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李彦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升华
[提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文化特性,是能使一个民族千秋万代保持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个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
&&& &网络名人孔子故里行&系列评论之六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升华
  作者:李彦波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文化特性,是能使一个民族千秋万代保持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个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生发延伸。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树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并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延伸阐发,核心价值观才更有生命力、影响力。如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这样的思想和理念,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我们作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几千年来,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处理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长期形成的价值观、行为规范等要素,一直在文化的底蕴和贯彻上运行。如&仁、义、礼、智、信&等已经被时代解析和延展,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自我更新能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不断深化,传统文化的优秀价值将会得到进一步发掘,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将在中华民族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活动,在国民教育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更好地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人们心灵、陶冶道德情操。走进孔子故里,寻根溯源,正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好形式、好载体,同时许多地方举办经典诵读、道德论坛、文化讲堂,利用传统节日举办民间民俗活动等,已成为传承中华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的一个品牌。传播好儒家文化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才能最大限度的弘扬正能量,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伟大中国梦。
  活动专题:  系列评论之一:  系列评论之二:  系列评论之三:  系列评论之四:  系列评论之五: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请关注。
[责任编辑:杨凡、靖晓红]
手机安装浏览更多山东资讯
网络名人孔子故里行
大家都在看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明明德以常自省 执至善而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访谈录
北京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明明德以常自省 执至善而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访谈录
日期: &&信息来源: 青年研究中心
编者按: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并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论述其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历史渊源和实践要求,明确指出了当代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责任和努力方向,着重强调了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并提出通过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对高校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北大青年研究》2014年夏季号《青年视点》栏目通过采访中文系教授韩毓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翔海和学生工作部教育宣传办公室主任李晓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呈现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之间关系的认识,展示他们在学校不同岗位上对于如何将总书记讲话精神践行到实际工作中的思考与感悟。
记者: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大并发表重要讲话,着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阐述。您如何理解总书记五四讲话有关核心价值观的论述呢?
韩毓海: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就逐渐被摧毁了。中国遭受了年未有之大变局,人民心灵承受的痛苦可想而知。因此,近代中国人民站起来首先要从自信心上站起来、从精神上站起来,这就是所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强”,也就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总书记在五四讲话时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因为北大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所代表的中国现代价值观的重建始于五四运动。每一代青年有每一代的际遇与机缘,在形成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面对着物质世界的诱惑,面对着各方压力,面对着纷纭复杂、泥沙俱下的社会思潮,青年的价值观也面临着挑战与考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在于当代青年,价值观的重塑也在于当代青年。
李翔海: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策源地的北京大学,从弘扬五四精神谈起,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高度,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历史渊源和实践要求,指明了当代青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责任、努力方向及其方法路径,对于激励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懈奋斗,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总书记的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青年学生的关怀和厚望,北大青年学子要像总书记所期望的那样,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与模范,“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李晓鹏:习近平总书记的五四讲话主题鲜明、语言生动、立意深远、内涵丰富,思想性和指导性都很强,是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篇经典文献,也是指导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篇纲领性文献。作为一名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学习贯彻好这篇讲话的精神,其核心是要全面深入地学习和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对于当代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影响,具体而言:一是厘清各个层面的核心价值的基本内涵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二是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渊源,特别是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三是结合当代中国的发展实际和各种社会思潮碰撞与交融的现实特点,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意义,找寻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的方法和路径;四是以讲话作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范本,学习总书记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成长的方式方法、话语精髓,努力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记者: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您是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通之处的?
韩毓海: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等于传统的中国国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密切相关。一定的社会价值观附着于一定的社会形式与一定的社会组织之上。从五四运动以来到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与现代组织形式相适应的。
其次,一个民族就有一个民族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不是放在图书馆和博物馆里的,它是人民群众的日用不觉,是人民群众的感觉方式、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形成的,它表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也就是说,社会主义价值观不等于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用教条来框定实践,不得用制度来框定人民群众丰富的生活,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广大百姓的生活中。我们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其根源在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积淀下的文化自信。
李翔海:文化存在于继承与发展之中,继承是发展的基础。人作为一种高级动物与一般动物的一个基本的不同,就在于人可以以前人所已经达到的文化成就为基础而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将其发展到更高水平,而一般动物则只能是一代又一代地重复前代所已有的本能。换言之,如果不能继承前代已有的文化成就,人类就只能像一般动物一样永远是一切从头开始,人类文化就不可能累积性地得到不断发展。归根结底由特定社会存在及其特殊的发展道路与历史传统所塑造和决定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宗教信仰、民族性格等,共同构成了特定文化系统成熟而稳定的基本精神特质,其中价值观念居于核心地位,核心价值观则堪称“核心中的核心”。在这个意义上,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作为当代中国核心价值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无疑有着一脉相承的共通之处。
李晓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长期坚持的价值追求,这是我们这个民族绵延发展数千年,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和核心价值,也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正如总书记所讲,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敬业乐群”、“言必信,行必果”、“礼义廉耻”、“仁义礼智信”、“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扶贫济困”等古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在今天可以概括为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无为而治”、“不患寡而患不均”、“天下为公”、“隆礼重法”等思想与今天我们对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理念具有一定联系。“富国强兵”、“民为邦本”、“文明以止,人文也”、“以文化人”、“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等思想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具有不少共通性。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青年需要建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您认为当下的青年学生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如何?
韩毓海:我认为对传统文化是否认同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每个人都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人人都身处传统文化的不断浸润中,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地理解传统文化,将真正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这些就依赖于传统文化教育模式、教育结构的搭建和课程设置。
李翔海:近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中国文化传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经历了一个由繁盛而衰微而复苏的曲折历程。由于全球范围内“西方文化中心论”的长期影响,和在中国社会与文化的现代转型中一定程度存在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影响,以及在过去的文化建设中对待中华文化传统曾经出现过“重批判,轻继承”的倾向,长期以来,人们主要以否定性的眼光来看待和评价中国文化传统。这一状况事实上对青年学生群体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认同产生了直接影响。再加之由于在相当程度上与中国文化传统处于隔膜状态,青年学生群体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直接接触本身就是不够的,因而很难深入而系统地把握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更谈不上真切地体认中国文化传统的博大精深。因而,在当下,青年学生群体在总体上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认同感有待于进一步增强。
李晓鹏:据我所知,北大一直比较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比如:学生工作部和校内有关单位每年都会开展一些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也得到了许多同学的积极响应和好评。近年来,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学生社团组织在逐渐增多,优秀传统文化也成为网络新媒体上传播热度比较高的内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下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在一定程度上的认同感,不少同学愿意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希望从中汲取正能量。
记者:从教育者的视角,结合现实问题,您认为学生如何能够更好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会和践履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与生命力,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
韩毓海:对于传统文化,部分传统文化典籍的经典内容需要背诵,但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放在图书馆和博物馆里的大部头,我们必须把它转化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真正地认同它。如同《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格言警句很多学生都会背,但是仅仅会背而不去实践的话就永远无法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在人民群众的日用不觉,是中国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是认识生活和创造世界的方法,更是支撑我们不断奋斗的动力。青年学子也是如此,在背诵的基础上加以理解和运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如果不能将传统文化转化为自己的行为方式,那么单纯地背诵毫无意义。
李翔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要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努力营造更为辩证、更具建设性地看待、对待中华文化传统的氛围,根本改变目前青年学生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的漠视甚至全盘否定中国文化传统的态度。第二,在各个教育阶段的教材编写与课程建设方面有计划、分步骤地充实、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结合重大节庆日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礼节礼仪等主题教育活动,以切实增强青年学生对中华文化传统的直接接触和系统了解。第三,采取有效形式,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要求贯彻到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的全过程中,切实增强青年学生的自觉意识。第四,通过老师、家长的率先垂范,使青年学生群体把体会和践履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与生命力、弘扬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要求落到实处,切实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李晓鹏:多年来,北大在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注重探索创新,努力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一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统节日教育相结合,围绕各个传统节日的不同内涵和特色,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比如:在清明节或端午节期间,突出爱国主题,开展参观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举办古诗词朗诵会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先烈心系天下、爱国报国、坚韧不摧、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中秋节、重阳节期间,突出友善主题,开展如征集祝福语、手写家书等活动,引导学生充分表达对亲友思念之情、对师长的感恩之情,营造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二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相结合,弘扬国粹经典。比如: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进校园活动,邀请传统艺术名家入校通过文艺演出、讲座报告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举办学生参观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荷花艺术藏品展馆等活动,帮助同学们了解中华文明的变迁史,领悟清廉、仁爱、诚信、和谐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还谈到了棋文化,多年来,北大通过选修课、社团活动等途径积极开展昆曲、围棋、象棋等国粹经典项目的普及工作,也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体现了时代精神。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作为教育者应如何做到与时代性的结合,使其能够产生持续影响力?
韩毓海: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中国伟大复兴的历程相适应,它本身就是一个极富时代性的东西。其次,如何理解传统文化,如同我所强调的,传统文化不是束之高阁、艰涩难懂的书,它在人民群众的日用不觉里。它不能离开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否则就是空谈。传统文化既然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如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样,它也是与时代相适应的。我们都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但是中国古典和中西古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孤立地强调国学,否则所谓的“国学”教育一定会与现实脱节。有些地方将“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国学”,再把“国学”孤立出来,这是动机不纯。如同总书记所说,中国传统的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因此当代青年在做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有文化自信,克服物质世界方方面面的诱惑,得其大者要兼其小。
李翔海:必须清楚地意识到,“食洋不化”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道路,“食古不化”同样也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道路。继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键和根本。为此,必须自觉地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需要与时代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的指导下,通过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现时代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仅把本已有之的中华文化精神转化为能在当代起作用的鲜活因素,而且在此基础上,通过“新的综合”与“新的创造”,进一步推进中华文化的当代发展,以达到超迈以往的“新”进境,从而在传承与发展中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李晓鹏:一是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教育紧密结合。比如: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相通性。同时,我们也可以将传统文化理念与当代一些可歌可泣的优秀人物的事迹相联系,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加鲜活和贴近生活。二是与时俱进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传播手段,依托网络新媒体平台,创新更多喜闻乐见的形式,扩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覆盖面和吸引力。(文/蒋佩雯、张庆雄、蔺芳、马瑞娟)
编辑:歆琴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  | 加入收藏 |  |  | 
投稿地址 E-mail:xinwenzx@ 新闻热线:010-
北京大学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分辨率 技术支持:阎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几点思考-
┆ 阎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几点思考时间:
09:39 & 来源: 政治学院  责编: 张珊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几点思考阎&&钢*&&&&&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毫无疑问,今天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传承关系,对此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之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有的根本”&我们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所包含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不同的领域:一是国家层面,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二是社会层面,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三是个人层面,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不同的层面,其实质讲的是三种不同的价值理想建构。从国家层面,主要说明我们将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形态;从社会层面,具体阐述我们应该建设成为什么样的社会状况;从个人层面,详细规划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人生境界。这三者相依相存,缺一不可。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根基;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保障;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条件。这犹如习近平所说: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从文化传承和思想根源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确实是深深立足于中华优秀文化根基之上的。在我国早就有治国、平天下之大理。正如《大学》所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其齐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气呵成,相互贯通,互为关联。整体意境上已包涵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内容。从国家层面来看,一个治理良好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孔子曾如此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这就是说,治理国家要讲“大道”,大道,就是共同遵守,而去努力执行的一个法则。这个法则就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就是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就是选有德性、有才干、有智慧,有能力的人,担当国家大事,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图富强;就是讲信用,不欺瞒,人与人、家与家、国与国和睦相处。从社会层面来看,其社会境况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礼记·礼运》)孔子把这样的社会叫做:“大同”。从个人层面来看,其品质修为应重在于修身养性。《大学》说的明白:“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就从社会分工的层面,把每一个人应该重于什么样的个体修为,具有什么样的个体品质阐述的清清楚楚,而以诚实守信作为社会交往的基本行为规则。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尤其强调为政者的个人修为,特别突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的人生境界和民本情怀。&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中华优秀文化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哪些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整体意义上来把握,应该看成是中华民族延绵五千多年生命的历史积累,是中华民族生命绵延不绝的理性精神。钱穆先生在其《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中说的明白:“如果一个国家民族没有了文化,那就等于没有了生命。因此凡所谓文化,必定有一段时间上的绵延精神。”概括起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绵延不绝的共同生活的历史进程中,所产生、形成、发展和聚积起来的精神生命实体,它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精神生命力,是中华民族永恒不灭的活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华民族延绵不绝的生命进程中根据时代要求提炼出来的的理性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发展大系中的一个环节。自然是不可与中华优秀文化相割离的,它本身就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华优秀文化广博的内容来看,其精髓主要体现为:一是“仁”的核心价值理念;二是“恕”的实践价值精神;三是“德”的人格价值追求。其三者不仅从国家层面,还是从社会层面,乃至于个人层面,都提供了坚实的优秀文化基础。基于国家层面,“仁”是支撑国之为国的根本。“仁”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仁者爱人。孔子在回答他的学生樊迟问仁的含义时,就曾明确指出:仁就是爱人。爱人就是&“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仁者爱人”的思想把握了一个最基本的价值要素,这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小康社会构建的实质性基础,这个价值要素的实质就是“修己”、“克己”。因此,无爱人无所以构建起良好的社会,正如孔子所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应该说,这对我们今天建成小康社会,加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培育具有理论性的指导意义。基于社会层面,“恕”是社会和谐的依据。“恕”就是宽容,是“仁”的精神在社会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曾国藩有句名言:“善莫大于恕,德莫凶于妒。”(《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社会是每一个具体的人所构成的,人与人之间难免不会为了一己私利而发生争论,只要人与人之间相互谦让一点、相互包容一些,能够努力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贫而无怨”、“富而无骄”(《论语·宪问》),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社会自然就会呈现“自由、平等、公正”的状态,“法治”也就融含其间了。基于个人层面,“德”是个人品质的核心。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德”具有广泛的涵义,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可纳入“德”的范畴,不仅如此,“德”更是一种为人的崇高境界。因此,我国历来志士仁人都十分强调做人“怀德”。孔子说的非常明白:“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做人怀德,才是君子之所为,人的一生无非是以德律己,以法束己,做人怀德者为人的正道。而做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却多怨恨,是小人之所为。孔子说:“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这就是说一个人依据个人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很多的怨恨。孔子又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即君子通达于仁义之行,小人则精通于财利之道。所以,“君子先慎乎德。”(《大学》)&&&&&三、如何与时俱进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更好地适应时代需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进行两个分清与三个剥离。两个分清:一是分清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绵延性与现实创造性的关系。我们说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绵五千多年生命的历史积累,是中华民族生命绵延不绝的理性精神,仅此一点,中华文化在其承载的内容上是厚重性和历史性的,在中华民族生存的任何时期都是不可断裂的。文化的现实创造性,只是中华文化历史链条中的一环,这个环节无论有多么的创新,也不可能脱离文化的历史延续或者替代文化的历史厚重性。二是分清中华传统文化的承载主体与创造主体的关系。我们说文化离不开人们的生活,生活是文化的源泉,一种生活的历史绵延性决定着特定文化的形成及其基本形态,而生活的主体是人,是既定的某种人群。因此,中华文化的承载主体是中华民族自身,是中华民族的每一分子。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具有深刻的大众基础。但是,文化是需要提炼的,自发的生活是不能够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文化精神的,因此文化必须进行创造,也就是进行生活精神的提炼与张扬。在此,来看中华文化,它既是人民大众的,又是知识精英的。前者是根基,是载体;后者是繁叶,是精髓。再看三个剥离:即把根植于中华民族中优秀的大众的传统文化与封建社会中王权的专制的文化形态剥离开来,把中华民族中优秀的知识精英与封建专制中的统治者剥离开来,这也就是把中华优秀文化的承载者、创造者与文化的使用者、占有者剥离开来。通过两个分清、三个剥离,就能够很好地把握中华传统文化中,哪些是优秀的文化,哪些是文化的糟粕。在此,文化的摒弃,不是因为文化曾经被谁使用和占有过,而是摒弃掉文化使用的为己性和占有的个体性。说的明白点,就是要摒弃掉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被封建地主阶级用来为其统治服务的为己性,以及农业文明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现代工业文明的旧的生活习俗与行为习惯。为此,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地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因为,我们今天所从事的事业是为了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事业,是福祉于每一个中国人切身利益的事业,这在本质上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相通的。所以,要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它真正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要紧的是从每一个中国人的自身修养做起,把这样几点文化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一是把“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献身民族、报效祖国的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爱国范畴;二是把“笃志而体”、“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和“天下为公”、“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范畴;三是把“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范畴;四是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人人亲其亲、长其长”的关爱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范畴。只要今天的每一个中国人,能够坚守自己的修身本位,认真落实“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真正地在现实生活中,即坚持了良好的品行修为,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作者简介:阎&&钢,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 【】 &&&&&地址:成都市双流县川大路文科楼二区 邮编:6<FONT face=Verdana color=#07 电话:<FONT face=Verdana color=#-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版权所有 & 201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主义价值观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