,距李鸿章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在春帆楼与伊藤博文谈判正好六十年。纪念馆里有李鸿章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秋七月书写的四个大字“海岳烟霞”,就是这一年,李鸿章在信函中写道:日本“上下一心,皈依西土,机器、枪炮、战舰、铁路,事事取法英美,后必为中国肘掣之患。积弱至此,而强邻日逼,我将何术以处之”。历史不幸被他言中,让他抱屈:“无端发生中日交涉,至一生事业,扫地无余。”春帆楼院墙外竖有一个路标,曰“李鸿章道”。李鸿章被任命为大清帝国钦差头等全权大臣,三月十四日从天津乘船,风波浩渺,十九日抵达下关,驻引接寺,往返春帆楼谈判。二十四日遭人行刺,险些丧命。列强环视,日本急于签下这个约,只好对李鸿章关怀备至,改走山崖小路。日后好事之徒把这条长仅五百多步的山路叫作李鸿章道。日本下关春帆楼,日清讲和纪念馆旁的李鸿章路。图/FOTOE春帆楼偎山临海,海是关门海峡,正当濑户内海的西口。峡隘流急,每天有六七百艘船舶通过。这边是下关,对岸是门司,渡船、隧道、大桥把日本两大岛——本州岛和九州岛连在了一起。从门司眺望,春帆楼坐落在一座小山岗的东麓,黄瓦浮现绿林中,与红色的赤间神宫相映。下关距离朝鲜半岛甚近,自古是通向大陆的门户。1894年8月对清宣战,伊藤博文提议把大本营设在下关,但明治天皇决定了广岛。唐户有鱼市,小摊床挤挤插插,叫卖河豚。下关是河豚渔获第一港。往昔吃河豚毒死人,政府严令禁食。1888年伊藤来春帆楼作乐,时因风暴渔夫不能出海,食无鱼,他大为不悦。主人拼死给做了河豚生鱼片,他惊讶从来没吃过这等美味。得知是河豚,这位日本第一任总理大臣当即命县令废除了禁食条款,春帆楼就成了许可料理河豚佳肴第一家。七年后,他又来春帆楼,向大清讹钱诈地,据说,也请李鸿章吃了一顿河豚。(摘自《长春闲话·阿Q的长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有删节)对本刊感兴趣?请移步《看历史》官方店铺购买杂志:方法一:用淘宝APP中的“扫一扫”扫描下面二维码方法二:点击“阅读原文”获取《看历史》官方店铺网址↓
微信阅读数:3037
微信点赞数:6
手机版地址:
微信号:EYEONHISTORY
来自腾讯认证资料。 《看历史》官方微博,中国第一本以全新视角讲述和解读历史的人文杂志。2007年创刊,成都传媒集团出品。
TA的热门文章
推荐历史微信帐号
热门文章排行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2梁启超“破碎山河谁料得”、“明知此是伤心地”全诗_百度知道
梁启超“破碎山河谁料得”、“明知此是伤心地”全诗
提问者采纳
劫灰经眼尘尘改。 十七年中多少事。 余生饮泪尝杯酒,亦到维舟首重回。 破碎山河谁料得,对面长歌哭古人一,艰难兄弟自相亲,高楼风雨纪残春。 留取他年搜野史。 二:明知此是伤心地,华发侵颠日日新
其他类似问题
梁启超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最好的时光 | 阅读生活 | 阅读时间
当前位置: >
> 最好的时光
时间: 栏目: 标签:
“明知此是伤心地,亦到维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楼下晚涛哀。”梁启超这首哀国运之诗,用在侯孝贤的电影,却是另一番意味。惟梁启超梁先生马首是瞻的青年,偶遇唱南管之艺妓,引为知己。不管世事如何,总是记得来此听一曲住一宿。听闻她那“小妹”已有身孕,慷慨解囊助她赎身嫁入小康之家为妾。他日,小妹回“娘家”前来拜恩公,却是命运之讥讽。错错错。一错,他向来反对蓄妓,却愿成人之美。二错,他自己永不会纳妾。三错,她成全了别人的自由,自己却要永留勾栏之院,再无尘埃落定之日。他怀抱家国自由之梦,她怀抱得遇良人自由之梦,不过都是空嗟叹。明知此是伤心地,不一样的月光,一样的凉薄。吕思勉先生说,于历史而言,常人常事是风化,特殊人所做的事是山崩。依此概念,红颜知己于男人是锦上添花、命运之潮汐风化。芳心错付于女人却是寄托之山崩、容颜之一去不复返。所以,最好的时光,永无可能对等公平,只在每个人心中最隐秘的地带。或许,连自身也无从知道何时何地是最好的时光。但于大多数人而言,难以完满的旧梦总容易显得更好。就像侯孝贤拍台湾旧梦,总是更精确、更用力、更简洁。最好的时光,在许多人眼里,往往却是残缺的。念着错错错,等着放下的那一天,不再记得过往细节,始知新世界里的时光哪些才更美。我望着滚滚红尘里的那些身影,总有些人执意与过去那些最好的时光,不肯相信旧人早已奔赴新的如花美眷,苦苦逗留在记忆边缘,相信他的苦衷和不得已,看不见星辰早已变换了面目,看不见身边人多少人那么用力着奔向未知的美好。就像电影里的最后一秒,她轻轻展开信纸:短短几行字,仍然是家国、家国,却从不曾提及她的家将在何方。原以为身为蒲苇韧如丝,磐石亦无转移,只当是夫复何求。一朝说出口问一句,才知道是石落湖心,再无踪影。多少男儿家国之梦的背后,是无数片片破碎的好时光。多少家国之梦的背后,坐实的是无数不堪回首的伤心地。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千百年斗转星移,不变的仍然是同样的悲剧。假若你心中藏着那么深深的美好,那么,一定要找一个可以肩负的起的人。即便是女子,也不会相信,那样辜负小小自由之梦的男人,能挑得起更多人的自由之梦。因为,为着任何崇高理由打碎旧梦的人,不过都是假勇士真懦夫。我相信,所谓的情意珍重,从来不分高下,亦不分宏大或卑微。我坚持,所谓最好的时光,自古以来亦不过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霖。还有什么比这些更皆大欢喜,普天同庆。
本文标题:
本文地址:
继续阅读下方的推荐内容
编辑:花花
不必装作孤独,也别说你悲伤,你去看看山河,从来都是那样。
我知道世界上不是没有丑陋和险恶,可是我更相信,向往善良和光明,才能够令我们不惧黑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七年风雨狂怕谈以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