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个位,想写一首怀念亡妻的绝句 杜甫!拜托

一  嘉靖十九年(1540),二十岁的徐渭考取秀才。他的表兄童某在北京遇见山阴人潘克敬。潘克敬是绍兴富商子弟,学习名法,在锦衣卫当名法给事,因年久叙资,将外放为广东阳江县主簿。童某对他说起徐渭九岁能作举子文,十二三岁会赋雪词,十六岁写成《释毁》。当潘克敬得知徐渭还没有结婚时,便有意将自己十三岁的长女许配给他,遂乘去阳江之机,回到山阴,向徐家提出这桩婚事。山阴当时的风俗,男方求娶,富户要向女方交纳六七百两银子作聘金,中等人家也要交纳二三百两银子,否则会被人看不起。徐渭此时既无祖先遗产,又无固定职业,只是依靠长兄徐淮生活,迎娶颇为困难。潘克敬是个通达之人,他并不计较聘金,而且允许徐渭入赘。这在当时是十分难得的,因为按照习俗,招入赘女婿,一般是在没有儿子的情况下采取的不得已的做法,而潘克敬恰恰是有儿子的,他的儿子叫潘涛,比其女儿年龄大。这年冬季,徐渭便随着岳父潘克敬去广东阳江了。  第二年夏天,徐渭和潘似在阳江县官舍中结婚(古人生女,往往只有乳名,而无正式名字。徐渭在《亡妻潘墓志铭》中给妻取名“似”,字“介君”)。潘克敬请当地士绅刘寺丞做媒人,婚礼的场面布置得十分隆重,十多年后,徐渭回忆起新婚情景时这样描写道:“华堂日晏绮罗开,伐鼓吹箫一两回。帐底画眉犹未了,寺丞亲着绛纱来。”“掩映双鬟绣扇新,当时相见各青春。傍人细语亲听得,道是神仙会里人。”(《嘉靖辛丑之夏,妇翁潘公即阳江官舍,将令予合婚,其乡刘寺丞公代为之媒,先以三绝见遗。后六年而细子弃帷,又三年闻刘公亦谢世。癸丑冬,徙书室,检旧札见之,不胜凄惋,因赋七绝》其二、其五)秋天,长兄徐淮来到阳江,带来二兄徐潞于去年秋季病死在贵州的噩耗,二嫂童氏已将徐潞的遗骸带回绍兴。到了冬季,徐渭就离别娇妻,随徐淮往绍兴奔丧。  到达绍兴,已是嘉靖二十一年(1542)的春天。徐渭参加了徐潞的葬礼,并为徐潞撰写墓志铭。他在绍兴度过了整个春季,却无时不思念新婚的妻子,为此写下了《南海曲》:“一尺高鬟十五人,爱侬云鬓怯侬胜。近来海舶久不到,欲穿玳瑁簪未曾。”“十五人”是指潘似妙龄十五。此诗表露了徐渭对潘似的爱恋,情意绵绵。由于通讯不便,得不到妻子的消息,更加重了徐渭的眷恋。到了夏天,徐渭便冒着酷暑赶往阳江,与潘似团聚,并帮助岳父潘克敬处理一些衙门公文。徐渭自幼丧父,十岁时生母苗氏被赶走,嫡母苗宜人又在他十四岁时去世,依靠长兄生活却又多冲突,从而形成他孤独、偏激、倔犟、多疑的个性。而结婚后,潘似以一个少女特有的美丽和温柔,给予徐渭极大的慰藉,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新的气息。  徐渭在阳江度过了秋季,为了准备参加第二年的乡试,又在初冬启程回到绍兴。嘉靖二十二年(1543),徐渭到杭州参加乡试,依然名落孙山。冬天,潘克敬从阳江晋京入觐,将家眷迁回绍兴城内塔子桥,徐渭也就去潘家居住。嘉靖二十四年(1545)三月初八,潘似生下徐枚。次年十月初八,潘似病死。她本来身体较弱,怀孕前就患上了肺病,生育后病情更趋严重,以致卧床不起,死时年仅十九岁。  五年的婚姻生活对徐渭来说是短暂的,但它留给徐渭的回忆是甜美的,潘似成为徐渭一生挥之不去的思念。嘉靖二十六年(1547)秋天,徐渭带着三岁的儿子徐枚搬出潘家。他给即将去北京的潘涛送行,写有《送内兄潘五北上》诗:“去年八月吾入科,二妹开帷送五哥。今日五哥复北上,房空镜暗馀轻罗。二月梨花几树云,九曲黄河千尺波。忽然念此杳如梦,落日当舡烟雾多。”诗题的“潘五”和诗中的“五哥”均指潘涛,“二妹”指潘似。去年潘涛外出,徐渭夫妇为他送行。今年潘涛北上,潘似已成故人,只有徐渭为内兄送行,使徐渭不禁想起已去世的妻子,感到人生如梦,与妻子已成隔世之人。潘涛参加谒选,徐渭又有《送内兄潘伯海谒选》诗,其中写道:“见兄兼念妹,送舅只携甥。明岁承恩日,龙池万柳青。”伯海为潘涛的字。徐渭又一次由兄及妹,表达了与潘似的感情。  一次,徐渭在睡梦中见到妻子,醒来后写下了两首《述梦》:“伯劳打始开,燕子留不住,今夕梦中来,何似当初不飞去?怜羁雄,嗤恶侣,两意茫茫坠晓烟,门外乌啼泪如雨。”“跣而濯,宛如昨,罗鞋四钩闲不着。棠梨花下踏黄泥,行踪不到栖鸳阁。”两首诗以梦中所见,结合以前的生活情景,写得悲切感人。在潘似去世七年后的冬天,即嘉靖三十二年(1553)冬天,徐渭搬迁书籍,看到媒人刘寺丞送给他的三首绝句,想起结婚时的情景,不胜悲伤,一口气写下七首七言绝句怀念亡妻,其中第七首写道:“箧里残花色尚明,分明世事隔前生。坐来不觉西窗暗,飞尽寒梅雪未晴。”潘似亡后十年的冬天,潘家叫徐枚送去潘似穿过的衣服用来祭奠,其中有一件潞州红衫,上面依稀留有潘似的汗迹。徐渭睹物思情,失声痛哭:“黄金小纽茜衫温,袖折犹存举案痕。开匣不知双泪下,满座积雪一灯昏。”(《内子亡十年,其家以甥在,稍还母所服,潞州红衫,颈汗尚泚,余为泣数行下,时夜天大雨雪》)五年的夫妻生活对徐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所有回忆亡妻的文字都充满了温情和甜蜜。徐渭后来婚姻生活的种种不幸,也许与第一次婚姻的美满如意不无关系。
  二  嘉靖二十八年(1549),徐渭将生母苗氏迎接回家,离别十九年的母子总算团聚了。苗氏自徐渭十岁时被苗宜人遣出家门后,具体生活情况不得而知,但这段经历对徐渭造成的创伤是终身难忘的。因而,一旦条件允许,日子能过下去,他就把生母迎回家了。此时,长子徐枚已四岁,祖孙三代居住在一起,也可以说是享受天伦之乐了。这一年,徐渭还从杭州买回妾胡氏。起初,两人之间的生活是融洽的,徐渭为此写下了一首《纳妾》诗:“角枕覆衾长,新香异旧香。昔年曾射雉,此日复求凰。杏靥开春镜,鸦云换晚妆。夫君莫早起,初日未高梁。”诗中“射雉”出典于《左传》。周朝贾大夫长得很难看,娶了个美丽的妻子。妻子三年对他不言不笑。贾大夫带着妻子去野外打猎,射雉而获,从而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妻子才露出笑容。徐渭将此典用在诗中,意在说明他当年是以才华博得潘似的恩爱的。“求凰”即“凤求凰”,是汉代司马相如向卓文君求爱时所唱的一首恋歌。从诗的内容看,胡氏颇有几分颜色,而且对徐渭也挺体贴,劝他不要早起,因而,徐渭才会有“新香异旧香”的感觉。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矛盾就出来了,问题出在婆媳关系上。徐渭只用一个“劣”字来判定胡氏,而没有说出具体事实。虽然胡氏对徐渭很体贴,可对婆婆就不那么恭敬了。徐渭买回胡氏的本意,是想让她伺候母亲的,胡氏的行为恰恰违背了徐渭的初衷。而徐渭却是一个极重亲情的人,容不得胡氏的行为。此外,恐怕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即此时徐渭的经济状况并不宽裕,这从《将牧羊,庚戌元旦筮之,得明夷之上六》诗中可以得到印证,其中说:“入地登天两不妨,从来作戏在逢场。门前昼静堪罗雀,城上春深好牧羊。披褐家门孙令尹,入山经纪卜中郎。已知此意无人会,闲坐看云点太阳。”诗下原注:“孙叔敖事见《史记》,余先子宦归,家甚贫,故引用其事。”明代的官员俸禄很低,徐渭的父亲虽官至同知,名列大夫,但去世之时并没有给家庭留下太多的财产,又由于两位兄长先后过世后,家产被他人夺去,家中的财产几乎荡尽,所以,徐渭感到“家甚贫”。从诗题来看,此诗写的是嘉靖二十九年庚戌(1550)正月初一事,可见徐渭当时生活是较为艰难的。而艰难的生活更容易激化婆媳矛盾,最后,徐渭不得不将胡氏卖掉。胡氏提出诉讼,徐渭为应诉花费了许多精力。  徐渭还经历了一次没有成为事实的婚姻,这一经历造成他终身的悔恨,以至多次在诗文中提及。嘉靖三十年(1551),徐渭从绍兴来到杭州,在玛瑙寺陪伴湖州富家子弟潘釴读书。两个月的伴读生活使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次年五月,已回到湖州的潘釴给在绍兴的徐渭写信,说是替他在归安双林乡求得继室。徐渭急忙赶到湖州,见到了严翁。严翁与徐渭交谈得很投机,同意将长女许配给他。徐渭的多疑性格在此又起了作用,他观察严翁的举止,以为许配给他的长女是痴呆的,便坚决谢绝了。  嘉靖三十四年(1555)十一月,一股倭寇从柘林(今上海奉贤柘林镇)大举入犯嘉善县,然后越过嘉兴府向西进犯湖州诸县。湖州归安双林乡严家遭到倭寇的洗劫,严翁被倭寇砍断一臂而死,两个女儿被掳走。消息传到绍兴,徐渭写下了《宛转词》诗:“宛转一臂断,流落二乔轻。覆水已无及,通家如有情。归来妆粉暗,啼罢泪痕清。莫道红裙怯,官家盛甲兵。”不久,传来确切消息,严氏长女在被掳后投河自杀,二女放还后也死去。徐渭又写下了《湖严氏有二女,其翁以长者许渭继室,渭自愆盟。顷闻为海寇断其翁臂,二女俱被执,旋复放还,便已作宛转词怜之。后知其长女被执时,即自奋坠桥死,幼女放还亦死,因复赋此。宛转词中覆水句,正悔愆盟也》诗:“讶道自愆盟,天成烈女名。生前既无分,死后空馀情。粉化应成碧,神寒俨若生。试看桥上月,几夜下波明。”徐渭在前后两首诗中均言及自己对拒婚的后悔。在他看来,如果当时接受了严翁的许婚,也许严氏女就不会有如此悲惨的结局了。  嘉靖四十一年(1562)秋天,徐渭跟随胡宗宪抵达龙游。他去拜谒贞女徐莲姑祠墓,睹物思情,想起归安严氏的事迹已被湮没,因而写下《予过龙游,拜贞女徐莲姑祠墓,因感湖严氏女迹久湮,次壁韵》一诗,其中两句云:“独立荒坟悲往昔,却惭良友负幽冥。”对严氏女表达了愧疚之情。后来,徐渭又写了《严烈女传》,其中说:“渭痛之如室焉,且悔。以为当其时,苟成之,或得免。”表明他虽然没有娶严氏长女,却将她视同妻子。他在晚年写《畸谱》时,又两次提及此事,均称“悔”。可见,此事对徐渭造成巨大的精神刺激。  嘉靖三十七年(1558),徐渭与杭州王家议好婚事,打算于次年三月十八入赘王家。这是他的第三次婚姻。但这次婚姻极其短暂,当年秋天,徐渭便离开了王家。《畸谱》记载:“夏,入赘杭之王,劣甚。始被诒而误,秋,绝之,至今恨不已。”至于王家女怎么个“劣甚”,徐渭没有留下具体文字,但从他叙述的语气看,好像是被人设局而受骗了。此事对徐渭影响很大,以至晚年还表示“至今恨不已”。
  三  徐渭自嘉靖三十七年正月入胡宗宪总督府以后,替胡宗宪起草了大量的表文和往来文书,使胡宗宪博得了明世宗的欢喜,也取得了严嵩的信任。胡宗宪对徐渭的文才十分满意,为了使徐渭安心于幕僚工作,他于嘉靖三十九年在杭州为徐渭聘定张氏为继室。徐渭对此事非常感激,写了《谢督府胡公启》一文,说:“渭失欢帷幕,动逾十年,俯托丝萝,历辞三姓。过持己见,遂骇众闻,诋之者谓矫激而近名,高之者疑隐忍以有待。明公宠以书记,念及室家,为之遣币而通媒,遂使得妇而养母。”文中所说的“历辞三姓”,是指杭州胡氏、王氏和归安严氏。徐渭叙述了婚姻失败的原因在于“过持己见”,也就是说要求过高。胡宗宪是豪爽之人,不仅为徐渭聘张氏,而且聘金也是他支付的,徐渭完全是坐享其成。  次年,徐渭将张氏迎娶到绍兴,与老母和长子徐枚生活在一起。此时,徐枚已是十七岁的小伙子,母亲已步入老年,难以操持家务,迎娶张氏,使徐渭解决了后顾之忧。与前两次婚姻状况不同,在现存的徐渭诗文中,没有留下对张氏负面的评价。应该说,张氏是比较称徐渭意的,既能照料老母,婆媳关系融洽;又能主持家务,使一家人过上平静的生活。而他自己依然跟随胡宗宪往来于宁波、杭州、衢州和福建等地,从事抗倭战争,与张氏分多聚少。  嘉靖四十一年(1562)十一月,胡宗宪被弹劾押往北京,总督府解散,徐渭回到家乡。恰好在这个月的初四,妻子为他生下次子徐枳,给徐家增添了不少欢乐。然而由于徐渭失去了职业,过了近一年的平静生活之后,以前的积蓄已花费殆尽,生计又成了必须考虑的问题。恰好在此时,远在北京的礼部尚书李春芳邀请徐渭入京掌文书。与入胡宗宪幕时犹豫再三正好相反,徐渭没有任何推托,接受聘金后,便于嘉靖四十二年冬天动身北上。李春芳以善写青词而得到明世宗的重用,他聘用徐渭,主要是看中徐渭的文才,可以替他撰写青词。他的尚书府里养有不少文人,徐渭并没有受到特别的重用。同时,徐渭认为李春芳将胡宗宪视为严嵩的党羽是不公正的,为此拒绝撰写青词。双方产生矛盾,徐渭拂袖离去,却因此受到李春芳的威吓,花了大量精力才解除了与李春芳的关系。经历了这一事件,使徐渭感到政治势力的无比强大与个体的绝对无能,从而在精神上产生了深重的忧虑。加上胡宗宪被捕入京后案情迟迟没有了结,徐渭担心自己会受到牵连,于是间歇性精神病复发,并于嘉靖四十四年多次自杀,幸而都被救活。  第二年,徐渭杀死了继室张氏。关于杀妻的原因,当时众说纷纭。徐渭晚年在《畸谱》中说:“易复,杀张下狱。”这说明杀妻是在精神病发作的情况下发生的。至于具体的情形,由于缺乏文字记载,不得而知。杀妻事件对徐渭造成了深重的影响。首先,徐渭被革除秀才资格,从此与科举断绝了关系。徐渭一生热衷于科举,从二十岁到四十一岁,总共参加了八次乡试,却屡试屡败。其次,徐渭为此度过了七年的狱中生活。后来虽然经过众人营救,于万历三年(1575)被无罪释放,但整个案件从发生到了结整整花去了徐渭十年时间,他在精神和肉体上都经受了严重的磨难。再次,徐渭的家庭从此支离破碎。生母苗氏受徐渭入狱之事刺激,于隆庆二年(1568)离开人世。徐渭出狱后没有再续弦,而长子徐枚也与他关系不融洽,他基本上与次子徐枳生活在一起,度过了凄惨的晚年。转载自:文汇学人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段祺瑞传》、《冯国璋传》在天津举行首发式,冯国璋孙女冯容和段祺瑞孙女段慧敏也来到现场。中新网7月5日消息,本视频是根据国学新知“《说文解字》读书会”视频整理而成,由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葛亮先生主讲。视频以中国传统“复兴论坛”是由复旦大学与兴业全球基金合作的一项高端文化论坛,致力于中国文化的探讨与研究,邀请对政治、教育、李天纲,1957 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靖江。1979 年从上海国营企业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1983 年升入本编者按:“大一统”问题一直是清史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中,杨念群教授厘清了近代以来几种对“大一统”的解读,认为河南偃师市翟镇镇二里头、圪垱头、四角楼,在三千多年前曾是一个“黄金地带”;如今站在一片麦田中举目四望,眼前不本视频是根据国学新知“《说文解字》读书会”视频整理而成,由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葛亮先生主讲。视频以中国传统【国学新知官网】http://www.guoxue.org/【国学新知电台】http://www.ximal“复兴论坛”是由复旦大学与兴业全球基金合作的一项高端文化论坛,致力于中国文化的探讨与研究,邀请对政治、教育、在制造士人皇帝的过程中,有一点值得注意,即此一进程恰好主要发生在皇权相对削弱的六朝时代。皇帝选择把自己装扮成【国学新知官网】http://www.guoxue.org/【国学新知电台】http://www.ximal本视频是根据国学新知“《说文解字》读书会”视频整理而成,由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葛亮先生主讲。视频以中国传统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上下册),周振鹤主编,胡阿祥、孔祥军、徐成著,复旦大学出版高峰枫先生在文章中指出,古代欧洲的书籍以册子本取代卷子本,有其特定的社会史因素和技术史因素。若是暂且不论其深沿用达数百年之久的“禅让”,无疑是构成中国中古王权独特景观的重要元素。简单地将其理解为是权臣对于“篡位”的伪《宋代〈四书〉文献论考》,顾宏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128.00元
近800年来,【现代小说经典阅读系列讲座】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先后出现了一批产生深远的小说,它们不仅在当时产生过广泛“复兴论坛”是由复旦大学与兴业全球基金合作的一项高端文化论坛,致力于中国文化的探讨与研究,邀请对政治、教育、日上午,我们如约来到华中师大近代史所一间宽敞的办公室,章开沅先生起身离开办公桌向我们走来,和【时间】日(周日)14:00-16:00 【地点】上海市福州路401号上海古籍书店6楼多功能本视频是根据国学新知“《说文解字》读书会”视频整理而成,由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葛亮先生主讲。视频以中国传统1944年印刷的《中国通史讲义》第一册 陈恭禄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他一生留下许多优秀的史学著作,出版的著我们熟悉的“丝绸之路”在西方人看来是怎样的?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甘肃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段,甘肃博物馆馆长俄如果我们俯瞰中国近二千年历史,就不难发现,汉唐社会和权力结构的核心是世家大族为主的士族,而宋以后则下层出身的本视频是根据国学新知“《说文解字》读书会”视频整理而成,由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葛亮先生主讲。视频以中国传统【现代小说经典阅读系列讲座】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先后出现了一批产生深远的小说,它们不仅在当时产生过广泛想到张季鸾,我竟然同时想到了大胡子的爱因斯坦,这个念头貌似很荒谬,但是也不全然荒谬。一九二二年爱因斯坦一生中如今的徐悲鸿已经成为一个敬仰的名字。中国最有名的大画家之一、美术教育大家、中央美术学院的老院长,画《奔马》著左图、中图为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简称上博简)《凡物流形》及其临本。右图为郴州苏仙桥晋简。“学习古文字,最本视频是根据国学新知“《说文解字》读书会”视频整理而成,由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葛亮先生主讲。视频以中国传统张充和演出昆曲《牡丹亭》剧照。张充和临虞世南《破邪论》序等书法作品。张充和在昆明小坐蒲团像。6月18日早晨,石守谦
原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石守谦先生,是参与日浙江大学举办的“宋画国际学术会议 中华读书报 廖婉婷编研一体,学术立社,此则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具有出版资质的国家级课程教材 【国学新知官网】http://www.guoxue.org/【国学新知电台】http://www.xima“复兴论坛”是由复旦大学与兴业全球基金合作的一项高端文化论坛,致力于中国文化的探讨与研究,邀请对政治、教育、2014年,中国发现制盐遗址的空间范围有了很大的扩展,本次专栏收录的几项发现突出体现了这一点。这几处重要的遗现代化的表现之一是城市化,可是,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遇到越来越多的困惑,路越修越宽,可是越来越堵;城市 【新知书院会员申请章程】http://www.guoxue.org/index.php?s=/Shuyua本文摘自“讲学社丛书”之《后革命时代的中国》一书([美]阿里夫·德里克主讲,刘东评议主持,李冠南、董一格译,【现代小说经典阅读系列讲座】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先后出现了一批产生深远的小说,它们不仅在当时产生过广泛上海歹土:战时恐怖主义与城市犯罪作者: [美] 魏斐德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时间: 2011年5月远去的都市: “复兴论坛”是由复旦大学与兴业全球基金合作的一项高端文化论坛,致力于中国文化的探讨与研究,邀请对政治、教育 “复兴论坛”是由复旦大学与兴业全球基金合作的一项高端文化论坛,致力于中国文化的探讨与研究,邀请对政治、教育晚清的湖南人,说名儒必提及“二王”(王先谦和王闿运),说劣绅必不忘“二麻”(王先谦和叶德辉都是麻脸)。无论怎《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
《楚亡:从项羽到韩信》,李开元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5月第一版 记录五代十国历史的正史,宋人编有《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两部。一个朝代有两部正史,在二十四史中唯有唐和五代guoxuexz国学新知(www.guoxue.org)官方微信,最活跃的国学微信之一,新国学、新知识、新生活,植根于现代大都市,坚守繁华市中心。传递每日最新的国学资讯、新书、沙龙、聚会,成为您学习、亲近传统文化的一扇门。热门文章最新文章我想写一首七言绝句的情诗,来表达对喜欢的人的爱意。_百度知道
我想写一首七言绝句的情诗,来表达对喜欢的人的爱意。
(只要和上面一句衔接就行了)你若是一棵开满了紫色小花的树,不要扯其他一些没有用的:焉敢再求复来生,我要我要把每句要表达的意思写下来,我在线等啊,我总是写不好,8句要押韵,6,要是有“小雪”更好)然而回眸淡淡一笑却为何让人如此难以呼吸,5。(要有开花树下死?就最后两句觉得可以:惟盼此生偕白头)不敢奢求来生还能与你相逢,4,写八句七言绝句,2,(这一句可以任意发挥)不然你如何才能够如此的倾国倾城,1,有大虾的指教啊)就像这样,因此,并且要意思能够衔接,(原先我写的是,做鬼也风流的意思)只盼此生可以白头偕老啊,希望真正的高手出现啊,而网络总是不尽如人意,(雪是她的名字,惊为天人,因此雪不能动。(原先我写的是。你就如同那降落红尘的天仙一般,请各位高手帮忙了七言绝句不是我擅长的?(这一句要能够跟上面衔接起来)你就如同那淡雅素容的雪莲花一般,我再加分,(她把自己比喻成一棵开花的树)那么我愿终身守护这棵美丽的树下,要能表达我的意思
且盼今生偕白头,我愿化身荫下岩。最后的押韵最好是“生”这个字?若非月宫下凡仙。君若广寒桂花树,容若嫦娥惊世间,包含关键字且能够前后相通?肤似玉兔胜白雪这首诗的名字拟做《梦》我要的是一首语句通顺流畅,我暂时先把各位大虾的语句拼凑写下来两个版本啊啊,缘何伊人倾城颜,各位都是大侠,我实在无法判断好坏了,看看能否入大家法眼,但是一定要前后有联系,可以用不常用字,大家不要理他完了。一楼的是疯子,焉敢再求来生缘
提问者采纳
这是我尽最大努力满足你的要求,回眸足以惊天人?舒眉更胜雪纷纷,焉敢再求复来生,伊人何以倾国城,希望采纳。 惟盼此生偕白头。月桂若为子化身?楼主,我愿绕树成古藤若非仙女下红尘
提问者评价
不错,非常不错,月桂若为子化身,我愿绕树成古藤。这两句写出我的心思,谢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1条回答
娇颜淡妆沉池鱼。你不是要押韵“生”吗《梦》若非广寒下凡尘,缘何倾国亦倾城,愿做吴刚伴痴心。不求来世得佳人,八句就不是绝句了首先说绝句只有四句。月宫寂寞无人问,纤体素衣百媚生,不过对不对你胃口就不知道了。我给你改改你的大作吧,只求此情万年真
不是天宫绝秀色,
奈何一瞥已倾城?
敢喻孤山半株雪,
回眸一笑足销魂。
君如紫芳著嘉树,
我愿枯朽偎香根。
且盼今世偕华发,
焉敢再求复来生?
丑话说前头,我是冲分来的。楼主的要求有些鄙人实在达不到,比如说八句绝句,我很费解,四句的叫绝句,楼主是要律诗还是两首绝句?看给的条件估计是律诗,于是就这样写了。近体诗一般押平韵,1、3、5、7句通常不入韵,入了影响音韵,本来就是凑字掩词,韵再不对实在干不了。楼主的第七句末尾是“头”字,按现代汉语发平生,而押平韵的律诗仄起平收,七句万不可平起,于是我斗胆换了。
当然,我凑的东西也不是完全对格,很多字的平仄不符合格律拗就,但读起来基本上顺韵了,另注几点:五句的“著”即是“着”,仄声,当然读平声也合适,古无“着”字,...
完了,各位都是大侠,我实在无法判断好坏了,我把我拼凑的结果放在这里,看看能够入您的法眼,若是觉得不行,看看改改?若非月宫下凡仙,缘何伊人倾城颜?肤似玉兔胜白雪,姿若嫦娥意翩跹。君若广寒桂花树,我愿化身荫下岩。且盼今世偕白首,焉敢再求来生缘?
不多说了,你觉得好就行。只是“君若广寒桂花树”也太那个什么了吧?
九天玉女下凡行一笑一颦足倾城素颜绝尘莲花雪眸带秋水九月澄卿作紫罗花绽放吾入蝶梦结鸳盟此生偕老惟一愿何求石前认三生
惊叹帝子下翠微,倾城浣纱锦绣堆。初霁小雪雪莲开,回眸一笑笑春晖。
不错不错,继续继续,还有四句,最重要的就是这下面两句,就是要表达出开花树下死,做鬼也风流的味道
惊叹帝子下翠微,倾城浣纱锦绣堆。初霁小雪雪莲开,回眸一笑笑春晖。屏息默守紫花树,愿伴终生箫笛吹。三生姻缘此生老,现世共枕两世追。刚才离开一会儿,朋友倒是挺着急啊!见笑见笑!
屏息默守紫花树,愿伴终生箫笛吹。这两句写的不好,守,还是屏息默守,固然有黯然喜欢的味道,但是没有那种爱情的热情,你看过席慕容的《开花的树》么?她若是那样的一棵树?你该如何去对待她?
惊叹帝子下翠微,倾城浣纱锦绣堆。初霁小雪雪莲开,回眸一笑笑春晖。青韶灿然盈紫雾,愿蔽花阴绕树飞。三生姻缘此生老,现世共枕两世追。
眉如青山含黛,目似秋水凝波。
欺桃赛古容颜,笑燕羞莺模样。
瑶鼻,朱唇。
美若天仙下凡,丽像春梅绽雪。
请您看清楚题目先?七言绝句?并且我每句话都限制了意思?敷衍我?
敷衍没有希望对你有帮助这是我以前写的谢谢
好的,那就谢谢你啦,只是我要表达的意思太多了,还要有点深度的,太难了,兄弟能不能帮帮忙呢?
心弦被触动,
非常吸引,
拨动了情弦。
心思被俘虏,
非常吸引,
牵扯了情思。
情怀被控制,
非常吸引,
开窍了心怀。
心魂被煎熬,
非常吸引,
考验了灵魂。
心怀被纠缠,
非常吸引,
刻苦了情怀。
算了,大哥,不是我小瞧你,您还是省省键盘吧,我说要的是七言古体诗,其他一概不要,你写这么多,别人怎么办?你哪儿凉快就哪儿呆着吧
爱在一瞬间
何时我才能遇到心中的你,
爱在飞跃。
无限的期待,
一见钟情,
爱在一瞬间。
没有爱期望,
无法感受心中的渴望,
孤寂经历很久。
你的出现,
黑夜终于有了光明,
爱在一瞬间。
回眸一笑,
痴迷不悔,
爱在一瞬间。最后一首不行我也没有办法
格律这方面就不说了,呵呵,但把皮肤比成玉兔总是别扭吧,古往今来也挺别致,不如大胆一点儿,就写胸似玉兔胜白雪吧。
你可以去安寝了。。。。
呵呵,生气了,开个玩笑啊。。。
:P 我也出点儿力,看看成不?月宫仙子下凡间一笑倾城何足谈肤似莲花香赛雪目含秋水意多怜卿若广寒桂花树我当化身荫下岩只盼今生同白首焉能敢祈再生缘另:卿若广寒桂花树我当化身荫下岩这两句失粘 失对 失律,但看你狠喜欢,就不管那么多了,不改了。其它几句都挺标准的哦。
双眸秋水疑洛神,倾城倾国伴丹唇。聘婷瑶台莲花雪,回眸一笑惊天人。轻蕊满枝映落尘,花下风流生死阵。盼得此生皓白首,焉敢来生复情深?现写的,不知道合不合你意,加个题目吧!
不错不错不错,可不可以把这两句斟酌一下,轻蕊满枝映落尘,花下风流生死阵,觉得好像有点不着意,帮忙帮忙,谢谢啦,高手啊,或者可以考虑把雪和树放在一句?
恩。。。。。。那这样好不好?雪树银花淡香闻,风流无限胭脂痕。
风流无限不好,感觉很随便的样子,要专注,就死在这个开花树下,开花树下死,做鬼也风流,这个风流意思是专注于这个开花树,而不是水性杨花的意思,意思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不撞南墙不回头,要有这样的决心
换一首好了,这个怎么样?梦玉骨仙容若凝脂 ,绰约恃有倾城姿。拟寒衔梦霜映雪,回眸巧笑撩青丝。花开满树色微紫,风流梦里吟雪词。盼得此生长厮守,焉敢来世不相离。
惊叹帝子下翠微,倾城浣纱锦绣堆。初霁小雪雪莲开,回眸一笑笑春晖。青韶灿然盈紫雾,愿蔽花阴绕树飞。三生姻缘此生老,现世共枕两世追
LS这几位,属kyou5230写的最好,我只补完。出尘动人若天仙,缘何会有倾城颜?玉肌皎如冬白雪,朱唇好似夏红炎。君若化作紫花树,我愿陪当阴下岩。不求来世又聚首,只愿今生共白颜。我觉得题作《梦》,不如题作《氓》要好些。氓méng【名】(会意。从民,亡声。“亡”亦有表意作用,指自彼来此之民。本义:外来的百姓)第1层:你和她本是路人,从外边来到她的世界。第2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诗·卫风》后边你懂的。其实两个题都不大靠谱,既然这诗的内容是LZ自己定的,那题目还是LZ自己定的好。
完了,各位都是大侠,我实在无法判断好坏了,我把我拼凑的结果放在这里,看看能够入您的法眼,若是觉得不行,看看改改?若非月宫下凡仙,缘何伊人倾城颜?肤似玉兔胜白雪,姿若嫦娥意翩跹。君若广寒桂花树,我愿化身荫下岩。且盼今世偕白首,焉敢再求来生缘?
这样不好,有点婉拒人家的意味。她看了可能会受打击。
出尘动人若天仙,缘何会有倾国颜。玉肤白若冬小雪,朱唇红若夏日炎。你若化为紫花树,我愿陪作阴下岩。不求来世又聚首,只愿今生共白颜。行吗???行就给分啦。脑汁都绞尽了
哈哈,强悍,难得你想的这么辛苦,谢谢啦,我在等等,综合一下看看
嘛,也行!希望能帮上忙
完了,各位都是大侠,我实在无法判断好坏了,我把我拼凑的结果放在这里,看看能够入您的法眼,若是觉得不行,看看改改?我觉得你最后一句也很好。不求来世又聚首,只愿今生共白颜。但是重复了两个颜啦!若非月宫下凡仙,缘何伊人倾城颜?肤似玉兔胜白雪,容若嫦娥惊世间。君若广寒桂花树,我愿化身荫下岩。且盼今生偕白头,焉敢来世复情深?
不求来世又聚首,只愿今共缠绵。
怎么样?“君若广寒桂花树,我愿化身荫下岩。”这句没对上,而且“君”在古代是指男子,还是就用“你”吧!“你若化为紫花树,我愿陪作荫下岩。”不好吗
这个不是绝句,是七律了。睡觉去了,有时间再来。
七言绝句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言绝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